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扬州十日记》的流播、叙事与记忆建构
1
作者 曹原 《励耘学刊》 2023年第1期76-94,382,383,共21页
《扬州十日记》中的文学再现叙事,是对明清易代之际历史真相的还原,也是对创伤记忆的构塑和对民族身份的体认。文本具有强烈的政治色彩,流播过程明显受到政治因素的干预。立足历史实在、抒顺事理逻辑和展露个体情绪是《扬州十日记》实... 《扬州十日记》中的文学再现叙事,是对明清易代之际历史真相的还原,也是对创伤记忆的构塑和对民族身份的体认。文本具有强烈的政治色彩,流播过程明显受到政治因素的干预。立足历史实在、抒顺事理逻辑和展露个体情绪是《扬州十日记》实现真实性的三块基石,也是将文学传统与史家笔法相结合,完成历史叙事与文本建构的有效策略。作者王秀楚通过对屠城事件的文本化建构,实现了舒缓情绪、自我砥砺等目的。后世对《扬州十日记》的持续性建构丰富了文本的精神内核,也实现了文化记忆的传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扬州十日记》 私人叙事 创伤记忆 文化记忆
下载PDF
咸丰、同治时期淮海词人群体综论 被引量:7
2
作者 陈水云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824-830,共7页
淮海词人群是一支在咸丰、同治年间活跃于扬州地区的词人群体。它的主体成员由仕宦、流寓、本籍三部分组成,以蒋春霖、杜文澜、丁至和为其代表,他们在扬州地区结词社,组织诗词唱和,编印同仁词选或词集,创作上注重词律的研讨,内容上以凄... 淮海词人群是一支在咸丰、同治年间活跃于扬州地区的词人群体。它的主体成员由仕宦、流寓、本籍三部分组成,以蒋春霖、杜文澜、丁至和为其代表,他们在扬州地区结词社,组织诗词唱和,编印同仁词选或词集,创作上注重词律的研讨,内容上以凄怨幽咽为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咸丰 同治 扬州 词人群体 研讨声律
下载PDF
林语堂英译《扬州瘦马》的生态翻译学解读 被引量:1
3
作者 谢爱玲 《闽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2年第3期102-106,共5页
从生态翻译学视角审视林语堂英译《扬州瘦马》,分析林译《扬州瘦马》如何受译者自身经历和价值观的影响,同时基于“三维转换”翻译策略研究林语堂适应《扬州瘦马》的翻译生态环境,通过适应性选择转换实现最佳译文,成功地将明末清初扬州... 从生态翻译学视角审视林语堂英译《扬州瘦马》,分析林译《扬州瘦马》如何受译者自身经历和价值观的影响,同时基于“三维转换”翻译策略研究林语堂适应《扬州瘦马》的翻译生态环境,通过适应性选择转换实现最佳译文,成功地将明末清初扬州特有的瘦马交易现象介绍给西方读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翻译生态环境 林语堂 女性崇拜 纳妾观 扬州瘦马
下载PDF
戴德生在扬州教案中的态度考辨
4
作者 张晓宇 《宗教与历史》 2019年第1期3-16,195,共15页
中华内地会传教士戴德生在扬州教案中曾两次报告英国领事,在事后也积极配合英国领事进行案件调查、索赔和惩凶工作,并且专门致信英国领事感谢他们所采取的炮舰政策。正是扬州教案引发的英国公众的巨大反对,促使戴德生开始重新考量传教... 中华内地会传教士戴德生在扬州教案中曾两次报告英国领事,在事后也积极配合英国领事进行案件调查、索赔和惩凶工作,并且专门致信英国领事感谢他们所采取的炮舰政策。正是扬州教案引发的英国公众的巨大反对,促使戴德生开始重新考量传教事业与政府权力之间的关系,逐渐疏远政治特权。相较同时期沉溺于武力护教的传教士,此举已属难能可贵。扬州教案的交涉也反映出传统史观对传教士的定性并非一无可取,晚清来华传教士与政治特权的共生关系仍是不可否认的历史事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扬州教案 戴德生 内地会 炮舰政策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