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6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海拉尔盆地乌南次凹南屯组有效储集层形成条件 被引量:4
1
作者 鲍园 罗群 +2 位作者 韦重韬 王超勇 邹明俊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461-463,共3页
对研究区南屯组有效储集层特征及其控制因素进行了研究。乌南次凹南屯组有效储集层以正常陆源碎屑岩为主,含较少凝灰质沉积岩类;南屯组有效储集层发育层段与次生孔隙发育层段具良好的对应关系,而南屯组储集层次生孔隙发育程度受众多因... 对研究区南屯组有效储集层特征及其控制因素进行了研究。乌南次凹南屯组有效储集层以正常陆源碎屑岩为主,含较少凝灰质沉积岩类;南屯组有效储集层发育层段与次生孔隙发育层段具良好的对应关系,而南屯组储集层次生孔隙发育程度受众多因素影响,不整合面风化淋滤作用和有机酸溶蚀作用是控制有效储集层次生孔隙发育的主要因素,高结构成熟度的颗粒支撑作用是控制有效储集层原生孔隙发育的主要因素;自生黏土矿物包壳使弱压实作用对有效储集层未产生明显的不利影响;三角洲前缘沉积相带控制南屯组有效储集层的分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拉尔盆地 乌南次凹 南屯组 有效储集层 控制因素 深层次生孔隙
下载PDF
乌南次凹油气二次运移及成藏系统 被引量:5
2
作者 文武 邓海 +1 位作者 孙静 李国福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15-18,共4页
油气二次运移是成藏的关键因素,通过对乌南次凹油气二次运移条件及对已发现油气分布特点的分析,利用油气的物理性质、地化指标、断裂、沉积等总结出该区油气二次运移的主要模式有沿主断层垂直运移、沿不整合面和渗透层侧向运移和复式... 油气二次运移是成藏的关键因素,通过对乌南次凹油气二次运移条件及对已发现油气分布特点的分析,利用油气的物理性质、地化指标、断裂、沉积等总结出该区油气二次运移的主要模式有沿主断层垂直运移、沿不整合面和渗透层侧向运移和复式阶梯式运移等3种模式;乌南次凹油气运移以由西向东运移为主,同时向南、向北运移充注。在分析该区油气二次运移的基础上,建立相应的成藏系统和成藏模式,3种不同的运移方式控制着不同的成藏模式,由于断裂和沉积作用在缓坡带形成多种坡折带,是最有利的大规模油气成藏区带,南一段是构造-岩性油藏的有利成藏区。乌南次凹可划分为自源封闭成藏动力系统、自源半封闭成藏动力系统和自源-他源半封闭成藏动力系统,乌东斜坡带最主要的成藏系统是前两个类型,主要勘探目的层为南屯组一段、南屯组二段和铜钵庙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乌南次凹 乌东斜坡带 油气二次运移 成藏模式
下载PDF
海拉尔盆地乌南次凹南屯组致密储层黏土矿物特征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1
3
作者 潘中亮 陈巍 +3 位作者 王正来 李全 苏磊 赵容怀 《岩性油气藏》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21-25,共5页
海拉尔盆地乌南次凹南屯组储层黏土矿物含量高,严重影响油气的开发。利用乌南次凹767个岩心样品的扫描电镜及X射线衍射资料,研究了黏土矿物的类型和组合关系,以及其分布特征与成因。结果表明,蒙脱石含量低且仅存在南二段上部,伊利石含... 海拉尔盆地乌南次凹南屯组储层黏土矿物含量高,严重影响油气的开发。利用乌南次凹767个岩心样品的扫描电镜及X射线衍射资料,研究了黏土矿物的类型和组合关系,以及其分布特征与成因。结果表明,蒙脱石含量低且仅存在南二段上部,伊利石含量高且在整个南屯组都有分布;自下而上发育的黏土矿物组合有S+K+I+I/S,K+I+C+I/S+C/S,I+C+I/S+C/S,I+K+I/S及I+C+I/S等;火山物质的水解蚀变及长石的溶蚀作用均是造成黏土矿物含量增高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致密储层 黏土组合 南屯组 乌南次凹 海拉尔盆地
