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52篇文章
< 1 2 5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Study on the mechanism of Fuzi in the treatment of allergic rhinitis based on network pharmacology and experimental validation
1
作者 LI Lin DING Shun +3 位作者 XU Zheng-yang YAN Jing-ren ZHANG Qi-meng MU Zhong-lin 《Journal of Hainan Medical University》 CAS 2023年第15期36-46,共11页
Objective:To study the key target genes and signaling pathways in the treatment of Allergic Rhinitis(AR)with Radix Aconiti Lateralis Preparata(aka Fuzi).Methods:The TCMPS and PubChem databases were used to screen the ... Objective:To study the key target genes and signaling pathways in the treatment of Allergic Rhinitis(AR)with Radix Aconiti Lateralis Preparata(aka Fuzi).Methods:The TCMPS and PubChem databases were used to screen the active ingredients and target genes of Fuzi using oral bioavailability and drug similarity as screening conditions,and the GeneCards database was used to screen the target genes of AR.The online tool Venny2.1 was used to screen the target genes of Fuzi for the treatment of Allergic Rhinitis;the STRING database was used to obtain the protein-protein interaction(PPI)network of drug-disease targets,and the key target genes were identified by the MCC algorithm.The potential biological processes and signaling pathways were identified by GO enrichment and KEGG enrichment analysis.Finally,animal experiments were conducted to demonstrate the therapeutic effect ofFuzi on Allergic Rhinitis.Results:The TCMSP,PubChem and GeneCards databases were used to screen the 21 active compound components of Fuzi and 68 potential therapeutic target genes of Fuzi for Allergic Rhinitis.PPI network analysis identified the top ten key target genes,namely:PTGS2,TNF,IL6,AKT1,ALB,STAT3,CCL2,CXCL8,VEGFA and JUN,GO functional and KEGG pathway enrichment analysis showed that the significantly enriched functions and pathways of Fuzi on Allergic Rhinitis were closely related to Allergic Rhinitis.Finally,animal experiments were conducted to verify that Fuzi is effective in the treatment of Allergic rhinitis.Conclusion:Increased expression of IL-6 and TNF-αin nasal mucosal tissues of patients with Allergic Rhinitis was positively correlated with indicators related to the disease activity of AllergicRhinitis.Fuzi ameliorated the inflammatory changes in mice with Allergic Rhinitis by inhibiting the activation of Toll-like signaling pathway in the nasal mucosa and decreasing the expression activity of IL-6 and TNF-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etwork pharmacology fuzi Allergy rhinitis Toll-like receptor signaling pathway IL-6 TNF-α
