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管仲之器小哉”辨正
1
作者 孙永波 《管子学刊》 2024年第1期5-18,共14页
《论语·八佾》篇有“管仲之器小哉”一章,其中“器”字何晏、朱熹理解为“器量”“局量”,其他各家理解为“器用”“器才(材)”。“器”字在现存先秦文献中没有“器量”“局量”等词义,何晏、朱熹之训诂没有文献根据。根据孔子对... 《论语·八佾》篇有“管仲之器小哉”一章,其中“器”字何晏、朱熹理解为“器量”“局量”,其他各家理解为“器用”“器才(材)”。“器”字在现存先秦文献中没有“器量”“局量”等词义,何晏、朱熹之训诂没有文献根据。根据孔子对管仲存亡继绝之历史功绩的评价和史料对管仲政治成就的记载,评价管仲为“器用小”或“器才(材)小”,是不合理的。清华简第六辑《管仲》篇有管仲言论作“既佞又仁,此谓成器”,当是《八佾》此章孔子和“或曰”者对话的背景和前提,“管仲之器小哉”当读为“管仲之‘器’小哉”,理解为“管仲所说的‘成器’太狭隘了吧”。孔子对管仲关于“成器”的定义持否定态度,大概源于二人的思想观念有所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论语》 清华简 《管仲》 “器小”
下载PDF
郭沫若《甲骨文字研究·释龢言》析案 被引量:1
2
作者 刘正国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17,I0002,共18页
《释龢言》是郭沫若先生早年研究古文字学之著《甲骨文字研究》中的一篇涉及中国古管乐器器名考释的专文。在该释文中,郭氏仅据《尔雅》中的“小笙谓之和”“大箫谓之言”的两句释语,通过由文字到文字的辗转曲说,一反千百年来众口一词... 《释龢言》是郭沫若先生早年研究古文字学之著《甲骨文字研究》中的一篇涉及中国古管乐器器名考释的专文。在该释文中,郭氏仅据《尔雅》中的“小笙谓之和”“大箫谓之言”的两句释语,通过由文字到文字的辗转曲说,一反千百年来众口一词的历史记载,将本为单管乐器的“龠”(以“龢”字为论)定说成了“编管”乐器“箫”(排箫);又将本为“编管”乐器的“箫”(以“言”字为说)断定为“单管”乐器(洞箫)。这些考释都是与历史的成说完全相悖论的,但却在没有得到任何证据证实的情况下,被当代学界拿来用作定论;从而给中国古管乐器的正本清源,乃至整个古乐史的贯通带来了严重的影响。那么,郭氏的考释有没有真正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呢?其观点究竟可不可能成立呢?本文试秉学术之天下公器,对《释龢言》全篇作一客观条理的全面析案,学者由此自可辨其真伪与正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编管 单管 《尔雅》 《说文》
下载PDF
试析刘濞所谓燕王“抟胡众入萧关”说——兼论汉初赵国与匈奴的关系 被引量:2
3
作者 宋超 《邯郸学院学报》 2015年第2期5-10,2,共6页
西汉初年,刘邦对于领有北边郡及边兵的诸侯王与将领,既希望他们能担负防范匈奴的重任,又猜忌他们可能因此坐大,这种矛盾的心态无疑是促使韩王信、赵相国陈豨、燕王卢绾叛入匈奴,并与匈奴连兵侵扰北边的一个主要原因。正由于朝廷与燕、... 西汉初年,刘邦对于领有北边郡及边兵的诸侯王与将领,既希望他们能担负防范匈奴的重任,又猜忌他们可能因此坐大,这种矛盾的心态无疑是促使韩王信、赵相国陈豨、燕王卢绾叛入匈奴,并与匈奴连兵侵扰北边的一个主要原因。正由于朝廷与燕、赵及匈奴之间存在错综复杂的关系,因此吴王刘濞在"敬问"诸侯书中,刻意强调"燕王、赵王故与胡王有约",并为无意反汉的燕王刘嘉杜撰出"抟胡众入萧关,走长安"的进军路线,希冀通过燕、赵将匈奴卷入七国之乱中。然而,不论战国时燕还是汉初卢绾之燕,即使与匈奴连兵,也只是"往来苦上谷以东",并没有波及代地以西地区,更遑论远在今甘肃固原东北的萧关。自文帝后七年匈奴入侵上郡与云中后,汉廷缘边严密布防,应是匈奴不愿"与赵合谋入汉",卷入汉廷内乱的一个重要的因素。汉廷则汲取七国之乱的教训,诸侯国不再领有北边郡,其后诸侯国虽偶有"叛逆"与"不轨",却再无联合匈奴为害北边郡之"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初赵国 赵王刘遂 燕王刘嘉 吴王刘濞 七国之乱 匈奴 萧关
