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6篇文章
< 1 2 1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从韵文和谐声看朱骏声的泰部独立说
1
作者 张道俊 彭啸 《湖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5期52-56,共5页
本文讨论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泰部独立的韵学思想。通过“履泰合用:(履部独用+泰部独用)”方法统计履部、泰部的谐声字组和韵段,我们发现履部和泰部在不同的音韵材料中音韵关系不同:履泰合用诗经韵文占9%,群经韵文占38.67%,谐声字组... 本文讨论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泰部独立的韵学思想。通过“履泰合用:(履部独用+泰部独用)”方法统计履部、泰部的谐声字组和韵段,我们发现履部和泰部在不同的音韵材料中音韵关系不同:履泰合用诗经韵文占9%,群经韵文占38.67%,谐声字组占54.08%。这表明诗经韵文中的泰部独立性最强,朱氏泰部独立的主要依据是诗经韵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说文通训定声》 泰部独立 谐声 韵文
下载PDF
汉字谐声与明清上古音研究分期述论
2
作者 董国华 《海峡人文学刊》 2024年第2期91-95,104,158,共7页
步南宋遗绪,明清两代的古音学家在“说文学”勃兴的浪潮中,完善以谐声推求古音的理论和方法,编撰诸多可谓“后出转精”的谐声韵谱,力求得到更为合理的古韵分部。根据各家对谐声材料,尤其对《说文》的认识和利用程度及其对古音学史的贡献... 步南宋遗绪,明清两代的古音学家在“说文学”勃兴的浪潮中,完善以谐声推求古音的理论和方法,编撰诸多可谓“后出转精”的谐声韵谱,力求得到更为合理的古韵分部。根据各家对谐声材料,尤其对《说文》的认识和利用程度及其对古音学史的贡献,可将明代杨慎、陈第、赵宧光,清代顾炎武、潘咸、万光泰等二十余位古音学家以汉字谐声材料研究上古音的演进历程,分为明代的萌芽与探索期,清代的奠基与勃发期、成熟与兴盛期和融合与消退期四个主要阶段,并通过对比和分析,评述诸家的贡献和不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字谐声 上古音 古韵分部 分期
下载PDF
古典诗词谐声现象的研究历史及其考证
3
作者 温永选 《教育探究》 2024年第3期33-38,共6页
古人很早就从声、韵、调三个语音要素探索了汉语“音义相通、声情相谐”的谐声现象,并在诗歌创作中体现了追求字词谐声的理念。《黄帝内经》和南朝《玉篇》等古籍将声母五音与人情五志对应;唐代韵图学及其后音韵学者将韵母分为四等、三... 古人很早就从声、韵、调三个语音要素探索了汉语“音义相通、声情相谐”的谐声现象,并在诗歌创作中体现了追求字词谐声的理念。《黄帝内经》和南朝《玉篇》等古籍将声母五音与人情五志对应;唐代韵图学及其后音韵学者将韵母分为四等、三级,提出“情之欢畅郁愤有异,则韵之响亮喑哑亦殊”的谐声用韵主张;南朝沈约、唐僧处忠和明释真空则描述了四声调值的高低变化,并试图与情感的低昂缓急状态联系起来。文章梳理古人的这些谐声发现与理念,旨在树立当今诗者的谐声意识,提升其谐声之诗的创作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诗词 炼字 谐声 探索 评析
下载PDF
论谐声原则——兼评潘悟云教授的“形态相关”说 被引量:9
4
作者 耿振生 《语言科学》 2003年第5期10-28,共19页
在谐声原则问题上,古音学家的见解颇有分歧,这是由于谐声关系的复杂性造成的。但多数古音学家以语音关系为基础建立谐声原则,则是正确的途径。语音关联是谐声系列的原生性的、根本性的关系,其他关联都是次生性的、非本质性的关系。“形... 在谐声原则问题上,古音学家的见解颇有分歧,这是由于谐声关系的复杂性造成的。但多数古音学家以语音关系为基础建立谐声原则,则是正确的途径。语音关联是谐声系列的原生性的、根本性的关系,其他关联都是次生性的、非本质性的关系。“形态相关说”把谐声关系看作上古汉语形态的反映,这种观点缺乏事实的支持和理论的依据,不能让人信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古音 谐声关系 谐声原则 形态相关
下载PDF
郑众、郑玄的“谐声”观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被引量:2
