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8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Study on Cultivated Land Resource Situation and Its Macro-Driving Forces in Yantai Area
1
作者 Liu Xianzhao 《Ecological Economy》 2005年第4期30-37,共8页
According to the statistics of cultivated land in Yantai area during the Reform and Opening-up over the past 20 years and with the detailed survey and changing data of land use during the recent live years, this paper... According to the statistics of cultivated land in Yantai area during the Reform and Opening-up over the past 20 years and with the detailed survey and changing data of land use during the recent live years, this paper reveals the basic characteristics of the resource utilization, the basic process of the changes, regional differences, and current direction of cultivated land In addition, this paper makes a preliminary research on the major driving factors and the influence mechanism for the changes in the cultivated land area. and reaches the following conclasions: (1) There was a trend of obvious fluctuant decrease in cultivated laud area during the past 20 years. The changes of cultivated land have undergone the process - slow decrease,steep decrease, slow decrease. And there were three peak periods of cultivated land loss around 1985. 1987-1996 and 1991-1993 respectively (2) The decreased cultivated land was mainly converted into land for industry and mining, residential area. and all kinds of traffic and orchards. The increase of cultivated land mainly came from exploitation and land and arrangement and reclamation of industry and mining land (3)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population growth and policy are the dominant macro-driving factors for the decrease of cultivated land area in Yantai. The obvious sudden changes during the change process of cultivated land acreage are relevant to the national macro.policies background The rapid decrease of cnltivated land area is synchronous with the overheated economic growth resulting from the direct investment in fixed assets.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the decrease in cultivated land is congruous with the differences in speed and the scale of economic growth between the different regions of Yantai area. Furthermore. the decrease in cultivated land caused by population increase cannot be ignor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ultivated land loss. driving mechanism change process. yantai area
