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辛亥时期知识分子关于“道德”的认知及实践——以吴稚晖、蔡元培“进德观”为中心 被引量:3
1
作者 汤锐 《学术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86-194,286-287,共9页
1912年1月1日,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成立。与之相映衬的是,新建的民国依然隐含着一种潜在的道德危机,是年2月26日,以吴稚晖为代表的同盟会会员在上海率先发起以提高个人道德为宗旨的进德会。进德的核心要旨是社会中关于"吃花酒、... 1912年1月1日,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成立。与之相映衬的是,新建的民国依然隐含着一种潜在的道德危机,是年2月26日,以吴稚晖为代表的同盟会会员在上海率先发起以提高个人道德为宗旨的进德会。进德的核心要旨是社会中关于"吃花酒、斗麻雀、讨小老婆"等陋俗。然而自1912年4月8日,袁克定、袁克文介入进德会事宜之后,进德会原有的理念宗旨却被渐次地异化,客观上宣告了进德会的破产。作为上海进德会参与人之一(蔡元培当时名列甲部会员),蔡元培应该说积累了一定的道德运作经验,这也为他日后在北京大学发起进德会奠定了基础。1917年1月4日,蔡元培就任北京大学校长。面对校园中师生们日益严峻的私德问题,蔡元培着手发起北大进德会,该会所关注的要旨依然是"嫖娼、赌博、娶妾"等社会陋俗。经过一年之余的进德活动,进德会着实提高并净化了北大的校园风气。其影响主要体现在五四运动之中,以进德会会员为代表的学生领袖在其中发挥了中流砥柱般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进德 吴稚晖 蔡元培
下载PDF
吴稚晖对新文学家的影响 被引量:3
2
作者 冯仰操 《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年第3期22-26,共5页
吴稚晖作为新文学的先驱,对新文学的发生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在新文学确立之初,《新青年》团体已开始关注吴稚晖,并将之视为一种可资借鉴的新资源,至1920年代,《现代评论》、《语丝》等群体对之借重并推广,将之作为一种新文体的先驱... 吴稚晖作为新文学的先驱,对新文学的发生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在新文学确立之初,《新青年》团体已开始关注吴稚晖,并将之视为一种可资借鉴的新资源,至1920年代,《现代评论》、《语丝》等群体对之借重并推广,将之作为一种新文体的先驱。但根本上,新文学是将吴稚晖作为一种解放文体的旗帜加以引介,其影响止于精神的层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吴稚晖 新文学 滑稽 影响
下载PDF
常州籍语言学家主持制定的四套汉语拼音方案及其历史意义 被引量:1
3
作者 赵贤德 《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年第2期10-16,共7页
百年来中国语文现代化历程中四套重要拼音方案都是常州人主持制定的,他们分别是吴稚晖主持制定的《注音字母》、赵元任主持制定的《国语罗马字拼音法式》、瞿秋白主持制定的《北方话拉丁化新文字》和周有光主持制定的《汉语拼音方案》... 百年来中国语文现代化历程中四套重要拼音方案都是常州人主持制定的,他们分别是吴稚晖主持制定的《注音字母》、赵元任主持制定的《国语罗马字拼音法式》、瞿秋白主持制定的《北方话拉丁化新文字》和周有光主持制定的《汉语拼音方案》。其中《汉语拼音方案》吸收和借鉴了前三套拼音方案的精华,是前三套拼音方案的集大成者,是中国历史上最好的拼音方案,也是中国文化走向世界的津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吴稚晖 赵元任 瞿秋白 周有光 《汉语拼音方案》 60周年
下载PDF
吴稚晖:“游戏为文”与“自由的胡说”——以《一个新信仰的宇宙观及人生观》为中心
