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8篇文章
< 1 2 1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特殊教育学校职业课程实施困境与纾解之道——基于陶行知特殊教育理论视角
1
作者 马金晶 杨屿航 《长春大学学报》 2024年第3期104-108,共5页
当前我国特殊教育学校职业课程的实施困境主要表征为:特殊教育学校职业课程体系建设不足;特殊教育学校职业教育基础较为薄弱;特殊教育学校职业课程实施相对乏力等。基于陶行知特殊教育理论视角,各特殊教育学校应做到:构建专业化职业教... 当前我国特殊教育学校职业课程的实施困境主要表征为:特殊教育学校职业课程体系建设不足;特殊教育学校职业教育基础较为薄弱;特殊教育学校职业课程实施相对乏力等。基于陶行知特殊教育理论视角,各特殊教育学校应做到:构建专业化职业教育师资培养体系,夯实课程实施基础;改善职业课程实施内部条件,完善课程实施机制;以人为本,促进特殊教育职业课程体系建设;课程实施面向市场与就业,产教融合推进校企合作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陶行知 特殊教育 职业教育 职业课程 课程实施
下载PDF
《心印绀珠经》知见版本考
2
作者 傅建忠 《江西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4年第5期7-13,共7页
《心印绀珠经》是河间学派的一部综合性医学著述,在继承与传播刘完素学术思想过程中具有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此书现存多个版本,但诸家馆藏书目的著录多有歧义,且学界亦尚未对其版本源流进行梳理。运用比较法,并结合目录学文献,对知见... 《心印绀珠经》是河间学派的一部综合性医学著述,在继承与传播刘完素学术思想过程中具有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此书现存多个版本,但诸家馆藏书目的著录多有歧义,且学界亦尚未对其版本源流进行梳理。运用比较法,并结合目录学文献,对知见版本进行细致的比勘和考证,揭示诸本的版本特征与先后传承关系,同时也指出新发现的叶良玉跋刻本与赵瀛刻本之间区别与联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印绀珠经 版本 邢址 赵瀛 叶良玉 贝墉 陈鳣
下载PDF
《沧浪诗话》诗歌体制论的误读与辩正
3
作者 姚爱斌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91-103,共13页
“体制”是严羽诗论的核心概念,但因习焉不察的割裂与混淆,其确切内涵与本来面目未能完整呈现,也妨碍了对严羽诗论体系及诗学思想的整体理解。藉由文本精析与逻辑归纳相结合,可知《沧浪诗话》中“体制”概念指向诗歌作品完整而具体的本... “体制”是严羽诗论的核心概念,但因习焉不察的割裂与混淆,其确切内涵与本来面目未能完整呈现,也妨碍了对严羽诗论体系及诗学思想的整体理解。藉由文本精析与逻辑归纳相结合,可知《沧浪诗话》中“体制”概念指向诗歌作品完整而具体的本体存在,这一基本内涵不因其《诗体》中辨体角度不同而互异。诗之“体制”不仅包含“词理意兴”等基本要素,且以“格力”“兴趣”“气象”“音节”等为之“用”,以更充分表现诗体的内在品质和艺术力量。其中“格力”以诗意为本,是诗中整体思想情感所表现的精神力量;“兴趣”以诗情为本,是诗体所表达的自然感发、含蓄蕴藉的情致和意趣;“气象”以诗象为本,是诗体所呈现的自然雄浑的整体艺术形象;“音节”以诗语为本,是诗体中充分韵律化、表意化的艺术语言。着眼于贯通式诗歌体制观,可对《沧浪诗话》的概念关系和整体结构获得更切近实际、更切合语境的理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沧浪诗话》 体制 兴趣 格力 气象 体用 贯通
下载PDF
生活教育理论对高职思政课生活化教学困境的多维纾解 被引量:2
4
作者 钟婷婷 《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147-151,共5页
思想政治理论课生活化教学是提升思政课“三性一力”的重要途径。在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视域下审视思政课生活化教学的思想意涵,以生活教育“三大原理”解析当前高职院校思政课在教学语言、教学场域、考核评价方面的“缺网络”“缺... 思想政治理论课生活化教学是提升思政课“三性一力”的重要途径。在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视域下审视思政课生活化教学的思想意涵,以生活教育“三大原理”解析当前高职院校思政课在教学语言、教学场域、考核评价方面的“缺网络”“缺自然”“缺生命”的教学病理,探寻明眸、立魂、转语、拓场、延时等五个维度的实践路径。挖掘真善美的教学资源,确立重精神的教学目标、转换网络化的教学语言、拓展生活化的教学场域、实施体现生命历程的考核评价等方法是纾解思政课生活化教学困境的实践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陶行知 生活教育 生活化教学
