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福建黄鬃长足虻属一新种记述(双翅目:长足虻科)
1
作者 刘若思 李思菡 +1 位作者 王孟卿 杨定 《Entomotaxonomia》 CSCD 2024年第2期142-146,共5页
记述采自中国福建省武夷山的黄鬃长足虻属1新种:武夷山黄鬃长足虻Chrysotimus wuyishanensis Liu&Yang sp.nov.,提供了该种的整体图和解剖生殖器图,并与近似种进行了比较。
关键词 长足虻 新种 黄鬃长足虻属 武夷山
下载PDF
武夷山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研究 1.小叶黄杨矮曲林物种多样性 被引量:14
2
作者 李振基 陈鹭真 +8 位作者 林清贤 林建丽 刘德龙 刘初钿 何建源 陈炳华 黄泽豪 林文群 石冬梅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574-578,共5页
本文为武夷山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GEF项目内容之一 ,调查了保护区内不同海拔高度的代表性森林生态系统的物种多样性 .小叶黄杨 (Buxussinicavar .parvifolia)林是中山矮曲林的代表性类型之一 .应用Shannon Wiener多样性指数、Pielou均... 本文为武夷山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GEF项目内容之一 ,调查了保护区内不同海拔高度的代表性森林生态系统的物种多样性 .小叶黄杨 (Buxussinicavar .parvifolia)林是中山矮曲林的代表性类型之一 .应用Shannon Wiener多样性指数、Pielou均匀度、Simpson指数和PIE对武夷山小叶黄杨群落高等植物进行了物种多样性研究 .结果表明前两者是较好的多样性指标 ,该群落的Shannon Wiener指数值为 1.80 6 8,Pielou均匀度为 49.6 7% ,Simpson指数值为 2 .9146 ,PIE为 0 .6 5 6 9.群落乔木层与藤本植物的物种多样性较高 ,前者各项指数值分别为 2 .2 312 ,71.16 % ,5 .0 783,0 .80 31;后者各项指数值分别为 1.3371,83.0 8% ,3.5 32 7,0 .716 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武夷山自然保护区 生物多样性 小叶黄杨林 矮曲林 物种多样性 SHANNON-WIENER指数 Pielon均匀度 植物群落
下载PDF
武夷山西南缘构造应力场演化及其与成矿的关系 被引量:6
3
作者 张达 吴淦国 +2 位作者 狄永军 吕良冀 姚继明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505-513,共9页
武夷山西南缘及邻区地处华南特提斯与环太平洋构造域交接地带,自元古宙以来历经了多期次的构造演化,形成了相应的构造应力场。通过对主要古构造运动应力值大小的测定和3个主要构造演化阶段构造应力场数值模拟,得出古应力值自早到晚总体... 武夷山西南缘及邻区地处华南特提斯与环太平洋构造域交接地带,自元古宙以来历经了多期次的构造演化,形成了相应的构造应力场。通过对主要古构造运动应力值大小的测定和3个主要构造演化阶段构造应力场数值模拟,得出古应力值自早到晚总体上有增大的趋势,到中生代古应力值强度大且持续时间较长。重要的成矿阶段主要对应区域拉张构造应力场。不同阶段构造应力场模拟结果表明,自前泥盆纪至燕山期,该区主构造线方向从EW—NEE向NE—NNE向转变,与主构造应力场的变化相对应。同时不同时代构造应力的分布为多金属矿产的形成创造了良好的成矿地质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应力值 构造演化 构造应力场 数值模拟 武夷山西南缘
下载PDF
智慧旅游:未来旅游业发展新趋势——基于4G技术支撑下的景区转型升级 被引量:25
4
作者 郑耀星 叶颖 《资源开发与市场》 CAS CSSCI 2014年第5期607-610,共4页
