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501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南海海岸红树真菌Xylaria sp.代谢产物在体外对乙酰胆碱酯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6
1
作者 罗景慧 杨迎暴 +2 位作者 林永成 陈志良 吴雄宇 《中药材》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261-264,共4页
目的 :体外研究中国南海海岸红树林真菌Xylariasp 代谢产物XyloketalA~D对乙酰胆碱酯酶(AChE)活性的影响。方法 :采用改良Ellmen法测定AChE活性 ,考察受试化合物在体外对AChE活性及其酶动力学特征的影响 ,并就这些化合物对AChE和丁酰... 目的 :体外研究中国南海海岸红树林真菌Xylariasp 代谢产物XyloketalA~D对乙酰胆碱酯酶(AChE)活性的影响。方法 :采用改良Ellmen法测定AChE活性 ,考察受试化合物在体外对AChE活性及其酶动力学特征的影响 ,并就这些化合物对AChE和丁酰胆碱酯酶 (BuChE)的选择性进行比较。结果 :xyloketalA~D在体外对AChE活性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 ,并呈一定剂量依赖关系 ,IC50 值分别为 2 9 9、137 4、10 9 3和 4 2 5 6μmol/L。通过对AChE酶抑制动力学曲线进行分析发现 ,xyloketals对AChE的抑制表现为可逆非竞争性抑制。此外 ,对于另一种胆碱酯酶BuChE ,阳性药维那克林及xyloketals均表现出一定降低作用 ,但相对而言xyloketals对AChE的选择性较强。结论 :xlylketals在体外对AChE活性有可逆非竞争性抑制作用 ,表明该类化合物可能作为抗早老性痴呆 (AD)药物进行开发 ,同时该结果亦提示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树真菌 xylariasp 代谢产物 乙酰胆碱酯酶 活性 丁酰胆碱酯酶 海洋微生物代谢产物
下载PDF
广豆根内生真菌Xylaria sp.GDGJ-368代谢产物研究
2
作者 覃玉月 刘晓波 +3 位作者 徐照隆 莫土香 李俊 杨瑞云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71-77,共7页
对真菌GDGJ-368代谢产物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为进一步明确广豆根内生真菌中代谢产物的特点提供实验依据,通过柱层析分离技术,从广豆根植物内生真菌GDGJ-368代谢产物中分离得到7个化合物,通过核磁波谱技术确定化合物的结构。实验结果表... 对真菌GDGJ-368代谢产物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为进一步明确广豆根内生真菌中代谢产物的特点提供实验依据,通过柱层析分离技术,从广豆根植物内生真菌GDGJ-368代谢产物中分离得到7个化合物,通过核磁波谱技术确定化合物的结构。实验结果表明:7个化合物分别为5-carboxylmellein(1)、diaporthein B(2)、piliformic(3)、cytochalasin C(4)、cytochalasin D(5)、(22E)-ergosta-6,22-diene-3β,5β,8α-triol(6)、(22E,24R)-5α,8α-过氧化麦角甾-6,22-二烯-3β-醇(7)。其中化合物2为首次从炭角菌属中分离得到,化合物4和5为首次从槐属植物内生真菌中分离得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豆根 内生真菌 xylaria sp. GDGJ-368 代谢产物
下载PDF
Secondary Metabolites from the Endophytic Fungus Xylaria sp.hg1009 被引量:2
3
作者 Rong Chen Jian-Wei Tang +7 位作者 Xing-Ren Li Miao Liu Wen-Ping Ding Yuan-Fei Zhou Wei-Guang Wang Xue Du Han-Dong Sun Pema-Tenzin Puno 《Natural Products and Bioprospecting》 CAS 2018年第2期121-129,共9页
A detailed chemical investigation of the secondary metabolites produced by the endophytic fungus Xylaria sp.isolated from the stems of Isodon sculponeatus afforded six new compounds,xylariahgins A-F(1-6),two new natur... A detailed chemical investigation of the secondary metabolites produced by the endophytic fungus Xylaria sp.isolated from the stems of Isodon sculponeatus afforded six new compounds,xylariahgins A-F(1-6),two new natural products(7 and 8),along with two known compounds(9 and 10)(Fig.1).The structures of all compounds were unambiguously established by analyzing their spectroscopic data or referring to pertinent literature.Compounds 1-8 were tested for their cytotoxic activity against five human tumor cell lin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ndophytic fungus xylaria sp. Secondary metabolites CYTOTOXICITY
