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三大戏剧体系”的政治与文化隐喻 被引量:15
1
作者 傅谨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85-90,共6页
"世界三大戏剧表演体系"的迷思如何从一个政治的隐喻演变成文化的隐喻的过程,再形象不过地昭示了它背后的时代与艺术环境的变迁,只有从这一迷思中脱身出来,才有可能对中国传统戏剧的意义与价值,包括它在世界范围内的影响与定... "世界三大戏剧表演体系"的迷思如何从一个政治的隐喻演变成文化的隐喻的过程,再形象不过地昭示了它背后的时代与艺术环境的变迁,只有从这一迷思中脱身出来,才有可能对中国传统戏剧的意义与价值,包括它在世界范围内的影响与定位,有清醒而准确的认知和把握。而质疑"三大体系"的谬误以及揭示这一谬误背后所缺失的开阔的国际视野并不困难,真正的困难是指出这些谬误的源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大戏剧体系 戏剧艺术 戏曲艺术 政治 文化 影响 隐喻
下载PDF
昆山腔、魏良辅和吴语音乐 被引量:5
2
作者 郑祖襄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13-117,70,共6页
入明以后,南戏的发展衍生出四大声腔。昆山腔一跃而在众腔之上,其中有明初复兴华夏文化、以吴语为正宗的社会原因。昆山腔经魏良辅的改造,发展了吴语音乐,使之能与北曲相抗衡,成为明代华夏戏曲艺术的代表。昆曲的形成,蕴含着昆山腔、吴... 入明以后,南戏的发展衍生出四大声腔。昆山腔一跃而在众腔之上,其中有明初复兴华夏文化、以吴语为正宗的社会原因。昆山腔经魏良辅的改造,发展了吴语音乐,使之能与北曲相抗衡,成为明代华夏戏曲艺术的代表。昆曲的形成,蕴含着昆山腔、吴语音乐和魏良辅三者之间的社会文化联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昆山腔 魏良辅 吴语 音乐艺术 戏曲艺术
下载PDF
从当前夏威夷大学的非汉语形式演出京剧论到梅派艺术精神 被引量:2
3
作者 汪人元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25-29,共5页
美国夏威夷大学非汉语形式演出的京剧,在非汉语地区更便于传播和学习,形成了一种令人关注的、独特的文化交流方式。但演出者还需要超越个别、局部的技术和任务来感受京剧最为本质的总体特征,也要力求在完成演出的前提下对局部艺术作深... 美国夏威夷大学非汉语形式演出的京剧,在非汉语地区更便于传播和学习,形成了一种令人关注的、独特的文化交流方式。但演出者还需要超越个别、局部的技术和任务来感受京剧最为本质的总体特征,也要力求在完成演出的前提下对局部艺术作深入探索。梅派艺术,作为个人艺术流派,却能够体现个人创造同艺术规律的一致性。因此,可从梅派艺术对戏曲创造规律和发展规律的揭示中,找到更好地开展非汉语形式演出京剧的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戏曲艺术 戏剧艺术 夏威夷大学 非汉语京剧 梅派艺术精神 文化交流
下载PDF
《六十种曲》与明代文人心态 被引量:2
4
作者 马衍 《艺术百家》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155-158,142,共5页
戏曲作品往往是现实生活的某种折射和反映,《六十种曲》是明传奇的经典选本之一,明传奇的代表作家、代表作品几乎悉入其中。《六十种曲》的作者通过人物形象的塑造和故事情节的编织传递出明代文人的心态,即追求富贵以证明自己,重视个人... 戏曲作品往往是现实生活的某种折射和反映,《六十种曲》是明传奇的经典选本之一,明传奇的代表作家、代表作品几乎悉入其中。《六十种曲》的作者通过人物形象的塑造和故事情节的编织传递出明代文人的心态,即追求富贵以证明自己,重视个人的感情要求从而享受生活,归隐山水信佛入道为了做个真实的自己,等等。总之,明代文人的心态表现了他们重感官享受轻精神追求的特点,这与传统意义上文人的理想人格有些距离,但更具有真实性。这是明代文人顺从自己的内心要求的结果,也是他们在残酷的现实社会中得以立足与扬名的明智而无奈的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代文人 重物质 轻精神 心态 戏曲艺术
