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XD^(TM)法制备TiC_p/ZA—12复合材料
1
作者 王香 李庆芬 +1 位作者 马旭梁 曾松岩 《宇航材料工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44-47,共4页
采用XD^(TM)法制备TiC_p/ZA—12复合材料。组织现察表明:TiC_p原位自生,在基体中均匀分布,没有颗粒的偏聚和宏观、微观偏析存在;自生的TiC_p多呈近球形,其表面光滑圆整,没有棱角和尖角;与基体合金的界面结合较为紧密,无反应产物存在。... 采用XD^(TM)法制备TiC_p/ZA—12复合材料。组织现察表明:TiC_p原位自生,在基体中均匀分布,没有颗粒的偏聚和宏观、微观偏析存在;自生的TiC_p多呈近球形,其表面光滑圆整,没有棱角和尖角;与基体合金的界面结合较为紧密,无反应产物存在。拉伸试验表明:复合材料具有较高的抗拉强度和屈服强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d^(tm)法 制备 TiCp/ZA-12复合材料 TICP
下载PDF
GIS设备内SF6气体泄漏检测技术创新研究 被引量:5
2
作者 田忠 常敏 +1 位作者 金海勇 贺兵 《粘接》 CAS 2023年第1期192-196,共5页
现有技术中的变电站GIS设备内SF6气体泄漏浓度较大,检测精度较低。试验设计了TMS+XD芯片提高巡视机器人性能,采用离子迁移法设计SF6检测技术,利用扫描窗口提供的SF6浓度分析离子波谱,可精准地判断气体泄漏规律;采用差分能量检测(DED)算... 现有技术中的变电站GIS设备内SF6气体泄漏浓度较大,检测精度较低。试验设计了TMS+XD芯片提高巡视机器人性能,采用离子迁移法设计SF6检测技术,利用扫描窗口提供的SF6浓度分析离子波谱,可精准地判断气体泄漏规律;采用差分能量检测(DED)算法和概率学公式掌握SF6气体泄漏浓度,进而制定出最佳填充范围,增加变电站GIS设备的安全性。试验结果表明:研究检测系统输出的SF6泄漏浓度为15.8 mol/mL,检测精度为92.5%,SF6气体泄漏浓度少,检测精度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F6气体泄漏 检测 tmS+xd联合芯片 离子迁移法 DED算法
下载PDF
自生颗粒增强钛基复合材料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7
3
作者 张二林 朱兆军 曾松岩 《稀有金属》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6期436-442,共7页
从钛合金基体和增强相的选择、TMCs 的制备方法、TMCs 的微观组织和界面结构、TMCs 的性能和TMCs 的应用5 个不同方面叙述了自生颗粒增强型钛基复合材料的研究进展。重点介绍了熔铸法、XDTM法、燃烧合成法、燃烧... 从钛合金基体和增强相的选择、TMCs 的制备方法、TMCs 的微观组织和界面结构、TMCs 的性能和TMCs 的应用5 个不同方面叙述了自生颗粒增强型钛基复合材料的研究进展。重点介绍了熔铸法、XDTM法、燃烧合成法、燃烧合成熔铸法制备TMCs 的基本工艺、优缺点和发展。同时对复合材料的组织、界面反应情况和力学性能进行了综述。最后对TMCs 应用情况也做了简单的叙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颗粒增强 钛基 复合材料 熔铸法 燃烧合成
下载PDF
电力系统智能化运维中GIS设备SF_(6)气体泄漏检测方法研究 被引量:11
4
作者 田忠 常敏 +1 位作者 金海勇 贺兵 《计算机测量与控制》 2022年第10期27-32,共6页
现有技术中的变电站地理信息系统(GIS)设备内SF_(6)气体泄漏浓度较大,检测精度较低,为了提高GIS设备SF_(6)气体泄漏检测能力和检测精度,该研究设计了TMS+XD芯片提高巡视机器人性能,采用离子迁移法设计SF_(6)检测技术,利用扫描窗口提供的... 现有技术中的变电站地理信息系统(GIS)设备内SF_(6)气体泄漏浓度较大,检测精度较低,为了提高GIS设备SF_(6)气体泄漏检测能力和检测精度,该研究设计了TMS+XD芯片提高巡视机器人性能,采用离子迁移法设计SF_(6)检测技术,利用扫描窗口提供的SF_(6)浓度分析离子波谱,能够提高最佳气体填充范围寻优能力,有力地保证变电站GIS设备运行安全能力,能够根据不同环境通过自适应调节的方式改善GIS设备运行能力,提高变电站GIS设备中SF_(6)气体敏感度分析能力,进而更加精准地判断气体泄漏规律;采用差分能量检测(DED)算法和概率学公式掌握SF_(6)气体泄漏浓度,进而制定出最佳填充范围,增加变电站GIS设备的安全性,提高了变电站GIS设备实际运行情况;试验表明,该研究检测系统输出的SF_(6)泄漏浓度为15.8 mol/mL,气体泄露准确度精度为92.5%,SF_(6)气体泄漏浓度少,检测精度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F_(6)气体泄漏检测系统 智能巡视机器人 tmS+xd联合芯片 离子迁移法 DED算法
下载PDF
Microstructure of in situ TiC particle reinforced titanium alloy matrix composites
5
作者 张二林 金云学 +1 位作者 曾松岩 朱兆军 《中国有色金属学会会刊:英文版》 CSCD 2000年第6期764-768,共5页
TiC particle reinforced titanium alloy matrix composites with different aluminum content was prepared by the XD TM method. The constitute phase and the microstructure of the composites were studied by XRD and SEM. The... TiC particle reinforced titanium alloy matrix composites with different aluminum content was prepared by the XD TM method. The constitute phase and the microstructure of the composites were studied by XRD and SEM.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calculated lattice parameter of TiC there exists a diffraction peak shift for TiC, which may be due to the vacancies of C in TiC. The stoichiometry of TiC is Ti 62 C 38 . There exist two different kinds of TiC in the composites: dendritic primary TiC and short bar shape eutectic TiC, respectively. Although TiC of macrostructure is homogeneously distributed in the matrix, the eutectic TiC of microstructure mainly segregates at the grain boundary, especially at the triangular grain boundaries. The aluminum content has a great influence on the morphology of TiC. With increasing aluminum content up to 25%, the size of TiC becomes small although it is still in dendrite or short bar shape. When the aluminum content is more than 35%, TiC is changed into thin plate or particle and the size is about 2~5 μm.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C TITANIUM matrix composites MICROSTRUCTURE xd tm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