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本公共服务-人口发展-区域经济耦合协调时空演变——以长三角城市群为例 被引量:3
1
作者 武田艳 黎庆玲 何净净 《地域研究与开发》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21-28,共8页
基于协同发展理论,采用2011—2020年长三角城市群面板数据,运用耦合协调度模型和障碍度模型探究长三角城市群基本公共服务-人口发展-区域经济系统的耦合协调时空演变和影响关联效应。结果表明:(1)2011—2020年长三角城市群基本公共服务... 基于协同发展理论,采用2011—2020年长三角城市群面板数据,运用耦合协调度模型和障碍度模型探究长三角城市群基本公共服务-人口发展-区域经济系统的耦合协调时空演变和影响关联效应。结果表明:(1)2011—2020年长三角城市群基本公共服务、人口发展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呈上升发展态势,其中人口发展水平低于基本公共服务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2)耦合协调度呈上升趋势,85%的城市发展为协调发展状态,2020年较2011年提升22%,空间上呈现“核心高、边缘低”的分布格局。(3)从影响关联程度来看,耦合协调度是由政府投资调控力、经济发展拉动力、人口质量保障力综合作用的结果。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科研技术人员比重、地区生产总值增长率对耦合协调发展水平影响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本公共服务 人口发展 区域经济 耦合协调 长三角城市群
下载PDF
长江上游宜宾江段渔业资源现状研究 被引量:18
2
作者 熊飞 刘红艳 +2 位作者 段辛斌 刘绍平 陈大庆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43-50,共8页
为了解长江上游宜宾江段鱼类群落结构和渔业捕捞现状及变化趋势,为物种和资源保护提供依据,该文对宜宾江段的流刺网和小钩等主要作业渔具的渔获物进行了调查,对渔获物种类组成、捕捞规格和单位捕捞努力量渔获量等进行了统计分析.结... 为了解长江上游宜宾江段鱼类群落结构和渔业捕捞现状及变化趋势,为物种和资源保护提供依据,该文对宜宾江段的流刺网和小钩等主要作业渔具的渔获物进行了调查,对渔获物种类组成、捕捞规格和单位捕捞努力量渔获量等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在宜宾江段共采集到鱼类49种,隶属于3目10科29属,以鲤形目和鲇形目鱼类为主.圆口铜鱼、瓦氏黄颡鱼、异鳔鳅鮀、宜昌鳅鮀和蛇鮈为该江段的优势种.采集到长江上游特有鱼类11种,占鱼类总种数的22.4%,其中一半以上的特有鱼类为偶见种.宜宾江段渔业捕捞规格普遍偏小,大部分捕捞个体体质量在100 g以下,体长在150 m m以下.该江段流刺网和小钩的单位捕捞努力量渔获量仅为每船1~2 kg/d .宜宾江段渔业资源已严重衰退,许多特有鱼类变为偶见种,渔业捕捞渔获量偏低,捕捞规格偏小,建议采取休鱼等措施,促进物种和资源的保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渔业 渔获物 相对重要性指数 特有鱼类 长江上游
下载PDF
会展业与城市协调发展研究--以京津冀与长三角都市圈为例 被引量:38
3
作者 张海洲 陆林 《地域研究与开发》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46-54,共9页
会展业是当前我国都市发展的新要素和明星产业。利用TOPSIS法从城市规模、外贸经济、对外交通、城市环境、旅游发展和会展业发展6个方面综合评价京津冀和长三角两大都市圈26个成员城市的会展业与城市发展的协调水平,并借助Arc GIS软件... 会展业是当前我国都市发展的新要素和明星产业。利用TOPSIS法从城市规模、外贸经济、对外交通、城市环境、旅游发展和会展业发展6个方面综合评价京津冀和长三角两大都市圈26个成员城市的会展业与城市发展的协调水平,并借助Arc GIS软件分析空间格局,进而探讨影响因素和协调机制。结果显示:(1)等级分布上,京津冀城市协调分布较为均匀,长三角呈现"沙漏状"两极化聚集的层次分布。(2)空间分布上,长三角为"一轴(宁、常、锡、苏、沪)两点(杭、甬)"优良协调、北部和中部失调的空间格局;京津冀为核心(京、津)优质协调、协调度南高北低的空间格局。(3)协调机制是会展业子系统与城市系统的同向发展过程,通过会展业子系统与相关子系统进行协调互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会展业 城市 协调发展 都市圈 京津冀 长三角
下载PDF
