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Debating the Xing (性): In the Light of Xing Zi Ming Chu and Xunzi
1
作者 Ka-lai Chan 《Journal of Philosophy Study》 2020年第12期763-769,共7页
Xing性is an important topic of ancient Chinese philosophy.The discovery of unearthed documents has deepened our understanding of xing.Xing Zi Ming Chu性自命出is probably the Guodian manuscript that has generated the m... Xing性is an important topic of ancient Chinese philosophy.The discovery of unearthed documents has deepened our understanding of xing.Xing Zi Ming Chu性自命出is probably the Guodian manuscript that has generated the most interest among scholars.This article takes Xing Zi Ming Chu and Xunzi as investigations to explore the significance of xing in the Warring States Period in China.This article believes that the xing in Xing Zi Ming Chu only refers to natural properties,and it is not as specific as Mencius and Xunzi to indicate whether it is good or bad.The article will first review the background of Guodian manuscript,introduce the basic situation of Confucian documents in Guodian manuscripts.This article will also introduce the meaning of xing in Xing Zi Ming Chu and Xunzi,which is of great value for us to understand the meaning of xing in the Warring States Perio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ing zi ming chu XUNzi human nature
下载PDF
论郭店简《性自命出》与上博简《孔子诗论》的诗学关联
2
作者 贾旭东 《中国文学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18-126,共9页
郭店简《性自命出》的一个突出特点是对“情”的关注,充分肯定情感的正面价值和积极意义,同时强调用诗、礼、乐陶冶性情、培养德行,从而使道德在人的内心扎根。从上博简《孔子诗论》的内容来看,简文论《诗》具有强烈的主“情”或重“情... 郭店简《性自命出》的一个突出特点是对“情”的关注,充分肯定情感的正面价值和积极意义,同时强调用诗、礼、乐陶冶性情、培养德行,从而使道德在人的内心扎根。从上博简《孔子诗论》的内容来看,简文论《诗》具有强烈的主“情”或重“情”色彩,它在充分肯定真性情价值的同时,也主张用礼义来合理地规范、引导、约束情感。从两篇文献对于性情观念的阐发及情与礼关系的揭示可以看出,它们之间存在着紧密的诗学关联。以《性自命出》为代表的早期儒家的性情学说与礼乐教化思想是《孔子诗论》评《诗》论《诗》的思想来源,《孔子诗论》将早期儒家的性情哲学与礼乐教化思想绵密无间地融入了《诗经》的阐释中,呈现出尚情性、重礼义的双重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性自命出》 《孔子诗论》 性情 礼义 《诗》学关联
下载PDF
郭店儒家竹书文献问题新论--以《尊德义》《六德》《成之闻之》《性自命出》为中心 被引量:3
3
作者 丁四新 《中原文化研究》 2023年第3期23-33,共11页
郭店简《语丛》前三篇的资料主要来源于春秋晚期至战国早期的儒学文献,其他儒家竹书也很可能写于春秋晚期至战国早期。大体上说来,郭店儒家竹书可以看作孔子和子思子的著作集。《尊德义》《六德》《成之闻之》《性自命出》四篇无论是在... 郭店简《语丛》前三篇的资料主要来源于春秋晚期至战国早期的儒学文献,其他儒家竹书也很可能写于春秋晚期至战国早期。大体上说来,郭店儒家竹书可以看作孔子和子思子的著作集。《尊德义》《六德》《成之闻之》《性自命出》四篇无论是在文本上还是在思想上都高度相关。前三篇很可能是孔子本人的著作,后一篇的作者或者是孔子本人,或者是其弟子。即使《性自命出》是孔子弟子的著作,从思想来源看,它主要反映的还是孔子思想。此前,学界或将郭店儒家竹书判定为“孔孟之间”的著作,或将其都推测为《子思子》的一部分,这两种流行意见都在较大程度上低估了郭店简的文献价值和思想价值。依此,孔子本人的思想和哲学应当据郭店简等资料得到重新解释和构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郭店简 《尊德义》 《六德》 《成之闻之》 《性自命出》
