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2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How ancient Chinese constellations are applied in the city planning?An example on the planning principles employed in Xianyang,the capital city of Qin Dynasty 被引量:3
1
作者 Tinghai Wu Bin Xu Xuerong Wang 《Science Bulletin》 SCIE EI CAS CSCD 2016年第21期1634-1636,共3页
As the first empire of imperial China,the Qin Dynasty is a crucial period for the establishment of China’s territory,nationality,political system and academic thoughts[1].The planning and construction history of Xian... As the first empire of imperial China,the Qin Dynasty is a crucial period for the establishment of China’s territory,nationality,political system and academic thoughts[1].The planning and construction history of Xianyang,the capital city of the Qin,can be dated from the 12th year of the King of Qin Dynasty,Qinxiaogong(350 BC)to the death of the Second Emperor of Qin(206 BC)spanning a total of144 years.During that time,Xianyang wa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mperor How ancient Chinese constellations are applied in the city planning the capital city of qin dynasty An example on the planning principles employed in xianyang
原文传递
陕西西安高陵区榆楚墓地CM1发掘简报
2
作者 耿庆刚 冯博(绘图) +9 位作者 王学文(绘图) 韩飞(绘图) 刘一博(绘图) 葛立毅(摄影) 赵汗青 崔梦鹤 夏培朝 于有光 裴学松 马珍珍 《考古与文物》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34-47,F0002,共15页
2020年3月,为配合陕西省西安市高陵区融豪产业园三期项目建设,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对项目用地内的古代墓葬进行了发掘。其中编号CM1的墓葬为一座带有祭祀坑的竖穴墓道洞室墓,虽然墓室被盗严重,但壁龛和祭祀坑中出土了大量随葬品和动物骨骼... 2020年3月,为配合陕西省西安市高陵区融豪产业园三期项目建设,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对项目用地内的古代墓葬进行了发掘。其中编号CM1的墓葬为一座带有祭祀坑的竖穴墓道洞室墓,虽然墓室被盗严重,但壁龛和祭祀坑中出土了大量随葬品和动物骨骼。根据墓葬形制和出土器物判断,CM1的年代大致为秦汉之际。该墓的发掘为研究秦汉之际墓葬形制、随葬品和葬俗演变提供了新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安市 秦汉之际 秦墓 祭祀坑
下载PDF
秦“冀阙”“咸阳宫”“曲台宫”“北宫”“咸阳城”的确认
3
作者 王学理 《咸阳师范学院学报》 2024年第5期1-4,共4页
结合历史文献及考古发掘经历,对秦“冀阙”“咸阳宫”“曲台宫”“北宫”“咸阳城”的位置进行考订,认为秦咸阳第一、二、三、六号宫殿遗址分别为冀阙、北宫、咸阳宫和曲台宫遗址,而牛羊村“冀阙宫庭”的宫城就是历史上的“咸阳城”。
