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齐康的地域性创作——以武夷山庄为例
1
作者 Amr Farouk Fouad Abdelkarim 林艳燕 《建筑与文化》 2023年第3期200-201,共2页
从地域、环境角度入手,对齐康先生所创作的地域性相关建筑类设计作品进行收集和整理,分析了齐康先生所运用的传统设计手法对地区独有的自然环境、建筑风貌以及该地特有的传统建筑材料的运用。充分体现对当地本土自然环境条件的尊重以及... 从地域、环境角度入手,对齐康先生所创作的地域性相关建筑类设计作品进行收集和整理,分析了齐康先生所运用的传统设计手法对地区独有的自然环境、建筑风貌以及该地特有的传统建筑材料的运用。充分体现对当地本土自然环境条件的尊重以及在建筑创作中把握地域性建筑与传统民居的关系,从而进一步加深对乡土传统建筑文化的理解,创作出与自然环境相和谐的、地区的、现代化的新建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域建筑 本土建筑 武夷风格
下载PDF
异彩纷呈的福建地域性建筑 被引量:4
2
作者 庄丽娥 《华中建筑》 2007年第2期144-146,共3页
改革开放以来,福建地域性建筑在“现代建筑地区化、乡土建筑现代化”的道路上,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汲取闽北传统民居元素而形成的“武夷风格”、发展传统“嘉庚风格”而形成的“新嘉庚风格”、延续与发展福建传统民居底蕴丰厚的红砖... 改革开放以来,福建地域性建筑在“现代建筑地区化、乡土建筑现代化”的道路上,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汲取闽北传统民居元素而形成的“武夷风格”、发展传统“嘉庚风格”而形成的“新嘉庚风格”、延续与发展福建传统民居底蕴丰厚的红砖文化、灰砖文化和石材文化而创作的“新红砖建筑”、“新灰砖建筑”和“新石材建筑”,使地域性建筑成为福建多元共生的现代建筑中一支不可缺少的力量。该文旨在通过对它们不同创作倾向的分析与梳理,揭示建筑师隐藏于作品背后的创作智慧,以启迪人们去探寻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建筑发展之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福建地域性建筑 “武夷风格” “新嘉庚风格” “新红砖建筑”“新灰砖建筑”“新石材建筑”
下载PDF
从《武夷棹歌》浅析朱熹的山水审美观 被引量:1
3
作者 邓维明 《三明学院学报》 2012年第3期66-69,共4页
作为理学之集大成者的朱熹,对自然山水有着传统文人特有的喜好。以理学家的思维来观照客观世界,体现的是一个理学家对人与自然关系的独特思考。朱熹武夷讲学期间创作出的武夷棹歌,以景喻理,浓缩了自己的理学思想和审美元素。诗歌中对自... 作为理学之集大成者的朱熹,对自然山水有着传统文人特有的喜好。以理学家的思维来观照客观世界,体现的是一个理学家对人与自然关系的独特思考。朱熹武夷讲学期间创作出的武夷棹歌,以景喻理,浓缩了自己的理学思想和审美元素。诗歌中对自然生命哲学的诗意表现和山水审美境界的生态启示包含了朱熹对自然世界的理性思考,是上升到人与自然和谐共存境界的理学家独特的山水审美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武夷山 朱熹 《武夷棹歌》 山水诗
下载PDF
从女儿墙装饰看五邑侨村建筑的艺术演变 被引量:1
4
作者 朱蕙 《五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年第2期6-9,18,共5页
五邑侨村的女儿墙逐渐由普通建筑元素演变为侨村建筑的重要有机组成部分,并因受外来建筑文化影响,呈现出千姿百态、极少雷同的状态。女儿墙建筑艺术的变化,见证了五邑侨村从封闭走向开放的历史,展现了兼容并蓄的建筑风格,反映了不同时... 五邑侨村的女儿墙逐渐由普通建筑元素演变为侨村建筑的重要有机组成部分,并因受外来建筑文化影响,呈现出千姿百态、极少雷同的状态。女儿墙建筑艺术的变化,见证了五邑侨村从封闭走向开放的历史,展现了兼容并蓄的建筑风格,反映了不同时代侨村人的审美心态及心理诉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邑侨村 女儿墙 装饰风格 艺术演变