2012年长江口水域溶解有机碳分布特征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被引量:6
4
作者 邢建伟 线薇微 绳秀珍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74-82,共9页
根据2012年2、5、8和11月长江口4个季节航次综合调查资料,分析了长江口及其邻近海域溶解有机碳(DOC)时空分布特征,探讨了DOC分布与盐度、表观耗氧量(AOU)、化学耗氧量(COD)、叶绿素a以及颗粒有机碳(POC)间的关系。结果表明,2... 根据2012年2、5、8和11月长江口4个季节航次综合调查资料,分析了长江口及其邻近海域溶解有机碳(DOC)时空分布特征,探讨了DOC分布与盐度、表观耗氧量(AOU)、化学耗氧量(COD)、叶绿素a以及颗粒有机碳(POC)间的关系。结果表明,2012年长江口区DOC的浓度范围在0.53~5.21mg/L之间,均值为1.86mg/L。DOC浓度秋季最高,夏季和冬季次之,春季最低。DOC空间分布整体呈现近岸高、远岸低的格局,高值区分布在口门内和近岸水域,外海区DOC浓度随着离岸距离的增加而逐渐降低。各季节DOC空间分布略有差异。DOC与盐度、COD以及POC的相关关系较强,与AOU和叶绿素口相关性较弱。2012年长江口有机碳以DOC为主,DOC对总有机碳(TOC)的平均贡献率为55.8%,其中冬季贡献最大(59.40A),其次为秋季(59.2%)和春季(55.3%),夏季贡献率最低(49.4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解有机碳(DOC) 时空分布 环境因子 长江口
下载PDF
淮河流域和长江中下游流域旱涝年的划分 被引量:4
5
作者 孔海江 吴胜安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30-33,共4页
利用1951—2007年国家气象信息中心提供的756站逐日降水资料,通过计算6—7月降水标准差,确定淮河流域和长江中下游流域降水变率最大的站点,分别计算各站与这两个流域降水变率最大的站点相关系数,把通过显著性检验的站点分别作为淮河流... 利用1951—2007年国家气象信息中心提供的756站逐日降水资料,通过计算6—7月降水标准差,确定淮河流域和长江中下游流域降水变率最大的站点,分别计算各站与这两个流域降水变率最大的站点相关系数,把通过显著性检验的站点分别作为淮河流域和长江中下游流域的代表站。利用两流域代表站的标准化降水指数确定了1951—2007年的旱涝年份:淮河流域的旱年为1952年、1959年、1961年等共10 a,涝年为1954年、1956年、1957年等共9 a;长江中下游流域的旱年为1952年、1958年、1961年等共11 a,涝年为1954年、1969年、1980年等共10 a。结合水文资料进行修订后,确定了1951—2007年淮河流域和长江流域因梅雨季降水而导致的洪涝年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旱涝年 水文分析 代表站 淮河流域 长江中下游流域
下载PDF
改性沸石分离富集-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长江水中镉 被引量:3
6
作者 卓琳 龙良俊 《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 2010年第2期58-60,共3页
采用改性沸石分离富集-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长江水中微量镉,优化了富集和洗脱条件,讨论了干扰离子的影响。方法在0μg^4.00μg范围内线性良好,检出限为0.214μg/L,长江水平行测定的RSD为1.8%,加标回收率为99.0%~104%。
关键词 改性沸石 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 水质 长江
下载PDF
长江下游地区降水50—80d低频分量的次季节预测研究 被引量:4
7
作者 杨秋明 《气象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491-509,共19页
用1979—2000年逐日长江下游降水的50—80d低频分量和全球850hPa低频纬向风主成分,构建了长江下游降水低频分量的次季节预测的扩展复数自回归模型(ECAR)。这种基于数据驱动建模的气候预测方法,不仅能在复数空间上反映全球环流主要低频... 用1979—2000年逐日长江下游降水的50—80d低频分量和全球850hPa低频纬向风主成分,构建了长江下游降水低频分量的次季节预测的扩展复数自回归模型(ECAR)。这种基于数据驱动建模的气候预测方法,不仅能在复数空间上反映全球环流主要低频主分量和长江下游降水低频分量之间的时滞变化信息,而且能更好地描述气候系统的主要分量在低维空间中的变化规律。对2001—2014年长江下游降水低频分量进行次季节逐日变化回报试验的结果表明,50—80d时间尺度的长江下游低频降水分量的预测时效可达52d左右,预报能力明显优于自回归模型(AR),而且6—8月的预报技巧最高。基于全球环流主要50—80d振荡型的发展和变化以及与长江下游低频降水相关的时间演变,对于提前50—60d预报长江下游地区持续多(少)雨过程很有帮助(尤其是夏季),其中,东亚经向三极子型(EAT)是影响长江下游地区季节内降水变化的最主要的环流因子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50—80d振荡 东亚经向三极子型 长江下游低频降水 ECAR预报模型 次季节预测