下载PDF
又见关维晓 被引量:1
4
作者 广军 《新疆艺术学院学报》 2008年第2期107-110,共4页
本文以关维晓的艺术历程为话题,就特殊历史时期那一代人的生活经历,所受教育和形成的观念做了深切的论述,体现了对于人生社会与艺术的洞察与感悟。
关键词 关维晓 艺术历程 探索精神
下载PDF
两种清初小曲总集与明清小曲之演进 被引量:2
5
作者 邓晓东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16-124,共9页
《万花小曲》和《丝弦小曲》是目前所见清代最早的两种小曲集,收录对象在沿袭和改编明代小曲的基础上又有新变。《西调》和《边关调》首见于清初。《西调》原是明末山西、陕西地区流行的小曲,其声调凄楚哀感,适宜表现悲情内容,传至中原... 《万花小曲》和《丝弦小曲》是目前所见清代最早的两种小曲集,收录对象在沿袭和改编明代小曲的基础上又有新变。《西调》和《边关调》首见于清初。《西调》原是明末山西、陕西地区流行的小曲,其声调凄楚哀感,适宜表现悲情内容,传至中原遂成为清前中期的流行曲调而广泛传唱于大江南北。《边关调》亦当兴起于明末,或发源于东北,原先以表现悲感哀吟的题材为主,至清代则演化出悲感哀吟、插科打诨、雄迈悲壮等不同风格,而又以儿女之私、靡靡之音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万花小曲》 《丝弦小曲》 《西调》 《边关调》 演进
下载PDF
“小说”考辩 被引量:13
6
作者 孟昭连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74-83,共10页
“小说”一词在《庄子》中首先出现 ,后为《汉书·艺文志》借用而成为诸子十家之一。“小说”一词的原始含义本来鲁迅先生早有定论 ,然而近些年又有学者提出异议。《庄子》与《汉志》中“小说”的含义有同有不同 ,均非指虚构性故事... “小说”一词在《庄子》中首先出现 ,后为《汉书·艺文志》借用而成为诸子十家之一。“小说”一词的原始含义本来鲁迅先生早有定论 ,然而近些年又有学者提出异议。《庄子》与《汉志》中“小说”的含义有同有不同 ,均非指虚构性故事。但《汉志》“小说”所表现出来的某些文体特征 ,为后世虚构小说的发展提供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说 稗官 街谈巷语 短书
下载PDF
试论关汉卿杂剧《哭存孝》的主题意蕴 被引量:1
7
作者 王艳平 《宁波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0年第2期9-12,56,共5页
《哭存孝》写了一个因小人陷害而导致英雄遇难的故事,作者揭示的,不仅仅是宵小弄权的现实黑暗,更是人际往来中内外亲疏的世俗成见,以及这种成见下人们的善恶因缘。追究剧本对人物心态的细摹,以及戏剧结构的特殊处理,都可以发现作者的这... 《哭存孝》写了一个因小人陷害而导致英雄遇难的故事,作者揭示的,不仅仅是宵小弄权的现实黑暗,更是人际往来中内外亲疏的世俗成见,以及这种成见下人们的善恶因缘。追究剧本对人物心态的细摹,以及戏剧结构的特殊处理,都可以发现作者的这种深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汉卿 哭存孝 主题 世俗成见
下载PDF
论清代诗文名家彭兆荪的骈文创作
8
作者 路海洋 《兰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86-92,共7页
镇洋彭兆荪是清代乾嘉间名震文坛的骈体名家,他的骈文作品主要收录在《小谟觞馆文集》4卷及《续集》2卷中。彭氏认为,骈体文的出现,乃文学史发展的必然结果;骈散异途同源,不分尊卑,而八代之文未尝衰;同时,骈文应以六朝为高标,并依此&qu... 镇洋彭兆荪是清代乾嘉间名震文坛的骈体名家,他的骈文作品主要收录在《小谟觞馆文集》4卷及《续集》2卷中。彭氏认为,骈体文的出现,乃文学史发展的必然结果;骈散异途同源,不分尊卑,而八代之文未尝衰;同时,骈文应以六朝为高标,并依此"矫厉肤庸,归诸渊雅",使当代骈文创作走上正轨。彭氏骈文的主要特点与成就,体现在三个方面,即精熟《选》理、宏博沉丽,以散运骈、辞茂气盛和诸法兼擅、尤工议论。就文学史地位而言,在清代骈文史上,彭兆荪足称一代名家,我们应对他的骈文引起足够的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代 诗文名家 彭兆荪 骈文 《小谟觞馆文集》
