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8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响应面法优化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凉茶颗粒中7种绿原酸及其类似物的微波辅助萃取条件
1
作者 陆剑华 陈其钊 +5 位作者 王桂华 高裕锋 陈嘉敏 韩秋珍 黄可静 李颖茵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61-170,共10页
在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时,以凉茶颗粒样品中7种绿原酸及其类似物总含量为响应值,通过单因素法和响应面法,优化了萃取溶剂甲醇溶液的体积分数(因素A)、萃取时间(因素B)、萃取温度(因素C)和料液比[样品用量和提取溶剂体积的比值,单位g:... 在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时,以凉茶颗粒样品中7种绿原酸及其类似物总含量为响应值,通过单因素法和响应面法,优化了萃取溶剂甲醇溶液的体积分数(因素A)、萃取时间(因素B)、萃取温度(因素C)和料液比[样品用量和提取溶剂体积的比值,单位g:mL,因素D]等微波辅助萃取条件。取1.00 g凉茶颗粒样品,加入20 mL 70%(体积分数,下同)甲醇溶液,涡旋溶解1 min,置于微波萃取仪中,于80℃萃取2.0 min。萃取液过0.22μm滤膜,滤液按照色谱条件测定。在色谱分析中,以ZORBAX Eclipse Plus C_(18)色谱柱为固定相,不同体积比的0.1%(体积分数)磷酸溶液和甲醇的混合溶液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分离,采用二极管阵列检测器在325 nm波长下检测。结果显示:采用Box-Behnken中心组合设计,通过四因素三水平试验建立了二次多项回归模型,其中A2,B2对7种目标物总含量的影响极显著,AD,D2影响显著,且交互因素的影响和等高线、响应面所得的一致;在优化的微波辅助萃取条件下,7种目标物的总测定值为32.98 mg·kg^(-1),是预测值(41.10 mg·kg^(-1))的80.3%,说明回归模型的可靠性较高;7种目标物的质量浓度均在0.01~4.0 mg·L^(-1)内和峰面积呈线性关系,检出限(3S/N)为0.12~0.60 mg·kg^(-1);按标准加入法进行回收试验,7种目标物的回收率为97.5%~105%,测定值的相对标准偏差(n=6)为1.4%~6.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凉茶颗粒 绿原酸 响应面法 微波辅助萃取法 高效液相色谱法
下载PDF
甜菊红茶加工工艺及抗氧化研究
2
作者 毛吉翔 陈剑坤 +2 位作者 罗庆云 姚文强 陈家奇 《中国糖料》 2024年第4期34-44,共11页
【目的】为提升甜菊茶口感,降低甜菊叶寒凉性,更好地发挥甜菊叶保健价值。【方法】以茶用甜菊品种‘甜侬6号’叶片为原料,对萎蔫、发酵、干燥等甜菊红茶制备工艺进行研究;分析发酵时长对甜菊红茶所含甜菊糖苷类、绿原酸类、异绿原酸类... 【目的】为提升甜菊茶口感,降低甜菊叶寒凉性,更好地发挥甜菊叶保健价值。【方法】以茶用甜菊品种‘甜侬6号’叶片为原料,对萎蔫、发酵、干燥等甜菊红茶制备工艺进行研究;分析发酵时长对甜菊红茶所含甜菊糖苷类、绿原酸类、异绿原酸类和黄酮类化合物含量的影响。【结果】室温萎蔫失水27%左右时,揉捻汁液渗出少、成型好;揉捻后室温保湿发酵4 h,阴干,所得甜菊红茶茶汤寒凉性降低、口感醇厚;在甜菊红茶发酵中,(异)绿原酸类化合物降解,瑞鲍迪苷(Rebaudioside,R)系列中RD、RN、RM、RI、RB,甜茶苷(Rubusoside,Rub)和双糖苷(Steviolbioside,SB)含量逐渐增大,RA和RF含量相对稳定,甜菊苷(Stevioside,STV)含量逐渐下降,咖啡酸、阿魏酸、槲皮苷检出量增高;相比晒干叶(甜菊绿茶),甜菊红茶抗氧化性变化不明显。【结论】通过发酵将甜菊叶制备为红茶,降低了其寒凉性。当其被制成红茶时,不仅有甜菊叶清香,入口回甘、温润醇厚,还能提高降血压、降血脂、抗氧化相关化合物含量,有效提升甜菊叶保健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甜菊 红茶 加工工艺 抗氧化 甜菊糖苷 绿原酸
下载PDF
HPLC一测多评法同时测定银翘感冒袋泡剂中5种成分含量 被引量:1
3
