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7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分立与整体:辽宋夏金时期中国历史整体性的发展轨迹
1
作者 程尼娜 《史学集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08-118,共11页
辽宋夏金王朝是原唐朝统辖的民族在原唐疆域内建立的政权,各王朝统辖的各族人口中以汉人占多数。辽夏金王朝从国情出发,程度不同地继承中原王朝典章制度的同时,兼容了统治民族的传统制度和文化特点,体现了中国历史整体性的内在机制与发... 辽宋夏金王朝是原唐朝统辖的民族在原唐疆域内建立的政权,各王朝统辖的各族人口中以汉人占多数。辽夏金王朝从国情出发,程度不同地继承中原王朝典章制度的同时,兼容了统治民族的传统制度和文化特点,体现了中国历史整体性的内在机制与发展轨迹。南北民族大迁徙使民族杂居状况更为普遍,客观上加速了民族融合,分布于内地与边疆、北族王朝与两宋王朝的同一民族内部割不断的亲缘关系,强化了古代中国社会底层的整体关系。各王朝统治者皆自称“正统”,将重建大一统王朝作为最高目标。儒家文化成为各王朝的主体文化,北族王朝积极吸纳汉文化精华发展本族文化,在客观上促进了不同民族在以儒学为主的整体文化层面上,实现了由浅入深的文化认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辽宋夏金 整体性 内聚力 正统观 文化认同
下载PDF
论第一次宋夏战争时期宋朝的治安
2
作者 彭博 《河北北方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3期13-16,共4页
第一次宋夏战争时期,随着战争的失利,宋朝的治安问题比较严重,民众赋役加重,地方兵力空虚和治安系统瘫痪。战事有所缓和后,朝廷采取增兵备盗、恢复重法和宽猛相济的措施来稳定治安。面对非常时期的国家治理难题,宋朝较好地平衡了战争与... 第一次宋夏战争时期,随着战争的失利,宋朝的治安问题比较严重,民众赋役加重,地方兵力空虚和治安系统瘫痪。战事有所缓和后,朝廷采取增兵备盗、恢复重法和宽猛相济的措施来稳定治安。面对非常时期的国家治理难题,宋朝较好地平衡了战争与治安之间的关系,社会治安也渐趋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宋代 第一次宋夏战争 治安
下载PDF
墨学渊源诸种考证刍议
3
作者 江蓓蕾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9期25-27,共3页
关于墨学渊源的问题,历来众说纷纭。若以“贵俭节用”与“祭天明鬼”的视角省察之,则可印证《汉书·艺文志》“墨出于清庙之守”的说法;若以“尚贤”“上本之古者圣王之事”二论为准,可追溯至“夏禹之道”与上古传统;就《墨子》引... 关于墨学渊源的问题,历来众说纷纭。若以“贵俭节用”与“祭天明鬼”的视角省察之,则可印证《汉书·艺文志》“墨出于清庙之守”的说法;若以“尚贤”“上本之古者圣王之事”二论为准,可追溯至“夏禹之道”与上古传统;就《墨子》引《诗》《书》的文本线索而言,以《淮南子》“墨子学儒者之业、受孔子之术”的说法佐之,可断定墨学的产生与周、孔所代表的早期儒家有直接之关系;若从墨学生发的文化背景来看,则殷商以来的宋地遗风乃墨学的思想源泉无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庙之守 夏禹之道 儒者之业 宋地遗风
下载PDF
西夏任得敬分国考
4
作者 葛楠 郑权 《河西学院学报》 2024年第3期51-58,共8页
“任得敬分国”是西夏仁宗朝的一次政治危机。史书皆载任得敬专权,甚至胁迫夏仁宗分国。然观仁宗之应对,疑点颇多。任得敬可称专权,但并未脱离仁宗控制;仁宗之退避忍让,源自其为应对宋、金对峙时,外部环境的需要。
关键词 西夏 任得敬 分国 宋金关系
下载PDF