下载PDF
Analysis on Causes for Yearly Increment of Content of the Inorganic Phosphorus in the Nearshore Sea Area of Yantai
2
作者 Ji Ling, Ren Rongzhu, Liang Yuangao and Li Zheng (Yantai Ocean Administration Office, SOA) 《Marine Science Bulletin》 CAS 1999年第2期76-83,共8页
Detailed analyses of the monitored data provided by the Yantai Ocean Administration Office between 1989 and 1996 show that, the fluctuation regularities of content of the inorganic phosphorus are as follows: the conte... Detailed analyses of the monitored data provided by the Yantai Ocean Administration Office between 1989 and 1996 show that, the fluctuation regularities of content of the inorganic phosphorus are as follows: the content of inorganic phosphorus fluctuated near the class-1 standard line basically from 1989 to 1993, tended to increase rapidly from 1993, and increased continuously, causing water quality to be deteriorated from the class-2 to class-3 standard by 19%. Causes for increment of the content of inorganic phosphorus are also analyz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flux of phosphorus entering Yantai nearshore sea area increases at an annual rate of 16.5 percent, in which the increment rates of the phosphorus contained in washing powder and in phosphate fertilizer are 12.9 and 17.5 percent respectively. Both of them kept a positive interrelationship with their fluxes into the sea. In addition, the migration and regeneration mechanism of the phosphorus within the nearshore area also lead to th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he NEARSHORE area of yantai INORGANIC PHOSPHORUS POLLUTION
下载PDF
沿海地区干眼发病的流行病学特征及相关危险因素——以烟台市为例 被引量:2
3
作者 周贤慧 徐炳文 +1 位作者 王显江 姜文科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4年第2期29-32,共4页
目的 分析烟台地区的干眼发生率,并探讨干眼发病的危险因素。方法 随机选取烟台市9个小区,以自愿原则对小区内>20岁人群进行干眼问卷调查及干眼相关检查,最终纳入调查对象共5 520例。分析影响调查对象干眼发生的因素。结果 男性、女... 目的 分析烟台地区的干眼发生率,并探讨干眼发病的危险因素。方法 随机选取烟台市9个小区,以自愿原则对小区内>20岁人群进行干眼问卷调查及干眼相关检查,最终纳入调查对象共5 520例。分析影响调查对象干眼发生的因素。