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阳明心学与道教内丹道的性命之学
1
作者 张广保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2023年第4期20-28,共9页
世界上任何原创性的文明都必定会提出归属于自己的独特的思想论题。宋以后道教对唐代禅宗凸显的心性问题,结合中国传统的重生思想作出具有自身理论特色的回应,从而创立了独具理论特色的性命之学。从心性论发展的历史看,由儒家、佛教的... 世界上任何原创性的文明都必定会提出归属于自己的独特的思想论题。宋以后道教对唐代禅宗凸显的心性问题,结合中国传统的重生思想作出具有自身理论特色的回应,从而创立了独具理论特色的性命之学。从心性论发展的历史看,由儒家、佛教的心性论转入道教的性命论标志着心性理论的深化与成熟,道教性命理论的创立大大丰富了整个中国心性论的内容,为思想文化宝库注入了新血液,从而受到宋以后思想界的普遍关注。阳明学派与道、释二教的思想关联应从性命之学的大脉络予以把握,而不应仅看成一种私人爱好。从中国性命之学发展的历史过程看,阳明心学仍然应视为明代儒学回应性命问题大讨论的一种新的理论形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教的性命论 性命双修 阳明心学 阳明后学
下载PDF
世情、时序与学术:方回的理学话语建构探微 被引量:2
2
作者 邱光华 《石河子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3年第5期97-102,共6页
方回的理学观念,集中反映在他对儒学道统的承传谱系以及儒学的要义、精神品格的阐说上。他对儒学道统的认识,尊奉的是朱熹的意见,并认为这一儒学正脉是实现世道之治的根本;对于其他的各种异说,则不遗余力地加以驳斥。这种价值取向和他... 方回的理学观念,集中反映在他对儒学道统的承传谱系以及儒学的要义、精神品格的阐说上。他对儒学道统的认识,尊奉的是朱熹的意见,并认为这一儒学正脉是实现世道之治的根本;对于其他的各种异说,则不遗余力地加以驳斥。这种价值取向和他在特定时世境遇下的心态诉求及历史反思相关,更根源于其对儒学核心内涵的体认。他既将儒学视为心性修养之学,强调通过读书致知来涵养本心;又将儒学视为实学,突出其关乎人伦、切于当世之务的精神品格。方回的理学话语建构,对于矫正其时之理学流弊,乃至澄清时人对儒学的误解,均具有一定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世 理学 道统 心学 实学
下载PDF
阳明心学与明代性灵说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李益 王军涛 《牡丹江大学学报》 2019年第6期25-28,共4页
阳明心学在与宋明理学对抗中逐渐形成,又继承先秦两汉儒学心性论,并融合佛道心性论思想,促使中华文化不断延续和发展,使明代文学风气也为之大改。本文通过对阳明心学的产生、发展和流传及明代性灵说的提出、发端和影响的探究,从先秦儒... 阳明心学在与宋明理学对抗中逐渐形成,又继承先秦两汉儒学心性论,并融合佛道心性论思想,促使中华文化不断延续和发展,使明代文学风气也为之大改。本文通过对阳明心学的产生、发展和流传及明代性灵说的提出、发端和影响的探究,从先秦儒学心性论到阳明心学,从阳明心学再到性灵说,探讨期间继承和发展关系,借以阐述明代文人精神状态及理想信念,从而揭示出明中后期文学的本质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阳明心学 性灵说 先秦心性论 儒道佛 明代文学
下载PDF
“心学”和晚明文学的复兴 被引量:1
4
作者 任蕾懿 《六盘水师范学院学报》 2018年第4期35-38,共4页
明初程朱理学为正统思想,束缚文人创作,文学呈现一片萧条景象。明中后期"心学"空前发展之势促使文学理论趋向"离经叛道",推动了晚明文学的"复兴"与发展。"心学"在明后期文化统治中居于主导地位... 明初程朱理学为正统思想,束缚文人创作,文学呈现一片萧条景象。明中后期"心学"空前发展之势促使文学理论趋向"离经叛道",推动了晚明文学的"复兴"与发展。"心学"在明后期文化统治中居于主导地位,奠定了晚明思想解放和文学发展的基石,从而促进了晚明文学的复兴,具有重要的时代意义与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学” 童心说 晚明文学 “复兴”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