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1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Mssbauer Effect in Ultrafine Particles with Fe-C Solid Solution,γ-Fe and Fe_3C Phases 被引量:1
1
作者 Xinglong DONG Zhidong ZHANG and Xinguo ZHAO (Institute of Metal Research,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Shenyang 110015, China)Yuesheng CHAO (College of Science, Northeastern University, Shenyang 110006, China)Souri JIN and Weimin SUN (Lab. of Ultrafine P 《Journal of Materials Science & Technology》 SCIE EI CAS CSCD 1998年第5期441-446,共6页
Ultrafine particles prepared by evaporating pure Fe in CH4 atmosphere using arc-dischargeheating method, were found to consist of Fe-C solid solution, γ-Fe and Fe3C phases. EfFect of annealing temperature on phase tr... Ultrafine particles prepared by evaporating pure Fe in CH4 atmosphere using arc-dischargeheating method, were found to consist of Fe-C solid solution, γ-Fe and Fe3C phases. EfFect of annealing temperature on phase transformation and hyperfine interactions has been investigated by Mossbauer spectroscopy, X-ray diffraction (XRD), differential thermal analysis and thermogravimetry (DTA-TG), 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y (TEM), oxygen determination and vibrating sample magnetometer (VSM) measurements. It was observed that phase transformation of γ-Fe to α-Fe occurs during annealing in vacuum. The mechanism causing the change of hyperfine interactions with annealing temperature differs for Fe-C solution and interstitial compounds. DifFerence of hyperfine interactions of Fe-C solid solution in the starting sample and its annealed samples is ascribed to the improvement of activation of interstitial carbon atoms. Stress-relieving in structure of annealed Fe3C particle can result in a weak influence on hyperfine interactions. Parameters fitted to the Mossbauer spectra show the existence of superparamagnetism in all the samples. Absorbed and combined oxygen on particle surface of the starting sample were determin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e and Fe3c Phases ssbauer Effect in Ultrafine Particles with Fe-c solid solution FIGURE II
下载PDF
Effect of solid solution modification on structure and properties of dicalcium silicate
2
作者 王政 李家和 张玉珍 《Journal of Harbi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New Series)》 EI CAS 2008年第1期77-79,共3页
