期刊文献+
共找到82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戏改”背景下新编秦腔《武松锄奸》的成功及借鉴意义
1
作者 高日晖 杨垚垚 《菏泽学院学报》 2024年第3期126-130,共5页
20世纪中期在新中国戏曲改革运动背景下,白雨新编了秦腔《武松锄奸》。《武松锄奸》对《水浒传》进行了新的创造,将侠义思想与人民性结合起来,塑造了一个具有侠义精神与人民英雄兼备的新武松形象。对我们今天传承发展经典文学有借鉴意义。
关键词 武松形象 侠义思想与人民性 秦腔
下载PDF
吴小如述学文体与京剧批评理论的建构——以“传”为考勘
2
作者 姜岩 《贵州大学学报(艺术版)》 2024年第5期20-29,共10页
吴小如是京剧票友、评剧人士,又是文化学者、大学教师,在其半个多世纪的戏曲活动中,一个突出成就是自觉开展广泛而独到的京剧批评,建构以“传”为中心的理论谱系,具体包括批判“不传”、勉励“传人”、号召“真传”三个维度,由此打开了... 吴小如是京剧票友、评剧人士,又是文化学者、大学教师,在其半个多世纪的戏曲活动中,一个突出成就是自觉开展广泛而独到的京剧批评,建构以“传”为中心的理论谱系,具体包括批判“不传”、勉励“传人”、号召“真传”三个维度,由此打开了“传”所蕴含的丰富的张力空间。据此,他还创造了若干戏曲研究的新术语,使“旧剧”跳出新旧分立的二元逻辑,转而向内开拓“传”之路径,而剧评、伶评等文章“小道”也成为吴氏最具代表性的“述学文体”。吴小如的京剧批评及其理论化,折射出20世纪30年代以降,传统戏曲现代化转型的整体思潮,从某种程度上说,这也是今日戏曲传承与创新必须直面的理论遗产与历史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吴小如 “传”之理论 述学文体 京剧批评 京剧学人
下载PDF
婺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性格与婺剧史的重构 被引量:3
3
作者 李震 李从容 《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5-21,共7页
婺剧不仅具有物质性构成,同时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婺剧也具有附加在物质构成之上的实践逻辑、审美认知及其传统积淀等性格。在此基础上,婺剧史应注重对这些方面的描述,重构婺剧的文化变迁。
关键词 婺剧 非物质文化遗产 婺剧史重构
下载PDF
从婺剧乱弹【三五七】看戏曲曲体的发展轨迹 被引量:2
4
作者 张祎 康瑞军 《音乐探索》 CSSCI 2011年第2期19-22,27,共5页
清代剧坛的"花雅之争",最终以花部乱弹的胜出奠定格局。自此以后,各地方乱弹声腔继续交流融汇,完成了戏曲唱腔形态从曲牌体到板腔体的转型。这一转型过程中,多数地方乱弹剧种是以板腔体的形态稳步流传下来,而有些剧种,则介于... 清代剧坛的"花雅之争",最终以花部乱弹的胜出奠定格局。自此以后,各地方乱弹声腔继续交流融汇,完成了戏曲唱腔形态从曲牌体到板腔体的转型。这一转型过程中,多数地方乱弹剧种是以板腔体的形态稳步流传下来,而有些剧种,则介于两种唱腔形态之间,呈现出明显的"过渡体"样式。文章即以婺剧乱弹【三五七】为例,通过对其唱腔的句式、段式、套式的详尽分析,揭示其"过渡性"艺术形态特征,认为其在传统戏曲音乐发展历程中,具有"活化石"般的艺术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婺剧 【三五七】 花部乱弹 曲牌体 板腔体
下载PDF
婺剧徽戏生角唱法对民族男高音训练的借鉴 被引量:5
5
作者 陈子扬 《浙江艺术职业学院学报》 CSSCI 2013年第1期44-49,共6页
