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IPA分析法的西双版纳野象谷景区游客满意度研究 被引量:16
1
作者 杨微微 胡晓 《西南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73-77,共5页
运用IPA分析法,对西双版纳野象谷景区进行游客满意度调查,选取生态环境、服务态度、消费水平、旅游安全等11个变量因子,通过对游客发放调查问卷的方式,统计游客对野象谷景区各项指标的满意度和重要性。结果表明:人文景观、生态环境2个... 运用IPA分析法,对西双版纳野象谷景区进行游客满意度调查,选取生态环境、服务态度、消费水平、旅游安全等11个变量因子,通过对游客发放调查问卷的方式,统计游客对野象谷景区各项指标的满意度和重要性。结果表明:人文景观、生态环境2个因子属于优势区,游客满意度较好;讲解服务、服务态度、旅游安全属于维持区,游客评价超过预期;餐饮购物、服务设施、消费水平属于改良区,有较大的提升空间;旅游交通、景区容量、景区卫生3个因子属于弱势区,是景区的主要劣势。通过分析野象谷景区管理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以期提高景区游客满意度,增加景区吸引力,使景区可持续地健康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PA 分析法 游客满意度 野象谷 西双版纳
下载PDF
热带季节雨林凋落叶分解过程中的中小型土壤节肢动物的群落结构及动态 被引量:24
2
作者 杨效东 《生物多样性》 CAS CSCD 2004年第2期252-261,共10页
2000年5月-2001年4月,采用尼龙网袋法,以西双版纳热带季节雨林混合凋落叶作为分解基质,在3个季节雨林样地开展分解实验,对实验过程中分解袋内的中小型土壤节肢动物(meso-microarthropod)进行取样调查。根据所获数据探讨了中小型土壤节... 2000年5月-2001年4月,采用尼龙网袋法,以西双版纳热带季节雨林混合凋落叶作为分解基质,在3个季节雨林样地开展分解实验,对实验过程中分解袋内的中小型土壤节肢动物(meso-microarthropod)进行取样调查。根据所获数据探讨了中小型土壤节肢动物群落在分解过程中的结构和动态。结果显示:(1)在季节雨林凋落叶分解过程中,中小型土壤节肢动物群落组成始终以弹尾目和蜱螨目相对数量较高(均在30%以上),成为优势类群。(2)分解中期,土壤节肢动物群落多样性指数,类群、个体及重要类群的数量均处于整个分解过程中的较高水平,分解初期和后期相对较低,且波动性大,其中分解初期各多样性指标在波动过程中呈逐步增长趋势,而后期逐步降低,其变化过程受凋落叶数量和质量、林地降雨量变化的影响。土壤动物群落类群和个体相对密度(每克凋落叶干重的类群数和个体数)的变化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土壤动物与凋落物质量的动态关系。(3)不同样地间,土壤节肢动物群落结构及动态差异在分解前期不明显,而分解后期差异有所增加,但3样地凋落叶分解物质损失率没有明显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带季节雨林 凋落叶 分解 中小型土壤节肢动物 群落结构 西双版纳 中国 物种多样性
下载PDF
1996—2016年西双版纳教育研究文献的内容分析——基于CNKI文献的分析
3
作者 吕进锋 曹能秀 《红河学院学报》 2019年第1期126-131,146,共7页
研究采用内容分析法,分析1996—2016年间CNKI以"西双版纳教育"为主题的研究文献,发现当前存在如下问题:研究方法单一、研究视角单一、对人口较少民族群体的教育研究不足、研究内容分散、幼儿教育研究缺失、地方高校的区位研... 研究采用内容分析法,分析1996—2016年间CNKI以"西双版纳教育"为主题的研究文献,发现当前存在如下问题:研究方法单一、研究视角单一、对人口较少民族群体的教育研究不足、研究内容分散、幼儿教育研究缺失、地方高校的区位研究优势和学科研究优势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对寺庙教育的研究有待深入。从研究对象上看,对妇女、女童、民族学生、跨境民族学生、贫困学生、辍学群体、幼儿、幼儿教师、留守儿童等群体教育研究不足甚至缺失。以此提出亟待加强研究的五个方面问题:寺庙教育与学校教育、特定群体与少数族群教育研究、幼儿教育研究、双语教育研究、建立学术研究共同体,且加强成果转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双版纳 教育研究 内容分析 讨论 建议