最早一幅西夏地图——《西夏地形图》新探 被引量:39
5
作者 黄盛璋 汪前进 《自然科学史研究》 CSCD 1992年第2期177-187,共11页
关于《西夏地形图》的绘制年代,学术界一直存在两种不同的观点,一种认为:此图为宋人所绘,证据是文献记载此图出于宋人《范文正公集》;一种认为:此图为清人所绘,因为所见实物仅存于清张鉴《西夏纪事本末》一书中。本文作者由于在明万历... 关于《西夏地形图》的绘制年代,学术界一直存在两种不同的观点,一种认为:此图为宋人所绘,证据是文献记载此图出于宋人《范文正公集》;一种认为:此图为清人所绘,因为所见实物仅存于清张鉴《西夏纪事本末》一书中。本文作者由于在明万历三十六年(公元1608年)刻《宋两名相集》中找到了此图,从而否定了"清代说"。继而又结合图的内容和有关文献分析,推定地图为宋代官吏绘于大观二年(公元1108年),从而基本上解决了地图的年代问题。文中还着重分析了这幅迄今所见最早西夏地图的地学内容和科学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绘制年代 西夏 地形图 宋两名相集
下载PDF
薄层扫描法测定夏桑菊颗粒中熊果酸的含量 被引量:1
6
作者 马稳 沈久明 李丹 《信阳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214-215,共2页
采用薄层扫描法测定夏桑菊颗粒中熊果酸的含量.以环己烷—氯仿—醋酸乙酯—冰醋酸(20∶5∶8∶0.5)为展开剂,检测波长为520 nm,参比波长为700 nm,SX=3,标准曲线Y=1291.28X+34.12,R=0.998 2,熊果酸在1.017-2.373μg范围内与峰面积积分值... 采用薄层扫描法测定夏桑菊颗粒中熊果酸的含量.以环己烷—氯仿—醋酸乙酯—冰醋酸(20∶5∶8∶0.5)为展开剂,检测波长为520 nm,参比波长为700 nm,SX=3,标准曲线Y=1291.28X+34.12,R=0.998 2,熊果酸在1.017-2.373μg范围内与峰面积积分值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100.82%,RSD=1.9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熊果酸 夏桑菊冲剂 薄层扫描法
下载PDF
西夏、高丽与宋辽金关系比较刍议 被引量:3
7
作者 史金波 《史学集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94-101,共8页
10-13世纪辽、宋、金等大国角逐时,西夏和高丽与大国时和时战,纵横捭阖,关系复杂、奥妙。西夏、高丽有类似的地位,在相当程度上影响着中国政治格局的变化。西夏、高丽政体有同有异,西夏称帝,高玉称王。西夏军事、经济力量较强,在宋、辽... 10-13世纪辽、宋、金等大国角逐时,西夏和高丽与大国时和时战,纵横捭阖,关系复杂、奥妙。西夏、高丽有类似的地位,在相当程度上影响着中国政治格局的变化。西夏、高丽政体有同有异,西夏称帝,高玉称王。西夏军事、经济力量较强,在宋、辽、金各国地位较重,对当时中国政治格局的影响也较大。两朝都借鉴中原儒学,设科举,但因宋与高丽互不接壤,较少防范,文化交往更加密切。两朝在《宋史》《辽史》《金史》有差不多相等的地位,但从宋、辽、金三史传记看,西夏详于高丽,反映10-13世纪两国在中原大国中地位相近,而西夏又较重于高丽。西夏被蒙古灭亡后,其主体民族党项族与契丹人、女真人融汇于汉族及其他民族中,而高丽经历4个多世纪改为李氏王朝,后发展成为独立国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夏 高丽
下载PDF
试论辽宋夏金时期的民族史观 被引量:3
8
作者 李珍 《史学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44-50,共7页
