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7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Huanglong Scenic and Historic Interest Area
1
《ChinAfrica》 2017年第12期61-61,共1页
SITUATED in the northwestern part of Sichuan Province, Huanglong Scenic and Historic Interest Area is renowned for its beautiful mountainous scenery, with relatively undisturbed and highly diverse forest ecosystems.
关键词 In World Huanglong scenic and historic interest area
下载PDF
广东省风景名胜区研究回顾与展望(1979-2022)
2
作者 邢君 陈淑妍 刘明欣 《南方建筑》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9-57,共9页
广东省作为经济社会和旅游业最发达的地区之一,进行省域风景名胜区研究有利于提高风景名胜区人文、自然和经济价值的区域效用。结合文献计量学的定量分析方法,对知网195篇广东风景名胜区相关研究文献进行综合评述,分析已有广东风景名胜... 广东省作为经济社会和旅游业最发达的地区之一,进行省域风景名胜区研究有利于提高风景名胜区人文、自然和经济价值的区域效用。结合文献计量学的定量分析方法,对知网195篇广东风景名胜区相关研究文献进行综合评述,分析已有广东风景名胜区研究在文献年谱、关键词、研究对象、研究方法的特征,并基于文献年谱进行分阶段研究内容的发展总结。研究发现:(1)研究对象上,区位集中在珠三角地区,类型以城市风景类为主,存在区域体系研究缺乏,案例研究不全面的问题;(2)研究方法上,2009年之后定量研究逐渐增加,其中以地理信息统计和游客问卷调研的定量评价为主,但整体上定量研究较少,同时跨学科的评价方法选取缺乏论证;(3)研究内容上按时间可分为研究兴起期、实践探索期和理论拓展期三个阶段,目前以景城文化互动和景城边界规划控制为例,城市风景类风景名胜相关研究内容呈现出明显的区域特征,但还缺乏集中深入的探讨。在此基础上,提出巩固基础对象的系统研究、拓展学习风景遗产保护研究方法、深入地域特色城市风景类风景名胜区研究的未来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风景名胜区 区域风景名胜区 文献计量学 研究动态
下载PDF
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制度发展历程
3
作者 宋霖 王晓洁 +1 位作者 严国泰 周宏俊 《中国园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4-29,共6页
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是对其进行保护、利用和管理的基本依据。爬梳1978年以来主管部门发布的公文、法规和标准,并对照国家级风景区总规成果,划分并总结出总规编制要求的初定、总规法制基础的形成、总规编制和建设管理的规范、总规监管和... 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是对其进行保护、利用和管理的基本依据。爬梳1978年以来主管部门发布的公文、法规和标准,并对照国家级风景区总规成果,划分并总结出总规编制要求的初定、总规法制基础的形成、总规编制和建设管理的规范、总规监管和法规体系的完善(分增强法律效力、完善法规体系2个阶段)、总规制度的保留和调整5个时期的阶段性、总体性特征,分析制度制定与实践相互促进的关系,揭示业已形成的总规“编制、审批-执行、检查-实施评估”的程序,展现“现状调研-资源评价-总体布局-专项规划”并指导“实施和管理”的总规基本内容、方法和步骤的形成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风景名胜区 总体规划制度 规划编制 规划史
下载PDF
风景名胜区影响下的城镇建设与发展路径探析
4
作者 宋霖 王晓洁 +1 位作者 严国泰 王瑞 《中国园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65-70,共6页