徽戏是浙江省代表性地方剧种——婺剧中应用最广泛的声腔体系。对徽戏中生角行当唱法在用嗓特点、发声方法、咬字、共鸣等方面进行研究,对现代民族男高音演唱的提高,对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民族唱法有着很好的借鉴意义。现代民族男高音作... 徽戏是浙江省代表性地方剧种——婺剧中应用最广泛的声腔体系。对徽戏中生角行当唱法在用嗓特点、发声方法、咬字、共鸣等方面进行研究,对现代民族男高音演唱的提高,对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民族唱法有着很好的借鉴意义。现代民族男高音作为植根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土壤的演唱技法,要想真正体现本民族特色,展现地域文化魅力,在借鉴西洋唱法的同时,更应该从本土的传统戏曲唱法中吸取养料和精华。与此同时,这也必将推动传统戏曲这一重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抢救性整理和研究保护工作,实现戏曲塑造民歌灵魂,民歌反哺戏曲提升的良好发展格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婺剧 民族男高音 徽戏 声乐教学 非物质文化遗产
下载PDF
“戏曲进课堂”活动的综合考察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邓琪瑛 《原生态民族文化学刊》 2012年第3期119-124,共6页
"戏曲进课堂"活动的开展有其双重的现实意义。一是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瑰宝的"戏曲",其艺术综合特性对"全人教育"的落实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二是在作为学习主体的"儿童"和作为载体的"戏曲"... "戏曲进课堂"活动的开展有其双重的现实意义。一是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瑰宝的"戏曲",其艺术综合特性对"全人教育"的落实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二是在作为学习主体的"儿童"和作为载体的"戏曲"之间,构筑了一道极为重要的桥梁。这不仅有助于实现一部分由学童对传统戏曲的继承,同时也可能催生出另一种新形态的校园戏曲表演艺术。对两者而言,都是一种双赢的局面。然而在施行的过程中,也有诸多问题产生。通过对实地的考察和文献的综合研究,对目前所发生的三大问题分别进行了梳理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之道。首先提出"三适性"(适时,适人,适地)法则是顺利开展活动的通则;其次提出该活动是一种"双体互渗"(双体系指"儿童"和"戏曲")的有机操作模式;再者对该活动要能大幅铺摊并落实必须正视对"主干教师"的培养,由此提出了两个培育途径以供参考。最后以观照历史和继往开来作结,为该活动的推展打下一剂强心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戏曲进课堂 儿童 全人教育 皮影戏 婺剧
下载PDF
婺剧文化旅游资源开发与利用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刘宏日 张跃西 张建敏 《金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4年第4期93-96,共4页
在当今的世界旅游发展趋势中,地域文化旅游已渐成热点。独具地方民俗风情魅力的地方戏曲文化是地域文化的重要代表。本文根据婺剧文化的特点及优势,借鉴其他地方的成功做法,提出了开发、利用婺剧文化旅游资源的三点设想,即建造婺剧博物... 在当今的世界旅游发展趋势中,地域文化旅游已渐成热点。独具地方民俗风情魅力的地方戏曲文化是地域文化的重要代表。本文根据婺剧文化的特点及优势,借鉴其他地方的成功做法,提出了开发、利用婺剧文化旅游资源的三点设想,即建造婺剧博物馆;定时定点演出精品婺剧节目;开发婺剧文化旅游纪念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婺剧文化 旅游资源 开发设想
下载PDF
曲学与曲学研究四题 被引量:3
8
作者 王宁 《苏州教育学院学报》 2018年第1期39-45,共7页
