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3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River Cutoff Practices on Lower Jingjiang Section of Changjiang River in the Last 30 Years
1
作者 PAN Qing-shenProfessor-senior Engineer, Yangtze River Scientific Research Institute, Changjiang Water Resources Commission, Wuhan 430010, China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02年第S1期40-45,共6页
River cutoff works have been implemented on Lower Jingjiang section for 30 years. Engineering practices have shown that channel straightening has been the river regulation measure for the permanent control of the mean... River cutoff works have been implemented on Lower Jingjiang section for 30 years. Engineering practices have shown that channel straightening has been the river regulation measure for the permanent control of the meandering Lower Jingjiang section. River cutoff have been carried out in accordance with the evolution property of meandering rivers and these works have brought about expected benefits. It has also been noted that certain aspects in river cutoff had not been fully understood. River cutoff is a dynamic engineering. River channel evolution properties shall be fully understood so as to adroitly guide actions according to circumstances in cutoff works. In addition, river channel evolution observation and engineering effectiveness monitoring should be strengthened with a view to update the designs. The diversion canals for channel shortening are of great importance that will account for the success or failure of river cutoff works. The newly formed river channels and the river regime control works on the adjacent upper and lower reaches are guarantees for river cutoff works to be brought into play in the long ru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iver CUTofF works river regime control river training MEANDERING channel LOWER Jingjiang section of changjiang river
下载PDF
Geomorphologic Study of Anhui Section of Changjiang River Using Landsat TM Image
2
作者 Qi Yueming Tan Haiqiao Liang Xing 《Chinese Geographical Science》 SCIE CSCD 2007年第3期250-256,共7页
Fluvial landforms in the Anhui section of the Changjiang(Yangtze)River are often considered as the main factors for frequent floods.It is these special landforms that influence the channel changes of the Changjiang Ri... Fluvial landforms in the Anhui section of the Changjiang(Yangtze)River are often considered as the main factors for frequent floods.It is these special landforms that influence the channel changes of the Changjiang River.Using Landsat TM image of 2000,this paper conducted