下载PDF
秦腔汉英多模态双语平行语料库构建及英译上口性研究
2
作者 李庆明 王丹妮 《西安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3期105-111,共7页
秦腔是中国最古老的戏曲之一,集“唱念做打”于一体,秦腔表演蕴含着丰富的语言、唱腔、音乐、角色、服饰等多种文化内涵,具有多模态性。上口性是戏剧翻译的显著特征,秦腔戏曲唱词大多具有诗歌的音韵美,富有节奏,对白简练、干脆。基于作... 秦腔是中国最古老的戏曲之一,集“唱念做打”于一体,秦腔表演蕴含着丰富的语言、唱腔、音乐、角色、服饰等多种文化内涵,具有多模态性。上口性是戏剧翻译的显著特征,秦腔戏曲唱词大多具有诗歌的音韵美,富有节奏,对白简练、干脆。基于作者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所构建的秦腔汉英多模态双语平行语料库,运用多模态语料库ELAN软件,对比秦腔《关西夫子》的原文和英文译本,从唱词和念白的译文节奏性、译文与肢体动作的配合度和韵律的处理三个方面探讨秦腔戏曲英译上口性的呈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秦腔《关西夫子》 戏曲翻译 上口性
下载PDF
桂枝附子汤加味联合温针灸治疗肾虚寒凝型类风湿关节炎的效果及对miR-24、miR-132表达的影响
3
作者 冯彦飞 刘春艳 +2 位作者 李媛媛 常增伟 李乐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4年第3期121-124,共4页
目的探讨桂枝附子汤加味联合温针灸治疗肾虚寒凝型类风湿关节炎(RA)的效果及对miR-24、miR-132表达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3月至2022年3月收治的80例RA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 目的探讨桂枝附子汤加味联合温针灸治疗肾虚寒凝型类风湿关节炎(RA)的效果及对miR-24、miR-132表达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3月至2022年3月收治的80例RA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桂枝附子汤加味联合温针灸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5.00%,高于对照组的77.50%(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miR-24表达量高于对照组,miR-132表达量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类风湿因子(RF)、红细胞沉降率(ESR)、白细胞介素-1(IL-1)、基质金属蛋白酶-3(MMP-3)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桂枝附子汤加味联合温针灸治疗肾虚寒凝型RA,不仅能够提高治疗效果,还能调节miR-24、miR-132表达量,抑制炎性因子水平,促进炎症吸收,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桂枝附子汤加味 温针灸 肾虚寒凝型 类风湿关节炎
下载PDF
附子理中汤联合足三里穴位注射配合循经热熨法对腹腔镜胃癌术后(脾胃虚寒证)患者胃肠激素、炎症反应、营养参数和血清MIP-3α、Stathmin的影响
4
作者 唐焕峰 袁大为 +2 位作者 王华 吕炳涛 秦利民 《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 2024年第5期563-566,570,共5页
目的:观察附子理中汤联合足三里穴位注射配合循经热熨法对腹腔镜胃癌术后(脾胃虚寒证)患者胃肠激素、炎症反应、营养参数和血清微管解聚蛋白(Stathmin)、巨噬细胞炎性蛋白-3α(MIP-3α)的影响。方法:选择2021年1月至2023年3月该院收治... 目的:观察附子理中汤联合足三里穴位注射配合循经热熨法对腹腔镜胃癌术后(脾胃虚寒证)患者胃肠激素、炎症反应、营养参数和血清微管解聚蛋白(Stathmin)、巨噬细胞炎性蛋白-3α(MIP-3α)的影响。方法:选择2021年1月至2023年3月该院收治的胃癌患者126例,分组方式为随机数字表法。对照组42例患者(脱落2例,最终纳入40例)给予常规西医治疗,观察1组42例患者(脱落3例,最终纳入39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足三里穴位注射配合循经热熨法治疗,观察2组42例患者(脱落2例,最终纳入40例)在观察1组的基础上给予附子理中汤治疗。比较三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记录肛门首次排气时间、首次经口进食时间和首次排便时间;术后1、15 d测定三组患者营养参数(血清血红蛋白、转铁蛋白和白蛋白),检测炎症反应指标[血红素加氧酶-1(HO-1)、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和白细胞介素6(IL-6)]、胃肠激素指标[胃泌素17(G-17)、胃动素(MTL)]及MIP-3α、Stathmin水平。