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4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rustal Electrical Structure and Deep Metallogenic Potential in Northern Wuyi Area(South China),based on Magnetotelluric Data
1
作者 LUO Fan Lü Qingtian +4 位作者 ZHANG Kun YAN Jiayong Colin GFARQUHARSON ZHANG Chong FU Guangming 《Acta Geologica Sinica(English Edition)》 SCIE CAS CSCD 2022年第3期791-805,共15页
The northern Wuyi area,which is located in the northern Wuyi metallogenic belt,has superior mineralization conditions.The Pingxiang-Guangfeng-Jiangshan-Shaoxing fault(PSF)extends across the whole region regardless of ... The northern Wuyi area,which is located in the northern Wuyi metallogenic belt,has superior mineralization conditions.The Pingxiang-Guangfeng-Jiangshan-Shaoxing fault(PSF)extends across the whole region regardless of whether or how the PSF relates to the near-surface mineralization.We carried out an MT survey in the region and obtained a reliable 2D model of the crustal electrical structure to a depth of 30 km.In the resistivity model,we inferred that a continuous high conductivity belt that ranges from the shallow to deep crust is a part of the PSF.Then,we estimated the fluid content and pressure gradient to identify the deep sources of fluid as well as its pattern of motion pattern.Finally,we proposed a model for the deep metallogenic migration processes that combines geological data,fluid content data,pressure gradient data,and the subsurface resistivity model.The model analysis showed that the Jiangnan orogenic belt and the Cathaysia block formed the PSF during the process of com.The deep fluid migrated upward through the PSF to the shallow crust.Therefore,we believe that the PSF is an ore-forming fluid migration channel and that it laid the material basis for large-scale mineralization in the shallow crus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AGNETOTELLURICS crustal electrical structure PSF deep metallogenic background model northern wuyi area