一种新技术的问世,驱动着经济社会的大发展、大变革,4G时代的到来再一次把移动通信技术推向另一个高端平台,其推广应用也成为了各企业在行业中崭露头角的关键法宝。智慧旅游是一种需要移动通信技术作为核心支撑而发展的新型旅游,必将在... 一种新技术的问世,驱动着经济社会的大发展、大变革,4G时代的到来再一次把移动通信技术推向另一个高端平台,其推广应用也成为了各企业在行业中崭露头角的关键法宝。智慧旅游是一种需要移动通信技术作为核心支撑而发展的新型旅游,必将在未来旅游业中迅速崛起。着眼4G于实际,放眼智慧旅游于未来,从智慧旅游和4G技术的概念以及发展历程着手,挖掘了4G与智慧旅游发展的内在关系。以武夷山风景区作为实例,分析了当地资源状况和智慧旅游发展现状,并从以政府为代表的管理机构、旅游企业、旅游者、目的地居民角度出发,提出武夷山风景区智慧旅游开发的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慧旅游 4G 武夷山风景区 开发对策
下载PDF
毛竹林固碳增汇价值的动态变化:以福建省为例 被引量:14
5
作者 武金翠 周军 +3 位作者 张宇 余晓燕 石雷 漆良华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181-187,共7页
【目的】开展毛竹林固碳增汇价值核算并探讨其动态变化,以掌握毛竹林生态系统碳汇价值、科学评价竹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为碳计量和碳贸易提供理论与技术支撑。【方法】基于福建省毛竹林生长量、实测生物量和问卷调查等数据,利用中分辨... 【目的】开展毛竹林固碳增汇价值核算并探讨其动态变化,以掌握毛竹林生态系统碳汇价值、科学评价竹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为碳计量和碳贸易提供理论与技术支撑。【方法】基于福建省毛竹林生长量、实测生物量和问卷调查等数据,利用中分辨率成像光谱仪(MODIS)植被指数(EVI)建立生物量异速生长和反演模型,开展福建毛竹林(包括地上活立竹、择伐竹、土壤和已收获竹笋4个组分)固碳增汇价值核算及其动态变化研究。【结果】2001—2014年,福建省毛竹林每期(2年为1期)固碳增汇价值平均为5.53亿元,研究期内固碳总价值为38.71亿元;竹林生态系统不同组分(地上活立竹、择伐竹、土壤和已收获竹笋)的固碳价值存在较大差异,其中林分地上活立竹、择伐竹、已收获竹笋和土壤的固碳增汇价值贡献比分别为73.78%、16.11%、13.56%和3.65%;2001—2014年,毛竹林固碳增汇价值在波动中呈上升趋势,以每期每公顷157.69元的速率增加;研究末期和初期相比,面积占比31.26%的毛竹林固碳增汇价值降低,每公顷平均降幅256.76元;面积占比68.74%的毛竹林固增汇价值增加,每公顷平均增幅640.80元。【结论】2001—2014年,福建省毛竹林表现为一个不断增加的碳汇;与地上活立竹、已收获竹笋和土壤相比,择伐竹的固碳增汇价值贡献最大,择伐是毛竹林不可或缺的经营管理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量 碳储量 生态系统服务 反演模型 武夷山
下载PDF
武夷山和宝华山野生早樱群落植物区系研究 被引量:4
6
作者 谢春平 张金鹤 +1 位作者 王贤荣 伊贤贵 《长江大学学报(自科版)(中旬)》 CAS 2007年第4期81-85,108,共6页
为了解野生早樱(Cerasus subhirtella var. ascendens)的群落特征,根据吴征镒科属区系分析方法,对武夷山和宝华山野生早樱群落植物区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野生早樱群落共有种子植物261种,隶属于64科、144属,其中以寡属种居多,物种分... 为了解野生早樱(Cerasus subhirtella var. ascendens)的群落特征,根据吴征镒科属区系分析方法,对武夷山和宝华山野生早樱群落植物区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野生早樱群落共有种子植物261种,隶属于64科、144属,其中以寡属种居多,物种分布不均匀。区系特征上,从科的区系成分来看,两地3个群落植物区系热带性强于温带性分布类型;从属的区系成分来看,武夷山野生早樱群落植物区系热带性分布和温带性分布类型基本持平,而宝华山温带性分布类型要明显强于热带性分布。该群落区系T/R值随着纬度的增加而增大,但海拔高度的影响不明显。该群落植物区系起源古老,保留有大量的原始植物,具有明显的热带向温带过渡的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野生早樱(Cerasus subhirtella var.ascendens)群落 植物区系 武夷山 宝华山
