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5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毛泽东领导湘赣边界秋收起义的前期准备
1
作者 朱红英 曾长秋 《云梦学刊》 2024年第6期92-100,共9页
根据中共中央汉口八七会议关于举行湘鄂赣粤四省总暴动的精神,毛泽东与中共湖南省委在长沙沈家大屋决策,为发动湘赣边界秋收起义作了政治筹划和组织准备;毛泽东在安源张家湾召开军事会议,组建工农革命军;毛泽东在赶往铜鼓途中在张坊遇险... 根据中共中央汉口八七会议关于举行湘鄂赣粤四省总暴动的精神,毛泽东与中共湖南省委在长沙沈家大屋决策,为发动湘赣边界秋收起义作了政治筹划和组织准备;毛泽东在安源张家湾召开军事会议,组建工农革命军;毛泽东在赶往铜鼓途中在张坊遇险,脱险以后点燃了湘赣边界秋收起义的烽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湘赣边界秋收起义 湖南省委沈家大屋决策 安源张家湾军事会议
下载PDF
论湘渝黔边区民族文化旅游区的建立 被引量:19
2
作者 刘沛林 Geoff Wall 张玉冰 《经济地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119-123,共5页
湘渝黔边区是指以传统的"武陵山区"为核心区域的3省邻近地区,大致包括湖南境内的张家界市、湘西州、怀化市,重庆的黔江区,贵州的铜仁地区和黔东南州等6个地州市,是苗族、土家族、侗族等少数民族集中聚居区,也是全国典型的老... 湘渝黔边区是指以传统的"武陵山区"为核心区域的3省邻近地区,大致包括湖南境内的张家界市、湘西州、怀化市,重庆的黔江区,贵州的铜仁地区和黔东南州等6个地州市,是苗族、土家族、侗族等少数民族集中聚居区,也是全国典型的老、少、边、穷山区,归属于国家"西部地区"。区域文化上的趋同性、区域旅游资源上的互补性、区域脱贫任务的紧迫性和区域旅游开发的无序性,使湘渝黔边区民族文化旅游区的建立显得十分必要。同时,具备一定基础的旅游开发现状、逐步形成的区域旅游交通网络、各地政府关于旅游业发展认识上的渐趋统一以及区域旅游中心的初步形成,使湘渝黔边区民族文化旅游区的发展成为可能。湘渝黔边区民族文化旅游区的形成,必须着手进行以下工作:迅速编制总体规划,完善旅游交通网络,建立旅游环线,推出区际旅游联合体和共同市场,多渠道吸纳资金,建立特色文化保护区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文化旅游区 湘渝黔边区 湖南 重庆 贵州 旅游资源 旅游开发 生态博物馆 特色文化保护区
下载PDF
湖南茶陵下东方言语音中赣语和湘语混合的特点 被引量:5
3
作者 李珂 《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25-128,共4页
调查研究湖南省东部的茶陵县下东乡汉语方言的语音系统要素,并且通过跟古代汉语和现代汉语中南昌方言和长沙方言的比较,探讨下东乡方言的语音特点以及跟赣语和湘语的关系,认为它是一种具有赣语和湘语特点的独立的混合类型方言。
关键词 汉语方言 湖南方言 赣语 湘语 蔡陵话 语音比较
下载PDF
曾国藩体育知行观探析 被引量:1
4
作者 董晓冰 覃章晟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38-140,共3页
曾国藩对体育的认识,不仅把中国传统的养生与封建礼教相结合,而且与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相联系,表现出始于养生、重视习身练武、志在奠基人生的认识特征。曾国藩对体育的实践,主要集中在养生的细节方面,追求养生的效果。
关键词 曾国藩 湖湘文化 体育认识 体育实践
下载PDF
武汉政治分会的设置和存废之争:桂系、蒋介石对全局的角逐 被引量:2
5
作者 张皓 《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144-156,共13页
