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3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农民参与合作社意愿的影响因素及其对家庭收入的影响研究——基于辽宁东部山区种植业合作社的证据
1
作者 文远 赵哲 汪婧宇 《中国林业经济》 2024年第2期59-68,共10页
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基于有序Logit模型、OLS模型、多元处理效应模型实证分析了辽宁东部山区农户参与合作社意愿的影响因素,探究了不同类型合作社对农户家庭收入的影响差异。基于此,具体提出创新合作机制,丰富联合形式、增强带动能力,... 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基于有序Logit模型、OLS模型、多元处理效应模型实证分析了辽宁东部山区农户参与合作社意愿的影响因素,探究了不同类型合作社对农户家庭收入的影响差异。基于此,具体提出创新合作机制,丰富联合形式、增强带动能力,激发内生动力、加强制度建设,提升规范水平、聚焦政策引导,优化外部环境、强化指导服务,筑牢制度保障等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潭发展 农民专业合作社 农户家庭收入 辽宁省 东部山区
下载PDF
冻拔对辽东山区天然更新红松幼苗的影响 被引量:1
2
作者 姚立平 《辽宁林业科技》 2023年第4期1-5,24,共6页
为探明冻拔对天然更新红松幼苗的影响,该研究以辽东山区天然更新红松幼苗为试材,调查不同处理(苗龄、相对土壤水分梯度、覆盖物厚度)的天然更新红松幼苗根系冻拔情况,并应用主成分和相关性方法分析天然更新红松幼苗发生冻拔与环境因子... 为探明冻拔对天然更新红松幼苗的影响,该研究以辽东山区天然更新红松幼苗为试材,调查不同处理(苗龄、相对土壤水分梯度、覆盖物厚度)的天然更新红松幼苗根系冻拔情况,并应用主成分和相关性方法分析天然更新红松幼苗发生冻拔与环境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次生林天然更新红松幼苗的冻拔率为14.81%,在次生林与红松人工林交界处天然更新红松幼苗的冻拔率仅为6.35%,次生林内天然更新红松幼苗的冻拔率较高;相对土壤水分梯度是影响天然更新红松幼苗发生冻拔的主要环境因子,随相对土壤水分梯度的增加,幼苗发生冻拔的概率逐渐增大;而且土壤A层厚度、凋落物O层厚度、土壤水分梯度、坡向与天然更新红松幼苗发生冻拔存在交互作用,在次生林内覆盖物厚度、交界处土壤水分梯度与坡度对天然更新红松幼苗发生冻拔存在显著影响。该研究结果可对天然更新红松幼苗的保护与培育提供科学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更新 红松幼苗 冻拔 辽东山区
下载PDF
辽东地区金矿床类型、成矿特征及找矿潜力 被引量:64
3
作者 曾庆栋 陈仁义 +4 位作者 杨进辉 孙国涛 俞炳 王永彬 陈沛文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1939-1963,共25页
辽东地区是我国重要的金矿集区之一,中生代构造、岩浆活动强烈,并伴生强烈的金成矿作用。根据金矿床时空分布及成矿特征,将辽东地区划分为三个金矿集区:青城子、五龙、猫岭。矿集区内金矿包括石英脉型金矿和蚀变岩型金矿这两种类型,并... 辽东地区是我国重要的金矿集区之一,中生代构造、岩浆活动强烈,并伴生强烈的金成矿作用。根据金矿床时空分布及成矿特征,将辽东地区划分为三个金矿集区:青城子、五龙、猫岭。矿集区内金矿包括石英脉型金矿和蚀变岩型金矿这两种类型,并分别受高角度断裂和低角度断裂构造体系控制。辽东地区金矿成矿时代主要为早白垩世,少量早侏罗世。已有H-O同位素、成矿流体及地质研究表明:(1)区内金成矿与中生代岩浆活动有关、受断裂构造控制,并以强烈硅化-绢云母化为特征标志;(2)区内金矿床属于岩浆热液型矿床;(3)充填作用和混合作用可能是辽东地区金矿床成矿物质沉淀的机制。辽东地区金矿成矿系统按其产出环境及特点,可分为两个亚系统:产于中生代花岗质岩体内岩浆热液金成矿系统(五龙式)及产于古元古代变质岩中岩浆热液金成矿系统(青城子式、猫岭式)。结合区域找矿进展和近期研究工作,建立了辽东地区金矿找矿预测地质模型,认为本区具有与胶东地区相似的金矿成矿条件,成矿潜力巨大,研究工作对区域矿产勘查部署工作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液金矿 成矿系统 矿集区 中生代 辽东