结果:观察1组、观察2组患者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4.87%(37/39)、97.50%(39/40),高于对照组的75.00%(30/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观察2组与观察1组患者总有效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2组患者肛门首次排气时间、首次经口进食时间和首次排便时间短于对照组、观察1组,且观察1组患者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5 d,观察2组患者转铁蛋白、血红蛋白和白蛋白水平高于对照组、观察1组,且观察1组患者高于对照组;观察2组患者HO-1、HIF-1α和IL-6水平低于对照组、观察1组,且观察1组患者低于对照组;观察2组患者G-17、MTL水平高于对照组、观察1组,且观察1组患者高于对照组;观察2组患者Stathmin、MIP-3α水平低于对照组、观察1组,且观察1组患者低于对照组,上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附子理中汤联合足三里穴位注射配合循经热熨法治疗腹腔镜胃癌术后患者,可减少炎症反应,调节胃肠激素和营养参数,降低Stathmin、MIP-3α水平,促进疾病康复,提高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附子理中汤 足三里穴位注射 循经热熨法 腹腔镜胃癌术 炎症反应 胃肠激素 营养参数
下载PDF
薏苡附子败酱散通过抗三结构域蛋白21-Toll样受体4-t-核因子-κB信号通路对类风湿关节炎MH7A细胞的影响
5
作者 刘冬梅 刘润萍 曾芳馨 《安徽医药》 CAS 2024年第8期1512-1517,共6页
目的观察不同浓度薏苡附子败酱散对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诱导的类风湿关节炎成纤维细胞(MH7A)增殖、凋亡及炎症反应的影响,探究其作用机制。方法2022年2―8月,大鼠用不同浓度薏苡附子败酱散及蒸馏水灌胃制备含药血清;20μg/L的TNF-... 目的观察不同浓度薏苡附子败酱散对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诱导的类风湿关节炎成纤维细胞(MH7A)增殖、凋亡及炎症反应的影响,探究其作用机制。方法2022年2―8月,大鼠用不同浓度薏苡附子败酱散及蒸馏水灌胃制备含药血清;20μg/L的TNF-α处理的MH7A细胞记为TNF-α组,TNF-α+含药血清处理的MH7A细胞记为薏苡附子败酱散低浓度组、薏苡附子败酱散中浓度组、薏苡附子败酱散高浓度组,正常培养的MH7A细胞标记为对照组。细胞计数试剂盒(CCK8)、流式细胞术、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检测细胞的存活、凋亡及白细胞介素(IL)-1β、干扰素(IFN)-γ;蛋白质印迹法(WB)检测基质金属蛋白酶(MMP)-3、MMP-9、抗三结构域蛋白21(TRIM21)、Toll样受体4(TLR4)、t-核因子(NF)-κB p65、磷酸化(p)-NF-κB p65、p-NF-κB抑制因子(IκB)-α和t-IκB-α蛋白表达。pcDNA 3.1组(转染空载体)、pcDNA+TRIM21组(转染pcDNA 3.1+TRIM21)、薏苡附子败酱散中浓度+si-con组(转染si-con+4.70 g/kg含药血清)、薏苡附子败酱散中浓度+si-TRIM21组(转染si-TRIM21+4.70 g/kg含药血清)。结果与对照组相比,TNF-α组细胞存活率(105.07±1.90比185.67±3.06)、TRIM21(0.56±0.02比0.68±0.04)、MMP-3(0.18±0.00比0.63±0.02)、MMP-9(0.39±0.01比0.82±0.01)、TLR4(0.25±0.02比0.68±0.07)、p-NF-κB p65(0.24±0.01比0.68±0.06)、p-IκB-α(0.22±0.01比0.55±0.04)蛋白表达和IL-1β(31.65±0.66比101.93±0.60)、IFN-γ(8.53±0.16比63.76±1.35)含量均显著升高,凋亡率(6.54±0.06比1.17±0.08)均显著降低;与TNF-α组相比,薏苡附子败酱散低浓度组(185.67±3.06比153.77±3.09;0.68±0.04比0.37±0.02;0.63±0.02比0.47±0.02;0.82±0.01比0.73±0.01;103.2±0.7比92.93±0.85;66.3±1.45比54.47±1.46;0.68±0.07比0.53±0.05;0.68±0.06比0.53±0.06;0.55±0.04比0.47±0.01;1.84±0.07比6.67±0.28)、薏苡附子败酱散中浓度组(185.67±3.06比136.23±1.57;0.68±0.04比0.57±0.02;0.63±0.02比0.37±0.02;0.82±0.01比0.57±0.00;103.2±0.7比86.4±0.75;66.3±1.45比38.1±0.92;0.68±0.07比0.43±0.07;0.68±0.06比0.59±0.01;0.55±0.04比0.40±0.03;1.84±0.07比9.59±0.29)、薏苡附子败酱散高浓度组(185.67±3.06比143.47±1.50;0.68±0.04比0.47±0.02;0.63±0.02比0.41±0.05;0.82±0.01比0.62±0.00;103.2±0.7比89.63±0.42;66.3±1.45比40.17±0.90;0.68±0.07比0.51±0.06;0.68±0.06比0.69±0.07;0.55±0.04比0.41±0.02;1.84±0.07比8.89±0.08)细胞存活率、TRIM21、MMP-3、MMP-9蛋白和IL-1β、IFN-γ含量及TLR4、p-NF-κB