下载PDF
山岳旅游地生态服务价值时空分异及其与环境因子关系——以武夷山风景名胜区为例 被引量:16
7
作者 游巍斌 何东进 +5 位作者 巫丽芸 洪伟 詹仕华 黄德华 覃德华 游惠明 《山地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13-120,共8页
以山岳型旅游地武夷山风景名胜区为例,估算了风景区景观生态服务价值,分析1986年、1997年、2009年风景区景观生态服务价值时空变化特征,并运用相关分析和逐步回归分析方法对生态服务价值与环境因子的关系进行了探讨,以期揭示风景区景观... 以山岳型旅游地武夷山风景名胜区为例,估算了风景区景观生态服务价值,分析1986年、1997年、2009年风景区景观生态服务价值时空变化特征,并运用相关分析和逐步回归分析方法对生态服务价值与环境因子的关系进行了探讨,以期揭示风景区景观生态服务价值与环境因子间的作用规律。结果表明:1.武夷山风景名胜区景观类型单位面积生态服务价值最高为水体(9 3707元/(hm2.a)),最低为裸地(354元/(hm2.a)),建设用地价值(12 000元/(hm2.a))仅高于裸地、农田、灌草等景观类型,杉木林、马尾松林、竹林、阔叶林等森林景观服务价值相差不大;2.风景区内景观生态服务价值在1986—1997年间服务价值有较大损失,在1997—2009年间得到一定程度弥补,但1986-2009年间景观生态服务价值变化呈亏损趋势,植被景观类型向建设用地的转变导致景观生态服务价值的降低;3.风景区内景观类型生态服务价值与环境因子(坡向除外)间呈现中等相关性,其中,郁闭度与生态服务价值相关系数最高(0.7**),环境因子中蓄积量与郁闭度相关系数最高(0.86**);4.植被景观生态服务价拟合结果(R2=0.7524,p<0.0001)值优于非植被景观(R2=0.5370,p<0.0001),拟合效果能较好地揭示景观类型生态服务价值与环境因子间的数量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服务价值 时空分异 环境因子 武夷山风景名胜区 山岳型旅游地
下载PDF
福建武夷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补偿机制研究 被引量:44
8
作者 陈传明 《地理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594-599,共6页
建立有效的生态补偿机制是自然保护区取得资源环境保护和社区社会经济发展的关键。利用文献调研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利益相关者分析法、机会成本法和意愿调查法等,分析福建武夷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保护对社区的影响,从补偿主体... 建立有效的生态补偿机制是自然保护区取得资源环境保护和社区社会经济发展的关键。利用文献调研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利益相关者分析法、机会成本法和意愿调查法等,分析福建武夷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保护对社区的影响,从补偿主体、客体、标准、方式和途径等方面探讨福建武夷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补偿机制。研究结果表明,福建武夷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大部分社区居民对保护区的建立持赞同态度,这种态度受被调查者的教育程度、年龄和性别的影响;自然保护区的建立限制了社区社会经济的发展,使大多数社区居民收入减少,而社区居民没有得到相应的补偿;社区居民面临着资金不足、补偿措施不到位和缺乏致富技术等问题;确定了基于利益相关者分析和意愿调查的福建武夷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补偿的主体和客体;依据发展权限制的损失(包括退耕还林的机会成本、野生动物破坏造成的损失)、社区居民受偿意愿和受益者的支付意愿,制定了生态补偿的标准,明确了生态补偿的方式和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补偿 自然保护区 武夷山
下载PDF
武夷山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林隙动态及自然干扰特征 被引量:1