结果 男性、女性调查对象的干眼患病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年龄<40岁与≥40岁调查对象的干眼患病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不同季度调查对象的干眼患病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不同职业调查对象的干眼患病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有高血压、糖尿病、风湿性疾病史与无高血压、糖尿病、风湿性疾病史调查对象的干眼患病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有隐形眼镜佩戴史与无隐形眼镜佩戴史调查对象的干眼患病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每日视频终端使用时间≤8 h与每日视频终端使用时间>8 h调查对象的干眼患病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女性、年龄≥40岁、室外工作(渔民、建筑工人)、既往史(高血压、糖尿病、风湿性疾病史)、隐形眼镜佩戴史、每日视频终端使用时间>8 h是影响干眼发生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 性别、年龄、长时间室外工作、既往史、隐形眼镜佩戴史、长时间视频终端使用都是影响干眼发生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眼症 烟台地区 流行病学 危险因素 患病率
下载PDF
基于“STC法”分析‘马瑟兰’酿造烟台产区高品质干红葡萄酒的关键措施 被引量:1
4
作者 张舒凡 王开贤 任晓娜 《现代食品》 2024年第1期27-29,共3页
随着酿酒红葡萄种植面积的进一步扩大和红葡萄酒酿造的工业化发展,烟台地区干红葡萄酒同质化现象严重的问题逐渐显露。我国‘马瑟兰’的种植面积位居世界第二,该品种在我国新疆、宁夏等产区均已具备酿造高品质干红葡萄酒的能力。本文基... 随着酿酒红葡萄种植面积的进一步扩大和红葡萄酒酿造的工业化发展,烟台地区干红葡萄酒同质化现象严重的问题逐渐显露。我国‘马瑟兰’的种植面积位居世界第二,该品种在我国新疆、宁夏等产区均已具备酿造高品质干红葡萄酒的能力。本文基于TRIZ理论中的“STC法”对‘马瑟兰’酿造烟台产区高品质干红葡萄酒的关键点进行分析,为‘马瑟兰’在烟台产区推广种植奠定基础,对促进烟台产区干红葡萄酒生产的多元化、特色化,提高烟台产区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TC法 烟台产区 马瑟兰 关键点
下载PDF
岫岩M_S5.4地震前烟台形变异常特征及机理分析 被引量:14
5
作者 李杰 李希亮 +2 位作者 刘瑞峰 范军 赵小贺 《地震》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71-78,共8页
运用直接调和分析和速率合成方法对岫岩地震前后烟台形变观测资料进行了处理分析。结果表明,岫岩5.4级地震前,烟台地区形变观测资料出现了短临前兆异常,此次异常很可能是岫岩发震断层活动引起了相关的蓬莱-威海断裂活动,最终导致区域应... 运用直接调和分析和速率合成方法对岫岩地震前后烟台形变观测资料进行了处理分析。结果表明,岫岩5.4级地震前,烟台地区形变观测资料出现了短临前兆异常,此次异常很可能是岫岩发震断层活动引起了相关的蓬莱-威海断裂活动,最终导致区域应力场增强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岫岩地震 形变异常 发震断层 烟台地区
下载PDF
烟台地区近13a土地利用/土地覆盖变化分析 被引量:7
6
作者 丁伟翠 汤江龙 +1 位作者 刘贤赵 杨强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442-445,共4页
利用1992年和2005年的TM影像及2005年的土地利用现状图,运用GIS与RS技术,分析了烟台地区13年来土地利用的具体变化状况。研究结果表明,1992-2005年期间烟台地区耕地面积明显减少,城乡工矿建设用地、交通用地呈明显增加趋势,林地、河流... 利用1992年和2005年的TM影像及2005年的土地利用现状图,运用GIS与RS技术,分析了烟台地区13年来土地利用的具体变化状况。研究结果表明,1992-2005年期间烟台地区耕地面积明显减少,城乡工矿建设用地、交通用地呈明显增加趋势,林地、河流变化较小,略有增加。同时对该地区的土地利用格局进行了分析,并对驱动这种格局的因素进行了简单分析。烟台地区在快速城市化过程中,耕地减少没有明显减缓迹象,迫切需要加强保护耕地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IS RS 烟台地区 土地利用/土地覆盖 土地利用变化
下载PDF
烟台沿海地区土地利用景观格局演变研究 被引量:31
7
作者 刘贤赵 王巍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79-85,F0004,共8页
