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认同与/于“卑贱”:萧红小说的性别、乡土与国族 被引量:2
1
作者 马春花 韩琛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101-104,113,共5页
纠结于女性经验、乡土意识与国族想象之间,萧红小说的性别叙事前后有别。其早期小说通过书写卑贱而祛除卑贱,从而汇流于左翼革命大叙事;而后期小说则摆脱启蒙现代性话语的束缚,最终认同于一个卑贱的乡土中国镜像——呼兰河。否认/承认... 纠结于女性经验、乡土意识与国族想象之间,萧红小说的性别叙事前后有别。其早期小说通过书写卑贱而祛除卑贱,从而汇流于左翼革命大叙事;而后期小说则摆脱启蒙现代性话语的束缚,最终认同于一个卑贱的乡土中国镜像——呼兰河。否认/承认卑贱、追求/抵抗现代性的矛盾辩证,贯穿于萧红创作始终,并映照出其作为一个左翼中国娜拉的宿命:"她们"在服膺于社会革命、妇女解放、民族国家等现代神话同时,也难以祛除对于庶民草根、女体肉身、乡土中国等卑贱物事的移情与认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卑贱 萧红小说 性别叙事 国族想象
下载PDF
虚构之美:王小波小说的想象力游戏
2
作者 王学谦 陈秋丽 《求是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12-119,共8页
作为当代杰出的小说家,王小波对小说文体的游戏元素有着异乎寻常的迷恋,并在他创造的文本中穷尽可能追求虚构之美。可以从"变形记:早期作品中的变形游戏"、"想入非非:无趣世界里的发明游戏"、"茫茫黑夜漫游:... 作为当代杰出的小说家,王小波对小说文体的游戏元素有着异乎寻常的迷恋,并在他创造的文本中穷尽可能追求虚构之美。可以从"变形记:早期作品中的变形游戏"、"想入非非:无趣世界里的发明游戏"、"茫茫黑夜漫游:作者与文本的对话游戏"三个层面解读王小波小说的这一特质:在茫茫黑夜中用讲故事的方式排遣现实的无奈酸涩,他传递出的是一种对生命自由和写作自由的坚守。在这份坚守中,他发现了虚构之美并以此为写作的最高追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小波小说 虚构之美 想象力游戏
下载PDF
丁玲与萧红抗战儿童小说之比较——以《一个小红军的故事》与《孩子的讲演》为例
3
作者 蔡燕雁 《长春大学学报》 2019年第11期64-68,共5页
丁玲的《一个小红军的故事》与萧红的《孩子的讲演》,这两篇抗战儿童小说的主人公,一个是慷慨激昂的小英雄,一个是怯懦彷徨的小男孩。显然,在作品主人公的身上都投射出作者的性格特点及个人经历。当然,作者所坚持的创作道路无疑也深深... 丁玲的《一个小红军的故事》与萧红的《孩子的讲演》,这两篇抗战儿童小说的主人公,一个是慷慨激昂的小英雄,一个是怯懦彷徨的小男孩。显然,在作品主人公的身上都投射出作者的性格特点及个人经历。当然,作者所坚持的创作道路无疑也深深地影响着作品的风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丁玲 萧红 抗战儿童小说 比较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