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8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Inferring Human-elephant Coexistence Based on Characteristics of Human-elephant Interactions in Nangunhe of Yunnan,China
1
作者 WANG Jiahui CHEN Ying +2 位作者 SUN Yakuan LYU Zhuoluo SHI Kun 《Chinese Geographical Science》 SCIE CSCD 2023年第2期363-376,共14页
Human-wildlife conflict(HWC)negatively impacts both humans and wildlife.Attitudes of local residents have been critical in promoting wildlife conservation.It is therefore necessary to understan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Human-wildlife conflict(HWC)negatively impacts both humans and wildlife.Attitudes of local residents have been critical in promoting wildlife conservation.It is therefore necessary to understan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HWC and identify influential factors on attitudes towards conservation to implement conservation strategies efficiently.This research focused on features of human-elephant interactions,while attitudes and values regarding the small population of Asian elephants(Elephas maximus)in Nangunhe National Nature Reserve(NNR),Yunnan,China.The total of 327 valid questionnaires were gathered around the area where Asian elephants were distributed.Logistic regression models were employed to analyze the correlations among five predictor variables(‘Area’,‘Family size’,‘Annual income’,‘Quantity of family members in non-primary industries’and‘Experiencing loss or not’)and three response variables(‘Attitude towards elephants’,‘Perception of the values of elephants’and‘Attitude towards tourism development’).The study area was densely forested with tea plants,rubber trees,corns and sugarcane.There,25.99%of respondents reported the experience of human-elephant conflict(HEC),with crop raiding and cash crop damages being the major conflict types.To demonstrate respect for elephants and to mitigate HEC,a unique custom called‘Giving tribute to elephants’was developed long ago.Respondents’township with an official annual festival of‘Giving Tribute to Elephants’(odds ratio(OR)=2.75,P=1.73×10^(-6))and higher annual income(OR=2.09,P=5.45×10^(-5))significantly contributed to forming a more positive attitude towards elephants,whereas HEC itself have contributed to a more negative attitude(OR=0.50,P=3.29×10^(-3)).Therefore,we propose that:1)reducing human-elephant conflict by testing multiple mitigation measures and adopting the most effective one of them;2)enhancing