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Study on the Basic Plague Pattern of Jianchuan Plague Natural Focus,Yunnan Province,China
1
作者 TIAN Jie 《地方病通报》 2001年第3期35-38,共4页
Since the plague natural focus of Jianchuan was found in 1974, it had broken the disputation whether Yunnan has plague natural focus among Chinese and foreign scholars for long. Because the focus locates the middle pa... Since the plague natural focus of Jianchuan was found in 1974, it had broken the disputation whether Yunnan has plague natural focus among Chinese and foreign scholars for long. Because the focus locates the middle part of transversal mountains with higher biological diversity and complex landscape, many problems raised at beginning in distinguishing the major hosts and vectors, modeling the structure of the focus, and resolving the contradiction between theory and excitation. In review of that, according to the principle of unified of biological structure and function, the basic plague pattern has been systematically studied on through the generalized information concept in this paper. It suggests that the focus takes the community of Apodemus chevrieri + Rattus norvegicus: Neopsylla specialis + Frontopsylla. spadix + Menopsyllus anisus + Loptopsylla segnis as maintenance subsystem, the community of E. miletus: Ctenophthalmus quadratus + Neopsylla specialis as epidematic (amplifying) subsystem, the communities of squirrel rodent-flea as alternate subsystem.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ubsystems is nonlinear. No human plague case is determined by the systematicness of the plague ecosystem. The possibility of human plague will remain in systemic changing or coming into chaos. Although most researches try to analysis of plague as system by means of experiments with many quantitative criterion, these measures are difficult to comprehension the systemic essence without application of the concept