下载PDF
“京剧荀学”研究现状、问题与思考
9
作者 李小红 马悦 《艺术探索》 2020年第6期126-136,共11页
“京剧荀学”、荀慧生、荀派艺术、《小留香馆日记》及荀派弟子孙毓敏都是值得深入研究的课题,然而很多资料尤其是民国时期报刊上的相关资料没有得到系统整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有关荀派的研究与民国时期四大名旦交相辉映的局面极不... “京剧荀学”、荀慧生、荀派艺术、《小留香馆日记》及荀派弟子孙毓敏都是值得深入研究的课题,然而很多资料尤其是民国时期报刊上的相关资料没有得到系统整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有关荀派的研究与民国时期四大名旦交相辉映的局面极不相称,“京剧荀学”也没有泛起太多涟漪。更多既有广博戏曲专业知识又有深厚理论素养的学者将荀派艺术作为专门研究对象,与荀派弟子、戏迷携手共进,才有可能真正促成“京剧荀学”从“京剧学”“戏剧学”中分离出来,成为独立学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京剧荀学” 荀慧生 《小留香馆日记》 孙毓敏
下载PDF
到底谁知事不谐——论冒襄及其关帝信仰
10
作者 周建国 《河北北方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年第4期4-6,21,共4页
明清时期,关帝信仰盛行不衰,关帝最终成为全民崇拜的神灵。"明末四公子"之一的冒襄亦不例外,其关帝信仰几乎与生俱始,而其与董小宛"到底不谐"的爱情经历最能体现其关帝信仰的虔诚。研究冒襄的关帝情结,或可窥探关... 明清时期,关帝信仰盛行不衰,关帝最终成为全民崇拜的神灵。"明末四公子"之一的冒襄亦不例外,其关帝信仰几乎与生俱始,而其与董小宛"到底不谐"的爱情经历最能体现其关帝信仰的虔诚。研究冒襄的关帝情结,或可窥探关帝信仰在整个明清士大夫文化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冒襄 董小宛 关帝信仰
下载PDF
一部以事件为中心的英雄悲剧——关汉卿《哭存孝》杂剧剖析 被引量:3
11
作者 徐子方 《淮海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1期12-16,共5页
关汉卿的《哭存孝》为我国早期悲剧画廊提供了一批富有色彩的人物造型 ,特别是李存孝和李克用这两位处于末路的悲剧英雄 ,更具独到价值。通过对《哭存孝》的悲剧情势、悲剧形象和悲剧类型的分析 ,认为《哭存孝》是一部以事件为中心的英... 关汉卿的《哭存孝》为我国早期悲剧画廊提供了一批富有色彩的人物造型 ,特别是李存孝和李克用这两位处于末路的悲剧英雄 ,更具独到价值。通过对《哭存孝》的悲剧情势、悲剧形象和悲剧类型的分析 ,认为《哭存孝》是一部以事件为中心的英雄悲剧 ,指出作品在表现形态上尽管还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不成熟之处 ,但所传递的时代剧场信息可贵 ,其开创之功是不可抹煞的 ,无论经验还是教训对后世都是有益的昭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汉卿 《哭存孝》 英雄悲剧 人物形象 艺术风格
下载PDF
唐代潼关述略——唐关内道军事地理研究之一
12
作者 穆渭生 《陕西教育学院学报》 2002年第4期63-66,共4页
潼关号称“天险” ,其地南倚秦岭 ,北俯大河 ,控扼东西交通 ,是关中的东大门 ,历代为兵家所重。本文从山河形势、交通地位和唐代战例等方面进行述论 ,以明潼关的军事地理价值。
关键词 唐代 军事地理研究 崤函古道 蒲津桥 潼关地区 交通地位
下载PDF
“县管校聘”政策执行的实践逻辑与制度供给——基于“模糊-冲突”模型的视角 被引量:6
13