local livelihoods through the development of ecological products and ecotourism;and 3)preserving and developing the Wa culture in this region.The study area deserves more attention and further research to explore and obtain endorsement from the public to achieve coexistence between human and wildlif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sian elephant(Elephas maximus) Wa people human-elephant conflict COEXISTENCE Nangunhe national nature reserve yunnan China
下载PDF
黄河流经省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成效评估
2
作者 张晶晶 臧振华 +2 位作者 赵磊 徐卫华 欧阳志云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1期9684-9694,共11页
开展自然保护区管理成效评估是实现保护管理目标的有效途径,但我国现有管理评估多集中于单一、同类型、同省域内的自然保护区,对中大型尺度多类型自然保护区管理成效的评估较少。黄河流经省域分布着许多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国家级自然... 开展自然保护区管理成效评估是实现保护管理目标的有效途径,但我国现有管理评估多集中于单一、同类型、同省域内的自然保护区,对中大型尺度多类型自然保护区管理成效的评估较少。黄河流经省域分布着许多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作为生态屏障的重要基础,在维持区域生态安全方面具有突出作用。为促进区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本文通过构建5类共26项的管理成效评估指标体系,采用基于证据的专家打分法,评估了黄河流经省域内82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016—2020年间的管理成效,在识别影响管理成效关键因素的基础上提出了针对性的对策建议。结果表明:①2016年以来,黄河流经省域82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成效总体较好,优秀率达26.83%,良好率达64.63%,主要体现在管理主体、本底调查、保护对象等指标的平均得分较高。②Spearman相关分析表明,管理级别越高、建立越早,公共服务、规章制度、经费保障等方面越完善的保护区管理成效越好;此外,基础设施与日常巡护,科研监测与科普宣教、信息化建设,社区关系与生态修复、保护对象指标间存在显著正相关;③管理成效的短板主要体现在人才建设、综合执法、社区发展、人类干扰等方面,建议有关单位在人才队伍、行政执法、生态补偿等方面加以完善,以提升管理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流经省域 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指标体系 管理成效评估
下载PDF
湖南省爬行动物新纪录——华西腹链蛇及其系统发育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黄杰 张自亮 +7 位作者 李辉 杨鑫宇 胡小龙 唐依萍 刘昕 刘慧 张佑祥 吴涛 《生命科学研究》 CAS 2024年第2期165-170,共6页
2023年5月24日于湖南省高望界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8°41′36″N,110°09′30″E;212 m)采集到东亚腹链蛇属(Hebius)一雌性物种标本,经形态特征比较,符合华西腹链蛇(Hebius maximus)形态描述;基于线粒体cytb基因构建的东亚腹链蛇... 2023年5月24日于湖南省高望界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8°41′36″N,110°09′30″E;212 m)采集到东亚腹链蛇属(Hebius)一雌性物种标本,经形态特征比较,符合华西腹链蛇(Hebius maximus)形态描述;基于线粒体cytb基因构建的东亚腹链蛇属部分物种的贝叶斯系统发育树显示,该标本与华西腹链蛇(H.maximus)聚为一支,其遗传距离为1.7%~2.2%。综合形态数据与系统发育分析,确定此次采集到的标本为华西腹链蛇。同时,根据已有研究对华西腹链蛇在中国分布情况的报道,确定该标本系湖南省分布新纪录。本研究将湖南省东亚腹链蛇属种类提升至8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湖南省 高望界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华西腹链蛇 CYTB基因
下载PDF
四川省格西沟自然保护区种子植物新记录8种 被引量:1
4
作者 陈绪言 刘星雨 +4 位作者 黄玫 邓婷 龚小露 蒋志敏 高刚 《植物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2-16,共5页