下载PDF
武夷山传统聚落景观基因图谱研究
2
作者 朱炜茜 宝力格 瞿志 《城市建筑》 2024年第7期49-54,85,共7页
福建武夷山古村落类型多样,然而传统文化生态环境的改变,使武夷山区域景观的现状和发展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影响和冲击。文章基于田野调查得出的研究成果,利用平面图和立面图的图示表达方法,以1000 m、500 m、200 m、1 m、1 dm五种长度为... 福建武夷山古村落类型多样,然而传统文化生态环境的改变,使武夷山区域景观的现状和发展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影响和冲击。文章基于田野调查得出的研究成果,利用平面图和立面图的图示表达方法,以1000 m、500 m、200 m、1 m、1 dm五种长度为尺度单位,从外在环境特征的角度出发,对环境基因、布局基因及建筑基因进行识别及特征解读,从而构建出武夷山传统聚落景观基因图谱;并结合具体的典型案例,构建景观基因组合图谱,为该地区地域景观营造与保护提供更加系统科学、直观清晰的指导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武夷山地区传统聚落 区域景观 景观基因 图谱构建
下载PDF
华南亚热带武夷山地区垂直植被带表土孢粉散布规律 被引量:1
3
作者 龙香月 黄康有 +4 位作者 陈聪 谢德豪 水坤春 李宏卫 郑卓 《热带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005-1020,共16页
华南亚热带武夷山地区具有丰富的生物多样性,保存最为完整的亚热带森林生态系统,植被和土壤具有明显的垂直分布。文章基于武夷山地区不同海拔人为干扰较少的76个表土孢粉数据,进行聚类分析和冗余分析(Redundancy Analysis,RDA),探讨武... 华南亚热带武夷山地区具有丰富的生物多样性,保存最为完整的亚热带森林生态系统,植被和土壤具有明显的垂直分布。文章基于武夷山地区不同海拔人为干扰较少的76个表土孢粉数据,进行聚类分析和冗余分析(Redundancy Analysis,RDA),探讨武夷山不同海拔表土孢粉组合特征及其与现代植被之间的关系,并进一步分析主要孢粉种类的空间散布规律及气候影响因子。结果表明:(1)武夷山脉表土孢粉组合整体上能较好地反映研究区对应的现代植被群系及其垂直分布特点,优势的孢粉种类包括松属、柯属-栲属、常绿栎属、杉科、木荷属、芸香科、冬青属、蔷薇科、禾本科和蒿属等,具有明显的亚热带孢粉组合特征,并且自低海拔至高海拔的孢粉组合表现出明显的变化规律:低海拔地区(0~450 m)孢粉组合以栲属-柯属、常绿栎属、山茶科、木荷属、冬青属、禾本科和芒萁为主;中海拔地区(450~1850 m)常见栲属-柯属、松属、杉科、铁杉属和常绿栎属;高海拔(1850~2200 m)山顶的优势孢粉种类为松属、禾本科和芒萁等。(2)RDA和聚类分析能较好地将表土孢粉样品划分至各自群落,年均温(MAT)、年均相对湿度(MAH)、年均降雨量(MAP)、最冷月降水(Mpco)和最热月降水(Mpwa)是影响武夷山地区现代花粉分布特征的重要气候因子。(3)花粉代表性分析显示,栲属-柯属、松属、常绿栎属和蒿属均具有超代表性,代表性较低的属种主要有铁杉属和禾本科。(4)武夷山山麓地区植被受人类活动强烈影响,花粉种类较少,孢粉组合以具有相对较高含量的松属、禾本科和芒箕等种类为主要特征。上述结果揭示华南亚热带武夷山地区表土孢粉在垂直植被带上具有显著差异,孢粉散布规律主要受研究区植被组成、生境、人类活动等因素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土孢粉 冗余分析(RDA) 气候因子 武夷山 亚热带地区
