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3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Zircon U-Pb geochronology,geochemistry and tectonic implication of volcanic rocks from Manketouebo Formation in Keyihe area of northern Great Xing'an Range
1
作者 JIA Jinfeng WANG Yang LI Pengchuan 《Global Geology》 2023年第3期133-145,共13页
Zircon U-Pb isotope dating and whole-rock geochemical analyses were undertaken for the rhyolite,rhyolitic lithic crystal tuff and dacitic tuff from the Manketouebo Formation in the Keyihe area,in order to constrain th... Zircon U-Pb isotope dating and whole-rock geochemical analyses were undertaken for the rhyolite,rhyolitic lithic crystal tuff and dacitic tuff from the Manketouebo Formation in the Keyihe area,in order to constrain their genesis and tectonic significance.Zircon LA-ICP-MS U-Pb data indicate that the rhyolite and rhyolitic lithic crystal tuff were formed during 137±5 Ma and 143±1 Ma,respectively.These volcanic rocks have high SiO2(70.03%–76.46%)and K2O+Na2O(8.10%–9.52%)contents,but low CaO(0.03%–0.95%)and MgO(0.07%–0.67%)contents,which belong to the peraluminous and high-K calc-alkaline rocks.They are enriched in light rare earth elements(REEs),and exhibit fractionation of light over heavy REEs,withδEu values of 0.37–0.83.The volcanic rocks are enriched in LILEs(e.g.,Rb,U and K)and depleted in HFSEs(e.g.,Nb,Ti,P and Ta).The chemical composition suggests that these volcanic rocks formed by partial melting of crust material.Combined with previous regional research results,the authors consider that the volcanic rocks of the Manketouebo Formation in the Keyihe area were formed under an extensional environment related to the closure of the Mongolia–Okhotsk Ocea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anketouebo formation zircon U-Pb geochronology GEOCHEMISTRY Great xing’an Range
下载PDF
塔里木盆地富满油田F_(Ⅰ)19断裂发育特征及演化模式 被引量:6
2
作者 张银涛 陈石 +7 位作者 刘强 冯光 谢舟 梁鑫鑫 李婷 宋兴国 康鹏飞 彭梓俊 《现代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283-295,共13页
富满油田目前是塔里木盆地断控缝洞型储层油气开发热点区块,F_(Ⅰ)19断裂带属于目前重点增储上产区,但断裂发育特征及形成机制尚不明确。利用相干、最大似然及储层振幅变化率等多种地震属性,对新采集处理的三维地震进行精密解释,厘定断... 富满油田目前是塔里木盆地断控缝洞型储层油气开发热点区块,F_(Ⅰ)19断裂带属于目前重点增储上产区,但断裂发育特征及形成机制尚不明确。利用相干、最大似然及储层振幅变化率等多种地震属性,对新采集处理的三维地震进行精密解释,厘定断裂平剖发育特征,表征断裂空间展布结构;基于地层垂向升降幅度及断裂破碎带宽度,反映断裂活动强度;结合断裂变形特征与周缘造山带活动规律,分析了断裂演化期次并建立了断裂发育模型;叠加储层发育特征与断裂展布规律,初步分析了断裂对储层的控制作用。研究结果表明,断裂具有显著平面分段特征,依据走向变化由北往南可大致划分为3段,北段、中段和南段;垂向上依据断裂变形特征,由下往上,可划分为下构造层(T∈3以下)、中构造层(T∈3—TO3t)以及上构造层(TO3t以上)。断裂的形成与演化具有多期性,F_(Ⅰ)19断裂的演化过程可大致划分为三个阶段:加里东早期(中晚寒武世末)、加里东中期(奥陶纪)及加里东晚期(志留纪),且在该区域的主要活动阶段为加里东中期,具有多幕性。储层平面上集中分布于走滑断裂破碎带内,沿F_(Ⅰ)19断裂走向储层发育强度存在显著差异,整体上由南往北逐渐减弱,与断裂活动强度相关。受加里东中期断裂发生多幕活动影响,奥陶系碳酸盐储层分布具有垂向多层分布的特征。受塔北断裂体系与塔中断裂体系的共同影响,加里东早期研究区最大主应力由南往北发生逆时针偏转,逐渐由NNE向过渡至近南北向,发育了两组X型小角度相交断裂,并奠定了研究区内F_(Ⅰ)19断裂展布形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塔里木盆地 富满油田 F_()19断裂 多期演化 成因机制
