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1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醒世之心与愤世之情——西周生的创作意图与《醒世姻缘传》的批判精神
1
作者 傅承洲 《绍兴文理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16-25,40,共11页
《醒世姻缘传》写了一桩“阴阳颠倒,刚柔失调”的恶姻缘,丈夫狄希陈懦弱、愚蠢,妻子薛素姐悍泼、狠毒,不仅导致婚姻名存实亡,还气死了狄母与薛父,葬送了狄希陈的仕途。西周生写这桩恶姻缘,就是要劝男人竖起脊梁,女人做贤妻孝妇,其婚姻... 《醒世姻缘传》写了一桩“阴阳颠倒,刚柔失调”的恶姻缘,丈夫狄希陈懦弱、愚蠢,妻子薛素姐悍泼、狠毒,不仅导致婚姻名存实亡,还气死了狄母与薛父,葬送了狄希陈的仕途。西周生写这桩恶姻缘,就是要劝男人竖起脊梁,女人做贤妻孝妇,其婚姻观相当陈腐。西周生的女性观更为落后,对悍妇极尽丑化之能事,对女性的正当权利也横加指责。小说大量的内容游离于恶姻缘故事之外,将笔触伸向世间乱象,指斥社会弊端,体现出西周生强烈的批判现实的精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醒世姻缘传》 西周生 醒世思想 批判精神
下载PDF
论《醒世姻缘传》对《儒林外史》的影响
2
作者 周擎昊 陈国学 《蒲松龄研究》 2024年第2期125-138,共14页
《醒世姻缘传》和《儒林外史》两部名著之间存在着多重联系,有学者认为,前者在创作内容和创作思想上对后者具有一定的先声作用。诚然,不论是在士人百态的刻画上,还是在社会风貌的表现上,《儒林外史》都与《醒世姻缘传》表现出了或多或... 《醒世姻缘传》和《儒林外史》两部名著之间存在着多重联系,有学者认为,前者在创作内容和创作思想上对后者具有一定的先声作用。诚然,不论是在士人百态的刻画上,还是在社会风貌的表现上,《儒林外史》都与《醒世姻缘传》表现出了或多或少的相似性。同时,《儒林外史》在创作思想中批判意识的表达和社会理想的阐发,也表现了对《醒世姻缘传》遵礼复古思想的反思与继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醒世姻缘传》 《儒林外史》 创作思想 影响
下载PDF
《醒世姻缘传》的素材继承与后世影响
3
作者 刘洪强 《鲁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5期82-91,共10页
《醒世姻缘传》对冯梦龙所编的“三言”、《太霞新奏》《挂枝儿》等通俗作品多有摄取,它的书名很可能就受《醒世恒言》等“三言”命名的影响。文言小说及民间故事也是《醒世姻缘传》的重要取材来源。《醒世姻缘传》对张爱玲与莫言的小... 《醒世姻缘传》对冯梦龙所编的“三言”、《太霞新奏》《挂枝儿》等通俗作品多有摄取,它的书名很可能就受《醒世恒言》等“三言”命名的影响。文言小说及民间故事也是《醒世姻缘传》的重要取材来源。《醒世姻缘传》对张爱玲与莫言的小说都有明显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醒世姻缘传》 素材继承 冯梦龙 三言 张爱玲 莫言
下载PDF
《醒世姻缘传》中戏曲叙事意义探析
4
作者 崔赛云 王昊 《铜陵学院学报》 2023年第3期80-83,87,共5页
《醒世姻缘传》中出现的戏曲元素与小说本身息息相关,形成多元化的戏曲叙事。作者以大众熟知的戏曲故事来预示小说的情节走向,拉近了与读者之间的距离,形成读者期待感。同时,作者还将戏曲人物与小说人物进行类比,既有利于人物形象的塑造... 《醒世姻缘传》中出现的戏曲元素与小说本身息息相关,形成多元化的戏曲叙事。作者以大众熟知的戏曲故事来预示小说的情节走向,拉近了与读者之间的距离,形成读者期待感。同时,作者还将戏曲人物与小说人物进行类比,既有利于人物形象的塑造,又营造出诙谐幽默的喜剧性氛围,令读者产生愉悦之感。这些戏曲元素融入小说创作中,承担着独特的叙事功能,使小说文本与戏曲文本密不可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谐趣性 戏曲元素 叙事功能 《醒世姻缘传》
下载PDF
《醒世姻缘传》“农民”考——兼论明代吏员参充制度
5
作者 贾海建 《蒲松龄研究》 2023年第4期113-123,共11页