下载PDF
不同产地武夷岩茶品质差异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吴邦强 《现代农业科技》 2023年第4期177-181,195,共6页
本研究对不同产地的武夷岩茶的生化成分含量进行了测定,采用感官审评方法分析了感官品质,并采用多元统计方法进行了分析与分类。结果表明,不同产地武夷岩茶中水浸出物、茶多酚、游离氨基酸、黄酮类物质含量和酚氨比有较为明显的差异;武... 本研究对不同产地的武夷岩茶的生化成分含量进行了测定,采用感官审评方法分析了感官品质,并采用多元统计方法进行了分析与分类。结果表明,不同产地武夷岩茶中水浸出物、茶多酚、游离氨基酸、黄酮类物质含量和酚氨比有较为明显的差异;武夷岩茶样品中茶多酚含量与水浸出物含量、感官品质得分成显著正相关。通过聚类分析将12个茶叶样品分为3类,天心村所产大红袍、水仙、肉桂和星村镇所产大红袍感官品质得分高、生化成分较为丰富、综合品质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武夷岩茶 产地 生化成分 感官品质
下载PDF
北武夷地区逆冲推覆构造的特征及其控矿作用 被引量:19
5
作者 余心起 吴淦国 +3 位作者 张达 狄永军 代堰锫 邱骏挺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1667-1677,共11页
北武夷地区成矿地质条件优越,矿产资源分布广泛,而广泛发育的推覆构造深刻影响着矿床的成生与保存。区域性推覆构造是成矿前、成矿期还是成矿后的构造,其精细结构特征如何,是否具有控岩控矿作用,如果是破矿作用,是否造成矿体重复增大或... 北武夷地区成矿地质条件优越,矿产资源分布广泛,而广泛发育的推覆构造深刻影响着矿床的成生与保存。区域性推覆构造是成矿前、成矿期还是成矿后的构造,其精细结构特征如何,是否具有控岩控矿作用,如果是破矿作用,是否造成矿体重复增大或者隐伏、缺失等问题,严重影响着地质找矿的效果。建议开展面积性、追索性的路线地质调查,查明逆冲推覆构造的区域分布、不同单元的产状和构造样式,分别采用40Ar-39Ar和Re-Os定年技术测定推覆构造和矿体的形成时代,结合定量化分析及精细构造解析,研究构造与矿床的成生联系,预测隐伏矿体可能的位置,进而为北武夷地区寻找隐伏矿床和扩大矿床远景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推覆构造 ^40Ar-^39Ar测年 Re—Os定年 控矿 破矿 北武夷地区
下载PDF
北武夷蔡家坪铅锌矿床硫化物特征、矿床成因类型及成矿时代 被引量:10
6
作者 代堰锫 余心起 +4 位作者 吴淦国 李春麟 邱骏挺 张家菁 罗平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321-338,共18页
北武夷蔡家坪矿床是近年来新发现的一个中型铅锌矿床。矿床赋矿围岩为侏罗系水北组(J1s)、漳平组(J2z)砂岩,铅锌矿体多产在断裂旁侧破碎带及流纹斑岩与砂岩接触带。在野外调查基础上,通过显微镜下观察及电子探针分析,对矿区主要金... 北武夷蔡家坪矿床是近年来新发现的一个中型铅锌矿床。矿床赋矿围岩为侏罗系水北组(J1s)、漳平组(J2z)砂岩,铅锌矿体多产在断裂旁侧破碎带及流纹斑岩与砂岩接触带。在野外调查基础上,通过显微镜下观察及电子探针分析,对矿区主要金属硫化物进行了细致研究。初步将成矿过程划分为沉积成矿期、岩浆热液期与表生期,其中岩浆热液期包括中、高温黄铁矿-闪锌矿阶段,中低温石英-硫化物阶段及碳酸盐岩阶段。中、高温黄铁矿-闪锌矿阶段以中粗粒半自形-自形黄铁矿与富铁闪锌矿组合为特征,反映了较高的形成温度,具绿帘石化蚀变。中、低温石英-硫化物阶段属主成矿阶段,主要矿石矿物组合为黄铁矿+闪锌矿+黄铜矿+方铅矿,蚀变类型主要为硅化、绿泥石化及绢云母化。电子探针数据表明:随着成矿作用的进行,硫源越来越匮乏。硫化物微量元素分析显示,岩浆热液作用主导矿区成矿,并且可能有层控作用、沉积变质作用参与成矿,矿床具有多成因叠加的特点。