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nalysis on Supported Employment of People with Disabilities in Southwest China's Minority Areas
1
作者 龚燕 YU Nan 《The Journal of Human Rights》 2017年第5期463-475,共13页
Employment of people with disabilities in Southwest China’s ethnic minority areas is characterized by relatively high pressure, a poor environment and single form. Supported employment can solve the problems faced by... Employment of people with disabilities in Southwest China’s ethnic minority areas is characterized by relatively high pressure, a poor environment and single form. Supported employment can solve the problems faced by people with disabilities in the ethnic minority areas of Southwest China. Therefore, it is of practical significance to promote such a new form of employment. But in promoting the development of supported employment, it is necessary to strengthen its local top-level design and to establish corresponding legal and policy systems so as to give full play to the positive role of the government and establish a strong support syste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eople with disabilities southwest ethnic minority areas supported employment
下载PDF
西南少数民族石刻历史档案的现状与保护研究 被引量:19
2
作者 华林 《思想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65-70,共6页
西南少数民族有着丰富的石刻历史档案,按形式来分类,可将其分为民族文字石刻档案,汉文字石刻档案和图画石刻档案。由于种种原因,目前这些珍贵的历史档案资料的开发利用和保护现状不容乐观,发掘、抢救与保护已成为学术界和政府部门刻不... 西南少数民族有着丰富的石刻历史档案,按形式来分类,可将其分为民族文字石刻档案,汉文字石刻档案和图画石刻档案。由于种种原因,目前这些珍贵的历史档案资料的开发利用和保护现状不容乐观,发掘、抢救与保护已成为学术界和政府部门刻不容缓的事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南少数民族 石刻档案 分类 抢救与保护
下载PDF
宋朝对西南少数民族归明人的政策 被引量:4
3
作者 戴建国 《云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90-94,共5页
归明人原本是西南地区蕃属少数民族,在宋朝招诱、笼络政策的导引下,投附宋朝。宋朝出于统治的需要,对归明人给予种种优厚的待遇。宋一方面用各种优厚条件招徕归明人,另一方面对归明人实行严格的控制监督政策。这种双重政策,是宋朝开拓... 归明人原本是西南地区蕃属少数民族,在宋朝招诱、笼络政策的导引下,投附宋朝。宋朝出于统治的需要,对归明人给予种种优厚的待遇。宋一方面用各种优厚条件招徕归明人,另一方面对归明人实行严格的控制监督政策。这种双重政策,是宋朝开拓周边地区、巩固边防方针的重要组成部分,反映了宋统治阶级对少数民族的羁縻统治思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宋朝 归明人 西南少数民族
下载PDF
20世纪前半期杨成志西南民族研究述论 被引量:10
4
作者 刘小云 《学术探索》 CSSCI 2008年第5期104-108,共5页
西南民族调查与研究是20世纪前半期中国学术的一大热点,杨成志从1928年的滇川调查开始,致力于西南民族研究,两度出洋留学考察,博采欧美学术,并以中山大学为依托,训练出一批研究西南民族的杰出人才,中山大学因而成为西南民族研究的重镇,... 西南民族调查与研究是20世纪前半期中国学术的一大热点,杨成志从1928年的滇川调查开始,致力于西南民族研究,两度出洋留学考察,博采欧美学术,并以中山大学为依托,训练出一批研究西南民族的杰出人才,中山大学因而成为西南民族研究的重镇,杨成志也成为西南民族调查与研究的先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0世纪前半期 杨成志 西南民族研究
下载PDF
坚守还是改变:中国西南古代民族研究“三大族系说”的多学科讨论 被引量:3
5
作者 李东红 马丽娜 《思想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13-126,共14页