下载PDF
带状间伐对长白落叶松人工纯林诱导复层林效果评价 被引量:26
4
作者 殷鸣放 周立君 +4 位作者 毕刚蕊 薛娟 殷炜达 宁良智 梁泽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20-24,共5页
以辽东山区人工长白落叶松(Larix olgensis Henry)幼龄林、中龄林和近熟林为研究对象,进行两种方式的带状间伐:Ⅰ型,隔2行伐2行;Ⅱ型,隔3行伐3行。研究带状间伐对长白落叶松保留木与更新幼树生长变化、灌木与草本多样性及土壤有机碳的... 以辽东山区人工长白落叶松(Larix olgensis Henry)幼龄林、中龄林和近熟林为研究对象,进行两种方式的带状间伐:Ⅰ型,隔2行伐2行;Ⅱ型,隔3行伐3行。研究带状间伐对长白落叶松保留木与更新幼树生长变化、灌木与草本多样性及土壤有机碳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带状间伐3 a后,间伐带内长白落叶松保留木的平均胸径、平均单株材积显著高于未间伐林分,Ⅱ型好于Ⅰ型;间伐对平均每公顷蓄积的影响相对较小,间伐3 a内材积生长量变化为Ⅱ型>Ⅰ型>对照区。林内灌木、草本层的生物多样性显著提高,间伐类型效果为Ⅱ型>Ⅰ型;各类型更新幼树的平均树高、平均地径、平均冠幅及更新幼树生物量均表现为Ⅱ型林分>Ⅰ型林分,带状间伐后更新幼树生物量的增长率为地下部分>地上部分;各类型林分各土层土壤有机碳质量分数依次为Ⅱ型林分>Ⅰ型林分>对照区林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辽东山区 带状间伐 落叶松(Larix olgensis Henry) 人工林 更新
下载PDF
辽东山区天然次生阔叶混交林空间结构的研究 被引量:17
5
作者 刘红民 邢兆凯 +2 位作者 顾宇书 高英旭 韩友志 《西北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150-154,173,共6页
用空间结构参数———角尺度、混交度和大小比数分析了辽东山区天然次生阔叶混交林空间结构。结果表明:辽东山区天然次生阔叶混交林林分处于相对稳定状态,整体上表现出群落处于较高演替阶段的属性特征。林分平均角尺度在0.479~0.524之... 用空间结构参数———角尺度、混交度和大小比数分析了辽东山区天然次生阔叶混交林空间结构。结果表明:辽东山区天然次生阔叶混交林林分处于相对稳定状态,整体上表现出群落处于较高演替阶段的属性特征。林分平均角尺度在0.479~0.524之间,属于随机分布或轻度的团状分布;平均混交度在0.699~0.828之间,为强度混交或极强度混交;胸径大小比数呈现出均衡分布的特征,整个林分树种的稳定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次生林 阔叶混交林 空间结构 辽东山区
下载PDF
辽东黄花甸地区古元古代花岗质岩浆作用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19
6
作者 王鹏森 董永胜 +4 位作者 李富强 高铂森 甘宜成 陈木森 许王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2708-2724,共17页
胶-辽-吉古元古代造山/活动带的辽东黄花甸地区出露大量古元古代花岗质岩石,前人将该区的花岗质岩石统称为花岗质混杂岩。本文通过详细的野外地质调查和室内综合研究,将该套花岗质混杂岩解体为时代及性质完全不同的两类花岗岩——黑云... 胶-辽-吉古元古代造山/活动带的辽东黄花甸地区出露大量古元古代花岗质岩石,前人将该区的花岗质岩石统称为花岗质混杂岩。本文通过详细的野外地质调查和室内综合研究,将该套花岗质混杂岩解体为时代及性质完全不同的两类花岗岩——黑云母二长花岗岩和花岗闪长岩。