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3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enozoic giant coal-bearing basin belt discovered in China's sea and its adjacent areas 被引量:1
1
作者 Gongcheng Zhang Ying Chen +1 位作者 Dongdong Wang Zengxue Li 《Acta Oceanologica Sinica》 SCIE CAS CSCD 2023年第3期101-112,共12页
Sea area is an important area of oil and gas exploration in China.It has been found that China's sea area mainly consists of coal type oil and gas,and the exploration of coal-bearing series source rocks has become... Sea area is an important area of oil and gas exploration in China.It has been found that China's sea area mainly consists of coal type oil and gas,and the exploration of coal-bearing series source rocks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part of oil and gas exploration there.Through years of comprehensive geological research in China's sea area,it has been revealed that it has undergone multiple occurrences of tectonic opening and closing movements in varying degrees in the Paleogene,forming 26 Cenozoic sedimentary basins of various types,such as active continental margin,passive continental margin,transitional continental margin and drift rift basins.In the present study,it is observed for the first time that coal type source rocks are mainly developed in 14 continental margin basins in China's sea area,revealing that a very large C-shaped coal-bearing basin group developed there in the Cenozoic.Next,based on the coupling analysis of paleoclimate,paleobotany,paleogeography and paleostructure,it is observed that there are five coal-forming periods in China's sea area,namely the Paleocene,Eocene,early Oligocene,late Oligocene and Miocene-Pliocene,and the coal-forming age is gradually new from north to south.It is also found that the coal seams in the sea area are mainly developed in three coal-forming environments in Cenozoic,namely delta,fan delta and tidal flat-lagoon.The coal seams developed in different environments are characterized by thin thickness,many layers and poor stability.However,the coal-bearing series source rocks in China's sea area have a wide distribution range,very high thickness and large amount,thus forming a material basis for the formation of rich coal type oil and ga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al-bearing basin belt coal-forming period coal-forming sedimentary environment China's sea area
下载PDF