《醒世姻缘传》第四十二回中的“农民”既不是指农夫或农户,也不是粮长的俗称,而是关涉到明代的吏员参充制度:明代将初参吏员尚未考选者,以及初次考选或捐纳定拨后候缺吏员者称之为“农民”。这一结论不仅有助于理解小说的相关情节,同... 《醒世姻缘传》第四十二回中的“农民”既不是指农夫或农户,也不是粮长的俗称,而是关涉到明代的吏员参充制度:明代将初参吏员尚未考选者,以及初次考选或捐纳定拨后候缺吏员者称之为“农民”。这一结论不仅有助于理解小说的相关情节,同时也为深入探讨明代的吏员参充制度提供了契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醒世姻缘传》 农民 吏员 佥充 纳充
下载PDF
从人物形象看《醒世姻缘传》作者的男性立场
6
作者 丁萃男 卞良君 《蒲松龄研究》 2023年第1期127-134,共8页
与其他明清小说反对门第观念、肯定男女“真情至性”相比,《醒世姻缘传》的作者肯定多妻制,维护封建伦理道德,提倡“无妒”、女德,对当时社会的思想解放并不支持,反而是希望恢复传统道德伦理,建立符合封建伦理的“和谐”的男女及家庭和... 与其他明清小说反对门第观念、肯定男女“真情至性”相比,《醒世姻缘传》的作者肯定多妻制,维护封建伦理道德,提倡“无妒”、女德,对当时社会的思想解放并不支持,反而是希望恢复传统道德伦理,建立符合封建伦理的“和谐”的男女及家庭和社会的秩序,这显然是一种带有浓厚封建意识的“男性立场”。因此,作者通过“男卑女尊”的男女、家庭及社会乱象的描述,特别是通过非正常男女群像的绘制和刻画,表述了自己坚定的“男性立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醒世姻缘传》 女性群像 男性群像 男性立场
下载PDF
《醒世姻缘传》和《聊斋俚曲集》语法特点的差异 被引量:14
7
作者 张树铮 孙韵珩 《古汉语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56-62,共7页
《醒世姻缘传》和《聊斋俚曲集》是明末清初两部重要的文学著作,后者为蒲松龄所作,前者作者 未定。本文比较两书若干语法特点的差异,指出两书作者不可能相同;同时也反映出明末清初山东方言不同 区域的一些语法现象。比较的方面主要有:... 《醒世姻缘传》和《聊斋俚曲集》是明末清初两部重要的文学著作,后者为蒲松龄所作,前者作者 未定。本文比较两书若干语法特点的差异,指出两书作者不可能相同;同时也反映出明末清初山东方言不同 区域的一些语法现象。比较的方面主要有:宾语与补语的位置;助词“可”和“着”;代词“乜”;人称代词;“的”的 特殊用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醒世姻缘传》 《聊斋俚曲集》 语法特点 比较
下载PDF
从《醒世姻缘传》看近代汉语助词“将”的语法功能 被引量:6
8
作者 岳立静 《语言科学》 CSSCI 2008年第6期590-598,共9页
文章详细分析了《醒世姻缘传》中助词"将"的句法分布、功能以及所有带"将"的动词的语义特征,指出带"将"动词都是一个能够在空间延续的动作,助词"将"的主要语法功能即是用来表示这一动作行为、... 文章详细分析了《醒世姻缘传》中助词"将"的句法分布、功能以及所有带"将"的动词的语义特征,指出带"将"动词都是一个能够在空间延续的动作,助词"将"的主要语法功能即是用来表示这一动作行为、性质的延续状态,并进一步从认知角度对助词"将"这一功能意义的语法化过程及其条件进行阐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醒世姻缘传》 助词 语法功能 语法化 “将”
下载PDF
《醒世姻缘传》中的[VC了]式能性述补结构试析 被引量:7
9
作者 王衍军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117-123,129,共8页
《醒世姻缘传》是一部成书于明末清初、以山东方言写就的白话小说,在这部书中已出现了[VC了]式能性述补结构的若干用例。该格式用于未然语境,"了"粘附在动结式、动趋式VC之后,表示"动作结果或动作趋向实现的可能性"... 《醒世姻缘传》是一部成书于明末清初、以山东方言写就的白话小说,在这部书中已出现了[VC了]式能性述补结构的若干用例。该格式用于未然语境,"了"粘附在动结式、动趋式VC之后,表示"动作结果或动作趋向实现的可能性"。从历时的角度来看,这一格式是由表示实现的"VC了"式述补结构在特定的未然语境里派生出来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醒世姻缘传 能性述补结构 [VC了]式 汉语方言语法 汉语历史语法
下载PDF
《醒世姻缘传》的方音特点试析 被引量:5
10
作者 王衍军 《古汉语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33-38,共6页