在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形成的"多元"历史过程逐渐被揭开,中国各民族起源、形成与发展研究不断深入的背景下,古代民族研究不能再简单地理解"中华民族共祖"的丰富内涵。通过重读有关古典文献材料、系统梳理新近考古... 在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形成的"多元"历史过程逐渐被揭开,中国各民族起源、形成与发展研究不断深入的背景下,古代民族研究不能再简单地理解"中华民族共祖"的丰富内涵。通过重读有关古典文献材料、系统梳理新近考古发现、专题探讨语系与族系的关联、汲取中国民族史与西南区域文明史研究新成果等多学科、多视角研究与讨论,把中国西南古代历史归结为"氐羌、百越、百濮""外来族群迁入结果"的叙事体系,已然无法立足。"三大族系说"是在20世纪中期"民族国家建构"运动中,处于"无献无征、考古无证"情境下产生的学术假说,已经证明是错误的。当前不少历史叙述,面对学术界的新发现、新成果,却不加甄别地沿用旧说,造成西南古代民族历史叙述上的混乱,必须将以修正。中国西南古代民族研究,要立足本土文化脉络与地方传统的梳理,摒弃"外来"思维,实现从"外来叙事"到"本土陈述"的回归。把材料还原到当地民族与文化大背景之中,才能正确地理解古代西南民族与区域历史和地方文化的关系,深刻理解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形成的丰富多样的历史进程。对"三大族系说"在内的近代以来中国学术史上习以为常的"外来说"叙事传统,包括各种"大迁徙""大传播""大叙事"等"典范历史"与"民族常识"的反思与再出发,有助于深化对中国历史发展基本逻辑的认识,推动学术创新与进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西南 古代民族研究 “三大族系” 多学科讨论
下载PDF
西南边疆多民族地区社会事业的发展 被引量:1
6
作者 杨国才 李梅 《学术探索》 CSSCI 2008年第1期44-49,共6页
社会事业是为确保社会转型、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和谐和人的全面发展所提供的各种公益性支持与服务活动的总和,也是保障社会可持续发展,实现社会公正,维持社会运行和发展的重要活动。在社会转型期,通过加大和改善对西南边疆多民族地... 社会事业是为确保社会转型、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和谐和人的全面发展所提供的各种公益性支持与服务活动的总和,也是保障社会可持续发展,实现社会公正,维持社会运行和发展的重要活动。在社会转型期,通过加大和改善对西南边疆多民族地区社会事业的投入和建设,提高西南边疆多民族地区公民文化素质,加强公民法制意识,改善公民精神风貌,完善社会安全体系,使西南边疆少数民族文化教育事业有了长足发展,农村医疗卫生事业有了新突破,社会保障事业有了新进展。这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西南边疆社会和睦,逐步实现社会公平正义,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提供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事业 西南边疆 少数民族 教育 医疗卫生 社会保障 发展
下载PDF
论二十世纪前期人类学家对西南少数民族的体质调查及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白兴发 《学术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78-82,共5页
二十世纪前期,一批著名的体质人类学家深入西南边疆民族地区,对西南地区的少数民族体质进行实地调查研究,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这些成果有着独特的不可替代的学术价值,为新中国的民族识别调查以及体质人类学的教育和研究奠定了良好的... 二十世纪前期,一批著名的体质人类学家深入西南边疆民族地区,对西南地区的少数民族体质进行实地调查研究,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这些成果有着独特的不可替代的学术价值,为新中国的民族识别调查以及体质人类学的教育和研究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十世纪前期 人类学家 西南少数民族 体质调查研究
下载PDF
新中国初期西南边疆地区的民主建政——以广西和云南的民族区域自治为中心 被引量:2
8
作者 方素梅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25-36,共12页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民主建政作为中央人民政府的一个中心任务,迅速在全国范围内展开,及至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颁布,民主建政工作宣告完成。少数民族聚居地区的民主建政以民族区域自治为重点。新中国初期,西南边疆地...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民主建政作为中央人民政府的一个中心任务,迅速在全国范围内展开,及至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颁布,民主建政工作宣告完成。少数民族聚居地区的民主建政以民族区域自治为重点。新中国初期,西南边疆地区的民族问题呈现出复杂性、特殊性、国际性和重要性几大特征。在面临剿匪、反特、救荒以及土地改革等一系列群众性的社会改革的复杂形势下,西南边疆地区按照党和政府制定的基本原则和法律法规,根据地方实际情况采取具体的措施,完成了当地的民族民主建政,并积累了一些基本经验,至今仍然具有深刻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南边疆 民主建政 民族区域自治 人民代表会议
