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5篇文章
< 1 2 1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Rectifying Names Is a Must——Xun Zi's Linguistic Ideas in Zhengming
1
作者 易兰 《海外英语》 2012年第2X期251-252,共2页
In China, Warring States Period was imbued with chaos of wars and the whole society was in a state of ferment. The disordered phase in ideological area, as the most direct reflection of the change, was characterized b... In China, Warring States Period was imbued with chaos of wars and the whole society was in a state of ferment. The disordered phase in ideological area, as the most direct reflection of the change, was characterized by that all the old ethical standard had been badly weaken, even failed to explain the moral facts. In terms of common people, they were confused and puzzled by the questions as "what is language?" and "what is the standard of speaking and behavior?" Some ancient scholars pinned these problems upon the reversal of "ming" (名) and "shi" (实). As a result, to rectify names and to clarify the name of ethics became a must for reconstructing the old proprieties and system. Among those scholars and thinkers, Xun Zi firstly proposed Zhengming to stat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a name and the thing it represents in a systematical way. This essay only sheds light upon the reason of rectifying names: to distinguish the rank and differentiate the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明贵贱,辨同异")which is the must of "rectifying nam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INGUISTIC ideas xun zi Zhengming "ming" (名) and "
下载PDF
荀子廉政思想对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的启示 被引量:1
2
作者 秦娟 韩雅丽 《盐城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2期101-108,共8页
加强廉洁文化建设是中国共产党自我革命必须长期抓好的重大政治任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丰富的廉洁文化资源,为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提供了理论源泉。荀子是先秦儒家思想的集大成者,他的廉政思想对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有着重要的借鉴意... 加强廉洁文化建设是中国共产党自我革命必须长期抓好的重大政治任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丰富的廉洁文化资源,为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提供了理论源泉。荀子是先秦儒家思想的集大成者,他的廉政思想对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荀子廉政思想的生成基础是乱世乱象对重建社会秩序的呼唤、“百家争鸣”带来的学术思想融合、先秦诸子对反贪贿的思考与探索,其主要内容包括尚贤使能的用人理念、以民为本的治国理念和以义制利的价值取向。加强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要从荀子廉政思想中汲取智慧,积善成德进行自我革命,隆礼重法完善制度机制,注错习俗营造社会氛围,切实发挥廉洁文化在反腐败斗争中的“治本”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荀子 廉政思想 新时代 廉洁文化建设