在格西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野外调查采样中,经过采集标本拍照记录并查阅相关文献共鉴定发现6科7属6种1亚种1变种四川省植物分布新记录,分别为长叶杨(Populus wuana C.Wang et Tung)、棘枝忍冬(Lonicera spinosa Jacq.ex Walp.)、囊谦杜鹃... 在格西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野外调查采样中,经过采集标本拍照记录并查阅相关文献共鉴定发现6科7属6种1亚种1变种四川省植物分布新记录,分别为长叶杨(Populus wuana C.Wang et Tung)、棘枝忍冬(Lonicera spinosa Jacq.ex Walp.)、囊谦杜鹃(Rhododendron przewalskii Maxim.subsp.yushuense Fang et S.X.Wang)、密花橐吾(Ligularia confertiflora Chang)、齿叶红景天(Rhodiola serrata H.Ohba)、刺瓣绿绒蒿(Meconopsis racemosa var.spinulifera(L.H.Zhou)C.Y.Wu et H.Chuang)、红角蒲公英(Taraxacum luridum Hagl.)、窄边蒲公英(Taraxacum pseudoatratum Oraz.),凭证标本保存于宜宾学院植物标本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川省 格西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新记录
下载PDF
乌蒙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3种竹笋主要营养成分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包刘媛 杨科 +4 位作者 环颜平 杨成翠 韩多 张永至 杨顺强 《世界竹藤通讯》 2024年第2期34-39,共6页
测定分析了乌蒙山方竹春季笋和秋季笋的主要营养成分含量,并与春季发笋的筇竹笋和秋季发笋的永善方竹笋进行比较。结果表明,乌蒙山方竹笋可溶性蛋白质、游离氨基酸、纤维素含量均高于筇竹笋和永善方竹笋,可溶性糖含量低于筇竹笋、略高... 测定分析了乌蒙山方竹春季笋和秋季笋的主要营养成分含量,并与春季发笋的筇竹笋和秋季发笋的永善方竹笋进行比较。结果表明,乌蒙山方竹笋可溶性蛋白质、游离氨基酸、纤维素含量均高于筇竹笋和永善方竹笋,可溶性糖含量低于筇竹笋、略高于永善方竹笋,可食率高于筇竹笋但低于永善方竹笋;乌蒙山方竹笋的主要营养成分含量与筇竹笋和永善方竹笋有明显的差异,且与永善方竹笋的差异小于与筇竹笋的差异。总体而言,乌蒙山方竹笋的营养品质相对较好,且春季笋品质优于秋季笋。研究结果可为探明乌蒙山方竹的亲缘关系及其笋营养价值提供数据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乌蒙山方竹 筇竹 永善方竹 营养成分 亲缘关系 乌蒙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云南昭通
下载PDF
云南哀牢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楚雄州片区大中型兽类和雉类多样性初探
6
作者 尹光华 覃忠义 +12 位作者 罗文富 卢立雄 李函 高文俊 徐萍 李乾恩 尹存全 李根会 张志强 李育武 刘东 蒋学龙 李学友 《兽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37-246,共10页
为了解云南哀牢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楚雄州片区大中型兽类和雉类多样性以及人类活动情况,2020年3月至2022年5月,在保护区内按照1 km×1 km网格布设了153台红外相机,开展系统调查与监测,累积59623个相机工作日,收集到野生动物独立有... 为了解云南哀牢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楚雄州片区大中型兽类和雉类多样性以及人类活动情况,2020年3月至2022年5月,在保护区内按照1 km×1 km网格布设了153台红外相机,开展系统调查与监测,累积59623个相机工作日,收集到野生动物独立有效照片数9309张,记录到大中型兽类动物5目14科23种,雉类1目1科7种,其中,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3种,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14种。在监测到的物种中,物种相对多度指数最高的5种动物分别是赤麂(Muntiacus vaginalis,RAI=7.52)、毛冠鹿(Elaphodus cephalophus,RAI=2.43)、野猪(Sus scrofa,RAI=2.39)、猕猴(Macaca mulatta,RAI=2.26)和马来豪猪(Hystrix brachyura,RAI=2.16)。种-多度曲线分析结果表明,赤麂、野猪和白鹇(Lophura nycthemera)在云南哀牢山楚雄州片区多度秩排序前三位,累积相对多度占所有物种相对多度的65%。此外,还在保护区内拍摄到大量放牧等人类活动,显示保护区内存在一定的人为活动干扰。本次系统调查与监测结果完善了云南哀牢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楚雄州片区范围内大中型兽类和雉类本底信息,填补了区内大中型兽类和雉类的研究空白,为保护区后续的管理和长期监测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南哀牢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地栖大中型兽类 雉类 红外相机监测 相对多度指数