下载PDF
海拉尔盆地乌南凹陷南一段高伽马砂岩成因与识别 被引量:17
4
作者 于振锋 程日辉 +3 位作者 赵小青 孙凤贤 许中杰 沈艳杰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76-83,共8页
为了提高海拉尔盆地乌南凹陷高伽马砂岩测井岩性解释的准确性,采用岩心观察、显微镜下描述和测井曲线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高伽马砂岩的成因和识别方法进行探讨。对砂岩的补偿中子值进行分类以排除孔隙度对测井曲线的影响,再利用深侧向电... 为了提高海拉尔盆地乌南凹陷高伽马砂岩测井岩性解释的准确性,采用岩心观察、显微镜下描述和测井曲线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高伽马砂岩的成因和识别方法进行探讨。对砂岩的补偿中子值进行分类以排除孔隙度对测井曲线的影响,再利用深侧向电阻率、微侧向电阻率和补偿密度交会识别高自然伽马砂岩。研究结果表明:影响砂岩自然伽马特征的因素有凝灰质、黏土、油、长石以及钙质;高自然伽马砂岩具有高钍或者高铀含量的特征;凝灰质导致钍富集,黏土导致铀、钍和钾均富集,油导致铀富集,长石导致钾富集,钙质导致铀含量降低;从凹陷边缘至凹陷中央影响砂岩高自然伽马因素依次为高凝灰质含量、高长石含量以及高黏土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拉尔盆地 乌南凹陷 高自然伽马砂岩 岩石成因 识别方法
下载PDF
柴达木盆地乌南油田致密砂岩储层特征 被引量:23
5
作者 崔俊 周莉 +2 位作者 张小波 黄耀 张婧 《中国石油勘探》 CAS 2013年第1期22-28,共7页
乌南油田N21地层为一套砂泥岩薄互层的沉积组合,形成一些席状砂和透镜砂体,这些砂体是乌南油田的主要目的层段。储层岩石粒度偏细,以细砂、极细砂为主,岩石方解石胶结普遍,且含量好。研究区储层成岩阶段处于早成岩A末期到早成岩B早期,... 乌南油田N21地层为一套砂泥岩薄互层的沉积组合,形成一些席状砂和透镜砂体,这些砂体是乌南油田的主要目的层段。储层岩石粒度偏细,以细砂、极细砂为主,岩石方解石胶结普遍,且含量好。研究区储层成岩阶段处于早成岩A末期到早成岩B早期,在早成岩A末期烃源岩释放大量有机酸,在砂岩中形成次生孔发育带,储层孔隙以残余粒间孔、粒间溶孔为主。储层物性差,属低孔—特低孔、特低渗—超低渗储层,属致密砂岩范畴。咸化湖盆沉积背景下的泥砂互层组合在压实作用下,泥岩中流体排向砂岩,导致砂岩方解石胶结是研究区岩石致密化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达木盆地 乌南油田 致密砂岩 储层特征 成因机制
下载PDF
柴达木盆地乌南油田N2^1、N2^2碎屑岩储层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2
6
作者 刘得文 陈国俊 +1 位作者 吕成福 杜贵超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657-666,共10页
利用岩石和铸体薄片、扫描电镜、元素分析、压汞等分析测试手段,特针对N21和N22碎屑岩储层特征、成岩作用以及影响因素,对30余口井的样品和资料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乌南油田N21和N22砂岩储层岩石类型为长石岩屑砂岩和岩屑长石砂岩... 利用岩石和铸体薄片、扫描电镜、元素分析、压汞等分析测试手段,特针对N21和N22碎屑岩储层特征、成岩作用以及影响因素,对30余口井的样品和资料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乌南油田N21和N22砂岩储层岩石类型为长石岩屑砂岩和岩屑长石砂岩;经历的主要成岩作用类型有粘土膜(粘土环边)的形成、机械压实作用、胶结作用、交代作用和溶解作用。砂岩储层孔隙类型主要是次生孔隙和原生粒间孔隙,其中次生粒间溶孔占绝对优势,其次是基质内微孔隙和裂缝孔隙。孔隙度多为8%~18%,渗透率多为0.5×10-3~10×10-3μm2,属中低孔低渗储层。影响研究区储层物性的主要因素有沉积相带、成岩作用和孔隙结构,其中最有利的储集砂体微相为分流河道和河口坝(细砂岩和粉砂岩相),其次为远砂坝粉砂岩相,间湾薄层砂岩储集性能差。胶结作用和溶蚀作用是影响乌南油田N12和N22储层的最主要的成岩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储层特征 成岩作用 物性 乌南油田 柴达木盆地