a series of image processing,including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multi-spectral composition,gray value statistics,and spectral analysis of ground objects.Then it got a new interpretation map of different kinds of fluvial landforms of the Changjiang River in the Anhui section.Based on the interpretation mentioned above,the paper analyzes the distribution and characteristics of such typical landforms as terraces,floodplains and battures,and their functions on the changes of river channel.The results show a consistence with the earlier conclusion that the Anhui section of the Changjiang River tends to deflect gradually toward south,which provides more implications for further study on the geomorphologic evolution of the river channe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nhui section of the changjiang river fluvial landform remote sensing Optimum Index Factor(OIF)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
下载PDF
Seasonal variation of the barrier layer in the PN section 被引量:1
3
作者 张媛 吴德星 +1 位作者 林霄沛 山峰 《Chinese Journal of Oceanology and Limnology》 SCIE CAS CSCD 2009年第2期192-201,共10页
In this paper, we use the conductivity-temperature-depth (CTD) observation data and a three-dimensional ocean model in a seasonally-varying forcing field to study the barrier layer (BL) in the PN section in the East C... In this paper, we use the conductivity-temperature-depth (CTD) observation data and a three-dimensional ocean model in a seasonally-varying forcing field to study the barrier layer (BL) in the PN section in the East China Sea (ECS). The BL can be found along the PN section with obviously seasonal variability. In winter, spring and autumn, the BL occurs around the slope where the cold shelf water meets with the warm Kuroshio water. In summer, the BL can also be found in the shelf area near salinity front of the Changjiang (Yangtze) River Dilution Water (YRDW). Seasonal variations of BL in the PN section are caused by local hydr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seasonal variations of atmospheric forcing. Strong vertical convection caused by sea surface cooling thickens the BL in winter and spring in the slope area. Due to the large discharge of Changjiang River in summer, the BL occurs extensively in the shelf region where the fresh YRDW and the salty bottom water meet and form a strong halocline above the seasonal thermocline. The formation mechanism of BL in the PN section can be explained by the vertical shear of different water masses, which is called the advection mechanism. The interannual variation of BL in summer is greatly affected by the YRDW. In the larger YRDW year (such as 1998), a shallow but much thicker BL existed on the shelf are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he barrier layer the PN section the changjiang (Yangtze) river KUROSHIO