风景名胜区是最具中国特色的一类保护地,多年来在保护资源并发展旅游的同时,带动了城镇建设发展。按照城市型、近郊型和独立型3种类型梳理244个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与城镇的关系,揭示风景名胜区带动城镇建设与发展的路径,即通过管控区内建... 风景名胜区是最具中国特色的一类保护地,多年来在保护资源并发展旅游的同时,带动了城镇建设发展。按照城市型、近郊型和独立型3种类型梳理244个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与城镇的关系,揭示风景名胜区带动城镇建设与发展的路径,即通过管控区内建设用地、划定外围保护地带、调整边界及布局旅游服务基地等规划措施,在防止自身被城市化的同时,促进相关城镇的空间建设、经济发展及职能转变。指明景城之间已形成相辅相成的关系,以期为新时期新需求下的保护地与城镇协调发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风景名胜区 区域一体化 总体规划 景城关系
下载PDF
浙江省风景名胜区人文景源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
5
作者 陈楚文 王庆 +2 位作者 凌雨凡 金敏丽 杨绍钦 《中国园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7-23,共7页
风景名胜区在数千年的演进过程中,高度融合了中国大地多样且深厚的传统文化,见证了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历史文明进程,是最具中国特色的自然保护地。从省域层面探析风景名胜区的人文景源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对于风景名胜区的整体价值认知具... 风景名胜区在数千年的演进过程中,高度融合了中国大地多样且深厚的传统文化,见证了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历史文明进程,是最具中国特色的自然保护地。从省域层面探析风景名胜区的人文景源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对于风景名胜区的整体价值认知具有重要意义,有利于中国自然保护地体系完整性保护。以浙江省57个风景名胜区为研究对象,对其人文景源进行统计分析,并将结果呈现到浙江省域空间,总结出浙江省风景名胜区的人文景源和特、一、二级3级人文景源数量的占比特征,以及不同人文景源占比的风景名胜区在浙江省域空间的分布规律,提出风景名胜区人文景源占比与该区域的地形地貌、平原湖泊、政治文化中心、山水游赏活动、宗教活动、军事要隘等因素存在关联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风景名胜区 人文景源 空间分布特征 浙江省
下载PDF
名山风景区诗画意蕴及其生成机制研究——以浙江天台寒岩-明岩景区为例
6
作者 叶森 董璁 刘晓明 《风景园林》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30-138,共9页
【目的】学界多关注诗画艺术与市井宅园的关联与相互作用,缺乏对于自然山水之诗画意蕴表达及形成机制的相关研究,故着眼于实际案例,尝试分析人文艺术与自然胜境间的耦合作用,力求明晰传统园林意匠“取法自然”之具体衍化过程。【方法】... 【目的】学界多关注诗画艺术与市井宅园的关联与相互作用,缺乏对于自然山水之诗画意蕴表达及形成机制的相关研究,故着眼于实际案例,尝试分析人文艺术与自然胜境间的耦合作用,力求明晰传统园林意匠“取法自然”之具体衍化过程。【方法】立足风景园林实体层面,围绕天台寒岩-明岩景区这一典型案例,以史考与史论为依据,结合现场测绘与实地踏勘开展研究。【结果】以寒岩-明岩为代表的中国传统名山风景区多以优越的自然禀赋为先导,以历朝持续开发为前提,由文士阶层通过诗画创作完成了审美主体之于山水客体的“离身认知”;士人欣赏/游历山水过程中形成之美学经验运用于城市私宅园林营建之工程实践,又进一步实现了从“离身认知”向“具身认知”的跃迁。【结论】通过梳理总结寒岩-明岩本身之自然禀赋与文艺创作间的相互影响与正反馈机制,为当地合理开发利用风景旅游资源、打造文旅融合新局面、推动地区产业升级提供启示与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名山风景区 寒岩-明岩 史料分析 实景三维建模 自然禀赋 诗画蕴藉 取法自然
下载PDF
文化整体性视角下北岳的移祀及两山的景观关联性探究
7
作者 赵人镜 李雄 《中国园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0-36,共7页