文章分析了《醒世姻缘传》的方音特点 ,并同《聊斋俚曲集》的方音特点相比较 ,从而试图从语音的角度探索《醒》的作者问题。
关键词 《醒世姻缘传》 小说 方音特点 研究材料 研究方法 入声韵 押韵 韵部
下载PDF
《醒世姻缘传》正反疑问句研究 被引量:8
11
作者 李焱 《古汉语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57-61,共5页
本文在定量统计的基础上对《醒世姻缘传》中的各种正反疑问句进行了全面的描写,并结合近代汉语史上各种正反疑问句形式的兴衰,探求了明清之季“VP不曾”以及“VP没(有)”这两种正反疑问句内在更替的原因。
关键词 《醒世姻缘传》 正反疑问句 “VP不曾” “VP没有” 句法
下载PDF
从《醒世姻缘传》看清初学校教育和科举制度 被引量:1
12
作者 王衍军 李平 《齐鲁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116-120,共5页
清初学校教育制度和科举制基本因袭明制,但由于时代和社会的原因,清初在教育和科举制度上又有许多改革和创新。中央官学方面,鼓励纳资入国子监,招收例贡、例监等各类监生;地方教育方面,清代书院、社学官学化程度很高,私塾教育成为科举... 清初学校教育制度和科举制基本因袭明制,但由于时代和社会的原因,清初在教育和科举制度上又有许多改革和创新。中央官学方面,鼓励纳资入国子监,招收例贡、例监等各类监生;地方教育方面,清代书院、社学官学化程度很高,私塾教育成为科举应试的预备性教育。尤为突出的是这一时期的教育完全为科举服务,不论官学、私学,均以科举为核心,成为科举的附庸。《醒世姻缘传》所记载的文化史料,比较全面地反映了十七世纪中叶(即清初)的学校教育及科举制度的状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醒世姻缘传》 官学 私学 科举制 教育制度
下载PDF
《醒世姻缘传》与现代山东方言的“可不”类句式 被引量:7
13
作者 冯春田 《古汉语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34-37,共4页
文章分析、讨论以明清山东话为方言背景的《醒世姻缘传》及现代山东方言里的“可不”类句式问题。包括:1.“可不”类句式的类型和意义;2.“可不”类句式的形成或历史来源;3.现代山东方言的相关句式及其特殊变化。
关键词 句式 山东方言 历史来源 意义 明清 《醒世姻缘传》
下载PDF
《醒世姻缘传》神道设教的民间性策略 被引量:4
14
作者 付丽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149-152,共4页
与前后期文人世情小说不同,《醒世姻缘传》神道设教采取了一种民间性策略。作者取用神道立足于民间受众,神道设教中多关涉民间意义上的宗族伦理与儒家社会伦理,把民间祈福畏祸的文化心理作为扬善惩恶的教化落点,从而有效呼应了作品以儒... 与前后期文人世情小说不同,《醒世姻缘传》神道设教采取了一种民间性策略。作者取用神道立足于民间受众,神道设教中多关涉民间意义上的宗族伦理与儒家社会伦理,把民间祈福畏祸的文化心理作为扬善惩恶的教化落点,从而有效呼应了作品以儒家思想为主导的教化主旨。在世风浇漓、道德沦丧的晚明社会,这种文学救世的策略,无疑十分切实而有效。这也是《醒世姻缘传》神道设教的成功之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醒世姻缘传》 神道设教 明清小说
下载PDF
大众文化立场上的谐俗叙事——论《醒世姻缘传》叙事的文化品位 被引量:1
15
作者 付丽 陈喜辉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年第3期91-95,共5页
世情小说《醒世姻缘传》的叙事与该时期的大众文化亲缘密切。作者立足大众文化立场.体现大众关怀.表达大众审美趣味,形成谐俗性叙事的文化品位。这表明,即使是正统文人创作的世情小说,在文化观念、叙事角度和话语选择方面,亦往往受到大... 世情小说《醒世姻缘传》的叙事与该时期的大众文化亲缘密切。作者立足大众文化立场.体现大众关怀.表达大众审美趣味,形成谐俗性叙事的文化品位。这表明,即使是正统文人创作的世情小说,在文化观念、叙事角度和话语选择方面,亦往往受到大众文化的深刘影响。同时,又以其亲和大众文化的优势,有效地进行文化与文学传播,显示出世情小说独有的文化精神与文学魅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众文化 《醒世姻缘传》 叙事 文化品位
下载PDF
《醒世姻缘传》中的单音节动词重叠考察 被引量:2
16
作者 秦存钢 于亚楠 《泰山学院学报》 2008年第5期73-77,共5页