p65、p-IκB-α蛋白表达均显著降低,凋亡率均显著升高(P<0.05);与pcDNA组相比,pcDNA+TRIM21组细胞TRIM21蛋白表达(0.24±0.03比0.51±0.04)、细胞凋亡率(1.61±0.11比12.43±0.61)均显著升高,MMP-3(0.64±0.02比0.41±0.04)、MMP-9(0.82±0.03比0.45±0.02)、IL-1β(110.63±0.55比90.93±0.60)、IFN-γ(64.5±0.82比48.1±1.25)及细胞存活率(179.03±0.74比120.07±0.60)均显著降低;敲减TRIM21显著抑制薏苡附子败酱散中浓度对损伤细胞的治疗作用且显著升高TLR4(0.45±0.06比0.61±0.02)、p-NF-κB p65(0.49±0.02比0.56±0.02)、p-IκB-α(0.38±0.01比0.62±0.01)的蛋白表达。结论薏苡附子败酱散增强TNF-α诱导的MH7A细胞的生存能力,其作用机制与上调TRIM21抑制TLR4-NF-κB信号通路活性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炎 类风湿 败酱草 薏苡仁 附子 薏苡附子败酱散 抗三结构域蛋白21 Toll样受体4-NF-κB信号通路
下载PDF
麻黄附子细辛汤联合孟鲁司特钠对咳嗽变异性哮喘症状改善及外周血树突状细胞mDCs和pDCs水平的影响
6
作者 郭亚丽 李鹏飞 +2 位作者 吴慧芬 张希 应春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204-208,共5页
目的分析麻黄附子细辛汤联合孟鲁司特钠对咳嗽变异性哮喘患儿症状改善及外周血髓样树突状细胞(myeloid dendritic cells,mDCs)和浆细胞样树突状细胞(plasmacytoid dendritic cells,pDCs)及肺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医院2019年1月—2020年1... 目的分析麻黄附子细辛汤联合孟鲁司特钠对咳嗽变异性哮喘患儿症状改善及外周血髓样树突状细胞(myeloid dendritic cells,mDCs)和浆细胞样树突状细胞(plasmacytoid dendritic cells,pDCs)及肺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医院2019年1月—2020年12月收治的132例咳嗽变异性哮喘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66例,在常规雾化治疗基础上给予孟鲁司特钠治疗;观察组66例,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麻黄附子细辛汤治疗。检测两组患儿治疗前、治疗后1、2、3、4周外周血mDCs、pDCs及mDCs/pDCs数据变化、症状改善情况及肺功能的影响。随访1年观察复发情况。结果两组治疗前后外周血mDCs比例没有变化(P>0.05);两组治疗后外周血pDCs比例均持续下降(P<0.05),但观察组治疗后2周和3周外周血pDCs比例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mDCs/pDCs比值升高(P<0.05),但观察组治疗后2周和3周的mDCs/pDCs比值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4周后,观察组早晚的咳嗽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4周后观察组肺功能各指标优于对照组(P<0.05);随访1年后,病例均未脱落,观察组复发率4.55%(3/66)低于对照组15.15%(10/66)(P<0.05)。结论麻黄附子细辛汤联合孟鲁司特钠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更能快速降低外周血pDCs比例、提升mDCs/pDCs比值,有助于快速纠正患儿体内Th1/Th2的失衡状态同时减轻临床症状、优化肺功能,预后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黄附子细辛汤 咳嗽变异性哮喘 髓样树突状细胞 浆细胞样树突状细胞 孟鲁司特钠
下载PDF
洪桂医案的版本流传及证治特色述要
7
作者 卜菲菲 王鹏 《山西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4年第4期375-378,共4页
新安医家洪桂,家传世医,幼承家学,精通内科杂病。撰有《抑隅堂医案》,后以《洪桂医案选》入录于《新安医籍丛刊·医案医话类(三)》中,另一著作《月芬夫子医案》收入上海大学出版社2018年出版的《珍稀中医稿钞本丛刊·新安卷》... 新安医家洪桂,家传世医,幼承家学,精通内科杂病。撰有《抑隅堂医案》,后以《洪桂医案选》入录于《新安医籍丛刊·医案医话类(三)》中,另一著作《月芬夫子医案》收入上海大学出版社2018年出版的《珍稀中医稿钞本丛刊·新安卷》。洪氏临证涉及内、外、妇、儿各科病证,方论严谨不离经典,紧密结合临床;重视气血,强调辨证,辨寒热、辨气血、辨虚实;固本培元,重视脾胃;喜用鲜药,用药轻灵,动静刚柔相配。洪桂学术思想及其临床经验对后世弟子及其后裔颇具影响。目前,中国知网仅有1篇相关研究文献,尚未能充分反映洪桂的相关学术思想。探究洪氏生平、著作概况、证治特色等方面,以期补充现有研究之不足,为现代临床辨治思路及用药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洪桂 洪桂医案 月芬夫子医案 版本流传 证治特色