下载PDF
Cytochalasins from Xylaria sp. CFL5, an Endophytic Fungus of Cephalotaxus fortunei 被引量:1
4
作者 Kai-Liang Ma Shi-Hui Dong +3 位作者 Hang-Ying Li Wen-Jun Wei Yong-Qiang Tu Kun Gao 《Natural Products and Bioprospecting》 CAS 2021年第1期87-98,共12页
Three previously undescribed cytochalasins,named xylariasins A‒C(1‒3),together with six known ones(4‒9)were iso-lated from Xylaria sp.CFL5,an endophytic fungus of Cephalotaxus fortunei.The chemical structures of all n... Three previously undescribed cytochalasins,named xylariasins A‒C(1‒3),together with six known ones(4‒9)were iso-lated from Xylaria sp.CFL5,an endophytic fungus of Cephalotaxus fortunei.The chemical structures of all new compounds were elucidated on the basis of extensive spectroscopic data analyses and electronic circular dichroism calculation,as well as optical rotation calculation.Biological activities of compounds 1,4‒9 were evaluated,including cytotoxic,LAG3/MHC II binding inhibition and LAG3/FGL1 binding inhibition activities.Compounds 6 and 9 possessed cytotoxicity against AGS cells at 5μM,with inhibition rates of 94%and 64%,respectively.In addition,all tested isolates,except compound 6,exhibited obvious inhibitory activity against the interaction of both LAG3/MHC II and LAG3/FGL1.Compounds 1,5,7,and 8 inhibited LAG3/MHC II with IC50 values ranging from 2.37 to 4.74μM.Meanwhile,the IC50 values of compounds 1,7,and 8 against LAG3/FGL1 were 11.78,4.39,and 7.45μM,respectivel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YTOCHALASIN xylaria sp. Cephalotaxus fortunei LAG3/MHC II binding inhibition LAG3/FGL1 binding inhibition
下载PDF
海洋真菌Xylaria sp.(No.2508)生产xyloketal B的发酵优化
5
作者 牛传朋 蔡孟浩 +2 位作者 李晓霞 周祥山 张元兴 《工业微生物》 CAS CSCD 2012年第4期43-47,共5页
对海洋真菌Xylaria sp.(No.2508)生产xyloketal B的摇瓶发酵过程进行了初步优化。结果表明,Xylaria sp.(No.2508)在培养120h时xyloketal B产量最高,当培养168 h后菌体进入衰亡期且xyloketal B迅速降解,因此Xylaria sp.(No.2508)生产xylo... 对海洋真菌Xylaria sp.(No.2508)生产xyloketal B的摇瓶发酵过程进行了初步优化。结果表明,Xylaria sp.(No.2508)在培养120h时xyloketal B产量最高,当培养168 h后菌体进入衰亡期且xyloketal B迅速降解,因此Xylaria sp.(No.2508)生产xyloketal B的最适发酵周期为120h;Xylaria sp.(No.2508)合成xyloketal B的过程及用乙酸乙酯萃取xyloketal B的过程对pH非常敏感,其中最适xyloketal B生产的发酵液初始pH为5.7,利用乙酸乙酯萃取xyloketal B时的发酵液最适pH为3.0;最适接种量为10%(υ/υ);接种前发酵液中加入10g/L的大孔树脂XAD-16可以降低某些代谢产物对xyloketal B合成的抑制作用,从而使产量提高2倍左右,而菌体进入稳定期以后加入大孔树脂XAD-16对产物产量没有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ylaria sp.(No.2508) Xyloketal B 发酵优化 pH 接种量 大孔树脂XAD-16
