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冯延巳、晏殊词异同辨 被引量:9
1
作者 胡淑慧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3期38-40,共3页
冯延巳、晏殊是词体发展史上两位重要词人,且其词风表现出较为明显的一脉相承的关系。《阳春集》、《珠玉词》基本属于酒席文学,采用花间词所肇始的艳情题材。但二人艺术个性同中有异,表现在情感基调和深层意蕴、艺术表现手法和方式、... 冯延巳、晏殊是词体发展史上两位重要词人,且其词风表现出较为明显的一脉相承的关系。《阳春集》、《珠玉词》基本属于酒席文学,采用花间词所肇始的艳情题材。但二人艺术个性同中有异,表现在情感基调和深层意蕴、艺术表现手法和方式、意象和境界等诸多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冯延巳 晏殊 词风 艳情
下载PDF
《疮疡经验全书》作者及成书考 被引量:2
2
作者 王一童 任玉兰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1034-1035,1131,共3页
《疮疡经验全书》旧题著者为窦汉卿,但系伪托其名,故该书历来被认为是伪书。本文从该书早期版本的序文、跋文、文中夹注所透露出的作者、成书过程、时间节点等诸多细节着手,并结合《锡山窦氏宗谱》中的宗族传承关系进行分析,认为此书系... 《疮疡经验全书》旧题著者为窦汉卿,但系伪托其名,故该书历来被认为是伪书。本文从该书早期版本的序文、跋文、文中夹注所透露出的作者、成书过程、时间节点等诸多细节着手,并结合《锡山窦氏宗谱》中的宗族传承关系进行分析,认为此书系窦梦麟以家传善本及父亲窦楠的试效方为基础,在其友人的协助下校勘、增补而成。同时对序文及夹注中提及时间节点的分析认为,该书的辑著至晚于嘉靖四十三年(1564)开始,至早于隆庆三年(1569)完成。通过对该书作者及成书过程的考辨,以期为更深入地探讨该书的学术价值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疮疡经验全书》 作者 成书过程
下载PDF
文杏牡丹自不同——论二晏词之异 被引量:1
3
作者 唐红卫 《大庆师范学院学报》 2010年第1期87-90,共4页
二晏父子迥然不同的个性和遭遇导致他们词作中抒发的情感大相径庭。从二晏词作的字、句、篇三方面均可以看出,作为理性的诗人和人生的幸运儿,晏殊抒发的常常是带有人类普遍规律的闲愁;作为纯情的词人和人生的失败者,晏几道抒发的常常是... 二晏父子迥然不同的个性和遭遇导致他们词作中抒发的情感大相径庭。从二晏词作的字、句、篇三方面均可以看出,作为理性的诗人和人生的幸运儿,晏殊抒发的常常是带有人类普遍规律的闲愁;作为纯情的词人和人生的失败者,晏几道抒发的常常是一种不能自已的哀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晏词 晏殊 晏几道 词作
下载PDF
《全宋诗》晏殊、谢薖、谢逸、李彭诗重出考辨
4
作者 陈小辉 《山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年第2期42-47,共6页
《全宋诗》著录诗人九千余人,卷帙浩繁,出之众人,因此不可避免会出现重收诗现象。对此,学界已做了不少修订工作,如陈新等人编著《全宋诗订补》、张如安《〈全宋诗〉订补稿》。近来,通过查阅文献,发现晏殊、谢薖、谢逸、李彭诸人名下还... 《全宋诗》著录诗人九千余人,卷帙浩繁,出之众人,因此不可避免会出现重收诗现象。对此,学界已做了不少修订工作,如陈新等人编著《全宋诗订补》、张如安《〈全宋诗〉订补稿》。近来,通过查阅文献,发现晏殊、谢薖、谢逸、李彭诸人名下还有不少诗歌与他人重出,故很有必要对这些诗的归属加以一一考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宋诗 晏殊 谢薖 谢逸 李彭
下载PDF