关键词 秦咸阳 冀阙 咸阳宫 曲台宫 北宫 咸阳城
下载PDF
陕西咸阳茂苑小区一期汉墓发掘简报
4
作者 谢高文 刘卫鹏(摄影/执笔) +4 位作者 王长虹(摄影/绘图/执笔) 武杰(摄影/绘图/执笔) 魏嘉黎(摄影/执笔) 邱雅暄(绘图) 谢雪菲(绘图) 《考古与文物》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1-56,共6页
2021年9月至2022年1月,咸阳市文物考古研究所等在咸阳茂苑小区一期范围内发掘汉代墓葬百余座。其中M1、M9和M49为竖穴墓道单室土洞墓,单人仰身直肢葬,年代从西汉晚期到新莽时期,随葬有陶器、漆器、铜牌饰、石祖及幼布三百、差布五百等... 2021年9月至2022年1月,咸阳市文物考古研究所等在咸阳茂苑小区一期范围内发掘汉代墓葬百余座。其中M1、M9和M49为竖穴墓道单室土洞墓,单人仰身直肢葬,年代从西汉晚期到新莽时期,随葬有陶器、漆器、铜牌饰、石祖及幼布三百、差布五百等王莽货币,推测墓主为居住于茂陵邑南部郊区的普通民众。这为探索西汉中晚期至新莽时期关中地区墓葬形制、丧葬习俗提供了新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陕西省咸阳市 汉代墓葬 石祖 王莽钱币
下载PDF
秦咸阳规划中象天法地思想初探 被引量:11
5
作者 徐斌 武廷海 王学荣 《城市规划》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65-72,共8页
象天法地思想影响和塑造了中国古代不同尺度的空间,产生了具有象天法地特征的分野、城市、建筑、园林、器物等。秦代是大一统国家制度的创制期,在都城规划中创立了象天法地的思想与方法,以彰显天下一统、皇权至上的前所未有之大格局。... 象天法地思想影响和塑造了中国古代不同尺度的空间,产生了具有象天法地特征的分野、城市、建筑、园林、器物等。秦代是大一统国家制度的创制期,在都城规划中创立了象天法地的思想与方法,以彰显天下一统、皇权至上的前所未有之大格局。基于历史文献、考古资料和天文复原,揭示秦咸阳规划中象天法地的两个具体模式,即秦昭襄王时期以渭北为中心的"横桥南渡"模式,和秦始皇时期以渭南为中心的"阿房渡渭"模式;并进一步探讨秦咸阳规划中两个象天法地模式转换的社会文化背景,说明秦咸阳象天法地的思想与方法开启了古代中国都城规划的一个新传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规划 都城规划 秦咸阳 象天 法地
下载PDF
高原、民族与宗教:清代西藏城市发展特征 被引量:7
6
作者 何一民 赖小路 付志刚 《民族学刊》 2010年第1期95-104,166,共11页
西藏地区城市出现较早,但发展相对缓慢。清代是西藏城市发展的一个重要时期,自然地理环境、交通、商贸的发展,清廷对西藏统治的加强以及政教合一制度的继承和发展都对西藏地区城市体系的初步形成产生了重大影响。特殊的自然地理环境决... 西藏地区城市出现较早,但发展相对缓慢。清代是西藏城市发展的一个重要时期,自然地理环境、交通、商贸的发展,清廷对西藏统治的加强以及政教合一制度的继承和发展都对西藏地区城市体系的初步形成产生了重大影响。特殊的自然地理环境决定了清代西藏的城市多分布于河谷低地区域,呈现沿河流、湖泊分布的地域特征。西藏的城市空间布局也深受藏传佛教的影响,寺庙等宗教场所成为城市的中心或重心所在。西藏地区的游牧经济也深刻地影响到城市发展进程,与内地相比,城市发展相对滞后,城市形态不完善,城市数量少,规模较小,功能单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代 西藏 城市发展 高原 民族 宗教
下载PDF
秦末以来秦都咸阳地貌演变 被引量:14
7
作者 桑广书 《地理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709-715,共7页
秦都咸阳地貌演变研究是秦咸阳考古和关中地区历史环境演变研究不容忽视的问题。秦末以来,秦都咸阳地貌演变包括渭河河道北移和咸阳原边坡地貌变化两个方面。通过文献考证与实地考察恢复了秦末、唐、明、清各代渭河的河道位置,秦末以来... 秦都咸阳地貌演变研究是秦咸阳考古和关中地区历史环境演变研究不容忽视的问题。秦末以来,秦都咸阳地貌演变包括渭河河道北移和咸阳原边坡地貌变化两个方面。通过文献考证与实地考察恢复了秦末、唐、明、清各代渭河的河道位置,秦末以来秦都咸阳段渭河河道北移4 100 m,平均北移速度1.876 4 m/a,明代以前北移较慢,以后北移速度显著加快,清顺治至现代北移速度达到5.970 1 m/a。咸阳原南侧边坡上的中小切沟主要是秦以后形成的。原坡上的村庄平台是历史上人为斩齐原坡,挖掘窑洞,引起原边逐步后退的结果,是咸阳原边坡人为地貌演变的体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秦都咸阳 渭河河道 咸阳原边坡 秦末 地貌演变
