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延吉盆地白垩系未熟油的生成与特征 被引量:3
1
作者 冯子辉 霍秋立 刘世妍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6期8-11,25,共5页
吉林省延吉盆地白垩系未熟油目前主要见于德新凹陷大拉子组,埋深小于1000m,与同盆地的成熟油相比,芳烃和沥青质含量相似,而饱和烃含量低、非烃含量高,组分碳同位素轻(小于-30‰),C2920S/(20S+20R)值小... 吉林省延吉盆地白垩系未熟油目前主要见于德新凹陷大拉子组,埋深小于1000m,与同盆地的成熟油相比,芳烃和沥青质含量相似,而饱和烃含量低、非烃含量高,组分碳同位素轻(小于-30‰),C2920S/(20S+20R)值小于0.35,C29ββ/(ββ+αα)值小于0.25,烃转化率相近或略低。认为该盆地未熟油生成阶段的Ro值为0.3%~0.6%。建立了未熟油的生油模式。根据油源对比,德新凹陷未熟油主要来源于大三段和大一段油源岩。从原油γ蜡烷含量推断,未熟油源岩可能形成于咸水—半咸水环境;据原油∑C27甾烷/∑C29甾烷的值判断,未熟油的湖相生物贡献多于成熟油。盆地的未熟油重点勘探地区应是东部的德新凹陷和清茶馆凹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垩系 未熟油 盆地 油气生成
下载PDF
基于ESDA-GIS的延吉市人口空间分布研究 被引量:7
2
作者 孙德福 李明玉 李嬿 《延边大学农学学报》 2010年第2期129-134,共6页
利用延吉市人口普查数据及1982、1992、2000和2007年的延吉市街道人口数据,对延吉市人口全局和局部空间相关性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目前延吉市人口密度分布主要为单核心分布,在人口密度模型拟合中Smeed模型为最优模型,说明延吉市城... 利用延吉市人口普查数据及1982、1992、2000和2007年的延吉市街道人口数据,对延吉市人口全局和局部空间相关性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目前延吉市人口密度分布主要为单核心分布,在人口密度模型拟合中Smeed模型为最优模型,说明延吉市城市化目前正处于成熟阶段的初期;延吉市4个年份的人口全局Moran’s I指数为-0.39^-0.33,检验值Z为-2.46^-1.94,达到显著负相关,呈明显的全局空间分散分布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延吉市 人口密度 空间自相关 模型
下载PDF
基于物元模型的延吉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郭文栋 王海涛 张国庆 《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 2012年第6期28-30,共3页
目前在对土地利用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方法研究方面有诸多的论述,如何构建适合县域尺度的评价指标体系与方法还不多见。本文旨在通过实例研究,在指标体系及评价方法等方面进行探索性的研究,为建立适用于我国的县域土地利用规划环境影响... 目前在对土地利用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方法研究方面有诸多的论述,如何构建适合县域尺度的评价指标体系与方法还不多见。本文旨在通过实例研究,在指标体系及评价方法等方面进行探索性的研究,为建立适用于我国的县域土地利用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方法提供研究案例。结合延吉市的社会经济及生态条件,根据"压力—响应"模型结构建立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结合物元分析方法对延吉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环境影响进行评价。评价结果表明,延吉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对环境的影响等级为Ⅱ级。耕地转化率、基本农田保护率等单项指标对延吉市产生了中等程度的影响,规划的实施将对延吉市社会生态环境协调发展起到较大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规划 环境影响评价 物元模型 延吉市
下载PDF
延吉市物业管理模式的现实选择 被引量:2
4
作者 李昌南 金兰 《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3期115-118,共4页
物业管理在今后相当长的时期内仍将是一个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点。它直接关系到居民的生活质量和生存环境,是衡量一个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标志之一。借鉴国内外物业管理体制与模式,分析延吉市物业管理及其存在的问题,构... 物业管理在今后相当长的时期内仍将是一个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点。它直接关系到居民的生活质量和生存环境,是衡量一个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标志之一。借鉴国内外物业管理体制与模式,分析延吉市物业管理及其存在的问题,构建和完善颇具特色的延吉市物业管理模式,对促进延吉市经济与社会的更好、更快、和谐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延吉市 物业管理 管理体制与模式 对策
下载PDF
延吉市经济社会发展模式探究
5
作者 刘大志 王亮 《大连民族学院学报》 CAS 2011年第2期144-147,共4页