北岳,作为中国古代北方疆域的地理坐标,文化地位显赫且移祀历史独特。为研究北岳的历史演变历程,通过历史文献收集、舆图考证及实地调研的研究方法,考证了自五代至清,古北岳岳庙下移、浑源北岳说萌芽、古今北岳封祀并存等驱动北岳移祀... 北岳,作为中国古代北方疆域的地理坐标,文化地位显赫且移祀历史独特。为研究北岳的历史演变历程,通过历史文献收集、舆图考证及实地调研的研究方法,考证了自五代至清,古北岳岳庙下移、浑源北岳说萌芽、古今北岳封祀并存等驱动北岳移祀的转折性事件。研究发现,在文化整体性视角下,北岳的移祀受到疆域格局扩张、王朝地理推动、军事信仰转移等制度文化影响,亦受到北岳恒山地区农业经济发展的影响,以及精神文化层面社会情绪的助力。北岳的移祀受到官方和民众的共同推动,体现了北岳在宏观人文构想下地理空间与国家秩序空间中定位的演变,催生了具有关联性特征的自然人文景观。文化整体性视角下,北岳作为一个文化符号,不仅整合了移祀前后两山具有历时性特征的风景表征,更因移祀所映射的北岳文化推动着风景名胜的保护与传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风景名胜区 北岳 移祀 文化驱动 景观关联
下载PDF
天地一脉,守正创新--中国风景名胜区40年回顾展望
8
作者 李金路 《中国园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6-10,共5页
2022年值中国风景名胜区建立40周年之际,笔者受中国风景园林学会风景名胜专业委员会之托,构思风景名胜事业发展的“宣言”。从风景名胜区之独特价值的精神气质、蔚为大观的时代产物、守正创新的当代使命3个层面,总结其核心价值、起源演... 2022年值中国风景名胜区建立40周年之际,笔者受中国风景园林学会风景名胜专业委员会之托,构思风景名胜事业发展的“宣言”。从风景名胜区之独特价值的精神气质、蔚为大观的时代产物、守正创新的当代使命3个层面,总结其核心价值、起源演进、人文精神、成就贡献、中国智慧和世界意义,指出在山水文化传承、生态文明示范、中华民族复兴和社会综合效益,以及规避风险等方面的重要作用,阐明风景名胜区的最高宗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风景名胜区 山水文化 自然和文化遗产
下载PDF
国土空间规划背景下的风景名胜区资源动态管理评价指标构建
9
作者 戈梦霄 齐君 刘俊泽 《西南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 CAS 2024年第1期119-126,共8页
在国土空间规划背景下,建立科学、高效、灵活的动态管理体制对风景名胜区的规划建设有重要意义。通过分析国家层面风景名胜区相关政策文本,提取资源动态管理刚性和柔性方面的评价指标,构建风景名胜区资源动态管理评价指标并进行实证分... 在国土空间规划背景下,建立科学、高效、灵活的动态管理体制对风景名胜区的规划建设有重要意义。通过分析国家层面风景名胜区相关政策文本,提取资源动态管理刚性和柔性方面的评价指标,构建风景名胜区资源动态管理评价指标并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麻栗坡老山省级风景名胜区现有42个资源单体,其中自然资源29个,人文资源13个,通过刚性合规性评估的资源有30个;进入下一轮柔性评估后,资源价值较高的27个,资源管理较为统一的28个,资源聚集性较高的26个,资源可达性较高的26个;最终通过综合评价,综合价值较高,适宜保留的资源26个。研究结果验证了评价指标的可行性、科学性,同时也为风景名胜区实现动态管理、保护与开发提供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名胜区 动态管理 资源评价 评价指标 国土空间规划
下载PDF
基于整体性保护理论的历史风貌区活化路径探究——来自深圳清平古墟的实践
10
作者 童丹 黄靖云 朱震龙 《城市观察》 2024年第5期54-67,161,共15页
历史风貌区作为现代城市生态文明不可或缺的一环,在快速城市化进程中面临着保护与活化的双重挑战。鉴于历史风貌区的独特性与复杂性,在追求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上,常常遭遇风貌同质化趋势加剧、保护与发展难以平衡、历史原真性丧失等困境... 历史风貌区作为现代城市生态文明不可或缺的一环,在快速城市化进程中面临着保护与活化的双重挑战。鉴于历史风貌区的独特性与复杂性,在追求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上,常常遭遇风貌同质化趋势加剧、保护与发展难以平衡、历史原真性丧失等困境。为有效应对这些矛盾和困境,本文引入整体性保护理念,旨在通过强化历史风貌区全域全要素联动,从“空间”“文化”“产业”“社会”四个维度出发,探索一种既尊重历史文脉、又促进现代功能融合的新型保护与更新模式,并以深圳市清平古墟历史风貌区为例,系统性地阐述以整体性保护为核心的活化更新方法及设计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风貌区 历史文化遗产 整体性保护 更新活化 清平古墟
下载PDF
无锡市历史风貌区、老街、古村保护策略探索
11