下载PDF
长江三角洲地区旅游经济时空分异演化 被引量:11
8
作者 宓科娜 叶持跃 +1 位作者 马仁锋 庄汝龙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85-90,共6页
以长江三角洲地区16个城市的旅游经济发展为研究对象,采用标准差、变异系数等方法分析其总体差异及年际变化趋势,利用首位度方法分析城市旅游规模结构演化,揭示旅游经济发展时空分异演化规律,并围绕旅游资源禀赋、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交... 以长江三角洲地区16个城市的旅游经济发展为研究对象,采用标准差、变异系数等方法分析其总体差异及年际变化趋势,利用首位度方法分析城市旅游规模结构演化,揭示旅游经济发展时空分异演化规律,并围绕旅游资源禀赋、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交通条件解析长三角地区旅游经济时空分异影响因素.研究发现:(1)长三角地区旅游经济呈现绝对差异扩大、相对差异减小态势.上海旅游的中心性是导致区域旅游经济差异的主因,初现以上海为中心,杭州、南京、苏州为次级旅游发展中心的主-副中心旅游圈层结构;(2)长三角地区各市旅游经济发展水平与旅游产业地位初现空间分异性,即错位型和匹配型;(3)长三角地区入境游客日趋分散,逐渐由中心城市向外扩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经济 时空差异 协调发展 长江三角洲地区
下载PDF
生态文明视野下长江中下游湿地生态承载力评价 被引量:6
9
作者 崔胜玉 王红瑞 +1 位作者 鲁婷婷 李爱华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7期87-92,107,共7页
在生态文明视野下,提出了区域生态承载力新内涵,创建了人地系统耦合协调模型及状态空间模型,从生态支撑力、资源能源消耗压力以及环境污染排放压力3个方面构建生态文明视野下长江中下游湿地区域生态承载力评价体系,并选取2010年数据进... 在生态文明视野下,提出了区域生态承载力新内涵,创建了人地系统耦合协调模型及状态空间模型,从生态支撑力、资源能源消耗压力以及环境污染排放压力3个方面构建生态文明视野下长江中下游湿地区域生态承载力评价体系,并选取2010年数据进行定量评价。研究表明:(1)研究区德安县、湖口县、南县以及永修县4个县市为超载失调区,新建县等10县市为可载失调区,进贤县及武汉等10个县市为可载较协调区,安庆县等15个县市为微超载较协调区;(2)生态承载力超载失调区域全部位于洞庭湖湿地区与鄱阳湖湿地区,而可载失调区域则比较分散,基本位于长江干流湿地区以及鄱阳湖湿地区东部;(3)利用SEPI模型分析,洞庭湖、鄱阳湖湿地区、江汉湖群湿地区以及长江下游干流湿地区县市经济社会压力的特点都是偏重环境污染。综合以上分析结果,提出了发展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地 生态承载力 生态文明建设 长江中下游
下载PDF
长江中下游河势控制研究 被引量:4
10
作者 胡春燕 候卫国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3期11-15,共5页
沿长江经济带的快速发展对长江河势稳定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而以三峡水库为核心的上游干支流控制性水库在发挥巨大综合效益的同时,清水下泄对中下游河道产生较大的影响,局部河势发生了变化,进而对防洪、航运、供水等方面带来长期的影... 沿长江经济带的快速发展对长江河势稳定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而以三峡水库为核心的上游干支流控制性水库在发挥巨大综合效益的同时,清水下泄对中下游河道产生较大的影响,局部河势发生了变化,进而对防洪、航运、供水等方面带来长期的影响。针对这些负面影响,论述了长江中下游河势控制的必要性,提出了长江中下游河势控制的总体思路、河势控制工程措施与管理保障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势控制 河势规划 工程措施 管理措施 长江中下游
下载PDF
长江流域管理综合信息采集与共享问题探讨 被引量:3
11