In the paper, dicalcium silicate (C2S) was modified to obtain higher performance, and the solutionizing pattern of BaSO4 in cement clinker was analyzed theoretically. According to experimental results, solutionizing o... In the paper, dicalcium silicate (C2S) was modified to obtain higher performance, and the solutionizing pattern of BaSO4 in cement clinker was analyzed theoretically. According to experimental results, solutionizing of BaSO4in cement clinker improved crystal plane distance of C2S as well as the relations of coordination. The performance tests show that the strength of C2S modified by BaSO4 changes and the reactivity of C2S increases significantl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olid solution crystal structure REAcTIVITY c2S
下载PDF
Synthesis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the nanostructured solid solution with extended solubility of graphite in nickel by mechanical alloying
3
作者 Nitika Kundan Biswajit Parida +1 位作者 Anup Kumar Keshri Prathvi Raj Soni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inerals,Metallurgy and Materials》 SCIE EI CAS CSCD 2019年第8期1031-1037,共7页
In the present work,mechanical alloying of a powder mixture of nickel and graphite(up to 15wt%)was carried out in an attrition mill under a nitrogen atmosphere.The as-milled powders were characterized by scanning elec... In the present work,mechanical alloying of a powder mixture of nickel and graphite(up to 15wt%)was carried out in an attrition mill under a nitrogen atmosphere.The as-milled powders were characterized by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SEM),X-ray diffraction(XRD),and 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y(TEM).The 15wt%graphite dissolved into the nickel(exceeding the negligible solid solubility in the nickel–carbon system),thereby forming a supersaturated solid solution of graphite in a nickel matrix.The dissolved graphite occupied interstitial positions along the dislocation edges and at the grain-boundary regions.A three-step graphite dissolution mechanism has been proposed.The associated changes in the nickel lattice,such as changes in the crystallite size(62 to 43 nm),lattice strain(0.12%to 0.3%),and lattice parameter(0.3533 to 0.3586 nm),which led to the formation of the supersaturated solid solution,were also evaluated and discuss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i-c system mechanical ALLOYING supersaturated solid solution NANOSTRUcTURED POWDER
下载PDF
Novel Hf_(x)Ta_(1−x)C solid solution nanowire toughened HfC coating:An effective strategy for synchronous enhanced mechanical and anti-ablation performance
4
作者 Hui Chen Yulei Zhang +3 位作者 Yanqin Fu Wenhan Gai Junhao Zhao Haohui Zhang 《Journal of Advanced Ceramics》 SCIE EI CAS CSCD 2024年第5期590-601,共12页
