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死—生”仪式:谢晋电影语言与“现代化” |
聂欣如
|
《艺术百家》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2
|
谢晋研究中的议程诱导与拨乱反正 |
刘海波
|
《艺术传播研究》
|
2024 |
0 |
|
3
|
银幕之外:群众影评与谢晋电影的“交互式创作” |
王飞翔
朱浩宇
|
《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24 |
0 |
|
4
|
“政治道德化”:意识形态电影批评的西方语境 |
曲春景
张卫军
|
《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6 |
3
|
|
5
|
历史的讽刺力——谢晋遭遇了蝴蝶效应之后 |
王志敏
赵楠
|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9 |
4
|
|
6
|
影像传奇叙事视野里的谢晋电影 |
虞吉
|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1 |
9
|
|
7
|
谢晋:中国电影黄金时代的艺术高峰 |
尹鸿
|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9 |
8
|
|
8
|
震撼人心的叙述与叙述策略的震撼——对谢晋电影大众性的再关注 |
崔斌箴
|
《浙江艺术职业学院学报》
|
2004 |
1
|
|
9
|
论21世纪视野中的谢晋电影——以《芙蓉镇》为例 |
郭蕤
|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
2009 |
1
|
|
10
|
谢晋——20世纪中国主流电影的杰出代表 |
倪震
|
《杭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9 |
6
|
|
11
|
从“断裂”到“伤痕”——谢晋“反思三部曲”再辨析 |
秦翼
|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
2022 |
0 |
|
12
|
社会与主体性:中国情节剧的政治经济学 |
尼克.布朗
|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9 |
6
|
|
13
|
男性权威话语情境下的女性被述──论谢晋影片中的女性形象 |
郭培筠
|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1997 |
5
|
|
14
|
新时期初年主流电影的创作谱系 |
段善策
|
《绥化学院学报》
|
2021 |
0 |
|
15
|
亟待视域突破的谢晋研究:2011年以来谢晋电影研究综述 |
刘海波
苏丹
|
《电影理论研究(中英文)》
|
2024 |
|
|
16
|
《红色娘子军》与谢晋电影的“中庸”和“仁” |
裴亚莉
|
《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6 |
3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