1927年至1929年,蒋介石与桂系以武汉政治分会的设置与存废为中心,展开了一场对全局的角逐。武汉政治分会的设置,是双方协议分占东南与两湖和"蒋桂相安、共同北伐"的必然结果。它成立后在对两湖的"治理"尤其与蒋介... 1927年至1929年,蒋介石与桂系以武汉政治分会的设置与存废为中心,展开了一场对全局的角逐。武汉政治分会的设置,是双方协议分占东南与两湖和"蒋桂相安、共同北伐"的必然结果。它成立后在对两湖的"治理"尤其与蒋介石的财政较量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因此成为当时各政治分会中的典型和蒋介石的眼中钉。它的撤销,既是桂系在这场角逐中败北的必然结果,亦是国民党政府的政治体制不可能是"分权共掌"而是专制独裁的必然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武汉政治分会 桂系 蒋介石 湖南事变
下载PDF
越南北使汉诗与中国湖湘文化 被引量:4
6
作者 詹志和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6期147-150,共4页
14至19世纪间北上出使中国的越南使臣创作的汉诗成就斐然。湖南是绝大多数越南北使往返必经之地,湖南境内的湘江和洞庭湖为越南北使天然地提供了舟行之便,越南北使行舟于湘江和洞庭湖之上创作了大量"湖湘诗",这些诗叙景、抒怀、记事兼... 14至19世纪间北上出使中国的越南使臣创作的汉诗成就斐然。湖南是绝大多数越南北使往返必经之地,湖南境内的湘江和洞庭湖为越南北使天然地提供了舟行之便,越南北使行舟于湘江和洞庭湖之上创作了大量"湖湘诗",这些诗叙景、抒怀、记事兼备,很多是同湖湘文士相与酬唱,其中那些以"潇湘八景"为直接对象或者灵感触媒的诗歌,与日本、韩国的同类诗歌一道,构成了中古、近代东亚文化圈内引人注目的审美-艺术景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越南北使 汉诗 湖南 潇湘八景
下载PDF
论湘军集团对湘中近代人才的扶持 被引量:2
7
作者 黄民文 朱耀斌 《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学报》 2016年第6期25-28,共4页
湘军集团崛起之后不仅大力荫庇栽培亲属后辈,而且鼎力帮扶提携乡友邻里,还全力兴办学校教化后人,为广大湘中学子的成才创造了良好的条件。湘军集团的这些举措,使湘中近代人才异军突起。
关键词 湘军集团 湘中人才 荫庇 栽培 提携
下载PDF
泸溪乡话与泸溪湘语的语音比较及语音演变 被引量:2
8
作者 瞿建慧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2年第2期207-211,共5页
与泸溪湘语相比,泸溪乡话语音具有突出的保守性、明显的地域性和鲜明的独特性。泸溪乡话和泸溪湘语孕育于同一母体——古楚语,在演变发展过程中,它们都受到了官话、赣语的影响。泸溪乡话自身特殊的演变和遗存的古音是与泸溪湘语不能通... 与泸溪湘语相比,泸溪乡话语音具有突出的保守性、明显的地域性和鲜明的独特性。泸溪乡话和泸溪湘语孕育于同一母体——古楚语,在演变发展过程中,它们都受到了官话、赣语的影响。泸溪乡话自身特殊的演变和遗存的古音是与泸溪湘语不能通话的原因。泸溪乡话的保守性与独特性,不仅与相对封闭的环境、语言忠诚性有关,还与瓦乡人强烈的族群认同意识分不开。泸溪乡话借用湘语、兼用湘语的现象很普遍,转用湘语的人群正在扩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湘方言 泸溪乡话 泸溪湘语 语音比较 演变
下载PDF
湖南学生英语语音音段音位学习中湘方言的负迁移作用 被引量:4
9
作者 法小鹰 《云梦学刊》 2011年第4期128-131,共4页
湖南学生受方言的影响根深蒂固,而湘方言语音和英语语音之间存在着很多差异,从而造成了湖南学生英语语音学习中的负迁移现象。如何减少负迁移从而改进并完善英语发音,是湖南的英语教师与学生应该特别重视的一个问题。
关键词 英语语音 湖南学生 湘方言 负迁移 教学对策
下载PDF