作者 韦倩 张蓓 +3 位作者 邱琼华 李隽永 梁学政 杨婧 《食品与药品》 CAS 2023年第1期40-45,共6页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法(HPLC)一测多评法同时测定银翘感冒袋泡剂中绿原酸、甘草苷、连翘酯苷A、连翘苷、牛蒡苷的含量。方法运用HPLC,色谱柱:Shimazu Inertsil ODS-3(150 mm×4.6 mm,5μm);流动相:乙腈-0.2%磷酸,梯度洗脱;体积流量:1...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法(HPLC)一测多评法同时测定银翘感冒袋泡剂中绿原酸、甘草苷、连翘酯苷A、连翘苷、牛蒡苷的含量。方法运用HPLC,色谱柱:Shimazu Inertsil ODS-3(150 mm×4.6 mm,5μm);流动相:乙腈-0.2%磷酸,梯度洗脱;体积流量:1.0 ml/min;柱温35℃;检测波长为220 nm。通过3种校正方法分别建立各成分与连翘酯苷A的相对校正因子,计算含量,同时采用外标法和回归方程法测定含量,并对3种校正因子所得结果的差异进行比较,从而对一测多评法的准确性和可行性加以验证。结果绿原酸、甘草苷、连翘酯苷A、连翘苷、牛蒡苷分别在83.77~670.20,6.36~50.90,41.45~331.60,9.15~73.20,31.50~252.00μ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8),平均加样回收率(RSD)分别为95.4%(0.32%),100.1%(0.96%),98.0%(0.18%),100.7%(1.37%),99.0%(0.57%)。基于3种校正法的一测多评法所得结果与外标法、回归方程法接近。结论该方法简便准确,可用于银翘感冒袋泡剂的质量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翘感冒袋泡剂 一测多评 绿原酸 甘草苷 连翘酯苷A 连翘苷 牛蒡苷 含量测定
下载PDF
杜仲雄花及花茶中绿原酸含量分析 被引量:13
4
作者 白喜婷 朱文学 +2 位作者 罗磊 向进乐 廉小梅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216-217,127,共3页
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杜仲雄花茶加工前后绿原酸的含量变化。色谱条件Kromasil-C18色谱柱(4.6mm×250mm,5.0μm);流动相乙腈-0.4%磷酸(8∶92);检测波长327nm;流速1.0mL·min-1;柱温25℃。绿原酸对照品在0.05~0.55μg范围内有... 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杜仲雄花茶加工前后绿原酸的含量变化。色谱条件Kromasil-C18色谱柱(4.6mm×250mm,5.0μm);流动相乙腈-0.4%磷酸(8∶92);检测波长327nm;流速1.0mL·min-1;柱温25℃。绿原酸对照品在0.05~0.55μg范围内有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为98.95%,RSD为1.61%,提取方法为50%甲醇加热回流30min。该方法准确、简捷,可用于杜仲雄花茶加工过程中绿原酸的含量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杜仲雄花 绿原酸 高效液相色谱法
下载PDF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咽舒茶中绿原酸含量 被引量:5
5
作者 谢岱 林世和 余南才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430-431,共2页
目的建立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咽舒茶中绿原酸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为ODSC18,流动相乙腈0.4%磷酸溶液(13∶87),流速为1.0mL·min-1,检测波长为327nm。结果绿原酸在0.004336~0.06504g·L-1范围内峰面积与... 目的建立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咽舒茶中绿原酸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为ODSC18,流动相乙腈0.4%磷酸溶液(13∶87),流速为1.0mL·min-1,检测波长为327nm。结果绿原酸在0.004336~0.06504g·L-1范围内峰面积与其浓度呈良好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为99.8%,RSD为0.8%。结论高效液相色谱法可简便、快速、准确地测定咽舒茶中绿原酸的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量测定 高效液相色谱法 咽舒茶 绿原酸