9
作者 陈碧华 叶功富 +6 位作者 林捷 乐通潮 何建源 何伟 池善燕 黄克鼎 高元竟 《武夷科学》 2008年第1期89-97,共9页
对武夷山自然保护区星村镇桐木村茅排及观测站附近天然林中3个样地共25个林隙进行调查,探讨了武夷山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林隙动态及自然干扰规律。该天然林林隙形状近似于椭圆形,椭圆的长短轴比率EG和CG有所不同,平均分别为1.36和2... 对武夷山自然保护区星村镇桐木村茅排及观测站附近天然林中3个样地共25个林隙进行调查,探讨了武夷山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林隙动态及自然干扰规律。该天然林林隙形状近似于椭圆形,椭圆的长短轴比率EG和CG有所不同,平均分别为1.36和2.14;扩展林隙(EG)和树冠空隙(CG)在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景观中的面积比例分别为80.18%和28.37%,干扰频率分别为1.604%·a^-1和0.567%·a^-1。林隙干扰返回间隔期约为176a。EG大小一般变化在140—613m^2左右,平均约为241m^2,大多数CG大小一般都变化在75~467m。左右,平均约为85.1m^2。林隙一般是在50a以内形成的,而30~40a之间形成的林隙最多。大多数林隙是由1—3株形成木创造的,而由1株形成木创造的林隙最多。林隙形成木通过于基折断死亡的形式存在。星村镇桐木村茅排及观测站附近天然林中的林隙主要是由10多个树种创造的,其中不仅有第1层的树种,而且还有第2、3层的树种。最后以林隙动态理论为基础,对武夷山常绿阔叶林的经营管理提出了参考意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武夷山天然林 林隙 动态 自然干扰
下载PDF
福建武夷山风景名胜区及其附近地区的地貌研究 被引量:5
10
作者 刘尚仁 《热带地理》 2004年第3期216-220,241,共6页
武夷山风景名胜区及其附近地区由花岗岩、火山熔岩、变质岩和砂页岩等构成的中山、低山占最大面积。最高海拔约1800m,在海拔350~1200m,有7级剥蚀夷平面,形态有山顶缓坡型、山坡肩膀型、谷底裂点型(占绝大多数)。丹霞地貌的顶面坡以圆... 武夷山风景名胜区及其附近地区由花岗岩、火山熔岩、变质岩和砂页岩等构成的中山、低山占最大面积。最高海拔约1800m,在海拔350~1200m,有7级剥蚀夷平面,形态有山顶缓坡型、山坡肩膀型、谷底裂点型(占绝大多数)。丹霞地貌的顶面坡以圆弧形为主,陡崖坡有罕见的切层洞穴群和最大的晒布岩,崖麓缓坡多由红层组成。河流纵谷常沿着NNE走向较软的中生界砂页岩发育,断层谷断续长数十公里;横谷常沿着NWW的走向节理发育。据6个TL年龄认定河流阶地的沉积年代:第一级阶地Q3,第二级阶地Q2或Q2为主,第三级阶地Q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剥蚀夷平面 丹霞地貌 基座阶地 九曲溪生态保护区 武夷山 福建
下载PDF
综合自然地理野外实习绩效实证研究 被引量:8
11
作者 陈金华 李洪波 +1 位作者 叶新才 韩光明 《亚热带水土保持》 2009年第1期19-21,45,共4页
野外实践的绩效评估是衡量学生实践效果的途径之一,传统上野外实践的效果往往以老师单方面的评判为主,评价依据也较单一,忽视了学生作为实践主体所起的作用。在武夷山自然地理综合实践过程中借助于问卷、访谈方式调查学生对实践点的评价... 野外实践的绩效评估是衡量学生实践效果的途径之一,传统上野外实践的效果往往以老师单方面的评判为主,评价依据也较单一,忽视了学生作为实践主体所起的作用。在武夷山自然地理综合实践过程中借助于问卷、访谈方式调查学生对实践点的评价,实践过程、效果的分析,结果发现,尽管学生们总体上肯定野外实践的效果,但实践路线的安排、实践前的背景介绍、实践过程中分组的讲解等是影响野外实践效果的关键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绩效评估 野外实践教学 武夷山
下载PDF
山区性小流域水化学特征及物源贡献研究——以武夷山九曲溪流域为例 被引量:6
12
作者 叶宏萌 李国平 +3 位作者 袁旭音 吴芳芳 曾瑞宁 刘养斌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581-589,共9页
