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Spatiotemporal Evolution of Ecological Quality in Typical Karst Ecologically Fragile Areas Based on Remote Sensing Ecological Indexes
1
作者 Denghong HUANG Zhiying ZHANG Zhenzhen ZHANG 《Meteorological and Environmental Research》 2024年第2期22-28,共7页
Fast and effective remote sensing monitoring is an important means for analyzing the spatio-temporal changes in ecological quality in fragile karst regions.This study focuses on Guanling Autonomous County,a national-l... Fast and effective remote sensing monitoring is an important means for analyzing the spatio-temporal changes in ecological quality in fragile karst regions.This study focuses on Guanling Autonomous County,a national-level demonstration county for comprehensive desertification control.Based on Landsat TM/OLI remote sensing image data from 2005,2010,2015,and 2020,remote sensing ecological indices were used to analyze the spatio-temporal changes in ecological quality in Guanling Autonomous County from 2005 to 2020.The results show that:①the variance contribution rates of the first principal component for the four periods were 66.31%,71.59%,63.18%,and 75.24%,indicating that PC1 integrated most of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four indices,making the RSEI suitable for evaluating ecological quality in karst mountain areas;②the remote sensing ecological index grades have been increasing year by year,with an overall trend of improving ecological quality.The area of higher-grade ecological quality has increased spatially,while fragmented patches have gradually decreased,becoming more concentrated in the low-altitude areas in the northwest and east,and there is a trend of expansion towards higher-altitude areas;③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quality in most areas has improved,with the improvement in RSEI spatio-temporal variation becoming more noticeable with increasing slope.Areas of higher-grade quality appeared in 2010,and the range of higher-grade quality expanded with increasing slop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cological quality Remote sensing ecological index Karst mountainous area Ecological fragility guanling Autonomous County