辽宋夏金时期是我国史学中民族史观发展的重要阶段。由于正统观念的变化与史书求实风气的影响 ,宋代民族史观在理论形式与史学实践中都表现出相当多的积极因素 ;但同时由于民族矛盾的激化 ,历史上华夷之辨的观念也出现了更为理论化的形... 辽宋夏金时期是我国史学中民族史观发展的重要阶段。由于正统观念的变化与史书求实风气的影响 ,宋代民族史观在理论形式与史学实践中都表现出相当多的积极因素 ;但同时由于民族矛盾的激化 ,历史上华夷之辨的观念也出现了更为理论化的形态。辽、夏、金作为以武力建国的少数民族政权 ,在吸纳汉族文化的同时 ,本民族文化也取得长足进展 ,与此相应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史观 史学 中都 风气 少数民族政权 正统观念 汉族文化 武力 民族矛盾 国史
下载PDF
正统观念与宋夏和战 被引量:3
9
作者 闫春新 张稳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75-80,共6页
中国历史上的正统观念最早起源于远古中原诸夏与四夷的华夷之辨,其内涵主要包括民族正统、政治正统、文化正统,这种内涵反映到史学上则产生了历史正统理论,主要包括华夏之争、大一统思想及五德终始说。宋代君臣的正统观念与西夏李氏政... 中国历史上的正统观念最早起源于远古中原诸夏与四夷的华夷之辨,其内涵主要包括民族正统、政治正统、文化正统,这种内涵反映到史学上则产生了历史正统理论,主要包括华夏之争、大一统思想及五德终始说。宋代君臣的正统观念与西夏李氏政权的正统观念都发挥着各自的作用,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宋夏关系。宋夏长达148年的抗衡和战争,与正统问题的处理息息相关。宋夏和战是彼此力量消长的结果,双方政治精英的思想观点也起了很大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统观念 历史正统 宋夏和战
下载PDF
气候变化对宋夏战事的影响述论 被引量:5
10
作者 金勇强 《宁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92-97,共6页
根据历史时期气候变化研究成果,利用石笋、孢粉、树轮记录对唐宋时期西北中东部气温序列进行了重建,并从横向和纵向分析了气候变化与战事的关系,同时对北宋时期气候冷暖变化和水旱灾害指数变动与宋夏战事的关联性进行了探讨,推论出宋夏... 根据历史时期气候变化研究成果,利用石笋、孢粉、树轮记录对唐宋时期西北中东部气温序列进行了重建,并从横向和纵向分析了气候变化与战事的关系,同时对北宋时期气候冷暖变化和水旱灾害指数变动与宋夏战事的关联性进行了探讨,推论出宋夏战事与气温波动存在负相关关系,与水旱灾害次数和水旱指数呈正相关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宋夏战事 气候变化 水旱灾害
下载PDF
论北宋华池寨地望及其功能 被引量:3
11
作者 崔玉谦 《保定学院学报》 2012年第3期61-63,72,共4页
华池寨位于今甘肃省华池县林镇乡东华池村一带,是北宋西北沿边堡寨中地位特殊的一座堡寨。它是利用市镇所改建的一座堡寨,并且紧邻同名的一座市镇——华池镇。华池寨处于环庆路防线的最南端,甚至北宋西北防线的最南端,是环庆路整体防御... 华池寨位于今甘肃省华池县林镇乡东华池村一带,是北宋西北沿边堡寨中地位特殊的一座堡寨。它是利用市镇所改建的一座堡寨,并且紧邻同名的一座市镇——华池镇。华池寨处于环庆路防线的最南端,甚至北宋西北防线的最南端,是环庆路整体防御体系甚至西北五路整体防御体系中极其重要的一个堡寨,同时也起到了为前线转运物资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宋 西夏 宋夏战争 堡寨 华池寨
下载PDF
辽夏封贡关系探析 被引量:2
12
作者 王万志 《史学集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53-64,共12页