下载PDF
塔里木盆地富满油田F_(Ⅰ)16断裂发育特征及其对油气分布的影响 被引量:4
3
作者 宋兴国 陈石 +5 位作者 杨明慧 谢舟 康鹏飞 李婷 陈九洲 彭梓俊 《岩性油气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99-109,共11页
利用三维地震、多层相干分析、振幅变化率、储层岩心分析及油气分布特征等资料,对塔里木盆地富满油田F_(Ⅰ)16断裂的空间展布特征、活动强度及期次进行了分析,并探讨了断裂的控储控藏作用。研究结果表明:①富满油田F_(Ⅰ)16断裂具有平... 利用三维地震、多层相干分析、振幅变化率、储层岩心分析及油气分布特征等资料,对塔里木盆地富满油田F_(Ⅰ)16断裂的空间展布特征、活动强度及期次进行了分析,并探讨了断裂的控储控藏作用。研究结果表明:①富满油田F_(Ⅰ)16断裂具有平面分段、垂向分层的特征。平面上由北往南可划分为3段,北段沿NE 10°展布,发育似马尾状构造;中段沿NE 20°展布,处于断裂走向转换部位,主要发育左阶斜列;南段沿NE 30°展布,具有强线性延伸特征,以右阶斜列为主;垂向上可划分为上寒武统底面以下的深部构造变形层和上寒武统底—奥陶系一间房组顶面浅部构造变形层,深层断裂活动较弱,分支发育较少,仅局部发育花状构造,浅层断裂活动强,花状构造普遍发育,且垂向上存在“多花叠置”及破碎带内地层同沉积的现象。②F_(Ⅰ)16断裂在富满油田的活动主要发生于加里东早期和加里东中期,加里东中期为主要活动期,强度较大且具有多幕次特征;活动强度在平面上表现为“北强南弱”,在垂向上表现出“浅层上拱、深层下降”的特征,浅层断裂活动更强烈。③研究区储层以断控缝洞型为主,受断裂破碎作用控制,平面上沿F_(Ⅰ)16断裂带呈条带状分布,垂向上具有深浅分层叠置的特征;受中寒武统膏盐岩的分布影响,F_(Ⅰ)16断裂带的油气分布具有“南油北气”的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_()16断裂 走滑断裂 断裂控储 断裂控藏 缝洞型碳酸盐岩储层 上寒武统 奥陶系一间房组 富满油田 塔里木盆地
下载PDF
Population synthesis of planet formation using a torque formula with dynamic effects 被引量:1
4
作者 Takanori Sasaki Toshikazu Ebisuzaki 《Geoscience Frontiers》 SCIE CAS CSCD 2017年第2期215-222,共8页
Population synthesis studies into planet formation have suggested that distributions consistent with observations can only be reproduced if the actual Type Ⅰ migration timescale is at least an order of magnitude long... Population synthesis studies into planet formation have suggested that distributions consistent with observations can only be reproduced if the actual Type Ⅰ migration timescale is at least an order of magnitude longer than that deduced from linear theories.Although past studies considered the effect of the Type I migration of protoplanetary embryos,in most cases they used a conventional formula based on static torques in isothermal disks,and employed a reduction factor to account for uncertainty in the mechanism details.However,in addition to static torques,a migrating planet experiences dynamic torques that are proportional to the migration rate.These dynamic torques can impact on planet migration and predicted planetary populations.In this study,we derived a new torque formula for Type Ⅰ migration by taking into account dynamic corrections.This formula was used to perform population synthesis simulations with and without the effect of dynamic torques.In many cases,inward migration was slowed significantly by the dynamic effects.For the static torque case,gas giant formation was effectively suppressed by Type I migration;however,when dynamic effects were considered,a substantial fraction of cores survived and grew into gas gian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lanetary formation Population synthesis Type migration