其中黑云母二长花岗岩具有块状、条痕状、片麻状的不同构造类型,均显示富SiO_2(72.37%~77.44%)、贫Al_2O_3(11.69%~13.21%)、富K_2O(3.97%~5.11%)的特征,Na_2O/K_2O=0.64~1.08,TiO_2含量在0.18%~0.34%之间,MnO、MgO和P_2O_5的含量较低,分别为0.01%~0.07%、0.12%~0.32%和0.01%~0.06%,铝饱和指数A/CNK集中分布在1.33~1.45之间,A/NK在1.49~2.60之间,属于过铝质高钾钙碱性系列;微量元素Sr、Ba、Ti、P强烈亏损,具有明显的Eu负异常,具有A型花岗岩的特征。黑云母二长花岗岩的锆石大部分为具有清晰震荡环带结构的岩浆锆石,从3个样品获得LA-ICP-MS锆石U-Pb谐和年龄分别为2185±29Ma、2183±13Ma、2166±10Ma,据目前所获得南辽河群碎屑锆石年龄(1.95~2.15Ga),本文认为黑云母二长花岗岩的侵位时代要早于南辽河群地层沉积的时间,构成了南辽河群地层沉积的基底。花岗闪长岩呈岩枝状侵入黑云母二长花岗岩和里尔峪组地层中,富SiO_2(72.54%~74.31%)、Al_2O_3(15.01%~16.17%),全碱(K_2O+Na_2O)平均7.77%,相对富钠(Na_2O/K_2O=1.27~2.82),贫钙、镁,MgO平均为0.26%,CaO平均为1.59%,Mg#值平均为54.0,铝饱和指数A/CNK集中分布在1.61~1.78之间,A/NK在1.49~2.60之间,属于过铝质钙碱性系列,具明显的Eu正异常,Y/Yb低,Sr/Y高,而且强烈亏损Th、Ta、Nb、Ti等高场强元素,富集Ba、K、Rb、Sr等低场强元素,具有埃达克质花岗岩的特征。花岗闪长岩的锆石大部分为具有清晰震荡环带结构的岩浆锆石,从2个样品获得LAICP-MS锆石U-Pb年龄分别为1995±18Ma、1995±13Ma。可以推断花岗闪长岩的侵位时代为2.0Ga左右。本文认为具有A型特征的黑云二长花岗岩是陆块内部拉伸减薄-裂解过程中下部地壳部分熔融的产物,具有埃达克质特征的花岗闪长岩是俯冲过程中所形成火山弧或活动大陆边缘岩浆活动的产物。以上研究表明胶-辽-吉古元古代造山/活动带可能经历了在2.2~2.15Ga左右的拉伸裂解过程和2.0Ga左右俯冲挤压的构造演化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辽-吉造山带 A型花岗岩 埃达克质花岗岩 活动大陆边缘 辽东黄花甸
下载PDF
用灰色关联度法评价森林涵养水源生态效益——以辽东山区主要森林类型为例 被引量:10
7
作者 张德成 殷鸣放 魏进华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A04期96-99,104,共5页
阐述了用灰色关联度法评价森林涵养水源生态效益的理由和步骤,以辽东山区主要森林类型的评价为例,选取的指标包括:平均树冠截留量、枯落物含水量、土壤非毛管孔隙最大含水量、蒸发散量、渗透速率,根据关联度大小,对各森林类型的涵养水... 阐述了用灰色关联度法评价森林涵养水源生态效益的理由和步骤,以辽东山区主要森林类型的评价为例,选取的指标包括:平均树冠截留量、枯落物含水量、土壤非毛管孔隙最大含水量、蒸发散量、渗透速率,根据关联度大小,对各森林类型的涵养水源生态效益和各个指标重要程度进行对比,在辽东山区的森林中,落叶松中龄林的涵养水源生态效益最佳,其次为杂木林、红松中龄林、红松幼龄林、落叶松幼龄林和柞树林;各项指标的重要程度由大至小依次为土壤非毛管孔隙最大含水量、蒸发散量、平均树冠截留量、枯落物含水量和土壤渗透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涵养水源 森林水文学 灰色关联度 评价 辽东山区
下载PDF
辽东山区3种林型林下草本层生物量及生态位特征 被引量:8
8
作者 祁萃萃 吴祥云 乔玉 《北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9年第1期72-75,共4页
以辽东山区红松林、杂木次生林、针阔混交林为研究对象,调查其林下草本层的生物量及物种多样性,结果表明:杂木次生林的林下草本层生物量最大,为0.241kg/m^2,针阔混交林次之,红松林最小;针阔混交林的物种多样性最大,多样性指数... 以辽东山区红松林、杂木次生林、针阔混交林为研究对象,调查其林下草本层的生物量及物种多样性,结果表明:杂木次生林的林下草本层生物量最大,为0.241kg/m^2,针阔混交林次之,红松林最小;针阔混交林的物种多样性最大,多样性指数为2.806,杂木次生林的物种多样性最小;假升麻的重要值最大,委陵菜的生态位宽度最大,委陵菜与益母草及假升麻与蕨菜的生态位重叠值最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辽东山区 生物量 多样性 生态位 生态位宽度 林下草本层