湘绣文化的多样性及其艺术特色 被引量:5
10
作者 王焱 《吉林艺术学院学报》 2013年第5期37-39,共3页
湘绣在悠久的历史发展过程中,承袭楚汉文化精髓,创新、丰富湖湘文化核心,并全面汲取民间刺绣的群体智慧,逐渐形成了具有湘地群体风格的独特的刺绣艺术。本文系统分析了楚汉文化、湖湘文化及民间刺绣对湘绣发展的影响,并对其多样性文化... 湘绣在悠久的历史发展过程中,承袭楚汉文化精髓,创新、丰富湖湘文化核心,并全面汲取民间刺绣的群体智慧,逐渐形成了具有湘地群体风格的独特的刺绣艺术。本文系统分析了楚汉文化、湖湘文化及民间刺绣对湘绣发展的影响,并对其多样性文化风格的刺绣艺术特色进行了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湘绣 楚汉 湖湘 文化 艺术特色
下载PDF
湖南旅游业与湘菜餐饮业融合发展现状及障碍调查 被引量:8
11
作者 韩燕平 《江苏商论》 2012年第8期43-45,51,共4页
湖南旅游业与湘菜产业融合具有提升旅游产品的质量、降低经营风险、提升产业的管理水平和更好地挖掘文化的现实意义。产业属性相同、产业目标一致、产业交叉存在、产业互动明显、产业灵魂同根和产业带动显著促使二者产业融合成为必然。... 湖南旅游业与湘菜产业融合具有提升旅游产品的质量、降低经营风险、提升产业的管理水平和更好地挖掘文化的现实意义。产业属性相同、产业目标一致、产业交叉存在、产业互动明显、产业灵魂同根和产业带动显著促使二者产业融合成为必然。当前,湖南旅游业与湘菜餐饮业产业融合出现了八大融入点,也存在市场需求尚未真正成熟、产业融合主体缺乏主动性和政府管制严格等障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湖南旅游业 湘菜产业 产业融合
下载PDF
桂林湘赣系传统古村选址与布局对比初探 被引量:4
12
作者 龚克 王翌铭 《华中建筑》 2016年第9期140-144,共5页
以灵川、阳朔和兴安三个县域内的湘赣系传统古村落为样本进行研究,发现一些村落的选址有悖于传统风水理论并对布局造成影响的奇特现象,并结合历史背景、风水理论及自然条件进行初步的对比性探索。最终得出5点结论:第一,古村基址与靠山... 以灵川、阳朔和兴安三个县域内的湘赣系传统古村落为样本进行研究,发现一些村落的选址有悖于传统风水理论并对布局造成影响的奇特现象,并结合历史背景、风水理论及自然条件进行初步的对比性探索。最终得出5点结论:第一,古村基址与靠山之间的距离受村落始建时间、迁徙原因及驿道三方面因素影响;第二,古村基址距大规模水系较远主要是出于对防洪需求的考虑;第三,古村与大规模水系呈垂直布局关系是山体走向、道路走向和湘赣系建筑单体布局三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第四,在古村同一组团里,异姓居住的混合度较差。第五,古村规划布局受少数民族文化影响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湘赣系 传统村落 选址 布局 对比研究
下载PDF
从“边区”到“政区”:明代湖广行都司的制度运行与社会秩序 被引量:2
13
作者 彭勇 《求是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134-144,共11页
鄂、豫、陕、川四省交界的内地边区,因山多林密、人口不多,明初采取了"空其地,禁流民不得入"的措施。但到明中期,这里还是酿成荆襄流民变乱。在平定变乱后,明中央决定在这里新置郧阳府、湖广行都司等机构以加强管理,并设置郧... 鄂、豫、陕、川四省交界的内地边区,因山多林密、人口不多,明初采取了"空其地,禁流民不得入"的措施。但到明中期,这里还是酿成荆襄流民变乱。在平定变乱后,明中央决定在这里新置郧阳府、湖广行都司等机构以加强管理,并设置郧阳抚治(巡抚)来统辖,"边区"因此演化为"政区"。湖广行都司是权兼军事和行政的管理机构,在明中期设置时已呈现出新的时代特征。虽然中间有被裁撤的经历,但终因卫所事务的特殊性,湖广行都司建置一直延续到清康熙年间。从有明一代湖广行都司制度设计、运行及实效可见,作为军政管理的重要机构,都司卫所在明清时期社会秩序的调控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湖广行都司 卫所制度 荆襄流民 郧阳 巡抚