下载PDF
基于底质细菌IBI的长江南京段生态健康评价
4
作者 陈鑫琪 薛宗璞 +3 位作者 侯豪 柏松 陈明 刘军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02-110,共9页
针对长江南京段生态健康问题,于2019年平水期和丰水期在长江南京段干流的10个断面和21条入江支流进行采样,利用高通量测序的方法研究底质细菌群落的结构组成,构建了底质细菌群落完整性指数(benthic bacteria-index of biological integr... 针对长江南京段生态健康问题,于2019年平水期和丰水期在长江南京段干流的10个断面和21条入江支流进行采样,利用高通量测序的方法研究底质细菌群落的结构组成,构建了底质细菌群落完整性指数(benthic bacteria-index of biological integrity,B-IBI)。结果表明:平水期长江南京段的生态健康要优于丰水期,长江干流断面要优于支流断面;TN、NH_(3)-N、NO_(3)^(-)、TOC与B-IBI呈显著负相关,Shannon指数、Margalef指数、Evenness指数与B-IBI呈显著正相关;研究建立的评价体系对于长江水质状况和生境有较好的指示作用;硬质护坡或河底对于入江支流细菌群落的多样性有负面影响,建议在确保防汛的基础上加强河道的生态修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流健康评价 底质细菌群落完整性指数 底质细菌 长江南京段
下载PDF
2006年6月长江口低氧区及邻近水域浮游植物 被引量:29
5
作者 王丹 孙军 +1 位作者 周锋 吴莹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619-627,共9页
根据2006年6月2—11日在长江口低氧区及邻近水域(26°—34°N,121°—126°E)27个站位的调查,对长江口低氧区及邻近水域的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特征进行了相关研究。经Utermhl方法初步分析,共发现浮游植物130种,隶属4门5... 根据2006年6月2—11日在长江口低氧区及邻近水域(26°—34°N,121°—126°E)27个站位的调查,对长江口低氧区及邻近水域的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特征进行了相关研究。经Utermhl方法初步分析,共发现浮游植物130种,隶属4门57属。甲藻和硅藻是2006年6月长江口低氧区及邻近水域的主要浮游植物门类,其优势物种是:具齿原甲藻Prorocentrum dentatum(=Prorocentrum dong-haiense)、米氏凯伦藻Karenia mikimotoi、尖刺伪菱形藻Pseudo-nitzschia pungens、柔弱伪菱形藻Pseudo-nitzschia delicatissima、锥状施克里普藻Scrippsiella trochoidea和具槽帕拉藻Paralia sulcata。调查区浮游植物物种以广温、广布型为主。本次调查海域浮游植物的细胞丰度介于0.0026×105—37.37×105个/dm3,平均值为1.47×105个/dm3;甲藻占浮游植物细胞丰度的比例最大,细胞丰度介于0.0002×105—32.01×105个/dm3,平均值为1.39×105个/dm3;其次为硅藻,细胞丰度介于0.0001×105—18.72×105个/dm3,平均值为0.52×105个/dm3。具齿原甲藻和米氏凯伦藻所占丰度比例分别达到45.81%和26.44%,优势度分别为0.30和0.18。具齿原甲藻细胞丰度最高值出现在调查海域北部3号站-20m水层,为3.19×106个/dm3;米氏凯伦藻细胞丰度最高值出现在调查海域西南部29号站表层,为1.71×106个/dm3。浮游植物细胞丰度在水体中的垂直分布为表层最大,随着水深增加而逐渐降低。根据浮游植物的表层分布和断面分布可以发现,细胞丰度高值主要集中在调查区的西南部和北部,东南部浮游植物细胞丰度较低。同时调查海域东南部浮游植物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指数较高,近岸低氧区和中部区域则较低。调查区水体层化现象明显,表层水和底层水之间氧的交换变弱,有机碎屑和浮游植物大量繁殖后沉降分解可能导致了底层低氧区的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浮游植物 物种组成 低氧区 断面分布 长江口
下载PDF
1995—2016年长江沿岸芜湖区段景观格局梯度分析 被引量:11
6
作者 贾艳艳 唐晓岚 +2 位作者 刘振威 杨阳 董超 《地域研究与开发》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115-121,共7页