下载PDF
《元刊杂剧三十种》的刻本性质及戏曲史意义 被引量:8
5
作者 杜海军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11-115,76,共6页
《元刊杂剧三十种》是我国现存的唯一元人刊刻的元杂剧作品集,是一多种有特色刻本的组合体,对于研究元杂剧发展史具有无可替代的价值。或云其为建本,但其刻板形式字距特密,行文省略太多,且省略不规范,错字太多,难以阅读,肯定不便于售卖... 《元刊杂剧三十种》是我国现存的唯一元人刊刻的元杂剧作品集,是一多种有特色刻本的组合体,对于研究元杂剧发展史具有无可替代的价值。或云其为建本,但其刻板形式字距特密,行文省略太多,且省略不规范,错字太多,难以阅读,肯定不便于售卖,所以建本之说实误。而从元杂剧刻本强烈的广告意识、宾白科范的简略、刻板的巾箱本形式、俗体字的写法、刊刻风格不同看,它应该是有多个剧团刻就的版本,它反映了元代杂剧剧团的发展,这对我们研究元杂剧发展史是有意义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元刊杂剧三十种 戏曲艺术 刻书 剧团 戏曲史
下载PDF
明清戏曲对诗学传统的回归 被引量:1
6
作者 魏中林 花宏艳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29-132,123,共5页
中国古代戏曲又称为"剧诗",既具有叙事文体的性质,又具有抒情文体的性质,这两种性质在戏曲的发生发展过程中是并行不悖的。戏曲最初是被排斥于诗学传统之外的小道末技,明清时期戏曲在其雅化的过程中,越来越集中地表现出向诗... 中国古代戏曲又称为"剧诗",既具有叙事文体的性质,又具有抒情文体的性质,这两种性质在戏曲的发生发展过程中是并行不悖的。戏曲最初是被排斥于诗学传统之外的小道末技,明清时期戏曲在其雅化的过程中,越来越集中地表现出向诗学传统回归的倾向。这种回归具体表现在明清戏曲具有文人主体的雅化传统、"诗言志"的抒情传统、"兴观群怨"的诗教传统三个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戏曲 诗学传统 回归 戏曲艺术
下载PDF
对“梅兰芳表演体系”的质疑 被引量:8
7
作者 邹元江 《艺术百家》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22-128,121,共8页
对"梅兰芳表演体系"的预设是难以成立的。梅兰芳的表演特征不能构成一个独立自足的审美"体系"。梅兰芳的表演所依凭的理念是驳杂含混、自相9牾的。他的文化底蕴限制了他的判断力和理解力。他似乎在向我们说着什么,... 对"梅兰芳表演体系"的预设是难以成立的。梅兰芳的表演特征不能构成一个独立自足的审美"体系"。梅兰芳的表演所依凭的理念是驳杂含混、自相9牾的。他的文化底蕴限制了他的判断力和理解力。他似乎在向我们说着什么,通过他的回忆录、文章等,但他其实在说着并不属于他的两种话语,他有时甚至像傀儡一样由"他人"决定他该如何说。所以,任何对"梅兰芳表演体系"的论证都是理据不足,因而也是无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梅兰芳表演体系” 质疑 戏曲艺术 文化精神
下载PDF
明末戏曲散出选本中的《浣纱记》 被引量:1
8
作者 尹丽丽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24-128,共5页