下载PDF
“载纵载横”与无远弗近——秦汉时期燕蓟地区交通地理研究 被引量:9
8
作者 陈业新 《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105-118,共14页
秦汉时期的燕蓟,"富冠海内,为天下名都",是北方重要都会。"载纵载横"的陆路交通乃支撑燕蓟都会地位的诸条件之一。秦汉时,至少有10条道路交会于燕蓟:东和东北向的卢龙、无终、傍海道,北向的居庸关、古北口大道,西... 秦汉时期的燕蓟,"富冠海内,为天下名都",是北方重要都会。"载纵载横"的陆路交通乃支撑燕蓟都会地位的诸条件之一。秦汉时,至少有10条道路交会于燕蓟:东和东北向的卢龙、无终、傍海道,北向的居庸关、古北口大道,西向的北边、飞狐道,南向的太行山东麓大道、馆陶广阳道、渤海西岸大道、并海道,形成一个完整的四达交通网。便利的交通,促进了燕蓟和中原及北边少数民族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往来,对燕蓟历史发展产生较大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燕蓟地区 交通地理 秦汉时期
下载PDF
古咸阳城考 被引量:6
9
作者 张沛 《咸阳师范学院学报》 2006年第3期26-30,共5页
秦咸阳城遗址在汉长安城西北五里渭河北岸,不在今咸阳市渭城区窑店镇牛羊村一带;唐宋咸阳城遗址在今咸阳市东郊任家嘴东南二三里的渭河滩中,不在市东北咸阳原下的摆旗寨一带。古代咸阳城两次西迁,都与渭水北移、驿道改变有关。
关键词 秦咸阳城 唐宋咸阳城 位置 考辩
下载PDF
秦汉漕运的军事功能研究——以秦汉时期的漕仓为中心 被引量:8
10
作者 张晓东 《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136-144,共9页
秦汉时期的漕仓不仅储备大量粮食,还多有高大的仓城设施,可以为调运军粮服务,也可以迅速转作军用堡垒。秦汉漕仓的交通地理条件优越,因之也在军事地理格局中具备了特殊的战略地位。即使在稳定时期,各地的仓城,在水陆漕运交通线的联接下... 秦汉时期的漕仓不仅储备大量粮食,还多有高大的仓城设施,可以为调运军粮服务,也可以迅速转作军用堡垒。秦汉漕仓的交通地理条件优越,因之也在军事地理格局中具备了特殊的战略地位。即使在稳定时期,各地的仓城,在水陆漕运交通线的联接下形成网络,配合国家战略部署,为军事活动服务,形成了国家权力在各地的坚实支撑。这体现了早期漕运与军事政治的密切关系,以及早期漕运的战略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秦汉 漕运 漕仓 军事 仓城
下载PDF
从鸡峰到凤台:周秦时期关中经济重心的移动 被引量:8
11
作者 王子今 《咸阳师范学院学报》 2010年第3期1-6,共6页
周秦时期关中地方的开发获得突出成就。考察关中经济重心移动的轨迹,可以发现关中西部地区得到早期开发,而后以咸阳为中心的关中中部地区成为经济重心的发展趋势。秦定都咸阳,开始了新的农业跃进的高潮。而这一历史变化的策划和指挥中心... 周秦时期关中地方的开发获得突出成就。考察关中经济重心移动的轨迹,可以发现关中西部地区得到早期开发,而后以咸阳为中心的关中中部地区成为经济重心的发展趋势。秦定都咸阳,开始了新的农业跃进的高潮。而这一历史变化的策划和指挥中心,就设在咸阳。咸阳附近也自此成为关中经济的重心地带。秦人在以咸阳为中心的祭祀格局中对河川的崇拜特别突出,也值得我们重视。咸阳形胜,因生态地理条件和经济地理形势的优越,有力地促成了秦始皇的帝业。回顾秦人由雍城到咸阳的历程,可以与"鸡峰"到"凤台"神话传说情节的演变对应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秦 关中 经济重心 宝鸡 咸阳
下载PDF
汉长安城对秦都咸阳的继承与创新 被引量:4
12
作者 徐卫民 《唐都学刊》 2009年第1期1-5,共5页