下载PDF
阳明心学对荀子学说的融摄
3
作者 蔡杰 《绍兴文理学院学报》 2023年第7期1-7,66,共8页
由于程朱理学对荀子的批判,导致荀子在宋明两季的地位一落千丈,然而阳明心学却对荀子学说持有较为宽和的态度与同情之理解。就荀子最受诟病的性恶论而言,如何处理孟荀人性论之间的巨大张力,是阳明心学绕不开的问题。其处理方法主要有两... 由于程朱理学对荀子的批判,导致荀子在宋明两季的地位一落千丈,然而阳明心学却对荀子学说持有较为宽和的态度与同情之理解。就荀子最受诟病的性恶论而言,如何处理孟荀人性论之间的巨大张力,是阳明心学绕不开的问题。其处理方法主要有两种:一是以胡直为代表,坚定不移地坚持孟子性善论,以性善论重新解读荀子的学说;二是以王阳明为代表,溢出孟子性善论的范畴,创立了独特的人性学说,以性之本体与性之发用的分析模式,安置孟子的性善论与荀子的性恶论。两种处理方法都体现出阳明心学对荀子学说的宽和与包容,但王阳明以性之发用的说法指称荀子的人性概念更加恰当、准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阳明 胡直 荀子 性善 性恶
下载PDF
“綦谿离跂”含义考
4
作者 李婷婷 《宜宾学院学报》 2023年第7期80-84,共5页
《荀子》“忍情性,綦谿利跂,苟以分异人为高,不足以合大众,明大分”中“綦谿利跂”一词晦涩难解。“綦谿利跂”通作“极蹊离跂”,字面解释应为“抬脚走极端的道”。其语境义则为“汲汲于极端地特立独行”。该词暗含着荀子对陈仲、史鰌... 《荀子》“忍情性,綦谿利跂,苟以分异人为高,不足以合大众,明大分”中“綦谿利跂”一词晦涩难解。“綦谿利跂”通作“极蹊离跂”,字面解释应为“抬脚走极端的道”。其语境义则为“汲汲于极端地特立独行”。该词暗含着荀子对陈仲、史鰌二人不走正道,以奇行博高名之举的批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荀子 綦谿利跂 含义考释
下载PDF
荀子兵学思想研究——以《议兵》篇为中心
5
作者 王志鹏 《孙子研究》 2023年第4期48-57,共10页
荀子的兵学思想继承于孔、孟,集中于《议兵》篇,其精华在于从政治高度谈论军事,但他的兵学思想也有其局限性。荀子从政治角度谈军事有四个方面:一是战争的政治基础是统一民心;二是崇尚王道,兼重霸道;三是政治为主,军事为辅;四是仁义之师... 荀子的兵学思想继承于孔、孟,集中于《议兵》篇,其精华在于从政治高度谈论军事,但他的兵学思想也有其局限性。荀子从政治角度谈军事有四个方面:一是战争的政治基础是统一民心;二是崇尚王道,兼重霸道;三是政治为主,军事为辅;四是仁义之师,战无不胜。荀子从军事角度谈军事也有四个方面:一是对战争指挥者(将帅)的要求;二是对军队的管理要求;三是战争的目的,禁暴除害;四是战争成果,兼凝并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荀子 兵学思想 《议兵》篇
下载PDF
荀子“仁义之兵”的阐述路径及其对现实挑战的回应
6
作者 王芸芸 《孙子研究》 2023年第2期38-50,共13页
荀子“仁义之兵”思想的阐述,有两个基本路径:一是荀子秉承孔子的军事思想,力图打造“仁义之兵”,以“禁暴除害”。二是荀子面对父母之国“亡国之形”的现实,欲以构建“仁义之兵”以弥补其军事地理上的不足。但当时盛行“以便从事”的... 荀子“仁义之兵”思想的阐述,有两个基本路径:一是荀子秉承孔子的军事思想,力图打造“仁义之兵”,以“禁暴除害”。二是荀子面对父母之国“亡国之形”的现实,欲以构建“仁义之兵”以弥补其军事地理上的不足。但当时盛行“以便从事”的用兵之道,对荀子的“仁义之兵”构成了现实的挑战。荀子从“本末关系”和“壹民”两个角度入手,对“仁义之兵”在现实层面遭受的挑战进行了回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荀子 仁义之兵 齐鲁文化 军事地理 现实挑战
下载PDF
《说文解字注》与《说文通训定声》比较分析
7
作者 李超 郝继东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23年第6期52-56,共5页