下载PDF
辽河西部凹陷杜84块兴隆台Ⅰ油层隔夹层识别、成因及分布特征 被引量:7
5
作者 吴俊 樊太亮 +3 位作者 高志前 李晨 张涛 马聪明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248-258,共11页
隔夹层是储层非均质性的主要控制因素之一,探讨隔夹层为油藏精细描述和剩余油研究奠定基础。以岩心、生产动态数据为基础,综合辽河西部凹陷曙一区1735口测井资料,利用电性及物性测试分析,按照岩心标定测井曲线,编制5种参数(声波时差、... 隔夹层是储层非均质性的主要控制因素之一,探讨隔夹层为油藏精细描述和剩余油研究奠定基础。以岩心、生产动态数据为基础,综合辽河西部凹陷曙一区1735口测井资料,利用电性及物性测试分析,按照岩心标定测井曲线,编制5种参数(声波时差、深侧向电阻率、感应电导率、孔隙度和渗透率)交会图。将研究区的隔夹层分为泥质隔夹层和物性隔夹层两类,并建立两类隔夹层定量划分标准和识别模板。研究区隔夹层发育主要受控于洪泛期沉积、局部区域水动力减弱、多期河道切割侵蚀、前积(侧积)和河床滞留沉积的综合作用。泥质隔夹层主要集中分布在滨浅湖和分流间湾处,物性隔夹层主要分布在水下分流河道分支处及分流间湾的局部;在靠近物源区,隔夹层分布较少且较孤立,仅在两期河道叠置间发育,而在远离物源区分布明显增多且厚度增大;隔夹层在垂向上的分布与所处的基准面旋回关系密切,在中期旋回上升半旋回的3个阶段,隔夹层自下而上数量增多、厚度增大。最后提出隔夹层的岩性、物性、厚度及展布特征影响蒸汽辅助重力泄油(SAGD)技术对辽河油田稠油的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隔夹层 高分辨率层序地层 兴隆台油层组 沙河街组 杜84块 辽河西部凹陷
下载PDF
鸟嘌呤与Cu(Ⅰ)配位作用的极谱研究
6
作者 孙贤祥 陈洪渊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1期103-106,共4页
在0.02mol/L NaHCO_3-0.05mol/L Na_2SO_4(pH9)介质中,对鸟嘌呤与Cu(Ⅰ)的配位作用进行了极谱研究,测定了鸟嘌呤与Cu(Ⅰ)配位的配体数(2)和该配合物的条件形成常数(β_1=1.80×10^(14),β_2=2.85×10^(18)),并对DcFord-Hume公... 在0.02mol/L NaHCO_3-0.05mol/L Na_2SO_4(pH9)介质中,对鸟嘌呤与Cu(Ⅰ)的配位作用进行了极谱研究,测定了鸟嘌呤与Cu(Ⅰ)配位的配体数(2)和该配合物的条件形成常数(β_1=1.80×10^(14),β_2=2.85×10^(18)),并对DcFord-Hume公式的适用性作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鸟嘌呤 极谱法 铜络合物
下载PDF
南翼山浅层Ⅰ+Ⅱ油层组储层敏感性分析 被引量:4
7
作者 王德芬 刘平礼 +1 位作者 陈恒 黄从根 《海洋石油》 CAS 2009年第1期79-82,共4页
从储层特征出发,分析了南翼山浅层Ⅰ+Ⅱ油层组储层产生伤害的原因,指出由于岩性和物性的复杂性,导致储层容易被损害。敏感性分析表明,储层主要的伤害类型是水敏、盐敏和酸敏伤害,其次是速敏伤害。在勘探开发中应把防止水敏、盐敏和酸敏... 从储层特征出发,分析了南翼山浅层Ⅰ+Ⅱ油层组储层产生伤害的原因,指出由于岩性和物性的复杂性,导致储层容易被损害。敏感性分析表明,储层主要的伤害类型是水敏、盐敏和酸敏伤害,其次是速敏伤害。在勘探开发中应把防止水敏、盐敏和酸敏伤害作为优先考虑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翼山浅层+Ⅱ油层组 黏土矿物 敏感性 微粒 地层损害
下载PDF
扇三角洲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分析——辽河油田D区块兴Ⅰ油层组 被引量:1
8
作者 李晨 王宏远 +2 位作者 樊太亮 高志前 谢伟伟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9年第4期10-16,共7页
辽河油田D区块兴Ⅰ油层组稠油油藏储层为扇三角洲沉积,采用蒸汽辅助重力泄油(SAGD)技术,获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但该油田仍面临剩余油分布分散等问题,亟待对其扇三角洲储层内部结构作进一步分析。为此,以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理论为指导,... 辽河油田D区块兴Ⅰ油层组稠油油藏储层为扇三角洲沉积,采用蒸汽辅助重力泄油(SAGD)技术,获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但该油田仍面临剩余油分布分散等问题,亟待对其扇三角洲储层内部结构作进一步分析。为此,以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理论为指导,以中期基准面旋回为格架,分析辽河油田D区块兴Ⅰ油层组扇三角洲基准面旋回变化与扇三角洲沉积复合体储层内部结构的关系。