下载PDF
海洋真菌Xylaria sp.SOF11中细胞松弛素类化合物的研究
6
作者 陈子明 汪中文 +4 位作者 黄洪波 陈玉婵 章卫民 张长生 鞠建华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2011年第5期801-804,共4页
从海洋真菌Xylaria sp.SOF11的液体发酵提取物中分离到3个化合物,通过1H及13C NMR,2D NMR等方法,分别鉴定为19,20-epoxycytochalasin Q(1)、18-deoxy-19,20-epoxycytochalasin Q(2)和19,20-epoxycytochala-sin C(3)。化合物1~3对两株... 从海洋真菌Xylaria sp.SOF11的液体发酵提取物中分离到3个化合物,通过1H及13C NMR,2D NMR等方法,分别鉴定为19,20-epoxycytochalasin Q(1)、18-deoxy-19,20-epoxycytochalasin Q(2)和19,20-epoxycytochala-sin C(3)。化合物1~3对两株肿瘤细胞MCF-7和NCI-H460显示较弱的细胞毒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真菌 炭角菌属 次级代谢产物 细胞松弛素
下载PDF
碳角属真菌Xylaria sp.NH1801中除草活性化合物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刘芳 王月莹 +3 位作者 张志刚 吴兆圆 张亚妮 方伟 《湖北农业科学》 2021年第22期69-71,共3页
在筛选具有除草活性资源时,得到1株具有显著除草活性的碳角菌属真菌Xylaria sp.NH1801,对其进行活性成分跟踪分离,得到1个细胞松弛素及其水解产物,鉴定其结构为19,20-环氧-细胞松弛素Q(1)和21-去乙酰化-19,20-环氧-细胞松弛素Q(2)。化合... 在筛选具有除草活性资源时,得到1株具有显著除草活性的碳角菌属真菌Xylaria sp.NH1801,对其进行活性成分跟踪分离,得到1个细胞松弛素及其水解产物,鉴定其结构为19,20-环氧-细胞松弛素Q(1)和21-去乙酰化-19,20-环氧-细胞松弛素Q(2)。化合物1和化合物2在50μg/mL时可以显著抑制稗草[Echinochloa crusgalli(L.)Beauv](抑制率分别为65.7%和60.7%)和反枝苋(Amaranthus retroflexus L.)种子萌发(抑制率分别为77.2%和75.4%),这是首次报道化合物1和化合物2对稗草和反枝苋种子具有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角菌属 除草活性 细胞松弛素 19 20-环氧-细胞松弛素Q
下载PDF
Steroids and dihydroisocoumarin glycosides from Xylaria sp.by the one strain many compounds strategy and their bioactivities 被引量:1
8
作者 GAN Dong LI Chenzhe +8 位作者 SHU Yan WANG Jiapeng WANG Chengyao ZHU Li YANG Yujun LIU Jiaqi HE Bijian CAI Le DING Zhongtao 《Chinese Journal of Natural Medicines》 SCIE CAS CSCD 2023年第2期154-160,共7页
The fungus Xylaria sp.KYJ-15 was isolated from Illigera celebica.Based on the one strain many compounds(OSMAC)strategy,the strain was fermented on potato and rice solid media,respectively.As a result,two novel steroid... The fungus Xylaria sp.KYJ-15 was isolated from Illigera celebica.Based on the one strain many compounds(OSMAC)strategy,the strain was fermented on potato and rice solid media,respectively.As a result,two novel steroids,xylarsteroids A(1)and B(2),which are the first examples of C28-steroid with an unusualβ-andγ-lactone ring,respectively,along with two new dihydroisocoumarin glycosides,xylarglycosides A(3)and B(4),were identified.Their structures were elucidated by spectroscopic