以沿江城市芜湖为研究对象,基于1995—2016年的遥感影像数据,沿长江两岸以5 km为间距分别建立缓冲带,采用景观指数和梯度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从类型水平和景观水平上分析了芜湖区段景观格局梯度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1995—2016年在城镇... 以沿江城市芜湖为研究对象,基于1995—2016年的遥感影像数据,沿长江两岸以5 km为间距分别建立缓冲带,采用景观指数和梯度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从类型水平和景观水平上分析了芜湖区段景观格局梯度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1995—2016年在城镇化影响下,芜湖区段景观格局总体变化明显,耕地和林地面积急剧减少,建设用地面积显著增加,景观异质性和破碎度增强。(2)类型水平方面,耕地、林地、建设用地和湿地的时空梯度特征不同。(3)景观水平方面,在空间上斑块密度、边缘密度、香农多样性、香农均匀度指数均随距长江距离的增加呈整体减小趋势,且南岸各指数值均显著高于北岸(即南岸景观破碎度和异质性高于北岸);在时间上因城镇化快速发展,后10年的各景观指数波动幅度远大于前10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缓冲带 景观指数 梯度分析 长江沿岸 芜湖区段
下载PDF
长江三峡河段下切速率研究 被引量:10
7
作者 周彬 杨达源 +3 位作者 韩志勇 李徐生 王鹏 葛兆帅 《第四纪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406-412,共7页
长江三峡河段的阶地主要分布在宽谷河段和长江支流河口部位。文章通过对阶地堆积物沉积相的分析和TL测年,计算出了三峡河段不同地点的下切速率:重庆河段为84.56 cm/ka,涪陵河段为93.9 cm/ka,丰都河段为69.8 cm/ka,忠县河段为77.65 cm/ka... 长江三峡河段的阶地主要分布在宽谷河段和长江支流河口部位。文章通过对阶地堆积物沉积相的分析和TL测年,计算出了三峡河段不同地点的下切速率:重庆河段为84.56 cm/ka,涪陵河段为93.9 cm/ka,丰都河段为69.8 cm/ka,忠县河段为77.65 cm/ka,万州河段为75.1 cm/ka,奉节河段为83.8 cm/ka,宜昌三斗坪河段为74.2 cm/ka。整个三峡河段的平均下切速率为81.2 cm/ka。分析得出:1)三峡河段不同地点的下切速率相近;2)近0.4M a以来,长江三峡河段的下切速率有越来越快的趋势,这表明该地区在此期间发生了构造隆升而引起河流下切加剧;3)长江三峡河段的下切速率与金沙江下段相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三峡河段 阶地 下切速率
下载PDF
长江沿岸芜湖区段景观格局演变及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分析 被引量:19
8
作者 贾艳艳 唐晓岚 +1 位作者 杨阳 张卓然 《西北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249-258,共10页
以芜湖区段1995-2016年遥感影像为数据源,运用景观指数、动态度模型、景观转移矩阵和生态系统服务价值(ESV)评价模型等方法研究其景观格局和ESV动态变化,定量分析景观格局演变特征及其对ESV的影响,以期为芜湖区段景观格局优化和长江沿... 以芜湖区段1995-2016年遥感影像为数据源,运用景观指数、动态度模型、景观转移矩阵和生态系统服务价值(ESV)评价模型等方法研究其景观格局和ESV动态变化,定量分析景观格局演变特征及其对ESV的影响,以期为芜湖区段景观格局优化和长江沿岸生态环境保护提供一定依据。结果表明:1)20多a间,研究区景观破碎度和异质性增强,趋于均匀分布。2)耕地和林地面积显著减少,耕地斑块数增多,趋于破碎化;建设用地面积不断增加,最大斑块指数和斑块结合度指数呈增加趋势,趋于集中连片分布;湿地面积先减少后增加,优势度和连通性趋于减弱。3)耕地、林地和建设用地的动态度较明显,耕地减少部分主要流向建设用地,达48414 hm 2,占耕地变化量的55.53%。4)研究期内总ESV呈持续下降趋势,减少了10.87%,生态功能衰减。生态服务功能主要为废物处理、水源涵养、气候调节、土壤保持和生物多样性保护。耕地对维持芜湖区段ESV起比较稳定的作用,而林地和湿地起主导作用。研究认为,必须重视对林地和湿地的保护,加强对自然山体林地的保护与修复和以长江为主的湿地生态保护,对提高芜湖区段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和保护长江生态环境起着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景观指数 生态服务价值 动态变化 长江沿岸 芜湖区段
下载PDF
芜湖长江大桥正桥上部结构设计 被引量:16
9
作者 陈进昌 方京 孟庆标 《桥梁建设》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26-30,共5页
全面介绍已建成通车的芜湖长江大桥上部结构设计概况。其主跨斜拉桥为国内最大跨度的公铁两用桥 ,跨中合龙首创双铰合龙法。正桥钢梁采用了
关键词 芜湖长江大桥 公铁两用桥 结构设计 桥梁上部
下载PDF
长江下游水源地突发性水污染事故预警应急系统研究 被引量:17
10
作者 庄巍 李维新 +1 位作者 周静 赵爽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A01期34-40,共7页