4
作者 文贵良 《中国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119-126,共8页
吴稚晖喜欢用“游戏”一词描述自己的文章以及写作的姿态。他的“游戏为文”观强调的是一种自由精神与主体精神的张扬,可以名之曰“自由的胡说”。与晚清至“五四”时期的众多游戏文相比,吴稚晖这种“自由的胡说”式的文章,采用丛林语... 吴稚晖喜欢用“游戏”一词描述自己的文章以及写作的姿态。他的“游戏为文”观强调的是一种自由精神与主体精神的张扬,可以名之曰“自由的胡说”。与晚清至“五四”时期的众多游戏文相比,吴稚晖这种“自由的胡说”式的文章,采用丛林语言造型而塑造瞎三话四的文体,融汇脏话、方言、俗语、科技语以及庄言,活跃着富有勃勃生机的跟着时代向前走的现代主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吴稚晖 游戏为文 自由的胡说
下载PDF
吴稚晖和勤工俭学运动
5
作者 陈清茹 《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年第2期82-87,共6页
吴稚晖认为,要提高青年人的素质,最重要的是要出国学习,吸取国外先进的科学技术知识。为此,他和李石曾、蔡元培等人发起了轰轰烈烈的勤工俭学运动。尽管由于计划不周而导致上千学子陷入与留学初衷相违的困境,但吴稚晖等人所极力倡导的... 吴稚晖认为,要提高青年人的素质,最重要的是要出国学习,吸取国外先进的科学技术知识。为此,他和李石曾、蔡元培等人发起了轰轰烈烈的勤工俭学运动。尽管由于计划不周而导致上千学子陷入与留学初衷相违的困境,但吴稚晖等人所极力倡导的海外留学的教育运动毕竟开创了一条半工半读的新路,对中国近代教育事业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吴稚晖 勤工俭学运动 倡导 海外留学
下载PDF
吴稚晖和里昂中法大学
6
作者 陈清茹 《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年第1期90-94,共5页
吴稚晖作为第一任里昂中法大学的校长,在大学的创办、招生、管理等各个环节都付出了极大心血。但是,由于受到学潮、经济以及外方制约等因素的影响,教育事业一再受挫。吴稚晖虽然承认他办学失败,但他对学校和学生却未失去信心。
关键词 吴稚晖 里昂中法大学 编译
下载PDF
简述吴稚晖和俭学组织
7
作者 陈清茹 《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年第1期109-112,共4页
吴稚晖等人在民国元年就开始发起留法俭学会、留英俭学会、留东俭学会等各种组织,鼓励青年自费留学,补充公费之不足。其目的就是试图通过灌输新思想,以振奋国民尤其是青年一代的精神,掀起新的改革运动,实现拯救中国的历史使命。
关键词 吴稚晖 留法俭学会 留英俭学会 留东俭学会
下载PDF
1928年国民党理论与主义之争——以陈公博、吴稚晖笔战为中心的考察 被引量:2
8
作者 韦夏玲 《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2年第3期62-66,共5页
孙中山逝世后,国民党统治理论与主义之争空前激烈。改组派的陈公博与国民党元老吴稚晖围绕"国民党的改组"、"中国革命的性质"、"国民党的阶级基础"、"民众运动的存废"等问题展开一场笔墨官司... 孙中山逝世后,国民党统治理论与主义之争空前激烈。改组派的陈公博与国民党元老吴稚晖围绕"国民党的改组"、"中国革命的性质"、"国民党的阶级基础"、"民众运动的存废"等问题展开一场笔墨官司。陈公博提倡以农工小资产阶级为基础,恢复民众运动,继续进行打倒帝国主义、封建势力的国民革命。吴稚晖则要求再度清党,进行全民革命。事实证明,此次笔战是改组派借助舆论的力量来打造自身政治立场的手段,是汪、蒋集团争夺"党权"的一次理论交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陈公博 吴稚晖 笔战 理论之争
下载PDF
《新世纪》时期吴稚晖政治思想研究
9
作者 汤焕磊 《临沂师范学院学报》 2001年第5期59-61,共3页