矿体呈顺层与切层两种产状也表明,铅锌矿体成因类型为非单一型。硫同位素分析表明,矿区的硫主要是岩浆来源,有深源岩浆的参与,并且成矿物质沉淀时已基本达到硫同位素平衡。据绿泥石温度计、Cd元素地质温度计、硫同位素温度计计算的成矿温度为292.3-490.6℃,成矿温度属中高温范畴,与微量元素分析结果一致。野外调查结果显示,矿区F4断裂为破矿构造,断裂带内长英质脉体钾长石40Ar/39Ar年龄暗示铅锌矿体成矿时代应早于(120±4)Ma。结合前人研究成果推测,蔡家坪铅锌矿床成矿时代为120-138 Ma,与华南地区伸展成矿阶段对应。综合分析认为,蔡家坪铅锌矿床属中温岩浆热液型矿床,岩浆热液作用主导成矿,并且存在层控作用、沉积变质作用共同参与成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化物特征 成因类型 地质温度计 断裂40↑Ar/39↑Ar年龄 蔡家坪铅锌矿床 北武夷地区
下载PDF
闽中南平—宁化构造带南华纪陆缘弧岩浆活动:对武夷造山带构造演化的新启示 被引量:4
7
作者 姜杨 赵希林 +4 位作者 李龙明 潘桂棠 徐敏成 黄文成 刘欢 《中国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1010-1024,共15页
南平—宁化构造带沿线出露着以万全岩群和楼前组、西溪组等为代表的一系列新元古代火山-沉积岩系。系统的岩石学、年代学和地球化学研究表明,福建明溪和江西瑞金地区的楼前组浅变质英安岩和晶屑凝灰岩分别形成于(729±4)Ma和(735... 南平—宁化构造带沿线出露着以万全岩群和楼前组、西溪组等为代表的一系列新元古代火山-沉积岩系。系统的岩石学、年代学和地球化学研究表明,福建明溪和江西瑞金地区的楼前组浅变质英安岩和晶屑凝灰岩分别形成于(729±4)Ma和(735±6.7)Ma(LA-ICP-MS锆石U-Pb法),SiO2含量变化在65.22%~74.54%,相对富Al2O3(11.05%~16.80%)富碱(Na2O+K2O=4.88%~10.19%)而贫CaO、MgO和FeOT,ANK值和A/CNK值分别为1.23~1.78和0.98~1.57,Nb/Ta=12.44~17.28,Nd/Th=2.07~3.51,Ti/Zr=6.08~10.37,Ti/Y=68.51~154.71,属过铝质S型火山岩;明显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Ba、Rb等)而亏损高场强元素(Nb、Ta、Ti、P等),Zr/Nb=16.65~24.07,Th/Ta=12.94~16.93,δEu呈现明显负异常(0.33~0.62),显示岛弧岩浆岩的地球化学特征。综合区域地质资料及前人研究结果提出,南平—宁化一线在713 Ma前为活动大陆边缘环境,洋壳俯冲引发的岩浆活动形成了沿南平—宁化—瑞金一线展布的陆缘弧中酸性火山岩带,暗示此时南、北武夷之间尚未拼合形成统一的武夷地块,因而华夏地块不存在统一的前南华纪结晶基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陆缘弧岩浆活动 南华纪 南平—宁化构造带 武夷地区 华夏地块 地质调查工程
下载PDF
岩茶种类和种植年限对茶园土壤中、微量元素含量分异特征的影响 被引量:13
8
作者 李灵 张洪江 +4 位作者 张玉 江慧华 谢妤 杜洪庆 周艳 《扬州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53-58,共6页