of systemic theory. They are often direct, discursive and paradoxical description of appearance rather than the analysis and generalization of interaction relationship between elements, thus reversing the basic ecological concept of Y. pestis as a living thing and agent of plagu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鼠疫 疫源地 生态模型 云南 江川县 研究
下载PDF
滇西剑川新生代富碱岩浆岩Li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对岩浆源区的制约 被引量:1
2
作者 刘俊鹏 王蝶 +1 位作者 丁志丹 马飞 《世界地质》 CAS 2023年第4期636-649,共14页
对滇西地区金沙江—红河富碱岩浆岩带内发育的剑川、玉召块和老君山岩体进行了岩相学、全岩主量、微量元素和Li同位素组成分析。结果显示,3个岩体都富集轻稀土元素(LREE)和大离子亲石元素(LILE),亏损Nb、Ta和Ti等高场强元素(HFSE),具有... 对滇西地区金沙江—红河富碱岩浆岩带内发育的剑川、玉召块和老君山岩体进行了岩相学、全岩主量、微量元素和Li同位素组成分析。结果显示,3个岩体都富集轻稀土元素(LREE)和大离子亲石元素(LILE),亏损Nb、Ta和Ti等高场强元素(HFSE),具有弱Eu元素异常。上述3个岩体的δ^(7)Li值分别为0.70‰~6.48‰、0.50‰~5.89‰、3.73‰~4.28‰。结合前人的研究结果,认为玉召块岩体具有埃达克质特征,来源于增厚下地壳的部分熔融,在成岩过程中有少量的铁镁质岩浆注入,并在岩浆上升过程中混染了中上地壳物质,剑川和老君山岩体则是交代富集岩石圈地幔部分熔融形成的岩浆持续分异产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富碱岩浆岩 地球化学 Li同位素 岩石成因 剑川 滇西
下载PDF
云南剑川近场横波特征及其与构造的关系 被引量:33
3
作者 雷军 王培德 +1 位作者 姚陈 陈运泰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6期791-801,共11页
通过对1982年7月3日云南剑川Ms5.4级地震的余震震群近场记录的研究,为该地区存在横波分裂现象及上部地壳存在裂隙各向异性提供了直接的证据.剑川地区地震记录波形复杂,纵、横波视周期差异较大.横波快波偏振主要集中在NE45°和N... 通过对1982年7月3日云南剑川Ms5.4级地震的余震震群近场记录的研究,为该地区存在横波分裂现象及上部地壳存在裂隙各向异性提供了直接的证据.剑川地区地震记录波形复杂,纵、横波视周期差异较大.横波快波偏振主要集中在NE45°和NW55°两个方向.7月20日ML4.8级强余震前后横波快波偏振取向变化显著,各台横波偏振方向震前彼此相对独立;震后整体上趋于有序.前者反映了地震发生前由于震源区应力集中在附近空间形成的应力分布的差异;后者显示出地震发生后由于震源区集中应力的释放带来的上述应力差异在一定空间范围的解除.该结果表明震源附近地区地震横波分裂特征不仅携带着地震处于相对平静期应力场的静态信息,而且也携带着地震发生前后应力场时、空动态变化的重要信息.文中还讨论了剑川地区构造对S波分裂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横波分裂 近场区 应力场 云南 地震 震群
下载PDF
云南剑川金河岩体中地幔流体交代特征及其成矿意义 被引量:15
4
作者 刘显凡 赵甫峰 +3 位作者 陶专 宋祥峰 蔡永文 蔡飞跃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85-194,共10页