Identification methods of coal-bearing source rocks for Yacheng Formation in the western deepwater area of South China Sea
2
作者 REN Jinfeng ZHANG Yingzhao +5 位作者 WANG Hua WANG Yahui GAN Huajun HE Weijun SUN Ming SONG Guangzeng 《Acta Oceanologica Sinica》 SCIE CAS CSCD 2015年第4期19-31,共13页
Owing to the fact that the coal-beds are with the characteristics of multi-beds, thin single-bed, rapid lateral changes and deep burial, coal-bearing source rocks are difficult to be identified and predicted, especial... Owing to the fact that the coal-beds are with the characteristics of multi-beds, thin single-bed, rapid lateral changes and deep burial, coal-bearing source rocks are difficult to be identified and predicted, especially in the lower exploration deepwater area. In this paper, a new integrative process utilizing geology and geophysics is proposed for better predicting the distribution of coal-bearing source rocks. Coal-beds were identified by the logging responses of“three higher, three lower, and one expand”and carbargilite were recognized by the characteristics of“four higher and one lower”. Based on the above logical decision, coal-beds and carbargilite can be distinguished automatically by cluster analysis of logging curves in verticality. Within the constraints of well-seismic calibration, the coal-beds group also can be detected in horizontality by the integrated representation of“negative phase, higher Q, lower impedance and lower frequency”within the seismic data. However, the distribution of coal-bearing source rocks utilizing geophysical methodology may do not conform to the geological rules of coal accumulation. And then the main geological controlling factors of coal accumulation are comprehensively analyzed as follows:(1) Paleotopography and tectonic subsidence determine the planar range of terrestrial-marine transitional facies markedly;(2) The relative sea level changes affect the accommodation space and shoreline migration, and limit the vertical range of coal-beds. More specifically,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accommodation creation rate and the peat accumulation rate is a fundamental control on coal accumulation. The thickest and most widespread coals form where those two factors reached a state of balance;(3) The supply of autochthonous clasts and the distance between deposition places and paleovegetation accumulated area are the critical factor to form abundant coal, which means that if deposition area is close to paleouplift, there would be sufficient organic matters to form abundant source rocks.