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4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谐音歇后语无序书写现象的调查与思考 被引量:1
1
作者 王卫兵 黎洪 《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1-7,共7页
谐音歇后语无序书写现象相当严重,以致不仅影响了有关它的机理探讨、学术交流、译注理解,同时也影响了有关它的语文教学。这背后既有客观原因亦有主观原因。整饬谐音歇后语无序书写势在必行,但首先需要做好基础工作,包括统一思想认识,... 谐音歇后语无序书写现象相当严重,以致不仅影响了有关它的机理探讨、学术交流、译注理解,同时也影响了有关它的语文教学。这背后既有客观原因亦有主观原因。整饬谐音歇后语无序书写势在必行,但首先需要做好基础工作,包括统一思想认识,明确主攻方向,说清应当怎样书写的根据所在。整饬无序书写应当从整饬词典入手,具体操作需要学界编写人员、出版社审校人员以及出版局管理人员齐心协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谐音歇后语 无序书写现象 不良后果 背后原因 当取对策
下载PDF
歇后语的内部关系研究 被引量:23
2
作者 马利军 张积家 《语言文字应用》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84-92,共9页
本文通过对400条歇后语(喻义型歇后语和谐音型歇后语)的语义性质进行评定分析,揭示歇后语的内部关系,即歇后语是否可以"歇后",歇后语的语义性质如何影响歇后语理解,同时提出歇后语内部关系的修辞说。
关键词 歇后语 语义性质 理解 修辞说
下载PDF
汉语歇后语的转喻理据 被引量:3
3
作者 陈蕾 刘桂兰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4期497-499,共3页
歇后语是中国传统语言文化之一,是人民在生活实践中创造的一种特殊语言形式。迄今为止,语言学界对其进行了细致的描写,而针对其生成与识解进行的分析并不多。将其置于认知语言学框架之下,借助转喻理论对其构建及识解进行阐释。
关键词 汉语歇后语 转喻 认知 框架 认知语言学
下载PDF
粤语歇后语语义性质及其内部关系研究——兼与汉语歇后语数据对比 被引量:6
4
作者 马利军 梁俊煜 《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年第1期121-128,共8页
文章选取358个粤语喻意型歇后语,请大学生评定语料的各项语义性质,探讨语义性质及其之间互相作用的关系。结果表明,粤语喻意型歇后语的预测度、熟悉度、可理解度、可表象度、前后语节语义一致度和趣味度两两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习得... 文章选取358个粤语喻意型歇后语,请大学生评定语料的各项语义性质,探讨语义性质及其之间互相作用的关系。结果表明,粤语喻意型歇后语的预测度、熟悉度、可理解度、可表象度、前后语节语义一致度和趣味度两两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习得年龄与其他语义性质之间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回归分析表明,熟悉度是影响粤语语汇预测度的主要因素;前后语节语义一致度、可表象度和熟悉度是影响语料可理解度的主要因素。粤语歇后语在理解进路与汉语歇后语存在差异,个体更多关注其前后语节的"同一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粤语 歇后语 喻意型 语义性质 熟悉度
下载PDF
世界语言文化中“词汇化的能产的超微型喜剧系统”——汉语歇后语价值的重新分析 被引量:6
5
作者 陈佳璇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76-183,196,共8页
一般认为,中国的喜剧创作落后于西方,中国人的文化性格并非长于幽默。其实不然,作为汉语中独特的语言形式——歇后语,可以说就是中国人喜剧精神的极好体现。歇后语不但是一种修辞格,也是汉语词汇体系的子集,还是一种喜剧样式。以往认为... 一般认为,中国的喜剧创作落后于西方,中国人的文化性格并非长于幽默。其实不然,作为汉语中独特的语言形式——歇后语,可以说就是中国人喜剧精神的极好体现。歇后语不但是一种修辞格,也是汉语词汇体系的子集,还是一种喜剧样式。以往认为,歇后语是由"引语"和"说明语"两部分组成的,其实这并不准确。一个歇后语应该包含三个条件:"引语"、"说明语"、(引语和说明语之间的)"停顿"。正是由于"引语+停顿+说明语"这样一种特殊的结构方式,才典型地体现了"悬念+渲染+反转"的喜剧结构形态。而兼具"词汇集"和"修辞格"的特性,更使其呈现为世界语言文化体系中一种与众不同的"词汇化的能产性的超微型喜剧",成为中国人喜剧精神的独特体现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歇后语 超微型喜剧 词汇化 能产性 文化成见