下载PDF
菊花茶冲泡工艺优化 被引量:7
6
作者 姜慧 王美萍 +2 位作者 田彤 张琦 修宇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2期152-155,共4页
以茶汤中的绿原酸和总黄酮含量为测定指标,确定菊花茶最佳冲泡工艺。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绿原酸的含量,分光光度计法测定总黄酮的含量。结果表明,当用120mL的100℃的水冲泡2g菊花茶1次、冲泡时间为15min时,茶汤中的绿原酸和总黄酮含... 以茶汤中的绿原酸和总黄酮含量为测定指标,确定菊花茶最佳冲泡工艺。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绿原酸的含量,分光光度计法测定总黄酮的含量。结果表明,当用120mL的100℃的水冲泡2g菊花茶1次、冲泡时间为15min时,茶汤中的绿原酸和总黄酮含量最高,此时的菊花茶汤中功效成分含量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原酸 菊花茶 冲泡 总黄酮
下载PDF
响应面法优化金银花凉茶浸提工艺的研究 被引量:9
7
作者 陈康 Oh Young Joo +3 位作者 李洪军 Tae Seok Kim 贺稚非 Ik Hyun Yeo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207-214,共8页
采用响应面分析法优化金银花凉茶的浸提工艺条件,以金银花、菊花、夏枯草和鱼腥草为原料,绿原酸得率为指标.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应用Box-Benhnken中心组合设计试验,对浸提工艺影响较大的料液比、浸提时间、浸提温度3个工艺参数进行优化... 采用响应面分析法优化金银花凉茶的浸提工艺条件,以金银花、菊花、夏枯草和鱼腥草为原料,绿原酸得率为指标.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应用Box-Benhnken中心组合设计试验,对浸提工艺影响较大的料液比、浸提时间、浸提温度3个工艺参数进行优化.结果表明:金银花等原料的绿原酸水提工艺的最佳条件为不粉碎原料、固定金银花1g,菊花、夏枯草和鱼腥草质量比为2∶2∶1共1.5g,料液比为1∶32,浸提时间为71min,浸提温度为78℃,浸提2次,在该条件下验证绿原酸得率达到3.01%,接近于预测值3.04%.研究表明,优化得到的回归模型具有良好的预测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银花凉茶 浸提工艺 绿原酸 响应面分析法 response surface analysis (RSA)
下载PDF
不同来源茶叶中绿原酸含量的比较 被引量:6
8
作者 周莎 吴小东 +5 位作者 刘静 张洁 何应金 田信 何雯雯 徐小平 《华西药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90-192,共3页
目的检测不同来源茶叶中绿原酸的含量及地理分布特征,探讨茶叶中绿原酸地理分布与生长环境和制作条件的相关性。方法采用HPLC法,ODS柱(150 mm×4.6 mm,5μm)为色谱柱,0.1%磷酸-乙腈-三乙胺(92:8:0.1)为流动相,流速梯度洗脱,检测波长... 目的检测不同来源茶叶中绿原酸的含量及地理分布特征,探讨茶叶中绿原酸地理分布与生长环境和制作条件的相关性。方法采用HPLC法,ODS柱(150 mm×4.6 mm,5μm)为色谱柱,0.1%磷酸-乙腈-三乙胺(92:8:0.1)为流动相,流速梯度洗脱,检测波长323 nm。结果不同茶叶中绿原酸的含量为0.01~0.40 mg.g-1;按茶叶制作特点分类,绿原酸含量排序为苦丁茶>绿茶>黄茶>白茶>花茶>青茶>红茶>黑茶;按地域分类排序依次为江北茶区>江南茶区>西南茶区>华南茶区。结论茶叶中含有绿原酸,含量的高低及地理分布与产地、种类制作工艺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原酸 地理分布 高效液相色谱法
下载PDF
茶叶样品中绿原酸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 被引量:7
9
作者 王丽 帅琴 +1 位作者 汤志勇 金泽祥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76-78,共3页