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integrated methods can significantly improve prediction accuracy of coal-bearing source rocks, which is suitable for early exploration of western deepwater area of South China Se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Qiongdongnan Basin deepwater area coal-bearing source rocks geological and geophysical methods
下载PDF
赣中相山地区加里东期细粒花岗岩成因及其对钼多金属矿的找矿意义
3
作者 杨庆坤 庞文静 +3 位作者 章传超 齐子瑞 周云云 揭伟成 《地质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20-137,共18页
华南燕山期成矿事件频发,形成于该时期的花岗岩研究程度较高,而关于加里东期的花岗岩研究相对薄弱。赣中相山矿田及其周边深部岩浆与铀多金属成矿作用复杂。近些年,在对相山地区开展进一轮找矿突破过程中,其周边陆续发现了铅锌、钼、锡... 华南燕山期成矿事件频发,形成于该时期的花岗岩研究程度较高,而关于加里东期的花岗岩研究相对薄弱。赣中相山矿田及其周边深部岩浆与铀多金属成矿作用复杂。近些年,在对相山地区开展进一轮找矿突破过程中,其周边陆续发现了铅锌、钼、锡等金属矿化点,其深部均出露了块状细粒花岗岩。为查明该套花岗岩与多金属矿化的关系,本文对其开展了锆石LA-ICP-MS U-Pb年代学、微量元素地球化学以及辉钼矿Re-Os年代学等方面研究。该细粒花岗岩形成于加里东晚期410±2.5 Ma,与辉钼矿年龄接近(405±1.2 Ma)。结合焦坪单元花岗岩锆石微量元素特征,得到锆石的Ti结晶温度为572℃~585℃,氧逸度ΔFMQ=-9.62~-2.52,(Ce^(4+)/Ce^(3+))_(锆石)=0.9,说明焦坪单元花岗岩成岩温度较低、氧逸度较低;(Ce/Nd)/Y比值(0~0.012)较低,Dy/Yb比值(0.23~0.42)较高,指示岩浆含水量不高,预示着该套花岗岩虽然与钼多金属关系密切,但并不具备形成大型钼多金属矿床的条件。赣中古塘地区加里东期大地构造背景复杂,在大地构造背景判别图解中,样品主要落在板内/非造山环境与岩浆弧/造山环境的过渡范围内,但通过总结前人赣中地区加里东期花岗岩石地球化学数据发现:430 Ma是赣中加里东期花岗岩差异性分化的时间节点,加里东早期以造山期挤压环境为主,晚期以后造山伸展环境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锆石 辉钼矿 氧逸度 加里东期 赣中相山地区
下载PDF
江西相山铀矿田铀矿物稀土元素特征及富集机制探讨 被引量:1
4
作者 刘政国 林锦荣 +2 位作者 王勇剑 韩美芝 胡志华 《铀矿地质》 CAS CSCD 2023年第3期375-394,共20页
铀矿物是铀矿床勘探与选冶的重要研究对象。相山铀矿田是我国最大的火山岩型铀-多金属矿田,主要发育有早期碱交代和晚期酸交代两期铀矿化,但目前对这两期铀矿化中铀矿物的地球化学特征尚缺乏系统的对比研究。文章运用电子探针和激光剥... 铀矿物是铀矿床勘探与选冶的重要研究对象。相山铀矿田是我国最大的火山岩型铀-多金属矿田,主要发育有早期碱交代和晚期酸交代两期铀矿化,但目前对这两期铀矿化中铀矿物的地球化学特征尚缺乏系统的对比研究。文章运用电子探针和激光剥蚀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对相山铀矿田两期铀矿化矿石中铀矿物稀土元素特征进行研究。结果显示,相山铀矿田碱交代和酸交代型铀矿化矿石中铀矿物类型均包含钛铀矿、铀石和沥青铀矿,碱交代型铀矿化矿石中铀矿物以钛铀矿、铀石为主,酸交代型铀矿化矿石中铀矿物以沥青铀矿为主。碱交代型铀矿化矿石中铀矿物稀土元素配分模式为右倾型,富集La、Ce和Nd等元素;酸交代型铀矿化矿石中铀矿物稀土元素配分模式为左倾型,富集Yb、Er和Dy等元素。酸交代型铀矿化矿石中沥青铀矿相对富集重稀土元素,与国内外其他类型的铀矿床相比其成矿过程有明显特殊性,这可能与成矿流体富F-有关;深部沥青铀矿较浅部富集重稀土元素的原因可能是深部沥青铀矿结晶温度高于浅部;相对于铀石和钛铀矿等铀矿物,重稀土富集对沥青铀矿有倾向性可能是因为沥青铀矿形成的过程与CO_(3)^(2-)和Cl^(-)关系密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区分析 重稀土 沥青铀矿 铀矿化类型 相山铀矿田
下载PDF
粤港澳大湾区背景下图书馆传承香山文化发展研究
5
作者 喻华林 孙静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23年第2期137-140,共4页