下载PDF
试论20世纪50年代中期中泰关系中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区问题的缘起 被引量:1
4
作者 王阳林 《东南亚研究》 CSSCI 2011年第5期52-57,共6页
1953年中国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区的成立曾被泰国强指为中国蓄意对泰国进行侵略的证据,由此引发了20世纪50年代中期中泰关系中的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区问题。实际上,这一问题只不过是美国、泰国统治集团和台湾当局出于各自的政治利益和... 1953年中国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区的成立曾被泰国强指为中国蓄意对泰国进行侵略的证据,由此引发了20世纪50年代中期中泰关系中的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区问题。实际上,这一问题只不过是美国、泰国统治集团和台湾当局出于各自的政治利益和政治需求共同制造的一个谣言。这一问题的产生,受到了体系与单元层面因素的双重影响,它既受制于两极国际体系,与20世纪50年代东亚冷战的国际格局基本吻合,也与中泰两国的国内政治等单元层面的因素息息相关,可以说是冷战国际政治和中泰两国国内政治相互结合的产物。傣—泰民族跨越国界的分布状况是这一问题产生的客观基础,而体系与单元层面上的各种政治利益和政治需求则是这一问题产生的深层动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跨界民族 中泰关系 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区 冷战体系 泰国国内政治 中国国内政治
下载PDF
西双版纳巨蜥分布情况及保护策略
5
作者 杨鸿培 李泽君 +1 位作者 宋志勇 李红梅 《林业调查规划》 2017年第3期54-56,100,共4页
2015年4月至2016年12月,在西双版纳的勐腊、景洪、勐海县开展野生巨蜥调查。经多次野外调查及访查,发现该物种在3县(市)皆有分布,其分布与水系、海拔有关,且巨蜥的活动在保护区内及周边村寨较其它区域更为频繁。对巨蜥调查中存在的种群... 2015年4月至2016年12月,在西双版纳的勐腊、景洪、勐海县开展野生巨蜥调查。经多次野外调查及访查,发现该物种在3县(市)皆有分布,其分布与水系、海拔有关,且巨蜥的活动在保护区内及周边村寨较其它区域更为频繁。对巨蜥调查中存在的种群数量减少,常被捕杀、贩卖作为食材,案件查处难,伤害家畜、家禽后受害农户难以得到相应赔偿等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相应的保护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巨蜥 分布 种群数量 生存状况 保护策略 西双版纳自然保护区
下载PDF
1959—2018年西双版纳热带雨林地区气候特征分析 被引量:3
6
作者 字冉 孔震 朱原钦 《农业灾害研究》 2019年第6期61-66,114,共7页
利用西双版纳热带雨林地区景洪、勐海和勐腊气象站1959-2018年逐日气象资料,分析了近60年来西双版纳热带雨林地区气温、降水等气候特征。结果表明,1959年以来,景洪地区存在显著增温趋势(0.28℃/10年),明显高于同时期中国平均气温的增加... 利用西双版纳热带雨林地区景洪、勐海和勐腊气象站1959-2018年逐日气象资料,分析了近60年来西双版纳热带雨林地区气温、降水等气候特征。结果表明,1959年以来,景洪地区存在显著增温趋势(0.28℃/10年),明显高于同时期中国平均气温的增加幅度;而以2010年为界,勐海和勐腊的年平均气温呈现剧烈下降的趋势(-1.8和-1.5℃/10年)。与夏季平均气温的变幅相比,热带雨林地区冬季平均气温的降温更显著,且勐海和勐腊变化趋势与年平均气温的气候特征一致。热带雨林地区3个站年总降水量及各季节降水量在1959-2018年并没有显著增加或减少的趋势。景洪、勐海地区在第26候进入雨季,勐腊在第25候进入雨季,持续时间景洪和勐腊为4.6个月,勐海5.1个月。自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以来,勐腊年平均风速的增加强度明显于景洪,这因为景洪站地处城区,城市变化剧烈,地表粗糙度增加显著。日照时数和云量呈反向的季节变化,降雨量的多年平均逐候变化与日照时数、总云量,尤其是低云云量相关,降雨量随风速的增大而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温 降水 西双版纳 热带雨林