研究表明,兴Ⅰ油层组中期旋回层序界面以河道冲刷面为主,可据此将该油层组划分为4期中期基准面旋回,即MSC1、MSC2、MSC3和MSC4中期旋回。自MSC1至MSC4中期旋回,兴Ⅰ油层组扇三角洲沉积复合体呈退积结构,中期旋回的有效可容纳空间逐渐缩小,大量的沉积物转移堆积至向陆一侧。在SAGD开发区中,MSC1中期旋回下部物性较差,而MSC1中期旋回中部物性较好。而在MSC2至MSC4中期旋回时,纵向上高物性段与低物性段或泥岩段交互出现。进行SAGD方式开发时,位于最顶部的MSC4中期旋回砂体内的稠油较难采出,易形成剩余油富集,而MSC1和MSC2中期旋回内的稠油可得到有效动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辽河油田 油层组 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 基准面旋回 扇三角洲 蒸汽辅助重力泄油
下载PDF
Recognition of Early Paleozoic Magmatisms in the Supposed Proterozoic Basements of Zhalantun, Great Xing’an Range, NE China 被引量:3
9
作者 QIN Tao GUO Rongrong +5 位作者 ZANG Yanqing QIAN Cheng WANG Yan SI Qiuliang SUN Wei MA Yongfei 《Acta Geologica Sinica(English Edition)》 SCIE CAS CSCD 2019年第5期1434-1455,共22页
The Zhalantun terrane from the Xing’an massif, northeast China, was used to be considered as Proterozoic basements. However, amounts of detrital zircon ages from the meta-sedimentary rocks deny the existence of Preca... The Zhalantun terrane from the Xing’an massif, northeast China, was used to be considered as Proterozoic basements. However, amounts of detrital zircon ages from the meta-sedimentary rocks deny the existence of Precambrian basements recently. Notably, magmatic rocks were barely reported to limit the exact ages of the Zhalantun basements. In this study, we collected rhyolite, gabbro and quartz diorite for zircon in-situ U-Pb isotopic dating, which yield crystallization ages of ~505 Ma, ~447 Ma and ~125 Ma, respectively. Muscovite schist and siltstone define maximum depositional ages of ~499 Ma and ~489 Ma, respectively. Additionally, these dated supracrustal rocks and plutons also yield ancient detrital/xenocryst zircon ages of ~600-1000 Ma, ~1600-2220 Ma, ~2400 Ma, ~2600-2860 Ma. Based on the whole-rock major and trace element compositions, the ~505 Ma rhyolites display high SiO2 and alkaline contents, low Fe2O3T, TiO2 and Al2O3, and relatively high Mg O and Mg#, which exhibit calc-alkaline characteristics. These rhyolites yield fractionated REE patterns and negative Nb, Ta, Ti, Sr, P and Eu anomalies and positive Zr anomalies. The geochemistry, petrology and Lu-Hf isotopes imply that rhyolites were derived from the partial melting of continental basalt induced by upwelling of sub-arc mantle magmas, and then experienced fractional crystallization of plagioclase, which points to a continental arc regime. The ~447 Ma gabbros exhibit low Si O2 and alkaline contents, high Fe2 O3 T, Ti O2, Mg O and Mg#. They show minor depletions of La and Ce, flat MREE and HREE patterns, and