作者 周波 陈松生 段文超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3期27-29,共3页
为了满足长江流域水资源开发与科学管理的需要,多年来,相关部门设立了大量水文、水环境、水土保持、水生态监测站及科学实验站,积累了大量流域开发与管理的水信息。但在资料收集与利用方面,仍存在着站点密度不够、监测能力不足、测站功... 为了满足长江流域水资源开发与科学管理的需要,多年来,相关部门设立了大量水文、水环境、水土保持、水生态监测站及科学实验站,积累了大量流域开发与管理的水信息。但在资料收集与利用方面,仍存在着站点密度不够、监测能力不足、测站功能单一、缺乏统一管理机制、信息共享程度不高等问题。针对所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与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监测 资源整合 信息共享 流域开发与管理 长江流域
下载PDF
从《桃花扇》到《山海经》:美国石听泉教授的中国文学研究之路 被引量:4
12
作者 彭国忠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55-63,共9页
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UCLA)的石听泉教授(Richare E.Strassberg),自幼接触中国文化,在普林斯顿大学读博士时,开始研究《桃花扇》,撰写并出版专著《孔尚任:清初的一个文人》,研究孔尚任的生平和时代,并探讨文学作品和作者生活的关系,... 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UCLA)的石听泉教授(Richare E.Strassberg),自幼接触中国文化,在普林斯顿大学读博士时,开始研究《桃花扇》,撰写并出版专著《孔尚任:清初的一个文人》,研究孔尚任的生平和时代,并探讨文学作品和作者生活的关系,认为孔尚任把很多自己经历过的一些事件放在他的戏曲里面,有较多他的自传的成分。由《桃花扇》及其中的江南山水,他对中国小说、戏曲,进而对江南园林和中国山水文学,再进而对《山海经》和中国的梦文化,产生浓厚兴趣,进行一系列的研究,形成了他独特的中国文学研究之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文学《桃花扇》《山海经》江南山水
下载PDF
长江经济带高温热浪演化特征及人口暴露风险研究
13
作者 闫茜 黄晓军 +2 位作者 张玉星 赵凯旭 李琳钰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041-1054,共14页
在全球变暖的背景下,高温热浪发生的频率、强度、持续时间不断增加,严重威胁人口健康与社会经济发展,如何判别高温热浪的频发地带,明确潜在的人口高温暴露风险已成为学术界关注的热点。利用气象站点数据、人口统计数据,采用高温热浪指... 在全球变暖的背景下,高温热浪发生的频率、强度、持续时间不断增加,严重威胁人口健康与社会经济发展,如何判别高温热浪的频发地带,明确潜在的人口高温暴露风险已成为学术界关注的热点。利用气象站点数据、人口统计数据,采用高温热浪指数衡量高温热浪严重程度,并结合湿球黑球温度界定的高温热浪天数及人口普查数据构建人口高温暴露风险模型,在县域尺度上揭示1964~2021年长江经济带高温热浪和人口高温暴露风险的时空演化特征,并对风险进行归因,结果表明:(1)长江经济带累积高温热浪指数整体呈现先减少后大幅度增加的趋势,在空间上呈现出从东南向西北地区逐渐递减的特征,并具有明显的空间集聚性。(2)近60年间长江经济带人口高温暴露风险增加了96.2%,空间分布格局为“一低三高”,即西部地区低,成渝城市群、长江经济带中游及下游核心地带高。人口高温暴露风险集聚模式主要呈现整体集聚化,局部以高暴露风险区县集聚和低暴露风险区县集聚为主的空间特征。(3)人口因子和气候因子对人口高温暴露风险变化起关键作用,且在2000年后,气候因子的作用逐渐加强,贡献率由50%左右增至80%左右。从区域尺度上看,人口因子、气候因子分别对下游地区、中游地区高温暴露风险变化的贡献率最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温 人口暴露风险 高温热浪指数 湿球黑球温度 长江经济带
原文传递
长江经济带城镇化效率与水资源效率协调发展时空演变及驱动因素 被引量:2
14
作者 秦尊文 聂夏清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2237-2253,共17页