边疆问题、民族问题,从来都是关系国家安危的重大战略问题。延吉市作为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其经济发展表现为典型的以人力资本为驱动的内生增长模式,属于新经济增长理论的典型模式,也是经济增长理论方面能够自然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前沿模式... 边疆问题、民族问题,从来都是关系国家安危的重大战略问题。延吉市作为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其经济发展表现为典型的以人力资本为驱动的内生增长模式,属于新经济增长理论的典型模式,也是经济增长理论方面能够自然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前沿模式,在中国目前的区域增长格局中颇为独特。在分析当前国内外环境及现有区域发展模式的基础上,总结了延吉市发展模式的内涵及特点,对中国构建和谐边疆发展模式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和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和谐边疆 延吉模式 内地近海
下载PDF
延吉市城市自然生态安全评价 被引量:6
6
作者 赵小娜 李大威 +1 位作者 高然 李明玉 《延边大学农学学报》 2016年第2期109-116,共8页
本文基于S-PRD模型,以水、大气、土地、生物子系统为基础,建立延吉市城市自然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运用UNES指数法和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对延吉市2006—2013年的自然生态安全状况进行评价并探讨期间影响延吉市自然生态不安全状态产生的主... 本文基于S-PRD模型,以水、大气、土地、生物子系统为基础,建立延吉市城市自然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运用UNES指数法和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对延吉市2006—2013年的自然生态安全状况进行评价并探讨期间影响延吉市自然生态不安全状态产生的主导因素。结果表明:延吉市自然生态安全状况整体上在不断改善;研究期间影响延吉市综合生态不安全状态产生的主导因素是调控;在各子系统中,影响延吉市生态不安全状态产生的具体要素是水系统中的压力、大气系统中的调控、土地系统中的调控和生物系统中的压力。该研究可为延吉市未来生态环境质量的改善和生态安全规划管理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PRD模型 灰色关联度分析 生态安全评价 延吉市
下载PDF
基于生态足迹的延吉市土地生态承载力评价 被引量:3
7
作者 李昭 蔡涛 +2 位作者 侯鹏 李明玉 崔林 《延边大学农学学报》 2012年第2期107-111,共5页
利用生态足迹方法对1993—2010年延吉市人均生态足迹和人均生态承载力进行计算和分析,并利用灰色系统对其2011—2014年土地生态承载力状况进行动态预测。结果表明,延吉市处于生态超载、不可持续发展状态,至2014年人均生态赤字将达到1.52... 利用生态足迹方法对1993—2010年延吉市人均生态足迹和人均生态承载力进行计算和分析,并利用灰色系统对其2011—2014年土地生态承载力状况进行动态预测。结果表明,延吉市处于生态超载、不可持续发展状态,至2014年人均生态赤字将达到1.522hm2/人。因此,需提出优化措施,以期适应延龙图一体化社会经济功能的特点,寻求在资源环境承载力范围内实现延吉市可持续发展的途径和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足迹 生态承载力 GM(1 1)模型 延吉市
下载PDF
基于ULSE模型的延吉市土壤侵蚀动态变化研究 被引量:3
8
作者 于媛 李明玉 《延边大学农学学报》 2019年第4期78-89,共12页
为治理土壤侵蚀和防止水土流失,该研究基于遥感和ULSE模型,该研究基于遥感和ULSE模型,定量评价了延吉市2006年和2016年的土壤侵蚀量及其空间分布。结果表明:延吉市的土壤侵蚀在自然因素方面主要受坡度影响,人为因素方面主要受人们对各... 为治理土壤侵蚀和防止水土流失,该研究基于遥感和ULSE模型,该研究基于遥感和ULSE模型,定量评价了延吉市2006年和2016年的土壤侵蚀量及其空间分布。结果表明:延吉市的土壤侵蚀在自然因素方面主要受坡度影响,人为因素方面主要受人们对各土地利用类型间面积转变的影响。2016年土壤侵蚀状况主要集中在轻度侵蚀和微量侵蚀;近10年来,微量侵蚀面积在增加,而其他侵蚀类型的侵蚀面积均在减少;侵蚀最严重的位置集中在8°~25°的斜坡和陡坡;旱地侵蚀较严重。该研究对坡耕地的改造及水土保持等方面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侵蚀 ULSE模型 动态变化 延吉市
下载PDF
农村电商“精准扶贫”发展模式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张宁 包振山 杨其琛 《当代农村财经》 2019年第7期42-46,共5页
本文以江苏省苏北的淘宝村为研究对象,在实地调研的基础上,抽取淘宝村发展典型的沙集模式和颜集模式进行具体分析,进而梳理淘宝村精准扶贫的内部机理,通过可复制、可推广的典型模式,推动农村电子商务在精准扶贫中发挥重要作用。
关键词 农村电商 精准扶贫 两种模式 可复制推广
下载PDF
延龙图地区城市土地生态适宜性评价 被引量:23
10
作者 赵小娜 宫雪 +1 位作者 田丰昊 李明玉 《自然资源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778-787,共10页
土地是人类生存、发展的物质基础,但是快速的城市化和城镇化每年使得很多生态用地转化为建设用地,结果导致一系列严峻的生态环境问题。在生态文明建设背景下,城市发展需合理规划以减少城市发展对生态环境造成的影响,而城市合理规划的前... 土地是人类生存、发展的物质基础,但是快速的城市化和城镇化每年使得很多生态用地转化为建设用地,结果导致一系列严峻的生态环境问题。在生态文明建设背景下,城市发展需合理规划以减少城市发展对生态环境造成的影响,而城市合理规划的前提是认清土地生态适宜性及其等级。鉴于此,论文从自然地理、社会经济、生态限制三方面选取了12个评价因子构建阻力评价体系,运用"阻力模型"和"最小累积阻力模型"相结合的方法,并借助GIS空间分析技术对延龙图地区城市土地生态适宜性及其等级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延龙图地区城市土地生态适宜性可分为重点建设区(538.55 km^2)、优化建设区(743.53 km^2)、限制建设区(1 887.46 km^2)和禁止建设区(1 919.16 km^2)。论文明确各区空间分布并提出相对应的发展建议,以期为延龙图地区城市土地规划布局提供理论、技术、决策支撑与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 生态适宜性 最小累积阻力模型 延龙图地区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