下载PDF
“武夷风格”建筑形成的自然和历史因素解析
5
作者 何柯 韩晓琬 陈子豪 《建筑与文化》 2018年第8期235-237,共3页
自然环境、历史人文和社会环境因素是"武夷风格"建筑形成三个主要的形成因素。其中自然和历史是一横一纵两个客观因素,对于这两个成因的剖析也是对武夷风格在空间和时间上的客观定位。
关键词 武夷风格 新乡土建筑 地域建筑 山地建筑
下载PDF
“武夷风格”建筑的细部特征解析
6
作者 何柯 韩晓琬 +1 位作者 蔡颖曦 叶天宇 《建筑与文化》 2019年第1期223-224,共2页
"武夷风格"建筑的特征可分为群体特征、单体特征以及细部特征三个层面,文章对"武夷风格"建筑的细节特征展开论述——因地制宜、粗粮细做。此特征是"武夷风格"建筑区别于其他地方建筑风格的典型特征之一。
关键词 武夷风格 新乡土建筑 地域建筑 山地建筑
下载PDF
“武夷风格”建筑的概念、来源及分类
7
作者 何柯 韩晓琬 陈子豪 《建筑与文化》 2018年第7期232-233,共2页
武夷风格作为一种历史现象,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至今已经深入人心,闽北地区百姓争相效仿,政府以及学者也将武夷风格默认为武夷山地区特有的现代的建筑风格。文章对武夷风格的概念、来源及分类进行明确阐述,并展开一定的思考。
关键词 武夷风格 新乡土建筑 地域建筑 山地建筑
下载PDF
“武夷风格”建筑的群体特征解析
8
作者 何柯 韩晓琬 +1 位作者 陈子豪 蔡颖曦 《建筑与文化》 2018年第10期231-232,共2页
"武夷风格"建筑的特征可分为群体特征、单体特征以及细部特征三个层面,文章从环境及整体设计入手,对"武夷风格"建筑的群体特征展开论述,这也是宜居环境的核心理念之一。
关键词 武夷风格 新乡土建筑 地域建筑 山地建筑 宜居环境
下载PDF
“武夷风格”建筑的设计思想原则解析
9
作者 何柯 韩晓琬 叶天宇 《建筑与文化》 2019年第2期227-228,共2页
如果说"武夷风格"建筑的特征是关于"形"的论述,那么"武夷风格"建筑的设计思想原则便是关于"神"的论述。作为特征的形是关于皮肉和血液,作为思想原则的神是其骨架和灵魂,使其形万变不离其宗,赋... 如果说"武夷风格"建筑的特征是关于"形"的论述,那么"武夷风格"建筑的设计思想原则便是关于"神"的论述。作为特征的形是关于皮肉和血液,作为思想原则的神是其骨架和灵魂,使其形万变不离其宗,赋予其灵魂并沿着健康正确的方向发展演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武夷风格 新乡土建筑 地域建筑 山地建筑
下载PDF
“武夷风格”建筑的单体特征解析
10
作者 何柯 韩晓琬 +1 位作者 陈子豪 叶天宇 《建筑与文化》 2018年第11期220-222,共3页
"武夷风格"建筑的特征可分为群体特征、单体特征以及细部特征三个层面,文章对"武夷风格"建筑的单体特征展开论述——传承、转化和创新。这也是齐康教授对于"传统与现代"这一话题精辟独到的见解之一。
关键词 武夷风格 新乡土建筑 地域建筑 山地建筑
下载PDF
对“武夷风格”建筑的思考和展望
11
作者 何柯 韩晓琬 +1 位作者 陈子豪 叶天宇 《建筑与文化》 2018年第12期219-220,共2页
对"武夷风格"建筑的思考和展望是期望能从更高的视角为"武夷风格"建筑的灵魂注入灵性,挖掘其文化底蕴及哲学思考,为武夷风格的继续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 武夷风格 新乡土建筑 地域建筑 山地建筑
下载PDF
“武夷风格”建筑形成的社会因素解析
12
作者 何柯 韩晓琬 +1 位作者 陈子豪 蔡颖曦 《建筑与文化》 2018年第9期212-214,共3页
武夷风格建筑的成因是多方面的,主要分为历史人文、自然环境及社会因素三方面。如果说"武夷风格"建筑形成的历史人文和自然环境两因素是基于物的时空因素,那么社会因素便是基于人的影响因素。物和人一静一动,使"武夷风格... 武夷风格建筑的成因是多方面的,主要分为历史人文、自然环境及社会因素三方面。如果说"武夷风格"建筑形成的历史人文和自然环境两因素是基于物的时空因素,那么社会因素便是基于人的影响因素。物和人一静一动,使"武夷风格"建筑成为历史的必然,也可以帮助人们拨云见日,更加清晰地诠释其成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武夷风格”建筑 新乡土建筑 地域建筑 山地建筑