negative Nb, Ta, Zr and Hf anomalies. Both sub-arc mantle and N-MORB-like mantle were involved in the formation of the gabbros, indicative of a probable back-arc basin tectonic setting. Given that, the previously believed Proterozoic supracrustal rocks and several plutons from the Zhalantun Precambrian basements were proved to be Paleozoic to Mesozoic rocks, among which these Paleozoic magmatic rocks were generally related to subduction regime. So far, none Proterozoic rocks have been identified from the Zhalantun Precambrian basement, though some ~600-3210 Ma ancient detrital/xenocryst zircons were reported. Combined with ancient zircon ages and newly reported ~2.5 Ga and ~1.8 Ga granites from the south of the Zhalantun, therefore, the Precambrian rocks probably once exposed in the Zhalantun while they were re-worked and consumed during later long tectonic evolutionary history, resulting in absence of Precambrian rocks in the Zhalantu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arly Paleozoic magmatism xinghuadukou Group Jiageda formation Zhalantun TERRANE GREAT xing’an RANGE Central Asian OROGENIC Belt
下载PDF
骨折合并颅脑外伤患者血清bFGF、IGF-Ⅰ、SEMA 3水平与骨痂形成时间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8
10
作者 曾景 严远森 谷瑞辰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17年第4期347-350,共4页
目的探究骨折合并颅脑外伤患者血清碱性成纤维生长因子(b FGF)、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IGF-Ⅰ)和信号素3A(SEMA 3A)水平与骨痂形成时间的相关性,为骨折合并颅脑外伤患者加速骨折修复提供理论及临床依据。方法根据是否存在颅脑外伤,分为骨... 目的探究骨折合并颅脑外伤患者血清碱性成纤维生长因子(b FGF)、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IGF-Ⅰ)和信号素3A(SEMA 3A)水平与骨痂形成时间的相关性,为骨折合并颅脑外伤患者加速骨折修复提供理论及临床依据。方法根据是否存在颅脑外伤,分为骨折合并颅脑外伤实验组与单纯骨折对照组,每组60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单纯骨折患者与骨折合并颅脑外伤患者血清b FGF、IGF-Ⅰ及SEMA 3A水平,采用X线检测骨痂形成情况。分析血清b FGF、IGF-Ⅰ及SEMA 3A水平与骨痂形成时间的相关性。分析血清b FGF、IGF-Ⅰ、SEMA 3A水平与反映颅脑外伤程度的GCS评分的相关性。结果与对照组单纯骨折患者相比,实验组骨折合并颅脑外伤患者血清b FGF水平在1周及2周均明显升高(P<0.05),且2周时有上升趋势;实验组IGF-Ⅰ水平及SEMA 3A水平1周时明显升高(P<0.05),2周时有降低的趋势,且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说明血清b-FGF水平在骨折前两周持续升高,而血清中IGF-Ⅰ及SEMA 3A水平在骨折1周时达到高峰;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骨痂形成时间明显缩短(P<0.05),且血清b FGF、IGF-Ⅰ和SEMA 3A水平和骨痂形成时间呈正相关;实验组血清b FGF、IGF-Ⅰ和SEMA 3A水平与GCS评分呈正相关。结论骨折合并颅脑外伤患者血清b FGF、IGF-Ⅰ、SEMA 3A水平与骨痂形成时间呈正相关,血清b FGF、IGF-Ⅰ和SEMA 3A水平与GCS评分呈正相关,说明颅脑外伤程度越高,上述指标分泌越多,从而缩短骨痂形成时间,加速骨折愈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折 颅脑外伤 碱性成纤维生长因子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 信号素3A 骨痂形成时间
下载PDF
疣外洗Ⅰ号联合CO2激光与重组人α-2b干扰素治疗扁平疣疗效研究 被引量:3
11
作者 罗杰元 任真玮 申莎菲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19年第10期75-78,共4页