下载PDF
乌南油田N2^1油藏储层“四性”关系研究 被引量:28
7
作者 赵为永 陈宏民 +2 位作者 李松东 梁虎 邓生青 《断块油气田》 CAS 2008年第4期56-59,共4页
乌南油田N21油藏储层主要为三角洲相沉积,储层岩性以粉砂岩和细砂岩为主。储层岩相、岩性、物性的差异控制了油藏的富集程度,在岩性、岩相相同的情况下,含油性取决于物性的好坏。通过对测井、测试、岩心分析化验及水分析资料等的整理及... 乌南油田N21油藏储层主要为三角洲相沉积,储层岩性以粉砂岩和细砂岩为主。储层岩相、岩性、物性的差异控制了油藏的富集程度,在岩性、岩相相同的情况下,含油性取决于物性的好坏。通过对测井、测试、岩心分析化验及水分析资料等的整理及储层"四性"关系研究,建立了测井资料参数处理解释模型,确定了N21油藏油气水层解释标准,提高了解释符合率,对相邻区块的测井解释也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乌南油田 N2^1油藏 四性关系 测井解释
下载PDF
海拉尔盆地乌南次凹断陷期层序地层与油气成藏特征 被引量:6
8
作者 文武 邓海 +1 位作者 龚永杰 魏国庆 《现代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816-821,共6页
运用层序地层学原理,对海拉尔盆地乌尔逊凹陷南部次凹断陷期铜钵庙组、南屯组层序格架以及内部体系域分布特征和控制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乌南次凹断陷期主要发育3个三级层序,在凹陷内每个层序体系域完整出现,其展布受坡折带控制,... 运用层序地层学原理,对海拉尔盆地乌尔逊凹陷南部次凹断陷期铜钵庙组、南屯组层序格架以及内部体系域分布特征和控制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乌南次凹断陷期主要发育3个三级层序,在凹陷内每个层序体系域完整出现,其展布受坡折带控制,而在高部位则有不同程度的剥蚀现象。断陷期的水进域和高位域深湖、半深湖相暗色泥岩是乌南次凹的主要烃源岩,南一段低位域和高位域的扇三角洲前缘及辫状河三角洲前缘砂体是主要储层。这些砂体和烃源岩有效匹配是乌南次凹构造-岩性油藏的富集带,油气分布具有明显的分带性,中部坡折带是最有利的大规模油气成藏区带,南一段是构造-岩性油藏的有利聚集区,也是本区勘探的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乌南次凹 乌东斜坡带 层序地层 油藏类型 海拉尔盆地
下载PDF
新疆梧南金矿床原生晕特征与深部预测 被引量:10
9
作者 晁会霞 杨兴科 +3 位作者 王磊 梁广林 孙继东 马立成 《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72-76,共5页
梧南金矿床是天山构造带新发现的产于碳酸盐岩地层的微细浸染型金矿。在野外调研、总结矿床地质特征基础上,对该矿床地球化学特征、地表和钻孔中原生晕分布规律进行了专题研究,首次确定了梧南金矿床原生晕轴向分带序列(Au-B i-Cu-Mo-Hg-... 梧南金矿床是天山构造带新发现的产于碳酸盐岩地层的微细浸染型金矿。在野外调研、总结矿床地质特征基础上,对该矿床地球化学特征、地表和钻孔中原生晕分布规律进行了专题研究,首次确定了梧南金矿床原生晕轴向分带序列(Au-B i-Cu-Mo-Hg-Sb-Ag-As-Pb-Zn),探讨了隐伏矿信息,并进行了深部成矿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细浸染型 原生晕 轴向分带 成矿预测 梧南金矿床