下载PDF
恩施方言歇后语研究——心智哲学视域下 被引量:9
6
作者 何爱晶 《外国语文》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64-68,共5页
对恩施方言歇后语进行描述性研究,总结其规律和特点。在此基础上进一步从心智哲学的视角出发对方言歇后语的生成机制进行分析和说明。方言歇后语和共同语歇后语的运行机制大致相似,都是以意向性为感知觉的起点,确定意向态度和意向内容,... 对恩施方言歇后语进行描述性研究,总结其规律和特点。在此基础上进一步从心智哲学的视角出发对方言歇后语的生成机制进行分析和说明。方言歇后语和共同语歇后语的运行机制大致相似,都是以意向性为感知觉的起点,确定意向态度和意向内容,在经历了一系列的心智计算后将心智表征转化为语言表征,歇后语由此产生。两者的区别在于,方言歇后语在语言表达式的涌现过程中由于受到方言、地域和民族等因素的影响和限制,语言表达式的涌现要经历更多层级的格式塔转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方言歇后语 意向性 心理属性涌现性
下载PDF
从符号学视角看歇后语的汉译英 被引量:3
7
作者 贾洪伟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1期85-87,共3页
回顾了前人对歇后语的分类及其翻译策略,指出歇后语分类和英语译名存在混乱现象这一问题。从符号学的视角对歇后语进行重新分类并从符号学的能指与所指理论视角对这一汉语特有的文字游戏进行分析,并提出作者自己的翻译策略—评译,并举... 回顾了前人对歇后语的分类及其翻译策略,指出歇后语分类和英语译名存在混乱现象这一问题。从符号学的视角对歇后语进行重新分类并从符号学的能指与所指理论视角对这一汉语特有的文字游戏进行分析,并提出作者自己的翻译策略—评译,并举例进行了说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符号学 歇后语 翻译 评译
下载PDF
独立句的召唤结构与语义激活 被引量:2
8
作者 李勇忠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5期141-146,共6页
独立句是一种非常常见的语言现象,说话者往往出于某种语用目的,有意把话语的真实意图省略,听话者可以根据独立句的句法特点,建构起一个可能的心理空间,该空间与真实心理空间之间存在着一定的认知距离,听话者可以根据当时的情景语境以及... 独立句是一种非常常见的语言现象,说话者往往出于某种语用目的,有意把话语的真实意图省略,听话者可以根据独立句的句法特点,建构起一个可能的心理空间,该空间与真实心理空间之间存在着一定的认知距离,听话者可以根据当时的情景语境以及认知语境激活言语行为脚本的核心成分,从而把握说话者的隐含意义。从认知和接受美学的角度分析了独立条件句和歇后语的认知特点及其语用推理的运作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独立条件句 歇后语 召唤结构 激活
下载PDF
《西游记》中的俗语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张爱卿 秦建文 《曲靖师范学院学报》 2006年第5期104-109,共6页
近代汉语俗语研究是汉语俗语史研究中一个较为薄弱的环节。把《西游记》中的俗语作为切入点,探讨分析《西游记》中俗语的引用体例、分类、语言形式、思想内容、来源及其在俗语发展史上的地位和作用,对近代汉语俗语研究将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近代汉语 《西游记》 俗语 谚语 歇后语 惯用语
下载PDF
汉语歇后语的认知解读机制 被引量:3
10
作者 钱轶群 王文斌 《台州学院学报》 2008年第1期41-44,共4页
歇后语是汉语习语中一种独特的表现形式,蕴含丰富的隐喻意义。概念合成是一种先进的隐喻阐释理论。基于概念合成的歇后语认知解读研究不仅获得了比较完整的歇后语认知解读路线,同时考察并完善了概念合成理论需要充实的内容。空间关联和... 歇后语是汉语习语中一种独特的表现形式,蕴含丰富的隐喻意义。概念合成是一种先进的隐喻阐释理论。基于概念合成的歇后语认知解读研究不仅获得了比较完整的歇后语认知解读路线,同时考察并完善了概念合成理论需要充实的内容。空间关联和冲突、理想化认知模型和规约化等重要认知机制以及文化影响因素需整合入概念合成理论框架以加强阐释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歇后语 概念合成理论 空间关联和冲突 理想化认知模型 规约化
下载PDF
认知语言学框架下的歇后语研究 被引量:3
11