下载PDF
辽西兴城地区早侏罗世花岗质岩浆活动——华北克拉通东部古太平洋俯冲作用的响应 被引量:3
9
作者 崔芳华 徐学纯 +3 位作者 郑常青 姚文贵 施璐 王路远 《岩石矿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269-287,共19页
华北克拉通东部中生代期间受到古太平洋板块俯冲并引发一系列的构造-岩浆-成矿作用,但古太平洋俯冲作用开始的具体时限仍未有定论。本文对辽西兴城地区中生代药王庙-磨盘山岩体进行了系统的岩相学研究、锆石U-Pb同位素定年、全岩地球化... 华北克拉通东部中生代期间受到古太平洋板块俯冲并引发一系列的构造-岩浆-成矿作用,但古太平洋俯冲作用开始的具体时限仍未有定论。本文对辽西兴城地区中生代药王庙-磨盘山岩体进行了系统的岩相学研究、锆石U-Pb同位素定年、全岩地球化学和锆石原位Hf同位素测试分析,结果显示,花岗质岩石中岩浆成因锆石加权平均年龄为193~186 Ma,岩体侵位于早侏罗世;岩石组合为石英二长岩-花岗闪长岩-二长花岗岩-正长花岗岩;岩石全碱含量较高,属准铝-弱过铝质、高钾钙碱性系列,具有与Ⅰ型花岗岩类似的岩石地球化学特征;岩石相对富集轻稀土元素和大离子亲石元素K、Pb等,而相对亏损高场强元素Nb、Ta、Ti等及P元素;岩浆成因锆石εHf(t)值为-12.94~-7.39,Hf同位素二阶段模式年龄为2.05~1.69 Ga,其初始岩浆可能来源于古老地壳的部分熔融并可能有幔源物质的参与。辽西兴城地区早侏罗世花岗岩岩石组合、岩石地球化学特征和与俯冲作用有关的活动陆缘花岗岩特征类似,岩石形成于古太平洋俯冲作用导致的活动陆缘构造背景下,结合区域研究资料,认为古太平洋对华北克拉通东部的俯冲作用开始于晚三叠世—早侏罗世,而早侏罗世花岗质岩浆活动是古太平洋板块对华北克拉通俯冲作用的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岗质岩石 早侏罗世 古太平洋俯冲 华北克拉通东部 辽西兴城地区
下载PDF
辽东五龙与青城子矿集区成矿和保存条件对比及其深部找矿意义 被引量:3
10
作者 张拴宏 张琪琪 +4 位作者 胡国辉 李建锋 肖昌浩 刘向冲 王森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232-248,共17页
位于辽东地区的青城子与五龙矿集区尽管成矿大地构造背景相似,但其成矿时代、赋矿围岩及控矿构造却有明显的差别。根据对青城子矿集区金-多金属矿床及五龙矿集区五龙金矿床和四道沟金矿床成矿大地构造背景、赋矿围岩、岩浆活动时代及产... 位于辽东地区的青城子与五龙矿集区尽管成矿大地构造背景相似,但其成矿时代、赋矿围岩及控矿构造却有明显的差别。根据对青城子矿集区金-多金属矿床及五龙矿集区五龙金矿床和四道沟金矿床成矿大地构造背景、赋矿围岩、岩浆活动时代及产状、控矿及容矿构造、成矿时代和剥蚀程度新数据及已有资料的综合分析,认为青城子矿集区金-多金属矿床及五龙矿集区五龙金矿床和四道沟金矿床的成矿差异主要与晚三叠世以来剥蚀程度不同有关,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辽东地区"三层楼"成矿找矿模式。该"三层楼"模式底部为赋存于中侏罗世深成变形花岗岩体内陡倾断裂带中的"五龙式"石英脉型金矿床(早白垩世成矿),中部为赋存于辽河群下部变质碎屑岩内层间断裂带中的"四道沟式"蚀变岩型及石英脉型金矿床(早白垩世成矿),而上部为赋存于盖县组碎屑岩及大石桥组大理岩硅-钙面附近层间断裂带(部分为切层断裂带)的"白云式"石英脉型及蚀变岩型金-多金属矿床(三叠纪成矿为主,但有晚侏罗世及早白垩世成矿的叠加)。未来辽东深部找矿中要注意青城子金-多金属矿集区深部存在"四道沟式"及"五龙式"金矿床的可能,以及在五龙矿集区四道沟金矿深部存在"五龙式"金矿床的可能性。特别是在剥蚀程度相对较浅的青城子矿集区可能存在有较好的深部找矿潜力,在未来研究工作中需要加以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龙矿集区 青城子矿集区 深部找矿预测 差异抬升剥蚀 辽东
下载PDF
乡村体验旅游开发探讨——以辽东山区为例 被引量:13
11