下载PDF
贵州盘州地区中三叠统关岭组底部绿豆岩地球化学特征及沉积环境分析
2
作者 何承真 张超 +1 位作者 孟昕卓 周忠清 《贵州地质》 2023年第3期224-232,共9页
为了查明盘州地区绿豆岩中锂多金属富集情况,本次工作在盘州地区中三叠统关岭组底部地层中共采集21件绿豆岩样品。分析测试结果显示,Li的含量介于57.67×10^(-6)-641.37×10^(-6)之间(平均332.43×10^(-6)),最高含量相当于0... 为了查明盘州地区绿豆岩中锂多金属富集情况,本次工作在盘州地区中三叠统关岭组底部地层中共采集21件绿豆岩样品。分析测试结果显示,Li的含量介于57.67×10^(-6)-641.37×10^(-6)之间(平均332.43×10^(-6)),最高含量相当于0.14%的Li_(2)O含量;轻稀土元素(LREE)含量介于95.97×10^(-6)-516.12×10^(-6)之间(平均257.78×10^(-6)),最高含量相当于0.06%的REE_(2)O_(3)含量,高于风化壳离子吸附型稀土矿床轻稀土最低工业品位0.05%0.098%。通过对盘州地区绿豆岩进行系统的微量元素和稀土元素地球化学分析表明:绿豆岩大部分微量元素含量与上陆壳元素丰度几乎相符,相对富集Li、Y、Cs、Rb等稀有元素,亏损Tl、Ba、Sr、Cd、In等分散元素和过渡元素Ni;稀土元素总量(∑REE)介于108.37×10^(-6)-589.76×10^(-6)之间,平均值为295.70×10^(-6),稀土元素配分模式图显示轻稀土富集的右倾型分布特征,具有较明显的负Eu异常;(La/Yb)_(CN)、(La/Sm)_(CN)和(Gd/Yb)_(CN)显示,轻重稀土之间分馏明显、轻稀土分馏中等、重稀土分馏程度不明显;由稀土元素Eu异常和La/Yb-ΣREE图解可知,绿豆岩母岩来源于沉积岩、花岗岩和碱性玄武岩—大陆拉斑玄武岩的混合,其中沉积岩组分来源于北侧的泸州隆起区,母岩中的花岗岩和碱性玄武岩—大陆拉斑玄武岩组分则与火山喷发有关;绿豆岩铈异常(Ceanom)、Sr/Ba和Rb/Sr说明,盘州地区绿豆岩总体形成于气候温暖潮湿的半局限台地,处于淡水—半咸水沉积环境,水体呈弱还原—氧化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豆岩 地球化学 沉积环境 关岭组 盘州地区
下载PDF
喀斯特生态脆弱区的土地退化及生态重建——以贵州省关岭县为例 被引量:31
3
作者 万军 蔡运龙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52-56,共5页
我国西南喀斯特地区是世界上著名的脆弱生态区 ,土地退化严重 ,人地矛盾尖锐 ,区域发展可持续性差。对此区退化土地进行生态重建 ,是西部开发中十分紧迫的任务。本文以位于贵州喀斯特高原峡谷地带的关岭县为研究区 ,分析了喀斯特地区生... 我国西南喀斯特地区是世界上著名的脆弱生态区 ,土地退化严重 ,人地矛盾尖锐 ,区域发展可持续性差。对此区退化土地进行生态重建 ,是西部开发中十分紧迫的任务。本文以位于贵州喀斯特高原峡谷地带的关岭县为研究区 ,分析了喀斯特地区生态环境脆弱性的主要特点 ,土地退化的主要过程及生态、经济和社会系统驱动机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生态重建对策 ,指出我国西南喀斯特地区可持续发展迫切需要外部的物质、技术、资金等投入扶持 ,而最终实现则需要立足于本地的生态重建和生态产业的良性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喀斯特地区 生态脆弱区 土地退化 生态重建 关岭县
下载PDF
应用线性光谱分离技术研究喀斯特地区土地覆被变化——以贵州省关岭县为例 被引量:39
4
作者 万军 蔡运龙 《地理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439-446,共8页
喀斯特地区土地覆被主要类型除了和非喀斯特地区一样的植被和裸露土壤外 ,还存在一个广泛分布的裸露基岩 ,一般遥感处理方法不具备直接定量提取这三类土地覆被参数的能力。基于地物光谱线性混合模型的线性光谱分离技术 ,可以在亚象元的... 喀斯特地区土地覆被主要类型除了和非喀斯特地区一样的植被和裸露土壤外 ,还存在一个广泛分布的裸露基岩 ,一般遥感处理方法不具备直接定量提取这三类土地覆被参数的能力。基于地物光谱线性混合模型的线性光谱分离技术 ,可以在亚象元的尺度上直接获取植被覆盖、裸露土壤和裸露基岩等在各象元区域内的比例 ,非常适合用于喀斯特地区的土地覆被变化的研究。本文利用 1 987年 2月 1 7日和 1 999年 1 2月 2 7日LandsatTM各 6波段遥感影像 ,使用ENVI软件 ,分离出植被、裸露土壤、裸露岩石和阴影等土地覆被丰度和RMS的空间分布。对比结果表明 ,研究区 1 987~ 1 999年 ,植被覆盖率上升 5 93 % ,裸露土壤面积下降1 2 1 5 % ,裸露基岩面积上升 4 0 8%。表明研究区尽管植被在恢复、水土流失总量在减少 ,但石漠化面积在明显上升 ,生态形势依旧严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性光谱分离技术 土地覆被变化 喀斯特地区 TM影像 关岭县