Ultra-high-temperature ceramic nanowires have shown increasing potential for use as thermal structural components.Herein,novel single-crystal Hf_(0.5)Ta_(0.5)C solid solution nanowires were synthesized and incorporate... Ultra-high-temperature ceramic nanowires have shown increasing potential for use as thermal structural components.Herein,novel single-crystal Hf_(0.5)Ta_(0.5)C solid solution nanowires were synthesized and incorporated with a HfC coating to construct a robust structure with Hf_(0.5)Ta_(0.5)C solid solution nanowires uniformly distributed and interconnected within the coating.The novel Hf_(0.5)Ta_(0.5)C solid solution nanowires could effectively hinder crack propagation through crack tip pinning and crack deflection.This mechanism substantially enhanced the elastic modulus and fracture toughness of the HfC coating by 53.29%and 59.67%,respectively.The toughened HfC coating displayed superior fracture toughness and good interfacial binding strength with the substrate to resist severe oxidation and scouring.Additionally,the high thermal conductivity of the toughened HfC coating promoted heat transmission.Thus,in comparison to the pure HfC coating,the toughened HfC coating displayed smaller mass and linear ablation rates of−0.35 mg·s^(−1)and−0.46μm·s^(−1),which decreased by 39.66%and 36.98%,respectively.Our work not only simultaneously enhances the mechanical properties and ablation resistance of HfC-coated carbon/carbon(C/C)composites but also provides novel prospects for advanced ultrahigh-temperature ceramic nanowires under extreme conditio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f_(x)Ta_(1−x)c solid solution nanowires Hfc coating carbon/carbon(c/c)composites mechanical performance ablationresistance
原文传递
Ti(C_(1-x)N_x)系固溶体粉末的组织结构研究 被引量:6
5
作者 徐智谋 易新建 +8 位作者 郑家燊 熊维皓 胡茂中 徐尚志 唐宏翚 李祥辉 江丙武 彭德麟 向阳开 《粉末冶金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3-6,共4页
研究了碳热还原反应产业化制备的Ti(C1 -xNx)系固溶体粉末的组织结构特征。结果表明 ,通过控制原料成分C/Ti的准确配比 ,可产业化制备出成分优良的不同单相Ti(C1 -xNx)固溶体。粉末呈多角状和不规则形。Ti(C1 -xNx)系固溶体的点阵常数与... 研究了碳热还原反应产业化制备的Ti(C1 -xNx)系固溶体粉末的组织结构特征。结果表明 ,通过控制原料成分C/Ti的准确配比 ,可产业化制备出成分优良的不同单相Ti(C1 -xNx)固溶体。粉末呈多角状和不规则形。Ti(C1 -xNx)系固溶体的点阵常数与C或N含量有很好的对应关系。通过调整粉末中元素的固溶度 ,可控制粉末的晶体结构 ,进而控制材料的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热还原 氯化钛 氮化钛 固溶体 粉末冶金 组织结构
下载PDF
Ti(C,N)固溶体的价电子结构及其与硬度和塑性间的关系 被引量:9
6
作者 郑勇 熊惟皓 宗校军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13-16,共4页
根据固体与分子经验电子理论 ,通过键距差 (BL D)方法 ,计算了 Ti(C0 .7,N0 .3)的价电子结构 ,讨论了其价电子结构与硬度和塑性间的关系。指出 Ti(C,N)固溶体的硬度较 Ti C,(Ti,W) C低 ,较 Ti N高 ,其塑性较 Ti C,(Ti,W) C高 ,较 Ti N... 根据固体与分子经验电子理论 ,通过键距差 (BL D)方法 ,计算了 Ti(C0 .7,N0 .3)的价电子结构 ,讨论了其价电子结构与硬度和塑性间的关系。指出 Ti(C,N)固溶体的硬度较 Ti C,(Ti,W) C低 ,较 Ti N高 ,其塑性较 Ti C,(Ti,W) C高 ,较 Ti N低。并指出材料晶体结构相同时 ,其价电子结构的最强键 nA可作为硬度高低的比较指标 ,其 ∑na 可用来比较塑性的相对高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溶体 价电子结构 硬度 塑性 金属陶瓷 氮化钛 碳化钛
下载PDF
燃烧合成(Ti,W)C的形成过程 被引量:5
7
作者 李劲风 张昭 +1 位作者 郑子樵 徐协文 《稀有金属与硬质合金》 CAS CSCD 2001年第4期1-6,共6页