作者 郑辽吉 《生态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118-121,125,共5页
乡村体验旅游是未来旅游发展的重要趋势,辽东山区景观生态的多样性和民俗文化的多彩性为当地发展乡村体验旅游提供了丰富多彩的“场景”。体验设计将成为乡村体验旅游重要的开发措施,体验营销将成为体验旅游重要的营销手段。
关键词 乡村体验旅游 辽东山区 体验营销
下载PDF
辽东山区蒙古栎次生林结构及生态因子分析 被引量:6
12
作者 王睿照 毛沂新 +2 位作者 张慧东 潘文利 李庆军 《辽宁林业科技》 2021年第4期1-4,56,共5页
蒙古栎具有很高的经济和生态价值,在维护区域木材安全和生态安全方面具有重要作用。该研究对辽东山区不同林龄蒙古栎次生林的结构及生态因子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辽东山区蒙古栎次生林林分的直径分布整体表现为正态分布,径级结构q值显示... 蒙古栎具有很高的经济和生态价值,在维护区域木材安全和生态安全方面具有重要作用。该研究对辽东山区不同林龄蒙古栎次生林的结构及生态因子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辽东山区蒙古栎次生林林分的直径分布整体表现为正态分布,径级结构q值显示大多林分结构需要调整;蒙古栎林分水平分布特征表现为随机分布,平均角尺度处于0.475~0.517;区域蒙古栎次生林土壤养分总体表现出随林龄增加而增加的趋势,成熟林的土壤有机碳和全氮含量均显著高于幼龄林和中龄林;综合区域天然蒙古栎林群落组成、林分结构和土壤养分等特征参数进行主成分分析,林地土壤养分、林分的角尺度和混交度是区域蒙古栎次生林林分特征因子。该研究成果可为提高区域蒙古栎林地生产力,改善林分质量提供科学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蒙古栎 次生林 结构化参数 立地 辽东山区
下载PDF
辽宁东部山区天然次生林涵养水源功能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5
13
作者 朱丽辉 李冬 +2 位作者 刘世岩 李洪波 王秀芬 《辽宁林业科技》 2002年第5期12-13,16,共3页
主要研究了辽宁东部山区天然次生林林冠截留降雨、林地土壤的渗透性能和贮水能力。结果表明 ,森林涵养水源的机制在于森林具有截留、蒸腾、增强土壤下渗能力 ,抑制地面蒸发等功能 ,对降水的吸收与流出起到很好的调节作用。林冠截留率为 ... 主要研究了辽宁东部山区天然次生林林冠截留降雨、林地土壤的渗透性能和贮水能力。结果表明 ,森林涵养水源的机制在于森林具有截留、蒸腾、增强土壤下渗能力 ,抑制地面蒸发等功能 ,对降水的吸收与流出起到很好的调节作用。林冠截留率为 17.2 %~ 17.5 %。林区内土壤的有效涵水量为 15 18~ 16 11t hm2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次生林 辽宁东部山区 涵养水源功能
下载PDF
辽东山区落叶松人工林非生长季土壤呼吸及其影响因子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颜廷武 尤文忠 +3 位作者 张慧东 魏文俊 王睿照 毛沂新 《辽宁林业科技》 2015年第1期20-22,52,共4页
近年来的研究表明非生长季生物活动和生物地球化学循环仍然十分活跃。本研究利用Licor-8100测定了2010-2013年期间的非生长季辽东山区落叶松人工林土壤呼吸速率,分析了非生长季内土壤呼吸速率变化规律及其对土壤温度的响应,并且估算了... 近年来的研究表明非生长季生物活动和生物地球化学循环仍然十分活跃。本研究利用Licor-8100测定了2010-2013年期间的非生长季辽东山区落叶松人工林土壤呼吸速率,分析了非生长季内土壤呼吸速率变化规律及其对土壤温度的响应,并且估算了非生长季土壤CO2释放量。结果表明,2010-2011年土壤呼吸速率平均值为0.6±0.06μmol CO2·m-2·s-1,最小值出现在1月中旬;2011-2012年平均值为0.42±0.02μmol CO2·m-2·s-1,最小值出现在2月初;2012-2013年平均值为0.48±0.05μmol CO2·m-2·s-1,最小值出现在1月末。指数模型能够很好地模拟土壤呼吸速率随10 cm深度土壤温度变化的规律,表明土壤温度能够很好地解释土壤呼吸速率的变异规律。2010-2011、2011-2012和2012-2013年土壤CO2释放量分别为137、92和100 g C·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辽东山区 落叶松人工林 非生长季 土壤呼吸