下载PDF
滇东北地区中三叠统关岭组中发现爬行类足迹化石 被引量:1
5
作者 张杰 陈琳 +2 位作者 史俊波 金灿海 任光明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1798-1800,共3页
滇东北地区中三叠统关岭组中首次发现的四足五趾爬行类动物足迹以大小足迹形式呈一条直线前后相伴出现,足迹形状与人手印非常相似,总体表现为第三趾最长,大拇指具有外翻弯曲特征,初步判断为"手兽"足迹,该发现对研究中生代爬... 滇东北地区中三叠统关岭组中首次发现的四足五趾爬行类动物足迹以大小足迹形式呈一条直线前后相伴出现,足迹形状与人手印非常相似,总体表现为第三趾最长,大拇指具有外翻弯曲特征,初步判断为"手兽"足迹,该发现对研究中生代爬行类生物种属、迁移、运动模式及古地理环境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岭组 手兽足迹 滇东北地区
下载PDF
贵州关岭新铺晚三叠世早期(Carnian)康尼克贝类腕足动物一新属——Pseudokoninckina 被引量:4
6
作者 曾庆銮 《古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69-76,共8页
Pseudokoninckinagen.nov.归于康尼克贝类。模式种Pseudokoninckina xinpuensisgen.etsp.nov.的模式标本采自贵州关岭县城西南约35km新铺乡喇嘛村上三叠统下部(Carnian)竹杆坡组中部黑灰或黄灰色石灰岩。其贝体强烈膝曲,拖曳部长;背壳... Pseudokoninckinagen.nov.归于康尼克贝类。模式种Pseudokoninckina xinpuensisgen.etsp.nov.的模式标本采自贵州关岭县城西南约35km新铺乡喇嘛村上三叠统下部(Carnian)竹杆坡组中部黑灰或黄灰色石灰岩。其贝体强烈膝曲,拖曳部长;背壳极为深凹,侧坡高又陡峭,两侧区和拖曳部呈薄壳状;两耳翼端强烈向背方膝曲;背三角孔覆有背三角双板,但腹三角孔洞开。腹内两侧隔板极高又长;腹中隔脊低宽,前部二分叉,后部三分叉。背内第三壳层厚,在背壳底两侧区隆起呈两条隆脊;主突起高强。壳表饰有微弱同心线和毛发状放射纹。这些特征在康尼克贝类中是很独特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seudokoninckina xinpuensis gen.et.sp.nov. 康尼克贝类 竹杆坡组 卡尼期 关岭新铺地区
下载PDF
顾及降雨及库水位因素的滑坡时滞分析与预测——以三峡库区新铺滑坡为例 被引量:19
7
作者 黄观文 王家兴 +2 位作者 杜源 白正伟 王铎 《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621-631,共11页
降雨及库水位涨落是引起库岸滑坡形变失稳的主要诱发因素,但滑坡位移速率对此类诱发因素的响应具有一定的滞后性,影响人类对滑坡所处运动状态的判断与预测。针对常规预测模型中未考虑时滞效应的问题,利用三峡库区新铺滑坡的GNSS位移监... 降雨及库水位涨落是引起库岸滑坡形变失稳的主要诱发因素,但滑坡位移速率对此类诱发因素的响应具有一定的滞后性,影响人类对滑坡所处运动状态的判断与预测。针对常规预测模型中未考虑时滞效应的问题,利用三峡库区新铺滑坡的GNSS位移监测数据、奉节气象站降雨数据以及三峡库区库水位涨落数据,通过对监测区内9个GNSS监测点的位移速率序列与降雨量、库水位高程序列进行时滞互相关分析,确定时滞参数,进而应用多变量灰色系统理论方法,建立了时滞GM(1,3)预测模型,并对滑坡位移速率进行预测验证。结果表明:三峡库区新铺滑坡位移速率与降雨量显著相关,对降雨量的响应滞后时间约为5 d,滑体中后部受降雨影响比前缘更明显;位移速率与库水位高程高度相关,对三峡库区库水位涨落的响应滞后时间约为31 d,滑坡前缘受库水位涨落影响更明显,且离长江越近,滞后时间越短;利用加入时滞参数的时滞GM(1,3)模型进行预测,模型拟合优度达到0.702,相比GM(1,1)模型和未顾及时滞因素的GM(1,3)模型,预测精度分别提升了53.8%和58.3%,平均绝对误差百分比分别降低了7.19%和7.47%,在滑坡位移速率预测及库岸滑坡防灾减灾领域具有一定的工程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滑坡预测 库岸滑坡 互相关分析 时滞分析 时滞GM(1 3) 灰色模型 新铺滑坡 三峡库区
下载PDF
新铺地区晚三叠世早期腕足类及其古生态环境——兼论海百合类和双壳类假浮游古生态
8
作者 曾庆銮 《华南地质与矿产》 CAS 2009年第4期59-82,共24页