5
作者 李玉平 《语言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42-149,共8页
文章具体指出"六书"说内涵者实始于东汉班固、郑众、许慎三家。探讨各家六书观,亦为学术史之必然。郑玄承袭先郑郑众之"六书"观,其"谐声"观也与其相当。郑玄在注释中不取许慎的"形声"之名,而... 文章具体指出"六书"说内涵者实始于东汉班固、郑众、许慎三家。探讨各家六书观,亦为学术史之必然。郑玄承袭先郑郑众之"六书"观,其"谐声"观也与其相当。郑玄在注释中不取许慎的"形声"之名,而用郑众"谐声"之称,是有其用意的。穷尽考察郑玄分析谐声字的材料,对了解郑玄及郑众的"谐声"观及其在汉字学史上的贡献有着重要的意义。郑众、郑玄的"谐声"观在后世乃至当代的影响都是很大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郑众 郑玄 谐声 形声 六书
下载PDF
谐声关系与上古形态 被引量:4
6
作者 张亚蓉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63-67,共5页
谐声方式中存有部分特殊的谐声现象,很难找到音理上的依据,我们称之为异常谐声,并认为异常谐声关系即使表现形态变化,也应当是部分的。
关键词 谐声 异常谐声 上古形态
下载PDF
谐声字在上古音中的研究价值 被引量:4
7
作者 张亚蓉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25-130,共6页
谐声字在上古汉语中的研究价值很早就得到了学者们的首肯,但是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在对谐声材料本身以及对谐声现象所表现出的内部语音关系的理解上出现了一些分歧。对此,我们认为数量庞大的谐声字内部所存在的语音关系是研究上古音的... 谐声字在上古汉语中的研究价值很早就得到了学者们的首肯,但是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在对谐声材料本身以及对谐声现象所表现出的内部语音关系的理解上出现了一些分歧。对此,我们认为数量庞大的谐声字内部所存在的语音关系是研究上古音的重要依据,不能因为材料中出现的一些例外,而否认整个谐声材料的价值。谐声字所反应的主流现象有规律可寻,而且,这些规律以及例外都可以得到合理地解释。谐声关系完全可以当作内部语音基本一致的语音史料来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谐声 上古汉语 谐声
下载PDF
关于段玉裁闭口韵阳入合部的押韵和谐声理据的探讨 被引量:2
8
作者 杜恒联 《江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5期110-114,共5页
段玉裁创立了古韵十七部。他的第七部是侵缉合部,第八部是谈盍合部,即第七第八两部闭口韵是阳入合部。但在他的《诗经韵分十七部表》和《群经韵分十七部表》中并没有阳入押韵的例子。这显然违反了从押韵事实出发归纳韵部的原则。但在谐... 段玉裁创立了古韵十七部。他的第七部是侵缉合部,第八部是谈盍合部,即第七第八两部闭口韵是阳入合部。但在他的《诗经韵分十七部表》和《群经韵分十七部表》中并没有阳入押韵的例子。这显然违反了从押韵事实出发归纳韵部的原则。但在谐声字里,却有大量的侵缉相谐和谈盍相谐现象。这种押韵和谐声的不平衡现象,值得深入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韵 押韵 谐声 侵缉合部 谈盍合部
下载PDF
试析《诗经》合韵和《说文》例外谐声——兼评《诗经》韵语和《说文》谐声语料的性质 被引量:1
9
作者 崔金明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2年第4期107-113,共7页
本文探讨了真部和耕部谐声、合韵问题以及《说文》谐声与方音的问题,真耕合韵是一种有条件的自然押韵,不能用方音来解释;斯的声旁不是其,其和斯属于不同的谐声系列。在此基础上证明《诗经》韵语和《说文》谐声语料虽有少量的方音成分,... 本文探讨了真部和耕部谐声、合韵问题以及《说文》谐声与方音的问题,真耕合韵是一种有条件的自然押韵,不能用方音来解释;斯的声旁不是其,其和斯属于不同的谐声系列。在此基础上证明《诗经》韵语和《说文》谐声语料虽有少量的方音成分,但不能改变它们作为雅言的基本性质,不过上古音的研究要剔除《说文》中不科学的谐声偏旁,使其建立在扎实的材料基础之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古音 真耕合韵 说文谐声 方音