下载PDF
张栻、魏了翁的实学思想及对湘蜀文化的沟通 被引量:3
14
作者 蔡方鹿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1期16-20,共5页
张栻、魏了翁具有丰富的实学思想 ,这主要表现在求实求理 ,重躬行践履 ,对欲、利的肯定 ,把义理与训诂相结合等方面。并且 ,张、魏了翁作为蜀籍学者 ,又长期在湖湘地区活动 ,沟通了湘蜀两地的文化 ,使湖湘文化和巴蜀文化取长补短 ,共... 张栻、魏了翁具有丰富的实学思想 ,这主要表现在求实求理 ,重躬行践履 ,对欲、利的肯定 ,把义理与训诂相结合等方面。并且 ,张、魏了翁作为蜀籍学者 ,又长期在湖湘地区活动 ,沟通了湘蜀两地的文化 ,使湖湘文化和巴蜀文化取长补短 ,共同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栻 魏了翁 实学 湘蜀文化 沟通
下载PDF
湖南地方戏曲生存现状探析 被引量:7
15
作者 李跃忠 《湖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2期153-156,共4页
湖南戏曲曾有过辉煌的历史,但1980年代后期以来便每况愈下,其生存现状颇为困窘,不少剧种只有1-2个国营或集体制剧团或民间业余剧团在支撑,大多数剧团名存实亡;演出市场不断萎缩;演员年龄老化,后继乏人;没有新的观众群出现。产生、形成... 湖南戏曲曾有过辉煌的历史,但1980年代后期以来便每况愈下,其生存现状颇为困窘,不少剧种只有1-2个国营或集体制剧团或民间业余剧团在支撑,大多数剧团名存实亡;演出市场不断萎缩;演员年龄老化,后继乏人;没有新的观众群出现。产生、形成、发展于农耕文明的戏曲难以适应现代商品经济社会的发展,这是湖南戏曲衰落的根本原因;此外,城镇化运动的兴起,多元化娱乐方式的冲击也加剧了湖南戏曲的衰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湖南地方戏 生存现状 湘剧 花鼓戏 祁剧
下载PDF
湘剧高腔音乐传承与湖南高校文化建设的融合 被引量:1
16
作者 于兰英 吴丹 殷瑛 《湖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1年第4期122-128,共7页
湘剧高腔是湘剧中最成熟、最富特色及代表性的声腔形式,其音乐蕴含丰富,地域色彩浓烈,可作为传承和弘扬湖湘文化的有效体载。一方面,湘剧高腔音乐传承有利于湖南高校文化建设,增强其学生的文化认同感和地域认同感、培养民族意识和家国情... 湘剧高腔是湘剧中最成熟、最富特色及代表性的声腔形式,其音乐蕴含丰富,地域色彩浓烈,可作为传承和弘扬湖湘文化的有效体载。一方面,湘剧高腔音乐传承有利于湖南高校文化建设,增强其学生的文化认同感和地域认同感、培养民族意识和家国情怀;另一方面,湖南高校也是当下能使湘剧高腔音乐得以继承、发扬的合适场合和重要阵地,二者相辅相成,融合发展是大势所趋。当代湘剧高腔音乐经过内容题材、舞美设计、声腔设计及伴奏乐队等多方面的改革,可以在保留传统戏剧进校园活动、创新传承方式、建立长效融合机制、加强湘剧高腔音乐美育课程建设以及利用新媒体开发艺术传承新形式等方面与湖南高校文化建设相融合,推动湖南高校的文化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湘剧高腔音乐 湖南高校文化建设 融合
下载PDF
乡邦世族与晚清诗学传承——以湘社为例 被引量:2
17
作者 郑学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5年第1期217-222,183,共7页