建立了茶叶中绿原酸含量测定的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采用PecosphereC18 柱 ,以甲醇 -水(体积比18∶20,水中含 φ=1/61的甲酸)淋洗 ,用紫外检测器于326nm处测定 ,各组分的色谱峰达到基线分离。绿原酸在0.02~4.02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 ... 建立了茶叶中绿原酸含量测定的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采用PecosphereC18 柱 ,以甲醇 -水(体积比18∶20,水中含 φ=1/61的甲酸)淋洗 ,用紫外检测器于326nm处测定 ,各组分的色谱峰达到基线分离。绿原酸在0.02~4.02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 ,线性相关系数r=0.9996。在安徽黄山产贡菊和安徽产金银花中加标的回收率分别为86.8 %、102.0% ,该法已用于十多种茶叶实际样品的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叶 绿原酸 高效液相色谱法 含量测定
下载PDF
金银花乳杆菌发酵凉茶的研制 被引量:10
10
作者 陈康 Oh Young Joo +3 位作者 李洪军 Tae Seok Kim 贺稚非 Ik Hyun Yeo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131-136,共6页
该研究的目的在于探究植物乳杆菌发酵金银花凉茶的工艺条件。以金银花为原料,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研究植物乳杆菌PMO接种量、发酵温度、发酵时间和糖添加量对金银花凉茶发酵过程的影响,并对发酵工艺条件进行优化。结果表明,植物... 该研究的目的在于探究植物乳杆菌发酵金银花凉茶的工艺条件。以金银花为原料,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研究植物乳杆菌PMO接种量、发酵温度、发酵时间和糖添加量对金银花凉茶发酵过程的影响,并对发酵工艺条件进行优化。结果表明,植物乳杆菌PMO经过驯化过程,其在金银花凉茶中具有优良的增殖活性;金银花凉茶中绿原酸含量受发酵过程影响较小,始终稳定在29.20 mg/g左右;金银花凉茶最佳发酵工艺条件为植物乳杆菌PMO接种量3%、发酵温度37℃、发酵时间14 h、糖添加量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银花凉茶 植物乳杆菌PMO 发酵 工艺条件 绿原酸
下载PDF
茶多酚与绿原酸生物活性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19
11
作者 张星海 王岳飞 《茶叶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39-44,共6页
为了研究茶叶与金银花中主要药效成分茶多酚和绿原酸生物活性的差异,应用过氧化值测定法、分光光度法、最小抑菌浓度(MIC)测定法分别比较茶多酚和绿原酸的抗氧化性、自由基清除能力、体外抑菌活性;结果表明在6周的观测期内,浓度为100μ... 为了研究茶叶与金银花中主要药效成分茶多酚和绿原酸生物活性的差异,应用过氧化值测定法、分光光度法、最小抑菌浓度(MIC)测定法分别比较茶多酚和绿原酸的抗氧化性、自由基清除能力、体外抑菌活性;结果表明在6周的观测期内,浓度为100μg/g和200μg/g的茶多酚可将猪油的POV抑制在10meq/kg范围内,且抗氧化能力随浓度增加而增强,这与81%绿原酸有相似结果;20%绿原酸、81%绿原酸、95%茶多酚对DPPH和·OH的半数抑制浓度(IC50)分别为327、1432、65、135、52mg/L和1908mg/L;95%茶多酚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MIC分别为500μg/g和250μg/g,81%绿原酸和20%绿原酸相应值分别为500μg/g、500μg/g和500μg/g、1000μg/g;研究结论为茶多酚(95%)在抗氧化性、清除DPPH能力及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效果方面都要强于绿原酸(81%),在清除·OH能力上要弱于绿原酸,在食品、药品行业中茶多酚有望比绿原酸发挥更大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多酚 绿原酸 抗氧化 自由基 抗菌
下载PDF
超声提取-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新疆罗布麻茶中绿原酸和芦丁的含量 被引量:8