methods,X-ray diffraction and electronic circular dichroism(ECD)experiments.All isolated compounds were evaluated for cytotoxicity,DPPH radical scavenging activity,acetylcholinesterase inhibitory and antimicrobial effect.Compound 1 exhibited potent AChE inhibitory activity with an IC50 value of 2.61±0.05μmol·L^(−1).Theβ-lactone ring unit of 1 is critical for its AChE inhibitory activity.The finding was further confirmed through exploring the interaction of 1 with AChE by molecular docking.In addition,both compounds 1 and 2 exhibited obvious antibacterial activity against Bacillus subtilis with a minimum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MIC)of 2μg·mL^(−1).Compounds 3 and 4 exhibited antibacterial activities against Staphylococcus aureus with MICs of 4 and 2μg·mL^(−1),respectively,which also exhibited DPPH radical scavenging activity comparable to the positive control with IC50 values of 9.2±0.03 and 13.3±0.01μmol·L^(−1),respectivel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ylaria sp. OSMAC strategy Secondary metabolite Bioactivity
原文传递
CBL+PBL联合SP教学法在神经外科研究生培养中的探索 被引量:2
9
作者 万程 牟临杰 +4 位作者 张兴逵 李俊君 李智高 王向鹏 汤志伟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24年第6期82-87,共6页
目的探索案例教学法(case-based learning,CBL)及基于问题的教学法(problem-based learning,PBL)联合标准化病人(standardized patient,SP)教学法在神经外科研究生培养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8月—2022年8月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 目的探索案例教学法(case-based learning,CBL)及基于问题的教学法(problem-based learning,PBL)联合标准化病人(standardized patient,SP)教学法在神经外科研究生培养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8月—2022年8月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外科专业3个年级研究生共60名,按入科顺序分为传统教学组、CBL+PBL组及CBL+PBL+SP组,每组20名。进行3个月的入科培训后对学生的综合考核成绩、临床技能、病历质量、SP评价及自我感知能力进行评价。结果 CBL+PBL组、CBL+PBL+SP组课后的基本理论、病例分析成绩均优于传统教学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CBL+PBL+SP组的查体、腰穿及影像资料判读均优于其他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BL+PBL组与CBL+PBL+SP组的病历书写成绩均优于传统教学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CBL+PBL组与CBL+PBL+SP组的SP综合评价成绩、学生满意度、技能和知识吸收能力、医患沟通技巧、学习动机、理解力、师生互动、课程所花时间、课后考试、临床思维能力、自学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及完成课题能力均优于传统教学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BL+PBL联合SP教学法在提高研究生临床操作技能、医患沟通技巧、知识理解及吸收能力等方面具有一定优势,是一种更有效的研究生培养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BL PBL sp 研究生 神经外科 教学模式 临床技能 自我感知能力
下载PDF
PTED治疗LDH后IL-10、IL-8及SP水平变化及其与神经功能恢复的关系
10
作者 杨朔 刘智伟 +4 位作者 白晓亮 康亚娟 陆芳 孔亚荣 薛广 《分子诊断与治疗杂志》 2024年第10期1827-1831,共5页