作者 陈庆礼 蔡文伯 《教师教育学报》 2021年第6期115-122,共8页
"县管校聘"政策是促进县域义务教育阶段教师合理流动、实现师资均衡发展、提升教育公平的重要举措。目前,"县管校聘"政策在各地的执行情况存在较大差异。"模糊-冲突"模型认为,模糊性和冲突性是政策本身... "县管校聘"政策是促进县域义务教育阶段教师合理流动、实现师资均衡发展、提升教育公平的重要举措。目前,"县管校聘"政策在各地的执行情况存在较大差异。"模糊-冲突"模型认为,模糊性和冲突性是政策本身具有的内在属性,可从"低模糊-低冲突""低模糊-高冲突""高模糊-高冲突""高模糊-低冲突"四个维度来构建其分类框架。通过查阅G省4个典型县区政策文本和对该地进行实地调研发现,地理区位、县域经济状况、教师编制数量、原有教师交流体系等因素是影响"县管校聘"政策执行方式的主导因素。鉴于此,应该构建"县管校聘"改革成本分担机制,健全"县管校聘"改革激励机制,落实"县管校聘"改革专项督导职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县管校聘” 政策执行 实践逻辑 制度供给 “模糊-冲突”模型
下载PDF
京剧《党人碑》悲剧性之辨析 被引量:1
14
作者 苗露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2年第6期139-142,共4页
一般认为王国维是最早用悲剧观念进行中国戏剧研究的学者。但从广义来看,运用悲剧观念考察中国戏剧,却由蒋观云、欧榘甲首开风气。1903年到1905年间,他们二人先后关注过同一部作品——首演于1901年、由汪笑侬改编的京剧《党人碑》,并评... 一般认为王国维是最早用悲剧观念进行中国戏剧研究的学者。但从广义来看,运用悲剧观念考察中国戏剧,却由蒋观云、欧榘甲首开风气。1903年到1905年间,他们二人先后关注过同一部作品——首演于1901年、由汪笑侬改编的京剧《党人碑》,并评定其为悲剧。这种评价背后的意义是:蒋观云、欧榘甲所理解的"悲剧"与汪笑侬改编版《党人碑》的某些诉求视域交融,促成这一桩汉语语境较早的悲剧审美判断。但这种审美判断却隐含了强烈的时代政治因素。辨析之后不难发现,这种对"悲剧"的推崇,实质是对革命的推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党人碑 悲剧性 汪笑侬 欧榘甲 蒋观云
下载PDF
《医贯·消渴论》对糖尿病肾病的辨治启示 被引量:1
15
作者 朱昭蓉 何泽云 《中医药临床杂志》 2022年第12期2264-2267,共4页
糖尿病所致的肾脏病变较其他慢性肾脏病进展快,预防糖尿病肾病及延缓糖尿病肾病行肾脏替代治疗的进程尤为重要。糖尿病肾病病理本质为脏腑亏虚,瘀血、湿浊内蕴,赵献可《医贯·消渴论》主张以肾治三消,助肺调水道,扶脾布津液。同时... 糖尿病所致的肾脏病变较其他慢性肾脏病进展快,预防糖尿病肾病及延缓糖尿病肾病行肾脏替代治疗的进程尤为重要。糖尿病肾病病理本质为脏腑亏虚,瘀血、湿浊内蕴,赵献可《医贯·消渴论》主张以肾治三消,助肺调水道,扶脾布津液。同时交通心肾,重视心火在消渴中的致病地位。赵氏论消着眼于阴阳冲和,善阴阳并补以全面固本培元,后世医家以临床实践证实了赵氏治消原则的优越性,由此衍生了糖尿病肾病辨证论治新角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贯·消渴论》 糖尿病肾病 脏腑亏虚 阴阳
下载PDF
“京味文学”人物形象的承传与演变——以萧乾、王朔、管虎作品为例 被引量:1
16
作者 苏文韬 《楚雄师范学院学报》 2019年第4期80-84,共5页
“京味文学”这一文学概念随着北京城市的不断发展正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随之“京味人物形象”也发生了诸多变化。作者选取萧乾、王朔、管虎三位不同时代的北京作家,从他们作品中共同的边缘人物形象、中老年人物形象和女性人物形象出... “京味文学”这一文学概念随着北京城市的不断发展正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随之“京味人物形象”也发生了诸多变化。作者选取萧乾、王朔、管虎三位不同时代的北京作家,从他们作品中共同的边缘人物形象、中老年人物形象和女性人物形象出发,深入分析“京味文学”人物形象的承传与演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萧乾 王朔 管虎 京味文学 人物形象
