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医“法天象地”思维逻辑的分形理论解析 被引量:1
1
作者 王浩 《医学与哲学》 2020年第10期64-66,共3页
大自然中有很多的分形模型,现代生物医学发现,人体也不例外,如人脑、肺管、克隆技术和干细胞移植都有分形理论的应用。中医认为"有诸内必形于诸外",人体的耳、鼻、舌、手、足等各个部分,都是人体的缩影,这与生物分形原理似乎... 大自然中有很多的分形模型,现代生物医学发现,人体也不例外,如人脑、肺管、克隆技术和干细胞移植都有分形理论的应用。中医认为"有诸内必形于诸外",人体的耳、鼻、舌、手、足等各个部分,都是人体的缩影,这与生物分形原理似乎一脉相通、不谋而合。结合临床感悟,发现中医"法天象地"的思维逻辑也是分形理论对于"万物皆本于阴阳"的朴素应用。并且,分形理论在中医里的应用效果也经受住了临床的检验。这为利用分形理论解释传统医学做出了尝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形 阴阳 法天象地 中医
下载PDF
《黄帝内经》中的脏象 被引量:2
2
作者 孟庆云 《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 1991年第4期10-13,71,共5页
脏象是中医学关于人体结构和功能的说明模型,这一理论的建立有其深刻的科学文化背景,其来源有三:一是关于“脏”的知识,二是“象”的观念,三是联系“脏”和“象”及建立脏象学说的方法论。《内经》记载了八卦脏象、六节脏象和五脏六腑... 脏象是中医学关于人体结构和功能的说明模型,这一理论的建立有其深刻的科学文化背景,其来源有三:一是关于“脏”的知识,二是“象”的观念,三是联系“脏”和“象”及建立脏象学说的方法论。《内经》记载了八卦脏象、六节脏象和五脏六腑全息脏象等三种模式的脏象。脏象学说以其模型性、层次性、关联性、时空性、全息性等五大特征称著于世,是中医学理论特色的体现。脏象不仅是医学理论,也是民族传统文化和智慧的结晶,还有方法论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经 脏象学说 脏象模型 八卦脏象 六节脏象 五脏六腑全息脏象
下载PDF
寻景、营景和题景--中国“山水”语境下的风景建筑设计 被引量:2
3
作者 何崴 《建筑创作》 2020年第1期46-67,共22页
本文以笔者近年来设计完成的4个风景建筑为例,阐述了笔者在中国"山水"语境下,对风景建筑,及其设计这一命题的认识与思考。笔者认为,中国山水自然观没有主客体之分,人将山水视为有灵的伙伴,因此用"山水建筑"一词来... 本文以笔者近年来设计完成的4个风景建筑为例,阐述了笔者在中国"山水"语境下,对风景建筑,及其设计这一命题的认识与思考。笔者认为,中国山水自然观没有主客体之分,人将山水视为有灵的伙伴,因此用"山水建筑"一词来定义风景建筑更为准确。关于它的设计,则应从寻景开始,通过营景完成建筑与环境的对话,最终运用题景,将"景-物-人"三位一体,实现情境的营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水建筑 山水自然观 万物 相地 情境
下载PDF
刘向校书动机发微 被引量:1
4
作者 邓骏捷 《古籍整理研究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53-57,共5页
先秦时期文献的丰厚积累,秦始皇焚书和秦末动乱对典籍流传的破坏,西汉初中期图书文献的增加,以及汉朝的求书、藏书和校书传统,构成了刘向校书的学术背景。然而元、成二朝郊庙礼制改革的论争,以及成帝朝灾异屡降,迫使成帝急需理论的依据... 先秦时期文献的丰厚积累,秦始皇焚书和秦末动乱对典籍流传的破坏,西汉初中期图书文献的增加,以及汉朝的求书、藏书和校书传统,构成了刘向校书的学术背景。然而元、成二朝郊庙礼制改革的论争,以及成帝朝灾异屡降,迫使成帝急需理论的依据和历史的借鉴,加之成帝个人对典籍经书的喜爱,便效法前朝以求书、校书来寻求解决现实政治问题的传统,这才是成帝下诏校书的真正的动机。刘向适逢其时,以其特殊的身份承担了历史交托给他的重大使命。因此,唯有全面理解刘向校书在学术文化与现实政治上的功能,才能更充分地掌握成帝下诏校书的实质目的和整体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刘向 校书 校书动机 汉成帝
下载PDF
近代华北乡村社会治理比较研究——以获鹿县、宝坻县为例
5