下载PDF
云南省近20年间地表覆盖变化及其对自然保护地体系构建影响研究
7
作者 吴亮 王瑛 +4 位作者 杨霞 董草 曾双贝 苏晓毅 庞磊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4年第1期45-50,共6页
对GlobeLand30涉及云南省2000、2010、2020年共15个分幅图进行地表解译,利用点数测算法对各类地表覆盖测算面积,并对地表变化的时空特征进行比较研究,分析其对自然保护地体系构建的影响。结果表明,近20年间云南省9种地表覆盖类型中耕地... 对GlobeLand30涉及云南省2000、2010、2020年共15个分幅图进行地表解译,利用点数测算法对各类地表覆盖测算面积,并对地表变化的时空特征进行比较研究,分析其对自然保护地体系构建的影响。结果表明,近20年间云南省9种地表覆盖类型中耕地、林地、草地和灌木地呈“1增3减”、湿地和冰川永久积雪覆盖有所减少、水体先减后增、裸地先增后减、人造地表持续增加等变化特征。全省16个州(市)人造地表扩占耕地并非主导,多数州(市)的林、草、灌地表覆盖面积有所减少,人造地表扩占林草灌是首要矛盾。承载自然保护地的5种主要地表覆盖减少,提出监测地表覆盖变化以维护自然保护地的边界建设稳定性,以省级地表覆盖的视角研发省级荒野地图作为规划底数底图,识别最不被打扰的地理空间纳入自然保护地体系规划的设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表覆盖 时空变化特征 自然保护地 云南省
下载PDF
湖南高望界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两栖爬行动物多样性调查及区系分析
8
作者 黄杰 杨鑫宇 +8 位作者 唐依萍 刘昕 刘慧 刘陈义 谭叶琛 张自亮 徐培培 张佑祥 吴涛 《生命科学研究》 CAS 2024年第5期419-429,共11页
2022—2023年,运用样线法调查了湖南高望界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两栖爬行动物多样性,并分析了其区系特征。共记录到两栖爬行动物3目19科44属60种,其中省新纪录1种,新种1种,动物区系组成以东洋界种为主,广布种次之。进一步的数据分析显示,高... 2022—2023年,运用样线法调查了湖南高望界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两栖爬行动物多样性,并分析了其区系特征。共记录到两栖爬行动物3目19科44属60种,其中省新纪录1种,新种1种,动物区系组成以东洋界种为主,广布种次之。进一步的数据分析显示,高望界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两栖爬行动物的香农-维纳多样性指数、物种均匀度指数、辛普森指数均较低,说明该地区此类生物的保护亟待加强。本次调查进一步掌握了高望界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两栖爬行动物的资源现状,为两栖爬行动物的系统地理研究与保护提供了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望界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湖南省 两栖动物 爬行动物 物种多样性
下载PDF
贵州省麻阳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大型真菌资源调查研究
9
作者 谭廷鸿 王卓 +4 位作者 肖洋 张宁 杨传东 吴瑶 康公平 《中国食用菌》 2024年第2期22-32,共11页
为了解贵州省麻阳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简称麻阳河保护区)大型真菌资源,采用随机踏查法对麻阳河保护区的大型真菌进行初步调查,并对其资源进行评价。麻阳河保护区有大型真菌247种,隶属于59科121属;其中优势科有红菇科、多孔菌科、小菇科... 为了解贵州省麻阳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简称麻阳河保护区)大型真菌资源,采用随机踏查法对麻阳河保护区的大型真菌进行初步调查,并对其资源进行评价。麻阳河保护区有大型真菌247种,隶属于59科121属;其中优势科有红菇科、多孔菌科、小菇科、鹅膏科、牛肝菌科;优势属有红菇属、乳菇属、鹅膏属、小菇属、栓孔菌属、粉褶菌属、枝瑚菌属、灵芝属、小皮伞属。大型真菌中食用菌68种,药用菌23种,食(药)用菌18种,毒菌41种。调查研究表明,麻阳河保护区有丰富的大型真菌,物种多样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贵州省麻阳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大型真菌 资源调查
下载PDF
云南省自然保护地现状特征及其体系重构规划策略