作者 吴萍 《智能建筑与智慧城市》 2024年第2期76-78,共3页
文章分析了无锡市历史文化街区、名镇、名村的片状历史文化资源的现状,并提出积极有效的保护策略,指出突出整体价值,凸显水乡聚落特征;分片区推进更新,保护文化,融入地方发展;分类管控,明确责任主体等对历史风貌区、老街、古村落的保护... 文章分析了无锡市历史文化街区、名镇、名村的片状历史文化资源的现状,并提出积极有效的保护策略,指出突出整体价值,凸显水乡聚落特征;分片区推进更新,保护文化,融入地方发展;分类管控,明确责任主体等对历史风貌区、老街、古村落的保护策略,对充分挖掘资源范围内的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对抢救性保护历史风貌,为历史文化名城“夯实家底”有着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风貌区 老街 古村 保护策略
下载PDF
历史风貌区有机更新方案研究——以汉口历史风貌区交通系统为例
12
作者 李立岩 汪小南 《城市道桥与防洪》 2024年第8期22-26,共5页
历史风貌区更新是城市更新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历史保护、空间肌理等多重因素限制下,历史风貌区路网系统扩容困难,交通系统的有机更新备受社会各界关注。以汉口历史风貌区为例,通过分析历史风貌区交通系统存在的问题,针对其中的公共交通... 历史风貌区更新是城市更新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历史保护、空间肌理等多重因素限制下,历史风貌区路网系统扩容困难,交通系统的有机更新备受社会各界关注。以汉口历史风貌区为例,通过分析历史风貌区交通系统存在的问题,针对其中的公共交通、慢行交通、静态交通,因地制宜地提出了“道路交通系统重构、公共交通系统提升、慢行交通成网+提品质、静态交通扩容+提效率、以道路全要素改造为抓手实现整体更新”五大更新路径,实现了交通系统的有机更新、风貌区整体更新,以及由此带来的经济和社会价值双提升的预期目标。所得成果可为类似区域城市更新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风貌区 有机更新 公共交通 慢行交通 静态交通 全要素
下载PDF
The Landscape Space Types of Xiqiao Mountain in Ming and Qing Dynasties
13
作者 TANG Xiaoxiang FU Junjie 《Journal of Landscape Research》 2020年第1期107-110,共4页
By combining with the local chronicles,poems,travel notes and image data and combing the landscape space types of Xiqiao Mountain Scenic Spot,the typical space was summarized as follows:the space of Neo Confucianism e... By combining with the local chronicles,poems,travel notes and image data and combing the landscape space types of Xiqiao Mountain Scenic Spot,the typical space was summarized as follows:the space of Neo Confucianism education advocating nature,the space of landscape sightseeing with spaciousness and profundity alternation and the space of religious sacrifice with the unity of heaven and man.A preliminary study on the landscape spatial characteristics of Xiqiao Mountain enriches the research on the landscape characteristics of south of the five ridges scenic spo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andscape aesthetics Xiqiao Mountain scenic and historic area Space type
下载PDF
吉林省风景名胜区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14