作者 任吉东 《河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5年第3期1-7,共7页
相同的年代、相近的地域、统一的国家权力和官僚体制下,清代顺天府宝坻县与直隶省获鹿县两地的乡村社会治理形式浑然有别。这既反映在两地乡村组织结构的差别与乡村职役人员的构成任职上,也表现在两地乡村社会不同的治理模式与理念上,... 相同的年代、相近的地域、统一的国家权力和官僚体制下,清代顺天府宝坻县与直隶省获鹿县两地的乡村社会治理形式浑然有别。这既反映在两地乡村组织结构的差别与乡村职役人员的构成任职上,也表现在两地乡村社会不同的治理模式与理念上,宝坻县所反映出来的是乡保制下的官绅博弈,而获鹿县所呈现出来的是乡地制下的庶民政治,体现出两地不同的国家与地方社会的关系以及近代乡村社会治理的多元性与复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宝坻县 获鹿县 乡保 乡地 乡村治理
下载PDF
项羽“乌江自刎”学术讨论综述 被引量:3
6
作者 张大可 《红河学院学报》 2009年第1期21-28,共8页
项羽"乌江自刎",是汉代两大史学家司马迁和班固记录在《史记》、《汉书》中的实录,是特别用一大段文字记录的悲剧英雄谢幕,千百年来没有疑义。2007年2月,红学大家冯其庸先生在《中华文史论丛》发表《项羽不死于乌江考》,提出&... 项羽"乌江自刎",是汉代两大史学家司马迁和班固记录在《史记》、《汉书》中的实录,是特别用一大段文字记录的悲剧英雄谢幕,千百年来没有疑义。2007年2月,红学大家冯其庸先生在《中华文史论丛》发表《项羽不死于乌江考》,提出"项羽不死于乌江说",引发学术争议。由于冯文无"考"而借用"考证"之名造势,所生发出的学风问题已超出学术之外,引起了学术界的重视。2008年11月15日至18日,学术界在安徽和县召开了项羽学术讨论会,着重讨论了项羽"乌江自刎"的问题。这是数十年来不可多见的真正意义上的学术"论战"。文章对此作一阶段性的综述,为学术界的深入讨论提供信息资料,以飨对此关注的读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项羽 乌江自刎 身死东城 综述
下载PDF
黄妙应与《博山篇》
7
作者 王炳庆 《泉州师范学院学报》 2007年第3期7-11,共5页
黄妙应即妙应禅师,是唐末福建高僧,他入佛门却重视研究相地法,剃发而不受足戒,平生为人相地并留谶语,是福建本土著名堪舆家。通过对黄妙应生平事迹以及相地法著作《博山篇》的研究,探讨黄妙应的生平事迹和《博山篇》的相地法则,对黄妙... 黄妙应即妙应禅师,是唐末福建高僧,他入佛门却重视研究相地法,剃发而不受足戒,平生为人相地并留谶语,是福建本土著名堪舆家。通过对黄妙应生平事迹以及相地法著作《博山篇》的研究,探讨黄妙应的生平事迹和《博山篇》的相地法则,对黄妙应是否是《博山篇》的作者提出疑问和看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妙应 《博山篇》 相地法
下载PDF
从“有命在天”到“我实负百姓”——从商纣王、项羽、隋炀帝的政治意识看古代中国政权合法性观念的演变 被引量:1
8
作者 王蓉 《山东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2年第2期83-86,共4页
商纣王认为自己“有命在天” ,统治权由殷人的祖先神也即社会的最高神上帝授予 ,故他的统治只需向上帝负责而不需顾及其他 ;项羽认为他的政权来自于楚人的支持与杰出的军事才能 ,故他的统治带有鲜明的地区色彩和军事色彩 ;隋炀帝的政权... 商纣王认为自己“有命在天” ,统治权由殷人的祖先神也即社会的最高神上帝授予 ,故他的统治只需向上帝负责而不需顾及其他 ;项羽认为他的政权来自于楚人的支持与杰出的军事才能 ,故他的统治带有鲜明的地区色彩和军事色彩 ;隋炀帝的政权来自于宫廷阴谋与贵族阶层的支持 ,故他的统治立足于上层。三者的政治意识都具有极大的局限性 ,因而被历史所淘汰 ;然而时代的发展又使他们从视“天”为政权合法性的来源发展到视“人”为来源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商纣王 项羽 隋炀帝 政治意识 政权合法性
下载PDF
奥地利国家图书馆藏稀见小说两种考略:《刻全像五显灵官大帝华光天王传》与《聊斋全图》 被引量:3
9
作者 刘蕊 《图书馆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05-113,共9页