基于地理信息技术、景观格局分析理论和马尔可夫模型,利用1986、1992、2000和2004年4期影像,分析了烟台沿海地区土地利用类型变化及其景观格局动态特征。结果显示,近20年来,烟台沿海地区各种土地类型变化及其相互转化频繁。水域、果园... 基于地理信息技术、景观格局分析理论和马尔可夫模型,利用1986、1992、2000和2004年4期影像,分析了烟台沿海地区土地利用类型变化及其景观格局动态特征。结果显示,近20年来,烟台沿海地区各种土地类型变化及其相互转化频繁。水域、果园和建设用地分别增加335.61%、70.43%和134.48%,而耕地、林地分别减少18.63%和20.75%。各种土地利用类型空间格局变化显著,耕地、果园破碎度增加,连通性降低,水域、林地和建设用地则趋于集中,连通性增强,景观类型有向多元化方向发展的趋势。马尔可夫模型预测表明,从2022年至平稳期,耕地、林地和果园面积将持续减少,水域和建设用地将逐年增加,耕地保护与建设用地扩张之间的矛盾将更加突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 景观格局 马尔可夫模型 烟台沿海地区
下载PDF
烟台海域中度嗜盐菌分离、鉴定和系统进化研究 被引量:12
8
作者 冯二梅 宿红艳 王磊 《海洋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52-58,共7页
为研究山东烟台海域中度嗜盐菌的分布情况及种群特征,从烟台近海盐场采集的土样和水样中利用高氏一号培养基分离得到22株中度嗜盐菌。通过菌落形态观察、生理生化特征分析比较,选取其中的9株进行16SrDNA序列分析和系统进化分析,结果表... 为研究山东烟台海域中度嗜盐菌的分布情况及种群特征,从烟台近海盐场采集的土样和水样中利用高氏一号培养基分离得到22株中度嗜盐菌。通过菌落形态观察、生理生化特征分析比较,选取其中的9株进行16SrDNA序列分析和系统进化分析,结果表明这些中度嗜盐菌分别属于7个属:芽孢杆菌属(Bacillus)、枝芽孢杆菌属(Virgibacillus)、薄壁芽孢杆菌属(Gracilibacillus)、刘氏菌属(Liuella)、产微球茎菌属(Microbulbifer)、拟诺卡氏菌属(Nocardiopsis)和交替单胞菌属(Alteromonas),其中菌株YTM-8、YTM-12和YTM-13可能是潜在的新种。以上研究结果表明烟台海域中存在有较为丰富的嗜盐微生物多样性,并且潜藏着新类型的嗜盐菌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台海域 嗜盐菌 16S RDNA 生物多样性 系统进化分析
下载PDF
烟台城市高度控制的规划研究 被引量:15
9
作者 洪再生 朱阳 +1 位作者 孙万升 杨玲 《城市规划》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0期80-82,共3页
针对烟台市整体城市设计中的建筑高度控制问题进行了较为深入的论述。从城市高度控制的意义着手,分析了烟台市的城市形象定位、山水城岛的特色与高度控制的关系,将高度分区扩展到整个城市的范围,同时重点关注了高层建筑在城市中的布局... 针对烟台市整体城市设计中的建筑高度控制问题进行了较为深入的论述。从城市高度控制的意义着手,分析了烟台市的城市形象定位、山水城岛的特色与高度控制的关系,将高度分区扩展到整个城市的范围,同时重点关注了高层建筑在城市中的布局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 高度控制 高度分区 烟台市
下载PDF
烟台市区大气中SO_2、NO_X及PM_(10)的时空分布规律研究 被引量:4
10
作者 常鸣 刘伟 +3 位作者 纪永芝 张秀丽 林祥伟 宋建国 《烟台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工程版)》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324-328,共5页
以2006—2007年烟台市区大气中SO2、NOX、PM10的监测数据为依据,分析了这3种大气污染物的时间、空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烟台市大气污染物浓度较低,空气质量较好.主要污染源为采暖排放、机动车排放与风沙影响.SO2、PM10污染呈明显的季节... 以2006—2007年烟台市区大气中SO2、NOX、PM10的监测数据为依据,分析了这3种大气污染物的时间、空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烟台市大气污染物浓度较低,空气质量较好.主要污染源为采暖排放、机动车排放与风沙影响.SO2、PM10污染呈明显的季节变化,SO2采暖季排放上升明显,PM10在春、秋的风沙时期保持较高的值.各污染物呈明显的区域性分布,SO2、PM10污染多集中在只楚工业区,NOX污染多集中在城市中心区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台市 大气污染物 分布规律
下载PDF
烟台地区主要苹果种质资源抗锈病能力鉴定初报 被引量:5
11
作者 宋来庆 赵玲玲 +3 位作者 于青 刘美英 李元军 姜中武 《山东农业科学》 2010年第5期86-88,共3页
对烟台地区保存的苹果品种、砧木和野生种质资源的苹果叶片锈病发生程度进行田间自然发病调查统计。结果表明:所有栽培品种均不同程度地感染苹果锈病,其中新红星、寒富、意大利早红等品种对苹果锈病的抗性较强,而天星、信浓金对苹果锈... 对烟台地区保存的苹果品种、砧木和野生种质资源的苹果叶片锈病发生程度进行田间自然发病调查统计。结果表明:所有栽培品种均不同程度地感染苹果锈病,其中新红星、寒富、意大利早红等品种对苹果锈病的抗性较强,而天星、信浓金对苹果锈病的抗性较差;在砧木和野生资源中,贴梗海棠对苹果锈病的抗性最差,沙金海棠、矮花红、窄叶海棠、滇池海棠、草原海棠均未发现有锈病发生,为高抗苹果锈病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台地区 苹果锈病 调查鉴定