作者 王辉 张英楠 《吉林林业科技》 2023年第3期40-43,共4页
本文简述了吉林省风景名胜区现状,分析了存在的主要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解决的对策。
关键词 吉林省 风景名胜区 存在的问题 对策
下载PDF
郑州黄河风景名胜区风景资源评价体系构建 被引量:3
15
作者 孙林林 徐德兰 +2 位作者 金涛 卫红 刘保国 《广西林业科学》 2023年第1期134-140,共7页
风景资源评价是风景区规划的基础性工作,也是风景资源保护的重要依据。郑州黄河风景名胜区拥有独特的风景资源,先后获得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国家地质公园、省级森林公园和国家水利风景区等称谓。在调研的基础上,梳理多标准风景资源评... 风景资源评价是风景区规划的基础性工作,也是风景资源保护的重要依据。郑州黄河风景名胜区拥有独特的风景资源,先后获得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国家地质公园、省级森林公园和国家水利风景区等称谓。在调研的基础上,梳理多标准风景资源评价体系,从景源质量、生态价值和发展条件3方面构建统一的风景资源评价体系,综合评价郑州黄河风景名胜区的风景资源现状。结果表明,郑州黄河风景名胜区风景资源很好等级区域面积占比为11.22%,好区域面积占比为21.99%,较好区域面积占比为27.29%,一般区域面积占比为27.29%,不好区域面积占比为12.15%。研究区的风景资源空间发展不均衡,南北部优于东西部。建议在发展南北区域时,严格保护风景资源,提升水资源循环利用率;控制东部区域的游客人数,提升基础设施建设;加强西部植树造林和塌方修复工作,增设景源标识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资源 层次分析法 GIS空间分析法 郑州黄河风景名胜区
下载PDF
权力视角下的风景资源时空格局研究——以南京钟山风景区为例 被引量:2
16
作者 白雪锋 许浩 焦鑫宇 《南方建筑》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79-88,共10页
以南京钟山风景区为例,基于权力视角探究风景资源的时空格局,为其保护范围的划定、特色品牌的塑造提供实践参考,也为风景园林历史与理论研究提供方法借鉴。运用ArcGIS平台及Ripley’s L指数等方法。(1)时间演变。数量呈V形变化,民国最... 以南京钟山风景区为例,基于权力视角探究风景资源的时空格局,为其保护范围的划定、特色品牌的塑造提供实践参考,也为风景园林历史与理论研究提供方法借鉴。运用ArcGIS平台及Ripley’s L指数等方法。(1)时间演变。数量呈V形变化,民国最多。封建时期主要受皇权影响,民国则受官权影响。(2)空间扩展。分布重心由鸡笼山、覆舟山向钟山东侧移动。(3)空间格局。五类风景资源随着距离的增加集聚强度均先升高再降低。历史名园的空间尺度最大为522.023m,纪念建筑的集聚强度最高为980.311。揭示了权力对景源时空格局的影响机制,证明了基于园林文献史料构建山水名胜历史地理信息系统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历史风景资源 时空格局 权力 钟山风景区
下载PDF
基于GIS的镇江京口三山风景名胜区历史景观资源时空演变研究 被引量:2
17
作者 张也 许浩 李诗韵 《园林》 2023年第9期99-108,共10页
分析山岳风景资源时空分布与演变情况有助于探究其景观营造的历史规律,为当代风景区景观资源的保护利用与维护管理提供史学依据。以镇江京口三山为例,基于ArcGIS平台探究魏晋到民国时期风景资源的空间分布、时空规律及驱动因素。结果表... 分析山岳风景资源时空分布与演变情况有助于探究其景观营造的历史规律,为当代风景区景观资源的保护利用与维护管理提供史学依据。以镇江京口三山为例,基于ArcGIS平台探究魏晋到民国时期风景资源的空间分布、时空规律及驱动因素。结果表明:(1)景观资源类型自宋元起趋于多样化,风景建筑占比最多;(2)景观资源自魏晋至隋唐聚集度增强,而后至明清与民国聚集度减弱,聚集区域逐渐由北固山偏移到焦山与金山;(3)宋元与民国景观资源重心空间分布最为相近,而明清时期景观资源方向分布趋势最为明显;(4)隋唐运河的开通、清代康乾二帝的南巡、历史文学作品的传播、城市功能的定位与“儒—释—道”文化的发展都促进了京口三山景观资源的开发。研究结果证明了基于文献史料构建历史地理信息系统进行空间分析的可行性,为风景园林史学研究提供了方法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历史景观资源 时空演变 历史GIS 京口三山风景名胜区
下载PDF
空间规划体系中风景名胜区整合与边界优化路径研究--以庐山风景名胜区为例 被引量:1