下载PDF
刘持年治疗胃痛常用经典名方中的药物辨析
8
作者 王欣 《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4年第2期150-155,共6页
分别从药物基源、用药部位、炮制规格、功效应用、用量用法及使用注意等方面,辨析刘持年治疗胃痛常用经典名方四逆散、半夏泻心汤、附子理中丸中的中药,主要包括柴胡、枳实、芍药、甘草、半夏、黄芩、黄连、干姜、人参、大枣、附子、白... 分别从药物基源、用药部位、炮制规格、功效应用、用量用法及使用注意等方面,辨析刘持年治疗胃痛常用经典名方四逆散、半夏泻心汤、附子理中丸中的中药,主要包括柴胡、枳实、芍药、甘草、半夏、黄芩、黄连、干姜、人参、大枣、附子、白术等,明确处方的关键信息,为经典名方的合理应用提供参考。提出准确进行中药辨析,既是临床医生的基本功,也是中医药有效传承的重要内容。处方中药辨析,既要结合主治病证进行分析判断,也要尊古纳今,充分考虑当前的临床和生产实际,用历史和发展的角度去辨析,才能更加贴近和符合临床需求,真正促进中医发展和临床疗效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痛 刘持年 四逆散 半夏泻心汤 附子理中丸 中药辨析
下载PDF
扶阳学派运用附子之经验
9
作者 胡跃强 李姿 胡芷涵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2024年第10期67-69,共3页
基于“阳主阴从”观,扶阳学派集百年之经验,将大剂量附子灵活应用于各类急危重症和疑难杂症,取得了显著的临床疗效。文章通过阐述四川江油道地药材附子的辨证运用要点、配伍方法、剂量把握等方面的内容,并结合临床医案,对扶阳学派运用... 基于“阳主阴从”观,扶阳学派集百年之经验,将大剂量附子灵活应用于各类急危重症和疑难杂症,取得了显著的临床疗效。文章通过阐述四川江油道地药材附子的辨证运用要点、配伍方法、剂量把握等方面的内容,并结合临床医案,对扶阳学派运用附子的用药经验进行了回顾性总结,旨在为其临床推广和应用提供可借鉴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附子 扶阳思想 临证经验
下载PDF
《金匮要略》“白术附子汤”与“《近效》术附子汤”考辨 被引量:1
10
作者 王瀚峥 王柏舟 +2 位作者 黄巾格 曹灵勇(指导) 赵婷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7期838-842,共5页
[目的]探究《金匮要略》白术附子汤与《近效》术附子汤的原貌,明确二者之间的关系,以期更好地开展临床应用与研究工作。[方法]从校勘学的角度出发,使用对校、本校、他校、理校、归纳与演绎等文献校勘方法,并结合历史背景对其演变的原因... [目的]探究《金匮要略》白术附子汤与《近效》术附子汤的原貌,明确二者之间的关系,以期更好地开展临床应用与研究工作。[方法]从校勘学的角度出发,使用对校、本校、他校、理校、归纳与演绎等文献校勘方法,并结合历史背景对其演变的原因进行探究。[结果]从校勘学角度考证,《金匮要略》中的白术附子汤与《近效》术附子汤并非同一方,前者方药的用量当为目前通行邓珍本《金匮要略》所载的一倍,后者方药实际上与张仲景的甘草附子汤相同。基于历史视角分析,二方被混淆的原因有三:一为方名相近导致误会,二为宋臣“无心”之失,三为元代邓珍“助攻”。[结论]《金匮要略》白术附子汤与《近效》术附子汤的方药已经考证清晰,二者关系已经明确,可为进一步开展相关研究与利用工作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术附子汤 《近效》术附子汤 《金匮要略》 风湿 张仲景 考证
下载PDF
白通汤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最佳配比及其谱-效关系
11
作者 吕婧星 王晓仙 +5 位作者 张梦欣 高铭淑 孙安妮 刘慷洁 黄传奇 徐宏峰 《医药导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537-1545,共9页
目的基于药效探究白通汤最佳药物配比,明确其谱-效关系,并分析其潜在的质量标志物。方法以葡聚糖硫酸钠(DSS)构建小鼠溃疡性结肠炎(UC)模型,通过评价各组实验动物UC的表观评分、病理学评分和炎症因子变化来判断不同药物配比白通汤的功... 目的基于药效探究白通汤最佳药物配比,明确其谱-效关系,并分析其潜在的质量标志物。方法以葡聚糖硫酸钠(DSS)构建小鼠溃疡性结肠炎(UC)模型,通过评价各组实验动物UC的表观评分、病理学评分和炎症因子变化来判断不同药物配比白通汤的功效。以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建立不同药物配比白通汤的指纹图谱,通过偏最小二乘回归分析各物质含量与药效之间的关系,确定白通汤潜在质量标志物。结果附子、干姜、葱白质量比为1∶2∶2组别的白通汤缓解UC效果最佳。指纹图谱确定7种配比的14个共有峰,通过偏最小二乘回归分析发现9个峰与缓解UC有关联。结论白通汤治疗UC的最佳药物配比(附子∶干姜∶葱白)为1∶2∶2,通过谱-效关系分析推测白通汤的质量标志物可能为峰2(苯甲酰乌头原碱)、3、5、6、8(新乌头碱)、9(乌头碱)、10(次乌头碱)、13(10-姜酚)、14所代表的物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通汤 附子 干姜 葱白 质量标志物 溃疡性结肠炎