下载PDF
西双版纳野生动物的种类及特征
7
作者 梁多俊 《热带地理》 北大核心 1989年第3期257-264,共8页
西双版纳是我国野生动物最多的地方,热带种类多、特有种属多、古老孑遗种多。有鱼类163种,两栖类53种,爬行类79种,鸟类447种,哺乳类125种。各类种数都占我国总种数的1/5~2/5;保护西双版纳、保护物种资源十分重要。
关键词 野生动物 种类 西双版纳 动物
下载PDF
橡胶树茎基腐病治疗试验初报
8
作者 陈怀明 陶锦华 《热带农业科技》 2018年第2期9-11,共3页
对腹状镰刀菌引起的橡胶树茎基腐病的治疗试验表明,刮除病灶,涂杀菌剂,用治疡灵涂封伤口的措施均降低了参试病树的病情级别,疗效显著,与只刮除病灶的对照相比,相对防效为69.6%。
关键词 橡胶树 茎基腐病 治疗 西双版纳
下载PDF
西双版纳橡胶、咖啡和胡椒根际放线菌的抗菌作用研究 被引量:7
9
作者 马萍 张玲琪 +2 位作者 魏蓉城 王正显 江东福 《云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1995年第3期229-233,共5页
对分别分离自橡胶、咖啡和胡椒根际的75-95株(8-11属)放线菌所作的拮抗测定表明,有拮抗作用的菌占44~46%,作为优势菌群一链霉菌有一半以上有抑菌作用。特别从三作物根际分离到对使柑桔、胡椒、辣椒三种作物致病疫霉... 对分别分离自橡胶、咖啡和胡椒根际的75-95株(8-11属)放线菌所作的拮抗测定表明,有拮抗作用的菌占44~46%,作为优势菌群一链霉菌有一半以上有抑菌作用。特别从三作物根际分离到对使柑桔、胡椒、辣椒三种作物致病疫霉菌(Phytophthora),咖啡炭疽(Colletatrichumlofteanum)和橡胶褐根病菌(Phellinusnoxius)分别有明显抑制作用的6株资源放线菌,有待开发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根际 放线菌 放线菌 抗菌作用 橡胶 咖啡 胡椒
原文传递
西双版纳橡胶、胡椒和咖啡根际土壤放线菌区系研究 被引量:3
10
作者 马萍 张玲琪 +2 位作者 魏蓉城 王正显 江东福 《云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1997年第4期393-396,共4页
不论干雨季,橡胶、胡椒和咖啡根际土壤放线菌中,链霉菌的分离频率最高,占总分离频率的40%以上.其中,三作物根际土壤的链霉菌、链轮丝菌、马杜拉放线菌和孢囊放线菌等属的分离频率干季高于雨季、而小单孢菌、诺卡氏菌、游动放线菌。
关键词 橡胶 胡椒 咖啡 根际 放线菌 区系 土壤
原文传递
南传佛教与原始宗教的并存及互通——西双版纳三村调查 被引量:6
11
作者 龚锐 《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32-37,共6页
本文以西双版纳的三个自然村为田野调查点,通过不同的个案介绍了西双版纳傣族地区南传佛教与原始宗教在仪式上的并存及互通,并认为这是宗教生活世俗化的一个新特征。
关键词 西双版纳 傣族 南传佛教 原始宗教 互通 并存 田野调查 傣族地区 宗教生活 自然村
原文传递
西双版纳傣族宗教生活的世俗化倾向——以嘎洒、勐罕、大勐龙三镇为例 被引量:5
12
作者 龚锐 《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36-43,共8页
如果对 2 0世纪 90年代以来西双版纳傣族的宗教生活做一个总体的回顾 ,就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 :西双版纳傣族的小乘佛教正处于日益世俗化的进程中。文章以西双版纳三个傣族乡镇的宗教生活为田野调查个案 ,并对这三个个案进行了比较分析 ... 如果对 2 0世纪 90年代以来西双版纳傣族的宗教生活做一个总体的回顾 ,就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 :西双版纳傣族的小乘佛教正处于日益世俗化的进程中。文章以西双版纳三个傣族乡镇的宗教生活为田野调查个案 ,并对这三个个案进行了比较分析 ,从中得出西双版纳傣族的宗教生活在不同方面、不同程度上都存在着世俗化的倾向。本文以此为切入点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双版纳 傣族 宗教生活 世俗化 小乘佛教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