辽夏封贡关系开始于公元986年李继迁附辽并接受辽朝册封,一直持续到辽朝灭亡。辽夏封贡体制受到辽、宋、夏三极政治格局的强烈影响,以"澶渊之盟"为转折点,可分前后两个发展阶段。第一个阶段辽朝奉行"联夏抗宋"方针... 辽夏封贡关系开始于公元986年李继迁附辽并接受辽朝册封,一直持续到辽朝灭亡。辽夏封贡体制受到辽、宋、夏三极政治格局的强烈影响,以"澶渊之盟"为转折点,可分前后两个发展阶段。第一个阶段辽朝奉行"联夏抗宋"方针,是辽夏封贡关系建立和发展的时期;第二个阶段因辽宋夏三国政治格局发生重大变化,辽夏封贡关系由发展走向破坏、最后又恢复。在辽夏封贡体系之下,两国保持着册封、进贡、朝贺、吊祭等朝贡活动往来,并且在军事、政治方面有密切互动和联系。在辽朝的朝贡体系中,西夏属于辽朝的"外圈"朝贡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辽朝 西夏 北宋 封贡关系 澶渊之盟
下载PDF
夏乐《大夏》与《九夏》论考 被引量:2
13
作者 金荣权 《浙江艺术职业学院学报》 CSSCI 2011年第4期19-23,共5页
《大夏》、《九夏》是夏代最重要的乐歌,它们不仅名称不同,内容更有质的区别。《大夏》是为了歌颂大禹功德而编制的大型乐舞,《九夏》则是周人挑选夏人遗留下来的乐歌而重新编定、命名的一组综合性乐歌。《大夏》、《九夏》原本都是诗... 《大夏》、《九夏》是夏代最重要的乐歌,它们不仅名称不同,内容更有质的区别。《大夏》是为了歌颂大禹功德而编制的大型乐舞,《九夏》则是周人挑选夏人遗留下来的乐歌而重新编定、命名的一组综合性乐歌。《大夏》、《九夏》原本都是诗、乐、舞三位一体的,它们产生的基础是诗歌,然后加以配乐、编舞。至周代,《大夏》仍然是周人最重要的乐舞之一,其歌诗内容不详;《九夏》诸乐曲还用于周人的各种礼事活动当中,而其歌诗也渐渐退至幕后,乐曲则成了周礼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大部分乐歌成了用于节制步伐的礼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夏代乐歌 大夏 九夏 礼乐
下载PDF
辽宋夏金政权历史地位辨 被引量:3
14
作者 梁斌 石艳 《哈尔滨学院学报》 2014年第4期106-111,共6页
公元907年唐王朝灭亡,中国迎来了历史上的第三次民族大融合。在这一时期,中华大地上呈现出辽宋夏金等多民族政权割据的局面,这些地方政权虽由不同民族建立,却皆以正统自居,承认自己是历史上某个朝代或某个政权的延朔,并多以统一天下为... 公元907年唐王朝灭亡,中国迎来了历史上的第三次民族大融合。在这一时期,中华大地上呈现出辽宋夏金等多民族政权割据的局面,这些地方政权虽由不同民族建立,却皆以正统自居,承认自己是历史上某个朝代或某个政权的延朔,并多以统一天下为己任。文章主要以辽宋夏金割据一方的历史事实为依据,对古代"中国"的含义和"夷夏"观念的演进进行分析,认为辽宋夏金政权皆属于历史时期的中国之范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代“中国” “夷夏”观念 辽宋夏金政权 现代“中国”
下载PDF
北宋御边战略的演变与西北市马贸易 被引量:5
15
作者 方文逑 喻学忠 《青海民族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9年第3期81-86,共6页
北宋处于强敌环伺时代,民族关系错综复杂,为抵御外敌,北宋根据自身实力强弱和周边民族关系格局的变化,在不同时期灵活调整御边政策,使边疆政策呈现出一定的阶段性。西北市马贸易受北宋御边战略的导向,表现出不同阶段的运作特征。北宋政... 北宋处于强敌环伺时代,民族关系错综复杂,为抵御外敌,北宋根据自身实力强弱和周边民族关系格局的变化,在不同时期灵活调整御边政策,使边疆政策呈现出一定的阶段性。西北市马贸易受北宋御边战略的导向,表现出不同阶段的运作特征。北宋政府利用市马贸易控制西北吐蕃,实行怀柔羁縻,以夷制夷的边疆政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宋 御边战略 吐蕃 市马贸易 宋夏关系
