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汉绥民校尉熊君碑》所见汉末政局与荆南社会变动 被引量:2
1
作者 江田祥 何超 《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4年第4期16-21,共6页
本文对《汉绥民校尉熊君碑》进行了较全面的考释,推断出熊尚籍贯当为零陵郡,复原了熊氏南迁历史及其家族变迁,认为汉末零陵熊氏当属士大夫豪族阶层。汉末政局扩大地方县级长官的军事权力,导致了荆南地方豪族军事权力的合法化,这或可视... 本文对《汉绥民校尉熊君碑》进行了较全面的考释,推断出熊尚籍贯当为零陵郡,复原了熊氏南迁历史及其家族变迁,认为汉末零陵熊氏当属士大夫豪族阶层。汉末政局扩大地方县级长官的军事权力,导致了荆南地方豪族军事权力的合法化,这或可视为南朝时期南方地方豪族势力崛起的先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绥民校尉 熊尚 汉末政局 荆南社会
下载PDF
辛夷鼻炎丸治疗外感风热证疗效分析
2
作者 李胜前 刘福 +1 位作者 杨思芸 彭涛 《西部中医药》 2015年第3期4-7,共4页
目的:比较辛夷鼻炎丸与芎菊上清丸治疗外感风热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外感风热证)患者90例按照2∶1的比例随机分为治疗组(60例)和对照组(30例)。治疗组口服辛夷鼻炎丸,3 g/次,3次/d;对照组口服芎菊上清丸6 g/次,2次/d... 目的:比较辛夷鼻炎丸与芎菊上清丸治疗外感风热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外感风热证)患者90例按照2∶1的比例随机分为治疗组(60例)和对照组(30例)。治疗组口服辛夷鼻炎丸,3 g/次,3次/d;对照组口服芎菊上清丸6 g/次,2次/d;疗程均为3天。评价治疗后各项症状体征改善情况、起效时间及安全性。结果:治疗组治愈显效率为75.0%,有效率为100.0%;对照组治愈显效率为66.7%,有效率为100.0%,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均未出现不良反应;2组对血常规、肝肾功能指标未见不良影响。结论:辛夷鼻炎丸治疗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外感风热证)的疗效与芎菊上清丸相当,两组治疗后的症状改善情况均优于治疗前,且安全性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呼吸道感染 外感风热证 辛夷鼻炎丸 芎菊上清丸
下载PDF
楚怀王走进末路新考
3
作者 郑志强 《中原文化研究》 2018年第5期86-93,共8页
在楚辞学界,自东汉王逸至今存在一种共识:楚怀王三十年,楚国宫廷朝议怀王是否应该入秦参加"武关会盟"时,屈原、上官大夫靳尚均参与了廷议;楚怀王客死于秦的主要原因是外欺于张仪,内惑于郑袖,疏屈原而信上官大夫、令尹子兰。... 在楚辞学界,自东汉王逸至今存在一种共识:楚怀王三十年,楚国宫廷朝议怀王是否应该入秦参加"武关会盟"时,屈原、上官大夫靳尚均参与了廷议;楚怀王客死于秦的主要原因是外欺于张仪,内惑于郑袖,疏屈原而信上官大夫、令尹子兰。此种说法不可信,原因在于:屈原于楚怀王二十五年即被罢职并流放汉北,五年之后的"武关之盟"屈原并不在朝廷;而上官大夫靳尚早在怀王十八年即死于暗杀,张仪则于怀王二十年死于魏国。因此,楚怀王三十年及其末路悲剧与屈原、靳尚、张仪均无直接关系。楚怀王从人生巅峰突然跌入深谷起因于对一桩意外事件的一连串不当处理,他最终出乎意料地被两个亲生儿子遗弃,并在最后的"意外"中被"意外人"所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楚怀王之死 意外 屈原靳尚与张仪 熊横与子兰
下载PDF
小说内外的“兄弟”——谈鲁迅的《伤逝》和《弟兄》的创作背景 被引量:1
4
作者 王明宇 《铜仁学院学报》 2013年第4期21-25,共5页