下载PDF
基于控制单元的水环境容量分配研究 被引量:7
10
作者 刘媛媛 钱新 +2 位作者 王炳权 周美春 李慧明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10-116,共7页
以常州武南河控制单元的COD容量分配为例,构建"污染源类型—污染源细类—排污单位"3层分配结构,逐层逐类选取多水平指标体系,以各指标初始权重和量化值乘积耦合的方法计算各分配对象的综合权重,并以此为依据进行水环境容量的... 以常州武南河控制单元的COD容量分配为例,构建"污染源类型—污染源细类—排污单位"3层分配结构,逐层逐类选取多水平指标体系,以各指标初始权重和量化值乘积耦合的方法计算各分配对象的综合权重,并以此为依据进行水环境容量的逐层分配。首层分配结果:生活污染和养殖业承担污染削减的主要任务,COD削减率分别为41.6%和35.5%;次层分配结果:分散养殖削减比例(43.2%)高于集中养殖(31.5%),农村生活污染削减比例(47.3%)高于城镇生活污染(28.5%),各镇(区)种植业污染无需削减,工业污染则主要由纺织染整企业等进行重点削减;末层分配结果:各镇(区)分散养殖、集中养殖、农村生活污染、城镇生活污染的削减比例与次层保持一致,印染企业削减比例高于纺织企业。逐层分配中各分配对象的COD削减比例均低于50%,说明分配结果具有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控制单元 污染总量控制 容量分配 指标体系 武南河控制单元
下载PDF
海拉尔盆地乌尔逊凹陷南一段物源-沉积体系与构造背景 被引量:4
11
作者 赵小青 程日辉 +3 位作者 于振锋 孙凤贤 王鹏 高会军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61-80,共20页
海拉尔盆地乌南凹陷南一段时期断裂和火山作用强烈,导致岩石碎屑组成具有多样性。碎屑成分有火山碎屑、变质岩碎屑和其他剥蚀碎屑。碎屑多样性使本区岩性及其分区具有鲜明的特色。岩性丰度、矿物组合、阴极发光及其重矿物组合研究显示,... 海拉尔盆地乌南凹陷南一段时期断裂和火山作用强烈,导致岩石碎屑组成具有多样性。碎屑成分有火山碎屑、变质岩碎屑和其他剥蚀碎屑。碎屑多样性使本区岩性及其分区具有鲜明的特色。岩性丰度、矿物组合、阴极发光及其重矿物组合研究显示,区内存在4个单岩性区和2个混合区。单岩性区是变质岩碎屑岩区、火山碎屑沉积岩区、熔结火山碎屑岩区和火山碎屑岩区。根据岩石中各碎屑组成的体积分数可将混合区分为正常沉积碎屑占优势的混合区和火山碎屑占优势的混合区。各单岩性区与构造单元相符合,变质岩碎屑岩区对应乌西断阶带,火山碎屑沉积岩区和熔结火山碎屑岩区对应巴彦塔拉构造带,火山碎屑岩区为乌东弧形构造带的一部分。地球化学数据显示本区源岩岩浆属于壳源花岗质岩浆,同时受到明显的幔源岩浆影响,重稀土较富集。乌西断阶带具有高的稀土总量和不明显的Eu负异常,变质源岩岩浆壳幔混染程度高;巴彦塔拉构造带具有低的稀土总量和明显的Eu负异常,源岩岩浆壳幔混染程度中等;乌东弧形构造带具有高的稀土总量和明显的Eu负异常,源岩岩浆壳幔混染程度低。Dickinson图解显示,乌东弧形构造带源区没有深切割,而巴彦塔拉构造带源区经过了深切割。德尔布干断裂的正滑移导致嵯岗构造片麻岩发育和嵯岗隆起相对隆升,为乌西断阶带提供变质碎屑沉积物,形成扇三角洲沉积体系;同时断裂又为幔源岩浆的上升提供了通道。巴彦塔拉断裂的伸展走滑使得幔源岩浆上升发生壳幔混染并发生火山喷发,在巴彦塔拉构造带发育熔结火山碎屑岩-火山碎屑沉积岩,塑造了火山碎屑扇三角洲沉积体系。巴彦山隆起区壳幔混染程度低,但幔源岩浆的底垫作用导致壳源岩浆的强结晶分异作用、火山活动和地表隆升,在乌东弧形构造带发育火山碎屑岩,塑造了火山碎屑三角洲沉积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拉尔盆地 乌南凹陷 南一段 物源区 沉积体系 构造背景
下载PDF
柴达木盆地乌南油田油源及油气运移探讨 被引量:8
12
作者 张明峰 妥进才 +2 位作者 张小军 吴陈君 郭力军 《岩性油气藏》 CSCD 2012年第2期61-66,110,共7页