随着《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的印发实施,大湾区一体化进程正式迈入全面发展阶段。该文研究图书馆在粤港澳大湾区共同发展的背景下,通过图书馆内外部联盟融合、协调多方优势,多方整合香山历史文化资源,探讨并提出开发香山文化档案... 随着《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的印发实施,大湾区一体化进程正式迈入全面发展阶段。该文研究图书馆在粤港澳大湾区共同发展的背景下,通过图书馆内外部联盟融合、协调多方优势,多方整合香山历史文化资源,探讨并提出开发香山文化档案数据库、共同培育香山文化活动品牌、创建香山文化主题知识体验馆与共享空间,依托新媒体助力香山文化宣传与传承的文化发展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粤港澳大湾区 图书馆联盟 香山文化 资源推广 文化传承
下载PDF
象山港岸区海岸线时空变化分析
6
作者 焦小梅 李苯帅 《北京测绘》 2023年第8期1128-1134,共7页
提取1996—2021年象山港岸6期遥感影像的海岸线信息,计算对应的海岸线变迁强度、海岸线分形维数、陆域面积变化以及海岸线人工化指数,探索象山港区海岸线的时空变化并对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①象山港岸海岸线长度变化明显,岸线长度在2... 提取1996—2021年象山港岸6期遥感影像的海岸线信息,计算对应的海岸线变迁强度、海岸线分形维数、陆域面积变化以及海岸线人工化指数,探索象山港区海岸线的时空变化并对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①象山港岸海岸线长度变化明显,岸线长度在2001年之后不断缩减且缩减趋势明显;②在自然与人类活动的影响下,象山港海岸线形态发生了较大的变化,2001年前海岸线曲折复杂,2001年后,海岸线分形维数不断减小,人类活动对海岸线的影响逐渐变大,岸线不断趋于平滑;③研究时段内,该区域陆域面积不断扩大,海岸线不断向海洋延伸;④人工岸线比重不断增加,人类活动的影响区域不断变大,到2021年,人工岸线达总岸线长度的80%以上,人工岸线比重预计在未来还会不断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象山港岸 岸线长度 岸线变迁强度 分形维数 陆域面积变化 岸线人工化指数
下载PDF
象山港养殖区与非养殖区大型底栖生物生态比较研究 被引量:42
7
作者 高爱根 杨俊毅 +4 位作者 陈全震 王自磐 张健 董永庭 宁修仁 《水产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25-31,共7页
2000年在象山港3个养殖区(海带、牡蛎、鱼类)和非养殖区水域进行了四季调查,对养殖区和非养殖区大型底栖生物的生态学进行比较研究。调查鉴定出71种大型底栖生物,其中养殖区45种、非养殖区61种,两区共有种为35种。牡蛎养殖区外侧、鱼类... 2000年在象山港3个养殖区(海带、牡蛎、鱼类)和非养殖区水域进行了四季调查,对养殖区和非养殖区大型底栖生物的生态学进行比较研究。调查鉴定出71种大型底栖生物,其中养殖区45种、非养殖区61种,两区共有种为35种。牡蛎养殖区外侧、鱼类网箱养殖区周围平均生物量和密度分别高达433.53g·m-2和155ind·m-2、91.92g·m-2和114.96ind·m-2;海带养殖区仅为1.55g·m-2和27.5ind·m-2,也明显低于非养殖区5.24g·m-2和53.04ind·m-2;鱼类网箱养殖区中心未见生物分布。本文同时对底栖生物与养殖生物、沉积物及水文环境因子的相关性作了研究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底栖生物 生态学 养殖区 非养殖区 象山港
下载PDF
象山港养殖海域水体和沉积物中营养元素的分布特征及其控制过程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8
8
作者 翟滨 曹志敏 +3 位作者 蓝东兆 王珊珊 李桂海 尹维翰 《海洋湖沼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49-56,共8页
利用2005年5月到9月对象山港海域五个航次的监测结果,对象山港海域水体和底质中营养元素的分布特征及其控制因素进行了初步的探讨。结果表明,象山港海区水体和沉积物中营养元素含量较高,水质恶化严重;海产养殖是造成本海区营养元素超标... 利用2005年5月到9月对象山港海域五个航次的监测结果,对象山港海域水体和底质中营养元素的分布特征及其控制因素进行了初步的探讨。结果表明,象山港海区水体和沉积物中营养元素含量较高,水质恶化严重;海产养殖是造成本海区营养元素超标的主要因素,也是控制营养元素在空间和时间上变化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营养元素 分布特征 养殖海域 象山港
下载PDF
象山港中部养殖区细菌群落结构的特征及其在生境修复过程中的变化 被引量:8
9
作者 李秋芬 有小娟 +2 位作者 张艳 毛玉泽 焦海峰 《中国水产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234-1246,共13页