本文论述贵州关岭新铺地区上三叠统下部竹杆坡组中部至小凹组下段所产的腕足动物群及其古生态环境。该区目前共获得腕足类6个目,6个科,7个属,8个种(含4新种)和1个属种未定。根据这些腕足类的固着方式、生活习性、贝体形态和大小,以及组... 本文论述贵州关岭新铺地区上三叠统下部竹杆坡组中部至小凹组下段所产的腕足动物群及其古生态环境。该区目前共获得腕足类6个目,6个科,7个属,8个种(含4新种)和1个属种未定。根据这些腕足类的固着方式、生活习性、贝体形态和大小,以及组合特征,可以从下到上将它们分为Pseudokoninckina,Laballa,L ingu loid等3个群落。该3个群落的生态底域分别位于BA4至BA3外侧、BA2和BA1,表明本区从竹杆坡组中部至小凹组下段的沉积环境是由较为深水逐步向较为浅水过渡,应为海退过程的沉积产物。同时,本文还论证了当时不可能存在为海百合类和双壳类提供假浮游的载体,它们应是底栖生物,并且指出那些被认为是假浮游的化石证据的分析与推断存在片面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腕足动物群 底栖组合 海百合类和双壳类 假浮游生活方式 底栖生物 上三叠统 关岭新铺地区
下载PDF
西南山区贫困家庭劳动力转移特征及乡村振兴响应策略 被引量:11
9
作者 何田 廖和平 +3 位作者 孙平军 师满江 李涛 刘愿理 《地域研究与开发》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145-150,共6页
利用2019年在贵州省关岭县调查的1518份样本数据,对贫困家庭劳动力转移特征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①贫困家庭劳动力转移以男性、中青年为主,文化程度整体偏低,不同民族转移数量差异不明显;劳动力主要转移到省外,占比70.69%;月... 利用2019年在贵州省关岭县调查的1518份样本数据,对贫困家庭劳动力转移特征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①贫困家庭劳动力转移以男性、中青年为主,文化程度整体偏低,不同民族转移数量差异不明显;劳动力主要转移到省外,占比70.69%;月收入水平集中在2001~3000元和3001~5000元范围内;以转入制造业、建筑业和居民服务业等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占80.57%;转移时间5年以上的数量最多,约1/3的劳动力转移时间在两年以下;转移途径主要是自己寻找和亲朋介绍。②城乡收入水平差距、受教育程度、家庭耕地资源等因素对劳动力转移产生重要影响,劳动力老龄化、乡土情结等成为阻碍劳动力转移的影响因素。基于转移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从空间、经济、社会3个方面制定乡村发展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贫困 劳动力转移 贫困家庭 西南山区 乡村振兴 贵州关岭县
下载PDF
喀斯特山区县域生态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与优化布局:以关岭布依族苗族自治县为例 被引量:5
10
作者 邓显彬 罗海波 吴琳娜 《贵州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230-235,共6页
为喀斯特山区县域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与优化布局提供借鉴,以关岭布依族苗族自治县为例,运用灰色关联度和区位商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分别对关岭布依族苗族自治县农业产业内部结构时间序列上的关联性和农业产业布局空间区位上的比较优势进... 为喀斯特山区县域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与优化布局提供借鉴,以关岭布依族苗族自治县为例,运用灰色关联度和区位商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分别对关岭布依族苗族自治县农业产业内部结构时间序列上的关联性和农业产业布局空间区位上的比较优势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时间序列上,2009—2011年关岭布依族苗族自治县农业产业结构中农副产业、林果业与农业总产值关系最为密切,农业生产结构中稻谷、玉米、油菜、油茶、棕片、生猪、猪肉、牛肉等生产与其农林牧业发展关系较为密切;在空间布局上,岗乌镇、上关镇、坡贡镇、普利乡、板贵乡、沙营乡为关岭布依族苗族自治县农业产业优势突出乡(镇),且布局较为集中。结合关岭布依族苗族自治县自然经济条件和区域功能定位,提出了相应的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布局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喀斯特山区 生态农业 结构调整 布局优化 灰色关联度 区位商 关岭 贵州