下载PDF
辽东山区蒙古栎天然次生林生长规律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汪成成 刘红民 +2 位作者 董莉莉 高英旭 赵济川 《辽宁林业科技》 2021年第2期1-5,31,共6页
以辽东山区蒙古栎天然次生林为研究对象,采用72株不同林龄的蒙古栎解析木数据构建胸径、树高和材积生长模型,并对其生长过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Korf方程拟合胸径和材积生长效果最好,Gompertz方程拟合树高生长效果最好,R2值分别为0.881 ... 以辽东山区蒙古栎天然次生林为研究对象,采用72株不同林龄的蒙古栎解析木数据构建胸径、树高和材积生长模型,并对其生长过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Korf方程拟合胸径和材积生长效果最好,Gompertz方程拟合树高生长效果最好,R2值分别为0.881 0、0.823 3和0.902 5,使用未参加建模的解析木数据对最优模型进行t检验,实测值与预测值之间无显著差异(P> 0.05),能够用于辽东山区蒙古栎天然次生林生长过程的预测。蒙古栎胸径生长的旺盛期为5~35 a,连年生长量的峰值出现在10 a,平均生长量的峰值出现在20~25 a,连年生长量曲线与平均生长量曲线相交在25~30 a;树高生长的旺盛期为5~40 a,连年生长量呈现3次峰值,最大峰值出现在10 a,平均生长量的峰值出现在15 a,连年生长量曲线与平均生长量曲线相交在15~20 a;材积生长在5~10 a非常缓慢,10 a以后生长速度明显加快,35 a以后材积生长持续旺盛,直到80 a仍未达到数量成熟龄。蒙古栎胸径和树高连年生长量在10 a后开始下降,表明此时林木间竞争加剧,对营养空间需求有所增加,因此建议在10 a时对林分进行密度控制,减小林木间的竞争,促进胸径和树高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辽东山区 蒙古栎天然次生林 生长模型 生长过程
下载PDF
辽东山区蒙古栎天然林固碳特征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魏文俊 尤文忠 +2 位作者 柴兵 张慧东 颜廷武 《防护林科技》 2015年第2期1-3,6,共4页
以辽东山区蒙古栎(Quercus mongolica)天然林为研究对象,在冰砬山森林生态站研究了不同林龄蒙古栎单木碳储量动态及其林分碳密度的差异,估算了蒙古栎天然林年净固碳量.结果显示蒙古栎单木碳储量与林龄和胸径密切正相关,与树高相关性较... 以辽东山区蒙古栎(Quercus mongolica)天然林为研究对象,在冰砬山森林生态站研究了不同林龄蒙古栎单木碳储量动态及其林分碳密度的差异,估算了蒙古栎天然林年净固碳量.结果显示蒙古栎单木碳储量与林龄和胸径密切正相关,与树高相关性较差;林分碳密度随着林龄的增加而增大,总体上林分各个器官碳密度为干〉根〉枝〉叶;蒙古栎天然林乔木年净固碳量在3.83-5.48thm^-2 a^-1,折合CO2量14.05-20.1thm^-2 a^-1,在中龄时达到峰值,固碳能力最强,而后随着林龄增加而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辽东山区 蒙古栎 碳储量
下载PDF
辽东岫岩地区早白垩世侵入岩的年代学、地球化学及地质意义 被引量:23
17
作者 刘杰勋 郭巍 朱凯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2889-2900,共12页