象山港地处浙江中部沿海(121°25′122°03′E,29°05′29°46′N),港内平均水深20 m左右,最深达55 m。近年来,象山港网箱养殖规模不断增大,陆源污染加重,导致象山港的环境问题日益严重。为了找到象山港网箱养殖环境的... 象山港地处浙江中部沿海(121°25′122°03′E,29°05′29°46′N),港内平均水深20 m左右,最深达55 m。近年来,象山港网箱养殖规模不断增大,陆源污染加重,导致象山港的环境问题日益严重。为了找到象山港网箱养殖环境的有效修复方法及修复效果评价方法,采用海带和龙须菜等大型藻类对象山港中部网箱养殖区进行生境修复,同时应用总DNA提取、PCR-变性梯度凝胶电泳分析及克隆、测序和生物信息学分析等方法,研究了网箱养殖区和藻类养殖区沉积环境中细菌群落的特征及其在生境修复过程中的变化。结果表明,象山港网箱养殖区细菌种类丰富,由7个门的细菌组成。生境修复使网箱养殖区细菌多样性有增加趋势,优势种群由放线菌门、海仙菌属和苍白杆菌属的细菌代替了不动杆菌属、嗜氨基杆菌和假单胞菌属的细菌;藻类养殖区由5个门的细菌组成,细菌群落结构相对比较稳定。冗余分析结果显示,氨氮和COD是沉积环境细菌群落结构的主要影响因子,细菌群落结构的好转趋势与化学因子的好转是一致的,这说明采用大型藻类对网箱养殖区环境进行生境修复具有明显的效果,同时可以确定细菌群落结构可作为生境修复效果评价的指标之一。本研究通过科学分析藻类养殖对养殖区环境的影响及评价生境修复的效果,可为实现生态系统调控与管理、以及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象山港 网箱养殖区 藻类养殖区 生境修复 细菌群落 PCR DGGE
下载PDF
近4年来象山港赤潮监控区水质状况综合评价 被引量:16
10
作者 张丽旭 蒋晓山 +1 位作者 蔡燕红 李志恩 《海洋湖沼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98-103,共6页
根据2002-2005年丰水期象山港赤潮监控区水质监测基础资料,以DO、COD、DIN和DIP作为基本化学指标参数,分析了近4年来整个赤潮监控区水质的有机污染和富营养化状况。并从各监测站位、监测层次分析了赤潮监控区水质的变化趋势,同时对水质... 根据2002-2005年丰水期象山港赤潮监控区水质监测基础资料,以DO、COD、DIN和DIP作为基本化学指标参数,分析了近4年来整个赤潮监控区水质的有机污染和富营养化状况。并从各监测站位、监测层次分析了赤潮监控区水质的变化趋势,同时对水质污染与陆源排污、养殖业自身排污以及港内水动力条件进行了相关分析。综合分析结果表明:近4年来,象山港赤潮监控区水质的N、P污染比较严重,水质有机污染一直处于严重污染水平。整个港湾水质一直处于严重的富营养化状态,表层富营养化程度略大于底层,DIN是富营养化的主要贡献因子。整个象山港赤潮监控区水质机污染和富营养化程度均存在港顶最高,越往港湾的出口处污染越轻的趋势。4年来监控区水质污染主要与陆源排污、养殖业自身排污以及港内水动力交换能力较弱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象山港 赤潮监控区 水质 综合评价
下载PDF
相山地区变质基底新认识及其原岩归属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14
11
作者 章邦桐 胡恭任 +2 位作者 王湘云 陈培荣 倪琦生 《铀矿地质》 CAS CSCD 1997年第1期1-7,共7页
在相山北部首次发现十字石片岩及堇青石片岩。根据随变质作用增强而出现的新变质矿物,将相山变质岩基底划分为绢云母千枚岩带、黑云母片岩带、铁铝榴石片岩带和十字石片岩带。获得相山地区黑云母片岩-十字石片岩的Rb-Sr等时线年... 在相山北部首次发现十字石片岩及堇青石片岩。根据随变质作用增强而出现的新变质矿物,将相山变质岩基底划分为绢云母千枚岩带、黑云母片岩带、铁铝榴石片岩带和十字石片岩带。获得相山地区黑云母片岩-十字石片岩的Rb-Sr等时线年龄值为719Ma,斜长角闪片岩的Rb-Sr等时线年龄值为726.6Ma,表明相山基底变质岩属新元古期变质岩而不是加里东期变质岩。提出并采用微量元素地球化学比值聚类分析方法,确认相山地区变质岩原岩不属震旦系,而与华夏地块(古陆)的陈蔡群相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铀矿床 变质基底 原岩归属 相山地区
下载PDF
近4年来象山港赤潮监控区营养盐变化及其结构特征 被引量:25
12
作者 张丽旭 蒋晓山 蔡燕红 《海洋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1-9,共9页
根据2002—2005年4—9月份象山港赤潮监控区表层海水营养盐(Si,N和P)监测基础资料,分析、探讨了监控区水域的营养盐变化及其结构特征。分析结果表明:4年来,监控区水质富营养化严重,DIN的污染程度明显高于PO4-P;Si,N和P营养盐含量的空间... 根据2002—2005年4—9月份象山港赤潮监控区表层海水营养盐(Si,N和P)监测基础资料,分析、探讨了监控区水域的营养盐变化及其结构特征。分析结果表明:4年来,监控区水质富营养化严重,DIN的污染程度明显高于PO4-P;Si,N和P营养盐含量的空间波动程度存在明显的年际差异;SiO3-Si,PO4-P和NO3-N含量的月变化特征主要受港湾内藻类等浮游植物的生命活动和陆源径流的共同影响;NH4-N含量的月变化特征受鱼类新陈代谢强弱的影响。4年来NH4-N的含量略有升高,NO3-N和SiO3-Si的含量均有所降低,而NO2-N和PO4-P的含量则保持稳定;SiO3-Si/PO4-P比值略有所减小,NO2-N/DIN,NH4-N/DIN,NO3-N/DIN,DIN/PO4-P和SiO3-Si/DIN的比值均保持稳定。4年来整个监控区DIN一直处于热力学平衡状态,NO3-N量占DIN的83.77%~97.23%,是该海域DIN的主要存在形式,PO4-P一直是该海域初级生产力的主要潜在限制性因子。SiO3-Si/DIN<1,与DIN相比,SiO3-Si略显不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象山港 赤潮监控区 营养盐结构 富营养化
