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读鱼豢《魏略·清介传》——以曹魏“清介”之吏为中心
1
作者 马育良 郭文君 《许昌学院学报》 CAS 2014年第1期1-9,共9页
东汉建安年间及曹魏时期"清介"之吏事,首见于三国魏人鱼豢所撰《魏略·清介传》。史家独取"清介"二语表而出之,以为类传之名,可从汉季曹魏以"清"为美之社会政治风尚中获得说明。此间,政治文化经由标... 东汉建安年间及曹魏时期"清介"之吏事,首见于三国魏人鱼豢所撰《魏略·清介传》。史家独取"清介"二语表而出之,以为类传之名,可从汉季曹魏以"清"为美之社会政治风尚中获得说明。此间,政治文化经由标举"清流"而逐渐发生了流转,其中"清介"之吏及相关吏风的出现显示了这种演变的一个方面。所谓"清介",同后汉的"清流",甚至《史记》、两《汉书》所表彰的循吏吏风已殊多不同。"清介"吏风的显于当世,多少携带着曹操个人风格影响的痕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介之吏 清流 清议 循吏
下载PDF
唐人对外来游方僧的态度及其原因——以日本僧人《入唐求法巡礼行记》为中心
2
作者 何先成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5年第5期1032-1036,共5页
在唐代,世俗王权对佛教采取了利用与限制并举的政策,佛教信仰已然深入民间,在我们的传统印象中,唐代社会对于外来游方僧的态度是礼敬有加的。然而,《入唐求法巡礼行记》为我们呈现出了历史多样化的一面。开成会昌年间,圆仁等外来游方僧... 在唐代,世俗王权对佛教采取了利用与限制并举的政策,佛教信仰已然深入民间,在我们的传统印象中,唐代社会对于外来游方僧的态度是礼敬有加的。然而,《入唐求法巡礼行记》为我们呈现出了历史多样化的一面。开成会昌年间,圆仁等外来游方僧到大唐求法巡礼,所经之处,由于蝗灾严重,语言不通,寺院发展不平衡,由于村民地方感意识强烈及部分民众内心的悭吝心态等因素的影响,官员、寺院和普通民家对于这些外来僧的态度不尽相同,圆仁等僧人甚至遇到过投宿无门、乞斋无术的窘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代佛教 外来游方僧 圆仁 《入唐求法巡礼行记》
下载PDF
时苗本事及汉魏之际吏风的转变
3
作者 马育良 《皖西学院学报》 2013年第6期1-6,共6页
东汉建安年间寿春令时苗去任留犊的史事,首见于三国魏人鱼豢所撰《魏略·清介传》。史家独取"清介"二语表而出之,以为类传之名,可从汉季曹魏以"清"为美之社会政治风尚中获得说明。此间,政治文化经由标举"... 东汉建安年间寿春令时苗去任留犊的史事,首见于三国魏人鱼豢所撰《魏略·清介传》。史家独取"清介"二语表而出之,以为类传之名,可从汉季曹魏以"清"为美之社会政治风尚中获得说明。此间,政治文化经由标举"清流"、"党锢"、"清议"而逐渐发生了流转,其中"清介"之吏及相关吏风的出现显示了这种演变的一个方面。所谓"清介",同后汉的"清流"、"党锢"、"清议",甚至《史记》、两《汉书》所表彰的循吏吏风已殊多不同。"清介"吏风的显于当世,多少携带着曹操个人风格影响的痕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苗 清介 清流 清议 循吏
下载PDF
论嘉庆《洛阳县志》中的循吏和清官
4
作者 杨洸 《洛阳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年第2期6-11,共6页
自古洛阳地区循吏和清官辈出,其善政可概括为七项:忠君报国,舍生取义;勤政敬业,兴利除弊;文明开化,移风易俗;清廉自律,两袖清风;公正无私,不畏权贵;爱民如子,赈济贫弱;消弭匪患,保境安民。通过对嘉庆《洛阳县志》之《良政传》和《循吏... 自古洛阳地区循吏和清官辈出,其善政可概括为七项:忠君报国,舍生取义;勤政敬业,兴利除弊;文明开化,移风易俗;清廉自律,两袖清风;公正无私,不畏权贵;爱民如子,赈济贫弱;消弭匪患,保境安民。通过对嘉庆《洛阳县志》之《良政传》和《循吏传》中循吏和清官执政特点的解读,得出以下启示:《洛阳县志》中的循吏和清官,为今日反腐倡廉建设提供了良好的榜样;良好官德的形成,离不开后天长期的培养和教育;以民为本,是构建和谐干群关系的有力抓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嘉庆《洛阳县志》 循吏 清官 善政 当代启示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