研究了W /(Ti+W ) =0 .4 0 ,0 .5 4两种配比的Ti-W -C体系在不同反应条件下的燃烧合成产物相组成及燃烧块断面组织 ;结合燃烧前沿激冷淬熄法 ,分析了其燃烧前沿高温动态反应过程。研究表明 ,体系燃烧过程中存在两种反应模式。熔化 -溶... 研究了W /(Ti+W ) =0 .4 0 ,0 .5 4两种配比的Ti-W -C体系在不同反应条件下的燃烧合成产物相组成及燃烧块断面组织 ;结合燃烧前沿激冷淬熄法 ,分析了其燃烧前沿高温动态反应过程。研究表明 ,体系燃烧过程中存在两种反应模式。熔化 -溶解 -析出机制 :燃烧高温使燃烧前沿Ti粉熔化 ,W、C溶解于熔融Ti中 ,而后 (Ti,W)C从Ti-W -C熔体中析出。扩散 -固溶机制 :当燃烧温度不足以使燃烧前沿Ti粉熔化时 ,C沿燃烧过程中形成的Ti颗粒裂纹快速扩散 ,与固态Ti核反应形成TiC ;同时通过C的扩散 ,W与C反应先形成W2 C ,然后转变成WC ;而后WC固溶至TiC中 ,形成 (Ti,W)C。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燃烧合成 熔化-溶解-析出机制 扩散-固溶机制 碳化钛 碳化钨 石实合金
下载PDF
机械合金化制备Cu-C纳米晶复合粉末 被引量:6
8
作者 王德宝 吴玉程 +1 位作者 王文芳 宗跃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131-133,136,共4页
研究了不同碳含量的铜-碳混合粉末在机械合金化(MA)过程中组织形态特征及微观结构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粉末X射线衍射图谱的宽度和强度均随着球磨时间的延长逐渐加宽和降低,这是晶粒细化和晶格畸变共同作用的结果。随着机械合金化的进... 研究了不同碳含量的铜-碳混合粉末在机械合金化(MA)过程中组织形态特征及微观结构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粉末X射线衍射图谱的宽度和强度均随着球磨时间的延长逐渐加宽和降低,这是晶粒细化和晶格畸变共同作用的结果。随着机械合金化的进行,粉末的晶粒度逐渐减小,而晶格常数和畸变则不断增加。不同碳含量的铜-碳混合粉末经过24 h高能球磨后均可形成纳米级的铜基过饱和固溶体。机械合金化导致复合粉末晶粒的细化、晶界、亚晶界以及位错等晶体缺陷密度的增加是形成过饱和固溶体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械合金化 铜-碳纳米晶复合粉末 显微结构 过饱和固溶体
下载PDF
Cu-C-Ti系和Cu-CuO-Al系合金粉末的机械合金化 被引量:6
9
作者 王成国 齐宝森 +1 位作者 杨俊法 刘玉先 《粉末冶金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182-185,共4页
将CU-C3.3%-Til3.3%和CU-Cu02.5%-Al11.1%(质量分数)二合金粉末分别进行机械合金化,结果发现,经20h球磨后,C的衍射峰已经消失,Ti、Al、CuO的衍射峰强度显著降低;60h球磨后,二合金粉末都形成了Cu基过饱和固溶体;100... 将CU-C3.3%-Til3.3%和CU-Cu02.5%-Al11.1%(质量分数)二合金粉末分别进行机械合金化,结果发现,经20h球磨后,C的衍射峰已经消失,Ti、Al、CuO的衍射峰强度显著降低;60h球磨后,二合金粉末都形成了Cu基过饱和固溶体;100h球磨后,部分Ti、C、Al、O溶质元素脱溶析出,并反应生成TiC和Al2O3。机械合金化导致粉末细化、亚晶界和位错等缺陷产生是形成过饱和固溶体和促进第二相析出的重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械合金化 过饱和固溶体 第二相 合金粉末
下载PDF
Zr替代Ti对Ti_(19.5)V_(40)Mn_(16.2)Cr_(9.8)Ni_(14.5)合金的影响Ⅰ:结构及储氢性能 被引量:2
10
作者 冯尚龙 吴铸 +4 位作者 余学斌 陈朝阳 陈开路 陈彤 李巨峰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794-798,共5页
为改善Ti-V基固溶体型储氢合金的电化学性能,使用少量的Zr部分取代Ti19.5V40Mn16.2Cr9.8Ni14.5合金中的Ti,并采用XRD,SEM以及PCT等测试手段研究替代前后合金微观结构和储氢性能的变化情况。通过XRD和SEM分析表明,(Ti1-xZrx)19.5V40Mn16.... 为改善Ti-V基固溶体型储氢合金的电化学性能,使用少量的Zr部分取代Ti19.5V40Mn16.2Cr9.8Ni14.5合金中的Ti,并采用XRD,SEM以及PCT等测试手段研究替代前后合金微观结构和储氢性能的变化情况。通过XRD和SEM分析表明,(Ti1-xZrx)19.5V40Mn16.2Cr9.8Ni14.5(x=0,0.1,0.15,0.2,0.25,0.3)合金均是由Ti-V基BCC相和C14 Laves相组成。但Zr的部分替代明显增加了C14Laves相的含量,并使Ti-V基BCC相在减少的同时由树枝状变成了被C14Laves相包围的岛状。PCT曲线显示:随着Zr替代量的增加。合金的吸放氢平台不断下降,而合金的吸放氢量先有所增加后又逐渐减小。这说明适量提高C14 Laves相的含量对增加Ti-V基固溶体型储氢合金的吸放氢能力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V基固溶体 c14 LAVES相 微观结构 储氢合金
下载PDF
(V_(30)Ti_(35)Cr_(25)Fe_(10))_(97.5)Si_(2.5)合金的结构与吸放氢性能 被引量:2
11
作者 严义刚 陈云贵 +1 位作者 周潇潇 梁浩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799-802,共4页