本文考察了《醒世姻缘传》中单音节动词的重叠现象,详细列举了动词重叠的各种类型及其特点,并初步分析了《醒世姻缘传》中的单音节动词与现代汉语动词重叠的几点不同。
关键词 醒世姻缘传 单音节 动词 重叠
下载PDF
《醒世姻缘传》与《姑妄言》中的一种婚姻现象——话说惧内 被引量:1
17
作者 施晔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1期86-91,共6页
 《醒世姻缘传》与《姑妄言》是明末清初两部通俗世情小说,皆以平民家庭生活为其主要内容,其中对惧内现象的描写尤为精彩,从中笔者归纳出男人惧内、女人泼悍的社会、经济、生理、心理因素。惧内现象昭示着男权文化的式微及妇道教化的失...  《醒世姻缘传》与《姑妄言》是明末清初两部通俗世情小说,皆以平民家庭生活为其主要内容,其中对惧内现象的描写尤为精彩,从中笔者归纳出男人惧内、女人泼悍的社会、经济、生理、心理因素。惧内现象昭示着男权文化的式微及妇道教化的失败,也体现了妇女对低下社会地位的不满,对一夫多妻制的反抗。而作者对"悍妇"的丑化、兽化,对其悍恶行为的极度夸张,正泄露了男权社会的恐惧与无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醒世姻缘传》 《姑妄言》 婚姻现象 明末清初 通俗世情小说 男权文化 女性形象
下载PDF
《红楼梦》中的明清山东方言再举证——基于西周生《醒世姻缘传》的对比 被引量:2
18
作者 吴佩林 《蒲松龄研究》 2014年第4期124-140,共17页
《醒世姻缘传》是明清时期山东人写的长篇白话世情小说,它成功地运用山东方言土语,反映了丰富多彩的社会场景。通过《醒世姻缘传》与《红楼梦》中共同存在的二十五个典型山东方言词汇的对比,再次证明了《红楼梦》中大量吸收和使用了明... 《醒世姻缘传》是明清时期山东人写的长篇白话世情小说,它成功地运用山东方言土语,反映了丰富多彩的社会场景。通过《醒世姻缘传》与《红楼梦》中共同存在的二十五个典型山东方言词汇的对比,再次证明了《红楼梦》中大量吸收和使用了明清山东方言的事实。研究《红楼梦》中的明清山东方言,对考证《红楼梦》作者、人物、历史背景与写作素材等或有一定参考价值,当成为《红楼梦》语言研究的一部分,学界应予以足够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醒世姻缘传 红楼梦 山东方言 明清小说
下载PDF
《醒世姻缘传》中的“雌”字 被引量:1
19
作者 明茂修 阮氏玉河 《菏泽学院学报》 2006年第6期107-109,共3页
《醒世姻缘传》中有许多同音借用字,“雌”字是其中较有代表性的。该小说中的“雌“的意思有8种:1.指雌性动物;2.指女性;3.用于“雌黄”一词中,从“雌性动物”意引申而来;4.指张嘴露出牙齿的样子,本为“龇”字;5.指训斥或讥讽,本为“”... 《醒世姻缘传》中有许多同音借用字,“雌”字是其中较有代表性的。该小说中的“雌“的意思有8种:1.指雌性动物;2.指女性;3.用于“雌黄”一词中,从“雌性动物”意引申而来;4.指张嘴露出牙齿的样子,本为“龇”字;5.指训斥或讥讽,本为“”字;6.指液体因压力而急速喷射出,本为“”字;7.指死皮赖脸地挨近、凑上前,本为“”字;8.无实义,和其他成分结合在一起表一定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醒世姻缘传》 鲁南方言 本字
下载PDF
理性张扬与神道教化——《醒世姻缘传》的神道设教 被引量:1
20
作者 付丽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2年第2期82-86,共5页
在晚明儒道佛三教合一的观念背景下 ,在小说神道设教崇佛尚道的文学时尚中 ,《醒世姻缘传》从儒家理性立场出发 ,用神不尚神 ,体现出一份坚守传统的执着。《醒世姻缘传》理性而深刻地批判了佛道的世俗功利化 ,揭穿其神圣外衣下的虚假与... 在晚明儒道佛三教合一的观念背景下 ,在小说神道设教崇佛尚道的文学时尚中 ,《醒世姻缘传》从儒家理性立场出发 ,用神不尚神 ,体现出一份坚守传统的执着。《醒世姻缘传》理性而深刻地批判了佛道的世俗功利化 ,揭穿其神圣外衣下的虚假与丑恶 ,一定程度上消解了伪宗教的精神迷惑作用。《醒世姻缘传》的理性自觉亦导致作者自拆神道之台。这虽一定程度上妨碍了小说的神道设教 ,却在一种更深的观念层面揭示出儒家理性精神对各类神道的本能排斥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理性 《醒世姻缘传》 神道设教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