10
作者 吴亮 王瑛 +4 位作者 董草 杨霞 马山俊 曾双贝 谭秀梅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4年第8期100-105,112,共7页
自然保护地高质量发展需要科学有序开展省域和全国2个层级的自然保护地归并整合及体系规划,以云南省域自然保护地数量、面积及空间分布特征为客观基础,提出体系规划策略“完备制度、科学规划”。对云南省各类各级自然保护地及16个州市... 自然保护地高质量发展需要科学有序开展省域和全国2个层级的自然保护地归并整合及体系规划,以云南省域自然保护地数量、面积及空间分布特征为客观基础,提出体系规划策略“完备制度、科学规划”。对云南省各类各级自然保护地及16个州市自然保护地资源进行数量和空间分布的梳理、归纳分析,从现象到本质凝练特征,提出体系重构规划策略。结果发现:全省11种类型的自然保护地由7个主管部门管理,分布于全省16个州市约377处,面积约55277 km^(2),占全省土地面积约14%。各种类型的自然保护地数量、面积差异极大,以林业和住建行政主管部门为管理主体,分级和分级标准不确定。空间分布特征以“哀牢山—无量山”为界限,以西有创建国家公园等大型自然保护地的基础,以东则适合构建自然公园体系。一是以体系思维、系统完整性为重构逻辑。二是“哀牢山—无量山”以西的滇西、滇西南、滇西北是国家公园建设的关键区域。三是“哀牢山—无量山”以东的滇中、滇东、滇东南、滇东北等地则亟待完善自然公园体系。展望由地表覆盖类型、距道路遥远度、人口分布密度、距聚居点遥远度、生物物理自然度等维度识别云南省域最不被打扰的地理空间及客观存在的相对较荒的区域作为省域自然保护地扩容的备选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保护地 国家公园 保护地体系规划 规划策略 云南省
下载PDF
湖南张家界大鲵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河流健康评价 被引量:2
11
作者 邓智勇 解宜兴 +5 位作者 刘懿 王丞 刘梦云 马骏 王朋冲 付意成 《水利水电快报》 2024年第3期111-117,129,共8页
为了全面掌握湖南张家界大鲵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重要河流水生态、水环境、水安全的综合状况,选取澧水、澧水北源、澧水中源、澧水南源、溇水、溹水作为评价对象,利用SL/T 793-2020《河湖健康评估技术导则》中的分级指标评分法,依据河湖健... 为了全面掌握湖南张家界大鲵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重要河流水生态、水环境、水安全的综合状况,选取澧水、澧水北源、澧水中源、澧水南源、溇水、溹水作为评价对象,利用SL/T 793-2020《河湖健康评估技术导则》中的分级指标评分法,依据河湖健康综合评分(RHS)确定河湖健康状况。结果表明:保护区河流总体评价结果均为健康,分项评价指标中生态流量满足程度、河流纵向连通指数、河岸稳定性未达到健康水平。提出需要将修复保护区河流纵向连通性、恢复河流生态基流作为管理与治理重点,同时对澧水北源、中源等涉及山区河段河流采取生态化的防洪治理模式,既满足防洪标准又尽量减少人为扰动,为野生大鲵生境保护与修复提供优良的河流底质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流健康评价 澧水干流 澧水支流 RHS 湖南张家界大鲵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下载PDF
甘肃太统-崆峒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野生观赏植物调查与分析
12
作者 周玉霞 周晓雷 +2 位作者 刘晓娟 苏静怡 杨燕燕 《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 2024年第3期66-72,共7页
2021年11月至2022年5月,按照踏查路线和典型样地法相结合,对甘肃太统-崆峒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的野生观赏植物资源进行调查和筛选,共筛选出具有观赏性的野生植物398种,隶属于89科,241属,其中包含变种、亚种以及变型的野生植物。蕨类植... 2021年11月至2022年5月,按照踏查路线和典型样地法相结合,对甘肃太统-崆峒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的野生观赏植物资源进行调查和筛选,共筛选出具有观赏性的野生植物398种,隶属于89科,241属,其中包含变种、亚种以及变型的野生植物。蕨类植物13种,隶属于10科,11属,裸子植物2科2属4种,被子植物77科228属372种。在398种野生观赏植物中,我国特有植物有128种,占32.16%。根据野生植物观赏的特性以及在城市园林绿化中的应用,将崆峒山自然保护区内的野生观赏植物资源分为观花类野生植物、观果类野生植物、观树形类野生植物、垂直绿化类野生植物和地被类野生植物五大类,筛选出观花类野生植物资源39种,包括乔木、灌木和草本,观果类野生植物资源18种,包括乔木和灌木,观形类野生植物资源15种,垂直绿化类野生植物资源10种,地被类野生植物资源24种。将野生观赏植物的最佳观赏特性进行描述(包括观花时期、观果时期以及生活型),对城市绿化造景有所启发,针对崆峒山保护区野生观赏植物资源的现状提出保护及开发利用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肃太统-崆峒山 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野生观赏植物 资源调查