云南剑川金河岩体中的硅化霓辉正长斑岩含有较多的镁铁-超镁铁质深源岩石包体。岩相学研究表明,伴随交代蚀变,其主岩和各类包体岩石中普遍发育沿矿物粒间和矿物晶体裂隙或解离纹贯入或穿插的呈网状和细脉浸染状分布的黑色不透明物质。... 云南剑川金河岩体中的硅化霓辉正长斑岩含有较多的镁铁-超镁铁质深源岩石包体。岩相学研究表明,伴随交代蚀变,其主岩和各类包体岩石中普遍发育沿矿物粒间和矿物晶体裂隙或解离纹贯入或穿插的呈网状和细脉浸染状分布的黑色不透明物质。对该物质进行了电子探针及扫描电镜和能谱分析,发现其组成以微晶硅酸盐矿物为主,含少量微晶石英,尤其是含有微晶地幔标型矿物——含钛磁铁矿(或镜铁矿)和含铬自然铁;后两者与硅酸盐矿物构成超显微熔离结构交生。研究认为,这种物质组成和特征,是具超临界和熔浆性质的地幔流体的微观表现,其活动所引发的交代蚀变表现为硅化、钠化及深源包体中的暗色矿物由辉石→角闪石→黑云母的退变序列。这一地幔流体作用微观踪迹的揭示,对于分析和论证滇西地区新生代多金属成矿的深部地质作用规律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学 黑色不透明微晶固体 地幔标型矿物 地幔流体作用 金河岩体 剑川 云南
下载PDF
滇西剑川始新世富碱岩浆岩锆石U-Pb年代学与Sr-Nd-Hf同位素地球化学及其对岩石成因的制约 被引量:12
5
作者 沈阳 郑远川 +4 位作者 张爱萍 王梓轩 王璐 徐培言 吴昌炟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849-866,共18页
滇西剑川富碱岩浆岩位于青藏高原东南缘的三江南段,是金沙江-红河富碱岩浆岩带的重要组成部分。剑川富碱岩浆岩包括花岗岩和正长岩两类岩石,前者主要有花岗斑岩和石英二长斑岩,后者主要是正长斑岩和粗面岩。本文对剑川富碱岩浆岩进行了... 滇西剑川富碱岩浆岩位于青藏高原东南缘的三江南段,是金沙江-红河富碱岩浆岩带的重要组成部分。剑川富碱岩浆岩包括花岗岩和正长岩两类岩石,前者主要有花岗斑岩和石英二长斑岩,后者主要是正长斑岩和粗面岩。本文对剑川富碱岩浆岩进行了主微量元素、锆石U-Pb年代学和Sr-Nd-Hf同位素特征研究。锆石U-Pb测年结果显示,剑川花岗岩结晶年龄为35. 1~36. 1Ma,正长岩结晶年龄为35. 7~35. 8Ma,均形成于始新世。花岗斑岩和石英二长斑岩的SiO_2含量为67. 92%~69. 93%,K_2O/Na_2O比值介于0. 86~1. 22,具有高钾钙碱性特征;正长斑岩和粗面岩的SiO_2含量为53. 94%~63. 51%,K_2O/Na_2O比值介于1. 30~2. 68,属于钾玄质岩石系列。两类岩石都富集轻稀土元素(LREE)和大离子亲石元素(LILE),相对亏损高场强元素(HFSE)。其中,花岗斑岩和石英二长斑岩有着较高的Sr、Sr/Y、La/Yb值和低的Y、Yb含量,具有埃达克质岩浆属性。结合Sr-Nd-Hf同位素研究认为,滇西剑川地区花岗岩起源于增厚的镁铁质新生下地壳部分熔融,正长岩是由交代富集的岩石圈地幔熔融产生的基性岩浆演化而来的产物。滇西剑川新生代富碱岩浆活动是对印度与欧亚板块晚碰撞阶段,岩石圈地幔发生对流减薄和软流圈物质上涌过程的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埃达克岩 钾玄岩 地球化学 U-Pb年代学 SR-ND-HF同位素 剑川 滇西
下载PDF
滇西北传统建筑匠作体系略论 被引量:8
6
作者 宾慧中 闫爱宾 《南方建筑》 2012年第1期75-81,共7页
以剑川地区为代表的滇西北传统建筑匠作体系,是云南较为成熟的匠作体系之一。由于历史、地域及人口分布等原因,使白族成为了滇西北剑川匠系中匠群的构成主体。论文全面解析了滇西北剑川匠系的历史成因、传统师承,列举了历代著名匠师及... 以剑川地区为代表的滇西北传统建筑匠作体系,是云南较为成熟的匠作体系之一。由于历史、地域及人口分布等原因,使白族成为了滇西北剑川匠系中匠群的构成主体。论文全面解析了滇西北剑川匠系的历史成因、传统师承,列举了历代著名匠师及其建筑作品,同时厘清了当代滇西北剑川匠系的传承发展模式。这一传承上千年的古老匠作体系是汉族及白族传统建筑文化相融合的结晶,其营造技艺作为活体技术仍在城市及乡村的建筑营造活动中使用传播,至今维持着旺盛的生命力,是中国传统建筑匠作体系中难能可贵的鲜活案例,具有极其珍贵的研究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建筑 匠作体系 滇西北剑川匠系 滇南通海匠系 营造技艺
下载PDF
云南剑川-鹤庆一带新生代推覆构造成因机制分析 被引量:5
7
作者 王运生 王士天 《成都理工学院学报》 CSCD 2000年第2期162-165,共4页