曲学的含义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曲学是戏曲学研究的核心和本质,也是戏曲研究的巅峰,其本质是词乐关系研究,即考察探讨文辞和音乐之间关系的学科。明清曲学以昆曲兴盛为背景,以苏州曲家为代表,形成了丰厚的学术积累,这也构成了吴文... 曲学的含义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曲学是戏曲学研究的核心和本质,也是戏曲研究的巅峰,其本质是词乐关系研究,即考察探讨文辞和音乐之间关系的学科。明清曲学以昆曲兴盛为背景,以苏州曲家为代表,形成了丰厚的学术积累,这也构成了吴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尽管当今曲学已经沉埋不彰,但透过吴梅曲学第三代传人俞为民先生的研究,我们可以看到明清江南曲学于今已得到继承,并在某种程度上得到发展和创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曲学 昆曲 吴梅 吴文化 戏曲 文学 音乐
下载PDF
中国婺剧跨文化传播的绘本构建 被引量:2
9
作者 索奕双 《浙江艺术职业学院学报》 2014年第1期109-112,共4页
中国婺剧跨文化传播的时代背景首先是社会的飞速变迁加快了媒介传播的速度,使社会的文化艺术结构产生多样化;其次,社会转型时期存在的多元化价值观影响婺剧的发展;再次,观众群的审美需求发生新变化需要婺剧进行跨文化传播。由此,跨文化... 中国婺剧跨文化传播的时代背景首先是社会的飞速变迁加快了媒介传播的速度,使社会的文化艺术结构产生多样化;其次,社会转型时期存在的多元化价值观影响婺剧的发展;再次,观众群的审美需求发生新变化需要婺剧进行跨文化传播。由此,跨文化传播的绘本构建包含视觉效果、浅阅读翻阅、传递主流价值、功能多样化四个方面。具体的绘本构建着重从多类型的创意表现,"一戏一招"的表演特色,丰富的材质美,特殊表演程式四个方面进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婺剧 跨文化传播 绘本
下载PDF
吴梅进北大与戏曲研究学科的建立 被引量:7
10
作者 苗怀明 《北京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65-72,共8页
民国初年,吴梅在北京大学讲授词曲,标志着戏曲研究作为一门学科得到社会的承认和学术制度的保证。新的时代为吴梅提供了开创历史的良机,吴梅的卓识远见为那个时代增添了亮点,两者形成了一种良性互动的关系。五年北大生活对吴梅的人生道... 民国初年,吴梅在北京大学讲授词曲,标志着戏曲研究作为一门学科得到社会的承认和学术制度的保证。新的时代为吴梅提供了开创历史的良机,吴梅的卓识远见为那个时代增添了亮点,两者形成了一种良性互动的关系。五年北大生活对吴梅的人生道路和治学生涯产生了深远影响,使他完成了从传统文人到现代学者的身份转变,尽管这种转变并不彻底。吴梅戏曲研究的成就及特色通过与另一位先驱者王国维的比较可以看得更为明显,两人的治学各有特色,形成互补,不能简单地定出高下优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吴梅 北京大学 戏曲研究
下载PDF
论《白兔记》的现当代改编 被引量:1
11
作者 浦晗 《文化艺术研究》 2015年第4期74-78,共5页
南戏《白兔记》在古时一直是各戏班的常演剧目,在舞台上经久不衰,时至今日仍以各种鲜活的姿态存在于众多地方戏中,如越剧、潮剧、柳子戏、婺剧以及湘剧等。编导们对《白兔记》进行了时代化和本土化的改编,使得它在当下仍是各剧种的经典... 南戏《白兔记》在古时一直是各戏班的常演剧目,在舞台上经久不衰,时至今日仍以各种鲜活的姿态存在于众多地方戏中,如越剧、潮剧、柳子戏、婺剧以及湘剧等。编导们对《白兔记》进行了时代化和本土化的改编,使得它在当下仍是各剧种的经典剧目。对比各种版本的《白兔记》,各剧种之间既有借鉴,也存鲜明的差异,我们从中可以看出《白兔记》在现当代的改编情况与发展轨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兔记》 改编 越剧 潮剧 柳子戏 婺剧 湘剧
下载PDF
婺剧西安高腔音乐形态分析 被引量:1
12
作者 张大军 《文化艺术研究》 2015年第1期64-84,共21页
西安高腔是婺剧高腔中代表性腔调,本文以婺剧高腔中最具代表性的西安高腔为突破口,立足音乐,从曲牌结构、旋律、节奏、调式等角度出发,探寻婺剧高腔音乐的内在联系与区别,为戏曲音乐的发展贡献绵薄之力。