通过对武夷九曲溪流域地表水体化学组成的分析,运用离子三角图、端元图和Gibbs图定性分析了流域的化学特征、岩性来源控制和主要自然作用机制,运用主成分分析定量判断离子的主要来源,并计算流域风化速率和碳汇作用.研究结果表明:(1)九... 通过对武夷九曲溪流域地表水体化学组成的分析,运用离子三角图、端元图和Gibbs图定性分析了流域的化学特征、岩性来源控制和主要自然作用机制,运用主成分分析定量判断离子的主要来源,并计算流域风化速率和碳汇作用.研究结果表明:(1)九曲溪流域水化学类型为重碳酸盐类钙组Ⅰ型水,并以硅酸盐矿物风化产物为主要来源,碳酸盐矿物风化产物次之.(2)流域水化学特征整体上受岩石风化和大气降水共同影响.(3)物质来源以碳酸岩和硅酸岩为主,贡献率超过50%.(4)流域的化学风化速率为27.91 t·km^(-2)·a^(-1),大气CO_2消耗量为1.01×108mol·a^(-1),消耗率为5.40×105mol·km^(-2)·a^(-1).结果揭示了湿热季风区流域化学风化对碳汇作用的重要性,以及流域内岩性、气温、降水量以及土地利用类型等因素对物源贡献的复合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化学特征 岩石风化 物源贡献 山区小流域 九曲溪流域 武夷山
下载PDF
江西武夷成矿带铜多金属矿产资源远景评价与展望 被引量:4
13
作者 余忠珍 曹圣华 罗小洪 《资源调查与环境》 2008年第4期270-278,共9页
华南武夷山地区处于扬子、华夏两大构造单元交接叠加地段,构造变形复杂,中生代岩浆活动强烈,具有十分优越的成矿条件,矿产资源潜力巨大。本文以正在武夷山成矿带开展的矿产远景调查工作和资源评价工作所取得的阶段性成果为基础,分析了... 华南武夷山地区处于扬子、华夏两大构造单元交接叠加地段,构造变形复杂,中生代岩浆活动强烈,具有十分优越的成矿条件,矿产资源潜力巨大。本文以正在武夷山成矿带开展的矿产远景调查工作和资源评价工作所取得的阶段性成果为基础,分析了武夷山成矿带的成矿地质背景、主要矿床类型及近几年的找矿勘查成果,并对武夷成矿带江西省境内铜多金属矿产资源潜力进行了初步评价,划分了十七个找矿远景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武夷成矿带 资源远景评价 铜多金属矿 江西
下载PDF
北武夷陈坊铜多金属矿成矿地质特征与找矿方向 被引量:3
14
作者 吴德来 华荣辉 李伯春 《资源调查与环境》 2008年第4期279-288,共10页
武夷山成矿带是我国重点成矿带之一,分布着众多的铜铅锌银等多金属矿床,矿床类型多样。本文在讨论陈坊铜多金属矿成矿地质特征的基础上,通过系统研究陈坊地区石炭纪地层中受接触带构造控制的矽卡岩型和二叠纪地层中主要为受层间破碎带... 武夷山成矿带是我国重点成矿带之一,分布着众多的铜铅锌银等多金属矿床,矿床类型多样。本文在讨论陈坊铜多金属矿成矿地质特征的基础上,通过系统研究陈坊地区石炭纪地层中受接触带构造控制的矽卡岩型和二叠纪地层中主要为受层间破碎带控制的矽卡岩型铜铅锌多金属矿体的分布特征,探讨该区控矿因素、矿床成因分析,表明陈坊矿区成矿潜力巨大,并提出该区下一步找矿方向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矽卡岩型 铜多金属矿 找矿方向 北武夷 陈坊
下载PDF
中亚热带原生性森林生态系统土壤生态化学计量学特征——以武夷山为例 被引量:1
15
作者 张巧颖 刘雪华 《亚热带水土保持》 2016年第2期19-21,50,共4页
生态化学计量学为研究土壤-植物相互作用与C、N和P循环提供了新的思路。利用生态化学计量比相关理论对武夷山41个土壤样品进行研究,发现:1土壤C、N和P平均值分别为25.35±12.59g/kg、2.95±2.12g/kg和0.29±0.11g/kg,变化... 生态化学计量学为研究土壤-植物相互作用与C、N和P循环提供了新的思路。利用生态化学计量比相关理论对武夷山41个土壤样品进行研究,发现:1土壤C、N和P平均值分别为25.35±12.59g/kg、2.95±2.12g/kg和0.29±0.11g/kg,变化范围分别为6.07~56.54 g/kg、0.67~9.68g/kg和0.06~0.49g/kg;2土壤C/N、C/P和N/P平均值分别为9.50±2.89、102.27±65.78和12.67±13.90,变化范围分别为3.92~13.27、20.54~303.53和3.24~62.58;3土壤C、N、P、C/N、C/P和N/P变异系数分别为0.50、0.72、0.39、0.30、0.64和1.10,表明:研究区土壤C和N含量丰富,微生物活动活跃,土壤较为肥沃,可为我国森林生态系统的恢复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 生态化学计量学 中亚热带原生性森林系统 武夷山