针对长江下游主要水源地特点及水污染事故特征,以长江江苏段为例,建立整体一维、分段二维的水量水质预测模型,构建适用于该地区的水源地风险预警模型,实现对于固定源、移动源等水污染事故风险过程的动态模拟及风险预警;将水质预测模型... 针对长江下游主要水源地特点及水污染事故特征,以长江江苏段为例,建立整体一维、分段二维的水量水质预测模型,构建适用于该地区的水源地风险预警模型,实现对于固定源、移动源等水污染事故风险过程的动态模拟及风险预警;将水质预测模型、风险预警模型、地理信息系统、远程控制及自动化等技术有机耦合,研发水源地突发性水污染事故预警应急系统,可准确直观地表现水污染事故的影响范围及发展趋势,为水源地水污染事故风险预警应急工作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质模型 风险预警 地理信息系统 长江下游 江苏段
下载PDF
长江沿岸芜湖区段景观生态风险时空演变分析 被引量:14
11
作者 贾艳艳 唐晓岚 +2 位作者 刘振威 刘德保 杨阳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78-87,共10页
以芜湖区段1995、2005和2016年影像数据为基础,采用生态风险指数和空间分析法,分析研究区生态风险的时空演变特征,以揭示芜湖区段风险状况和城市建设发展对长江生态廊道的影响,旨在为芜湖区段综合风险防范、景观生态管理和沿江生态环境... 以芜湖区段1995、2005和2016年影像数据为基础,采用生态风险指数和空间分析法,分析研究区生态风险的时空演变特征,以揭示芜湖区段风险状况和城市建设发展对长江生态廊道的影响,旨在为芜湖区段综合风险防范、景观生态管理和沿江生态环境保护提供一定依据。研究表明:1)1995—2016年,研究区景观格局变化明显,耕地、林地面积不断减少,景观优势度降低;建设用地面积不断增加,景观优势度升高,破碎度和分离度降低;湿地面积先减少后增加,破碎度和分离度先增加后减少。2)生态风险时空分析表明,1995年以低、较低和中生态风险为主,2005年以较低、中和较高生态风险为主,2016年以较低和中生态风险为主;空间上,生态风险等级的分布基本以长江为轴向南北两侧呈递减变化,且整体上江南的景观生态风险高于江北。3)各等级生态风险转换类型多样,1995—2005、2005—2016年风险等级由低向高转换的面积分别占研究区总面积的46.03%、8.05%,由高向低转换的面积占比分别为1.07%、26.76%,即景观生态风险在前、后10 a分别呈上升、下降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景观格局 景观生态风险 时空演变 长江沿岸 芜湖区段
下载PDF
光纤应变传感器在芜湖长江大桥长期健康监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6
12
作者 陈树礼 苏木标 +1 位作者 孙宝臣 冯小利 《光通信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1期52-54,共3页
光纤传感测试技术作为未来最有前途、最适合长期健康监测的一种新型传感测试技术,在国外已经得到了比较广泛的应用,而光纤应变传感器更是受到了世界各国工程界的普遍欢迎。主要阐述了应变监测在桥梁结构健康监测中的重要意义,并选择先... 光纤传感测试技术作为未来最有前途、最适合长期健康监测的一种新型传感测试技术,在国外已经得到了比较广泛的应用,而光纤应变传感器更是受到了世界各国工程界的普遍欢迎。主要阐述了应变监测在桥梁结构健康监测中的重要意义,并选择先进的光纤应变传感器对芜湖长江大桥进行长期应变监测,研究了光纤应变传感器在钢梁上的安装方法,确定了监测系统的触发采集方式,并开发了专门的软件系统,所取得的成果为今后推广应用光纤应变传感器进行应力监测提供有益的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芜湖长江大桥 光纤应变传感器 健康监测
下载PDF
RBF神经网络及其在水质评价中的应用 被引量:4
13
作者 李泽应 曹菁菁 +1 位作者 陈俊 张玉成 《兵工自动化》 2006年第7期69-70,共2页
径向基函数(RBF)神经网络通过非线性基函数的线性组合执行。以长江芜湖段水域为例,利用RBF网络建立水质评价模型,随机产生600个样本。根据网络输入及输出层结点数,通过“试选法”确定隐层结点数,采用最小二乘法求得权值,中心向量则由分... 径向基函数(RBF)神经网络通过非线性基函数的线性组合执行。以长江芜湖段水域为例,利用RBF网络建立水质评价模型,随机产生600个样本。根据网络输入及输出层结点数,通过“试选法”确定隐层结点数,采用最小二乘法求得权值,中心向量则由分级聚类确定。模型评价结果趋势符合实际,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径向基函数 神经网络 水质评价 长江芜湖段
下载PDF
模糊聚类法在水环境质量评价中的应用 被引量:4
14
作者 田丽 陈俊 吕元锋 《兵工自动化》 2005年第5期69-70,共2页
模糊聚类法通过数据标准化,平移及极差变换、确定最佳阙值和求解动态聚类图。该算法在长江芜湖段水环境质量评价中的应用,以选取对长江芜湖段水质影响较大的7个指标并建立其模糊相似矩阵,根据实测浓度值确定各因子的权重,结果可行。
关键词 模糊聚类法 水质评价 长江芜湖段
下载PDF
芜湖长江大桥的抗震设计 被引量:5
15
作者 王若林 张金武 《武汉大学学报(工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97-99,共3页
根据芜湖长江大桥场地地震安全性评价报告的结论 ,分析桥址区域的地震环境 ,在对我国各类土木工程抗震设防标准进行比较的基础上 ,对芜湖长江大桥抗震设计进行了讨论 。
关键词 芜湖长江大桥 抗震设计 反应谱 选取
下载PDF
强水沙变化下长江安徽河段护岸失稳及防护研究 被引量:7
16
作者 李金瑞 方娟娟 丁兵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9-14,71,共7页