通过对剑川 -鹤庆一带地质资料和最新地球物理探测资料综合分析 ,客观地揭示了这一带推覆构造集中发育产生条件和形成机制。由于川滇菱形断块内广为发育的壳内低速层在剑川 -鹤庆一带缺失 ,导致上、下地壳层间滑动在这里受阻 ,致使构造... 通过对剑川 -鹤庆一带地质资料和最新地球物理探测资料综合分析 ,客观地揭示了这一带推覆构造集中发育产生条件和形成机制。由于川滇菱形断块内广为发育的壳内低速层在剑川 -鹤庆一带缺失 ,导致上、下地壳层间滑动在这里受阻 ,致使构造应力在受阻断块前缘产生高度集中 ,古近纪 (早第三纪 )主压应力东西向应力场作用下形成的南北向推覆构造 ,中新世中晚期主压应力为近南北向应力场作用下形成的东西向推覆构造。这一独特的地球动力学环境也是造成这里成为地震多发地的主要原因之一。论文用离散元模拟了这一形成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推覆构造 形成机制 剑川-鹤庆 离散元模拟 断层
下载PDF
云南剑川象图铅锌多金属矿成矿地质条件 被引量:2
8
作者 杨勇 刘杰 +1 位作者 杨洪 胡成军 《云南地质》 2012年第3期340-342,共3页
象图铅锌多金属矿矿化带位于三合洞组(T3s)灰岩中以及顶部灰岩与挖鲁把组(T3wl)薄层状泥岩接触部位层间破碎带中,三个铁、铅、锌矿化体,属沉积改造形成的构造破碎带型铅、锌(铁)矿床。
关键词 沉积改造型 构造破碎带 层间破碎带 上三叠统三合洞组 云南剑川象图
下载PDF
审美教育与民族文化的活态传承——以云南剑川张绍华民间美术教育为例 被引量:4
9
作者 向丽 《内蒙古大学艺术学院学报》 2012年第3期64-70,共7页
关注日常生活方方面面与美的关系,结合本地的地方特色,并将其巧妙地转化为美术课堂资源,进而诠释民间艺术的艺术法则与美学精神,这将是通过审美教育活态传承民族文化的一个重要途径。云南剑川张绍华的民间美术教育将民族文化纳入美术课... 关注日常生活方方面面与美的关系,结合本地的地方特色,并将其巧妙地转化为美术课堂资源,进而诠释民间艺术的艺术法则与美学精神,这将是通过审美教育活态传承民族文化的一个重要途径。云南剑川张绍华的民间美术教育将民族文化纳入美术课堂中,主要以"参与、体验、分享、成长"作为课题开展的宗旨,使民族文化在审美活动中得以艺术性地传承,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术教育 审美教育 民族文化 云南剑川 张绍华 活态传承
下载PDF
剑川鼠疫自然疫源地的宿主 被引量:11
10
作者 田杰 《地方病通报》 1998年第2期35-39,共5页
本文简要回顾了鼠疫宿主研究的概况,根据结构与功能统一的原理,运用广义信息概念,系统地阐明了剑川鼠疫自然疫源地的贮存宿主、流行宿主和后补宿主。
关键词 鼠疫 自然疫源地 宿主 剑川.云南省
下载PDF
剑川鼠疫自然疫源地27种蚤类生态位研究 被引量:9
11
作者 田杰 《地方病通报》 1995年第3期27-32,共6页
本文运用生态位理论和模糊聚类,对云南省剑川鼠疫自然疫源地的27种蚤类的牛态位进行了研究,三维生态位最宽的是特新蚤,其次是斯氏新蚤,再次是人蚤;三维生态位元素多样性和均匀性最高的是特新蚤,其次是斯氏新蚤,再次是人蚤;这... 本文运用生态位理论和模糊聚类,对云南省剑川鼠疫自然疫源地的27种蚤类的牛态位进行了研究,三维生态位最宽的是特新蚤,其次是斯氏新蚤,再次是人蚤;三维生态位元素多样性和均匀性最高的是特新蚤,其次是斯氏新蚤,再次是人蚤;这反映出这3种蚤的三维生态位元素结构和利用性差异较突出。将这27种蚤划分为9个竞争性群,揭示出各种蚤之间的资源利用或适应模式的关系,这种模式不仅反应了各蚤之间的生态相似性,还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由资源利用或适应产生的竞争关系,且是相似、竞争和分离的综合表达。揭示出该地区的蚤类群落朝着有害的作用最小、减轻竞争压力的方向系统演化,且形成在灾变过程中能够互相替代的相对稳定的生态格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蚤类 生态位 鼠疫 自然疫源地 云南
下载PDF
滇西北剑川匠系世传营造口诀研究 被引量:7
12
作者 宾慧中 《建筑遗产》 2016年第3期98-107,共10页