下载PDF
主体与精神之外:孟子论心的三重层次
5
作者 何波宏 《中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4期49-55,共7页
十九世纪以来,中国本土的部分学者受到西方哲学,尤其是康德道德形上学影响,倾向将《孟子》文本中的“心”解读为能动的思维主体或自律自为的道德精神。这些解读在捕捉《孟子》文本中“心”的表面特征并试图将之概念化时,却忽略了孟子对... 十九世纪以来,中国本土的部分学者受到西方哲学,尤其是康德道德形上学影响,倾向将《孟子》文本中的“心”解读为能动的思维主体或自律自为的道德精神。这些解读在捕捉《孟子》文本中“心”的表面特征并试图将之概念化时,却忽略了孟子对思想形式化倾向的警惕与拒斥。换言之,孟子并非不知思想通过自我隔离而抽象为“精神”的可能性,然而他却自觉回避了这条认识之路,而诉诸对人生而有之的内在本性具体而普遍的“揭示”。通过这一揭示,孟子引导人走出对思想形式的固执,在“行”的层面将代表不言自明的本性的“心”加以发明、扩充。最终,对心的践行扩充所带来的并非是超越现实经验的“世界精神”,而是在抹除限制性的“自我”之后对天地万有的周全、贯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孟子 主体 心学 尽心知性
下载PDF
陶行知"健康第一"思想的理论与实践 被引量:12
6
作者 陶克祥 周志俊 周坤 《中国体育科技》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7-19,共3页
陶行知先生是我国伟大的教育家,是我国现代教育建设和改革的先行者和典范,其教育 理论博大精深,其办学实践充实、丰富,充分体现了革命性、实用性和科学预见性;他倡扬健身是 为了造就身心健全的人,康健民族,以利社会;他的"健康第一&... 陶行知先生是我国伟大的教育家,是我国现代教育建设和改革的先行者和典范,其教育 理论博大精深,其办学实践充实、丰富,充分体现了革命性、实用性和科学预见性;他倡扬健身是 为了造就身心健全的人,康健民族,以利社会;他的"健康第一"思想,对于教育和体育改革具有 重要的指导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陶行知 教育思想 健康 理论 实践
下载PDF
高效液相法测定银杏叶制剂中黄酮甙含量 被引量:13
7
作者 俞曼雷 谢德隆 +1 位作者 胡馨 王宁 《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 CAS CSCD 1998年第1期46-48,共3页
采用HPLC法测定了银杏叶浸膏及片剂中黄酮甙含量。以C18柱,甲醇-0.5%磷酸水溶液(48:52v/v)为流动相,检测波长368nm,以槲皮素、山奈素。
关键词 银杏叶制剂 黄酮类 化学成分 高效液相法测定
下载PDF
陶行知体育思想研究 被引量:18
8
作者 周洪生 杨冰 《体育文化导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42-46,共5页
运用文献资料等方法对陶行知的体育思想进行研究。结论:陶行知体育思想具有一定的时代价值和前瞻性,注重学生"体、劳、育、美、德"五育共举的全面发展;提倡"人生第一是康健";主张"生活体育";主张体育与... 运用文献资料等方法对陶行知的体育思想进行研究。结论:陶行知体育思想具有一定的时代价值和前瞻性,注重学生"体、劳、育、美、德"五育共举的全面发展;提倡"人生第一是康健";主张"生活体育";主张体育与民众军事训练普及相结合;重视学校体育发展;强调体育教学的"教学做合一"。陶行知体育思想强调身心的和谐发展,回归体育本质追求,提升国民体质健康,发展生活体育,对当代体育发展具有启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育管理 体育思想 陶行知
下载PDF
论陶行知对杜威生活教育思想之超越——道德教育回归生活世界的理性反思 被引量:10
9
作者 邹晓东 吕旭峰 《大学教育科学》 CSSCI 2009年第6期60-66,共7页
陶行知和杜威基于不同的哲学根基和社会环境,二者的生活教育理论在教育目的、教育内容、阐释的角度上表现出同中有异。陶行知不是简单地对杜威理论的继承和发展,而是结合国情深入实践并且不断地修正和超越,探索出适合我国的具有鲜明时... 陶行知和杜威基于不同的哲学根基和社会环境,二者的生活教育理论在教育目的、教育内容、阐释的角度上表现出同中有异。陶行知不是简单地对杜威理论的继承和发展,而是结合国情深入实践并且不断地修正和超越,探索出适合我国的具有鲜明时代特征的生活教育理论路径和体系。当前理论界跟随胡塞尔等现象学家的理论提出的教育"回归生活世界"这一热门话题需要冷静思考,要像陶行知一样不轻易对西方理论照抄照搬,而应该结合国情深入研究,不仅要有理论上的应答,更要有实践上的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陶行知 杜威 生活教育 回归生活世界 理性思考
下载PDF
陶行知求真务实的治学理念探析 被引量:4
10
作者 申国昌 周洪宇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130-135,共6页