下载PDF
贵州习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结构及水质评价
13
作者 陈振林 杨卫诚 +4 位作者 罗康 熊玲 杨涛 黄玉杰 张高发 《广西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58-268,共11页
为了解贵州习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以下简称“习水保护区”)大型底栖动物资源及水质现状,于2022年7月(丰水期)及2022年11月(平水期)对习水保护区5个管理站内的大型底栖动物进行采样调查,分析习水保护区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结构物种组成、优... 为了解贵州习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以下简称“习水保护区”)大型底栖动物资源及水质现状,于2022年7月(丰水期)及2022年11月(平水期)对习水保护区5个管理站内的大型底栖动物进行采样调查,分析习水保护区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结构物种组成、优势种、密度、生物量及生物多样性特征,并基于水质理化参数及生物指数对保护区水质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丰水期和平水期共采集大型底栖动物45种,隶属3门6纲13目37科,其中昆虫纲(Insecta)占比最多(35种,占77.80%)。优势种为中华沼螺Parafossarulus sinensis、扁蜉Heptagenia sp.、扁蚴蜉Ecdyonurus sp.、纯襀Paragnetina sp.、四节蜉Baetis sp.。从时间上看,平水期的密度和生物量均大于丰水期,丰水期的群落生物多样性指数大于平水期;从空间上看,密度大小排序为蔺江管理站>大白塘管理站>小坝管理站>长嵌沟管理站>三岔河管理站;生物量大小排序为蔺江管理站>小坝管理站>长嵌沟管理站>三岔河管理站>大白塘管理站。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的大小排序为大白塘管理站>小坝管理站>长嵌沟管理站>三岔河管理站>蔺江管理站。不同指数显示的习水保护区水质结果不同,水质理化参数结果表明习水保护区水质为Ⅱ类水,水质较好;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表明保护区水质为轻污染状态;生物指数(BI)显示保护区水质为清洁型。结合水质理化参数及保护区大型底栖动物优势种的耐污值结果可知,生物指数的结果更符合保护区实际的水质情况。本研究结果表明习水保护区大型底栖动物以水生昆虫为主,水质为清洁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型底栖动物 群落结构 水质评价 贵州习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下载PDF
云南省蕨类植物两个新纪录属——燕尾蕨属和黑心蕨属
14
作者 喻智勇 陈文红 +4 位作者 王玉琴 周建和 李建红 潘杨杨 张良 《林业调查规划》 2024年第2期140-144,共5页
在金平分水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第二次综合科学考察期间,采集到蕨类植物双扇蕨科(Dipteridaceae)物种全缘燕尾蕨Cheiropleuria integrifolia(D.C.Eaton ex Hook.) M.Kato和凤尾蕨科(Pteridaceae)物种黑心蕨Doryopteris concolor(Langsd.&... 在金平分水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第二次综合科学考察期间,采集到蕨类植物双扇蕨科(Dipteridaceae)物种全缘燕尾蕨Cheiropleuria integrifolia(D.C.Eaton ex Hook.) M.Kato和凤尾蕨科(Pteridaceae)物种黑心蕨Doryopteris concolor(Langsd.&Fisch.) Kuhn。文献考证表明,两个物种所在的燕尾蕨属(Cheiropleuria C.Presl)和黑心蕨属(Doryopteris J.Sm.)均为云南省新纪录属。凭证标本存放于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标本馆(KU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蕨类植物 燕尾蕨属 黑心蕨属 新纪录属 金平分水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云南省
下载PDF
爪哇伏翼在广东分布的新记录
15
作者 黄泽双 肖金海 +6 位作者 何向阳 邓瑾 曾金阳 邱源 刘佩莹 陈创杰 张礼标 《四川动物》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20-425,共6页