通过测定武夷山风景区茶园0~10、10~20、20~40、40~60 cm不同深度土壤中Ca、Mg、Fe、Cu、Mn、Zn、Ni、Pb、Cr、Cd等10种元素含量,研究岩茶土壤中、微量元素的剖面分异特征及岩茶种类和利用年限对岩茶土壤中、微量元素的影响。结果表... 通过测定武夷山风景区茶园0~10、10~20、20~40、40~60 cm不同深度土壤中Ca、Mg、Fe、Cu、Mn、Zn、Ni、Pb、Cr、Cd等10种元素含量,研究岩茶土壤中、微量元素的剖面分异特征及岩茶种类和利用年限对岩茶土壤中、微量元素的影响。结果表明:①不同元素含量在0~60 cm内不同土层之间垂直分异不明显,并呈不同的变化规律,Ca、Mg含量呈现下层富集的趋势,Cr、Ni、Cu含量在40 cm以下土层逐渐升高,Mn、Zn含量在40 cm以下土层逐渐降低,Cd、Pb有表层富集现象。②不同元素含量之间呈现出一定的线性相关关系,除Mn以外,其他9类元素之间的相关系数均大于0.900。③种植年限相同而岩茶种类不同,土壤中、微量元素含量基本无显著差异(P>0.05);不同元素含量随岩茶利用年限的增加而增大,且达显著水平(P<0.05),与8年相比,22年岩茶土壤中Fe和Mn含量增加幅度不大,Ca、Mg、Cu、Zn、Ni、Cd和Cr含量增加幅度中等,而Pb含量增加幅度较大。施肥是岩茶土壤中、微量元素增加的主要原因,但目前尚未对岩茶土壤构成污染;岩茶土壤存在一定程度的缺Mn,在施肥中应予以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 微量元素 岩茶种类 利用年限 武夷山风景区
下载PDF
北武夷梁家铜多金属矿成矿地质特征及控矿因素 被引量:4
9
作者 吴德来 张家菁 +3 位作者 华荣辉 李伯春 秦志刚 秦梅芳 《东华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8年第3期223-230,共8页
武夷山成矿带是我国重点成矿带之一,分布着众多的铜铅锌银等多金属矿床,矿床类型多样。通过对梁家铜多金属矿区区域成矿地质背景、矿体地质特征、控矿因素及矿床成因等分析研究,得出矿区矿化类型有四种:接触带矽卡岩型、受层间破碎带控... 武夷山成矿带是我国重点成矿带之一,分布着众多的铜铅锌银等多金属矿床,矿床类型多样。通过对梁家铜多金属矿区区域成矿地质背景、矿体地质特征、控矿因素及矿床成因等分析研究,得出矿区矿化类型有四种:接触带矽卡岩型、受层间破碎带控制的矽卡岩型、破碎带蚀变岩型、斑岩-矽卡岩复合型。其中石炭纪藕塘底组(C2o)地层中受接触带构造控制的矽卡岩型和二叠纪茅口组(P1m)地层中主要受层间破碎带控制的矽卡岩型为矿区主要矿化类型,矿液分别来源于侏罗纪早世梁家单元(γJ1L)黑云母花岗岩体及白垩纪晚世五府岗独立单元(γπK2W)花岗斑岩体。深部的含矿流体随岩浆沿深大断裂及其次级断裂向上运移,在运移过程中含矿流体不断分离、富集,逐步形成富矿热液。在岩浆演化的晚期,富矿热液在近地表附近沿着被交代岩石的接触面或甚至脱离岩浆体系沿着有利围岩层间破碎带发生交代作用而形成矿床。结合其它控矿因素得出该区下一步的找矿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矽卡岩型 铜多金属矿 控矿因素 北武夷 梁家
下载PDF
北武夷地区铜多金属矿时空分布及成矿亚带 被引量:3
10
作者 张家菁 黄安杰 +1 位作者 王永庆 魏英文 《地质学刊》 CAS 2014年第3期387-391,共5页
北武夷地区位于华南扬子板块与华夏板块结合部北武夷地区钦杭结合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对其矿产分布规律进行总结的基础上,初步界定了北武夷山主山脉为中亚带,以其为中心具南北两侧近对称的矿产分布规律。北成矿亚带位于钦杭结合带萍乡... 北武夷地区位于华南扬子板块与华夏板块结合部北武夷地区钦杭结合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对其矿产分布规律进行总结的基础上,初步界定了北武夷山主山脉为中亚带,以其为中心具南北两侧近对称的矿产分布规律。北成矿亚带位于钦杭结合带萍乡—广丰深大断裂之南拼贴带上,在北武夷地区为铁砂街—西裘铜成矿亚带;南成矿亚带则由中南武夷与北武夷分界线的深大断裂(南平—宁化断裂)控制的行洛坑—西坑钨铌钽成矿亚带;北成矿亚带与南成矿亚带之间与武夷山主脉之间分别为铅山—江山成矿亚带、广昌—建阳成矿亚带,具相似的成矿地质环境,后者有找寻"永平式"铜矿床的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多金属矿 成矿亚带 北武夷地区 闽浙赣
下载PDF
树脂固砂技术在克拉玛依五一区、二区的应用 被引量:4
11