下载PDF
武夷山不同海拔典型森林土壤有机碳和全氮储量分布特征 被引量:4
16
作者 熊小玲 任寅榜 +3 位作者 吕茂奎 李晓杰 聂阳意 谢锦升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83-88,共6页
为探究武夷山森林土壤碳氮储量的分布特征,以武夷山国家公园不同海拔高度(600,1000,1400 m)的典型森林土壤为研究对象,研究土壤有机碳和全氮含量及储量随海拔高度的变化规律,分析了影响土壤有机碳和全氮储量变化的因子。结果表明:随着... 为探究武夷山森林土壤碳氮储量的分布特征,以武夷山国家公园不同海拔高度(600,1000,1400 m)的典型森林土壤为研究对象,研究土壤有机碳和全氮含量及储量随海拔高度的变化规律,分析了影响土壤有机碳和全氮储量变化的因子。结果表明:随着海拔的升高,土壤有机碳和全氮的含量在0—5 cm土层和5—10 cm土层变化规律不同,5—10 cm土层的土壤碳氮含量随海拔变化趋势更为明显,而0—5 cm土层的土壤碳氮含量表现为1000 m海拔较高;海拔1000 m的土壤C/N明显高于海拔1400 m和600 m;在土壤有机碳和全氮储量方面,1400 m明显高于1000 m和600 m,且高海拔区域土壤碳氮储量的变化幅度显著大于低海拔区域,两土层间差异不显著;相关分析和RDA分析表明细根C/N和土壤温度是影响土壤有机碳和全氮储量的主导因子。综上所述,土壤有机碳和全氮的分布随海拔升高并非线性增长,受到气候、植被特征及土壤状况的综合影响,高海拔地区土壤碳氮储量对气候变化的响应更为敏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拔 森林土壤 碳氮含量 碳氮储量 武夷山
下载PDF
江西武夷山南方铁杉更新林与成熟林群落结构特征比较 被引量:3
17
作者 石雪云 兰文军 +5 位作者 雷平 宋庆妮 刘骏 曾小霞 文仁权 杨清培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331-342,共12页
【目的】了解珍稀植物南方铁杉(Tsuga chinensis var.tchekiangensis)在不同发育阶段的群落结构与更新特征,为该物种的保护提供参考。【方法】在江西武夷山自然保护区选取南方铁杉更新林、成熟林2种典型林分,比较二者的物种组成、种群... 【目的】了解珍稀植物南方铁杉(Tsuga chinensis var.tchekiangensis)在不同发育阶段的群落结构与更新特征,为该物种的保护提供参考。【方法】在江西武夷山自然保护区选取南方铁杉更新林、成熟林2种典型林分,比较二者的物种组成、种群年龄结构、群落垂直结构和径级结构、空间单元结构、物种多样性、蓄积量等数量特征。【结果】(1)更新林和成熟林物种组成差异明显,分别为27科45属68种、22科35属52种,其中,更新林的重要物种为南方铁杉、江南山柳(Clethra cavaleriei)、满山红(Rhododendron mariesii)、雷公鹅耳枥(Carpinus viminea)等,成熟林的重要物种为南方铁杉、猴头杜鹃(Rhododendron simiarum)、柳杉(Cryptomeria fortunei)、岩柃(Eurya saxicola)等。(2)更新林和成熟林均能完成自我更新,南方铁杉种群年龄结构分别呈倒“T”型和“沙漏”型,前者南方铁杉的幼苗数量是后者的2.6倍左右。(3)垂直结构和径级结构均呈倒“J”型,成熟林中第Ⅷ径级以上的植株数量约为更新林的2.5倍。(4)更新林乔木层和灌木层的混交度均大于成熟林,而角尺度、大小比数小于成熟林。(5)更新林乔木层和灌木层的物种丰富度、Simpson指数、Shannon-Wiener指数等均大于成熟林。(6)更新林蓄积量为268.3 m^(3)/hm^(2),成熟林为533.4 m^(3)/hm^(2);成熟林南方铁杉的蓄积量远高于更新林,分别为268.6 m^(3)/hm^(2)和64.8 m^(3)/hm^(2)。【结论】从更新林发育至成熟林南方铁杉均可完成自然更新,但后者幼苗幼树相对较少,同时,群落结构变得简单化,物种多样性下降,但活立木蓄积量却大大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方铁杉 群落结构特征 更新林 成熟林 蓄积量 武夷山
下载PDF