下载PDF
喀斯特民族地区农地习俗元制度的经验研究——以贵州典型喀斯特民族地区关岭县木工村为例
11
作者 陈婷 《农技服务》 2009年第9期167-167,169,共2页
喀斯特民族地区山高谷深、人文社会环境封闭,国家外在制度对其影响难度较大。喀斯特民族地区协调有关当事人之间的土地利用关系,主要靠自发形成的农地习俗元制度。在对贵州省典型喀斯特民族地区——关岭县木工村的农地习俗元制度进行调... 喀斯特民族地区山高谷深、人文社会环境封闭,国家外在制度对其影响难度较大。喀斯特民族地区协调有关当事人之间的土地利用关系,主要靠自发形成的农地习俗元制度。在对贵州省典型喀斯特民族地区——关岭县木工村的农地习俗元制度进行调研的基础上对其进行研究。结果发现该地区的农地习俗元制度有着丰富的、独特的内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喀斯特民族地区 农地习俗元制度 关岭县木工村
下载PDF
关岭县不同等级石漠化区土壤侵蚀特征 被引量:4
12
作者 陈起伟 熊康宁 +1 位作者 周梅 徐丰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24-28,共5页
为分析不同等级石漠化土壤侵蚀特征,以典型喀斯特区贵州关岭县为研究对象,以ZY-3影像为数据源,综合运用"3S"技术,非喀斯特区根据《岩溶地区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技术标准》标准,喀斯特区根据《喀斯特地区土壤侵蚀综合治理技术》... 为分析不同等级石漠化土壤侵蚀特征,以典型喀斯特区贵州关岭县为研究对象,以ZY-3影像为数据源,综合运用"3S"技术,非喀斯特区根据《岩溶地区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技术标准》标准,喀斯特区根据《喀斯特地区土壤侵蚀综合治理技术》中石漠化与土壤侵蚀等级划分标准,解译出关岭县2015年土壤侵蚀与石漠化图,分析了不同等级石漠化区土壤侵蚀特征。结果表明:关岭县不同等级石漠化区的土壤侵蚀特征存在一定的规律,关岭县喀斯特区土壤侵蚀发生率比非喀斯特区低9.4个百分点,非石漠化区土壤侵蚀发生率略低于石漠化区,严重石漠化区土壤侵蚀发生率低于石漠化等级轻的区域。关岭县石漠化与土壤侵蚀区域分布及强度并不一致,在土壤侵蚀治理过程中应加强石漠化程度较弱区域的治理,同时更需要加强还未发生石漠化区域土壤侵蚀的防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喀斯特 石漠化 土壤侵蚀 特征分析 贵州关岭县
下载PDF
贵州省黔西县大寨地区中三叠统关岭组绿豆岩矿物学特征 被引量:4
13
作者 赵飞 何碧 +2 位作者 张志玺 王宁祖 孙平原 《矿产与地质》 2019年第4期642-649,共8页
采集了贵州省黔西县大寨地区的中三叠统关岭组松子坎段底部绿豆岩4件样品,运用显微鉴定、X射线衍射、红外光谱、差热和热重分析、扫描电镜与能谱分析方法,对绿豆岩黏土矿物进行准确定性定量分析。研究表明,绿豆岩主要矿物为伊利石、蒙... 采集了贵州省黔西县大寨地区的中三叠统关岭组松子坎段底部绿豆岩4件样品,运用显微鉴定、X射线衍射、红外光谱、差热和热重分析、扫描电镜与能谱分析方法,对绿豆岩黏土矿物进行准确定性定量分析。研究表明,绿豆岩主要矿物为伊利石、蒙脱石、伊利石/蒙脱石混层矿物及少量石英、绿泥石,豆粒主要矿物为方解石、石英、伊利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豆岩 矿物学 中三叠世 关岭组 大寨地区 贵州
下载PDF
关岭至兴仁公路路堑边坡防治工程设计 被引量:2
14
作者 王晋 邹少波 万年华 《中国港湾建设》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40-43,共4页
文章通过贵州省关岭至兴仁公路路堑边坡防治工程设计实践 ,提出了山岭重丘区高等级公路路堑边坡防治设计方法和设计程序 ,并通过对锚喷支护和抗滑桩支护在边坡防治设计中的适应性的探讨 。
关键词 关兴公路 山岭重丘区 边坡 设计方法 锚喷支护 贵州 关岭 路堑 防治工程 兴仁
下载PDF
关岭至兴仁公路岩石深路堑边坡设计探讨 被引量:1
15
作者 邹少波 王晋 《中国港湾建设》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28-30,共3页
本文通过贵州省关岭至兴仁公路岩石深路堑边坡设计实践 ,提出了山岭重丘区高等级公路岩石深路堑边坡设计应遵循的一般原则 ,并探讨了边坡度取值、分级高度以及边坡防护防治措施的选择等。
关键词 关岭 兴仁 关兴公路 山岭重丘区 高等级公路 岩石深路堑 边坡 设计
下载PDF