下载PDF
“经营位置”与现代主义的空间转换与置换比较研究
17
作者 李新铎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50-60,共11页
"经营位置"是中国传统绘画的基本创作手段,在强调画面中物象的位置关系的同时也注重绘画空间透视观念中渗透的"在场性"审美体验,对中国画的创作和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同时我们也应该注意到,西方现代主义艺术对... "经营位置"是中国传统绘画的基本创作手段,在强调画面中物象的位置关系的同时也注重绘画空间透视观念中渗透的"在场性"审美体验,对中国画的创作和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同时我们也应该注意到,西方现代主义艺术对于空间的探索和发展过程中对这种"在场性"的审美经验的获得,同样占有重要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营位置 在场性 以大观小 空间转换
下载PDF
“隐形差距”下乡村小规模学校的流动实践及师资困境纾解
18
作者 秦启光 刘剑虹 《教育发展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2期21-30,共10页
本研究对两所个案学校开展了长期田野调查,描述县域义务教育教师流动常态化后的乡村小规模学校师资困境。研究发现“小规模”在城乡之间形塑了一种“隐形差距”,使乡村小规模学校成为教师职业发展的“洼地”,在教师流动中“只出不进”,... 本研究对两所个案学校开展了长期田野调查,描述县域义务教育教师流动常态化后的乡村小规模学校师资困境。研究发现“小规模”在城乡之间形塑了一种“隐形差距”,使乡村小规模学校成为教师职业发展的“洼地”,在教师流动中“只出不进”,面临稳定的师资结构与不稳定的教师队伍并存的矛盾,其教师流动实践呈现扭曲的“另类二元性”。“县管校聘”为制度载体的流动机制未能扭转城乡师资不均,反而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乡村小规模学校的师资困境,生成其流动“局外人”身份。完善教师流动机制的思路需综合考量,以真正落实乡村立场为原则,以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为核心,以打破城区集团特权为条件,探寻乡村小规模学校师资困境的纾解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师流动 县管校聘 乡村小校 师资困境 纾解路径
原文传递
“县管校聘”教师流动政策的实施困境与改进 被引量:43
19
作者 方征 谢辰 《教育发展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72-76,共5页
教师流动政策的提出是为了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实施"县管校聘"是当前开展教师流动的主要工作机制。目前,"县管校聘"教师流动政策在实施中存在着各行政部门之间协调难,"校"聘权小责大,教师不愿参与交流... 教师流动政策的提出是为了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实施"县管校聘"是当前开展教师流动的主要工作机制。目前,"县管校聘"教师流动政策在实施中存在着各行政部门之间协调难,"校"聘权小责大,教师不愿参与交流等问题。为了更好地保证教师流动顺利开展,"县管校聘"政策可在执行过程中考虑相应调整:提高教育行政部门财权和事权,加强学校枢纽功能,切实保障教师权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县管校聘 教师流动 义务教育 师资均衡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