目的探讨经皮椎间孔镜椎间盘切除术(PTED)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LDH)后白细胞介素-10(IL-10)、白细胞介素-8(IL-8)及P物质(SP)水平的变化及其与神经功能恢复的关系。方法选取2022年1月至2024年1月保定市第一中心医院收治的131例LDH患者,... 目的探讨经皮椎间孔镜椎间盘切除术(PTED)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LDH)后白细胞介素-10(IL-10)、白细胞介素-8(IL-8)及P物质(SP)水平的变化及其与神经功能恢复的关系。方法选取2022年1月至2024年1月保定市第一中心医院收治的131例LDH患者,按照不同治疗术式分为对照组[传统开窗减压髓核摘除术(ODD),n=65)]、试验组(PTED,n=66),比较两组围手术期指标、术前、术后3个月腰椎活动功能(腰椎前屈、后伸、左侧屈、右侧屈活动度)、疼痛程度[视觉模拟评分法评分(VAS)]、脊柱功能[腰椎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腰背肌生物力学性能[腰背屈伸比(F/E)、伸展平均功率(AP)、峰力矩(PT)]、实验室指标(IL-10、IL-8及SP水平)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试验组手术、住院、下床时间、切口长度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3个月腰椎前屈、后伸、左侧屈、右侧屈活动度均升高,且试验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3个月VAS、ODI评分均下降,且试验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3个月的AP、PT均升高,且试验组高于对照组,两组术后3个月的F/E均降低,且试验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3 d的IL-10、IL-8及SP水平均降低,且试验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并发症总发生率(7.57%)明显比对照组并发症总发生率(20.00%)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PTED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后IL-8及SP水平与ODI评分呈正相关关系,IL-10水平与ODI评分呈负相关关系(P<0.05)。结论相较于ODD,PTED治疗LDH疗效更佳,可有效促进患者神经功能恢复,降低血清IL-10、IL-8、SP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TED 腰椎间盘突出症 IL-10 IL-8 sp 神经功能
下载PDF
双波长激光联合生物陶瓷材料iRoot SP辅助磨牙根管治疗效果分析
11
作者 王冕 姚莉莉 +2 位作者 韩爽 笪海芹 侯颖 《上海口腔医学》 CAS 2024年第4期421-425,共5页
目的:探讨双波长激光联合生物陶瓷材料iRoot SP辅助磨牙根管治疗的效果。方法:选择2020年1月—2023年6月收治的104例磨牙根管治疗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每组52例。对照组采用iRoot SP糊剂进行根管充填,试验组以双波... 目的:探讨双波长激光联合生物陶瓷材料iRoot SP辅助磨牙根管治疗的效果。方法:选择2020年1月—2023年6月收治的104例磨牙根管治疗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每组52例。对照组采用iRoot SP糊剂进行根管充填,试验组以双波长激光(Nd:YAG和Er:YAG)联合iRoot SP糊剂进行治疗。比较2组总有效率、疼痛程度及并发症,观察治疗前、治疗后6周及12周的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7(IL-17)、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出血指数(bleeding index,BI)、牙周探诊深度(depth of periodontal probing,PD)和临床附着水平(clinical attachment level,CAL)。采用SPSS 22.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试验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根管填充后疼痛程度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治疗后6、12周的IL-6、IL-17、TNF-α、BI、PD和CAL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双波长激光联合生物陶瓷材料iRoot SP辅助磨牙根管治疗效果较为理想,有利于减轻牙周炎症和疼痛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波长激光 生物陶瓷材料iRoot sp 磨牙 根管治疗 疼痛 炎性因子
下载PDF
牙体牙髓病根管治疗应用iRoot SP冷侧法的效果
12
作者 王珺 吉凯 +2 位作者 高波 刘琳 杨婷 《武警医学》 CAS 2024年第3期226-229,共4页