鲁迅的《伤逝》和《弟兄》这两篇小说,在题目和情节上看似相差甚远,其实在内涵上颇有相通之处,都是"哀悼兄弟恩情的断绝"。《伤逝》中的一些情节与现实生活中鲁迅与周作人之间的关系颇为相似,而《弟兄》的笔法更近写实,连其... 鲁迅的《伤逝》和《弟兄》这两篇小说,在题目和情节上看似相差甚远,其实在内涵上颇有相通之处,都是"哀悼兄弟恩情的断绝"。《伤逝》中的一些情节与现实生活中鲁迅与周作人之间的关系颇为相似,而《弟兄》的笔法更近写实,连其中的一些细节都与两兄弟间发生的故事几乎相同。《伤逝》和《弟兄》都反映出与弟弟周作人关系破裂后鲁迅的痛苦和无奈,反映出鲁迅对弟弟的包容和无法割舍的兄长之爱,也和周作人后来对哥哥不时的射影讽刺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鲁迅 《伤逝》 《弟兄》 创作背景
下载PDF
清代女词人熊琏的悲剧心态和觉醒意识 被引量:3
5
作者 张瑜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1期11-14,共4页
熊琏是清代乾嘉时期的一位重要的女词人,芣苢之伤和蓼莪之痛造成了其复杂的悲剧心态,而其清醒的创作意识则体现了她对苦难人生和现实困境的超越,其词中所表现出的"翠袖青衫,千古同悲"之叹凸显了鲜明的女性觉醒意识,从而使其... 熊琏是清代乾嘉时期的一位重要的女词人,芣苢之伤和蓼莪之痛造成了其复杂的悲剧心态,而其清醒的创作意识则体现了她对苦难人生和现实困境的超越,其词中所表现出的"翠袖青衫,千古同悲"之叹凸显了鲜明的女性觉醒意识,从而使其词在整个词史上具有独特的价值和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熊琏 芣苢之伤 蓼莪之痛 《澹仙诗文词赋钞跋》 自我超越 女性觉醒意识
下载PDF
尹湾汉简《神乌傅(赋)》拾遗
6
作者 罗涛 《中文论坛》 2021年第1期252-259,共8页
"欲勋南山"中的"勋"字应读为"遁",迁居、遁居,意思是想要遁居于终南山。"雌往索菆"的"菆"可读为"棷",义为木柴。"自解不能,卒上傅之"的主语都是雌鸟。所谓"... "欲勋南山"中的"勋"字应读为"遁",迁居、遁居,意思是想要遁居于终南山。"雌往索菆"的"菆"可读为"棷",义为木柴。"自解不能,卒上傅之"的主语都是雌鸟。所谓"傅"字,严格隶定应该是"付",读为"附",古书中也可写作"傅",都表示附着。"吉凶浮泭,愿与女俱"的"浮泭"可读为"休否",与"吉凶"对文,表示无论吉凶好坏,都要一起承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尹湾汉简 《神乌傅(赋)》 欲勋南山 卒上傅之 吉凶浮泭
下载PDF
“气上冲胸”与医门八法 被引量:2
7
作者 徐先鹏 吉青杰 苏苏 《中医学报》 CAS 2020年第10期2119-2122,共4页
“气上冲胸”是患者自觉有气从小腹上冲至心胸、咽喉的异常感觉。此证候散见于《伤寒论》《金匮要略》各章节之中,病因病机多有差异。“医门八法”为清代医家程钟龄所创,包含“汗、吐、下、和、消、清、温、补”,临床上根据病情需要,可... “气上冲胸”是患者自觉有气从小腹上冲至心胸、咽喉的异常感觉。此证候散见于《伤寒论》《金匮要略》各章节之中,病因病机多有差异。“医门八法”为清代医家程钟龄所创,包含“汗、吐、下、和、消、清、温、补”,临床上根据病情需要,可一法单用或多法合用。《伤寒论》《金匮要略》治疗“气上冲胸”,体现汗法的有桂枝汤和葛根汤;体现吐法的有瓜蒂散;体现和法的有乌梅丸和奔豚汤;体现消法的有苓桂术甘汤和桂苓五味甘草汤;体现清法的有烧裈散;体现温法的有桂枝加桂汤;体现补法的有大建中汤;体现下法的并未于书中见到。从“汗、吐、下、和、消、清、温、补”八法论治《伤寒论》《金匮要略》“气上冲胸”,可以帮助我们更加全面理解“气上冲胸”治疗方法,更加熟练地运用经方治疗冲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上冲胸” 医门八法 《伤寒论》 《金匮要略》 张仲景 程钟龄
下载PDF
AUTHORS INDEX
8
《Abstracts of Chinese Geological Literature》 2015年第2期193-202,共10页
关键词 Chuan Qiang Sheng xiong Xiang AUTHORS INDEX shang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