下载PDF
傅文录从“扶阳三法”治疗阳虚型子宫内膜癌经验
12
作者 王新鑫 恽海峰 +2 位作者 蒋春波 马涛 傅文录 《中医临床研究》 2024年第1期24-28,共5页
子宫内膜癌在中国居女性生殖系统恶性肿瘤的第二位,好发于更年期和绝经期妇女。钦安卢氏扶阳医学发展历经二百余年,在子宫内膜癌等恶性肿瘤的治疗中疗效显著,可重复性强。其中,尤以脉定药、立法治病和次第分明的治疗策略,发前人之所未发... 子宫内膜癌在中国居女性生殖系统恶性肿瘤的第二位,好发于更年期和绝经期妇女。钦安卢氏扶阳医学发展历经二百余年,在子宫内膜癌等恶性肿瘤的治疗中疗效显著,可重复性强。其中,尤以脉定药、立法治病和次第分明的治疗策略,发前人之所未发,别成一派之学术。傅文录老师作为扶阳医学的领军人物,在恶性肿瘤等疑难杂症的治疗中经验丰富,屡起沉疴。傅老师秉承扶阳派“无火不生,无火不化”的学术思想,认为阳虚内寒,瘀污阻滞是子宫内膜癌的发病根本。患者下焦阴凝寒结而微阳难以启发,导致人身升降失调而一气不能周流,同时肾水不暖无法滋生肝木,肝郁受阻则失于调达疏泄,气机阻滞导致瘀血产生。治疗上应遵循“解表祛邪-建中理中-纳下填精”的治病次第,综合运用桂枝法、附子法、附桂法及非附桂法,固中宫,调升降。治疗原则当以温补脾肾为本,兼顾疏肝暖脾,并注意活血化瘀法的运用。用药上以大剂量姜桂附为主,助其气化,益火之源以消阴翳,并辅以行气化瘀之品,疏肝解郁,祛瘀生新。围绕任、冲与督脉,以扶阳抑阴为体,气化消瘀为用,最终实现水火既济、木土相协和金木交并的身体状态,从而延长子宫内膜癌患者的生存期,提高生活质量,最终使得癥瘕形质之病软化消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神派 桂枝法 附子法 附桂法 治病次第
下载PDF
李创鹏从“温少阴,通阳明”论治不明原因发热
13
作者 傅淑琳 刘培中 +1 位作者 张和针 李创鹏(指导)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1期218-224,共7页
不明原因发热是临床诊疗中的难点,患者常以发热为主诉就诊,伴随症状和体征一般不典型,现代医学对于不明原因发热发病机制的研究尚无统一定论,治疗仍以经验性抗炎为主,存在诊断延迟、治疗方案有限、治疗效果欠佳、不良反应明显等不足。... 不明原因发热是临床诊疗中的难点,患者常以发热为主诉就诊,伴随症状和体征一般不典型,现代医学对于不明原因发热发病机制的研究尚无统一定论,治疗仍以经验性抗炎为主,存在诊断延迟、治疗方案有限、治疗效果欠佳、不良反应明显等不足。中医认为,不明原因发热总属脏腑功能失调,阴阳失衡,具有病程长、病因不明、病情复杂、反复发作、缠绵难愈的特征。李创鹏主任医师基于六经辨证体系,指出不明原因发热的病机特点为少阴阳明合病,提出“温少阴,通阳明”的论治观点,即运用大黄附子汤合薏苡附子败酱散退热祛邪,以细辛引药直达少阴病所,同时健运脾胃、养阴生津、通调血脉,使邪去正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创鹏 温少阴 通阳明 不明原因发热 大黄附子汤 薏苡附子败酱散
下载PDF
基于NLRP-3炎症小体探讨附子理中丸对伊立替康诱导的大鼠腹泻抗炎止泻作用
14
作者 罗菲 郭建宏 +6 位作者 窦玉玉 覃洪含 唐汉庆 李嘉慧 梁凌玲 潘斌 黄永毅 《扬州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64-71,共8页
为探讨附子理中丸通过NLRP-3炎症小体途径的抗炎止泻作用机制,将Wistar大鼠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小檗碱组、IKK-β抑制剂组(简称抑制剂组)以及附子理中丸低、中、高剂量组(分别为10、20、40 g·kg-1)。模型组、小檗碱组、抑制剂组... 为探讨附子理中丸通过NLRP-3炎症小体途径的抗炎止泻作用机制,将Wistar大鼠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小檗碱组、IKK-β抑制剂组(简称抑制剂组)以及附子理中丸低、中、高剂量组(分别为10、20、40 g·kg-1)。模型组、小檗碱组、抑制剂组及低、中、高剂量组经腹腔注射伊立替康(irinotecan, CPT-11)溶液,建立CPT-11诱导的大鼠腹泻模型。建模后,小檗碱组、抑制剂组及低、中、高剂量组灌胃相应的药物,模型组、对照组给予等容量的蒸馏水,连续灌胃30 d后取材检测相关指标。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结肠组织病理变化及其超微结构损伤严重;IL-1β、IL-18、TNF-α水平及NLRP-3、Caspase-1、ASC、GSDMD的mRNA相对表达量和NLRP-3、Caspase-1、ASC蛋白相对表达量均显著升高。与模型组相比,各给药组均可不同程度地改善上述指标和病理变化。这一研究提示附子理中丸可抑制NLRP-3炎症小体的激活,从而改善肠道炎症与腹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附子理中丸 腹泻 NLRP-3炎症小体 炎症
下载PDF
附子理中汤“补火生土”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机制探讨 被引量:2
15
作者 邓珂欣 席作武 +1 位作者 王炎炎 徐雪丽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5期98-102,共5页