下载PDF
武夷神韵、汉唐遗风——福建武夷山市武夷西岸国际度假酒店规划设计中的文化表达
13
作者 郑剑艺 林开晴 郭章煜 《中外建筑》 2013年第7期86-89,共4页
武夷风格是武夷山建筑文化的精髓,文化传承是当代武夷新地域建筑创作的重要课题。引入"建筑文化基因"概念,将抽象文化归纳为形制基因、形式基因和符号基因三个层级要素,在这一理念指导下,结合武夷西岸国际度假酒店规划设计,... 武夷风格是武夷山建筑文化的精髓,文化传承是当代武夷新地域建筑创作的重要课题。引入"建筑文化基因"概念,将抽象文化归纳为形制基因、形式基因和符号基因三个层级要素,在这一理念指导下,结合武夷西岸国际度假酒店规划设计,选取武夷风格作为形制基因,汉唐高台形式作为形式基因,汉唐门阙、屋檐符号和武夷民居木构符号作为符号基因,从宏观、中观和微观角度体现当代武夷建筑的文化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武夷山 武夷风格 建筑文化基因 文化性
下载PDF
天人合一思想对闽北地域建筑创作的影响
14
作者 刘汉懋 《武夷学院学报》 2016年第11期10-13,共4页
天人合一思想影响深远、广泛。以我国古代天人思想及朱子对天人思想的认知观点研究入手,从建筑选址顺应自然、建筑空间组织与自然的融合、建筑材料及色彩的选择等多角度分析,可以看出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理念在武夷山地域建筑作品武夷山... 天人合一思想影响深远、广泛。以我国古代天人思想及朱子对天人思想的认知观点研究入手,从建筑选址顺应自然、建筑空间组织与自然的融合、建筑材料及色彩的选择等多角度分析,可以看出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理念在武夷山地域建筑作品武夷山庄和九曲花街中的表达。因此,应从中总结、汲取天—合—思想对当代地域建筑创作的有益养分,希望自然与人、建筑和谐共存的设计理念,为更多建筑师所关注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院天人合一 文化遗产 建筑遗产 地域建筑 武夷风格
下载PDF
浅谈武夷山仿宋建筑的创新与表现——以兰亭阁古玩交流中心设计为例
15
作者 刘翔晖 《福建建筑》 2015年第9期22-25,85,共5页
以武夷山兰亭阁古玩交流中心设计为例,基于建筑设计理论及武夷山当地城市规划的要求,从建筑表现,空间布局,形态构成等方面阐述如何在满足现代建筑功能需求的条件下,运用新材料,新手法来表现当代的"仿宋"形式建筑。
关键词 武夷风格 仿宋建筑 设计创新 文化传承
下载PDF
朱熹《武夷棹歌》对棹歌体的继承与发展
16
作者 李文逸 《闽台文化研究》 2019年第2期99-104,共6页
《武夷棹歌》是宋代棹歌体诗歌的代表作之一,以武夷山九曲溪的自然风光为主线,语言清朴自然,文化意蕴深厚,艺术成就极高,是棹歌体诗歌发展至宋代的代表性名篇。其诗歌内容、艺术形式、语言表达、整体风格都可见前代的影子,但《武夷棹歌... 《武夷棹歌》是宋代棹歌体诗歌的代表作之一,以武夷山九曲溪的自然风光为主线,语言清朴自然,文化意蕴深厚,艺术成就极高,是棹歌体诗歌发展至宋代的代表性名篇。其诗歌内容、艺术形式、语言表达、整体风格都可见前代的影子,但《武夷棹歌》进一步推动宋代棹歌往山水诗、风土诗、文人诗的方向发展,因而更具诗人的个性色彩,在艺术成就与审美品味上形成充满山水风情和自然理趣的雅化棹歌体诗歌,并影响一系列仿作和后代棹歌体诗歌的创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武夷棹歌》 棹歌体诗歌 风土诗化
下载PDF
从《武夷集》到《西昆集》——西昆体形成期与成熟期作品比较 被引量:6
17
作者 张明华 《文学遗产》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57-64,共8页
《武夷集》、《西昆集》分别代表了西昆体诗歌的形成和成熟。二者既有其一致性 ,又有不同的地方。从前者到后者 ,表明西昆体发展中的两种趋势 :一是从内容形式并重到偏重艺术形式 ;一是从多样化风格到以美丽感伤为主的单一风格。
关键词 西昆体 诗歌 感伤 作品 形成期 艺术形式 风格 成熟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