目的探讨牙体牙髓病根管治疗应用iRoot SP冷侧法的效果。方法筛选2018-06至2020-06在解放军总医院京南医疗区就诊的牙体牙髓病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50例,均进行根管治疗,其中对照组充填根管采用热牙胶垂直加压法,试验... 目的探讨牙体牙髓病根管治疗应用iRoot SP冷侧法的效果。方法筛选2018-06至2020-06在解放军总医院京南医疗区就诊的牙体牙髓病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50例,均进行根管治疗,其中对照组充填根管采用热牙胶垂直加压法,试验组采用iRoot SP冷侧法。比较两组根管充填效果、临床总有效率、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及咀嚼功能。结果两组治疗后根管充填效果和临床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治疗后1周[(4.13±0.79)vs.(5.11±0.98)]及1个月[(2.45±0.37)vs.(3.11±0.67)]VAS评分低于对照组,治疗后咬合力[(131.25±11.21)lbs vs.(120.34±14.09)lbs]及咀嚼效率[(90.12±4.13)%vs.(78.98±7.45)%]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根管治疗牙体牙髓病中应用iRoot SP冷侧法的充填效果和疗效与热牙胶垂直加压法基本相同,但iRoot SP冷侧法在减轻患者疼痛,改善咀嚼功能方面更具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体牙髓病 根管治疗 iRoot sp冷侧法 垂直加压法 咀嚼 疼痛
下载PDF
基于针灸推拿专升本专业教学特点探讨PBL联合SP教学法在针灸临床学的应用 被引量:2
13
作者 罗磊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24年第1期50-52,共3页
随着我国中医学的迅速发展,对高等医学的教育要求越来越高,各大高校也逐步认识到教学方法改革创新的必要性,我国的医学教育已经逐步将重点放到对学生职业素质和职业能力的培养之上。针灸推拿专升本专业学生学情分析有别于其他全日制本科... 随着我国中医学的迅速发展,对高等医学的教育要求越来越高,各大高校也逐步认识到教学方法改革创新的必要性,我国的医学教育已经逐步将重点放到对学生职业素质和职业能力的培养之上。针灸推拿专升本专业学生学情分析有别于其他全日制本科生,生源的特殊性决定了其教学过程应有别于其他专业学生。针对针灸推拿专升本专业学生开设针灸临床学这门综合性和临床实践性较强的专业课程,用问题式学习(PBL)教学法提出问题,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并结合相关的学情分析,提高学生的学习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的临床综合应用能力,以期培养真正的实用型人才;同时联合标准化病人(SP)教学法模拟问题,培养学生实际临证思辨能力,进而加强学生理论与临床的衔接能力,增强学生的针灸综合临证思辨能力及医患沟通能力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专升本 针灸临床学 PBL教学法 sp教学法 教学改革
下载PDF
技术性贸易壁垒对我国农产品的出口影响分析——以SPS措施为例
14
作者 华红娟 潘佳慧 王晓蓉 《天津农业科学》 CAS 2024年第8期67-74,共8页
入世23年以来,我国农产品出口规模持续扩大、出口品类日益丰富、出口结构日益完善。SPS措施因其设置和实施的隐蔽性及灵活性,被许多国家用来降低风险和防止其他国家农产品流入本国市场。我国对SPS措施认知尚浅,在农产品的检验检疫标准... 入世23年以来,我国农产品出口规模持续扩大、出口品类日益丰富、出口结构日益完善。SPS措施因其设置和实施的隐蔽性及灵活性,被许多国家用来降低风险和防止其他国家农产品流入本国市场。我国对SPS措施认知尚浅,在农产品的检验检疫标准和品质上与发达国家存在差距,使得我国农产品在全球贸易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本研究采用2002—2022年我国向主要贸易伙伴国的农产品出口数据,实证评估SPS措施对我国农产品出口的影响。结果表明,虽然SPS措施在短期内会抑制我国农产品出口,但从长远看,SPS措施能倒逼农产品企业提高质量标准,有利于推动我国农产品出口贸易,并且这种正向作用是逐步深化的。基于此,为更好地推动我国农产品出口,政府需建立完善的SPS措施风险警示制度和严密的农产品质量安全规范体系,协助企业开拓新兴市场;行业协会需发挥监督指导作用,参与国际标准制定;农业企业应开展技术创新和品牌建设,获取国际认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pS措施 农产品出口 贸易效应 固定效应模型
下载PDF
SPS烧结双主相Sm_(2)Co_(17)-Ce_(2)Co_(17)复合永磁体的微观组织
15
作者 徐成福 傅森杨 +5 位作者 马冬冬 顾正飞 马垒 阳永泉 高新强 刘荣进 《材料热处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40-47,共8页