关键词 婺剧 西安高腔 音乐形态
下载PDF
吴文彩创立侗戏对侗族文化艺术的影响 被引量:2
13
作者 傅安辉 《原生态民族文化学刊》 2013年第4期111-113,共3页
侗戏促进了侗族文化艺术的创新和传播。通过对侗戏由说唱到演唱,用汉字记侗音以及吴文彩创立侗戏的过程的分析,阐述了侗戏对侗族文化艺术的影响。
关键词 吴文彩 侗戏 侗族文化艺术
下载PDF
中国婺剧孤本剧目传承发展与现代绘本构建 被引量:1
14
作者 索奕双 《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2014年第3期125-128,共4页
散落在民间的婺剧手写孤本由于保存条件等原因濒临消失,婺剧孤本剧目的传承发展,需要开拓创新传承发展方式,在认同地方文化特色的基础上,运用手绘形式、拼贴混合形式、卡通漫画形式等构建婺剧孤本剧目的现代绘本,借用绘本和绘本载体的... 散落在民间的婺剧手写孤本由于保存条件等原因濒临消失,婺剧孤本剧目的传承发展,需要开拓创新传承发展方式,在认同地方文化特色的基础上,运用手绘形式、拼贴混合形式、卡通漫画形式等构建婺剧孤本剧目的现代绘本,借用绘本和绘本载体的辐射作用促进婺剧孤本剧目的传承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婺剧孤本剧目 传承发展 现代绘本
下载PDF
昆山腔、魏良辅和吴语音乐 被引量:5
15
作者 郑祖襄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13-117,70,共6页
入明以后,南戏的发展衍生出四大声腔。昆山腔一跃而在众腔之上,其中有明初复兴华夏文化、以吴语为正宗的社会原因。昆山腔经魏良辅的改造,发展了吴语音乐,使之能与北曲相抗衡,成为明代华夏戏曲艺术的代表。昆曲的形成,蕴含着昆山腔、吴... 入明以后,南戏的发展衍生出四大声腔。昆山腔一跃而在众腔之上,其中有明初复兴华夏文化、以吴语为正宗的社会原因。昆山腔经魏良辅的改造,发展了吴语音乐,使之能与北曲相抗衡,成为明代华夏戏曲艺术的代表。昆曲的形成,蕴含着昆山腔、吴语音乐和魏良辅三者之间的社会文化联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昆山腔 魏良辅 吴语 音乐艺术 戏曲艺术
下载PDF
基于网络的婺剧传承思考 被引量:1
16
作者 钱兴地 《金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0年第4期89-92,共4页
随着近年来全社会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关注,金华的地方戏——婺剧的传承益受重视,而网络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婺剧的传承方式,扩大了婺剧的传承范围。但是要在网络时代更好地传承婺剧,则必须加快婺剧网络信息的更新速度,扩充婺剧网站的信... 随着近年来全社会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关注,金华的地方戏——婺剧的传承益受重视,而网络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婺剧的传承方式,扩大了婺剧的传承范围。但是要在网络时代更好地传承婺剧,则必须加快婺剧网络信息的更新速度,扩充婺剧网站的信息内容,借助网络全面铺开婺剧进农村校园活动,开展网络婺剧学术研讨与交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 婺剧 传承
下载PDF
传统婺剧中的儿童形象概论 被引量:1
17
作者 钱兴地 孙清 《金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6年第2期89-92,共4页