莫友芝对清代版本目录学的贡献——以《宋元旧本书经眼录》为中心的考察
5
作者 付星星 《新世纪图书馆》 CSSCI 2011年第2期60-63,共4页
清代贵州大儒莫友芝,富藏书,精校雠,又精目录版本之学,是清末蜚声全国的版本目录学家。论文以《宋元旧本书经眼录》为中心,通过对该书成书过程之梳理,著述体例之分析,学术价值之评定,系统考察了莫友芝对清代版本目录学之贡献,同时也实... 清代贵州大儒莫友芝,富藏书,精校雠,又精目录版本之学,是清末蜚声全国的版本目录学家。论文以《宋元旧本书经眼录》为中心,通过对该书成书过程之梳理,著述体例之分析,学术价值之评定,系统考察了莫友芝对清代版本目录学之贡献,同时也实事求是地指出了该书白璧微瑕之缺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莫友芝 《宋元旧本书经眼录》 版本目录学
下载PDF
思致融情传好句——以晏殊词为例谈叶嘉莹的词学研究
6
作者 唐红卫 《广东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07年第6期87-90,共4页
叶嘉莹先生的著作因其水乳交融的中西文论修养和对作品独到而深刻的领悟,从而在前人基础上常常有很大创新,并在研究理念和方法上给人极大启发。在对晏殊词研究上,叶先生以情中有思的意境、伤感中的旷达、文本丰富的潜能、祝颂词的重新... 叶嘉莹先生的著作因其水乳交融的中西文论修养和对作品独到而深刻的领悟,从而在前人基础上常常有很大创新,并在研究理念和方法上给人极大启发。在对晏殊词研究上,叶先生以情中有思的意境、伤感中的旷达、文本丰富的潜能、祝颂词的重新评价等方面有重大创新,从而使新中国以后倍受冷落的晏殊词重新受到人们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晏殊 叶嘉莹 词学研究
下载PDF
林纾《韩柳文研究法》的学术史意义
7
作者 刘城 马丽君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年第3期65-71,共7页
关于林纾的《韩柳文研究法》,学界至今未给予足够重视,学者也多只在论及林纾的古文理论或赏析韩柳文艺术时加以引用论证。事实上,《韩柳文研究法》虽残留有传统古文评点的痕迹,却深受近代学术思想的影响。该书以韩柳文并重,是对自宋迄... 关于林纾的《韩柳文研究法》,学界至今未给予足够重视,学者也多只在论及林纾的古文理论或赏析韩柳文艺术时加以引用论证。事实上,《韩柳文研究法》虽残留有传统古文评点的痕迹,却深受近代学术思想的影响。该书以韩柳文并重,是对自宋迄清争论不休的韩柳优劣论的反驳,同时也标志着林纾对桐城派古文理论的修正,更是其毕生"力延古文之一线"主张的具体实践之一。更重要的是,它是第一部独以韩柳文为整体加以研究的理论著作,其研究视角与命名方式的独创,在韩柳文研究史上具有道夫先路的学术史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纾 《韩柳文研究法》 韩愈 柳宗元 古文理论
下载PDF
洪秀全妇女思想之“耶儒合流”——以“一言两书”为例 被引量:1
8
作者 廖胜 王晓南 《绵阳师范学院学报》 2007年第6期90-98,共9页
《劝世良言》、《钦定旧遗诏圣书》和《钦定前遗诏圣书》对洪秀全思想影响巨大,洪秀全“男女平等”思想、禁止奸淫妇女和反对淫乱思想、“为妇之道”思想、多妻制思想、对待女奴婢的思想以及妇女贞节观皆同这三本书有着直接的渊源关系,... 《劝世良言》、《钦定旧遗诏圣书》和《钦定前遗诏圣书》对洪秀全思想影响巨大,洪秀全“男女平等”思想、禁止奸淫妇女和反对淫乱思想、“为妇之道”思想、多妻制思想、对待女奴婢的思想以及妇女贞节观皆同这三本书有着直接的渊源关系,它们是洪秀全“耶儒合流”思想的主要来源。但从实质上看,洪秀全的妇女观仍然是中国传统的封建伦理道德观,而且在西方上帝的宗教招牌下有过之而无不及。洪秀全不可能具有男女平等的思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洪秀全 妇女思想 耶儒舍流 来源 影响