12
作者 王省超 孙颖 +1 位作者 王瑞英 李海婷 《分析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431-434,共4页
以绿原酸和芦丁的提取率为指标,选用L9(34)正交试验对新疆罗布麻茶中绿原酸和芦丁的超声工艺进行优化,并建立同时测定绿原酸和芦丁含量的反相高效液相色谱(RP-HPLC)法。结果表明,甲醇浓度是影响绿原酸和芦丁提取的显著因素;最佳提... 以绿原酸和芦丁的提取率为指标,选用L9(34)正交试验对新疆罗布麻茶中绿原酸和芦丁的超声工艺进行优化,并建立同时测定绿原酸和芦丁含量的反相高效液相色谱(RP-HPLC)法。结果表明,甲醇浓度是影响绿原酸和芦丁提取的显著因素;最佳提取工艺条件是:60%甲醇溶液,超声时间为40 min,超声功率为400 W,料液比为1∶25,在此条件下罗布麻茶中绿原酸和芦丁的提取率分别为0.71%和0.49%。采用Agilent TC-C18色谱柱(150×4.6mm,5μm),流动相为甲醇-0.5%冰乙酸溶液(体积比40∶60),流速为1.0 mL/min,检测波长326nm,柱温30℃。绿原酸在0.356~2.495μg(r=0.99993)和芦丁在0.317~2.218μg(r=0.99992)间呈良好线性关系;绿原酸和芦丁的平均加标回收率分别为103.41%和99.68%,其相对标准偏差(RSD,n=6)分别为0.79%和0.69%;精密度实验RSD(n=5)分别为0.27%和0.7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疆罗布麻茶 绿原酸和芦丁 超声法提取 RP-HPLC 正交试验
下载PDF
RP-HPLC法测定茶叶中绿原酸和没食子酸含量的研究 被引量:6
13
作者 黄宏伟 邹佑云 邹盛勤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5期7752-7753,共2页
在建立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的同时,测定不同产地茶叶中没食子酸和绿原酸的含量。结果表明:当绿原酸进样量0.092~0.92μg,没食子酸进样量0.075 6~0.756 0μg时,回归方程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该方法准确、快速、重现性好,可用于茶叶中没... 在建立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的同时,测定不同产地茶叶中没食子酸和绿原酸的含量。结果表明:当绿原酸进样量0.092~0.92μg,没食子酸进样量0.075 6~0.756 0μg时,回归方程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该方法准确、快速、重现性好,可用于茶叶中没食子酸和绿原酸含量的测定;5个不同产地的茶叶中没食子酸和绿原酸含量有明显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叶 绿原酸 没食子酸 高效液相色谱 光电二极管阵列检测器
下载PDF
活性湘蕾金银花茶的制备与品质分析 被引量:4
14
作者 彭国平 饶力群 +2 位作者 杨华 刘绍 姜放军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129-131,共3页
目的:制备具有新鲜湘蕾金银花活性的金银花茶,并分析其品质,为高品质湘蕾金银花茶的制备与应用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平台。方法:用炒制、烫制、蒸制、冻干法制备湘蕾金银花茶,比较产品的外观性状、沸水泡后的茶水颜色变化、花在沸水中的... 目的:制备具有新鲜湘蕾金银花活性的金银花茶,并分析其品质,为高品质湘蕾金银花茶的制备与应用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平台。方法:用炒制、烫制、蒸制、冻干法制备湘蕾金银花茶,比较产品的外观性状、沸水泡后的茶水颜色变化、花在沸水中的形态变化评价其外观品质,通过检测产品绿原酸的含量、多酚氧化酶的活性确定产品的内在品质与生物活性的大小。结果:冻干品的外观形态与鲜花的形态基本保持一致,其他各产品外观形态、色泽变化大;冻干茶的绿原酸含量最高,达4.354%;冻干品多酚氧化酶活性最高,炒制品次之,烫制品、蒸制品基本无活性。结论:冻干湘蕾金银花茶的活性高、品质好,基本保持了鲜花的品质特性,炒制品次之,烫制品、蒸制品品质较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湘蕾金银花茶 制备 品质 绿原酸 多酚氧化酶活性
下载PDF
慢性咽炎协定处方代茶饮两种制备方法的比较 被引量:4