武夷山亮叶水青冈林物种多样性研究 被引量:6
18
作者 何建源 刘初钿 +6 位作者 李振基 陈鹭真 林建丽 刘德荣 石冬梅 林文群 黄建豪 《武夷科学》 2003年第1期149-153,共5页
本文为武夷山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GEF项目内容之一,调查了保护区内不同海拔高度的代表性森林生态系统的物种多样性。亮叶水青冈林是山地的代表性森林生态系统之一。应用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Pielou均匀度、Simpson指数和PIE对... 本文为武夷山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GEF项目内容之一,调查了保护区内不同海拔高度的代表性森林生态系统的物种多样性。亮叶水青冈林是山地的代表性森林生态系统之一。应用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Pielou均匀度、Simpson指数和PIE对武夷山亮叶水青冈群落高等植物进行了物种多样性研究。结果表明该群落的Shannon—Wiener指数值为1.2973,Pielou均匀度为34.71%,Simpson指数为2.4777,PIE为0.5964,群落的乔木层物种多样性较高,各项多样性指数分别为2.5757,89.11%,12.1179和0.9175,灌木层、草本层的多样性指数值极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武夷山 亮叶水青冈林 物种多样性 Shannon-Wiener指数 Pielon均匀度
下载PDF
武夷山风景区的旅游资源及其评价 被引量:2
19
作者 张伟婧 《南京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1999年第2期102-105,共4页
从武夷山风景区形成的机理入手,分析了它的自然旅游资源及人文旅游资源的特点,综合评价了武夷山风景区的旅游资源优势。
关键词 武夷山 风景区 旅游资源 评价
下载PDF
武夷山自然保护区米槠群落物种多样性研究 被引量:21
20
作者 何建源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B06期7-10,共4页
本文为福建武夷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GEF项目成果之一,调查了保护区内武夷山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生态定位站定位研究的具有代表性的森林生态系统的物种多样性.米槠群落是保护区内常绿阔叶林的代表性类型之一.应用物种丰富度指数... 本文为福建武夷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GEF项目成果之一,调查了保护区内武夷山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生态定位站定位研究的具有代表性的森林生态系统的物种多样性.米槠群落是保护区内常绿阔叶林的代表性类型之一.应用物种丰富度指数、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Pielou均匀度、Simpson指数和PIE对武夷山米槠群落维管束植物进行了物种多样性研究.结果表明前三者是较好的多样性指标,该群落的物种丰富度指数值为39.058,ShannonWiener指数值H′为4.665,Pielou均匀度为81.56%,Simpson指数为59.022,种间相遇机率PIE为0.983.群落乔木层与灌木层的物种多样性较高,前者各项指数值分别为11.949,3.740,82.32%,26.792,0.963;后者各项指数值分别为19.658,4.110,81.59%,36.897,0.97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样性研究 武夷山自然保护区 群落 米槠 武夷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Simpson指数 物种丰富度指数 物种多样性 森林生态系统 GEF项目 生物多样性 多样性指数 多样性指标 维管束植物 定位研究 代表性 均匀度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