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为了实现“学为真人”、“为民造福”的夙愿,终生热爱学习,崇尚真理,漂洋过海求学问,东奔西走探真知。在自己广泛涉猎知识、求取学问的同时,善于总结与思考学习的理论与方法,站在中西文化交汇的高度,围绕学习目... 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为了实现“学为真人”、“为民造福”的夙愿,终生热爱学习,崇尚真理,漂洋过海求学问,东奔西走探真知。在自己广泛涉猎知识、求取学问的同时,善于总结与思考学习的理论与方法,站在中西文化交汇的高度,围绕学习目的、学习主体、学习条件、学习方法和学习精神等问题,全方位多角度对学习的相关理论作了详实的论述。这些论述字里行间渗透着以民为本、注重实践的主题,充分展示了作为伟大教育家的博大胸襟和作为中华民族优秀儿女的爱国情怀,同时也体现了作为教育活动家的实践精神和作为学贯中西学问家的宽阔视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陶行知 学习 理论 实践
下载PDF
我们需要什么样的教育管理学——从陶行知的教育管理思想与实践说开去 被引量:4
11
作者 陈学军 张新平 《教育理论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17-21,共5页
"文革"后的中国教育管理学虽然在学科建设上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却未改变理论研究薄弱的状况,尤其忽视对"构建什么样的教育管理学"这一基本问题进行追问。为了回应和解决新时期涌现出的更为多样复杂的实践问题,我们... "文革"后的中国教育管理学虽然在学科建设上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却未改变理论研究薄弱的状况,尤其忽视对"构建什么样的教育管理学"这一基本问题进行追问。为了回应和解决新时期涌现出的更为多样复杂的实践问题,我们需要丰富和提升教育管理学的研究,需要明确构建什么样的教育管理学。对此,采用"往回看"的视角,陶行知的教育管理思想与实践启发我们,要在西方的与本土的教育管理学、宣称的与行动的教育管理学、管理学的与教育学的教育管理学以及管理者的与被管理者的教育管理学之间进行精当的辨识与合理的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管理学 陶行知 辨识 选择
下载PDF
历史时期我国沙尘天气时空分布特点及成因研究 被引量:24
12
作者 王社教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81-87,共7页
据二十四史《五行志》和《清史稿·灾异志》的有关记载对我国历史时期沙尘天气发生的特点和原因进行了初步研究。从时间上看 ,我国沙尘天气的发生有愈来愈频繁的趋势 ,而且程度也越来越严重。沙尘天气发生的季节主要集中在春季。从... 据二十四史《五行志》和《清史稿·灾异志》的有关记载对我国历史时期沙尘天气发生的特点和原因进行了初步研究。从时间上看 ,我国沙尘天气的发生有愈来愈频繁的趋势 ,而且程度也越来越严重。沙尘天气发生的季节主要集中在春季。从空间分布上看 ,黄河流域和海河流域是多发区。另外 ,沙尘天气多发区域还存在着明显的位置移动 ,在 10世纪前主要集中在西北地区 ,10世纪以后则主要集中在华北平原。历史时期我国沙尘天气的发生 ,首先是一种自然现象 ,但人类活动的加剧会破坏原有的地表植被 ,加速沙尘天气发生的频率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尘天气 现代气象学 《汉书·五行志》 《清史稿·灾异志》 成因 时间分布 空间分布 中国 历史时期
下载PDF
“德性之知”的认知思想研究 被引量:5
13
作者 陈四光 郭斯萍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10-13,共4页
"德性之知"是张载提出的重要概念,其内涵是通过一定的途径实现对天人合一境界的体悟。张载试图用德性之知来论证儒家伦理的合理性。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分别用格物致知和涵养本心的修养工夫来实现德性之知。从心理学的角度分... "德性之知"是张载提出的重要概念,其内涵是通过一定的途径实现对天人合一境界的体悟。张载试图用德性之知来论证儒家伦理的合理性。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分别用格物致知和涵养本心的修养工夫来实现德性之知。从心理学的角度分析程朱与陆王的工夫论,可知其内在机制与宗教信仰相似。它通过强化人们对天理的信念,最终达到对天人合一境界的体悟。德性之知具有如下认知特点:首先,它是一种为理学思想服务的认知,其次,其内在机制与宗教心理相类似,最后,它的实现需要体和悟两个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德性之知 格物致知 涵养本心
下载PDF
试论正史《五行志》的演变——以“序”为中心的考察 被引量:18
14
作者 游自勇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6,共6页