本文对辽东岫岩地区帽盔山二长花岗岩、荒地花岗闪长岩和朝阳苏长辉长岩进行了岩相学、地球化学、LA-ICP-MS U-Pb定年。帽盔山二长花岗岩主量元素具有富Si、Al、K,贫Fe、Mg、Ca的特征;微量元素亏损Sr、P、Eu、Ti,富集K、Rb、Th等不相容... 本文对辽东岫岩地区帽盔山二长花岗岩、荒地花岗闪长岩和朝阳苏长辉长岩进行了岩相学、地球化学、LA-ICP-MS U-Pb定年。帽盔山二长花岗岩主量元素具有富Si、Al、K,贫Fe、Mg、Ca的特征;微量元素亏损Sr、P、Eu、Ti,富集K、Rb、Th等不相容元素,元素地球化学特征表明岩体为铝质A型花岗岩(A/CNK=1.03-1.06,A/NK=1.11-1.12)。荒地花岗闪长岩的SiO_2含量为64.1%-70.8%,K_2O/Na_2O的比值为0.87-1.08,含铝指数A/CNK和A/NK分别为0.98-1.02和1.31-1.55,微量元素富集K、Rb、Sr、Ba等大离子亲石元素,亏损Nb、P、Ti等高场强元素,轻重稀土分馏强烈,(La/Yb)N值为13.41-68.2,属于准铝质到过铝质I型花岗岩。朝阳苏长辉长岩的SiO_2含量为54.8%-58.3%,K2O/Na2O的比值为0.57-0.78,微量元素富集K、Ba、Sr等大离子亲石元素,亏损Nb、U、P、Ti等高场强元素,富集La、Ce、Pr、Nd等轻稀土元素。测年结果显示帽盔山二长花岗岩的锆石年龄为137Ma,荒地花岗闪长岩的锆石年龄为139Ma,朝阳苏长辉长岩的锆石年龄为139Ma,均形成于早白垩世。结合构造背景图解,帽盔山二长花岗岩、荒地花岗闪长岩和朝阳苏长辉长岩均为伸展构造环境下的岩浆活动产物。结合三个岩体的时空特点,表明在早白垩世时期,辽东岫岩地区处于非造山的伸展环境,且岩石圈减薄及伸展活动的发展有自深部至浅部的特点,是华北板块东部伸展地球动力学背景的具体体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白垩世侵入岩 地球化学 锆石U-PB测年 岩石圈减薄 伸展环境 辽东岫岩地区
下载PDF
辽东王家堡子地区古元古代花岗岩地球化学特征、锆石U-Pb年龄、Hf同位素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4
18
作者 杨仲杰 王伟 +4 位作者 赵岩 周永恒 张璟 孙守亮 刘长纯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603-618,共16页
辽东王家堡子地区出露大量古元古代花岗质岩石,前人将其统称为花岗质混杂岩。通过详细的野外地质调查和室内综合研究,将该套花岗质混杂岩解体为条痕状黑云母二长花岗岩和片麻状黑云母二长花岗岩两类。岩石地球化学分析结果显示二者具有... 辽东王家堡子地区出露大量古元古代花岗质岩石,前人将其统称为花岗质混杂岩。通过详细的野外地质调查和室内综合研究,将该套花岗质混杂岩解体为条痕状黑云母二长花岗岩和片麻状黑云母二长花岗岩两类。岩石地球化学分析结果显示二者具有一致的地球化学特征。均显示高SiO_2、富K_2O、贫Al_2O_3的特征,K_2O/Na_2O=0.64~2.14,TiO_2含量为0.16%~0.3%,MnO、MgO、CaO和P_2O_5的含量较低,铝指数A/CNK集中分布在1.06~1.1之间,A/NK在1.50~1.62之间,均属于过铝质高钾钙碱性系列;微量元素显示强烈亏损Nb、Ti、Ta等高场强元素,富集Rb、U、K等大离子亲石元素,具有明显的负Eu异常,具有A型花岗岩的特征。条痕状黑云母二长花岗岩大部分锆石为具有清晰振荡环带的岩浆锆石,LA-ICP-MS锆石U-Pb年龄为2188±13Ma,代表该岩石的岩浆结晶年龄。片麻状黑云母二长花岗岩大部分锆石具有明显的变质增生边,部分核部锆石具有清晰的振荡环带,LA-ICP-MS锆石U-Pb测年获得核部年龄为2214±16Ma,代表该岩石的岩浆结晶年龄;增生边年龄为1905±13Ma,应代表该岩石的变质年龄。条痕状黑云母二长花岗岩和片麻状黑云母二长花岗岩的Hf同位素模式年龄分别为2387~2584Ma和2474~2641Ma,平均地壳模式年龄分别为2495~2808Ma和2633~2868Ma,大于岩石形成年龄,暗示研究区古元古代花岗岩源区主要为太古宙基底,混有少量古元古代新生地壳。结合前人报道的埃达克质花岗闪长岩的形成环境,认为胶-辽-吉古元古代造山/活动带早期经历了2.2~2.15Ga的拉伸裂解过程和2.0Ga左右俯冲挤压的构造演化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元古代花岗岩 LA-ICP-MS锆石U-PB年龄 HF同位素 地球化学 辽东王家堡子地区
下载PDF
辽东石庙沟岩体岩石地球化学特征、锆石U-Pb年龄、Hf同位素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5