研究了放电等离子烧结(SPS)工艺和退火温度对双主相Sm_(2)Co_(17)-Ce_(2)Co_(17)复合永磁体微观组织的影响。结果表明:制备双主相Sm_(2)Co_(17)-Ce_(2)Co_(17)复合永磁体的最佳SPS工艺为:烧结温度750℃、压强64 MPa、烧结时间10 min,这... 研究了放电等离子烧结(SPS)工艺和退火温度对双主相Sm_(2)Co_(17)-Ce_(2)Co_(17)复合永磁体微观组织的影响。结果表明:制备双主相Sm_(2)Co_(17)-Ce_(2)Co_(17)复合永磁体的最佳SPS工艺为:烧结温度750℃、压强64 MPa、烧结时间10 min,这样有利于减少稀土元素之间的扩散。退火可使烧结后磁体中存在的非晶相晶化。退火温度越高,双主相磁体中的稀土元素之间越容易相互扩散,Ce原子易扩散到Sm_(2)Co_(17)相中取代Sm原子,而Sm原子扩散到Ce_(2)Co_(17)相中取代Ce原子的机会就相对较少些,且在Sm_(2)Co_(17)相与Ce_(2)Co_(17)相的边界处形成一个过渡的富稀土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主相Sm_(2)Co_(17)-Ce_(2)Co_(17)复合永磁体 放电等离子烧结(spS) 退火温度 微观组织
下载PDF
iRoot SP单尖法根管充填对牙体牙髓病患者的疗效及对疼痛、炎症反应的影响
16
作者 刘健 陈思宇 陈乙朴 《中南医学科学杂志》 CAS 2024年第5期857-860,共4页
目的 探讨iRoot SP单尖法根管充填对牙体牙髓病患者的疗效及对疼痛、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 选取106例牙体牙髓病患者,随机均分为常规组和观察组。常规组采用AHplus根充糊剂填充治疗,观察组采用iRoot SP单尖法根管充填治疗,两组均治疗3... 目的 探讨iRoot SP单尖法根管充填对牙体牙髓病患者的疗效及对疼痛、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 选取106例牙体牙髓病患者,随机均分为常规组和观察组。常规组采用AHplus根充糊剂填充治疗,观察组采用iRoot SP单尖法根管充填治疗,两组均治疗3个月。比较两组患者根管填充时间、恢复时间、临床疗效、疼痛、炎症反应白细胞介素-6(IL-6)、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患者根管填充时间、恢复时间短于常规组(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常规组(P<0.05)。术后,两组患者IL-6与hs-CRP水平较术前均上升,且观察组低于常规组(P<0.05),观察组疼痛感低于常规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常规组(P<0.05)。结论 iRoot SP单尖法根管充填治疗牙体牙髓病,能够缩短患者填充时间、恢复时间,提高疗效,降低炎症反应,缓解患者的疼痛感,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具有一定的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Root sp单尖法根管充填 AHplus根充糊剂填充 牙体牙髓病 疼痛 炎症反应
下载PDF
SPS监管差异对中国果蔬类农产品出口贸易的影响——基于农药最大残留限量标准视角
17
作者 董银果 吴宇森 《农林经济管理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99-308,共10页
利用2022年中国对157个国家(地区)出口50种果蔬类农产品贸易数据,采用Heckman两阶段模型,基于农药最大残留限量(MRLs)视角,实证分析SPS监管差异对中国果蔬类农产品出口贸易的影响。结果表明:SPS监管差异抑制中国果蔬类农产品出口的二元... 利用2022年中国对157个国家(地区)出口50种果蔬类农产品贸易数据,采用Heckman两阶段模型,基于农药最大残留限量(MRLs)视角,实证分析SPS监管差异对中国果蔬类农产品出口贸易的影响。结果表明:SPS监管差异抑制中国果蔬类农产品出口的二元边际,即贸易成本效应大于竞争优势效应,贸易成本效应抑制扩展边际和集约边际,而竞争优势效应仅促进集约边际;SPS监管差异对中国向发达国家出口以及对蔬菜农产品出口的抑制作用更大;杀菌剂监管差异对集约边际和扩展边际均具有抑制作用,而杀虫剂监管差异仅抑制集约边际。据此,提出对标国际高标准SPS措施、帮助中小型企业克服技术难关、宣传食品安全理念等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pS监管差异 农药最大残留限量 果蔬类农产品 出口二元边际
下载PDF
PBL教学法联合SP在心胸外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的应用
18
作者 李建涛 孙浩亮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24年第16期42-46,共5页