明末戏曲散出选本中的《浣纱记》对原本的关目、曲辞和科白均有改编。生旦的爱情故事被突出,西施的性格更加鲜明生动。选家对原本进行了通俗化、形象化的改编,使之适合舞台演出,并为清代《缀白裘》中成熟折子戏《浣纱记》的出现做了充... 明末戏曲散出选本中的《浣纱记》对原本的关目、曲辞和科白均有改编。生旦的爱情故事被突出,西施的性格更加鲜明生动。选家对原本进行了通俗化、形象化的改编,使之适合舞台演出,并为清代《缀白裘》中成熟折子戏《浣纱记》的出现做了充分的准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末戏曲 散出选本 《浣纱记》 戏曲艺术
下载PDF
元代历史剧君臣观念的民主色彩 被引量:1
9
作者 刘丽文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07-110,96,共5页
元代特殊的社会政治背景和时代氛围,使元人尤其是沦落于社会底层的元杂剧作家的价值指标体系发生了变化,对现存政治的不认同,对汉族政权的缅怀,使他们的君臣观念更多地回归轴心时代。本文从赞赏对无道君主复仇行为,摘掉帝王神圣光环、... 元代特殊的社会政治背景和时代氛围,使元人尤其是沦落于社会底层的元杂剧作家的价值指标体系发生了变化,对现存政治的不认同,对汉族政权的缅怀,使他们的君臣观念更多地回归轴心时代。本文从赞赏对无道君主复仇行为,摘掉帝王神圣光环、否定愚忠,忠孝关系中向孝倾斜等三方面,分析了元代历史剧中的这种具有一定民主色彩君臣观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古代戏曲 元代 历史剧 君臣观念 戏曲艺术
下载PDF
从《扬州画舫录》看清中叶地方戏曲的发展 被引量:2
10
作者 王伟康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33-136,共4页
《扬州画舫录》记载了清代中叶地方戏曲的蓬勃发展。其对花部剧班、演员演技与"花雅争胜"等形象描述,客观反映了地方戏曲不可遏阻的历史趋势和中国戏曲嬗变突进的时代潮流。
关键词 戏曲艺术 李斗 地方戏曲 “花雅争胜” 清代中叶
下载PDF
南戏《张协状元》新论 被引量:2
11
作者 徐振贵 《艺术百家》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138-142,共5页
南戏《张协状元》成于元代,其主旨则是根据宋元理学的"名利观",通过"求名"与"守己"观念对立与统一的婚变故事,揭露"伪儒"的忘恩负义。
关键词 南戏 《张协状元》 戏曲艺术 创作
下载PDF
论《南音三籁》的性质与曲学成就 被引量:2
12
作者 俞为民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16-123,共8页
《南音三籁》从其所选收的内容来看,也是一部曲体文学选本,但从编选者的动机与体例来看,实是一部选本型的曲谱,编者从曲牌、句式、平仄、衬字、韵位等方面,对一些具体的曲律加以了考订与论述,为作家填词作曲和演唱者度曲演唱提供了规范... 《南音三籁》从其所选收的内容来看,也是一部曲体文学选本,但从编选者的动机与体例来看,实是一部选本型的曲谱,编者从曲牌、句式、平仄、衬字、韵位等方面,对一些具体的曲律加以了考订与论述,为作家填词作曲和演唱者度曲演唱提供了规范与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凌濛初 《南音三籁》 戏曲艺术 选本型曲谱 曲学成就
下载PDF
国粹长荣
13
作者 仲呈祥 张金尧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53-56,共4页
从中国民族艺术的传承来说,尚长荣的表演艺术已具有了一种国粹意义。"尚长荣三部曲"在中国当下的剧坛上留下了绚烂的华章。
关键词 尚长荣 戏曲艺术 戏剧 国粹 舞台艺术
下载PDF
苏昆入浙考 被引量:1
14
作者 徐宏图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50-156,128,共8页
在考证了苏昆入浙的时间并在杭嘉湖一带率先兴起的情形与原因之后,我们认为昆剧入浙与遽兴,乃是明代戏曲发展的大势使然,是观众日益提高的审美需求使然,总结这一历史经验,对于振兴当代的戏曲事业仍有借鉴之处。