以易顺鼎、程颂万为代表的湘社作家群,集中体现了乡邦世族在晚清诗学传承中的作用。世传家学是诗学传承的重要途径,并造就家族文学的思想底色;对本家族文学造诣的自豪感维系了传习文学技巧的热情,以及统一文风在家族代际禅替间的稳定;... 以易顺鼎、程颂万为代表的湘社作家群,集中体现了乡邦世族在晚清诗学传承中的作用。世传家学是诗学传承的重要途径,并造就家族文学的思想底色;对本家族文学造诣的自豪感维系了传习文学技巧的热情,以及统一文风在家族代际禅替间的稳定;家庭独特的文化氛围,还会浸染进作家的创作个性。家族在文化圈子内和地方上的影响力,能帮助作家获取文化资源,掌握传播领域话语权,并促成第一读者给出正面的权威批评。女性文学的传承附庸于家族文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族文学 晚清湖南 诗学传承 湘社
下载PDF
论二刘之争对中法台湾之战的影响 被引量:5
18
作者 陈忠纯 《台湾研究集刊》 CSSCI 2008年第2期16-25,共10页
二刘之争向为学界所关注,但以往相关研究多热衷于讨论矛盾双方谁是谁非,对于这场争斗对抗法战局究竟有何影响,却鲜有人予以研究。事实上,二刘间的恩怨,加上清廷人事安排的失当,导致台湾出现了"将帅参商"、"事权不一&quo... 二刘之争向为学界所关注,但以往相关研究多热衷于讨论矛盾双方谁是谁非,对于这场争斗对抗法战局究竟有何影响,却鲜有人予以研究。事实上,二刘间的恩怨,加上清廷人事安排的失当,导致台湾出现了"将帅参商"、"事权不一",很大程度上阻碍了清军的备战与战略选择。厘清清军内部的矛盾争斗与战争间的关系,才能更加准确地理解和评价清军在台湾保卫战中的表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刘之争 湘淮畛域 撤基援沪 固守待援
下载PDF
论中国共产党与国民党湘系地方实力派的统战关系
19
作者 陈灿军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1期23-27,共5页
统战工作是中共总战略、策略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共产党与国民党湘系地方实力派的统战关系,前后持续20余年。其间,既有良好的合作和顺利的发展,也有尖锐的对立和严重的挫折,但最终还是取得了圆满的结局———实现了湖南的和平解放... 统战工作是中共总战略、策略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共产党与国民党湘系地方实力派的统战关系,前后持续20余年。其间,既有良好的合作和顺利的发展,也有尖锐的对立和严重的挫折,但最终还是取得了圆满的结局———实现了湖南的和平解放。尽释前嫌,化敌为友,正确处理原则性与灵活性的关系,充分发挥中共上层和中下层领导在统战工作的不同作用,是中国共产党在与国民党湘系地方实力派开展统战工作中留下的宝贵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 国民党 湘系 地方实力派 统战关系
下载PDF
《湘报》与晚清湖南信息传播模式的现代转型 被引量:2
20
作者 阳海洪 赵亚丽 《湖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年第3期73-80,共8页
媒介不仅传播信息,而且对人的思维方式、社会关系、身份建构都会产生深刻影响。《湘报》从变法维新、改革现存秩序的目标出发,在传播主体、传播渠道、传播内容、传播受众与传播效果等方面,将“传达者”的官报传播模式,改造为“启蒙者”... 媒介不仅传播信息,而且对人的思维方式、社会关系、身份建构都会产生深刻影响。《湘报》从变法维新、改革现存秩序的目标出发,在传播主体、传播渠道、传播内容、传播受众与传播效果等方面,将“传达者”的官报传播模式,改造为“启蒙者”的现代化传播模式,重构知识分子的政治参与方式。如此,政党与传媒携手,成为意见竞争的参与主体与主要方式,传媒成为意见竞争与关系管理的平台和现代政治运作的基础,其极大地增强了现代传媒的传播力,也为近代湖湘知识分子的政治参与提供了新渠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湘报》 晚清湖南 传播模式 湖湘知识分子 意见竞争 政治参与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