下载PDF
论郭店装简“情”的内涵 被引量:8
4
作者 丁四新 《现代哲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61-68,共8页
通过对郭店楚简《性自命出》等篇中的“情”义内涵的分析,本文认为其中的“情”仍然是“真实”,而不是“情感”之义。“情”在不同语境中虽有多种分析的涵义,但它们之间是统一的,皆根源于性情论之“情”。这为我们重构性情论的真实内容... 通过对郭店楚简《性自命出》等篇中的“情”义内涵的分析,本文认为其中的“情”仍然是“真实”,而不是“情感”之义。“情”在不同语境中虽有多种分析的涵义,但它们之间是统一的,皆根源于性情论之“情”。这为我们重构性情论的真实内容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从“未发”和“已发”而言,“性”与“情”二者在郭店楚简中并不具备相互对应的特性,这与宋儒的性情论并不相同。从先秦到宋明的性情论,朱熹等人利用先秦儒家的相关文献作了创造性的转化;而Chad Hansen和A.C.Graham对中国早期文献中的“情”字义的某些观点,是值得批评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情真实 情感 性情论 郭店楚简 《性自命出》
下载PDF
简书《性自命出》所论之“道” 被引量:1
5
作者 王博 兰孟晗 《学术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42-47,共6页
《性自命出》所论述的主题是"道"。这个"道"因为其可"道",故为"人道"。此"人道"始自"人情"出自"天道",终于"义"回复于"天道"。"道&qu... 《性自命出》所论述的主题是"道"。这个"道"因为其可"道",故为"人道"。此"人道"始自"人情"出自"天道",终于"义"回复于"天道"。"道"此"道"之方为"教",圣人设教,制礼作乐,终成其"治道"。故《性自命出》之"道"在最根本的意义上说,乃是圣人之治道。至于简文中所出现的对"心、性、情"等的论述皆是服务于此"道",从对"道"的论述上来说,相比于传世文献,《性自命出》并无多少独特之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性自命出》
下载PDF
试论《乐记》的作者及与子思学派的关系 被引量:1
6
作者 孙德华 《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5期51-58,共8页
有关今本《乐记》的作者问题一直是有争议的,从传统文献与出土文献两个角度进行考察,《乐记》最有可能的作者是战国时的公孙尼子。通过《乐记》与《性自命出》、《荀子.乐论》的对比研究,进一步肯定了《乐记》作于公孙尼子之说。公孙尼... 有关今本《乐记》的作者问题一直是有争议的,从传统文献与出土文献两个角度进行考察,《乐记》最有可能的作者是战国时的公孙尼子。通过《乐记》与《性自命出》、《荀子.乐论》的对比研究,进一步肯定了《乐记》作于公孙尼子之说。公孙尼子的思想与子思学派接近,或说公孙尼子原本就属于子思一系。因此,研究子思学派可以把《乐记》纳入考察之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乐记》 公孙尼子 《性自命出》 《荀子·乐论》 子思学派
下载PDF
上博《性情论》小笺 被引量:2
7
作者 周凤五 《齐鲁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13-16,共4页
上博《性情论》与郭店《性自命出》内容基本相同 ,有助于我们正确理解先秦儒家心性论的内涵与发展。但其中有若干疑难字句 。
关键词 上博《性情论》 郭店《性自命出》
下载PDF
简论郭店楚简的乐教思想 被引量:1
8
作者 尹红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2期115-118,共4页
在早期儒家乐教思想的谱系源流中,楚简所表现的乐教思想显明了一条从孔子,经楚简,再到荀子及《礼记.乐记》的思想线索,在儒家心性论的背景下,楚简的乐教思想显示出强烈的情本色彩,从情之表现,情之陶冶与美化的角度,彰显出礼乐教化的意义。
关键词 楚简 《性自命出》 乐与情 礼乐教化
下载PDF
《性自命出》之“礼”的内涵及其发展理路
9
作者 杨晓薇 《贵州师范学院学报》 2018年第7期17-21,共5页
在整个先秦礼学发展中,《性自命出》对"礼"的发挥既承袭了孔子之礼,凸显了礼的教化、规范效用,又为荀子的礼论奠定了基础,把礼的外化功能推向极致。而这样的发展理路是基于诸子对性情论的理解差异所致,《性自命出》对性情的... 在整个先秦礼学发展中,《性自命出》对"礼"的发挥既承袭了孔子之礼,凸显了礼的教化、规范效用,又为荀子的礼论奠定了基础,把礼的外化功能推向极致。而这样的发展理路是基于诸子对性情论的理解差异所致,《性自命出》对性情的阐释为"礼"的逻辑展开提供了切入口。其一,礼教修外,节制人的情气发用,修养身心、陶冶性情;其二,乐教治内,独处而乐,有内(入)则礼。可以说,《性自命出》中礼之意涵以及礼与性情的关系是介乎思孟学派与荀学的折中和融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性自命出》
下载PDF
从概念关系看《性自命出》言“性”之特色
10
作者 李加武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年第5期26-32,共7页