关键词 戏曲艺术 昆山腔 海盐腔 入浙 遽兴 借鉴
下载PDF
中国戏曲史前素朴因子初探
15
作者 何玉人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97-102,180,共7页
作者从三个方面论述了中国戏曲在史前所具有的素朴因子。中国戏曲的发生与发展不是偶然的,它具有史前文明所蕴含的文化内容,受远古文明的遗传而逐渐生成。戏曲的表演与装扮、戏曲的类型与形式以及其中深厚的内涵,都受到远古文明精神实... 作者从三个方面论述了中国戏曲在史前所具有的素朴因子。中国戏曲的发生与发展不是偶然的,它具有史前文明所蕴含的文化内容,受远古文明的遗传而逐渐生成。戏曲的表演与装扮、戏曲的类型与形式以及其中深厚的内涵,都受到远古文明精神实质的影响和思维形式的浸润,后世戏曲的形成与远古文明始终有着千丝万缕的血缘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戏曲 史前 类型 形式 素朴因子 艺术史论
下载PDF
元代理学影响元代戏曲批评论略
16
作者 焦福民 徐振贵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03-106,共4页
元代戏曲批评中"教化"观念的初露端倪,与元代理学对"纲常伦理"的一贯强调不无关系;然而,元代儒家士夫文人,包括有的理学之士,也为优伶赠诗作曲、树碑立传,心目中优伶地位明显提高,对于促进戏曲及其批评的发展,也有... 元代戏曲批评中"教化"观念的初露端倪,与元代理学对"纲常伦理"的一贯强调不无关系;然而,元代儒家士夫文人,包括有的理学之士,也为优伶赠诗作曲、树碑立传,心目中优伶地位明显提高,对于促进戏曲及其批评的发展,也有积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戏曲艺术 元代理学 元代戏曲批评 影响
下载PDF
清末民初梨园行赈灾义演及其它 被引量:4
17
作者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57-160,共4页
由于其特殊的地理位置,中国的自然灾害一直非常严重,而中国人应对自然灾害的历史也非常久远。中国古代救灾,既有官方的举措,也有民间的行为。到了晚清,民间更是兴起了大规模的、有组织的独立义赈活动。民间赈灾曾有多种形式,义演则是中... 由于其特殊的地理位置,中国的自然灾害一直非常严重,而中国人应对自然灾害的历史也非常久远。中国古代救灾,既有官方的举措,也有民间的行为。到了晚清,民间更是兴起了大规模的、有组织的独立义赈活动。民间赈灾曾有多种形式,义演则是中国近代以降民间义赈的常见形式之一。通过探讨清末民初戏曲艺人的一些赈灾义演,从而具体感知当年的社会和戏曲艺人的活动,以唤回些许历史的记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戏曲艺术 义务戏 义演 赈灾 自然灾害
下载PDF
嘉靖年间的吴中声腔人才群落
18
作者 顾聆森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47-149,90,共4页
在明嘉靖之前,吴门曲坛声腔纷繁林立,吴门本地的声腔也衍生出昆山、无锡、苏州三大支流。魏良辅对南曲声腔进行了十年"立昆之宗"的改革,最终造成了一个新剧种——昆剧的正宗音乐而流传至今,这个剧种音乐,古人呼为"新声&q... 在明嘉靖之前,吴门曲坛声腔纷繁林立,吴门本地的声腔也衍生出昆山、无锡、苏州三大支流。魏良辅对南曲声腔进行了十年"立昆之宗"的改革,最终造成了一个新剧种——昆剧的正宗音乐而流传至今,这个剧种音乐,古人呼为"新声",今人称为"昆曲"。"立昆之宗"的成功决不是偶然的,这不仅是魏良辅个人的丰功伟绩,更是明嘉靖吴中声腔人才群落共同创造的硕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戏曲艺术 群落 昆曲 新声 立昆之宗 三支共派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