15
作者 张婧 张晋京 +2 位作者 苏爽 郑金凤 王景红 《环球中医药》 CAS 2016年第12期1459-1462,1472,共5页
目的测定两种不同方法制备的慢性咽炎协定处方代茶饮其主要指标含量差异,探索适当的制备条件,为指导患者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单因素考察法比较该处方水煎煮和水泡服两种方法制备的代茶饮水溶性浸出物的情况;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 目的测定两种不同方法制备的慢性咽炎协定处方代茶饮其主要指标含量差异,探索适当的制备条件,为指导患者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单因素考察法比较该处方水煎煮和水泡服两种方法制备的代茶饮水溶性浸出物的情况;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两种代茶饮水溶液吸光度的变化;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两种代茶饮水溶液中绿原酸和木犀草苷的含量变化;采用微生物限度检查法测定两种代茶饮水溶液的细菌、霉菌、酵母菌和大肠埃希菌染菌情况。结果水泡服代茶饮出膏率21.46%,紫外吸光度在326 nm下为1.052,主要成分绿原酸、木犀草苷含量总和为141.11 mg,微生物检查情况为细菌90 cfu/m L、霉菌<10 cfu/m L、未检出大肠埃希菌;水煎煮代茶饮出膏率28.38%,紫外吸光度在326 nm下为1.162,主要成分绿原酸、木犀草苷含量总和为131.21 mg,微生物检查情况为细菌70 cfu/m L、霉菌<10 cfu/m L,未检出大肠埃希菌。结论水煎煮代茶饮在出膏率和吸光度上占有优势,水泡服代茶饮在主要成分溶出率占有优势,二者均符合微生物限量检查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代茶饮 泡服 煎煮 含量测定 绿原酸 木犀草苷
下载PDF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咽舒糖浆中绿原酸的含量 被引量:2
16
作者 张广春 赵昕 +1 位作者 王旭明 陈军 《药学实践杂志》 CAS 2004年第4期228-230,共3页
目的: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建立咽舒糖浆中绿原酸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ODS分析色谱柱(4.6mm×250mm,7μm);流动相为乙腈-0.4%磷酸溶液(15:85);流速:1mL/min;检测波长:327nm。结果:HPLC法测定绿原酸可达基线分离,在1.62-21.60μ... 目的: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建立咽舒糖浆中绿原酸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ODS分析色谱柱(4.6mm×250mm,7μm);流动相为乙腈-0.4%磷酸溶液(15:85);流速:1mL/min;检测波长:327nm。结果:HPLC法测定绿原酸可达基线分离,在1.62-21.60μg线性良好,回归方程:A=2 516 409C-2 979,r=1.000 0,5次测定平均加样回收率为100.1 %,RSD为0.80%。结论:该法操作简便,结果准确,重现性好,可作为该制剂的质量控制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液相色谱法 测定 咽舒糖浆 绿原酸 含量
下载PDF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分离测定杜仲雄花及其产品中的京尼平苷酸和绿原酸 被引量:22
17
作者 董娟娥 马希汉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217-220,共4页
