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重述、疗愈与告别——鲁迅的创伤体验与《野草》写作
1
作者 刘志权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35-145,共11页
《野草》处于前期鲁迅向后期鲁迅转型的过渡期,借此探究鲁迅这一阶段的心路历程,对理解鲁迅有重要意义。种种迹象表明,《新青年》团体的解散及兄弟失和事件的双重打击,对鲁迅造成了心理创伤并导致了《野草》的形成。从妙手偶得的《秋夜... 《野草》处于前期鲁迅向后期鲁迅转型的过渡期,借此探究鲁迅这一阶段的心路历程,对理解鲁迅有重要意义。种种迹象表明,《新青年》团体的解散及兄弟失和事件的双重打击,对鲁迅造成了心理创伤并导致了《野草》的形成。从妙手偶得的《秋夜》到《影的告别》到最终的《题辞》,显示了《野草》作为“告别过去”的创伤见证书写的定位;过去的生命、死去的生命及朽腐的生命的三分法,以及黑暗、死亡与深渊意象,构成了《野草》创伤写作的重要内涵。与许广平的爱情帮助鲁迅走出孤寂的“独头茧”,后期《野草》中的“腊叶”“野蓟”以及现实中悬挂安特来夫像的行为,见证了鲁迅创伤的愈合。鲁迅终于走进光明,结束了向内的自我剖析,开始了“文明批评”与“社会批评”的新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伤心理 《野草》 文明批评
下载PDF
“摩罗”复现和“心声”再起——鲁迅早期的诗歌经验与《野草》的写作
2
作者 宋夜雨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57-168,共12页
“声”对于鲁迅的文学起源具有重要的意义。留日早期,正是注意到“诗力”与“心声”之间的有机关联,鲁迅才弃医从文,进而投入“新生”的文学事业中;五四时期,随着一种文化政治的兴起,为了唤起更多的“真的声音”,一个“呐喊”的鲁迅也... “声”对于鲁迅的文学起源具有重要的意义。留日早期,正是注意到“诗力”与“心声”之间的有机关联,鲁迅才弃医从文,进而投入“新生”的文学事业中;五四时期,随着一种文化政治的兴起,为了唤起更多的“真的声音”,一个“呐喊”的鲁迅也随之到来。可以说,“声”之探求构成了鲁迅人生展开的主要线索。如果说“呐喊”的鲁迅对应着一个外发性的启蒙自我,那么,《野草》的写作则意味着鲁迅经历了一次“声”的内转,即他通过自我内在声音的设定,完成了“心声”的找寻。在《野草》的写作过程中,鲁迅重新唤醒了早期的“心声”机制,“摩罗诗人”的重现不仅影响到了《野草》的写作方式,也参与到具体的文本构成。由此,鲁迅既重新“听得自己的心音”,也完成了自我的新生,进而以一种崭新的主体姿态投入对“无声的中国”的批判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鲁迅 心声 《野草》 摩罗诗人 诗歌经验
下载PDF
Understanding Wild Grass by Talking to Oneself:Lu Xurf s Yecao through the Lens of Ziyan Ziyu and the Prism of the Past
3
作者 Jon Eugene von Kowallis 《Frontiers of Literary Studies in China-Selected Publications from Chinese Universities》 2019年第2期171-199,共29页
This article makes a reinterpretation of Lu Xun's acclaimed prose poetry collection Yecao (Wild grass), written between 1924-27, by reading it in conjunct!on with a rediscovered prototype consisting of seven piece... This article makes a reinterpretation of Lu Xun's acclaimed prose poetry collection Yecao (Wild grass), written between 1924-27, by reading it in conjunct!on with a rediscovered prototype consisting of seven pieces published in Guomin gongbao (The citizen's gazette) between August and September 1919 under the title Ziyan ziyu (Talking to oneself). Lu Xunl baihua prose style had advanced considerably in the interim, but the author discerns a degree of thematic overlap between the two collections, on the basis of which he proposes answers to key questions that have been asked about Yecao since its first publication, concluding that it is still as fresh and avant-garde a collection to readers today as it was nearly one hundred years ago.