下载PDF
西夏与辽朝关系述论 被引量:5
16
作者 刘建丽 《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91-96,共6页
北宋时期,位居东北的契丹辽国与西北地区的党项夏国有密切的政治、经济联系。夏辽关系经历了结盟、毁盟、战争、复盟的发展演变过程。夏辽关系深受夏、辽、宋三国对峙形势变化的影响。
关键词 北宋时期 西夏 辽国 关系
下载PDF
中原与边陲、书面与民间文学互动之范例--西夏《五更转》源流及最早作者伏知道创作简论 被引量:2
17
作者 徐希平 《中原文化研究》 2021年第6期107-114,共8页
《五更转》是广泛流行于中国各地的一种民间曲调,中原及边陲,汉语及各族语言文学中都有相关形式的作品。从西夏文《五更转》与中原文学有着密切的关系,由此追溯《五更转》的源头。欧阳询《艺文类聚》所载陈代伏知道《从军五更转》为现... 《五更转》是广泛流行于中国各地的一种民间曲调,中原及边陲,汉语及各族语言文学中都有相关形式的作品。从西夏文《五更转》与中原文学有着密切的关系,由此追溯《五更转》的源头。欧阳询《艺文类聚》所载陈代伏知道《从军五更转》为现存最早的书面文学文献,其五绝形式成为后来的的中原文人《从军五更转》的定格,但在西夏、敦煌以及中原民间《五更转》却变得较为灵活自由。伏知道《从军五更转》是描写边塞特殊生活场景,表达征人情绪的作品,为中原文人尤其是在明代作家作品中多有传承。但民间作品则主要为表现男女相思和宣扬宗教教义两大类。对伏知道籍贯、与南朝伏曼容家族关系及其创作予以考论,反映了中华文学中各地域各族别各语种之间书面与民间文学的影响与互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夏文学 《五更转》曲辞 伏知道
下载PDF
辽宋西夏金的避讳、称谓和排行 被引量:6
18
作者 王曾瑜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5期559-566,共8页
避讳、称谓和排行是中国古代社会生活的一部分,三者有一定的关联,而在辽宋西夏金代又有其特点。本文在以前的研究基础上,作了进一步的介绍和论述。
关键词 西夏 避讳 称谓 排行
下载PDF
宋夏时期鄂尔多斯高原生态环境的多视角观察 被引量:3
19
作者 何彤慧 《西夏研究》 2010年第4期68-77,共10页
鄂尔多斯高原是党项族中兴和西夏立国的核心区域,认识该区域的生态环境状况,是西夏历史研究中不容忽视的课题。本文从历史文献、地名学、历史生态学、地层学和考古学等不同视角,对此作了多角度的分析和梳理,以求不同的结果能相互映衬。
关键词 宋夏时期 鄂尔多斯高原 生态环境
下载PDF
余靖与宋夏和议 被引量:2
20
作者 魏淑霞 陈燕 《宁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91-94,共4页
余靖,宋朝著名的谏官、政治家、外交家,他的一生以"风采清华"著称于世,以刚正直言而位列当时"四谏"之一,他身处多事之秋,心系国家安危,逢时有事,他便奔走于南北,可谓功在史官,名在夷狄,有声甚远。本文选取了庆历年... 余靖,宋朝著名的谏官、政治家、外交家,他的一生以"风采清华"著称于世,以刚正直言而位列当时"四谏"之一,他身处多事之秋,心系国家安危,逢时有事,他便奔走于南北,可谓功在史官,名在夷狄,有声甚远。本文选取了庆历年间宋夏和议事件,通过叙述余靖在当时复杂的政治环境中,以过人的胆识和智慧出使辽,从容坐于帐中辩言,往复数十次,最终说服辽同意宋夏和议,为宋朝带回了准确的情报信息,为推进宋夏和议的持续进行及维护宋的利益作出了重要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余靖 宋夏和议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