"汉承秦制"反映出汉王朝对秦的继承关系,这种继承关系反映在秦汉社会的方方面面,在都城建设中也得到了充分体现。汉长安城本来就是在秦都咸阳渭河以南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因此,毫无疑义地要受到秦都咸阳的影响。但汉长安城并... "汉承秦制"反映出汉王朝对秦的继承关系,这种继承关系反映在秦汉社会的方方面面,在都城建设中也得到了充分体现。汉长安城本来就是在秦都咸阳渭河以南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因此,毫无疑义地要受到秦都咸阳的影响。但汉长安城并不是全盘接受,而是有选择地继承,在继承中求改革,求发展,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并对中国古代都城的发展产生了极为重要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长安城 秦都咸阳 继承 创新
下载PDF
秦汉江南地区城市发展的阶段与特征 被引量:3
13
作者 黄爱梅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34-42,153,共9页
秦汉时期的江南城市是具有行政治所属性的郡县城市。秦汉时期,该地区郡县设置发生多次变化,城市数量增长,城市的行政级别也随之发生变动。同时,伴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部分郡县城市也逐渐强化了其作为商贸流通中心、生产管理基地、港口... 秦汉时期的江南城市是具有行政治所属性的郡县城市。秦汉时期,该地区郡县设置发生多次变化,城市数量增长,城市的行政级别也随之发生变动。同时,伴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部分郡县城市也逐渐强化了其作为商贸流通中心、生产管理基地、港口等方面的功能,城市类型呈现分化的趋势。总体而言,该地区城市发展可分为早、中、晚三个时期,其中早期和晚期发展较快,显示出秦汉江南城市的发展与地方政治势力崛起有密切联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秦汉 江南 郡县城市 发展阶段
下载PDF
秦地文化:汉都长安与秦都咸阳的关系 被引量:3
14
作者 杨东晨 《西安财经学院学报》 2009年第2期110-115,共6页
长安城是十三个王朝的建都之地,正式称"长安"始于西汉王朝。西汉都城长安在地域、部局、宫殿建筑等方面,大体都继承了秦都咸阳城的传统。汉长安城与咸阳城相比,突出的特点是比较集中,分置外郭城与内城,礼制建筑修建在城外的... 长安城是十三个王朝的建都之地,正式称"长安"始于西汉王朝。西汉都城长安在地域、部局、宫殿建筑等方面,大体都继承了秦都咸阳城的传统。汉长安城与咸阳城相比,突出的特点是比较集中,分置外郭城与内城,礼制建筑修建在城外的南郊。整体看,长安城呈不规则的正方形,又曰斗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秦咸阳城 汉长安城 城市布局 建筑文化
下载PDF
论秦汉城市选址及其规划思想 被引量:3
15
作者 赵安启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1998年第2期142-144,共3页
探讨了秦汉时期城市选址及其城市规划思想,这对于弘扬我国古代城市建设的优良传统有一定的意义.
关键词 秦汉 城市选址 城市规划
下载PDF
论秦汉都城空间的演进与京都赋的形成 被引量:2
16
作者 刘全志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36-45,共10页
东汉京都赋的形成起源于迁都之争只是文本展现的表层结构,它的生成除了是"赋体前源"的积淀,更是秦汉都城空间演进的必然结果。长安、洛阳的建都历程在呈现两者差距的同时,更昭示着都城空间的演进和连续。当帝都文化空间建设... 东汉京都赋的形成起源于迁都之争只是文本展现的表层结构,它的生成除了是"赋体前源"的积淀,更是秦汉都城空间演进的必然结果。长安、洛阳的建都历程在呈现两者差距的同时,更昭示着都城空间的演进和连续。当帝都文化空间建设达到相对成熟的阶段时,"帝都"一词不但得以独立使用,与之相应的京都赋也得以生成、丰富以至走向鼎盛。京都赋对长安、洛阳的塑造启发着后世都城文献对两都的记载和附会,进而又影响至都城实体的建造。《三辅黄图》对西汉长安城的呈现和重塑、宇文恺对隋唐长安城的设计和实践足以证明京都赋与都城文化之间的衍生和互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秦汉 都城空间 帝都 京都赋
下载PDF
战国秦汉城市人口结构初探——以农民问题为中心 被引量:3
17
作者 宋仁桃 《史学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108-114,共7页