目的:探讨疣外洗Ⅰ号联合CO2激光与重组人α-2b干扰素治疗扁平疣的疗效。方法:选取笔者医院皮肤科2015年10月-2018年7月收治的扁平疣患者84例,按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2例。其中对照组采用CO2激光与重组人α-2b干扰素进... 目的:探讨疣外洗Ⅰ号联合CO2激光与重组人α-2b干扰素治疗扁平疣的疗效。方法:选取笔者医院皮肤科2015年10月-2018年7月收治的扁平疣患者84例,按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2例。其中对照组采用CO2激光与重组人α-2b干扰素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疣外洗Ⅰ号,连续治疗4周。比较两组总有效率、皮损处开始结痂时间、开始脱痂时间、完全脱痂时间、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与复发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0.48%,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3.8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开始结痂时间、开始脱痂时间、完全脱痂时间分别为(2.65±0.49)d、(5.19±1.10)d、(7.02±1.50)d,显著短于对照组(2.94±0.65)d、(5.82±1.43)d、(7.96±1.77)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复发率分别为16.67%与7.14%,显著低于对照组的38.10%与23.8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疣外洗Ⅰ号联合CO2激光与重组人α-2b干扰素治疗扁平疣可加快皮损消退,复发率低,且不良反应少,易被患者接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疣外洗 CO2激光 重组人Α-2B干扰素 扁平疣 结痂
下载PDF
Ⅰ型胶原与异丙肾上腺素调控三维培养胶上大鼠气道平滑肌细胞的分枝结构形成 被引量:5
12
作者 钱智莉 邓林红 欧阳明星 《生物医学工程研究》 2019年第3期376-380,共5页
细胞形态学发生与个体发育和组织生物工程相关。本研究初步探索了气道平滑肌细胞在三维matrigel胶上的形态发生,证实三维胶底培养条件和I型胶原是细胞群体自发生成分枝结构的必要微环境。临床缓解哮喘症状的气道舒张药物异丙肾上腺素有... 细胞形态学发生与个体发育和组织生物工程相关。本研究初步探索了气道平滑肌细胞在三维matrigel胶上的形态发生,证实三维胶底培养条件和I型胶原是细胞群体自发生成分枝结构的必要微环境。临床缓解哮喘症状的气道舒张药物异丙肾上腺素有效抑制了该分枝形态发生,初步提示其需要生物力学因素的参与,同时该实验模型也可能具有检测临床气道舒张药物效果的功能。考虑到气道平滑肌具有收缩和舒张的特性,而在哮喘气道高反应现象中,平滑肌保持收缩状态,导致支气管通气受阻,因此,本研究也为进一步研究气道平滑肌细胞的力学特性提供了一个简便的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型胶原 气道平滑肌细胞 分支形态结构发生 哮喘 生物力学
下载PDF
塔中Ⅰ号坡折带上奥陶统礁滩的白云石化及其储集意义 被引量:3
13
作者 郑兴平 寿建峰 +1 位作者 朱国华 沈安江 《海相油气地质》 2009年第1期41-45,共5页
塔里木盆地塔中Ⅰ号坡折带上奥陶统良里塔格组礁滩灰岩发生了少量白云石化作用。白云石化主要发育在溶洞充填的钙质渗流粉砂,泥晶生物碎屑灰岩的泥晶基质,亮晶颗粒灰岩的钙藻屑、藻砂屑、藻泥屑等三种组构中。白云石化直接贡献了平均1%... 塔里木盆地塔中Ⅰ号坡折带上奥陶统良里塔格组礁滩灰岩发生了少量白云石化作用。白云石化主要发育在溶洞充填的钙质渗流粉砂,泥晶生物碎屑灰岩的泥晶基质,亮晶颗粒灰岩的钙藻屑、藻砂屑、藻泥屑等三种组构中。白云石化直接贡献了平均1%的孔隙度,同时产生的白云石晶间孔为进一步溶蚀提供了通道,对有效储层的形成起到了重要作用。高镁方解石生物是白云石化所需镁离子的重要来源。这套与生物白云石化相关的礁滩储层地质预测需要深入研究钙藻、海百合等生物的古生态、岩相环境及分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塔里木盆地 塔中号坡折带 晚奥陶世 良里塔格组 礁滩相 白云石化作用 孔隙演化
下载PDF
MRI检查对肝脏Ⅰ、Ⅳ段CT上不典型脂肪肝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1
14
作者 王警建 王龙龙 +1 位作者 李娜 高延忠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17年第1期121-122,124,共3页