下载PDF
《切韵》系书切音与切字谐声相违的声母问题 被引量:3
10
作者 余迺永 《语言科学》 2003年第5期29-35,共7页
《切韵》系韵书的音系构建都是以洛阳话为基础,但是该系韵书出现许多谐声字与反切并不一致的情形。本文研究认为中唐以后以长安话为首的西北方言音系中,鼻冠音声母由复辅音的分化而逐渐消亡。
关键词 《切韵》 谐声 声母 反切
下载PDF
论谐声关系与“失谐”现象 被引量:4
11
作者 刘忠华 赵诗嫚 《南阳师范学院学报》 CAS 2016年第5期28-30,共3页
"谐声"是对据音索取声符的动态过程及固定在"形-声"结构中的语音关系的概括。字音的变化,以及实际谐声关系与衡量标准之间的差异导致出现"失谐"现象。声符与所谐字声韵关系一致性是考察谐声关系的基本原... "谐声"是对据音索取声符的动态过程及固定在"形-声"结构中的语音关系的概括。字音的变化,以及实际谐声关系与衡量标准之间的差异导致出现"失谐"现象。声符与所谐字声韵关系一致性是考察谐声关系的基本原则和出发点。段玉裁"同谐声者必同部"限于字音发生变化前的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形声字 谐声关系 古音归部 合韵 失谐
下载PDF
试论跟明母谐声的晓母字的语音演变(一) 被引量:6
12
作者 孙玉文 《古汉语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2-8,共7页
本文阐述了作者认为把上古汉语中跟明母谐声的晓母字拟为sm-或xm-一类复辅音不可信的观点,赞同拟为唇鼻音单辅音声母;主张综合利用反映上古声母系统的谐声字、联绵词、古音通假、异文、声训、古注音等材料构拟上古音,根据历史主义的原则... 本文阐述了作者认为把上古汉语中跟明母谐声的晓母字拟为sm-或xm-一类复辅音不可信的观点,赞同拟为唇鼻音单辅音声母;主张综合利用反映上古声母系统的谐声字、联绵词、古音通假、异文、声训、古注音等材料构拟上古音,根据历史主义的原则,分析这些材料所反映的时代层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谐声 明母 语音演变 复辅音 构拟 上古汉语 声母系统 古注 历史主义 时代
下载PDF
从汉字的谐声系统看喉牙声转——兼评“上古音晓匣归见溪群”说 被引量:5
13
作者 朱声琦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8年第2期135-140,共6页
本文论证喉音是人类的原始音,认为李新魁先生上古没有喉音的观点不能成立。从汉字谐声系统论证喉牙声转这一音理,对李文所谓喉牙“合一”、“不分”、“音值相同”、“魏晋以后喉音自牙音分化而出”的观点进行分析评述。
关键词 谐声系统 喉牙声转
下载PDF
姚文田谐声理论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陈芳 《闽江学院学报》 2006年第3期40-43,共4页
姚文田的《古音谐》、《说文声系》是清代古音学的重要研究成果。本文总结了姚氏科学独到的谐声观,考察了姚氏利用谐声系统拟定上古韵部的成果,并进一步研讨了对姚氏的谐声观。
关键词 姚文田 古音学 谐声
下载PDF
《广韵》“末、未”谐声系统及其间九对“双胞胎” 被引量:3
15
作者 陈重瑜 《语言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95-100,共6页
《广韵》里,“末、未”两个不同的谐声系统有9对字形与字义都相近的字,语音上都是去入二读之差,而在北京音系里的读音虽然都是去声,但却有[+/-韵尾] 的对比;即中古音里是去声的字有韵尾,是入声的字没有韵尾。这种情况与同一系统... 《广韵》里,“末、未”两个不同的谐声系统有9对字形与字义都相近的字,语音上都是去入二读之差,而在北京音系里的读音虽然都是去声,但却有[+/-韵尾] 的对比;即中古音里是去声的字有韵尾,是入声的字没有韵尾。这种情况与同一系统内有去声与入声两类字以及同时有去入二读的字的情况完全吻合。两个系统里不可能有9 对字形与字义都如此接近的字;就如两个家庭里不可能有9对看似双胞胎的孩子。可见“末/未”原本就是同一个谐声系统,在中古音之时,内部有9个字刚刚从入声迈进去声,所以有二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韵》 谐声系统 “末” “未”
下载PDF
复辅音声母:一个并不可信的假说——谐声字“一声两谐”现象新探 被引量:7