《说文解字注》和《说文通训定声》都是清代学者对传世本《说文解字》进行研究后写成的经典之作。通过比较可以发现二书虽皆重视音义之间的相互关系,但又各有侧重:前者更倾向于还原《说文解字》原貌,保留《说文解字》原有体系,更重视本... 《说文解字注》和《说文通训定声》都是清代学者对传世本《说文解字》进行研究后写成的经典之作。通过比较可以发现二书虽皆重视音义之间的相互关系,但又各有侧重:前者更倾向于还原《说文解字》原貌,保留《说文解字》原有体系,更重视本义和本字,属于文字学著作;而后者则是打乱《说文解字》原有体系,建立自己的说解系统,属于语言学著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注》 《说文通训定声》 比较
下载PDF
善乎?恶乎?——论孔子人性论所蕴涵的两极趋向 被引量:9
8
作者 王琦 李生龙 《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120-123,共4页
孔子以“仁”与“礼”为核心的思想体系使其人性论蕴涵着“性善”与“性恶”的两极趋向,孟子与荀子分别将其拓展为性善论与性恶论,体现了人性论在儒学中的重要地位及原始儒学演进的内在逻辑线索。
关键词 孔子 人性论 性善论 性恶论
下载PDF
论荀子之“群” 被引量:4
9
作者 李建华 金妍妍 《南京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43-49,共7页
荀子伦理思想体系中"群"思想独具特色。"群"具有多层意蕴:群是人类理性区别于动物本能的表现,是人的社会性生命的力量集合,是人类社会生存发展的基本动力资源,是社会和谐的前提和基础。荀子运用"人生不能无群&... 荀子伦理思想体系中"群"思想独具特色。"群"具有多层意蕴:群是人类理性区别于动物本能的表现,是人的社会性生命的力量集合,是人类社会生存发展的基本动力资源,是社会和谐的前提和基础。荀子运用"人生不能无群"、"明分使群"、"隆礼重法"、君者"能群""善群"等命题诠释群的伦理内涵与理想境界。荀子"群"思想为和谐社会的构建提供了重要启示与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荀子 和谐社会
下载PDF
论荀子教学过程的四个阶段 被引量:2
10
作者 周丽威 李栋 杨丽 《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9年第2期125-131,144,共8页
优秀传统文化是习近平总书记治国理念的重要来源之一。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扬离不开对历史文化的深度挖掘与阐释。荀子是先秦杰出的政治家、教育家,而《劝学》则集中阐发了荀子的教育思想。《劝学》作为《荀子》三十二篇的首篇,有其重要... 优秀传统文化是习近平总书记治国理念的重要来源之一。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扬离不开对历史文化的深度挖掘与阐释。荀子是先秦杰出的政治家、教育家,而《劝学》则集中阐发了荀子的教育思想。《劝学》作为《荀子》三十二篇的首篇,有其重要的学术地位和价值。作为较早的教学方法论专著,《劝学》较为系统地论述了教学过程的四个阶段,这里将其归纳为教学的起势、顺势、蓄势与破势。在教学的起势阶段,荀子营造了一种后天学习的氛围,并赋予后天教化以终极地位,这是对孔孟"生而知之"教学思想的超越;在教学的顺势阶段,荀子提出了教学应顺环境、顺因果及顺人性,这是一种顺应自然哲学的教学观;在教学的蓄势阶段,荀子强调教学应使学生将积思学相结合,即重积累、肯钻研及善亲师;在教学的破势阶段,荀子间接地阐明了其教学的目的,即培养德才兼备的治世人才,荀子一气呵成地对这种全才、精才作了描述,点亮了全篇,势如破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劝学》 荀子 教学 阶段
下载PDF
先秦易学的“神明”概念与荀子的“神明”观 被引量:17
11
作者 郭静云 《周易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52-61,共10页
"神明"是《易传》关键概念之一,亦在先秦两汉思想范畴中被广泛使用。各家"神明"概念都与"天地"有关,并涉及天地自然造化之过程,古代"神明"不是作为某种祭祀对象而存在,也不表示神祇和鬼神的意... "神明"是《易传》关键概念之一,亦在先秦两汉思想范畴中被广泛使用。各家"神明"概念都与"天地"有关,并涉及天地自然造化之过程,古代"神明"不是作为某种祭祀对象而存在,也不表示神祇和鬼神的意义。笔者搜集归纳有关先秦两汉"神明"之资料,发现"神明"一词之用意牵涉天地万物之"德"概念。古人认为,天地万物之死生运行皆源自"德",皆由神明之安排,但"神明"并不具备造物主身份,而是天地合德概念。"神明之德"被视为万物造化的原因,若以两个字来表达"神明"的本质,则应是"生机"一词。郭店《太一》阐明了"神明"体现天地的相辅,于是"神明"的作用即是天地之间的媒介、气化主宰者,故为"生机"。荀子的"神明"观念,保留天地观的出发点,但同时集中于微观宇宙──"人"的核心概念。荀子对"神明"的定义近于黄老学派,既将"神明"视为"道"的唯一产物,又看作知"道"的唯一依据。只是黄老学派以神明论及天地观,而荀子藉此来探讨儒家的"君子养心"之议题。荀子之外,养生学派也将"心"视为"神明出"的器官,然而养生学派的观点是在表达"神明"是人中的"生机",而荀子藉此"神明"观,来探讨认识论的伦理问题。荀子的神明观,被宋明理学所继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易学 荀子 天地 神明