建立了利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RP-HPLC)同时测定杜仲雄花及其产品中京尼平苷酸和绿原酸的方法。所用的色谱柱为Shim-pack VP-ODS(150mm×4.6mm,5μm),流动相组成为甲醇-水-乙酸(体积比为24∶75∶1),检测波长为240nm。在该色谱条件... 建立了利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RP-HPLC)同时测定杜仲雄花及其产品中京尼平苷酸和绿原酸的方法。所用的色谱柱为Shim-pack VP-ODS(150mm×4.6mm,5μm),流动相组成为甲醇-水-乙酸(体积比为24∶75∶1),检测波长为240nm。在该色谱条件下,京尼平苷酸的含量在0.025-0.400g/L、绿原酸的含量在0.075-1.200g/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分别为0.999 7和0.999 9;加标回收率分别为100.2%和100.5%。该法适用于杜仲雄花及其产品中这2种成分的含量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 京尼平苷酸 绿原酸 杜仲 雄花 雄花茶
下载PDF
绿茶中药用绿原酸成分分析 被引量:2
18
作者 张英 李世敏 +1 位作者 林志达 殷德胜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1期84-86,共3页
本论文建立了以硅胶G60作为薄层固定相,层析分离(TLC)绿茶中绿原酸,使用紫外分光光度法(UV)定量分析绿茶中绿原酸含量的TLC-UV法。对绿茶中的绿原酸的提取条件、点样量及方法的精密度、准确度等进行了考察。并对绿茶(20010312粤春茶叶... 本论文建立了以硅胶G60作为薄层固定相,层析分离(TLC)绿茶中绿原酸,使用紫外分光光度法(UV)定量分析绿茶中绿原酸含量的TLC-UV法。对绿茶中的绿原酸的提取条件、点样量及方法的精密度、准确度等进行了考察。并对绿茶(20010312粤春茶叶厂生产)中绿原酸含量进行了测定,测定结果显示每克绿茶中含绿原酸9.12mg/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茶 绿原酸 TLC-UV法 药用成分 测定
下载PDF
不同类型杜仲雄花茶活性成分的含量测定 被引量:3
19
作者 文欢 汪颀浩 +3 位作者 张大燕 饶朝龙 彭成 高继海 《保鲜与加工》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43-146,共4页
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杜仲雄花茶中总黄酮、绿原酸及京尼平苷含量,探讨不同原料生产的杜仲雄花茶活性成分含量差异。结果表明,杜仲雄花茶中总黄酮、绿原酸及京尼平苷含量分别为1.89%~6.22%、0.06%~2.81%、0.06%~2.... 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杜仲雄花茶中总黄酮、绿原酸及京尼平苷含量,探讨不同原料生产的杜仲雄花茶活性成分含量差异。结果表明,杜仲雄花茶中总黄酮、绿原酸及京尼平苷含量分别为1.89%~6.22%、0.06%~2.81%、0.06%~2.09%;不同类型杜仲雄花茶中各类活性成分含量有所差异,以花朵为原料生产的杜仲雄花茶中总黄酮含量和绿原酸含量均为最高,以花蕊为原料生产的杜仲雄花茶中京尼平苷含量最高,发酵杜仲雄花茶中各类活性成分含量均偏低。本研究可为开发不同保健功能杜仲雄花茶提供理论依据,有利于进一步推动杜仲雄花资源的开发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杜仲雄花茶 总黄酮 绿原酸 京尼平苷
下载PDF
杀青和初炒对杜仲绿茶中绿原酸和总黄酮的影响 被引量:4
20
作者 白喜婷 朱文学 廉小梅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32-136,142,共6页
采用液相色谱法和分光光度法分别测定了不同杀青方式、不同初炒温度和初炒时间对杜仲绿茶中绿原酸和总黄酮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杀青后绿原酸和总黄酮含量明显降低,沸水烫漂使绿原酸和总黄酮含量下降最多,其次是烘青和蒸汽杀青,微波杀... 采用液相色谱法和分光光度法分别测定了不同杀青方式、不同初炒温度和初炒时间对杜仲绿茶中绿原酸和总黄酮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杀青后绿原酸和总黄酮含量明显降低,沸水烫漂使绿原酸和总黄酮含量下降最多,其次是烘青和蒸汽杀青,微波杀青效果最好。通过单因素试验和二次通用旋转组合设计试验表明,初炒温度和初炒时间对绿原酸和总黄酮的含量有明显影响。初炒后绿原酸含量下降,总黄酮含量升高,超过200℃后总黄酮含量降低。当初炒时间为9 min,初炒温度为130℃时,绿原酸和总黄酮的质量分数达到最高,分别为1.54%和0.5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杜仲绿茶 杀青 初炒 绿原酸 总黄酮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