16
作者 蔡永贵 《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5年第2期5-11,共7页
复辅音声母的假说在上古音研究中是一个关系到全局意义的问题。但是,复辅音声母的提出,只是一个并不可靠的假说,谐声字“一声两谐”现象所反映的并不是复辅音声母的问题,而是上古汉语中存在双音节或多音节字的问题。由于存在单音节或多... 复辅音声母的假说在上古音研究中是一个关系到全局意义的问题。但是,复辅音声母的提出,只是一个并不可靠的假说,谐声字“一声两谐”现象所反映的并不是复辅音声母的问题,而是上古汉语中存在双音节或多音节字的问题。由于存在单音节或多音节字,则必然导致双音节或多音节字也可作谐声字的声符,必然存在双音节声符。双音节或多音节字作声符时,往往根据表音的需要而选择其中一个音节作为声符在不同谐声字中的表音指向,这便形成了谐声字声符相同,而声母不同的现象,即一声两谐或一声多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谐声 一声两谐 复辅音声母 双音节字 双音节声符
下载PDF
试论跟明母谐声的晓母字的语音演变(二) 被引量:4
17
作者 孙玉文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535-538,共4页
自五四运动以来,我国的语言研究始终以学习欧美为学术潮流。经过近一个世纪的探索、钻研、奋争、积累,不少有识之士明确提出:中国的语言学研究在取古今中外学术精华的同时,必须自强不息,必须在世界学术舞台上发出自己的声音。这一学术观... 自五四运动以来,我国的语言研究始终以学习欧美为学术潮流。经过近一个世纪的探索、钻研、奋争、积累,不少有识之士明确提出:中国的语言学研究在取古今中外学术精华的同时,必须自强不息,必须在世界学术舞台上发出自己的声音。这一学术观念,随着全球一体化和文化多元化进程的加速,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全面提升以及语言科学研究水平的提高,已被越来越多的学者所认同。是的,不自主就不能创新。为此,一向鼓励学术创新的本刊特辟“走中国语言学自主创新之路”学术讨论专栏,支持中国语言学研究走自主创新之路。本期隆重推出的何九盈、鲁国尧、孙玉文三位先生的文章,都主张不崇洋、不排外,强调中外平等对话,旨在引发大家的学术探讨热情。我们期待着更多的学者参与这一话题的讨论,共同促进中国语言学研究的繁荣与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音演变 晓母 谐声 明母 《古汉语研究》 复辅音声母 上古汉语 平等对话
下载PDF
关于《说文》谐声字的几个问题 被引量:14
18
作者 洪波 《古汉语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2-7,共6页
本世纪初,瑞典汉学家高本汉发现谐声字在上古汉语声母系统研究中的价值一如《诗经》韵脚字在上古汉语韵母系统研究中的价值。从那时起,谐声字便一直是研究上古汉语声母的主要依据。高本汉起初是从《康熙字典》里挑选出1200个谐声字做... 本世纪初,瑞典汉学家高本汉发现谐声字在上古汉语声母系统研究中的价值一如《诗经》韵脚字在上古汉语韵母系统研究中的价值。从那时起,谐声字便一直是研究上古汉语声母的主要依据。高本汉起初是从《康熙字典》里挑选出1200个谐声字做材料,其中混进了不少晚出的谐声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谐声 中古音 《说文》 上古汉语 主谐字 复辅音声母 甲骨文 发音部位 声母系统 汉语声母
下载PDF
对《跟见系字谐声的照三系字》一文的几点意见 被引量:1
19
作者 谢纪锋 《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6年第2期73-76,87,共5页
关键词 同源词 “其” “之” 谐声系统 谐声 上古汉语 发音部位 闽语 《广韵》 闽南方言
下载PDF
利用谐声偏旁系联同源词探讨 被引量:7
20
作者 侯占虎 《古籍整理研究学刊》 1990年第5期35-40,共6页
同源词是音同或音近,且在语源上有联系的一系列词,同源词的系联自然须从音、义两方面入手.形声字的谐声偏旁不仅表音,又往往表义,因此同源词的系联可以充分利用形声字的谐声偏旁.
关键词 谐声 偏旁 同源词 形声字 表义 段注 释名 表音 分别文 《说文》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