目的探讨MRI检查对肝脏Ⅰ、Ⅳ段CT上不典型脂肪肝的诊断价值及形成机制。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4年5月至2016年5月收治的Ⅰ、Ⅳ肝脏段CT上不典型脂肪肝患者36例,所有患者均接受CT和MRI检查,对36例患者的类型及其病灶分布、CT检查和MRI检... 目的探讨MRI检查对肝脏Ⅰ、Ⅳ段CT上不典型脂肪肝的诊断价值及形成机制。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4年5月至2016年5月收治的Ⅰ、Ⅳ肝脏段CT上不典型脂肪肝患者36例,所有患者均接受CT和MRI检查,对36例患者的类型及其病灶分布、CT检查和MRI检查表现进行观察。结果 36例患者中,局灶型脂肪肝10例(12个病灶),其中单灶8例,双灶2例;在病灶位置方面,2例患者为Ⅰ段(2个病灶),8例患者为Ⅱ段(10个病灶)。肝岛26例(32个病灶),其中单发20例,多发6例;在病灶位置方面,4例患者为Ⅰ段(4个病灶),22例患者为Ⅱ段(28个病灶)。CT检查均没有确切诊断这些患者,MRI常规扫描只能将少数具有较多脂肪含量的病灶辨认出来,而12个局灶型脂肪肝病灶同相位像上的信号强度显著高于反相位像上的信号强度,和周围肝组织相比病变具有显著较高的信号;32个肝岛均没有较低的信号强度出现在反相位像上,而周围肝组织则具有显著较低的信号强度,使肝岛具有更为清晰明确的高信号,进而显著提升了肝岛和肝脏之间的信号对比度。结论 MRI检查中化学位移同、反相位检查对肝脏Ⅰ、Ⅳ段CT上不典型脂肪肝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体循环的一些异常或异位动脉或正常或迷走静脉供血可能为其重要的好发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RI检查 、Ⅳ肝脏段CT上不典型脂肪肝 形成机制
下载PDF
海拉尔盆地贝尔凹陷兴安岭群储层粘土矿物组成及成因研究 被引量:10
15
作者 刘钦甫 付正 +1 位作者 候丽华 郑丽华 《矿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43-47,共5页
油田注水开发是保持地层能量,提高采收率的有效手段。海拉尔地区由于粘土矿物含量高,在开发过程中储层遇水易泥化、坍塌,严重影响油气的有效开采。通过X射线衍射、偏光显微镜观察和扫描电镜分析,确定了海拉尔盆地贝16断块兴安岭群... 油田注水开发是保持地层能量,提高采收率的有效手段。海拉尔地区由于粘土矿物含量高,在开发过程中储层遇水易泥化、坍塌,严重影响油气的有效开采。通过X射线衍射、偏光显微镜观察和扫描电镜分析,确定了海拉尔盆地贝16断块兴安岭群储层自上而下存在三种粘土矿物组合:蒙脱石+高岭石+(绿泥石)→高岭石+伊/蒙间层+伊利石+(绿泥石)→伊利石+绿泥石+绿/蒙间层+伊/蒙间层。粘土总量在9.1%-69.1%之间,由地层浅部到深部呈现由高到低的变化规律。详细研究了水敏性极强的钠蒙脱石及其间层矿物,认为凝灰物质的水解蚀变以及长石和中、酸性岩屑在成岩过程中的次生变化是造成海拉尔地区粘土含量高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兴安岭群 粘土矿物 钠蒙脱石 凝灰物质 地层伤害
下载PDF
大兴安岭中段柴河地区玛尼吐组火山岩年代学、地球化学及岩石成因 被引量:27
16
作者 司秋亮 崔天日 +4 位作者 唐振 李伟 吴新伟 江斌 李林川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389-403,共15页
对大兴安岭中段柴河地区玛尼吐组火山岩进行了锆石LA-ICP-MS U-Pb年代学和岩石地球化学研究,以了解其形成时代、岩石成因及其所揭示的区域构造背景。玛尼吐组火山岩岩相学鉴定结果为安山岩、英安岩,化学成分显示其为粗面英安岩、粗面岩... 对大兴安岭中段柴河地区玛尼吐组火山岩进行了锆石LA-ICP-MS U-Pb年代学和岩石地球化学研究,以了解其形成时代、岩石成因及其所揭示的区域构造背景。玛尼吐组火山岩岩相学鉴定结果为安山岩、英安岩,化学成分显示其为粗面英安岩、粗面岩和英安岩。玛尼吐组火山岩锆石多呈自形—半自形晶,振荡环带发育,Th/U=0.33~2.08,指示其岩浆成因。定年结果显示,玛尼吐组火山岩形成于139~148 Ma的晚侏罗世。岩石地球化学研究表明,玛尼吐组火山岩的w(SiO2)为64.87%~68.65%,w(Al2O3)为15.53%~16.72%,全碱w(Na2O+K2O)为6.75%~9.22%,K2O/Na2O=0.63~1.57,属于高钾钙碱性系列。所有样品的稀土配分曲线具有相似的特征,稀土丰度总量w(∑REE)为(124.95~208.57)×10-6,轻重稀土分馏明显,(La/Yb)N=11.50~14.88,Eu负异常(0.45~1.17),微量元素以富集Rb、Ba、K,亏损Nb、P、Ti为特征。玛尼吐组火山岩原始岩浆来源于地壳岩石的部分熔融,形成于蒙古—鄂霍茨克缝合带闭合后的岩石圈伸展构造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A-ICP-MS锆石U-PB定年 地球化学 火山岩 玛尼吐组 柴河地区 大兴安岭中段
下载PDF
大兴安岭柴河白音高老组流纹岩锆石U-Pb定年及成因探讨 被引量:16
17
作者 司秋亮 崔天日 +1 位作者 王恩德 丁姝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412-415,共4页
为了研究大兴安岭中段柴河地区白音高老组流纹岩的形成时代和岩石成因,进行了锆石U-Pb同位素年龄测试和地球化学研究.LA-ICP-MS锆石U-Pb定年结果显示,白音高老组流纹岩形成于年龄为129~137 Ma的早白垩世.岩石地球化学研究表明,白音高老... 为了研究大兴安岭中段柴河地区白音高老组流纹岩的形成时代和岩石成因,进行了锆石U-Pb同位素年龄测试和地球化学研究.LA-ICP-MS锆石U-Pb定年结果显示,白音高老组流纹岩形成于年龄为129~137 Ma的早白垩世.岩石地球化学研究表明,白音高老组流纹岩具有高硅富碱、贫钙镁的特征;稀土丰度总量m(∑REE)=121.35×10-6~194.92×10-6,轻重稀土分馏明显,m(La)/m(Yb)N=12.2~21.7,Eu负异常(δ_(Eu)=0.39~0.61),微量元素以富集Rb,Ba,Th,K,亏损Nb,Sr,P,Ti为特征;白音高老组流纹岩原始岩浆来源于上地壳岩石的部分熔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锆石U-PB年龄 地球化学 流纹岩 白音高老组 柴河地区 大兴安岭中段