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U Xun (1881-1936) yecao Wild Grass CHINESE PROSE POETRY sanwen shi modern CHINESE literature May Fourth New Culture Movement
原文传递
从《呐喊·自序》到《野草·题辞》——鲁迅特定时段生命体验片谈 被引量:1
4
作者 陈留生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39-149,共11页
对于鲁迅而言,从1922年到1927年,这是一段特殊的生命历程,鲁迅在1922年写成了《呐喊·自序》,1927则写出了《野草·题辞》。鲁迅在这期间的生命体验值得研究。鲁迅的《呐喊·自序》,既是他1922年时刻特定心理的映射,也是他... 对于鲁迅而言,从1922年到1927年,这是一段特殊的生命历程,鲁迅在1922年写成了《呐喊·自序》,1927则写出了《野草·题辞》。鲁迅在这期间的生命体验值得研究。鲁迅的《呐喊·自序》,既是他1922年时刻特定心理的映射,也是他此前生命与创作的总结。而《野草·题辞》,不仅是他在1927年时刻心境的流泻,更是他“彷徨期”生活与创作的回望。在此时段,他做了告别旧我,走向新我的艰难探索,其心理变迁值得研究,而多次出现的“大欢喜”意象是《野草·题辞》最为重要的关键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呐喊·自序 野草·题辞 鲁迅 生命体验 大欢喜
下载PDF
“过客”与“独语者”——鲁迅《野草》和何其芳《画梦录》比较研究 被引量:5
5
作者 王吉鹏 张娟 《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3期37-42,共6页
《野草》和《画梦录》分别是鲁迅和何其芳具有重要意义的散文诗作品。他们在思想上具有相同的精神特质 ,就是知识分子在革命低潮期找不到出路的孤独和彷徨。但是二者又有着本质的不同。同时 。
关键词 鲁迅 何其芳 《野草》 《画梦录》 比较
下载PDF
都市视角下的鲁迅《野草》重释 被引量:4
6
作者 张娟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148-153,共6页
《野草》是鲁迅研究的一个重镇,前人从不同角度对这部散文诗集做出不同意义向度的阐发,但极少从都市角度认识。反观《野草》写作,和鲁迅的北京生活体验息息相关。其中的一部分作品可以看到鲁迅作为"都市漫游者"对城市灰暗面... 《野草》是鲁迅研究的一个重镇,前人从不同角度对这部散文诗集做出不同意义向度的阐发,但极少从都市角度认识。反观《野草》写作,和鲁迅的北京生活体验息息相关。其中的一部分作品可以看到鲁迅作为"都市漫游者"对城市灰暗面的思考,对市民社会世态人情的揭露和城市发展中物质至上的诙谐批判,另一部分偏重灵魂表达的作品则以现代性的思想、西方式的表现方式体现出城市发展的内在驱动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都市 鲁迅《野草》 重释
下载PDF
《野草》中黑色与白色意象的审美解读 被引量:2
7
作者 郭运恒 《周口师范学院学报》 CAS 2006年第4期13-16,共4页
文章试图从一种全新的角度来解读《野草》与鲁迅。首先通过文本细读,对《野草》中的黑色与白色进行审美解读,运用颜色及心理学方面的有关知识探讨黑色与白色的心理蕴涵;其次通过归纳总结,概括出两种具有不同心理特征的颜色类型,并从心... 文章试图从一种全新的角度来解读《野草》与鲁迅。首先通过文本细读,对《野草》中的黑色与白色进行审美解读,运用颜色及心理学方面的有关知识探讨黑色与白色的心理蕴涵;其次通过归纳总结,概括出两种具有不同心理特征的颜色类型,并从心理学及哲学的角度加以分析;最后得出结论,描绘出《野草》时期鲁迅心理图景的另一个侧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野草》 黑色 白色 意象 审关
下载PDF
《野草》、《圣经》与鲁迅对尼采戏仿的承袭 被引量:1
8
作者 刘成群 韩梦飞 《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08年第6期1-5,共5页