下载PDF
荀子礼法关系论 被引量:20
12
作者 陆建华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3年第2期18-23,共6页
荀子推崇礼治 ,同时又提高法律的地位。其隆礼重法视野下的礼法关系理论包括礼的内涵层面的礼中有法 ,政治和社会价值层面的礼法并重 ,儒家理想层面的礼尊法卑等三方面的内容。
关键词 荀子 儒家
下载PDF
荀子的“圣王”概念 被引量:11
13
作者 东方朔 《杭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8年第6期33-39,共7页
荀子所处的时代,天子大权旁落,诸侯争霸,天下大乱。面对"欲多而物寡"则争、人"群而无分"则争的状况,究竟由谁、又当寻求何种手段和方法以止争去乱,有效地重建政治秩序?荀子将视角转向"尽伦、尽制"、德位... 荀子所处的时代,天子大权旁落,诸侯争霸,天下大乱。面对"欲多而物寡"则争、人"群而无分"则争的状况,究竟由谁、又当寻求何种手段和方法以止争去乱,有效地重建政治秩序?荀子将视角转向"尽伦、尽制"、德位一体的圣王。德位一体的圣王在内容指涉方面体现在许多相类似的概念上,表现出道德权威与政治权威(权力)的统一,而荀子之所以推尊德位一体的圣王,在于他真切地看到了"圣王没,天下乱"的现实处境,以为当今之世,足于"县天下"、"擅天下"者,非圣王不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荀子 圣王 权威 德位合一 秩序
下载PDF
社会儒学视域中的荀子“群学” 被引量:7
14
作者 涂可国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108-116,共9页
立足于社会儒学的参考框架诠释荀子群学,可以把它归纳为四个方面:一是人而能群的社会本质论,荀子尽管也从社会集合意义上凸显群体的本位价值和地位,尽管有时也立足于个体与群体关系维度阐发"群"的问题,可是他的着力点是根据... 立足于社会儒学的参考框架诠释荀子群学,可以把它归纳为四个方面:一是人而能群的社会本质论,荀子尽管也从社会集合意义上凸显群体的本位价值和地位,尽管有时也立足于个体与群体关系维度阐发"群"的问题,可是他的着力点是根据人与动物的差别强调人能群能分,创造性地提出了人"能群"的社会本质观;二是能难兼技的社会分工论,荀子社会分工论最明显的特点是将其纳入"群学"之中进行讨论,开创性地发明了能难兼技的社会分工思想,这主要体现在社会职业分工、社会角色分工和社会技能分工三方面;三是群居和一的社会理想论,荀子建构了以"群居和一"为核心内容的社会理想思想,并从合群乐群、各得其宜、救患除祸、群居和一四方面做了深刻阐发;四是明分使群的社会治理论,荀子更为强调"外王"一面,强调道统与政统的统一性,就社会治理主体而言,荀子明分使群的社会治理可以分为君子之治、先王之治和圣王之治三种情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荀子 社会 儒学 群学
下载PDF
贾谊、荀学与黄老——简论贾谊的学术渊源 被引量:2
15
作者 马晓乐 庄大钧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147-150,共4页
贾谊继承了荀子之学,又深受黄老之学的影响,而荀子之学与黄老之学在很大程度上是统一的。和荀子一样,贾谊以儒家思想为基础,运用黄老道家的治学方法,广泛地吸收百家之学,融会贯通。贾谊的很多学术特点既是对荀子之学的继承,同时也可归... 贾谊继承了荀子之学,又深受黄老之学的影响,而荀子之学与黄老之学在很大程度上是统一的。和荀子一样,贾谊以儒家思想为基础,运用黄老道家的治学方法,广泛地吸收百家之学,融会贯通。贾谊的很多学术特点既是对荀子之学的继承,同时也可归属于黄老之学的范围。贾谊的儒家思想因素往往被他纳入自己的黄老学系统,因此,他不能成为所谓"醇儒",同时,人们研究他的黄老之学也无法忽视其儒学中心和基础,这种思想类型和学术风格是从荀子那里继承下来的。贾谊的荀学师承使他的原本具有黄老学成分的学术思想很自然地向黄老之学靠拢,最终成为以进一步黄老化的荀学为主体的新型儒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贾谊 荀学 黄老 学术渊源
下载PDF
严译名著与中国文化的现代化——以严复译《群学肄言》为例的考察 被引量:12
16
作者 王宪明 《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8年第2期24-30,共7页