对柴达木盆地乌南油田原油样品的地球化学系统分析表明:样品中正构烷烃系列碳数分布具有双重性模式,Pr/Ph值<0.5,呈强植烷优势;具有相对较高含量的三环萜烷和伽马蜡烷,藿烷C35/C34值基本上≤1;指示了乌南油田原油形成于半咸水—咸水... 对柴达木盆地乌南油田原油样品的地球化学系统分析表明:样品中正构烷烃系列碳数分布具有双重性模式,Pr/Ph值<0.5,呈强植烷优势;具有相对较高含量的三环萜烷和伽马蜡烷,藿烷C35/C34值基本上≤1;指示了乌南油田原油形成于半咸水—咸水湖相较强还原沉积环境,母质来源主要为低等水生生物,藿烷和甾烷成熟度参数反映其主要为低成熟原油。在此基础上开展油源对比研究,指出乌南油田原油和扎哈—切克里克生烃凹陷下干柴沟组烃源岩之间的生物标志化合物对比性很好。原油类型的一致性为应用含氮化合物探讨原油运移提供了基础条件。含氮化合物分析结果反映随着运移距离的增加,咔唑类化合物浓度存在减小的趋势,而异构体化合物中屏蔽型化合物相对富集,表明乌南油田原油自西注入,向北和东南方向运移。由此确定位于乌南油田西侧的扎哈—切克里克生烃凹陷为其油源区,从而为该区的进一步勘探提供了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标志化合物 含氮化合物 油源对比 油气运移 乌南油田 柴达木盆地
下载PDF
新疆梧南地区航磁异常特征分析及找矿标志研究 被引量:8
13
作者 杨雪 范正国 +1 位作者 黄旭钊 葛藤菲 《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033-1040,共8页
梧南航磁异常区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鄯善县,该异常区于1978年发现两条近于平行的正磁异常带沿北西西向展布,航磁异常特征非常明显。笔者通过对梧南地区地质构造特征、成矿环境、岩(矿)石物性及航磁特征等进行综合分析、研究,探讨了梧... 梧南航磁异常区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鄯善县,该异常区于1978年发现两条近于平行的正磁异常带沿北西西向展布,航磁异常特征非常明显。笔者通过对梧南地区地质构造特征、成矿环境、岩(矿)石物性及航磁特征等进行综合分析、研究,探讨了梧南地区航磁异常引起的原因,进而推断两条沿北西西向展布的航磁异常带上,叠加的几处局部升高强磁异常可能与隐伏的磁性体有关。鉴于此,笔者以异常带上的新C-1978-127航磁异常为例,对航磁异常进行定性分析,并利用2.5D拟合技术进行定量拟合计算,推断航磁局部强磁异常可能与隐伏的磁铁矿有关。依据区内地质-地球物理特征、航磁定性分析及定量计算结果,建立了该区地质-地球物理找矿标识,并进行了找矿远景分析,认为区内新C-1978-127、127-1、127-2、127-3、127-4等5处局部强磁异常找矿潜力较大,应予以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航磁异常 矽卡岩型磁铁矿 地球物理特征 找矿标志梧南地区 新疆
下载PDF
新疆梧南金矿元素组合特征及地质意义 被引量:3
14
作者 晁会霞 杨兴科 +2 位作者 姚卫华 孙继东 梁广林 《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 CAS 2008年第4期346-350,共5页
以新疆梧南金矿区地质背景和矿床原生晕研究为基础,以4号勘探线为代表区段,采集4个钻孔的193件地球化学样品进行金、银、砷、锑、汞、铜、铅、锌、铋、钼10项元素的测试分析和资料整理、统计制图等,对元素组合及相关关系进行统计分析。... 以新疆梧南金矿区地质背景和矿床原生晕研究为基础,以4号勘探线为代表区段,采集4个钻孔的193件地球化学样品进行金、银、砷、锑、汞、铜、铅、锌、铋、钼10项元素的测试分析和资料整理、统计制图等,对元素组合及相关关系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金与尾部元素呈正相关,与前缘元素呈负相关。首次建立了该矿床的原生晕分带,从前缘到尾部为:金—铋—铜—钼—汞—锑—银—砷—铅—锌,从而确定了该矿床的地球化学原生晕叠加模型:上部矿体的尾晕与下部矿体的前缘晕叠加到一起,形成尖灭再现或尖灭侧现的原生晕叠加形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积-构造热液改造型 地球化学 统计分析 原生晕分带 梧南金矿 新疆