和谐的城水关系是促进新型城镇化高质量发展、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基础与关键所在。利用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方法、GTWR模型等构建流域-区域-省域-市域的跨尺度空间分异特征分析框架,以长江经济带2011~2020年110地级市为例开展实证研... 和谐的城水关系是促进新型城镇化高质量发展、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基础与关键所在。利用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方法、GTWR模型等构建流域-区域-省域-市域的跨尺度空间分异特征分析框架,以长江经济带2011~2020年110地级市为例开展实证研究,揭示长江经济带城镇化效率与水资源效率协调发展的内在规律及空间演变模式,并对其协调发展的空间异质性驱动因素展开分析。结果表明:(1)研究期内长江经济带整体城镇化效率和水资源效率均呈波动上升趋势,城镇化效率在0.395 0~0.767 6区间内波动上升,万元地区生产总值用水量在167.57到69.63内呈波动下降趋势;(2)长江经济带城镇化效率总体自上游地区到下游地区逐渐提升,水资源效率呈现两头高中间低的显著特征,水资源效率与城镇化效率相比存在更显著的全局空间正相关关系;(3)长江经济带城镇化效率与水资源效率两系统耦合性不断增强,由松散耦合状态向协同耦合状态演变,整体协调发展度为濒临失调型,呈现出上升-回落-再上升的螺旋式发展过程;(4)长江经济带城镇化效率与水资源效率协调发展的内在驱动因素从多年平均值的绝对值上看,主要为经济发展水平>农业发展状况>工业化水平>对外开放程度>城市行政级别>水资源禀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镇化效率 水资源效率 协调发展 驱动因素 长江经济带
原文传递
土地经济密度的区域差异特征及动态演变格局——基于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75
15
作者 贝涵璐 吴次芳 +1 位作者 冯科 刘婷婷 《自然资源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1952-1962,共11页
基于长江三角洲地区25个城市的土地经济密度数据,利用泰尔指数、空间自相关等方法对1995—2007年长江三角洲地区土地经济密度的区域差异特征及动态演化格局进行了初步探索。研究表明:①该区域的土地经济密度总体呈不断上升趋势,但是城... 基于长江三角洲地区25个城市的土地经济密度数据,利用泰尔指数、空间自相关等方法对1995—2007年长江三角洲地区土地经济密度的区域差异特征及动态演化格局进行了初步探索。研究表明:①该区域的土地经济密度总体呈不断上升趋势,但是城市间差异明显,其高值点主要集中于沪苏锡常地区;②土地经济密度的总体差异和区间差异呈现波动性缩小趋势,江苏省内部差异和区间差异是总体差异的主要组成部分;③土地经济密度总体上趋于空间集聚,但局部的空间集聚中心从环杭州湾城市转移到苏南地区和上海。可见,高投入、低效率的土地利用方式已不适合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发展,未来必须统筹区域土地利用,合理配置土地资源,促进区域合理分工和协调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经济密度 区域差异 泰尔指数 空间自相关 长江三角洲
原文传递
长三角地区植被退化的空间格局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20
16
作者 李广宇 陈爽 +1 位作者 余成 王肖惠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572-577,共6页
植被退化是陆地生态系统功能下降的重要表征。利用2000-2010年SPOT-VEGETATION NDVI遥感数据、土地利用数据,采用趋势分析、叠加分析和格网计算方法,对长三角植被退化的空间格局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0a间长三角地区最大化N... 植被退化是陆地生态系统功能下降的重要表征。利用2000-2010年SPOT-VEGETATION NDVI遥感数据、土地利用数据,采用趋势分析、叠加分析和格网计算方法,对长三角植被退化的空间格局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0a间长三角地区最大化NDVI均值空间分布南北高、中间低,区域14%的植被覆盖面积显著退化。植被退化呈现一定的空间分异,而人类活动是导致植被退化的主要原因。在长江以南、太湖的北部与东部,环杭州湾地区及南京、南通和台州等城市快速无序的城镇化,造成了建设用地面积增加和耕地的破碎化,使植被退化区域集中连片分布。经济利益驱动农民将水田转化为向水产养殖,引起植被退化。部分区域植被面积未减少而呈退化态势的原因有待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三角 植被退化 空间格局 NDVI 影响因素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