下载PDF
黎锦熙的《史传演义举目》与一段被遗忘的小说目录学史
9
作者 刘浩 《新世纪图书馆》 CSSCI 2015年第4期86-90,共5页
伴随着小说研究的兴起,民国学者编制了数量可观的通俗小说书目。这其中绝大部分书目已为当前学界所掌握,但仍有一种重要的小说目却在漫长的时间里一直尘封于民国的报刊中不为人提起,这就是黎锦熙先生的《史传演义举目》。《史传演义举... 伴随着小说研究的兴起,民国学者编制了数量可观的通俗小说书目。这其中绝大部分书目已为当前学界所掌握,但仍有一种重要的小说目却在漫长的时间里一直尘封于民国的报刊中不为人提起,这就是黎锦熙先生的《史传演义举目》。《史传演义举目》上承黄人的《小说小话》,下启孙楷第的《中国通俗小说书目》,是民国通俗小说目录发展的中间环节。《史传演义举目》作为"第五库书目提要之一"直接服务于黎锦熙的语言学研究,在客观上却推进了通俗小说目录的变革,反映了一种学科外力对小说研究的影响。这对当前开展跨学科研究实践具有相当大的启发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史传演义举目》 第五库书目提要 小说目录学史
下载PDF
潜研堂题跋之“四库学”价值刍议 被引量:1
10
作者 郭江龙 《图书馆工作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75-79,共5页
钱大昕是清代乾嘉学术的代表人物之一,被公推为"昭代通儒"。潜研堂题跋主要包括《潜研堂集》所载题跋和《潜研堂金石文跋尾》,考论精详且颇具卓见,并与《四库全书总目》(简称《总目》)存有关联,有其重要的"四库学"... 钱大昕是清代乾嘉学术的代表人物之一,被公推为"昭代通儒"。潜研堂题跋主要包括《潜研堂集》所载题跋和《潜研堂金石文跋尾》,考论精详且颇具卓见,并与《四库全书总目》(简称《总目》)存有关联,有其重要的"四库学"价值。钱氏虽非四库馆臣,但题跋所论亦为《四库全书总目》所援引。其题跋所涉及书目之版本、校雠、刊钞、藏弆等方面皆对《总目》有"规过舛讹,拾遗补阙"之功。此外,潜研堂题跋中亦著录有部分《总目》所未收之书目,有助于后世《续修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等《总目》续编性书目的编纂。因此,钱氏潜研堂题跋一方面为《总目》所援引借鉴,可对《总目》内容进行匡谬补阙;另一方面又补充了《总目》缺载之书目,在客观上裨益于清代以降书志目录谱系的延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潜研堂题跋 四库全书总目 钱大昕
下载PDF
词坛沉寂与“南词”北进——宋初百年词坛考察 被引量:5
11
作者 沈松勤 楼培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04-115,共12页
宋朝立国后的七八十年间,"士大夫乐章顿衰于前日",词坛萧条寥落,其背后体现了政治文化的取向与重南轻北格局。随着北宋大一统政权的深入运行,南方文人士大夫的政治地位逐渐提高,歌伎歌舞佐酒的社会风气日趋盛行,作为南方人的... 宋朝立国后的七八十年间,"士大夫乐章顿衰于前日",词坛萧条寥落,其背后体现了政治文化的取向与重南轻北格局。随着北宋大一统政权的深入运行,南方文人士大夫的政治地位逐渐提高,歌伎歌舞佐酒的社会风气日趋盛行,作为南方人的文学,词的文化生态也日渐成熟。经过近百年的涵养,至仁宗朝,汴京新声竞繁,柳永、张先、晏殊、欧阳修等词人先后由南入北,将词从南方送至北方,取得"南词"北进的重大进展,使汴京成为继西蜀成都、南唐金陵之后的词坛中心,承先启后,融合南北,开创宋词一代新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词坛沉寂 四大词人(柳永 张先 晏殊 欧阳修) “南词”北进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