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译者主体性视角下《西厢记》英译中延异研究 |
李晓慧
许宗瑞
|
《铜陵学院学报》
|
2024 |
0 |
|
2
|
最早的中国戏曲评点本 |
黄霖
|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4 |
11
|
|
3
|
对王实甫《西厢记》艺术体制的重新认识——兼论《六十种曲》的编选体例 |
马衍
|
《南京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11 |
6
|
|
4
|
《西厢记》英译钩沉 |
郭亚文
|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
2019 |
8
|
|
5
|
徐渭《西厢记》评点本系统考述 |
杨绪容
|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3 |
4
|
|
6
|
基于语料库的文学译者风格研究——以《西厢记》两个英译本为例 |
陈建生
李慧峰
|
《中国轻工教育》
|
2016 |
2
|
|
7
|
《西厢记诸宫调》为金人所作新考 |
张靖人
张静
|
《大庆师范学院学报》
|
2011 |
1
|
|
8
|
妙笔传神——《西厢记》的人物形象塑造 |
张大新
|
《河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
2002 |
3
|
|
9
|
情对礼的战胜与超越——《西厢记》戏剧冲突的再认识 |
张大新
|
《河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
2002 |
1
|
|
10
|
积极娱乐视角下《王西厢》中的法聪、法本、孙飞虎、欢郎形象 |
王领妹
|
《湖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
2012 |
1
|
|
11
|
戏曲的舞台看点凝练与再创作——以《西厢记》折子戏为例 |
杨玉
|
《曲靖师范学院学报》
|
2017 |
1
|
|
12
|
浅谈《西厢记》“戏弄性”和“调侃性”造笑手法的运用 |
陈兴焱
|
《培训与研究(湖北教育学院学报)》
|
2005 |
1
|
|
13
|
南曲【香柳娘】曲牌板式考论——以《西厢记》《月令承应》中的【香柳娘】为例 |
蔡珊珊
|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8 |
0 |
|
14
|
达斡尔族《莺莺传》与《满汉合璧西厢记》关系考述 |
吴刚
|
《中国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23 |
0 |
|
15
|
《董解元西厢记》用韵考 |
李春艳
|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8 |
0 |
|
16
|
崔张形象嬗变与封建士子理想婚恋观 |
陶广学
|
《贵州文史丛刊》
CSSCI
|
2009 |
0 |
|
17
|
金代两种诸宫调中外来语成分考察 |
张海媚
|
《河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11 |
0 |
|
18
|
从“无”看《金批〈西厢〉》的叙事结构与悲剧观 |
邱林山
|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6 |
0 |
|
19
|
概念隐喻视角下的《西厢记》及其英译 |
裴正薇
汪思琦
|
《济宁学院学报》
|
2022 |
0 |
|
20
|
玄奘西行对唐代小说创作的影响 |
王青
|
《西域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05 |
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