伴随着中国古代城市的发展,城内居民的构成也在不断地发生变化。城最初是军事防御的城堡,居民以农人为主。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市场的兴盛,春秋战国时的城市居民主要被划分为士、农、工、商四类,但农民一直都是主体。两汉时仍然延续着战国... 伴随着中国古代城市的发展,城内居民的构成也在不断地发生变化。城最初是军事防御的城堡,居民以农人为主。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市场的兴盛,春秋战国时的城市居民主要被划分为士、农、工、商四类,但农民一直都是主体。两汉时仍然延续着战国的传统,但在交换经济和土地兼并的破坏下,大量农民丧失了土地,沦为流民或大土地所有者的依附民,城内农业人口的数量不断趋于下降,但短期内还不会完全被排挤在城墙之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战国秦汉 城市发展史 人口构成 农民
下载PDF
张家山汉简《秩律》“县道邑缺失”问题辨析 被引量:4
18
作者 马孟龙 《出土文献》 CSSCI 2022年第2期1-16,153,共17页
目前学界存在一种看法:张家山汉简《秩律》缺失了几枚载录五百石秩级道名和三百石秩级县、道、邑地名的竹简;《秩律》还存在以“它县邑道长”形式省略未枚举三百石秩级县、道、邑的情况,所以《秩律》绝非汉朝直辖县、邑、道的完整记录... 目前学界存在一种看法:张家山汉简《秩律》缺失了几枚载录五百石秩级道名和三百石秩级县、道、邑地名的竹简;《秩律》还存在以“它县邑道长”形式省略未枚举三百石秩级县、道、邑的情况,所以《秩律》绝非汉朝直辖县、邑、道的完整记录。本文对上述认识逐一辨析,指出《秩律》未缺失地名竹简,也不存在省略枚举地名的情况。《秩律》完整载录吕后初年汉朝直辖县、道、邑,在秦汉政区地理研究上具有重要学术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家山汉简《二年律令·秩律》 《秩律》竹简编联 秦汉政区地理 侯邑
下载PDF
秦都咸阳规划设计与营建研究评述 被引量:1
19
作者 郭璐 《城市与区域规划研究》 2013年第2期205-219,共15页
咸阳作为秦都在中国历史上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对秦都咸阳营建的研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基于文献的研究,虽历史悠久,但因历史文献限制,较为零散、单薄,并有较多争议;考古学界的研究,基于文献与考古成果之互证,初步勾勒出秦... 咸阳作为秦都在中国历史上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对秦都咸阳营建的研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基于文献的研究,虽历史悠久,但因历史文献限制,较为零散、单薄,并有较多争议;考古学界的研究,基于文献与考古成果之互证,初步勾勒出秦都咸阳的可能图景,但因为考古发现的偶然性、局部性以及历史遗存本身遭受的严重破坏,研究也存在一定局限;其他领域,如建筑与规划史、历史地理等,多借重考古学界的研究成果。未来的研究有待于新的研究方法的引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咸阳 营建
下载PDF
泰安市域先秦古邦国历史地理考察 被引量:1
20
作者 史卫东 仲俊涛 《泰山学院学报》 2011年第5期37-44,共8页
通过对泰安市域先秦小邦国有关文献记载进行梳理,初步考证出在夏商周不同时期将今泰安市域为主要活动区域的16个小邦国,择其要者,从建国时间、始封君、灭于何国、爵位、依附势力等方面文献考证;继而选取影响大、延续长、遗迹多的若干古... 通过对泰安市域先秦小邦国有关文献记载进行梳理,初步考证出在夏商周不同时期将今泰安市域为主要活动区域的16个小邦国,择其要者,从建国时间、始封君、灭于何国、爵位、依附势力等方面文献考证;继而选取影响大、延续长、遗迹多的若干古邦国,在实地考察基础上做进一步的历史地理学探讨;最后对研究区域古邦国研究保护等方面提出若干建设性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泰安市 先秦古邦国 历史地理 文化旅游资源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