采用XRD,SEM和PCT测试研究了(V30Ti35Cr25Fe10)97.5Si2.5(at%)合金的组织结构与吸放氢性能。结果表明:合金由BCC相和C14Laves相组成,BCC相含量为75%,晶胞参数为a=0.3021nm,Laves相含量为25%,晶胞参数为a=0.4920nm和c=0.7996nm。由于含... 采用XRD,SEM和PCT测试研究了(V30Ti35Cr25Fe10)97.5Si2.5(at%)合金的组织结构与吸放氢性能。结果表明:合金由BCC相和C14Laves相组成,BCC相含量为75%,晶胞参数为a=0.3021nm,Laves相含量为25%,晶胞参数为a=0.4920nm和c=0.7996nm。由于含有大量的Laves相,合金具有良好的活化性能,室温下不需孕育期就可以快速吸氢,5min内达到吸氢饱和状态,饱和吸氢量达到2.98%(质量分数,下同)。在一定氢压下,合金的容量可由合金中BCC相和Laves相的容量按组分的含量进行线性组合而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贮氢合金 钒基固溶体 Bcc c14 LAVES相
下载PDF
无粘结剂C-SiC-B_4C系碳/陶复合材料的制备及高温抗氧化性质的研究 被引量:4
12
作者 胡晓凯 周声劢 夏金童 《湘潭大学自然科学学报》 CAS CSCD 2003年第1期39-42,共4页
用不同配比的石油生焦、B4 C、SiC混合磨粉 ,不加粘结剂模压成型、烧结制得C -SiC -B4 C系碳 陶复合材料 ,在70 0~ 12 0 0℃温度范围内对其抗氧化性能进行了测试 ,结果表明复合材料抗氧化性能的优劣与B4 C含量、SiC B4 C含量比例和氧... 用不同配比的石油生焦、B4 C、SiC混合磨粉 ,不加粘结剂模压成型、烧结制得C -SiC -B4 C系碳 陶复合材料 ,在70 0~ 12 0 0℃温度范围内对其抗氧化性能进行了测试 ,结果表明复合材料抗氧化性能的优劣与B4 C含量、SiC B4 C含量比例和氧化测试温度有密切关系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Sic-B4c系碳/陶复合材料 制备 抗氧化性能 粘结剂 临界抗氧化温度 模压成型 烧结
下载PDF
MgO对12CaO·7Al_2O_3晶体结构及其氧化铝浸出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
13
作者 王波 于海燕 +3 位作者 孙会兰 毕诗文 涂赣峰 耿红娟 《矿冶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68-71,共4页
应用XRD、EDS等手段,研究了MgO对12CaO.7Al2O3(C12A7)晶体结构及其氧化铝浸出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掺杂量小于2%的情况下,MgO会固溶入C12A7晶体中,但不会影响该体系的物相组成。MgO在C12A7晶体中的饱和固溶量不超过1%,其余的MgO以方... 应用XRD、EDS等手段,研究了MgO对12CaO.7Al2O3(C12A7)晶体结构及其氧化铝浸出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掺杂量小于2%的情况下,MgO会固溶入C12A7晶体中,但不会影响该体系的物相组成。MgO在C12A7晶体中的饱和固溶量不超过1%,其余的MgO以方镁石形式单独析出。固溶机理为离子半径相对较大的Mg2+取代了晶胞中离子半径相对较小的Al3+,引起了晶胞的扩胀,晶面距d值的变大。当MgO含量小于2%时,随着MgO掺杂量的增大,C12A7的氧化铝浸出率出现了小幅度的下降,但均在90%以上,对浸出性能影响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铝浸出 固溶体 铝酸钙炉渣 MGO c12A7
下载PDF
强流脉冲电子束诱发的Cu-C扩散合金化 被引量:1
14
作者 关庆丰 黄尉 +3 位作者 李怀福 龚晓花 张从林 吕鹏 《吉林大学学报(工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967-1973,共7页
采用真空烧结技术制备了w(C)=6%的Cu-C(其中C为片状石墨)块状复合材料,利用强流脉冲电子束(HCPEB)技术对样品进行表面辐照处理,辐照次数分别为1、5、20和40。利用X-ray衍射仪(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以及透射电子显微镜(TEM)详细分... 采用真空烧结技术制备了w(C)=6%的Cu-C(其中C为片状石墨)块状复合材料,利用强流脉冲电子束(HCPEB)技术对样品进行表面辐照处理,辐照次数分别为1、5、20和40。利用X-ray衍射仪(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以及透射电子显微镜(TEM)详细分析了辐照样品的相组成和微观结构,并考查了经HCPEB辐照处理后样品表面的摩擦磨损性能。XRD结果表明:经HCPEB辐照后,衍射峰向高角度偏移,Cu-C间发生固溶,部分C原子与Cu原子形成间隙固溶体,理论计算结果显示最大固溶度达到2.24%。微结构分析结果表明:辐照表面形成高密度的Cu、C纳米晶粒,并在基体Cu中诱发了高密度晶体缺陷,这些结构为C原子的扩散提供了大量的扩散通道。此外,经HCPEB技术处理后材料表面的摩擦磨损性能得到了明显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材料 强流脉冲电子束 cu-c复合材料 固溶体 扩散 摩擦磨损性能
下载PDF
Ti(C_(1-x)N_x)系固溶体粉末的制备研究 被引量:3
15
作者 徐智谋 易新建 +1 位作者 胡茂中 徐尚志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7期31-33,共3页