下载PDF
江西相山地区航空放射性钾增量异常特征及其地质成因探讨 被引量:4
13
作者 杨彪 王正其 +3 位作者 韩长青 李怀渊 陈国胜 刘惠华 《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061-1069,共9页
本文基于航空放射性K能谱数据再开发,结合野外地质调查、显微岩石学、元素地球化学等手段,分析并探讨了相山火山盆地航空放射性钾增量异常特征及其地质成因。研究表明,相山地区钾增量正值域与负值域呈NE带状相间分布,其空间延伸方位与... 本文基于航空放射性K能谱数据再开发,结合野外地质调查、显微岩石学、元素地球化学等手段,分析并探讨了相山火山盆地航空放射性钾增量异常特征及其地质成因。研究表明,相山地区钾增量正值域与负值域呈NE带状相间分布,其空间延伸方位与地层的走向不一致,表现出跨地质单元现象,反映了增量场受断裂构造控制以及成岩后热液改造的基本属性。不同地质体钾含量存在差异,然而与正常未蚀变岩石比较,与铀成矿作用相关的水云母化蚀变岩石中的钾增量值表现出相对降低的趋势。钾增量亏损场(带)的形成与成矿流体在蚀变过程中具有"去钾"作用相关,是水云母交代钾长石作用的结果。铀矿床的定位与钾增量相对亏损场(带)具有良好的对应关系。根据钾增量相对亏损场可以大致圈定水云母化蚀变场,进而确定成矿流体活动范围,为铀成矿远景预测提供较为可靠的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山地区 航空放射性 钾增量场 地质场 地质成因
下载PDF
相山“流纹英安岩”单颗粒锆石U-Pb年龄及地质意义 被引量:45
14
作者 张万良 李子颖 《岩石矿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21-26,共6页
相山火山-侵入杂岩主要由晚中生代打鼓顶组、鹅湖岭组火山岩和浅成-超浅成侵入岩所组成,主要岩石类型有酸性火山碎屑岩、碎斑熔岩、花岗斑岩和“流纹英安岩”等,“流纹英安岩”长期作溢流相火山岩处理。应用单颗粒锆石U-Pb法,对相山“... 相山火山-侵入杂岩主要由晚中生代打鼓顶组、鹅湖岭组火山岩和浅成-超浅成侵入岩所组成,主要岩石类型有酸性火山碎屑岩、碎斑熔岩、花岗斑岩和“流纹英安岩”等,“流纹英安岩”长期作溢流相火山岩处理。应用单颗粒锆石U-Pb法,对相山“流纹英安岩”进行了测年,获得其年龄为129.54±7.93Ma,该年龄小于相山火山-侵入杂岩的主体岩石——碎斑熔岩的年龄,结合其产状形态特征,认为“流纹英安岩”属火山期后浅成-超浅成侵入的流纹英安斑岩。结合前人测年资料,参照上侏罗统与下白垩统的145.5Ma界线年龄,提出相山火山-侵入杂岩的形成时代为早白垩世的新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纹英安岩” 单颗粒锆石定年 流纹英安斑岩 早白垩世 相山地区
下载PDF
江西省相山铀矿田植被覆盖区遥感蚀变异常提取 被引量:8
15
作者 吴志春 胡荣泉 +4 位作者 郭福生 刘林清 谢财富 姜勇彪 周万蓬 《铀矿地质》 CAS CSCD 2013年第2期112-118,85,共8页
运用"无损线性拉伸+消除和抑制干扰因素+波段比值法/主成分分析+密度分割"的复合方法,对相山铀矿田植被覆盖区进行了遥感铁化、泥化蚀变异常提取。提出了掩膜强干扰区,抑制中低干扰区的思路,并通过掩膜高植被覆盖区、第四系... 运用"无损线性拉伸+消除和抑制干扰因素+波段比值法/主成分分析+密度分割"的复合方法,对相山铀矿田植被覆盖区进行了遥感铁化、泥化蚀变异常提取。提出了掩膜强干扰区,抑制中低干扰区的思路,并通过掩膜高植被覆盖区、第四系、水体和阴影等干扰因素,对掩膜后的ETM4/3、ETM3/1、ETM5/7的影像进行主成分分析,对第2主分量进行线性拉伸、滤波、密度分割等处理,分别提取铁化、泥化蚀变异常。野外验证表明,该方法在植被覆盖区蚀变异常提取效果较好,且提取的蚀变异常对铀矿找矿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山 蚀变异常 复合法 植被覆盖 遥感技术
下载PDF
相山铀矿田横涧-岗上英矿区三维预测 被引量:5
16
作者 马恒 朱鹏飞 +4 位作者 张松 何紫兰 曹珂 白芸 孔伟豪 《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968-976,共9页
在深部找矿过程中,三维地质建模技术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本次研究以相山矿田横涧-岗上英矿区为例,依托成矿理论、成矿预测理论和矿产资源勘查与评价理论,分析总结横涧-岗上英矿区的成矿地质条件,利用三维地质建模软件GoCAD建立研究区... 在深部找矿过程中,三维地质建模技术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本次研究以相山矿田横涧-岗上英矿区为例,依托成矿理论、成矿预测理论和矿产资源勘查与评价理论,分析总结横涧-岗上英矿区的成矿地质条件,利用三维地质建模软件GoCAD建立研究区的地形、地层、构造、岩体、矿体和钻探模型,进一步结合勘查开采经验,建立矿区的地质找矿模型,并且采用找矿信息量法圈定成矿有利区段3处。结果表明,横涧-岗上英矿区深部仍有较大的找矿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OCAD 地质建模 三维预测 横涧 - 岗上英矿区 相山铀矿田