18
作者 刘晓 张曼曼 刘玉超 《中国园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69-75,共7页
风景名胜区整合优化的相关文件颁布,是对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中自然保护地体系整合优化工作的重要补充。为支撑该项工作的落实,亟须在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下构建风景名胜区整合优化具体实施路径,特别对于庐山这样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与国家级自... 风景名胜区整合优化的相关文件颁布,是对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中自然保护地体系整合优化工作的重要补充。为支撑该项工作的落实,亟须在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下构建风景名胜区整合优化具体实施路径,特别对于庐山这样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世界遗产地交织重叠的区域尤为关键。综合考虑政策逻辑、理论基础和现实需求,形成行政事权、特色保护、特色发展、协调治理、基础评价5个维度的评估体系,构建风景名胜区整合优化路径模型,最后通过反向思考对相关政策提出优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风景名胜区 整合归并 边界优化 路径
下载PDF
古圩水乡,田园人居——芜湖陶辛水韵水利景区圩田景观解析 被引量:2
19
作者 李婷君 金莹莹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3年第9期197-201,206,共6页
从景观学角度探讨皖江圩田景观历史变迁,对我国面积广大的水利风景区的保护、利用和可持续开发提供启示。以地方县志、丛书史料和地图信息数据为基础,以芜湖陶辛水韵国家水利风景区为研究对象,选取1919年(民国)和2022年(当代)2个时间段... 从景观学角度探讨皖江圩田景观历史变迁,对我国面积广大的水利风景区的保护、利用和可持续开发提供启示。以地方县志、丛书史料和地图信息数据为基础,以芜湖陶辛水韵国家水利风景区为研究对象,选取1919年(民国)和2022年(当代)2个时间段,对研究区不同年代圩田景观要素进行识别和提取,并对水系子系统、圩田子系统和聚落子系统进行图像分析和历史比较。结果表明:千年古圩的水利工程现今仍发挥功能,但水网密度明显增大。圩田形态继承传统的田字形和多边形两种类型,圩田结构由简单型逐渐转为复合型。聚落分布由散点型发展为带状型、放射型、岛屿型和团块聚集型。皖江圩田景观演变是千百年来人与自然系统不断博弈的过程,在新时代水利风景区建设中需要传承古人适水、理水、利水的智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水利风景区 景观格局 时空演化 陶辛水韵
下载PDF
风景名胜区景观格局分析及空间规划策略研究--以湖南高椅风景名胜区为例 被引量:1
20
作者 张慧 唐子朝 陈妍 《湖南林业科技》 2023年第3期44-51,共8页
风景名胜区是我国自然保护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基于景观生态学理念探究其景观格局与空间规划的关系具有重要意义。为探究风景名胜区景观格局与空间规划策略的关系,本文以湖南高椅风景名胜区为例,以第三次国土资源调查数据为基础,将高... 风景名胜区是我国自然保护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基于景观生态学理念探究其景观格局与空间规划的关系具有重要意义。为探究风景名胜区景观格局与空间规划策略的关系,本文以湖南高椅风景名胜区为例,以第三次国土资源调查数据为基础,将高椅风景名胜区景观类型划分为7种一级景观类型和11种二级景观类型,利用Fragstats软件对景观格局指数进行计算,并对景观格局特征进行全面分析,然后根据分析结果对风景名胜区空间规划策略提出合理建议。结果表明:高椅风景名胜区内自然景观分布更占优势;高椅风景名胜区3个景区的空间结构特征均存在一定差异性;高椅风景名胜区整体景观破碎化程度较低,但部分景观类型和景区的景观破碎化程度相对较高;基于景观格局分析结果指导风景名胜区空间规划策略具有可行性。本文研究成果将为风景名胜区资源永续利用提供理论基础,为风景名胜区空间规划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名胜区 景观格局 空间规划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