研究了在碳热还原反应产业化制备Ti(C1 -xNx)系固溶体粉末过程中 ,原料配比、反应温度和N2 流量等工艺参数对Ti(C1 -xNx)组成和性能的影响 .结果表明 ,通过控制原料成分C/Ti的准确配比 ,可产业化制备出成分优良的不同单相Ti(C1 -xNx)固... 研究了在碳热还原反应产业化制备Ti(C1 -xNx)系固溶体粉末过程中 ,原料配比、反应温度和N2 流量等工艺参数对Ti(C1 -xNx)组成和性能的影响 .结果表明 ,通过控制原料成分C/Ti的准确配比 ,可产业化制备出成分优良的不同单相Ti(C1 -xNx)固溶体 .在Ti(C1 -xNx)粉末中x值随反应温度的升高或N2 流量的减小而变小 .Ti(C1 -xNx)系固溶体的点阵常数与C或N含量有很好的对应关系 .通过调整粉末中元素的固溶度可控制粉末的晶体结构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热还原反应 Ti(c1—xNx)固溶体 粉末 制备
下载PDF
Fe-C(1.7%)-Ti(15%)机械合金化粉末的组织结构分析 被引量:2
16
作者 王瑞华 张延军 《物理测试》 CAS 2001年第3期1-5,共5页
Fe—C(1.7%)—Ti(15%)合金粉末经50h球磨后形成铁基过饱和固溶体,将该固溶体进行800℃×1h热处理,TiC弥散析出。球磨初期,机械合金化粉末的TEM组织中可见明显的位错网络和层片状结构;球磨时间超过40h,出现环状亚结构。
关键词 Fe-c-Ti粉末 机械合金化 过饱和固溶体 组织结构
下载PDF
关于Ti(C,N)固溶体稳定性的研究
17
作者 宗校军 郑勇 熊惟皓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2001年第10期22-24,共3页
对Ti(C,N)固溶体的稳定性进行了论述,着重评述了研究稳定性的计算模型及影响稳定性的因素,并阐述了高温时TiN和Ti(C,N)的稳定性对Ti(C,N)基金属陶瓷性能的影响。
关键词 固溶体 稳定性 金属陶瓷 碳化钛 氧化钛 成分 温度 自由能G
下载PDF
纳米(Ti,50W)C固溶体粉末的制备研究
18
作者 张正权 金永中 +3 位作者 陈建 杨林 徐永琼 余明婷 《稀有金属与硬质合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29-31,72,共4页
采用前驱体与真空碳热还原相结合的方法制备出(Ti,50W)C固溶体粉末,并利用XRD、SEM和FESEM研究了合成温度和保温时间等工艺参数对(Ti,50W)C固溶体粉末微观形貌和相组成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合成温度1 100℃、保温时间2.0h条件下能制... 采用前驱体与真空碳热还原相结合的方法制备出(Ti,50W)C固溶体粉末,并利用XRD、SEM和FESEM研究了合成温度和保温时间等工艺参数对(Ti,50W)C固溶体粉末微观形貌和相组成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合成温度1 100℃、保温时间2.0h条件下能制备出粉末粒径小于100nm的(Ti,50W)C固溶体粉末。与传统工业制备方法相比,本法制备的(Ti,50W)C固溶体粉末所需合成温度更低,原料成本也更低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 50W)c 固溶体 纳米粉末 前驱体 真空碳热还原 合成温度 保温时间
下载PDF
加热工艺窄范围控制对Q355B/C铸坯原始奥氏体晶粒度的影响 被引量:2
19
作者 马永福 胥明旺 +4 位作者 叶高旗 马云飞 纪广胜 王文正 田亚强 《河北冶金》 2022年第5期13-17,74,共6页
以Q355B/C铸坯为研究对象,结合现场生产过程中加热炉在炉时间与铸坯厚度的关系,研究了加热工艺参数窄范围控制对Q355B/C铸坯原始奥氏体晶粒尺寸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加热温度的升高,保温时间的延长,Q355B/C试验钢原始奥氏体晶粒尺寸逐... 以Q355B/C铸坯为研究对象,结合现场生产过程中加热炉在炉时间与铸坯厚度的关系,研究了加热工艺参数窄范围控制对Q355B/C铸坯原始奥氏体晶粒尺寸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加热温度的升高,保温时间的延长,Q355B/C试验钢原始奥氏体晶粒尺寸逐渐长大。其中,Q355B试验钢在1200℃以下加热保温时的奥氏体晶粒平均尺寸在165μm以内,1200℃以上时几乎均大于200μm;Q355C试验钢奥氏体晶粒平均尺寸几乎都小于140μm。当加热保温温度为1200℃及以下时,保温时间小于8 min时,Q355B/C试验钢的奥氏体晶粒尺寸长大速度较慢,当保温温度大于1200℃,保温时间延长至10 min时,奥氏体晶粒尺寸粗化明显。Q355C试验钢的加热温度最高温度应大于并接近1240℃,保温时间系数可确定为6~8 min/c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Q355B/c铸坯 保温温度 保温时间 奥氏体晶粒尺寸 固溶Nb含量
下载PDF
热处理对Fe-Mn-Al(Cr)-C合金组织的影响
20
作者 伍玉娇 卢锦德 《金属热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34-37,共4页
利用金相显微分析、XRD、EPMA和TEM研究了固溶处理和时效对Fe Mn Al(Cr) C合金组织的影响。结果表明 ,当固溶处理温度 >12 0 0℃时 ,合金组织中出现了大量的石墨 ;(110 0~ 115 0 )℃× 4h固溶处理 ,合金组织中的 (Fe ,Cr) 7C3... 利用金相显微分析、XRD、EPMA和TEM研究了固溶处理和时效对Fe Mn Al(Cr) C合金组织的影响。结果表明 ,当固溶处理温度 >12 0 0℃时 ,合金组织中出现了大量的石墨 ;(110 0~ 115 0 )℃× 4h固溶处理 ,合金组织中的 (Fe ,Cr) 7C3 不能完全溶解 ;在 35 0℃~ 45 0℃时效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结构 固溶处理 时效 Fe-Mn-Al(cr)-c合金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