为调查广东石门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翼手目多样性情况,于2019年9月使用雾网采集到一批蝙蝠,其中5只伏翼(1♂、4♀)体型小,前臂长27.7~30.5 mm。头部及耳朵呈深棕色;被毛较密,背毛暗棕色,腹毛稍浅,基部褐色,毛尖灰白色;后足长约为胫骨长... 为调查广东石门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翼手目多样性情况,于2019年9月使用雾网采集到一批蝙蝠,其中5只伏翼(1♂、4♀)体型小,前臂长27.7~30.5 mm。头部及耳朵呈深棕色;被毛较密,背毛暗棕色,腹毛稍浅,基部褐色,毛尖灰白色;后足长约为胫骨长的一半,翼和尾膜深棕色;头骨粗壮,吻突宽平;颧弓窄而短,无眶上突,矢状嵴和人字嵴微弱;齿式:2.1.2.3/3.1.2.3=34。上述标本与爪哇伏翼Pipistrellus javanicus的外形及头骨特征相符。基于COⅠ基因序列的系统发育分析也支持形态学鉴定结果。本发现为爪哇伏翼在广东省分布的新记录,标本保存于广东省科学院动物研究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翼手目(蝙蝠) 爪哇伏翼 广东省 石门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新记录
下载PDF
湖南省南岳衡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鸟兽多样性
16
作者 胡孔飞 夏昕 《生命科学研究》 CAS 2024年第3期241-246,共6页
2022年8月—2023年9月对湖南南岳衡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鸟类和兽类进行调查,基于国家鸟兽多样性调查指南,鸟类采用样带法,兽类采用红外相机调查法,共完成30条样带调查并布设红外相机15台。根据野外调查数据及相关参考文献,此次共记录鸟... 2022年8月—2023年9月对湖南南岳衡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鸟类和兽类进行调查,基于国家鸟兽多样性调查指南,鸟类采用样带法,兽类采用红外相机调查法,共完成30条样带调查并布设红外相机15台。根据野外调查数据及相关参考文献,此次共记录鸟类148种,隶属于14目48科;兽类24种,隶属于5目14科。其中,国家Ⅰ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3种、国家Ⅱ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32种。鸟类中,广布种14种(9.46%)、东洋界物种85种(57.43%)、古北界物种49种(33.11%);夏候鸟36种(24.32%)、留鸟80种(54.05%)、冬候鸟29种(19.59%)、旅鸟19种(12.84%)。兽类中,东洋界物种16种(66.67%)、古北界物种3种(12.50%)、广布种5种(20.83%)。根据G-F指数分析结果,鸟类在科、属水平上的多样性较为丰富(DF=21.37, DG=3.80, DG-F=0.822),而兽类在科、属水平上的多样性较低(DF=5.87, DG=2.65, DG-F=0.549)。本研究对保护区及其周边区域鸟兽资源进行本底调查,旨在补充基础数据,为物种多样性的保护提供指导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湖南省 南岳衡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鸟类 兽类 物种多样性
下载PDF
江西庐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农村居民点空间格局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17
作者 章蜜 罗伟 孔凡前 《林业调查规划》 2024年第6期64-67,170,共5页
基于景观格局指数定量分析方法和GIS空间分析方法,探究江西庐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农村居民点空间格局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保护区农村居民点所占比重较小,呈功能区分区差异,其中核心区和缓冲区农村居民点规模小、形态规则、分布密... 基于景观格局指数定量分析方法和GIS空间分析方法,探究江西庐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农村居民点空间格局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保护区农村居民点所占比重较小,呈功能区分区差异,其中核心区和缓冲区农村居民点规模小、形态规则、分布密集,实验区农村居民点规模大、形态复杂、分布稀疏;保护区农村居民点主要分布于海拔300 m以下,坡度25°以下,距河流、道路200 m以内区域;保护区农村居民点空间格局与经济社会因素密切相关,生产方式、支柱产业等对农村居民点布局有较大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居民点 空间格局 影响因素 江西庐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下载PDF
白马雪山滇金丝猴展示区生态旅游现状及管理研究
18
作者 黄俊娇 斯那卓玛 鲁茸批楚 《林业调查规划》 2024年第2期58-65,共8页