19
作者 王世成 杨仲杰 +3 位作者 杨菊 张璟 孙守亮 刘长纯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429-441,共13页
辽东石庙沟地区位于华北陆块东部的辽吉造山/活动带上,该带经历了十分复杂的构造演化过程,记录了多期岩浆-构造-变质事件。石庙沟岩体为花岗斑岩,富SiO2、Na2O和K2O,贫CaO、MgO及Al2O3,亏损高场强元素(Nb、Ti、Ta、P),富集大离子亲石元... 辽东石庙沟地区位于华北陆块东部的辽吉造山/活动带上,该带经历了十分复杂的构造演化过程,记录了多期岩浆-构造-变质事件。石庙沟岩体为花岗斑岩,富SiO2、Na2O和K2O,贫CaO、MgO及Al2O3,亏损高场强元素(Nb、Ti、Ta、P),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K、Rb、Ba、U),A/CNK值大于1,REE配分曲线呈"海鸥"式分布,以具有显著的负Eu异常为特征,高Ga/Al值,与典型A型花岗岩特征一致。花岗斑岩中锆石的LA-ICP-MS U-Pb测年结果表明其成岩年龄为(123.0±1.6)Ma,为早白垩世。锆石Hf同位素分析表明,εHf(t)值均为负值,介于-15.72~-12.85之间,平均值为-14.14,二阶段模式年龄(TDM2)在2 164~1 989 Ma之间,平均为2 067 Ma,反映源岩以大陆壳成分为主。结合花岗斑岩高SiO2,低Mg、Co、Cr、Ni,且富集LREE和LILE,亏损HFSE等特征,表明早白垩世花岗斑岩岩浆应为大陆地壳物质熔融的产物。根据年代学和岩石地球化学研究认为,早白垩世花岗斑岩是古太平洋板块向欧亚大陆板块俯冲所形成的活动大陆边缘弧花岗岩。研究区早白垩世花岗斑岩的形成主要受太平洋构造域的影响,形成环境受板块俯冲造山后伸展作用和下地壳拆沉作用的联合制约,是辽东地区岩石圈减薄的直接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白垩世 花岗斑岩 岩石地球化学 锆石U-PB年龄 HF同位素 辽东石庙沟
下载PDF
辽东岫岩地区晚三叠世侵入岩LA-ICP-MS锆石U-Pb年龄、地球化学特征及地质意义 被引量:7
20
作者 王晓亮 吕行 +5 位作者 刘永俊 赵元艺 李超 吴文彬 王玉平 李海洋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401-416,共16页
辽东半岛一直是研究华北克拉通减薄的热点地区,前人对于晚三叠世时期辽东半岛的构造环境一直有不同的认识。本文选择辽东岫岩地区出露的后边沟岭黑云母二长花岗岩和大黑坑石英二长闪长岩进行了LA-ICP-MS锆石U-Pb年代学、岩石地球化学的... 辽东半岛一直是研究华北克拉通减薄的热点地区,前人对于晚三叠世时期辽东半岛的构造环境一直有不同的认识。本文选择辽东岫岩地区出露的后边沟岭黑云母二长花岗岩和大黑坑石英二长闪长岩进行了LA-ICP-MS锆石U-Pb年代学、岩石地球化学的研究,并对上述两个岩体的岩浆来源及形成环境进行了讨论,得出以下认识:辽东岫岩地区后边沟岭黑云母二长花岗岩和大黑坑石英二长闪长岩均形成于晚三叠世(220.9±1.2 Ma和220.3±1 Ma);地球化学研究表明:后边沟岭黑云母二长花岗岩具高硅、富碱的特征,属A型花岗岩;大黑坑石英二长闪长岩具高镁的特征;后边沟岭黑云母二长花岗岩和大黑坑石英二长闪长岩具有相似的稀土元素和微量元素特征,二者均显示轻稀土分馏明显,重稀土分馏不明显的特征,均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Rb、K,亏损Ba、Sr,富集高场强元素Th、La、Ce、Nd、Hf、Tb,而亏损P、Nb、Ta、Y等元素;二者具有相同的岩浆来源且均具有壳幔混源的特征;在220.9±1.2~220.3±1.0 Ma这一时期,辽东岫岩地区整体可能处于地壳伸展减薄的构造背景,后边沟岭黑云母二长花岗岩和大黑坑石英二长闪长岩均形成于这一构造背景中,上述两个岩体的形成可能与大陆深俯冲和扬子—华北之间发生陆陆碰撞造山作用后所引起的华北克拉通减薄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锆石U- Pb年龄 地球化学特征 晚三叠世 克拉通减薄 辽东岫岩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