下载PDF
相山铀矿田变质基底的变质作用期次 被引量:6
17
作者 蒋振频 吴雅梅 +2 位作者 董永杰 胡荣泉 吴水林 《铀矿地质》 CAS CSCD 2008年第1期32-37,共6页
相山铀矿田的变质基底,自晋宁期以来经历了长期而复杂的变质变形演化历史,至中生代为止,共经历了4个期次变质作用的叠加改造:中元古代区域热动力变质作用,中元古代后的热接触变质作用,中生代动力变质作用,中生代晚期的热接触变质作用。... 相山铀矿田的变质基底,自晋宁期以来经历了长期而复杂的变质变形演化历史,至中生代为止,共经历了4个期次变质作用的叠加改造:中元古代区域热动力变质作用,中元古代后的热接触变质作用,中生代动力变质作用,中生代晚期的热接触变质作用。多期次变质作用的叠加改造,反映了本区自元古宙以来一直是一处地热异常区。相山地区铀成矿期的成矿作用,是一系列构造-岩浆-变质作用叠加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质基底 变质作用期次 地热异常区 相山铀矿田
下载PDF
InfoWorks CS在北京香山地区应用研究 被引量:4
18
作者 宋翠萍 王海潮 尚静石 《水利水电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13-17,共5页
以北京市西郊香山地区为研究区域,基于地势变化、下垫面和雨水管道等资料,建立了InfoWorks CS二维数学模型,用2012年7月21日特大暴雨进行了验证,模拟计算了不同重现期(50年、100年)暴雨情景下香山路洪水过程、过流水深,探讨了InfoWorks... 以北京市西郊香山地区为研究区域,基于地势变化、下垫面和雨水管道等资料,建立了InfoWorks CS二维数学模型,用2012年7月21日特大暴雨进行了验证,模拟计算了不同重现期(50年、100年)暴雨情景下香山路洪水过程、过流水深,探讨了InfoWorks CS在基本无管网山区的适用性,为InfoWorks CS的应用开拓了更广阔的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nfoWorks CS 暴雨洪水 香山地区
下载PDF
宁夏环香山地区压砂地土壤微生物结构及功能多样性研究 被引量:8
19
作者 王占军 蒋齐 +1 位作者 何建龙 马琨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290-294,共5页
对压砂地不同利用年限下的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及功能多样性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压砂地不同利用年限的土壤微生物群落总菌数整体上明显低于农田对照,且随着压砂利用年限的增加土壤微生物总菌数呈逐年下降的趋势。压砂利用1~3a,... 对压砂地不同利用年限下的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及功能多样性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压砂地不同利用年限的土壤微生物群落总菌数整体上明显低于农田对照,且随着压砂利用年限的增加土壤微生物总菌数呈逐年下降的趋势。压砂利用1~3a,5~10a,10~15a之间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压砂第1a对土壤微生物的功能影响很大,能明显提高微生物对C源的利用能力。压砂1a后,随着压砂利用年限的增加土壤微生物的功能明显下降,且不同压砂年限问的微生物功能差异不显著,说明农田压砂初期由于土地利用方式的改变,提高了土壤蓄水保墒及增温效果,使得土壤微生物物功能和利用强度增加,随着压砂地利用年限的增加作物对土壤养分消耗增大,而土壤中养分得不到补充,使得压砂地土壤微生物环境逐步恶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宁夏环香山地区 土壤微生物区系 微生物功能多样性
下载PDF
土壤瞬时测氡在相山火山岩型铀矿勘查中的应用 被引量:3
20
作者 柯丹 宋亮 +2 位作者 王勇 赵丹 吴国东 《铀矿地质》 CAS CSCD 2015年第A01期315-321,335,共8页
相山铀矿田是我国重要的火山岩型铀矿基地,已知铀矿的深部及外围还具有较大的找矿潜力。在两条已知剖面上开展了瞬时测氡,分析了深部铀矿体及断裂构造上方氡气浓度分布特征。采用面积含量(CA)分形方法对测氡数据进行了异常划分,与... 相山铀矿田是我国重要的火山岩型铀矿基地,已知铀矿的深部及外围还具有较大的找矿潜力。在两条已知剖面上开展了瞬时测氡,分析了深部铀矿体及断裂构造上方氡气浓度分布特征。采用面积含量(CA)分形方法对测氡数据进行了异常划分,与传统的氡气晕分级方法相比,该方法在不需要对数据进行剔除的情况下,就可以圈定出与深部铀矿化信息相关的“低值异常”,同时也不会丢失原有的高值异常。土壤氡气浓度在含矿断裂上方会表现为陡峭的高衬度氡气异常,在深部隐伏铀矿体和非含矿断裂上方则主要表现为平缓的低衬度异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山 隐伏矿体 氡气测量 分形 火山岩型铀矿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