下载PDF
碎屑重矿物分析对内蒙古西乌旗早二叠世寿山沟组的物源指示及构造意义 被引量:5
18
作者 张英利 郭现轻 +2 位作者 孙立新 马收先 施立志 《岩石矿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155-1170,共16页
碎屑重矿物由于相对比较稳定,蕴含重要的成因信息,对其进行电子探针成分分析,能够还原岩石形成的物源区和盆地构造背景。内蒙古西乌旗早二叠世寿山沟组一段主要由砂岩夹砾岩等组成,二段主要由粉砂岩、泥岩等组成。重矿物分析表明,寿山... 碎屑重矿物由于相对比较稳定,蕴含重要的成因信息,对其进行电子探针成分分析,能够还原岩石形成的物源区和盆地构造背景。内蒙古西乌旗早二叠世寿山沟组一段主要由砂岩夹砾岩等组成,二段主要由粉砂岩、泥岩等组成。重矿物分析表明,寿山沟组一段和二段砂岩重矿物主要有锆石、尖晶石和石榴子石等,指示其物源区为岩浆岩和变质岩。重矿物电子探针成分分析结果显示,电气石成分指示其具贫锂花岗岩和变沉积岩物源,尖晶石成分指示其具岛弧和洋中脊玄武岩类物源,石榴子石成分指示其具高级变质基性岩源区。综合物源分析显示,寿山沟组主要来源于迪彦庙蛇绿岩、锡林浩特杂岩和本巴图组玄武岩等。结合区域地质对比,认为寿山沟组形成于弧后盆地,古亚洲洋在早二叠世时期尚未闭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兴蒙造山带 西乌旗 寿山沟组 物源分析 电子探针 弧后盆地
下载PDF
古亚洲洋东段闭合时限:来自大兴安岭南段二叠系-三叠系界线沉积地层和碎屑锆石年代学的制约 被引量:1
19
作者 张渝金 张超 +5 位作者 马永非 杨涛 刘艳 杜继宇 赵英利 张建坤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2781-2810,共30页
古亚洲洋东段的具体闭合时限长期以来存在争议,重要原因在于缺乏相应时期的典型沉积剖面研究。近期,笔者在大兴安岭南段阿鲁科尔沁旗地区新发现一套保存较好的二叠-三叠系沉积序列,其详细记录了古亚洲洋闭合过程。本文以此为研究对象,... 古亚洲洋东段的具体闭合时限长期以来存在争议,重要原因在于缺乏相应时期的典型沉积剖面研究。近期,笔者在大兴安岭南段阿鲁科尔沁旗地区新发现一套保存较好的二叠-三叠系沉积序列,其详细记录了古亚洲洋闭合过程。本文以此为研究对象,重点对上二叠统林西组和下三叠统老龙头组开展沉积学和碎屑锆石年代学研究。上二叠统林西组上部为一套湖泊相沉积,下三叠统老龙头组为一套河湖相沉积,底部为冲积扇辫状河砾岩层。两套地层界线附近沉积环境发生剧变,气候从温暖湿润转变为炎热干旱,确定研究区林西组沉积时代为晚二叠世长兴期,老龙头组沉积时代为早三叠世奥伦尼克期,两者为平行不整合接触关系,两者之间存在短暂沉积间断。林西组砂岩重矿物含量丰富,类型多样,原岩为中酸性岩浆岩、基性岩浆岩、少部分变质岩及沉积岩;老龙头组砂岩重矿物类型少,原岩为中酸性岩浆岩和少量变质岩。林西组2个碎屑岩样品最年轻峰值年龄分别为255±2Ma和255±1Ma,ε_(Hf)(t)=-22.84~+13.17,变化范围较大。老龙头组2个碎屑岩样品最年轻峰值年龄分别为248±1Ma和249±1Ma,ε_(Hf)(t)=7.95~11.28。结合重矿物、碎屑锆石和Hf同位素研究,确定林西组物源主要来自于兴蒙造山带,少量可能来自于华北板块,具有复杂物源、远距离搬运再沉积的特征。老龙头组物源主要来自于兴蒙造山带,具有周缘近距离搬运沉积的特征。通过区域对比上二叠统林西组与下三叠统老龙头组碎屑锆石携带年代学信息,推测古亚洲洋东段沿着西拉木伦河缝合带在晚二叠世发生汇聚碰撞作用,古亚洲洋东段闭合作用至少持续至早三叠世,老龙头组沉积期发生强烈汇聚造山作用,老龙头组是古亚洲洋闭合板块碰撞作用的产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兴蒙造山带 大兴安岭南段 上二叠统林西组 下三叠统老龙头组 碎屑锆石年代学
下载PDF
大兴安岭北段根河地区早白垩世玄武岩年代学、地球化学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3
20
作者 吴涛涛 周永恒 +4 位作者 陈聪 刘凯 鲍庆中 吴大天 柴璐 《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270-1281,共12页
大兴安岭北段根河地区出露一套玄武岩。为明确该套玄武岩的岩石成因、地层时代归属及其构造背景,本文对该玄武岩进行了锆石LA-ICP-MS U-Pb年代学和岩石地球化学研究。锆石U-Pb测定结果表明,根河地区玄武岩形成于早白垩世(142. 0±2.... 大兴安岭北段根河地区出露一套玄武岩。为明确该套玄武岩的岩石成因、地层时代归属及其构造背景,本文对该玄武岩进行了锆石LA-ICP-MS U-Pb年代学和岩石地球化学研究。锆石U-Pb测定结果表明,根河地区玄武岩形成于早白垩世(142. 0±2. 1 Ma),将其暂归置于玛尼吐组,并非前人认为的下石炭统莫尔根河组。岩石地球化学特征表明,该玄武岩富钠低钾,属碱性系列,稀土元素总量(ΣREE)较低(91. 50×10-6~108. 57×10-6),轻重稀土分馏较明显((La/Yb)N=10. 82~13. 49),轻稀土元素和K、Rb、Ba、Sr等大离子亲石元素相对富集,亏损Th、U、Hf、Ti、Nb、Ta等高场强元素和重稀土元素。综合本次研究和区域构造演化,认为根河地区早白垩世玄武岩来源于富集的岩石圈地幔板内碱性玄武岩,形成于蒙古-鄂霍茨克洋闭合后的岩石圈伸展背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板内碱性玄武岩 岩石圈伸展 玛尼吐组 根河地区 大兴安岭北段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