下载PDF
新疆梧南金矿床地质与地球化学特征 被引量:1
15
作者 晁会霞 杨兴科 +2 位作者 梁广林 马立成 孙继东 《地质找矿论丛》 CAS CSCD 2005年第2期100-105,共6页
梧南金矿床是产于碳酸盐岩地层的微细粒浸染型金矿类型。文章介绍了矿区地质背景、矿床地质特征,矿石、围岩的稀土配分曲线呈富轻稀土的右倾型,曲线形态基本一致。表明矿石对围岩的继承性,酸性斑岩也为成矿提供了一定的热源和部分含矿... 梧南金矿床是产于碳酸盐岩地层的微细粒浸染型金矿类型。文章介绍了矿区地质背景、矿床地质特征,矿石、围岩的稀土配分曲线呈富轻稀土的右倾型,曲线形态基本一致。表明矿石对围岩的继承性,酸性斑岩也为成矿提供了一定的热源和部分含矿热液。石炭系碳酸盐岩成为金矿化的有利围岩,矿区构造运动使含金岩层进一步活化浸出、热液交代和迁移富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梧南金矿床 稀土元素地球化学 微细粒浸染型
下载PDF
新疆鄯善县梧南金矿床成因及成矿条件 被引量:5
16
作者 晁会霞 杨兴科 +2 位作者 梁广林 姚卫华 曹洁 《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 CAS 2008年第1期24-31,共8页
对梧南金矿床成矿特征及成矿条件进行了分析和研究,发现该矿床的形成受构造、地层及岩性等因素的制约。容矿围岩为不纯碳酸盐岩,矿石矿物组分简单,围岩的热液蚀变发育,以硅化、黄铁矿化为主,金矿物粒径为0.001~0.032 mm,主要载金矿物... 对梧南金矿床成矿特征及成矿条件进行了分析和研究,发现该矿床的形成受构造、地层及岩性等因素的制约。容矿围岩为不纯碳酸盐岩,矿石矿物组分简单,围岩的热液蚀变发育,以硅化、黄铁矿化为主,金矿物粒径为0.001~0.032 mm,主要载金矿物为黄铁矿。流体包裹体研究表明,成矿压力为(280~440)×10^5Pa,成矿深度0.93~1.46 km,主成矿期的温度为120℃~340℃,与国内外卡林型金矿床具有相似特征,将梧南金矿划归为以不纯碳酸盐岩容矿的沉积、构造热液改造型金矿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矿特征 成矿条件 矿床成因 卡林型 沉积、构造热液改造型 梧南金矿 新疆
下载PDF
乌南油田N_2~1油藏储层非均质性研究 被引量:2
17
作者 李建明 罗丹 +1 位作者 马力宁 屈信忠 《长江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1年第2期11-13,278,共3页
乌南油田N12主要为一套三角洲前缘-滨浅湖亚相的沙泥沉积,储层属于特低孔特低渗储层。利用储层的测井物性解释资料,结合岩心分析资料,对研究区N12储层的层内、层间、平面非均质性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总体储层非均质性强。层内非均质... 乌南油田N12主要为一套三角洲前缘-滨浅湖亚相的沙泥沉积,储层属于特低孔特低渗储层。利用储层的测井物性解释资料,结合岩心分析资料,对研究区N12储层的层内、层间、平面非均质性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总体储层非均质性强。层内非均质性与沉积微相密切相关,单砂层垂向上渗透率以正韵律和反韵律为主,夹层多。各沉积微相非均质性强弱依次为:水下分流河道、河口坝、远沙坝-席状沙、坝核、坝缘、沙滩。层间渗透率差别大,Ⅰ、Ⅱ油组非均质性最强,单层层数越多,层间非均质性越强。储层平面非均质性变化受沉积相控制,渗透率平面变化较大,砂体相变较快,连通性较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乌南油田 N12油藏 储层非均质性 三角洲前缘 滨浅湖
下载PDF
乌尔逊凹陷南部大磨拐河组地震相 被引量:2
18