作者 俞建梁 《淮阴工学院学报》 CAS 2007年第2期56-59,共4页
转喻不管在歇后语的直义的认知还是歇后语形式的建构都起着重要作用,而隐喻则对形成歇后语的常规意义的图式起着关键的认知作用。歇后语经过转喻和隐喻而获得常规意义,这是一个从具体到抽象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因果关系的整合是社会... 转喻不管在歇后语的直义的认知还是歇后语形式的建构都起着重要作用,而隐喻则对形成歇后语的常规意义的图式起着关键的认知作用。歇后语经过转喻和隐喻而获得常规意义,这是一个从具体到抽象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因果关系的整合是社会习俗的主要理据。歇后语的常规意义在具体的语境中经过概念整合产生新的突生意义,这又是一个抽象到具体的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知语义学 歇后语 转/隐喻 因果关系 概念合成理论
下载PDF
歇后语的心理解读 被引量:1
12
作者 袁武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0年第4期91-94,共4页
本文运用弗洛伊德关于无意识的理论来解读歇后语这种中国独有的产物。歇后语最大的特征就是引起快乐,而它引起快乐的原因是提供了一条释放人们被压抑的冲动、本能的有效途径。具体是通过谐音、胡说、废话三种歇后语技巧来做到了心理消... 本文运用弗洛伊德关于无意识的理论来解读歇后语这种中国独有的产物。歇后语最大的特征就是引起快乐,而它引起快乐的原因是提供了一条释放人们被压抑的冲动、本能的有效途径。具体是通过谐音、胡说、废话三种歇后语技巧来做到了心理消耗的节省,从而产生了快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歇后语 弗洛伊德 无意识 快乐 机制 技巧
下载PDF
谈歇后语的辞格运用 被引量:7
13
作者 王耀辉 扈金元 《临沂师范学院学报》 2001年第3期96-98,共3页
歇后语是一种最具我国民族特色的熟语。它广泛而灵活地运用了丰富多彩的修辞格,形成了生动精练、活泼形象、幽默俏皮的表达效果,显示了歇后语的独特魅力,也体现出了人民群众语言艺术的创造才能。
关键词 汉语 歇后语 修辞格 表达效果 对偶 排比 回环 反复
下载PDF
重庆方言歇后语初探 被引量:2
14
作者 李宗侠 《无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6年第4期66-68,共3页
重庆方言隶属于北方方言中西南官话,是西南官话的重要组成部分。重庆方言歇后语是重庆地域文化的重要载体之一,通过对重庆方言歇后语的探究,可以增加人们对方言魅力的感悟。
关键词 重庆方言 熟语 歇后语
下载PDF
试论汉语歇后语的翻译 被引量:1
15
作者 张扬 《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年第2期65-72,88,共9页
歇后语有极深的民族文化底蕴,表达力很强,雅俗共赏,深受海内外华人的青睐,构成了中华民族文化语言中不可或缺的一枚瑰宝。卡特福德的不可译性理论在翻译歇后语中显得特别明显。针对不可译性,为了实现语言交际和文化沟通,人们必须在句法... 歇后语有极深的民族文化底蕴,表达力很强,雅俗共赏,深受海内外华人的青睐,构成了中华民族文化语言中不可或缺的一枚瑰宝。卡特福德的不可译性理论在翻译歇后语中显得特别明显。针对不可译性,为了实现语言交际和文化沟通,人们必须在句法学、语义学、语用学、民俗学和翻译学等多方面的结合点上,探索英译歇后语的操控原则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歇后语 不可译性 语言交际 文化沟通 翻译操控
下载PDF
从图形-背景论分析汉语歇后语的理解机制 被引量:2
16
作者 曾红霞 《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学报》 2010年第3期70-72,共3页
歇后语是我国传统的语言文化之一。它的传统研究多从其起源、分类、修辞及翻译出发。用图形-背景理论对歇后语的理解机制进行分析具有重要意义。歇后语的前面部分是突显的、容易被感知的背景,是后面部分的认知参照点,而后面部分是图形... 歇后语是我国传统的语言文化之一。它的传统研究多从其起源、分类、修辞及翻译出发。用图形-背景理论对歇后语的理解机制进行分析具有重要意义。歇后语的前面部分是突显的、容易被感知的背景,是后面部分的认知参照点,而后面部分是图形。人们在认知过程中可通过背景来激活图形,从而实现对歇后语的认知和理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歇后语 理解机制 图形-背景理论
下载PDF
汉语歇后语的框架理论阐释 被引量:4
17