《野草》中含有大量的《圣经》因素。文体上有许多共同点,尼采对《圣经》的戏仿之作《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在这之中起了一种媒介的作用。《圣经》把一些文体特点通过《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传染"给了《野草》,在这方面,能... 《野草》中含有大量的《圣经》因素。文体上有许多共同点,尼采对《圣经》的戏仿之作《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在这之中起了一种媒介的作用。《圣经》把一些文体特点通过《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传染"给了《野草》,在这方面,能看出尼采对鲁迅的影响。鲁迅曾受尼采的哲学影响很大,崇尚个性精神和意志主义,但他对尼采极端的个人主义却始终保留意见,因为在他的思想世界里人道关怀或救世思想始终都占据着非常重要的位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野草》 《圣经》 戏仿 《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
下载PDF
《野草》、《女神》文学意象之比较 被引量:2
9
作者 杨爱芹 《青海民族学院学报(教育科学版)》 2004年第1期62-65,共4页
在审美意象的使用上,鲁迅与郭沫若是有差异的,本文以他们最具个性表达的《野草》与《女神》为例做了比较,鲁迅笔下的审美意象呈冷色调、细微精警、多象征性意象;郭沫若笔下的审美意象较为热烈、大气磅礴、多自然意象。审美意象的差异实... 在审美意象的使用上,鲁迅与郭沫若是有差异的,本文以他们最具个性表达的《野草》与《女神》为例做了比较,鲁迅笔下的审美意象呈冷色调、细微精警、多象征性意象;郭沫若笔下的审美意象较为热烈、大气磅礴、多自然意象。审美意象的差异实际上是创作风格、审美趣味不同的延伸,是由多种原因造成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野草》 《女神》 文学意象 比较文学
下载PDF
鲁迅的创作心态与《野草》 被引量:1
10
作者 胡福君 《湘潭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01年第4期86-88,共3页
《野草》是鲁迅作品世界中最具魅力最难解读的作品。《野草》是鲁迅写自己的 ,也是写给自己看的书 ,它忠实地记录了中国人由传统走向现代的痛苦的灵魂挣扎。《野草》是客观情势的变化在作者内心的反映 ,它是作者创作心态大的变化期的独... 《野草》是鲁迅作品世界中最具魅力最难解读的作品。《野草》是鲁迅写自己的 ,也是写给自己看的书 ,它忠实地记录了中国人由传统走向现代的痛苦的灵魂挣扎。《野草》是客观情势的变化在作者内心的反映 ,它是作者创作心态大的变化期的独特的艺术结晶。它的产生昭示了一种超越文体学的文学现象 ,它代表着一种新的美学精神 ;它是新的艺术形式对新的心理经验和审美空间的召唤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评论 《野草》 艺术形式 散文诗 象征 鲁迅 创作心态
下载PDF
无法逃避的虚无主义——《野草》的哲学意蕴简析
11
作者 李盛涛 魏子木 《江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06年第1期44-46,共3页
鲁迅在挣脱前现代文化价值体系走向现代性的时间维度中,表现出深刻的虚无主义思想,在《野草》中尤为突出。鲁迅的虚无主义思想表现为存在的困惑和焦虑,它建立在作者个体真实的体验之上,其本质是否定性,它更接近存在的本真状态。其虚无... 鲁迅在挣脱前现代文化价值体系走向现代性的时间维度中,表现出深刻的虚无主义思想,在《野草》中尤为突出。鲁迅的虚无主义思想表现为存在的困惑和焦虑,它建立在作者个体真实的体验之上,其本质是否定性,它更接近存在的本真状态。其虚无主义思想也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后现代主义的某些色调。虚无主义构成了鲁迅的深刻性和复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鲁迅 《野草》 虚无主义
下载PDF
论鲁迅创作与翻译的互动关系——以《野草》与《小约翰》为例 被引量:4
12
作者 贺勤 《理论界》 2019年第10期94-101,共8页
《小约翰》是鲁迅极为推崇的一部欧洲童话小说,也是鲁迅最为得意的译作之一。从文本内容与思想情感来看,《小约翰》与鲁迅的散文诗集《野草》有诸多相通之处,即两个文本之间有着密切的互动关系。《野草》所蕴含的鲁迅的哲学思考,如梦、... 《小约翰》是鲁迅极为推崇的一部欧洲童话小说,也是鲁迅最为得意的译作之一。从文本内容与思想情感来看,《小约翰》与鲁迅的散文诗集《野草》有诸多相通之处,即两个文本之间有着密切的互动关系。《野草》所蕴含的鲁迅的哲学思考,如梦、存在、希望、对人类的爱与恨等,在《小约翰》中也有着相近似的体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鲁迅 《野草》 《小约翰》 创作与翻译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