作者 张明学 刘淑芬 《物探与化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638-641,共4页
乌尔逊凹陷是海拉尔盆地的主要油气勘探区带,以层序地层学理论文指导,对钻井分布集中而地震反射特征明显的乌尔逊凹陷南部地区地震相特征进行了综合解释,通过时间剖面上反射波的内部反射结构、连续性、振幅和其他地震相参数,共识别出7... 乌尔逊凹陷是海拉尔盆地的主要油气勘探区带,以层序地层学理论文指导,对钻井分布集中而地震反射特征明显的乌尔逊凹陷南部地区地震相特征进行了综合解释,通过时间剖面上反射波的内部反射结构、连续性、振幅和其他地震相参数,共识别出7种地震相类型。在此基础上,结合钻井资料和前人工作成果,分析了该地区大磨拐河组地层沉积体系特征,并预测了有利勘探区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乌南地区 乌尔逊凹陷 大磨拐河组 地震相 沉积体系
下载PDF
柴达木盆地西南地区天然气C_(5)—C_(7)轻烃地球化学特征 被引量:5
19
作者 陈克非 周世新 +4 位作者 李靖 张臣 张玉红 李源遽 马瑜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673-681,共9页
以天然气中C_5—C_7轻烃组分为研究重点,结合天然气组分、碳同位素特征,对柴达木盆地西南地区英东、乌南和扎哈泉油田天然气母质类型、成熟度、油气生成温度和油气次生改造作用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英东、乌南和扎哈泉油田天然气C_7化... 以天然气中C_5—C_7轻烃组分为研究重点,结合天然气组分、碳同位素特征,对柴达木盆地西南地区英东、乌南和扎哈泉油田天然气母质类型、成熟度、油气生成温度和油气次生改造作用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英东、乌南和扎哈泉油田天然气C_7化合物整体表现出正庚烷含量高的特征,乌南油田C_7化合物中甲基环己烷含量较高,结合天然气碳同位素分析,认为英东、乌南和扎哈泉油田天然气主要为油型气,在乌南和扎哈泉油田有煤型气和混合气。庚烷值和异庚烷值指示天然气多处于成熟—高成熟演化阶段,甲烷碳同位素值计算获得天然气成熟度为0.8%~1.5%,平均为1.2%,说明天然气主要为成熟阶段产物。利用C_7化合物计算得到天然气生成温度,生成温度能大致反映现今油气藏主体部分油气的形成温度;英东、乌南和扎哈泉油田油气生成温度(124~129℃)高于七个泉和狮子沟油田(108~109℃),表明在柴西南地区英东、乌南和扎哈泉油田天然气成熟度更高。通过轻烃研究识别出个别油气藏遭受了生物降解、蒸发分馏和水洗的次生改造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达木盆地 英东油田 乌南油田 扎哈泉油田 天然气类型 碳同位素 C_(5)—C_(7)轻烃 地球化学特征
下载PDF
乌南油田下油砂山组沉积模式及物源分析 被引量:3
20
作者 张琳璞 王宁 于成涛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2008年第4期53-57,62,共6页
利用岩心、薄片、粒度及测井解释等资料,对乌南油田新近系下油砂山组沉积模式进行研究,同时结合重矿物、砂岩百分含量资料进行物源分析。确定鸟南油田下油砂山组主要发育洪水-漫湖相、浅水湖泊型三角洲相及风暴岩沉积相,并总结了其沉积... 利用岩心、薄片、粒度及测井解释等资料,对乌南油田新近系下油砂山组沉积模式进行研究,同时结合重矿物、砂岩百分含量资料进行物源分析。确定鸟南油田下油砂山组主要发育洪水-漫湖相、浅水湖泊型三角洲相及风暴岩沉积相,并总结了其沉积相模式。通过对各沉积相、亚相及微相的研究,结合物源方向和特征分析砂体微相演化特点及分布规律,对砂体预测和储量计算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洪水-漫湖相 浅水湖泊型三角洲 风暴岩相 沉积模式 物源分析 下油砂山组 乌南 油田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