通过实地走访、调查访谈、查阅资料对白马雪山滇金丝猴展示区生态旅游现状进行调研。结果表明:展示区游客量和旅游收入逐年增加;游客旅游目的为观赏滇金丝猴,渴望深度的文化体验;当地居民以少数民族为主,普遍受教育程度低,旅游服务技能... 通过实地走访、调查访谈、查阅资料对白马雪山滇金丝猴展示区生态旅游现状进行调研。结果表明:展示区游客量和旅游收入逐年增加;游客旅游目的为观赏滇金丝猴,渴望深度的文化体验;当地居民以少数民族为主,普遍受教育程度低,旅游服务技能薄弱;展示区旅游服务基础设施简陋,产品体验单一,游道和放牧道重合,影响环境卫生,存在疾病传播风险。基于调查结果,提出加强滇金丝猴科研和保护、加大展示区基础设施投入及宣传力度、成立社区发展机构、开展生态旅游服务技能培训等措施,实现保护区与社区协同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滇金丝猴展示区 生态旅游 社区发展 白马雪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下载PDF
云南化佛山自然保护区大型真菌多样性及分布特征分析 被引量:14
19
作者 张颖 许远钊 +3 位作者 郑志兴 柳小康 王丽 欧晓昆 《植物资源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11-117,共7页
对云南化佛山自然保护区大型真菌的种类组成和生态分布特征进行了详细的调查和分析。调查结果表明:该保护区内共有233种(含亚种、变种和变型)大型真菌,隶属于子囊菌门和担子菌门16目48科94属,其中,红菇科(Russulaceae)、小菇科(Mycenace... 对云南化佛山自然保护区大型真菌的种类组成和生态分布特征进行了详细的调查和分析。调查结果表明:该保护区内共有233种(含亚种、变种和变型)大型真菌,隶属于子囊菌门和担子菌门16目48科94属,其中,红菇科(Russulaceae)、小菇科(Mycenaceae)、丝膜菌科(Cortinariaceae)、多孔菌科(Polyporaceae)、牛肝菌科(Boletaceae)、陀螺菌科(Gomphaceae)和鹅膏科(Amanitaceae)7个优势科的种数较多,分别含37、22、18、17、16、11和10种。具有重要经济价值的大型真菌中包括药用菌59种、食用菌97种和毒菌35种;根据生态类型划分,有虫生菌1种、木生菌52种、土生菌39种、外生菌根菌141种。该保护区大型真菌的分布与温湿度、林下光照及林龄等生态环境因子的变化有关,具体表现在不同月份、郁闭度和林型条件下,大型真菌的种类组成和数量、优势类群都出现不同的分布特点。6月份木生菌的种数和个体数最多,8月份和9月份外生菌根菌的种数和个体数最多。在郁闭度60%~70%条件下,以多孔菌科和小菇科种类为主;在郁闭度70%~80%的条件下,以红菇科、丝膜菌科和多孔菌科种类为主;在郁闭度80%~90%条件下,以红菇科、丝膜菌科和牛肝菌科种类为主。在中龄林中大型真菌的种数多于幼龄林,其中,红菇科、丝膜菌科、牛肝菌科和陀螺菌科种类在幼龄林和中龄林中均有分布;鹅膏科种类只分布在中龄林中。根据调查结果,对该保护区大型真菌的保护提出了一些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南化佛山自然保护区 大型真菌 多样性 生态分布特性 优势类群
下载PDF
浙江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有效管理现状分析 被引量:15
20
作者 郑海洋 蒋明康 +2 位作者 卓明 王智 徐网谷 《环境科学与管理》 CAS 2009年第1期6-9,26,共5页
在阐述浙江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建设现状的基础上,结合2008年浙江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评估工作,对浙江省的9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有效管理现状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这些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管理工作在管理机构配置、规章制度制定、基... 在阐述浙江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建设现状的基础上,结合2008年浙江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评估工作,对浙江省的9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有效管理现状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这些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管理工作在管理机构配置、规章制度制定、基础设施建设、主要保护对象变化动态、资源本底调查与监测工作等方面取得了不错的成绩,而在管理人员编制、运行经费保障、生态旅游开发与管理、功能区划等方面存在不足。对此,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与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有效管理 现状分析 对策 浙江省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