作者 李远亮 张大椿 +3 位作者 陈建国 赵新岭 夏玮 伍锐东 《承德石油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CAS 2008年第3期5-8,19,共5页
主要针对克拉玛依油田五一区、二区油水井出砂严重的问题开展调查研究,通过对五一区、二区近年来的防砂工艺的分析,树脂固砂剂能较好地解决油田开发后期高含水、大量出砂油水井的防砂、固砂难题。在五一区、二区20口油井和3口水井中应... 主要针对克拉玛依油田五一区、二区油水井出砂严重的问题开展调查研究,通过对五一区、二区近年来的防砂工艺的分析,树脂固砂剂能较好地解决油田开发后期高含水、大量出砂油水井的防砂、固砂难题。在五一区、二区20口油井和3口水井中应用树脂固砂剂固砂,工艺成功率100%,有效率52%,固砂施工后油井减产量和注水井减注量均很小,有8口油井增产,有效期最长的达到500 d,投入产值比为1:2.7。同时对于树脂固砂难以解决的地层坍塌和细粉砂防砂,结合实际情况提出了一些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水井出砂 树脂固砂 克拉玛依油田 五一区
下载PDF
“511”综合找矿方法在矿产勘查中的应用--以北武夷篁碧-梨子坑铅锌银铜成矿带为例 被引量:2
12
作者 罗平 吴淦国 +3 位作者 张达 狄永军 祝平俊 余心起 《中国矿业》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106-109,共4页
在北武夷篁碧——梨子坑中生代火岩区通过1∶20万铅锌银铜成矿预测优选找矿靶区后,运用“511”综合找矿方法开展异常查证、普查及勘查工作。其基本步骤为首先布置1∶50000水系沉积物地球化学测量,以分解区域异常,逐步缩小找矿靶区,查找... 在北武夷篁碧——梨子坑中生代火岩区通过1∶20万铅锌银铜成矿预测优选找矿靶区后,运用“511”综合找矿方法开展异常查证、普查及勘查工作。其基本步骤为首先布置1∶50000水系沉积物地球化学测量,以分解区域异常,逐步缩小找矿靶区,查找成矿有利地段;然后布置1∶10000-1∶20000土壤地球化学测量,以发现与矿化有关的各类次生异常,并查清致矿异常源,追踪矿化线索;最后展开1∶10000-1∶25000地质填图,并施工地表槽探、浅部坑探、中深部钻探等,最终发现生米坑、蔡家坪、金竹坪等找矿前景巨大的铅锌银铜钼矿区,找矿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铅锌银铜 找矿靶区 “511”综合找矿方法 找矿效果 北武夷
下载PDF
华南武夷-云开地区铜铅锌金(银)矿床区域成矿规律 被引量:4
13
作者 刘姤群 杨世义 黄圭成 《华南地质与矿产》 CAS 1997年第1期1-6,共6页
在对华南武夷-云开地区铜铅锌金(银)矿床成因类型划分的基础上,扼要讨论了各类型矿床时空的分布规律,指出区内与岩浆作用有关的铜铅锌金(银)矿床主要形成于燕山期,并细分为燕山期早、晚两个阶段,两阶段金属矿床的分布范围和控岩控矿构... 在对华南武夷-云开地区铜铅锌金(银)矿床成因类型划分的基础上,扼要讨论了各类型矿床时空的分布规律,指出区内与岩浆作用有关的铜铅锌金(银)矿床主要形成于燕山期,并细分为燕山期早、晚两个阶段,两阶段金属矿床的分布范围和控岩控矿构造条件是不同的;与沉积作用有关的铅锌(银)矿床绝大多数分布于晚古生代张裂盆地内,受泥盆系和石炭系一定层位控制,其成因与同生热水沉积作用有关.文章最后划分和建立了该地区铜铅锌(金银)矿床的区域成矿系列和矿床成矿系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矿床 铅锌矿床 金矿床 成矿规律
下载PDF
基于生态优先的武夷新区滨水景观规划 被引量:2
14
作者 张玉 李灵 陈坚 《福建林业科技》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38-141,共4页
根据武夷新区的区位及城市布局结构,从生态学的角度探讨了滨水景观规划设计的原则,并对武夷新区滨水景观进行了初步规划。