运用跨语际文本分析的方法,对严译八大名著之一的《群学肄言》进行考察,可以看到严复译《群学肄言》译文中包含大量严氏自己的思想,译者不仅传达了斯宾塞原作中所固有的西方思想,同时通过有意识地选用特定的语汇,将中国儒家的思想精华,... 运用跨语际文本分析的方法,对严译八大名著之一的《群学肄言》进行考察,可以看到严复译《群学肄言》译文中包含大量严氏自己的思想,译者不仅传达了斯宾塞原作中所固有的西方思想,同时通过有意识地选用特定的语汇,将中国儒家的思想精华,尤其是荀子有关"群"的思想和朱熹一派的理学思想精华有机地融入其中,反映出严复立足中华文化,努力吸收当代西方科学思想,希望从源头上将以儒家为代表的中国思想文化现代化的真诚愿望。严复此种保持民族性、体现时代性的努力,堪称中国思想文化发展史上继孔子、朱熹之后的又一个里程碑,为中华文化在近代的复兴奠定了初步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严复 斯宾塞 《社会学研究》 《群学肄言》 荀子 朱熹
下载PDF
“入乎耳,著乎心,布乎四体,形乎动静”:《荀子·劝学篇》解读——兼论研究生的研究性学习 被引量:3
17
作者 曾强 张传燧 《大学教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07-111,共5页
《荀子·劝学篇》是最早论述学习的名篇,它提出"入乎耳,著乎心,布乎四体,形乎动静"的观点,其实质是一种研究性学习观,这些观点对研究生进行研究性学习具有借鉴意义。研究生在进行研究性学习时存在知识面狭窄、思维不深入... 《荀子·劝学篇》是最早论述学习的名篇,它提出"入乎耳,著乎心,布乎四体,形乎动静"的观点,其实质是一种研究性学习观,这些观点对研究生进行研究性学习具有借鉴意义。研究生在进行研究性学习时存在知识面狭窄、思维不深入、缺乏写作训练的弱点。借鉴《荀子·劝学篇》的学习思想,研究生应采取广泛阅读、深入思考、勤于写作等学习策略来提高研究性学习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荀子·劝学篇》 “入乎耳 著乎心 布乎四体 形乎动静” 研究性学习 问题与策略
下载PDF
论荀子的义政思想——以荀子礼、法制度的制度伦理蕴涵为中心 被引量:6
18
作者 冯兵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41-47,共7页
相对于孔、孟的仁政,荀子的政治哲学体系则可称之为义政。"义"是荀子思想中的核心概念,主要具有"仁"和"中庸"两个方面的含义。在其"隆礼重法"的制度设计中,"仁"和"中庸"... 相对于孔、孟的仁政,荀子的政治哲学体系则可称之为义政。"义"是荀子思想中的核心概念,主要具有"仁"和"中庸"两个方面的含义。在其"隆礼重法"的制度设计中,"仁"和"中庸"具体化为民本、尊君、人治与制度公正四个方面的制度伦理蕴涵。四者既彼此制约,又交互补充,共同维持着荀子礼法制度设计与运行中的价值均衡与和谐,是其义政思想的主要体现。因此,荀子的义政思想实质是一种和谐政治思想,对今天的执政制度伦理与和谐政治文化建设有一定的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荀子 “义” 义政 制度伦理 和谐政治
下载PDF
从孔子弟子到孟、荀异途——由上博竹书《中弓》思考孔门学术分别 被引量:7
19
作者 杨朝明 《齐鲁学刊》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11-16,共6页
上海博物馆竹简《中弓》印证了中弓和荀子之间的学术联系。它和其他出土文献资料一起,说明了孟、荀学术渊源的不同。因此,对它的相关研究可以使人们认识孔子弟子继承和发展儒学的一条清晰脉络。
关键词 孔子 中弓 荀子 思孟学派
下载PDF
人性“本”无善恶——《荀子》“性恶论”新解 被引量:2
20
作者 王慧 杨理论 《常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年第1期13-16,共4页
荀子因一篇《性恶》历来被认为是"性恶观"的代表人物,但在训诂学渐盛和对古典文化重新审视的历史大背景下,其"性恶"理论正被重新解释。从内容分析看,误解的可能性在于将"情"、"性"、"欲&q... 荀子因一篇《性恶》历来被认为是"性恶观"的代表人物,但在训诂学渐盛和对古典文化重新审视的历史大背景下,其"性恶"理论正被重新解释。从内容分析看,误解的可能性在于将"情"、"性"、"欲"三者混为一谈;从时代背景和论证局限看,处于战国末年的荀子为了崇尚儒家的"礼乐"之道,不得已而以"性恶"为其理论基础,其根本目的是为了"化性起伪"、"改恶为善"。若摆脱时代背景、内容误解、论证等局限,可见他对"人性"最根本的理解其实是"人性本无善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荀子 人性 善恶 误解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