下载PDF
烟台北部近岸海域潮流数值模拟 被引量:5
12
作者 孙长青 王学昌 赵可胜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1994年第S1期42-49,共8页
采用ADI法,分别模拟烟台北部海域四大分潮(M_2、S_2、K_1、O_1),得到潮汐潮流性质、潮流椭圆、同潮时线和等振幅线。然后合成四大分潮,对研究海域大潮期的潮流场作了预报,计算结果与实测值吻合良好,再现了该海域复杂的潮波系统。
关键词 烟台北部 近岸海域 潮波系统 无潮点 数值模型
下载PDF
烟台地区露地越冬菠菜品种比较试验 被引量:4
13
作者 夏秀波 王全华 +2 位作者 姚建刚 李素梅 张焕春 《山东农业科学》 2012年第4期26-28,共3页
通过对7个菠菜品种基本植物学特性、生长状况和发病状况的调查分析发现,从植物学特性看,7个菠菜品种均适于作为加工品种,但在抗病性、净光合速率和产量方面,天秀菠菜表现更好,对霜霉病、病毒病、叶霉病的抗性较强,且产量较高。试验结果... 通过对7个菠菜品种基本植物学特性、生长状况和发病状况的调查分析发现,从植物学特性看,7个菠菜品种均适于作为加工品种,但在抗病性、净光合速率和产量方面,天秀菠菜表现更好,对霜霉病、病毒病、叶霉病的抗性较强,且产量较高。试验结果表明,天秀菠菜是适于烟台地区露地越冬栽培的菠菜品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台地区 菠菜 品种比较
下载PDF
山东烟台地区古生物化石特征及保护规划研究 被引量:7
14
作者 李守军 王丽丽 +5 位作者 韩振玉 王秀静 田臣龙 刘强 崔肖辉 万云鹏 《地质调查与研究》 2016年第1期39-46,55,共9页
为贯彻《古生物化石保护条例》,提高烟台市古生物化石的科学研究程度,促进古生物化石的合理开发利用以及地质遗迹保护与经济发展协调统一,首先通过对本地区资料收集整理及实际野外勘查,针对化石鉴定结果和化石分布特征,开展综合分析,得... 为贯彻《古生物化石保护条例》,提高烟台市古生物化石的科学研究程度,促进古生物化石的合理开发利用以及地质遗迹保护与经济发展协调统一,首先通过对本地区资料收集整理及实际野外勘查,针对化石鉴定结果和化石分布特征,开展综合分析,得出了烟台市元古宙至新生代地层中的化石纵横向分布特征;然后根据化石类型、化石破坏程度、剖面类型、地质环境和工程影响五个因子,制定了相应的化石保护区等级划分体系,将烟台地区29个化石出露点划分为5个重点保护区,6个次重点保护区和17个一般保护区;最后提出了相应的古生物化石分级保护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台地区 古生物化石 保护等级 保护方案
下载PDF
烟台苹果产区土壤有机质和pH分布特征及其与土壤养分的关系 被引量:27
15
作者 葛顺峰 郝文强 +2 位作者 姜翰 魏绍冲 姜远茂 《中国农学通报》 CSCD 2014年第13期274-278,共5页
为明确烟台苹果产区果园土壤现状和为苹果园土壤施肥管理提供依据,笔者通过对烟台苹果产区3354个苹果园进行土壤采样,分析该产区土壤pH和有机质含量分布特征及与土壤养分的关系。结果表明:该产区土壤pH平均为5.21,31.88%的苹果园土壤p... 为明确烟台苹果产区果园土壤现状和为苹果园土壤施肥管理提供依据,笔者通过对烟台苹果产区3354个苹果园进行土壤采样,分析该产区土壤pH和有机质含量分布特征及与土壤养分的关系。结果表明:该产区土壤pH平均为5.21,31.88%的苹果园土壤pH处于适宜苹果生长的5.51-6.50,56.46%的苹果园土壤pH低于5.50。该产区土壤有机质含量平均为9.78 g/kg,58.31%的苹果园土壤有机质含量低于10.00 g/kg。土壤pH与有效锌和有效锰呈极显著负相关;与有机质、全氮、有效铁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土壤有机质除与速效磷呈不显著的正相关外,与其他指标均呈极显著正相关。因此,防止土壤进一步酸化和提升有机质水平是烟台苹果产区实现果业可持续发展的紧迫任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台苹果产区 土壤PH 土壤有机质 土壤养分 相关性
下载PDF
基于GIS的烟台市PM_(10)时空分布与气象因素分析 被引量:4
16
作者 常鸣 张秀丽 +2 位作者 纪永芝 刘伟 宋建国 《中国环境监测》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78-81,共4页
以2006—2010年的烟台城区PM10监测数据及同期烟台市气象数据为依据,采用ArcGIS分析其时间、空间分布,研究几种气象因素对PM10分布的影响。发现PM10浓度呈现出春、冬季较高,夏、秋季较低的变化趋势,但各区域PM10的变化有一定的不同。在... 以2006—2010年的烟台城区PM10监测数据及同期烟台市气象数据为依据,采用ArcGIS分析其时间、空间分布,研究几种气象因素对PM10分布的影响。发现PM10浓度呈现出春、冬季较高,夏、秋季较低的变化趋势,但各区域PM10的变化有一定的不同。在空间上,PM10表现出了一定的污染集中性,且其污染的中心随季度不同会出现移动。烟台城区内PM10浓度分布与风速、湿度具有一定的相关关系,而与气温的关系为非线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M10 时空分布 气象因素 烟台