传统婺剧中的儿童大多面目模糊,在剧中只起道具的作用,用以衬托某一成人形象或传递某种价值观。男童有两类,一类早慧而好读,能为父母分忧,为家庭解难,长大以后功成名就,光宗耀祖;一类从小顽劣不驯,长大后十恶不赦。女童形象较少,但往往... 传统婺剧中的儿童大多面目模糊,在剧中只起道具的作用,用以衬托某一成人形象或传递某种价值观。男童有两类,一类早慧而好读,能为父母分忧,为家庭解难,长大以后功成名就,光宗耀祖;一类从小顽劣不驯,长大后十恶不赦。女童形象较少,但往往是极富光彩和个性的正面形象。传统婺剧中儿童形象的这种特点一方面折射出普遍性的民众意识如养儿防老、光耀门楣等,另一方面也体现了普通民众朴素的儿童教育观念和对现实的清醒认识,如对命定论、男尊女卑等的否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婺剧 儿童形象 民众心理
下载PDF
邓洪山五音戏表演艺术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石蔚 《山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年第6期65-71,共7页
邓洪山是山东五音戏早期表演艺术家(工青衣花旦),对五音戏的形成与传播作出了重要贡献。邓洪山自幼受家庭环境熏陶,后天勤学苦练,博采众长,经多年艺术实践逐步形成雅俗相融、形神兼备、唱中带说的艺术风格与表演特色。"演的活一点... 邓洪山是山东五音戏早期表演艺术家(工青衣花旦),对五音戏的形成与传播作出了重要贡献。邓洪山自幼受家庭环境熏陶,后天勤学苦练,博采众长,经多年艺术实践逐步形成雅俗相融、形神兼备、唱中带说的艺术风格与表演特色。"演的活一点,好一点,像一点"的理念,是他创新求变的终生艺术追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邓洪山 五音戏 悠板 雅与俗 形与神
下载PDF
吴梅:曲学批评学的倾心探究与竭力推进 被引量:1
19
作者 李占鹏 《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年第3期83-88,共6页
吴梅是我国近现代史上的曲学大师,毕生大部分时间都在潜心阅读、分析戏曲、散曲作品,给后世留下了内容非常丰富的曲学批评论著。《中国戏曲概论》《霜崖曲话》《奢摩他室曲话》《奢摩他室曲旨》是成体系的曲学批评著作,而尚未整理成著... 吴梅是我国近现代史上的曲学大师,毕生大部分时间都在潜心阅读、分析戏曲、散曲作品,给后世留下了内容非常丰富的曲学批评论著。《中国戏曲概论》《霜崖曲话》《奢摩他室曲话》《奢摩他室曲旨》是成体系的曲学批评著作,而尚未整理成著作的大量读曲记以及序跋、散论与书牍、笔记,还有《顾曲麈谈》《曲学通论》的部分章节与《南北词简谱》曲词之跋文,虽然庞杂,却都带有明显的曲学批评特征。吴梅曲学批评学的时代从两宋开始一直至清末、民国初期,时间跨度长,涉及形态广,视野开阔,方式多样,呈现出不拘一格的多维向度,使中国古代曲学批评学或零碎单一或感性随意的散漫状态获得了前所未有的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吴梅 曲学 批评学
下载PDF
论越剧历史剧《则天皇帝》的优点与不足 被引量:2
20
作者 朱恒夫 《浙江艺术职业学院学报》 2022年第4期1-11,共11页
越剧《则天皇帝》采用真实的历史事件构建故事情节,并参考历史上人们对武则天的评价,考察她的政治举措的实际效果和站在今日的历史高度与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对武则天的行为动机进行分析,成功地塑造出了武则天的艺术形象。该剧能给... 越剧《则天皇帝》采用真实的历史事件构建故事情节,并参考历史上人们对武则天的评价,考察她的政治举措的实际效果和站在今日的历史高度与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对武则天的行为动机进行分析,成功地塑造出了武则天的艺术形象。该剧能给今日历史剧创作提供的经验:一是以辩证的历史唯物主义态度对人物进行真实的描写;二是将历史事件高度故事化、历史人物世俗化。以历史剧的标准来衡量,该剧有两点不足:一是时间跨度太长,情节不够集中;二是在一些场景中,没有将历史人物放在特定的历史环境中去描写。总的来看,该剧有着成为经典剧目的基础,越剧界应该花大力气进行修改,让它重新呈现在舞台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越剧 《则天皇帝》 历史剧 成功经验 缺点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