贵州省关岭布依族苗族自治县森林资源保护管理条例立法探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黄勇 曾亚军 《贵州林业科技》 2019年第4期58-60,共3页
介绍了《关岭布依族苗族自治县森林资源保护管理条例》的立法背景和立法依据,并解释了《条例》变通及补充规定条款,对指导“生态关岭”建设和促进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 关岭县 森林资源保护管理 民族自治地方 条例 探究
下载PDF
关岭至兴仁公路挡土墙设计
17
作者 罗文华 《中国港湾建设》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49-52,共4页
文章结合关岭至兴仁公路工程实践 ,重点介绍了山岭重丘区挡土墙设计原则及施工要求。
关键词 关兴公路 山岭重丘区 挡土墙 设计 施工 贵州 关岭 兴仁
下载PDF
关岭至兴仁公路路基路面及排水设计
18
作者 邹少波 《中国港湾建设》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36-39,共4页
本文介绍了地处山岭重丘区的贵州省关岭至兴仁公路路基路面及排水设计的基本情况 。
关键词 关兴公路 山岭重丘区 路基 路面 排水 设计 贵州 关岭 兴仁
下载PDF
关岭新铺卡尼期腕足类古生态及对创孔海百合假浮游生活方式的质疑
19
作者 曾庆銮 《古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96-107,共12页
关岭新铺晚三叠世早期卡尼期(Carnian)龙层及其下伏竹杆坡组上、中部的腕足类从上到下可划分为Linguloid,Laballa,Pseudokoninckina等3个化石群落。根据各群落特征分子的固着方式、生活习性、贝体形态和大小,以及与其他生物共同埋藏情况... 关岭新铺晚三叠世早期卡尼期(Carnian)龙层及其下伏竹杆坡组上、中部的腕足类从上到下可划分为Linguloid,Laballa,Pseudokoninckina等3个化石群落。根据各群落特征分子的固着方式、生活习性、贝体形态和大小,以及与其他生物共同埋藏情况,并考虑围岩性质等方面的综合因素,得出Pseudokoninckina群落的古生态底域位于BA4内侧至BA3外侧,Laballa群落的古生态位置相当于BA2,而Linguloid群落则为BA1。在此基础上进一步阐明关岭新铺从竹杆坡组中部至龙层呈现明显海退过程,其古生态底域位置从BA4内侧至BA3外侧一直退到BA1。依据此变化绘出新铺卡尼期海平面下降示意图。对创孔海百合被一些学者推断为假浮游的生活方式提出质疑和讨论,得出当时创孔海百合不可能为假浮游的生活方式,它们应是营底栖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腕足类群落 底栖组合 古生态环境 创孔海百合 假浮游 营底栖 卡尼期 关岭新铺地区
原文传递
贵州省黔西县大寨地区中三叠统关岭组绿豆岩锆石U-Pb年代学、地球化学特征及地质意义 被引量:13
20
作者 王宁祖 张向文 +3 位作者 何碧 赵飞 金灿海 任光明 《矿物岩石》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82-91,共10页
针对贵州省黔西县大寨地区中三叠统关岭组底部绿豆岩,利用LA-ICPMS锆石U-Pb测年手段,明确贵州黔西县大寨地区早—中三叠世界线年龄。对贵州省黔西县大寨地区中三叠统关岭组底部绿豆岩1件U-Pb年龄样品、 8件地球化学样品的测试分析,结果... 针对贵州省黔西县大寨地区中三叠统关岭组底部绿豆岩,利用LA-ICPMS锆石U-Pb测年手段,明确贵州黔西县大寨地区早—中三叠世界线年龄。对贵州省黔西县大寨地区中三叠统关岭组底部绿豆岩1件U-Pb年龄样品、 8件地球化学样品的测试分析,结果表明,锆石U-Pb加权年龄为248.6 Ma±2.7 Ma,谐和年龄为248.7 Ma±1.1 Ma;绿豆岩属于高硅(w_(SiO2)</sub>均值为62.40%)、铝(w_(Al2)O_3</sub>均值为14.61%)、钾(w_(K2)O</sub>均值为7.22%),低铁(w_(Fe2)O_3</sub>均值为0.94%,w_(FeO)均值为0.51%)、钛(w_(TiO2)</sub>均值为0.24%)的中酸性火山物质,具有稀土元素总量相对较低、相对富集轻稀土元素和轻重稀土元素分馏程度低的特征,负Eu异常显著,δEu=0.17~0.22。综合分析,该绿豆岩是由火山活动喷发的火山灰经风化、搬运、沉积改造而形成,为下三叠统嘉陵江组与中三叠统关岭组松子坎段界线岩性标志,同时为测区早—中三叠世界线年龄提供了准确的年代学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岭组 绿豆岩 锆石U-PB年代学 地球化学 大寨地区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