作者 陈蕾 《长春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1期95-97,共3页
从认知的角度出发,将汉语歇后语置于框架理论之下对其生成与识解进行阐释,认为汉语歇后语的前段为其后段的生成及识解提供了框架背景。
关键词 认知 框架理论 汉语歇后语
下载PDF
心智哲学视阈下的“汉味”歇后语形成机制研究
18
作者 单文波 《山东外语教学》 2017年第3期23-29,共7页
心智哲学认为句子表达式的形成是心智表征转化为语言表征的过程,这为歇后语的形成机制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视阈。"汉味"歇后语源于认知主体的意向性,形成于意向性内容和意向性态度,其中,认知主体的核心意识上升到反思意识,最终... 心智哲学认为句子表达式的形成是心智表征转化为语言表征的过程,这为歇后语的形成机制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视阈。"汉味"歇后语源于认知主体的意向性,形成于意向性内容和意向性态度,其中,认知主体的核心意识上升到反思意识,最终,认知主体获得了丰富的感受,这就是歇后语形成的源泉。随后,这些感受和武汉当地的文化结合成一个复杂的体系,并最终涌现出具有浓郁武汉特色的歇后语。而在整个过程中,贯穿研究始终的是意识活动,这一最基本和最核心的心智活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智哲学 “汉味”歇后语 形成机制
下载PDF
歇后语人物形象中的意识文化 被引量:1
19
作者 缑新华 《石家庄学院学报》 2006年第5期108-113,共6页
歇后语又叫俏皮话,是一种来自于民间,百姓喜闻乐见的语言形式。它涉及的主要人物形象有历史上的圣贤君师,古典文学作品中的人物,现实生活中底层的小人物,想像中的神仙鬼怪、宗教人物四类。歇后语中对这四类人物的形象和价值取向的描写,... 歇后语又叫俏皮话,是一种来自于民间,百姓喜闻乐见的语言形式。它涉及的主要人物形象有历史上的圣贤君师,古典文学作品中的人物,现实生活中底层的小人物,想像中的神仙鬼怪、宗教人物四类。歇后语中对这四类人物的形象和价值取向的描写,反映了我国民间笃信道、佛,追求情义、正义以及国民性格中歧视弱小、圆滑世故的民族心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歇后语 人物 价值取向 思想意识
下载PDF
Analysis of Chinese Xiehouyu from a Perspective of Cognitive Reference-Point
20
作者 GUO Wei GAO Wen-cheng 《Journal of Literature and Art Studies》 2024年第11期1016-1021,共6页
Xiehouyu (a two-part allegorical saying) is unique and refined, and the cultural load is rich and heavy. The use of Xiehouyu in verbal communication and literary works reflects the speaker’s cognitive ability and lan... Xiehouyu (a two-part allegorical saying) is unique and refined, and the cultural load is rich and heavy. The use of Xiehouyu in verbal communication and literary works reflects the speaker’s cognitive ability and language skills of operating and blending cognitive concepts dynamically. Langacker’s reference-point theory has a high explanatory power and is a basic cognitive mode of human beings. This paper attempts to make a cognitive analysis of the structure and understanding of Xiehouyu by using reference-point theory, aiming at explaining its cognitive mechanism and meaning construc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iehouyu cognitive reference point cognitive mechanism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