关键词 滨水景观 生态优先 规划设计 武夷新区
下载PDF
华南武夷山区桃溪旋卷变质核杂岩构造的基本特征及形成机制探讨 被引量:13
15
作者 张顺金 黄昌旗 +2 位作者 陈泽霖 陈金良 曹明志 《福建地质》 2000年第4期188-196,共9页
桃溪变质核杂岩构造位于华南的武夷山脉南段。该变质核杂岩构造由顺层塑性流变的内核、分划性右行斜落韧性变形的中间层、脆韧性右行滑落剪切变形的具薄皮构造特征的盖层组成“三层结构”。其间均为不同构造层次的剥离断层 (带 )分划 ,... 桃溪变质核杂岩构造位于华南的武夷山脉南段。该变质核杂岩构造由顺层塑性流变的内核、分划性右行斜落韧性变形的中间层、脆韧性右行滑落剪切变形的具薄皮构造特征的盖层组成“三层结构”。其间均为不同构造层次的剥离断层 (带 )分划 ,各剥离断层的上盘在下滑的同时右行走滑的特征也很明显 ,是一个具右行旋卷特征的变质核杂岩构造。该变质核杂岩构造于加里东期发育雏形 ,强烈隆升并定位于印支期 ,对燕山期及其以后的构造发展仍有一定控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质核杂岩 成矿作用 形成机制 内核 中间流变层
下载PDF
武夷新区规划建设中地域特色的传承 被引量:3
16
作者 张玉 《武夷学院学报》 2011年第3期8-12,共5页
武夷建筑文化是中国"天人合一"哲学思想和周易"内向"性格特征等传统文化作用下,经闽越文化发端、朱子理学为主的儒释道共同作用及现代文化诠释而形成的地域文化。武夷文化主题是人与自然和谐,生态和文化双轴心,生... 武夷建筑文化是中国"天人合一"哲学思想和周易"内向"性格特征等传统文化作用下,经闽越文化发端、朱子理学为主的儒释道共同作用及现代文化诠释而形成的地域文化。武夷文化主题是人与自然和谐,生态和文化双轴心,生态优先;强调严格的功能区划及等级控制等"礼"的观念,"五宜五不宜";建筑表现形式随形就势,屋面追求起架平缓、出檐深远、层层跌落,屋脊"自由"穿插。新区规划建设应传承地域特色,特提出三点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区建设 武夷文化 生态 传承
下载PDF
基于景观安全格局的武夷山风景名胜区旅游干扰敏感区判识与保护 被引量:15
17
作者 游巍斌 何东进 +5 位作者 洪伟 巫丽芸 纪志荣 游惠明 谭勇 郑晓燕 《山地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95-204,共10页
世界双遗产地独有的文化和自然景观过程与其景观格局相互作用机制特殊且复杂,构建这类区域景观安全格局并识别其敏感区,对有效开展景观生态规划与建设以及实现遗产地的精细化保护与管理有重要现实意义。以武夷山双遗产地中受自然和人类... 世界双遗产地独有的文化和自然景观过程与其景观格局相互作用机制特殊且复杂,构建这类区域景观安全格局并识别其敏感区,对有效开展景观生态规划与建设以及实现遗产地的精细化保护与管理有重要现实意义。以武夷山双遗产地中受自然和人类生态过程作用最为强烈且频繁的武夷山风景名胜区为研究对象,基于景观生态学和相关规划理论,从自然、生物和人文过程着手,运用3S技术构建了风景区的防洪、生物保护、自然与文化遗产保护、视觉保护和游憩体验5大景观安全格局,形成综合生态基础设施,判识旅游干扰敏感区,并就各景观安全格局与敏感区提出相应保护措施。维持景区低、中、高3种等级水平安全格局的生态基础设施分别占风景区总面积的17.1%、19.1%和40.6%;九曲溪沿线、天游峰景区、武夷宫景区等区域最为敏感脆弱,遗产保护和旅游发展矛盾最为突出,山北景区东北部、九曲溪景区南部区域茶园种植密集区的敏感性次之。景区敏感区遗产保护不能仅停留于不建设的被动状态,而应针对不同敏感区保护级别的优先性,主动寻求关键问题的保护技术手段,并制定精细化管理细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景观安全格局 敏感区 判识 保护 遗产地 武夷山
下载PDF
武夷山北段及相邻区深部电性构造与成矿分析:基于三维大地电磁探测结果 被引量:8
18