目的评价以问题为导向的学习(problem-based learning,PBL)与标准化病人(standardized patients,SP)联合教学法在心胸外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21年6月-2023年6月80名在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胸外科参加... 目的评价以问题为导向的学习(problem-based learning,PBL)与标准化病人(standardized patients,SP)联合教学法在心胸外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21年6月-2023年6月80名在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胸外科参加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住院医师随机分成2组,试验组采用PBL教学法联合SP,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法,通过理论、技能考试及问卷调查评估教学效果。结果试验组出科技能考试为(80.23±0.92)分,总成绩为(80.48±0.54)分均高于对照组[出科技能考试(75.33±0.54)分及总成绩(78.23±0.4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对2组住培医师进行个人综合能力提高自我评定问卷调查,在提高自主学习能力、提高医患沟通能力、提高临床思维及提高自我学习兴趣选项中,试验组选择是的人数分别为34(85.00%)、31(77.50%)、31(77.50%)、34(85.00%),对照组选择是的人数分别为26(65.00%)、16(40.00%)、18(45.00%)、19(47.50%),试验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BL教学法联合SP在心胸外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教学中更有利于提高教学效果并赢得了学生的认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BL sp 心胸外科临床教学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 联合教学法 教学法改革
下载PDF
SP结合Workshop教学法在针灸实训课中的应用
19
作者 王友刚 高大红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24年第19期7-9,共3页
目的研究标准化病人(Standardized patient,SP)结合工作坊(Workshop)教学法在针灸实训课中的应用效果,探索更高效的教学方法。方法选择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实习生40名,随机分为SP结合Workshop教学组、传统教学模式(Lecture-bas... 目的研究标准化病人(Standardized patient,SP)结合工作坊(Workshop)教学法在针灸实训课中的应用效果,探索更高效的教学方法。方法选择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实习生40名,随机分为SP结合Workshop教学组、传统教学模式(Lecture-based learning,LBL)组,各20名。分别进行授课后,采用理论考试、操作考试及不记名教学效果问卷调查进行评价并统计。结果SP结合Workshop教学组理论考试和病案分析题成绩均显著高于LBL组、对教学效果的评价显著优于LBL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SP结合Workshop教学法能更好地提高学生针刺操作的能力和学习兴趣、促进师生交流并提高学生学习能力,是一种更加高效的教学方法,为针灸学科实训课教学了提供新思路、新方法,便于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p教学法 Workshop教学法 针灸实训课 教学改革
下载PDF
退火对SP-700合金板材组织、织构和力学性能各向异性的影响
20
作者 赵天章 杨震 +3 位作者 王珏 韩颖杰 付和国 庾雅集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797-811,共15页
通过光学显微镜(OM)、电子背散衍射(EBSD)及单向拉伸测试等方法,研究了退火温度对SP-700合金板材微观组织、织构和力学性能各向异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退火温度的升高,SP-700合金板材的晶粒等轴化程度提高;当退火温度为780℃时,退火织... 通过光学显微镜(OM)、电子背散衍射(EBSD)及单向拉伸测试等方法,研究了退火温度对SP-700合金板材微观组织、织构和力学性能各向异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退火温度的升高,SP-700合金板材的晶粒等轴化程度提高;当退火温度为780℃时,退火织构类型基本不变;当退火温度为860℃时,初生α相向次生α相的转变形成了新的织构;经900℃退火后,组织类型转变为网篮组织,织构类型为棱锥织构和R型织构。α相的棱锥织构取向是造成原始板材力学性能各向异性的原因;晶内亚结构在变形初期对滑移系的阻碍作用影响了板材在不同方向上的室温强度;随退火温度的升高,晶内亚结构的消除和新的织构取向的产生导致力学性能各向异性增强。此外,晶粒形貌和相含量的差异也会导致各向异性的变化。原始板材的断裂机制均为韧性断裂,且不同方向的断口特征略有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退火 sp-700合金板材 微观组织 织构 力学性能 各向异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