《新世纪》时期吴稚晖政治思想主要表现在反对封建专制制度、批判封建伦理道德、抨击清预备立宪等方面。其理论体系虽然是唯心主义的,但从现实操作中所产生的客观效果看,它对当时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起到了积极的推进作用。
关键词 《新世纪》 吴稚晖 政治思想 无政府主义 理论基础 封闭专制制度 平民教育
下载PDF
辛亥革命时期吴稚晖民主革命思想形成初探
10
作者 谭秋霞 《昭通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3年第6期27-30,共4页
 辛亥革命时期吴稚晖的政治思想由最初的传统守旧、维新改良而演变为革命,曾经历了曲折复杂的过程,表现了强烈的爱国之心和勇于接受中外进步思想理论的个性特色。
关键词 辛亥革命 吴稚晖 民主革命思想 中国 无政府主义
下载PDF
“军阀”治下之“军阀”学理研讨——以北伐战争前夕一场政治与学术论战为中心 被引量:1
11
作者 徐勇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71-78,共8页
在20世纪20年代中期北伐战争即将爆发之际,在一批学人和社会政治活动家中间爆发了一场关于谁是“军阀”,以及怎样定义“军阀”、如何改造国家与社会武装力量等问题的激烈论战。论战虽由时事问题所引发,其影响却超越了政论范围,推动了“... 在20世纪20年代中期北伐战争即将爆发之际,在一批学人和社会政治活动家中间爆发了一场关于谁是“军阀”,以及怎样定义“军阀”、如何改造国家与社会武装力量等问题的激烈论战。论战虽由时事问题所引发,其影响却超越了政论范围,推动了“军阀”话语体系的迅速发展,促进了有关中国政治与军事问题的学理研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军阀 论战 话语 高一涵 吴稚晖 王吉占
原文传递
1907、1908年间的“万国新语论争”
12
作者 黄晓蕾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101-105,共5页
1907至1908年间,旅法中国留学生于巴黎创办的《新世纪》周刊以社会进化论为基调,以语言工具论为依据,宣传语言文字的进化和革命,认为汉文相较西文、万国新语是落后文字,理应被废除,中国文字应改用西文(或万国新语)。此论一出,即引起国... 1907至1908年间,旅法中国留学生于巴黎创办的《新世纪》周刊以社会进化论为基调,以语言工具论为依据,宣传语言文字的进化和革命,认为汉文相较西文、万国新语是落后文字,理应被废除,中国文字应改用西文(或万国新语)。此论一出,即引起国内知识界关注,以章炳麟为代表的国粹派在《民报》、《国粹》报刊上发表数篇驳文,反对废除汉文,反对中国使用万国新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吴稚晖 章炳麟 汉文汉字 万国新语
原文传递
清党前后的合离:略论1926-1928胡适与吴稚晖的关系
13
作者 宁卫萍 《武汉航海(武汉航海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2年第1期41-45,共5页
胡适曾一度积极响应国民党北伐,而在1928年间又曾与国民政府有过一段尖锐的冲突,胡适与吴稚晖的关系也随着他对新政府态度的转变而跌宕起伏。1927年,胡适回国后,曾一度参与新政府,与国民党元老吴稚晖往来频繁,后又日渐疏远,胡适对吴稚... 胡适曾一度积极响应国民党北伐,而在1928年间又曾与国民政府有过一段尖锐的冲突,胡适与吴稚晖的关系也随着他对新政府态度的转变而跌宕起伏。1927年,胡适回国后,曾一度参与新政府,与国民党元老吴稚晖往来频繁,后又日渐疏远,胡适对吴稚晖的态度也经历了一个由敬重、疑虑到完全失望的转变过程。本文试图通过对1926年到1928年间胡适与吴稚晖关系演变的这一基本史实的考察,从新政府的作为、清党事件及双方的信仰原则等方面,进一步分析二人交恶的过程和原因,并希望能从这一小的侧面进一步剖析近代知识分子在国民革命中的思想变迁与挣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胡适 吴稚晖 清党 无政府主义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