作者 仇根根 方慧 +1 位作者 吕琴音 彭炎 《中国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775-785,共11页
华南地区经历了多期构造-岩浆-成矿作用,矿产资源丰富,存在多个成矿聚集区,是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矿产基地。本文使用华南地区采集的区域大地电磁阵列观测数据,利用WSINV3DMT三维反演程序科学构建了武夷山北段及相邻区三维电性结构模型... 华南地区经历了多期构造-岩浆-成矿作用,矿产资源丰富,存在多个成矿聚集区,是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矿产基地。本文使用华南地区采集的区域大地电磁阵列观测数据,利用WSINV3DMT三维反演程序科学构建了武夷山北段及相邻区三维电性结构模型。结果显示,沿闽西北断裂、政和-大浦断裂等断裂带下方,深部表现为明显的低阻异常带,可能是古微陆块拼合线或深大断裂的反映,对上覆浅层断裂构造具有明显的控制作用。武夷地区已探明的主要内生金属矿床中,绝大部分矿床点位于这些低阻异常带、深部软流体边缘位置上方,同时又主要分布于ΔΤ化极磁异常梯度带之上,具有明显的分布规律性,结合上述规律和特征,可在武夷地区初步圈定找矿有利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武夷山北段 大地电磁 深部构造 找矿远景区 深部资源工程
下载PDF
武夷山风景名胜区云窝—天游片区景观感知差异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郑华敏 熊居华 郑郁善 《西南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CAS 2012年第6期59-63,共5页
以武夷山风景名胜区云窝—天游片区为研究对象,通过40个样地典型样本照片,采用SBE评价法计算景观美景度值,并进行感知差异方差分析。结果表明:三大景观类型不存在显著差异;自然景观类要素间差异显著;人工景观类要素间差异极显著;文化景... 以武夷山风景名胜区云窝—天游片区为研究对象,通过40个样地典型样本照片,采用SBE评价法计算景观美景度值,并进行感知差异方差分析。结果表明:三大景观类型不存在显著差异;自然景观类要素间差异显著;人工景观类要素间差异极显著;文化景观类要素间不存在显著差异;九个景观构成要素间的感知差异极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景观评价 SBE法 感知差异 武夷山风景名胜区
下载PDF
武夷山区建宁县地貌与生态农业特征的气候驱动
20
作者 陈宁生 张勇 +2 位作者 刘丽红 许银燕 周新闻 《河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13-121,共9页
运用遥感解译、现场调查等方法对建宁县的地貌与生态农业特征及区域特殊气候间的关系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表明,在混合式气候的驱动下,建宁县域26.7亿年古老的变质岩和燕山期岩浆岩,在冻融作用和径流作用下形成了巨厚堆积的阶地或盆地,最... 运用遥感解译、现场调查等方法对建宁县的地貌与生态农业特征及区域特殊气候间的关系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表明,在混合式气候的驱动下,建宁县域26.7亿年古老的变质岩和燕山期岩浆岩,在冻融作用和径流作用下形成了巨厚堆积的阶地或盆地,最终发育为建宁县的圆山丘和厚盆地组成层状地貌;区域内生态农业和植被均呈立体式分布状况;混合式气候及其作用下发育的厚土壤层驱动了建宁县生态农业产品的高品质特征,区域土壤和气候的特殊性,使得农产品质量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武夷山区 地貌 混合式气候 生态农业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