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以语用修辞失误自戕的杨修
1
作者 侯国金 《莆田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75-81,共7页
基于小说《三国演义》的杨修案例,以语用修辞原则、语用修辞分析模式分析杨修之死,认为杨修死于其言行的语用修辞失误;发现杨修案例多属修辞语用标记凸显和社会语用标记凸显,前者表现出语用修辞高效,后者则表现出语用修辞(连环)失误;认... 基于小说《三国演义》的杨修案例,以语用修辞原则、语用修辞分析模式分析杨修之死,认为杨修死于其言行的语用修辞失误;发现杨修案例多属修辞语用标记凸显和社会语用标记凸显,前者表现出语用修辞高效,后者则表现出语用修辞(连环)失误;认为杨修一般遵守了准则2(满足信息差需要)、准则3(真实可信)、准则5(清晰明了)、准则7(幽默、生动等)、准则8(足量的言语行为),但违反了准则1(达意达旨)、准则4(考虑身份、关系等)、准则6(文明礼貌价值),在杨修的社会语用语境中,杨修遵守的准则不及他违反的准则凸显,终招致杀身之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杨修之死 语用修辞原则 语用修辞分析模式 语用修辞失误
下载PDF
案例教学法在“中国秘书史”课程中的运用 被引量:1
2
作者 杨化坤 《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18年第2期82-85,共4页
目前,中国秘书史教材数量偏少,只重视知识的梳理,缺乏经典案例的释读。为了弥补这个缺憾,教师在课堂上应注意运用案例教学法引导学生,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发现、分析问题,最终解决问题。中国秘书史中的典型事件和典型人物,是案例教学法的... 目前,中国秘书史教材数量偏少,只重视知识的梳理,缺乏经典案例的释读。为了弥补这个缺憾,教师在课堂上应注意运用案例教学法引导学生,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发现、分析问题,最终解决问题。中国秘书史中的典型事件和典型人物,是案例教学法的主要内容。具体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变换角色,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引导者,最大程度提高教学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案例教学法 中国秘书史 杨修之死
下载PDF
顺应理论视角下的翻译策略与方法
3
作者 朱涵文 《南昌教育学院学报》 2019年第6期108-111,共4页
《三国演义》作为中国四大名著之一,颇受国外读者喜欢,其众多英译本中,罗慕士英译版尤为经典,书中刻画的每位人物性格都十分鲜明。在英译中,为了突出人物性格、更多地保留中国文化色彩以及有效地传递中国文化,译文语言的选择必须动态地... 《三国演义》作为中国四大名著之一,颇受国外读者喜欢,其众多英译本中,罗慕士英译版尤为经典,书中刻画的每位人物性格都十分鲜明。在英译中,为了突出人物性格、更多地保留中国文化色彩以及有效地传递中国文化,译文语言的选择必须动态地顺应不同的文化语境,从而达到交际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顺应理论 典籍英译 《杨修之死》 英译策略
下载PDF
试析新版语文教材《杨修之死》一文删除的必要性
4
作者 李彬 《临沂师范学院学报》 2003年第1期71-72,共2页
原语文教材有一篇课文叫《杨修之死》,新版语文教材已将其删除,笔者认为这种删除是必要的。因为大多执教者往往错误地要求学生从杨修“恃才放旷”导致杀身之祸中汲取教训,以塑造“一个健全的人格”。其实,杨修之所以惨遭不测,并不是由... 原语文教材有一篇课文叫《杨修之死》,新版语文教材已将其删除,笔者认为这种删除是必要的。因为大多执教者往往错误地要求学生从杨修“恃才放旷”导致杀身之祸中汲取教训,以塑造“一个健全的人格”。其实,杨修之所以惨遭不测,并不是由于其性格缺陷,而是封建社会宫廷内部倾轧斗争的结果。我们必须从培育“四有”新人的战略高度出发,培养学生的个性,使其形成真正“健全的人格”。《杨修之死》所反映的观点与当前的教育思想格格不入,将其从语文课本中删去实属必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文教材 《杨修之死》 中学 语文教学 教育思想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