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抗战时期北京“雅言”词人群的创作观念及写作策略
1
作者 丛海霞 杜运威 《大理大学学报》 2023年第3期43-49,共7页
在日伪政府“和平文学”的鼓噪下,沦陷区出现新文学衰落、旧体文学鼎盛的格局。《雅言》是此期北京一带影响最大、集聚传统文人最多、成就亦最高的旧文学刊物。它并不是伪政府的喉舌,然迫于政治压力,所刊诗文亦多脱离现实、流于虚浮。... 在日伪政府“和平文学”的鼓噪下,沦陷区出现新文学衰落、旧体文学鼎盛的格局。《雅言》是此期北京一带影响最大、集聚传统文人最多、成就亦最高的旧文学刊物。它并不是伪政府的喉舌,然迫于政治压力,所刊诗文亦多脱离现实、流于虚浮。“词录”部分也出现配合政治趋势的雅化现象。但部分词人,巧以雅化为遮掩,行比兴寄托之实,传达家国沦陷的现实悲愤。从而构建起华丽辞藻表象下空虚与质实并存的文学空间。这既是政治高压下的生存策略,也是对和平文学的变相反驳。《雅言》文人创作的复杂形态揭示了沦陷区文学叙述的现实困境,雅词创作的成功则彰显出旧文学艺术范式的丰富性和情感内涵的深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雅言》 北京词坛 沦陷时期 词体雅化 反抗策略
下载PDF
汉语“河”的词源辨考 被引量:2
2
作者 布占廷 庄会彬 《青岛大学师范学院学报》 2010年第2期91-95,共5页
对于汉语"河"的来源,学术界基本上存在两种观点:"外来说"和"汉语固有说"。有证据表明汉语中用作河流名词的"水"来自于古羌语,"河"来自于古夷语。在北方的历史发展过程中,"水&qu... 对于汉语"河"的来源,学术界基本上存在两种观点:"外来说"和"汉语固有说"。有证据表明汉语中用作河流名词的"水"来自于古羌语,"河"来自于古夷语。在北方的历史发展过程中,"水"首先具备了强大阵势,但由于种种原因,其地位最终还是被"河"所逐步取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词源 古夷语 雅言
下载PDF
论雅言词研究与词典编纂 被引量:5
3
作者 季忠平 《语言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13-117,共5页
雅言词是指中古文献中为达到典雅的修辞目的而使用的源自儒家经典的词语。对它的专题研究是中古汉语词汇研究亟待填补的空白。从《汉语大词典》的编纂实践来看,雅言词的典据渊源、构成方式、意义及其历时演变等对于词典编纂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 雅言词 中古汉语 儒家经典 词典 《汉语大词典》
下载PDF
李雅言治疗顽固性慢性痢疾临床经验 被引量:2
4
作者 李永泉 《中医学报》 CAS 2012年第2期174-175,共2页
目的:总结李雅言名老中医治疗顽固性慢性痢疾临床经验。方法:对李雅言老中医遗留的病案进行整理、分析。结果:针对不同的病因病机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法,如寒热错杂者宜和其寒热,虚实并存者宜调其虚实,阴虚湿热者宜养阴清肠,阴阳两虚者宜... 目的:总结李雅言名老中医治疗顽固性慢性痢疾临床经验。方法:对李雅言老中医遗留的病案进行整理、分析。结果:针对不同的病因病机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法,如寒热错杂者宜和其寒热,虚实并存者宜调其虚实,阴虚湿热者宜养阴清肠,阴阳两虚者宜益阴温阳等。结论:顽固性慢性痢疾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李雅言老中医临床治疗顽固性慢性痢疾疗效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雅言 慢性痢疾 寒热错杂 虚实并存 阴虚湿热 阴阳两虚
下载PDF
“传统”与中国新诗的艰难性 被引量:1
5
作者 李怡 《江苏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5年第1期64-69,共6页
在中国现代文学诸文体中,尤以中国新诗命运坎坷,争议不断。除了现代中国社会本身环境因素(包括政治文化因素)之外,从诗歌文体本身加以考察,我们就不得不特别注意"传统文化"的特殊效应。对于诗歌艺术的创造而言,漫长的古典诗... 在中国现代文学诸文体中,尤以中国新诗命运坎坷,争议不断。除了现代中国社会本身环境因素(包括政治文化因素)之外,从诗歌文体本身加以考察,我们就不得不特别注意"传统文化"的特殊效应。对于诗歌艺术的创造而言,漫长的古典诗歌的辉煌史恰恰成为新一代诗人创作的负担和阻碍;在抒情文体的语言资源方面,传统诗歌的"雅言"可资利用的部分也相当不足。凡此种种,都为中国新诗的发展造成了诸多不便。中国新诗的创造需要对这些负面的"传统"自觉加以克服与超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新诗 传统 雅言
下载PDF
试论周秦之际“书同文、语同音”的发展轨迹 被引量:6
6
作者 任敬文 汤洪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13-121,共9页
周秦之际的政治社会发展,奠定了中国此后两千余年的基本文化形态与文化品格;文字的统一也于此时基本完成,以“雅言”为代表的书面文言一直延续到清末民初。“赋诗言志”与“纵横捭阖”作为春秋战国各诸侯国之间的两个重要文化活动形式,... 周秦之际的政治社会发展,奠定了中国此后两千余年的基本文化形态与文化品格;文字的统一也于此时基本完成,以“雅言”为代表的书面文言一直延续到清末民初。“赋诗言志”与“纵横捭阖”作为春秋战国各诸侯国之间的两个重要文化活动形式,从侧面揭示出当时的文字及语言应具有一定共通性,且整体也朝着规范与统一的方向发展。战国争雄虽导致文字一度出现变乱,各地方言也多有差异,但文字语言及政治文化的统一则是发展的主线。秦始皇所定“书同文”政策因其顺应文字语言发展的自然趋势,故能成就“书同文、语同音”之盛举。先秦有关“重译”的记载仅见于同域外交流之际,亦可佐证华夏各国间文字语言具有共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书同文 语同音 重译 雅言 通语
下载PDF
“铸无射”辨析 被引量:4
7
作者 周勤如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43-61,165,共20页
发生于公元前522年的周景王“铸无射”事件,是中国先秦音乐理论发展史中旧音阶向新音阶衍变的划时代里程碑,关系到包括今人在内的后人如何认识中国音乐从五律向七律跨越、各种调式形态如何在五律六声七声和七律八声九声音列上并存演化,... 发生于公元前522年的周景王“铸无射”事件,是中国先秦音乐理论发展史中旧音阶向新音阶衍变的划时代里程碑,关系到包括今人在内的后人如何认识中国音乐从五律向七律跨越、各种调式形态如何在五律六声七声和七律八声九声音列上并存演化,以及这些调式如何在音乐实践和理论上发展等一系列重大课题。该文通过源头文献辨析、历史文献讨论、乐学逻辑推证和先秦钟律实证,以两仪五度相生新理论为纲,以“阴变之根”无射宫为突破口逆向解锁,揭示2500年前乐律形态的真貌,并证明以二律下沉为纽带的两仪五度相生商调系、宫调系和角调系音系网是从远古至今中国音体系一脉相承的理论根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雅清音阶 雅燕音阶 新雅乐宫调 二律下沉 两仪五度相生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