《五行志》是中国古代正史的重要内容,《五行志》的“序”概括了史家修撰的旨趣和意图,是我们认识《五行志》演变脉络的一条很好的途径。从班固开创《五行志》到宋初,历代《五行志》都记载了大量灾异和事应,并作出解释,以此劝诫帝王。... 《五行志》是中国古代正史的重要内容,《五行志》的“序”概括了史家修撰的旨趣和意图,是我们认识《五行志》演变脉络的一条很好的途径。从班固开创《五行志》到宋初,历代《五行志》都记载了大量灾异和事应,并作出解释,以此劝诫帝王。宋以后的《五行志》成为灾害物异的汇编,不再记录事应,对灾异的感应要靠帝王自己去领悟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行志 灾异 事应
下载PDF
“教学做合一”加强课堂教学的实践性——陶行知生活教育方法论对课堂教学改革的启示 被引量:36
15
作者 周逸先 《学科教育》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14-18,共5页
本文通过阐述陶行知“教学做合一” ,以“做”为中心的教学方法论思想 ,结合实际探讨了当前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指出课堂教学改革的重点是加强实践性 。
关键词 培养 创造力 生活教育方法论 操作能力 陶行知 课堂教学 教学改革 学生 主体地位
下载PDF
论陶行知的实践教育思想 被引量:10
16
作者 张华新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2年第3期301-304,共4页
陶行知创立的生活教育理论 ,包含着极其丰富的实践内涵。文章着重从其教育实践、教学方法、教育观念三个方面 。
关键词 实践教育思想 陶行知 教育社会学 教学方法 教育观念 社会实践
下载PDF
陶行知创造教育思想及其当代价值 被引量:7
17
作者 程家福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 CSSCI 2008年第2期19-21,28,共4页
陶行知创造教育思想是他所创立的生活教育理论的有机组成部分。陶行知深入论述了创造教育的培养目标、六大解放、实施途径与方法等重要内容,并付诸于长期教育实践之中,取得了显著成效,受到世人的推崇和效法。陶行知的创造教育思想,以创... 陶行知创造教育思想是他所创立的生活教育理论的有机组成部分。陶行知深入论述了创造教育的培养目标、六大解放、实施途径与方法等重要内容,并付诸于长期教育实践之中,取得了显著成效,受到世人的推崇和效法。陶行知的创造教育思想,以创造力培养为主旨,对当今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推进素质教育以及创新型人才的培养等方面,仍有较高的理论指导价值和实践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陶行知 教育思想 创造教育思想 当代价值
下载PDF
生活与教育——杜威“教育即生活”与陶行知“生活即教育”之比较 被引量:24
18
作者 朱丽 《北京教育学院学报》 2002年第4期51-54,共4页
教育与生活的关系是非常密切的 ,也倍受人们的关注。在历史上 ,杜威曾提出过“教育即生活” ,我国教育家陶行知曾提出“生活即教育” ,二者看似仅是语序作了变化 ,但实际上 ,二者是有区别的。本文比较了两个命题的相同点及不同之处 。
关键词 杜威 陶行知 生活与教育
下载PDF
陶行知体育观的形成及其时代特征 被引量:7
19
作者 翟帅 《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3年第6期74-79,共6页
陶行知是中国近代伟大的教育家,终生致力于中国教育的改革事业。陶行知的体育观汲取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欧美自然主义体育思想的精髓,并基于其"生活教育理论",独创性地提出了"三育并重、健康第一";体育与卫生相结合;... 陶行知是中国近代伟大的教育家,终生致力于中国教育的改革事业。陶行知的体育观汲取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欧美自然主义体育思想的精髓,并基于其"生活教育理论",独创性地提出了"三育并重、健康第一";体育与卫生相结合;体育与军事相结合;体育与改造社会的实践活动紧密结合的观点与主张。陶行知的体育观既蕴涵了时代文化的主流,也凸显了其独具的思想特质,堪称其教育实践中智慧的结晶,对于当前学校体育的健康发展,仍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陶行知 体育观 时代特征
下载PDF
论陶行知“生活即教育”的德育思想 被引量:6
20
作者 谭德礼 《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141-144,共4页
教育大师陶行知提出了"生活即教育"的的著名命题,挖掘其中蕴含的丰富的德育思想,认识其德育思想的特点和价值,对于当今学校的德育工作有着重要的启示。
关键词 陶行知 德育思想 价值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