下载PDF
“美早”甜樱桃优质高效树体结构研究 被引量:2
17
作者 李芳东 张序 +3 位作者 田长平 孙庆田 盖文贤 张福兴 《山东农业科学》 2015年第11期40-43,共4页
为明确烟台地区"美早"甜樱桃优质高效生产的最佳树体结构参数,对福山区台上村、南厚滋沟村和莱山区界牌村3个地点丰产稳产甜樱桃试验园10-13年生的树体结构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3个试验园666.7m2产量分别为1 420、1 824、1 188 ... 为明确烟台地区"美早"甜樱桃优质高效生产的最佳树体结构参数,对福山区台上村、南厚滋沟村和莱山区界牌村3个地点丰产稳产甜樱桃试验园10-13年生的树体结构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3个试验园666.7m2产量分别为1 420、1 824、1 188 kg,单果重分别为11.9、9.1、10.6 g,售价分别为44.0、28.0、35.4元/kg,666.7m2经济收入分别为6.24万、5.11万、4.20万元;台上村甜樱桃园产量适中、单果重大、果实品质好、经济收入高,其树体结构适宜,结构参数为:小冠疏层形,干高35 cm、干周62 cm、树高3.60 m、层间距50-60 cm、主枝间距2-10 cm;13个主枝,主枝长1.85-2.25 m,基角、腰角、梢角分别为83-84°、67-80°、35-50°;树势中庸,外围新梢长度为23.1 cm;666.7m2结果枝104 550个,长果枝、中果枝、短果枝、花束状果枝分别占9.7%、3.5%、5.6%、81.1%,优质花束状果枝64 403个,占61.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台地区 甜樱桃 美早 树体结构 优质高效
下载PDF
烟台地区保护地栽培樱桃番茄品种的筛选 被引量:2
18
作者 李梅 姜玉香 柳佳 《山东农业科学》 2012年第2期30-31,共2页
比较不同樱桃番茄品种在烟台地区栽培的株高、茎粗、叶片数、果实可溶性糖含量、果实VC含量、单果重、总产量、果实形状、颜色、果实口感等指标,结果表明:极品圣女综合性状最好,其次是冀北216和千年禧。
关键词 樱桃番茄 保护地栽培 烟台地区
下载PDF
近40年来烟台地区气温与降水量变化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10
19
作者 刘贤赵 宿庆 +1 位作者 毛爱华 衣华鹏 《科技通报》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11-14,共4页
利用烟台地区1960~1999年的气象资料,分析了近40年来该区气温与降水量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从20世纪60年代至90年代,气温呈上升趋势,而全年、夏季、秋季降水量则随温度上升而减少,二者之间表现出显著线性相关.春季降水量与气温相关性... 利用烟台地区1960~1999年的气象资料,分析了近40年来该区气温与降水量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从20世纪60年代至90年代,气温呈上升趋势,而全年、夏季、秋季降水量则随温度上升而减少,二者之间表现出显著线性相关.春季降水量与气温相关性不明显,二者不达显著水平.冬季降水量与冬季平均气温之间相关性显著,降水量随温度升高而增加,可用二次多项式回归方程量化表示.这样,该区气温状况如何,为预测未来降水趋势提供了信息,对合理利用本地气候资源具有实际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学 烟台地区 气候变暖 气温 降水量 相关分析 气候资源
下载PDF
烟台地区无花果高效种植技术 被引量:3
20
作者 慈志娟 张振英 +1 位作者 陈浪波 李延菊 《中国果菜》 2019年第4期63-66,共4页
无花果富含蛋白质、维生素、多种氨基酸等营养物质及钠、钾等矿物质元素,营养价值较高。近年来,无花果消费量直线上升,种植面积逐年增加。山东沿海地区是无花果的主产区,本文总结了烟台地区无花果的高效栽培技术,包括品种选择、园地条... 无花果富含蛋白质、维生素、多种氨基酸等营养物质及钠、钾等矿物质元素,营养价值较高。近年来,无花果消费量直线上升,种植面积逐年增加。山东沿海地区是无花果的主产区,本文总结了烟台地区无花果的高效栽培技术,包括品种选择、园地条件、育苗、定植、肥水管理、整形修剪、冻害防治、病虫害防治及果实采收等方面,以促进无花果的高产高效栽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花果 烟台地区 高产高效 栽培技术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