云南传统建筑匠作体系,以滇西北剑川匠系和滇南通海匠系著称。剑川匠系目前仍活跃在滇西北乡间,持续营造着以木结构技术体系为主体的大理传统合院民居,是历代传统建筑匠师智慧积淀的结晶。滇西北剑川匠师口耳相传着言简意赅的营造口诀,... 云南传统建筑匠作体系,以滇西北剑川匠系和滇南通海匠系著称。剑川匠系目前仍活跃在滇西北乡间,持续营造着以木结构技术体系为主体的大理传统合院民居,是历代传统建筑匠师智慧积淀的结晶。滇西北剑川匠师口耳相传着言简意赅的营造口诀,民间还传颂着丰富的木匠传说故事,其中包含对剑川匠系营造体系中各作制度、常用构架尺度、传统经验技术等内容的精辟总结。文章通过收集整理剑川大木匠师口头传承的营造口诀,以及滇西北民间木匠传说故事,对剑川匠系营造技艺展开及时的记录和挖掘整理研究,进而厘清剑川匠系营造技艺特征,对保护拯救这一传承千百年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重要学术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营造口诀 滇西北剑川匠系 大理传统合院民居 营造技艺 非物质文化遗产
下载PDF
剑川鼠疫自然疫源地蚤类群落水平格局研究 被引量:6
13
作者 田杰 《地方病通报》 1996年第3期52-57,共6页
本文用主分量分析和模糊聚类解析了剑川鼠疫自然疫源地蚤类群落水平格局,将其划分为8个类型。揭示出主导蚤类群落水平格局的蚤类,以及该疫源地蚤类群落的特点是古北界向东洋界过渡的群落。
关键词 鼠疫 自然疫源地 群落 水平格局 剑川
下载PDF
剑川鼠疫自然疫源地蚤类群落季节格局 被引量:4
14
作者 田杰 《地方病通报》 1996年第3期58-62,共5页
对剑川鼠疫自然疫源地蚤类群落的季节格局分析结果表明:该地区蚤类群落季节变化的趋势和状态呈现出功能结构涨落的非线性机制,并达到有序的和谐;且主要由群落水平因素,其次是无值大锥蚤、二刺大锥蚤,再次是棕形额蚤、特新蚤、人蚤... 对剑川鼠疫自然疫源地蚤类群落的季节格局分析结果表明:该地区蚤类群落季节变化的趋势和状态呈现出功能结构涨落的非线性机制,并达到有序的和谐;且主要由群落水平因素,其次是无值大锥蚤、二刺大锥蚤,再次是棕形额蚤、特新蚤、人蚤和方叶栉眼蚤等主导该地区蚤类群落季节格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鼠疫 自然疫源地 群落 季节格局
下载PDF
滇西剑川盆地剑川组火山事件的定年和古环境研究 被引量:11
15
作者 覃琼 徐亚东 +5 位作者 张克信 吴旌 郑国栋 曹凯 王国灿 戴婕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2096-2105,共10页
通过对剑川组顶部凝灰质砂岩和底部晶屑凝灰质火山角砾岩进行U-Pb锆石测年,结合前人对剑川组内部侵入的花岗岩脉体的数据,本文限定剑川组火山事件发生于36.23±0.88~35.46±0.76Ma,为始新世晚期蔡家冲期。剖面上段发现丰富的... 通过对剑川组顶部凝灰质砂岩和底部晶屑凝灰质火山角砾岩进行U-Pb锆石测年,结合前人对剑川组内部侵入的花岗岩脉体的数据,本文限定剑川组火山事件发生于36.23±0.88~35.46±0.76Ma,为始新世晚期蔡家冲期。剖面上段发现丰富的孢粉化石,反映该时期剑川盆地周缘为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植被具有明显的垂直分带性;结合化石的最近亲缘类型的海拔、年均温和年降水量数据,进行共存分析得出始新世晚期剑川盆地的海拔在1900±100m,年均温在13.3~14.9℃,年降水量在863.3~1344mm。综合对比分析古生物化石、氧同位素、火山事件和构造热年代学数据,反映始新世晚期受印度和欧亚板块碰撞的影响,滇西地区具有显著的地势差异,高海拔可达2000~2700m,而低海拔可降到1200m以下,甚至接近海平面,并伴生一系列拉分盆地的形成和强烈的火山事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滇西剑川盆地 火山沉积 锆石定年 孢粉 古环境
下载PDF
剑川段家登金矿控矿因素
16
作者 李守奎 张桂银 《云南地质》 2013年第2期133-135,共3页
金矿受构造破碎带控制,与岩浆热液活动及地下热卤水溶滤作用有关的热液型金矿床。分出三种蚀变型矿石,自然金为主,少量磁铁矿、黄铁矿含金。
关键词 三类蚀变岩含金 破碎带控矿 岩浆热液供矿 康廓组赋矿 云南剑川段家登