长江下游安徽河段存在较多的岸线险工段,受近年来沙量锐减及2016年大洪水的影响,岸线及护岸建筑物坡脚冲刷加剧,部分岸线及护岸出现了失稳现象。结合安徽省工程河段水文、地质、地形等资料及河道演变特性,分析了护岸建筑物失稳区域的断... 长江下游安徽河段存在较多的岸线险工段,受近年来沙量锐减及2016年大洪水的影响,岸线及护岸建筑物坡脚冲刷加剧,部分岸线及护岸出现了失稳现象。结合安徽省工程河段水文、地质、地形等资料及河道演变特性,分析了护岸建筑物失稳区域的断面变化特征,研究了护岸工程适应性及失稳破坏机理、防护对策及效果。结果表明:河岸二元土质结构及近岸深槽大幅冲刷是崩岸的主要原因,2016年大洪水加快了崩岸的发生;从防护布置、标准、型式、结构设计等方面制定应急修复、补充完善工程防护对策,实现了2017~2019年成功度汛,总体守护效果较好。研究成果可为探索三峡工程运行后新水沙条件下的崩岸治理方法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沙变化 护岸工程 破坏机理 防护对策 长江安徽河段
下载PDF
长江皖江段近期河道岸线变化的遥感调查 被引量:6
17
作者 李长安 杨则东 +1 位作者 鹿献章 邵磊 《第四纪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319-325,共7页
根据1954—2001年的航卫片遥感信息,对长江皖江段的岸线特征及变化进行了调查和分析。航卫片解译,长江皖江段南、北岸线长度分别为405.4km(右岸)和438.8km(左岸),岸线总长844.2km。根据遥感影像特征和野外调查,将皖江岸带(... 根据1954—2001年的航卫片遥感信息,对长江皖江段的岸线特征及变化进行了调查和分析。航卫片解译,长江皖江段南、北岸线长度分别为405.4km(右岸)和438.8km(左岸),岸线总长844.2km。根据遥感影像特征和野外调查,将皖江岸带(线)划分为侵蚀岸(冲刷岸)、淤积岸和稳定岸3种类型,其中冲刷岸长426.4km,占岸线总长度的50.5%,左岸大于右岸;淤积岸长198.4km,占岸线总长度的23.5%;稳定岸长219.4km,占岸线总长度的26.0%。根据1954年、1969年、1975年和1986年4个时期的航片资料的对比解译,对1954—1969年、1969—1975年和1975—1986年3个时间段的岸线摆动幅度和速率进行了计算,从中发现,河道岸线的摆动主要是左岸侵蚀后退,段内岸线年平均变形强度在50m以上的有7处,在100m以上有2处。岸带变化的基本特征是:主河道长期右移,近期以左移为主;江心洲的平面变化复杂,汉道河段岸线变化强烈;鹅头形分汊河段演变具周期性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皖江段岸线变化遥感调查
下载PDF
向家坝下长江干流长河段河道横剖面分形特征 被引量:2
18
作者 倪志辉 周舟 +2 位作者 吴立春 钟亮 赵健 《水利水电科技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60-67,共8页
以长江干流向家坝—朱沱河段内局部碍航滩段为研究对象,建立二维非恒定-分形数学模型,统计满足最低维护水深的航道宽度,计算河道横剖面分维数,显示其呈1阶分维特性。河流宽度分维数和水深以及与所在河段、所在断面的形状有很大关系,一... 以长江干流向家坝—朱沱河段内局部碍航滩段为研究对象,建立二维非恒定-分形数学模型,统计满足最低维护水深的航道宽度,计算河道横剖面分维数,显示其呈1阶分维特性。河流宽度分维数和水深以及与所在河段、所在断面的形状有很大关系,一般浅滩呈现宽度分维数随水深增大而增大的趋势,横剖面分维数随流速增大整体上呈逐渐减小的趋势。对比同一河段内各滩分维数的大小,在上游流量相同时,河道横断面地形越平顺横剖面分维数越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形维数 横剖面分形 数值模拟 非恒定流 通航水力要素 向家坝 长江
下载PDF
芜湖长江大桥全液压架梁起重机设计 被引量:3
19
作者 张乐亲 吴元良 《桥梁建设》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42-44,47,共4页
介绍了针对芜湖长江大桥需要设计的 QL Y5 0 / 16全液压架梁起重机方案的比选、总体设计、关键技术问题的分析 。
关键词 液压 起重机 架桥机 桥梁施工机械 公铁路两用桥
下载PDF
鄂东长江公路大桥结构设计方案研究 被引量:10
20
作者 常英 詹建辉 《桥梁建设》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65-68,共4页
为研究千米级混合梁斜拉桥结构设计,以鄂东长江公路大桥为依托,通过结构计算与试验模拟,从钢-混凝土结合段位置的选择、索距、桥塔、主梁、主梁钢-混凝土结合段等方面对该桥结构设计方案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钢-混凝土结合段设置在中跨... 为研究千米级混合梁斜拉桥结构设计,以鄂东长江公路大桥为依托,通过结构计算与试验模拟,从钢-混凝土结合段位置的选择、索距、桥塔、主梁、主梁钢-混凝土结合段等方面对该桥结构设计方案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钢-混凝土结合段设置在中跨侧距桥塔中心12.5 m处,结合段位置主梁的变形和内力均较小;中跨标准梁段宜采用15 m索距,边跨宜采用7.5 m索距;该桥桥面以上塔高为180.5 m;索塔锚固形式采用钢锚箱方案,并设置弧形预应力筋减少和控制主桥索塔锚固区外壁裂缝;主梁采用PK断面,可充分发挥全截面的性能;采用优化的"混凝土后设承压板"的钢-混凝土结合段型式,应力和刚度过渡较为平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鄂东长江公路大桥 斜拉桥 混合梁 钢-混凝土结合段 索距 桥塔 主梁 桥梁设计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