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星辰崇拜与早期道符 被引量:1
1
作者 杨宇宁 王芙蓉 《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3期74-78,共5页
两汉时期出现的早期道符受到诸多宗教因素的影响,其影响之一就是由远古时期发展而来的星辰崇拜,星辰崇拜促进了早期道符在构成形式、内容、特点等方面的形成。
关键词 两汉时期 星辰崇拜 早期道符
下载PDF
东越墓葬分期及相关历史考古问题 被引量:1
2
作者 付琳 《考古》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83-94,共12页
历史文献对战国晚期至西汉早期实际统治福建与浙南的地方政权——闽越、东瓯两国记载不多,其中最重要的是《史记·东越列传》[1]。在《汉书·西南夷两粤朝鲜传》中将东越与南越并举,有关东越的记载基本照录《史记》。从文字史... 历史文献对战国晚期至西汉早期实际统治福建与浙南的地方政权——闽越、东瓯两国记载不多,其中最重要的是《史记·东越列传》[1]。在《汉书·西南夷两粤朝鲜传》中将东越与南越并举,有关东越的记载基本照录《史记》。从文字史料分析,无诸与摇对东越地区的统治应早于秦统一之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浙江南部及福建 东越遗存 墓葬分期 战国晚期至西汉早期
原文传递
东天山地区早期游牧文化聚落考古研究 被引量:30
3
作者 王建新 席琳 《考古》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28-37,共10页
2000~2007年,在甘肃西北部至新疆北部的广大草原地区,通过大范围调查与小规模发掘相结合的方法,基本掌握了这一地区古代游牧文化聚落遗址的分布规律。通过对这些聚落遗址普遍具有的居住遗迹、墓葬和岩画等基本要素的综合研究,对东天山... 2000~2007年,在甘肃西北部至新疆北部的广大草原地区,通过大范围调查与小规模发掘相结合的方法,基本掌握了这一地区古代游牧文化聚落遗址的分布规律。通过对这些聚落遗址普遍具有的居住遗迹、墓葬和岩画等基本要素的综合研究,对东天山地区的两类早期游牧文化遗存的文化特征和相互关系有了初步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天山地区 早期游牧文化 聚落考古 西汉 匈奴
原文传递
广东肇庆市康乐中路七号汉墓发掘简报 被引量:3
4
作者 尚杰 《考古》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38-47,I0009-I0015,共17页
2004年11月,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在肇庆市康乐中路清理出墓葬、水井、灰坑等遗迹。3座汉墓中M7为长方形土坑竖穴墓,墓底中部有长方形生土棺床,这为广东目前发现的汉墓中所少见。该墓出土遗物较丰富,有釉陶器、陶器、铜器及滑石器等。... 2004年11月,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在肇庆市康乐中路清理出墓葬、水井、灰坑等遗迹。3座汉墓中M7为长方形土坑竖穴墓,墓底中部有长方形生土棺床,这为广东目前发现的汉墓中所少见。该墓出土遗物较丰富,有釉陶器、陶器、铜器及滑石器等。据出土器物特征和组合及墓葬形制,M7的年代大致定为东汉初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东 康乐中路 长方形竖穴土坑墓 生土棺床 东汉初期
原文传递
论东汉初期北部边疆卢芳割据政权的控制地域
5
作者 艾冲 《中国边疆史地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89-95,214,共8页
西汉末东汉初期,北部边疆出现了一个由匈奴贵族扶持的以卢芳为首的割据政权,称其号为"汉"。作者认为至建武六年(30),卢芳割据政权控制地域包括西汉时期的8个郡域,即五原、朔方、云中、定襄、雁门、代、安定和北地郡的全境或... 西汉末东汉初期,北部边疆出现了一个由匈奴贵族扶持的以卢芳为首的割据政权,称其号为"汉"。作者认为至建武六年(30),卢芳割据政权控制地域包括西汉时期的8个郡域,即五原、朔方、云中、定襄、雁门、代、安定和北地郡的全境或局部。建武十四年(38)始,随着东汉完成内地政治统一而将着眼点转向北疆地带、其割据势力内部矛盾升级,所控制地域逐渐被东汉军攻取而趋缩小,直至其灭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汉初期 卢芳割据政权 控制地域 北部边疆
原文传递
山东枣庄市临山汉墓发掘简报 被引量:6
6
作者 燕生东 徐加军 +2 位作者 赵天文 张云 孙思凡 《考古》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1期49-59,共11页