奥地利国家图书馆庋藏多种明清小说类文献,且不乏版本稀见者。其中,明刊本《刻全像五显灵官大帝华光天王传》和清抄本《聊斋全图》二者尤为值得关注。《刻全像五显灵官大帝华光天王传》有别于伦敦英国博物院藏本,该本乃文雅堂根据昌远... 奥地利国家图书馆庋藏多种明清小说类文献,且不乏版本稀见者。其中,明刊本《刻全像五显灵官大帝华光天王传》和清抄本《聊斋全图》二者尤为值得关注。《刻全像五显灵官大帝华光天王传》有别于伦敦英国博物院藏本,该本乃文雅堂根据昌远堂刻本、并参照别本刊刻而成,其异文部分或保存了余象斗原刊本的部分原貌。《聊斋全图》,左文右图以图为主,彩图精美,文字部分以小楷抄就。该本与《聊斋图说》风格相似,版本罕见,当成书于鸦片战争(1840)以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奥地利国家图书馆 《刻全像五显灵官大帝华光天王传》 《聊斋全图》
下载PDF
巴土家族神崇拜的演变与历史文化的变迁 被引量:8
10
作者 向柏松 《中南民族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54-58,共5页
巴人及其后裔土家族的族神崇拜随其族群迁徙的历程、社会历史的转型而几经演变,经历了由向王天子崇拜到白帝天王崇拜而后土王崇拜的交接更替。不同的族神崇拜产生于不同的历史阶段、不同的地域,形成了具有不同时代特征的地域文化,表... 巴人及其后裔土家族的族神崇拜随其族群迁徙的历程、社会历史的转型而几经演变,经历了由向王天子崇拜到白帝天王崇拜而后土王崇拜的交接更替。不同的族神崇拜产生于不同的历史阶段、不同的地域,形成了具有不同时代特征的地域文化,表现出巴、土家文化统一而多样的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巴人 土家族 族神崇拜 文化统一 土王崇拜 历史阶段 演变 地域文化
下载PDF
日藏写本《天地瑞祥志》编纂诸问题考论 被引量:1
11
作者 宋小芹 曹建国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141-149,187,共10页
日藏写本《天地瑞祥志》中征引了数量可观的诗赋颂赞类文学作品,通过比较可以发现,这些诗赋颂赞大多转引自《艺文类聚》,并且具有特殊的位置关系,这有助于研究《天地瑞祥志》编纂的材料来源,对研究其编纂者身份也大有裨益。编纂者以注... 日藏写本《天地瑞祥志》中征引了数量可观的诗赋颂赞类文学作品,通过比较可以发现,这些诗赋颂赞大多转引自《艺文类聚》,并且具有特殊的位置关系,这有助于研究《天地瑞祥志》编纂的材料来源,对研究其编纂者身份也大有裨益。编纂者以注文形式对《招魂》作政治灾异论的阐释,又从“瑞祥”角度征引诗赋,思想上具有“祗承谴诫、预避灾孽”的讽喻用意,这一点区别于简单为文的目的,但是对诗文材料的甄选和全书的整体编排又呈现出体例标准不一的情况,这暴露出了编者萨守真对传统中国的灾异祥瑞学的理解困惑,甚至存在诸多误解和不通达之处,从而也可证明萨守真并不是中土唐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地瑞祥志》 《艺文类聚》 征引诗赋 祥瑞
下载PDF
古代惠州西湖核心区域建筑群的“相地”“立基”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梁仕然 《中国园林》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129-133,共5页
依据古代文献对惠州西湖核心区域建筑布局复原的基础上,借用《园冶》“相地”“立基”之说,并结合实测数据探讨了主要建筑的选址、造景意图和自然山水条件之间的联系。提出古代惠州西湖建筑的选址布局并非简单的空间布置,而是融合古典... 依据古代文献对惠州西湖核心区域建筑布局复原的基础上,借用《园冶》“相地”“立基”之说,并结合实测数据探讨了主要建筑的选址、造景意图和自然山水条件之间的联系。提出古代惠州西湖建筑的选址布局并非简单的空间布置,而是融合古典造园理念、宏观山形地势走向及风水思想,最终形成具有较深刻、丰富的内涵,并符合传统山水审美的规划设计。通过古惠州西湖为个案探索中国古代大尺度景观的“民族特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惠州西湖 建筑 “相地” “立基”
下载PDF
“风水”内涵流变考释 被引量:1
13
作者 王逸之 《中国文化研究》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77-88,共12页
