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探讨"Y"型支架技术辅助弹簧圈栓塞基底动脉尖部宽颈动脉瘤技术难点及难治病例的处置方法。方法回顾分析2008年1月至2011年1月6例"Y"型支架技术辅助弹簧圈栓塞基底动脉尖部宽颈破裂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6例患...目的探讨"Y"型支架技术辅助弹簧圈栓塞基底动脉尖部宽颈动脉瘤技术难点及难治病例的处置方法。方法回顾分析2008年1月至2011年1月6例"Y"型支架技术辅助弹簧圈栓塞基底动脉尖部宽颈破裂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6例患者术前均行CTA、MRA或DSA检查明确诊断,动脉瘤直径>10 mm 1例,5~10 mm 4例,3~5 mm 1例,均采用"Y"型支架技术辅助弹簧圈栓塞治疗。结果术中共用支架11枚,其中Neuroform支架9枚,Enterprise支架2枚。所有患者动脉瘤均得到致密栓塞,其中4例"Y"型支架技术构建顺利,2例出现支架移位,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正规熟练地操作,合适支架的选用,可以使"Y"型支架技术辅助治疗基底动脉宽颈动脉瘤并发症降至最低。展开更多
目的:初步探讨 Y 型硅酮气道支架置入治疗气管下段、气管隆突、双主支气和气管食管瘘等复合病变的可行性和疗效。方法根据气道复合病变的特殊解剖结构,设计并裁剪气道 Y 型硅酮支架,在全麻硬质支气管镜引导下,对7例气道复合病变患...目的:初步探讨 Y 型硅酮气道支架置入治疗气管下段、气管隆突、双主支气和气管食管瘘等复合病变的可行性和疗效。方法根据气道复合病变的特殊解剖结构,设计并裁剪气道 Y 型硅酮支架,在全麻硬质支气管镜引导下,对7例气道复合病变患者置入 Y 型硅酮支架7枚。结果 Y 型硅酮支架均一次性置入成功,7例患者置入内支架后症状均缓解,呼吸困难分级由Ⅲ~Ⅳ级改善为0~Ⅱ级,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高流量吸氧时的77.0%~90.0%[平均为(84.1±4.5)%]提高至自然呼吸时的90.0%~99.0%[平均为(94.1±2.9)%],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00),主要并发症为咳嗽、异物感、胸痛、肉芽形成和痰液潴留。结论气道 Y 型硅酮支架置入能有效解除气道复合病变,技术可行,操作相对简单、安全,近期疗效可靠,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展开更多
文摘目的探讨"Y"型支架技术辅助弹簧圈栓塞基底动脉尖部宽颈动脉瘤技术难点及难治病例的处置方法。方法回顾分析2008年1月至2011年1月6例"Y"型支架技术辅助弹簧圈栓塞基底动脉尖部宽颈破裂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6例患者术前均行CTA、MRA或DSA检查明确诊断,动脉瘤直径>10 mm 1例,5~10 mm 4例,3~5 mm 1例,均采用"Y"型支架技术辅助弹簧圈栓塞治疗。结果术中共用支架11枚,其中Neuroform支架9枚,Enterprise支架2枚。所有患者动脉瘤均得到致密栓塞,其中4例"Y"型支架技术构建顺利,2例出现支架移位,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正规熟练地操作,合适支架的选用,可以使"Y"型支架技术辅助治疗基底动脉宽颈动脉瘤并发症降至最低。
文摘目的:初步探讨 Y 型硅酮气道支架置入治疗气管下段、气管隆突、双主支气和气管食管瘘等复合病变的可行性和疗效。方法根据气道复合病变的特殊解剖结构,设计并裁剪气道 Y 型硅酮支架,在全麻硬质支气管镜引导下,对7例气道复合病变患者置入 Y 型硅酮支架7枚。结果 Y 型硅酮支架均一次性置入成功,7例患者置入内支架后症状均缓解,呼吸困难分级由Ⅲ~Ⅳ级改善为0~Ⅱ级,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高流量吸氧时的77.0%~90.0%[平均为(84.1±4.5)%]提高至自然呼吸时的90.0%~99.0%[平均为(94.1±2.9)%],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00),主要并发症为咳嗽、异物感、胸痛、肉芽形成和痰液潴留。结论气道 Y 型硅酮支架置入能有效解除气道复合病变,技术可行,操作相对简单、安全,近期疗效可靠,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