在《性自命出》中,“性”是一个核心概念,它与“天”“命”“气”“情”“心”“物”“学”“教”等外缘性概念共同构成一个层次鲜明、内容丰富的立体架构。其中,“天”以“命”为中介而为“性”的根据,“情”是“性”的外在显现,“气... 在《性自命出》中,“性”是一个核心概念,它与“天”“命”“气”“情”“心”“物”“学”“教”等外缘性概念共同构成一个层次鲜明、内容丰富的立体架构。其中,“天”以“命”为中介而为“性”的根据,“情”是“性”的外在显现,“气”和“物”分别是使“性”转化为“情”的内在依据和外在条件,“学”和“教”是塑造和培养“性”的两条主要途径。这一立体架构的逻辑展开,不但构成简文内容进展的内在依据,而且使得“性”字的丰富内涵得以澄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性自命出》
下载PDF
小议郭店儒简《性自命出》篇中“命”字的含义
11
作者 刘伟 《通化师范学院学报》 2010年第3期44-45,48,共3页
郭店儒简《性自命出》篇讲"性自命出,命自天降",关于这里的"命"字,学者们多有争论。这里的"命"应作"生命"解。主要原因有三点:第一,简文"命自天降"的含义是说生命源于天(地),而生命... 郭店儒简《性自命出》篇讲"性自命出,命自天降",关于这里的"命"字,学者们多有争论。这里的"命"应作"生命"解。主要原因有三点:第一,简文"命自天降"的含义是说生命源于天(地),而生命源于天(地)的观念在春秋战国时期是一种常识。第二,从生命的本质是气之聚散的角度来看,简文是说人的"性"(由喜怒悲哀之气构成的)源于人的生命,而人的生命则来自于天。又,本句与《语丛三》中"有天有命有生"一句内涵一致,而后者则是说人的生命源于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郭店儒简 性自命出 含义
下载PDF
《性自命出》《唐虞之道》与“杨朱、墨翟之言盈天下”——郭店儒简中的百家争鸣 被引量:1
12
作者 代云 《理论界》 2020年第8期29-35,共7页
《性自命出》是儒学在孔子之后极为重要的一次理论更新,就儒学内部思想发展而言,它补足的是《论语》与《中庸》之间的缺环。在这一过程中,它吸收了墨子思想。《唐虞之道》属于儒家作品,但折衷融合了战国初年的墨子和杨朱思想。《性自命... 《性自命出》是儒学在孔子之后极为重要的一次理论更新,就儒学内部思想发展而言,它补足的是《论语》与《中庸》之间的缺环。在这一过程中,它吸收了墨子思想。《唐虞之道》属于儒家作品,但折衷融合了战国初年的墨子和杨朱思想。《性自命出》与《唐虞之道》一方面说明儒学受到时代与对立思想的巨大冲击,同时也显示出儒学的生机与活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性自命出》 《唐虞之道》 百家争鸣
原文传递
郭店楚简《成之》等篇杂志 被引量:4
13
作者 顾史考 《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80-92,共13页
《郭店楚墓竹简》自从1998年问世后,一直引起中国内外学者的关注,成为研究先秦文字、历史、思想等领域的热门对象。然由于此批竹简的复杂性,再加上研究时间不长,因而尚有许多基本问题有待解决,而这些问题又是与竹简内容的正确理解息息... 《郭店楚墓竹简》自从1998年问世后,一直引起中国内外学者的关注,成为研究先秦文字、历史、思想等领域的热门对象。然由于此批竹简的复杂性,再加上研究时间不长,因而尚有许多基本问题有待解决,而这些问题又是与竹简内容的正确理解息息相关的。如果郭店楚简几篇儒家逸书中的部分问题能够解决,便能够对其思想内涵及历史意义达到更进一步的认识。对《成之》篇作两处简序上的调整及对某些字提出新的读法后,便突显出了其中“恒”、“疾”、“终”的进阶概念,关于圣人对善道之“不拾”观念也可以有更深的理解。另外,对《唐虞之道》作简序调整,对《六德》中“多”字给新的解释,涉及问题虽小,但给先秦思想史研究带来的意义不可低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郭店楚简 《成之闻之》 《唐虞之道》 《性自命出》 《六德》 《语丛一》
原文传递
《禮記·中庸》與《郭店楚簡·性自命出》的性情論和政治論比較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李承律 《汉籍与汉学》 2018年第2期26-42,共17页
繼承孔子思想的《禮記·中庸》與《性自命出》將'得人心之治'作爲理想。但是,《中庸》以'性'爲中心,而《性自命出》以'心'與'情'爲中心,兩者之間存在着很大的差異。《中庸》認爲來自於'天'... 繼承孔子思想的《禮記·中庸》與《性自命出》將'得人心之治'作爲理想。但是,《中庸》以'性'爲中心,而《性自命出》以'心'與'情'爲中心,兩者之間存在着很大的差異。《中庸》認爲來自於'天'只是'性',但在《性自命出》這裏,與'天'相連的不僅有'性',還有'情'。因此,《中庸》將'情'看作是要調節或抑制的對象,而《性自命出》把'情'當作'禮'之根源。其理由在於,《性自命出》認爲'禮'的制作基於人内在的自然也就是'情',這樣就把維持社會秩序的根據從外在的強制性或規制性轉化爲内在的自發性。由於關於人本質的基本立場不同,因此《中庸》與《性自命出》追求的政治目標也不同。《中庸》重視的是奠基於人本質('誠')之上的'九經'的實現,而《性自命出》注重實現的是奠基於'情'的交感,以及共同擁有價值標準與情感基礎之上統治者和被統治者之間的溝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庸 性自命出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