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是以腹泻腹痛、黏液脓血便为主要特征的慢性肠炎,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病变可累及结肠、直肠等部位,临床上具有难治愈、病程长、易复发等特点。临床中附子理中汤常联合西药、中医外治法等治疗脾肾... 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是以腹泻腹痛、黏液脓血便为主要特征的慢性肠炎,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病变可累及结肠、直肠等部位,临床上具有难治愈、病程长、易复发等特点。临床中附子理中汤常联合西药、中医外治法等治疗脾肾阳虚型UC,现有大量实验研究和临床实践证实附子理中汤治疗脾肾阳虚型UC具有独特的优势。附子理中汤通过“补火生土”补肾阳滋脾土之阳实现“温补命门以培土,暖脾固肠而止泻”,以脾肾双补、温阳驱寒来治疗脾肾阳虚之证。且有相关实验及临床研究印证附子理中汤主要从抗炎镇痛、维持肠道免疫平衡、修复肠黏膜、调节肠道菌群、缓解氧化应激等方面治疗UC。该文将对附子理中汤“补火生土”治疗脾肾阳虚型UC的中医理论基础、作用机制以及临床研究进行系统论述,旨在为研究附子理中汤治疗UC提供进一步的理论依据以及实践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附子理中汤 补火生土 溃疡性结肠炎 机制探讨
下载PDF
乌头汤在类风湿关节炎中的抗炎机制研究进展
16
作者 杨静 王海东 +2 位作者 苏小军 宁义菲 田雪梅 《华北理工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4年第1期1-5,10,共6页
类风湿关节炎(RA)是关节滑膜炎症,以侵袭关节软骨与骨质破坏为主要临床病理特征的慢性系统性自身免疫疾病炎症作为RA发病的核心病理环节和关键预后环节,影响着疾病的发展与转归,若滑膜炎症持续存在,最终会导致关节僵硬、变形、骨质破坏... 类风湿关节炎(RA)是关节滑膜炎症,以侵袭关节软骨与骨质破坏为主要临床病理特征的慢性系统性自身免疫疾病炎症作为RA发病的核心病理环节和关键预后环节,影响着疾病的发展与转归,若滑膜炎症持续存在,最终会导致关节僵硬、变形、骨质破坏和功能丧失。乌头汤(WTD)可发挥温经益气、散寒宣痹的功效,是治疗寒湿痹阻型RA的基础方剂。本文通过运用文献综述的研究方法,对近年来WTD抗炎症机制的相关研究进行归纳整理,发现WTD可通过单味药物抗炎活性成分的协同作用调控炎症相关信号通路,继而调控炎症因子、炎症介质等发挥抗炎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乌头汤 类风湿关节炎 抗炎机制 综述
下载PDF
基于《伤寒杂病论》探究张仲景应用乌头治疗痹证的减毒增效方法
17
作者 杨征征 王海隆 +2 位作者 高扬 李书娇 王西西 《西部中医药》 2024年第3期108-111,共4页
结合张仲景《伤寒杂病论》中应用乌头的规律及现代研究,得出张仲景通过以下方法实现乌头减毒增效:1)加蜂蜜先煎以去其毒:之后乌头再与蜂蜜按照1∶2~3(g∶mL)的比例混合后煎,煎煮时间是乌头用量总和的2~3倍;2)注重比例,佐制以减其毒:乌... 结合张仲景《伤寒杂病论》中应用乌头的规律及现代研究,得出张仲景通过以下方法实现乌头减毒增效:1)加蜂蜜先煎以去其毒:之后乌头再与蜂蜜按照1∶2~3(g∶mL)的比例混合后煎,煎煮时间是乌头用量总和的2~3倍;2)注重比例,佐制以减其毒:乌头与白芍按照2∶3比例配伍使用,毒性最小,疗效最佳,同时应根据体质差异适当增加或减少白芍用量;3)临床应用乌头应法遵仲景,有方有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痹证 乌头 减毒增效 《伤寒杂病论》
下载PDF
麻黄附子细辛汤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的网络药理学机制
18
作者 马春丽 于艺 +2 位作者 迟倩慧 张蕾 刘颖 《西部中医药》 2024年第2期104-110,共7页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探讨麻黄附子细辛汤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的作用机制。方法:通过TCMSP数据库结合OB、DL、HL检索麻黄附子细辛汤中麻黄、附子、细辛的化学成分和作用靶点,并通过Uniprot数据库将靶点校正为基因名,运用GeneCards数据库...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探讨麻黄附子细辛汤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的作用机制。方法:通过TCMSP数据库结合OB、DL、HL检索麻黄附子细辛汤中麻黄、附子、细辛的化学成分和作用靶点,并通过Uniprot数据库将靶点校正为基因名,运用GeneCards数据库获取缓慢性心律失常的相关靶点与基因。通过Venny图将缓慢性心率失常的靶点和药物靶点进行分析,筛选出交集靶点,并借助Cytoscape 3.6.1软件构建化合物靶点相互作用图;根据STRING数据库构建蛋白质相互作用的PPI网络图;利用David数据库对交集靶点进行GO富集分析和KEGG通路富集分析。