1990、1991年在位于山东枣庄市薛城区的临山汉墓群发掘了23座墓葬,包括土坑竖穴墓、石椁墓两类。石椁板上多刻有简单的画像,有的还发现彩绘壁画。土坑墓随葬陶罐和铜钱;石椁墓随葬各类陶器,以及少量铜器和玉、石器,墓主的身份较高。依... 1990、1991年在位于山东枣庄市薛城区的临山汉墓群发掘了23座墓葬,包括土坑竖穴墓、石椁墓两类。石椁板上多刻有简单的画像,有的还发现彩绘壁画。土坑墓随葬陶罐和铜钱;石椁墓随葬各类陶器,以及少量铜器和玉、石器,墓主的身份较高。依据墓葬形制和随葬器物,这些墓葬的年代为西汉晚期至东汉早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东 枣庄市 汉墓 墓葬结构 随葬品
原文传递
云南曲靖市八塔台墓地2号堆第七次发掘简报 被引量:3
7
作者 康利宏(整理/照片) 吴沄(发掘) +14 位作者 柴亮进(发掘/整理) 刘占起(发掘/整理) 余晓靖(发掘/整理/照片) 刘成武(发掘) 李学雁(发掘) 刘忠华(发掘) 刘春成(发掘/整理/绘图) 张立丽(发掘) 胡强东(发掘/整理) 刘卓恒(发掘) 张月花(发掘/整理) 余江华(发掘) 雷杰麟(发掘) 张丽梅(发掘) 狄江海 《考古》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17-42,2,共26页
2015~2016年,对八塔台墓地2号堆进行发掘,发现343座墓葬以及墓祭活动面、护坡等遗迹,出土铜器、陶器等遗物。墓葬有封土墓及非封土墓两种形制。年代分为早、中、晚三期,早期约为战国早期,中期为战国晚期至西汉早期,晚期为西汉晚期至东... 2015~2016年,对八塔台墓地2号堆进行发掘,发现343座墓葬以及墓祭活动面、护坡等遗迹,出土铜器、陶器等遗物。墓葬有封土墓及非封土墓两种形制。年代分为早、中、晚三期,早期约为战国早期,中期为战国晚期至西汉早期,晚期为西汉晚期至东汉早期。该墓地的发掘对研究滇东黔西地区青铜时代文化具有重要学术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南曲靖市 八塔台墓地 2号堆 战国早期至东汉早期
原文传递
重庆丰都东汉至蜀汉墓葬出土陶塑戴冠头像初探
8
作者 王煜 《江汉考古》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90-96,104,共8页
重庆丰都东汉晚期至蜀汉时期墓葬中出土有两件陶塑戴冠头像,刻画较为精细,其带胡髭等面相特点以及头冠形式,完全不见于同时期国内墓葬所出陶塑之上。经过对比,这两件戴冠头像的面相尤其是头冠的结构和细部皆与同时期或稍早的印度早期菩... 重庆丰都东汉晚期至蜀汉时期墓葬中出土有两件陶塑戴冠头像,刻画较为精细,其带胡髭等面相特点以及头冠形式,完全不见于同时期国内墓葬所出陶塑之上。经过对比,这两件戴冠头像的面相尤其是头冠的结构和细部皆与同时期或稍早的印度早期菩萨像一致。本文结合墓葬中出土的早期佛像及相关文物,推断其为早期菩萨头像,至少是带有浓厚的早期菩萨像因素的陶塑。印度佛像和菩萨像兴起之后,其文化因素迅速传入中国西南地区,这一方面是两地文化交流密切的反映,另一方面也是早期佛教文化的传播与传统神仙思想互动的表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庆丰都 东汉至蜀汉时期 早期菩萨像 文化交流
原文传递
河南郏县黑庙M79发掘简报 被引量:1
9
作者 王红卫 娄群山 +7 位作者 张春峰 袁秉科 张红征 段云丽 李萌 李富学 李晓培 郑永东 《华夏考古》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4-20,I0002-I0006,F0002,F0003,共14页
为配合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建设,2010年4月至2011年1月,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与平顶山市文物管理局组成考古队,对郏县黑庙墓群进行了考古发掘。其中M79为砖石结构,有画像石15块,出土38件随葬器物。墓葬形制及出土器物具有东汉早期的特征,... 为配合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建设,2010年4月至2011年1月,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与平顶山市文物管理局组成考古队,对郏县黑庙墓群进行了考古发掘。其中M79为砖石结构,有画像石15块,出土38件随葬器物。墓葬形制及出土器物具有东汉早期的特征,此墓是平顶山地区保存比较完整的一座画像石墓,对研究平顶山地区画像石墓的墓葬形制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郏县 黑庙 画像石基 东汉早期
原文传递
南阳市宛城区达士营汉画像石墓
10
作者 乔保同 付建刚 +1 位作者 蒋宏杰 潘洁 《华夏考古》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3-5,91,共4页
2012年为配合基本建设,南阳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在南阳市宛城区达士营发掘了一座画像石墓,为纯石结构,分前后室,在墓门门柱及后室门槛上浮雕有画像,同时出土有鼎、奁、双耳罐、井等随葬品。墓葬年代大致为新莽至东汉初期。
关键词 2012年 纯石结构 前后室 新莽至东汉初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