“风水”被当作“堪舆”“相地”等的同义词,是目前学术界的普遍观点。风水虽然受到先秦“相地”的影响,又与以《宫宅地形》为代表的“形法”和以图宅术为代表的五音宅法,存在着诸多内涵的交集,但并不能等同视之。汉以降的五音宅法注重... “风水”被当作“堪舆”“相地”等的同义词,是目前学术界的普遍观点。风水虽然受到先秦“相地”的影响,又与以《宫宅地形》为代表的“形法”和以图宅术为代表的五音宅法,存在着诸多内涵的交集,但并不能等同视之。汉以降的五音宅法注重时间和空间,而宋代风水则已将卜测时间加以剔除,只关注空间的问题。以及经过宋代理学的改造,风水从环境决定论转而为道德决定论,道德决定论成为风水的特质属性。风水是一个经过长期涵化的流变概念,具有异质于他者的独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水 堪舆 相地 五音宅法
原文传递
朱克柔生平考——兼论其与《古今医史》之关系
14
作者 周子越 《中华医史杂志》 2023年第3期147-150,共4页
王宏翰的《古今医史》自被发现以来一直颇受史学界重视, 而在其中留下痕迹的朱克柔之生平及其同《古今医史》的关系却长期未得澄清。医籍、笔记、书信、地方志等文献显示, 朱克柔字文刚, 号砚(研)渔, 为江苏吴县人, 活跃于乾嘉年间, 曾... 王宏翰的《古今医史》自被发现以来一直颇受史学界重视, 而在其中留下痕迹的朱克柔之生平及其同《古今医史》的关系却长期未得澄清。医籍、笔记、书信、地方志等文献显示, 朱克柔字文刚, 号砚(研)渔, 为江苏吴县人, 活跃于乾嘉年间, 曾从学于名医缪遵义十余年, 但后未以医为业, 或赖艺术行业谋生, 著有《第一香笔记》并付梓, 整理《古今医史》前7卷, 对续增2卷亦有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朱克柔 《古今医史》 《第一香笔记》
原文传递
“肝生于左,肺藏于右”理论起源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13
15
作者 周赛男 喻斌 +2 位作者 张彧 徐寅 符佳 《中医学报》 CAS 2021年第12期2535-2537,共3页
《黄帝内经》中的"肝生于左,肺藏于右"理论,因历代医家对其内涵解释不同及其与西医解剖学位置相反,时常引起争议。"肝生于左,肺藏于右"理论可溯源于《周易》的阴阳之道,在《黄帝内经》中演变为阴阳升降,并奠定了脏... 《黄帝内经》中的"肝生于左,肺藏于右"理论,因历代医家对其内涵解释不同及其与西医解剖学位置相反,时常引起争议。"肝生于左,肺藏于右"理论可溯源于《周易》的阴阳之道,在《黄帝内经》中演变为阴阳升降,并奠定了脏腑气机升降的理论基础。临床中,"肝生于左,肺藏于右"体现了肝肺气机升降的特性,标识了肝肺病证反映于体表的病位以及肝肺气血偏胜的病位,指导了中医法象用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生于左 肺藏于右” 阴阳学说 气机升降 法象用药 《黄帝内经》 《周易》
下载PDF
基于《黄帝内经》原文对“君火以明,相火以位”本义探析 被引量:13
16
作者 李卓威 杜武勋 +5 位作者 宋爽 袁嘉璐 黄博 田盈 张少强 李晓凤 《时珍国医国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41-143,共3页
目的探析《内经》中"君火以明,相火以位"本义及其蕴含的深层次内容。方法查阅古今文献,回归解读《内经》原文,重点通读运气部分《黄帝内经》七篇大论,详细探析"君火以明,相火以位"本义及其蕴含的深层次内容。结果 &... 目的探析《内经》中"君火以明,相火以位"本义及其蕴含的深层次内容。方法查阅古今文献,回归解读《内经》原文,重点通读运气部分《黄帝内经》七篇大论,详细探析"君火以明,相火以位"本义及其蕴含的深层次内容。结果 "君火以明"中"明"为在上显现之意,"相火以位"中"位"是在下守位之意。"君火以明,相火以位"是在讲述天地之气运行规律的特点,是在说明五运六气运化之终始。结论《内经》中"君火以明,相火以位"本义并非只是说明君火、相火二者功能上的区别,本义是讲述天气、地气的运行规律及天气、地气的运行规律的联系与区别,以及与三阴三阳相结合对应,由此构建了完整的中医五运六气理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君火以明 相火以位 黄帝内经 天气地气运行规律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