下载PDF
中国云南省剑川鼠疫自然疫源地鼠疫生态基本格局研究 (摘要 )(英文)
17
作者 田杰 《地方病通报》 2001年第4期32-35,共4页
1974年剑川鼠疫自然疫源地的发现 ,结束了中外学者对云南省是否存在鼠疫自然疫源地的长期争论 ,这在鼠疫研究史上是一次重大的突破。然而 ,由于该疫源地位于生物多样性较高、生物地理景观十分复杂的横断山中部 ,从一开始 ,在对宿主和媒... 1974年剑川鼠疫自然疫源地的发现 ,结束了中外学者对云南省是否存在鼠疫自然疫源地的长期争论 ,这在鼠疫研究史上是一次重大的突破。然而 ,由于该疫源地位于生物多样性较高、生物地理景观十分复杂的横断山中部 ,从一开始 ,在对宿主和媒介的判定、疫源地的结构以及与家鼠鼠疫的关系研究中 ,在理论与方法上提出了许多新的问题。本文根据结构与功能统一的原理 ,运用广义信息概念 ,系统地研究和阐明了该疫源地的鼠疫基本生态格局是以高山姬鼠 +褐家鼠 :棕形额蚤 +特新蚤 +人蚤 +方叶栉眼蚤群落为贮存子系统 ;大绒鼠 :方叶栉眼蚤 +特新蚤群落为流行子系统 ;松鼠鼠蚤为更替子系统。各子系统的关系是非线性的。指出自该疫源地发现以来没有明确人间病例是由该疫源地的鼠疫生态的系统性决定的 ,但如果系统进入混沌状态 ,发生人间鼠疫的可能性依然存在。同时指出虽然很多研究以实验的方法用量化的指标分析鼠疫的系统性 ,然而由于没有运用系统的概念 ,结果常常是直接、离散和互相矛盾的对表象的描述 ,而不是对各要素相互作用的分析和综合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鼠疫 自然疫源地 生态格局 剑川 云南
下载PDF
云南省野鼠型鼠疫自然疫源地蚤类生态学调查 被引量:3
18
作者 郭宪国 钱体军 《大理医学院学报》 2000年第3期3-6,共4页
目的 :调查研究云南省野鼠型自然疫源地蚤类组成、优势蚤种及其空间分布格局。方法 :选择云南省剑川野鼠型自然疫源地的室内及室外农耕区进行小兽体表寄生蚤类调查。小兽与蚤类采集、标本制作和分类鉴定按常规方法进行。空间分布用4种... 目的 :调查研究云南省野鼠型自然疫源地蚤类组成、优势蚤种及其空间分布格局。方法 :选择云南省剑川野鼠型自然疫源地的室内及室外农耕区进行小兽体表寄生蚤类调查。小兽与蚤类采集、标本制作和分类鉴定按常规方法进行。空间分布用4种分布型指数测定。结果 :从所捕获的718只小兽体表采获蚤类昆虫749只 ,经分类鉴定 ,隶属3科、8属、8种。褐家鼠是室内生境的主要小兽 ,齐氏姬鼠和大绒鼠是室外农耕地生境的主要小兽。室内生境的优势蚤种是缓慢细蚤 ,室外农耕地生境的优势蚤种是方叶栉眼蚤和特新蚤。优势蚤种在所对应的主要宿主体表呈现为聚集型分布的空间分布格局。结论 :剑川野鼠型鼠疫自然疫源地的蚤类种类组成及优势蚤种与家鼠型鼠疫疫源地有明显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蚤类 鼠疫 疫源地 生态调查 剑川 云南
全文增补中
云南丽江-剑川断裂带活动性研究 被引量:4
19
作者 许晶莉 刘顺 张燕 《云南地质》 2012年第1期113-116,92,共5页
断裂带左旋运动起始于新构造运动。早更新世丽江盆地形成之后,斜向穿过丽江盆地的丽江-剑川断裂带对丽江盆地形成现今形态有很强的改造作用。丽江-剑川断裂带最新的一次活动应在早更新世后,以脆性变形为主,韧性变形为辅的断裂带,近期活... 断裂带左旋运动起始于新构造运动。早更新世丽江盆地形成之后,斜向穿过丽江盆地的丽江-剑川断裂带对丽江盆地形成现今形态有很强的改造作用。丽江-剑川断裂带最新的一次活动应在早更新世后,以脆性变形为主,韧性变形为辅的断裂带,近期活动深度不很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左旋走滑为主 兼有逆冲性质 以脆性变形为主 靱性变形为鞘 云南丽江-剑川断裂
下载PDF
云南剑川新民铁矿地质及成因 被引量:1
20
作者 花仁忠 杨正学 田云 《云南地质》 2014年第1期36-39,50,共5页
新民铁矿位于北北西—南南东向雪龙山—桥后断裂(弥沙河断裂)东侧之云岭褶皱束三级构造单元中,赋矿层位为中三叠统上兰组下亚段泥质灰岩。地层、构造控矿,为沉积—后期改造型铁矿床。
关键词 褐铁矿 沉积—后期改造型 次级挤压破碎带 上兰组下亚段 云南剑川新民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