结果:筛选出麻黄附子细辛汤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的36个有效活性成分,关键化合物为槲皮苷和山柰酚;与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相关的靶点65个,主要靶点有IL-6、TNF、VEGFA、CXCL8、IL-1B等,主要涉及腺苷酸环化酶激活肾上腺素能受体信号通路、一氧化氮生物合成过程的正向调节、去甲肾上腺素-肾上腺素血管收缩参与全身动脉血压的调节、血管生成的积极调节等生物工程,通过参与TNF、Toll样受体、钙、cGMP-PKG等信号通路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结论:该研究从多角度探索了麻黄附子细辛汤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的可能作用机制,认为麻黄附子细辛汤通过多成分、多靶点、多途径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为临床上治疗该病提供了有力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律失常 缓慢性 麻黄附子细辛汤 网络药理学
下载PDF
附子理中汤对非酒精性脂肪肝模型大鼠的保护作用及机制研究
19
作者 杜念龙 杨家耀 +2 位作者 徐丹 张书 时昭红 《中医药学报》 CAS 2024年第8期17-21,共5页
目的:探究附子理中汤对非酒精性脂肪肝病(NAFLD)模型大鼠的保护作用及其可能的机制。方法:脂肪乳灌胃建立NAFLD模型大鼠,使用附子理中汤及阳性对照药物易善复治疗。HE和油红O染色观察肝脏和回肠病理损伤和脂肪沉积,全自动生化仪检测血清... 目的:探究附子理中汤对非酒精性脂肪肝病(NAFLD)模型大鼠的保护作用及其可能的机制。方法:脂肪乳灌胃建立NAFLD模型大鼠,使用附子理中汤及阳性对照药物易善复治疗。HE和油红O染色观察肝脏和回肠病理损伤和脂肪沉积,全自动生化仪检测血清LDL-C、HDL-C、AST和ALT水平,qRT-PCR检测回肠组织的TNF-α和NF-κB p65基因水平,ELISA法检测血清TNF-α水平。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大鼠肝脏和回肠发生病理损伤和脂肪沉积,LDL-C、AST、ALT、TNF-α和NF-κB p65水平均明显上升(P<0.05),HDL-C水平显著下降(P<0.05);与模型组相比,易善复和附子理中汤组大鼠肝脏和回肠组织的脂肪沉积减少,LDL-C、AST、ALT、TNF-α和NF-κBp65水平均显著下降(P<0.05),HDL-C水平显著上升(P<0.05)。结论:附子理中汤可通过抑制TNF-α/NF-κB信号通路减轻NAFLD大鼠肝脏和回肠组织的病理损伤和脂肪沉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附子理中汤 非酒精性脂肪肝病 TNF-α/NF-κB信号通路
下载PDF
加味附子汤在RA中的应用价值及其对NF-κB信号通路的影响
20
作者 刘振 张亮 +2 位作者 胡丽伟 张静阳 刘春龙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24年第22期3296-3299,3304,共5页
目的探讨加味附子汤在类风湿关节炎(RA)中的应用价值及其对核因子-κB(NF-κB)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7月该院收治的120例RA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60例)和对照组(60例)。对照组采用来氟米特与氨甲蝶呤治... 目的探讨加味附子汤在类风湿关节炎(RA)中的应用价值及其对核因子-κB(NF-κB)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7月该院收治的120例RA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60例)和对照组(60例)。对照组采用来氟米特与氨甲蝶呤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服加味附子汤,两组疗程均为2周。记录两组临床疗效;记录两组治疗前及治疗2周后临床症状指标、炎症指标[类风湿因子(RF)、红细胞沉降率(ESR)、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IL)-6、IL-1β]、NF-κB信号通路表达[磷酸化NF-κB P65(p-NF-κB-P65)、磷酸化NF-κB抑制蛋白α(p-IκBα)];记录两组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2周后视觉模拟量表评分、晨僵时间、关节肿胀数、关节压痛数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双手平均握力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2周后RF、ESR、CRP、IL-6、IL-1β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2周后p-NF-κB-P65、p-IκBα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味附子汤在RA中具有较好的疗效,能够有效减轻临床症状,抑制炎症因子分泌及NF-κB信号通路表达,且具有较强的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风湿关节炎 加味附子汤 临床症状 炎症因子 核因子-ΚB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