下载PDF
从《后汉书·西南夷列传》透析西南夷的社会生活
9
作者 施真珍 《学术探索》 CSSCI 2013年第4期103-107,共5页
《后汉书·西南夷列传》是研究西南夷的重要史料,对西南夷的7个主要部族地区做了较为详尽的记载,为我们透析当时的西南夷提供了宝贵的资料。本文从衣食住行、社会生产、礼俗文教三个方面对当时西南夷的社会生活进行了考察。
关键词 《后汉书》 西南夷 社会生活
下载PDF
“獦獠”的音义形考辨
10
作者 谭世宝 《敦煌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50-59,共10页
"獦獠"始见于《坛经》,被用作惠能的自称与他称。对于此词的任何解释,都关乎对惠能身世、《坛经》及其所开创的南禅宗的革命宏旨的准确理解。以往的研究存在舍字音而单凭字形求字义的盲点,因而对于该词中的"獦"与&q... "獦獠"始见于《坛经》,被用作惠能的自称与他称。对于此词的任何解释,都关乎对惠能身世、《坛经》及其所开创的南禅宗的革命宏旨的准确理解。以往的研究存在舍字音而单凭字形求字义的盲点,因而对于该词中的"獦"与"獠"的音、义、形这三者的关联一直缺乏正确的认识。在众说纷纭中,多数论著认为"獦獠"乃对惠能的"侮称"或"贬称"。笔者对此不敢苟同,故此力求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作新的探讨,以取得对该词的音义形之正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洞庭青草湖诗 六祖 西南夷 仡佬 猎头獠人
下载PDF
从萨默斯著述中的“苗人”分类体系源流看西南少数民族历史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刘殊墨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34-138,共5页
国外自19世纪中叶就显现出搜求、比较、研究我国西南地区“苗人”分类体系的热潮。但是由于历史的原因,现阶段我国学术界对彼时国外学者的研究成果还存在关注的盲点,资料收集尚有不少遗漏。作为新发现的文献,成书于150年前的萨默斯的著... 国外自19世纪中叶就显现出搜求、比较、研究我国西南地区“苗人”分类体系的热潮。但是由于历史的原因,现阶段我国学术界对彼时国外学者的研究成果还存在关注的盲点,资料收集尚有不少遗漏。作为新发现的文献,成书于150年前的萨默斯的著述应当被视为《百苗图》《黔说苗图》系列典籍在海外早期传播和研究的一个组成部分,而且是该系列典籍研究中对海外文献的最新补充,不仅填补了早前研究中遗留的一些空白,还为深入研究清代《百苗图》《黔说苗图》增加了一些新的历史参考资料。同时,从历史的角度审视该系列典籍及其海外传播状况,不仅能为当代有关西南地区少数民族研究增添一些新的史料,而且对于进一步深入探讨西南少数民族历史及其人群分类具有扩展和补充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百苗图 黔说苗图 萨默斯 民族史研究 西南少数民族
下载PDF
从西南少数民族服饰看其原始审美意识
12
作者 吴夏 《南宁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6年第5期40-43,共4页
西南少数民族的服饰丰富多彩,在服饰色彩方面,既重"正色"又重自然界的颜色,服饰图案与祖先崇拜、动植物崇拜、生活记录及美好祝愿等密切相关,配饰则以大、多、光亮为美,体现"勇敢""富贵"等含义。
关键词 西南少数民族服饰 植物崇拜 服饰色彩 服饰图案 配饰
下载PDF
新媒体与傣族文化传播——基于云南德宏州傣族青年的媒体调查
13
作者 孙磊 《传播力研究》 2018年第30期14-16,18,共4页
在傣族地区,新媒体已经成为以青年群体为核心的人际及民族文化生活的重要交往形式,并成为民族文化新的传承场。民族文化在新场域中更具有变化与活力,但因民族经济和区域特征不同也带来相应问题。地方上虽已形成基本的新媒体生态格局,但... 在傣族地区,新媒体已经成为以青年群体为核心的人际及民族文化生活的重要交往形式,并成为民族文化新的传承场。民族文化在新场域中更具有变化与活力,但因民族经济和区域特征不同也带来相应问题。地方上虽已形成基本的新媒体生态格局,但在民族文化内容生产、凝聚民族社群、实现有效传播等问题上面临严峻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南边疆 傣族文化 新媒体
下载PDF
论“西南夷”中的部落族群 被引量:1
14
作者 颜建华 颜勇 《贵州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76-180,共5页
司马迁用"西南夷"来泛称巴蜀以外的西南少数民族,并将西南夷各族归纳为四类九个部落。在《华阳国志》和《后汉书》中,"夷"有了新的内涵,成为与"氐"、"越"并称的民族群体。在"西南夷"... 司马迁用"西南夷"来泛称巴蜀以外的西南少数民族,并将西南夷各族归纳为四类九个部落。在《华阳国志》和《后汉书》中,"夷"有了新的内涵,成为与"氐"、"越"并称的民族群体。在"西南夷"中,"濮人"是先秦两汉时夜郎区域的主体民族。"濮人"的"魋结"发型,与滇王墓和兴仁2号汉墓出土物件的人物图像中的"银锭髻"极为相似,而与彝族的"天菩萨"式大有区别。从民族源流和习俗看,"濮人"与魏晋时期的僚人及后来的仡佬族具有明显的承袭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南夷 族群 内涵变化 濮人 彝族先民 仡佬族先民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