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叶天士开宣肺痹法内涵探微
1
作者 张莉唯 付守强 +1 位作者 朱晓云 刘喜明 《吉林中医药》 2024年第1期18-21,共4页
肺主一身之气,禀清肃之体。若浊邪凝滞,肺气痹阻,扰及周身,可见咳喘、憋闷、呃逆、呕恶、痞胀、二便不通等多脏腑病症。叶天士独创开宣肺痹法,其常法有三,清内伤外感之邪以畅肺气、清肺卫、通肺络;其变法有三,清上焦肺痹以和中焦胃气、... 肺主一身之气,禀清肃之体。若浊邪凝滞,肺气痹阻,扰及周身,可见咳喘、憋闷、呃逆、呕恶、痞胀、二便不通等多脏腑病症。叶天士独创开宣肺痹法,其常法有三,清内伤外感之邪以畅肺气、清肺卫、通肺络;其变法有三,清上焦肺痹以和中焦胃气、通大肠腑气、行膀胱水气。叶天士开宣肺痹法用药特点鲜明,苦辛轻剂合化以复肺气宣肃,取药材表皮、嫩心与药汁以使轻清气药上浮于肺,取柔润通行之品护娇脏之体。叶天士处方用药灵活多变,临证可宗其开宣肺痹法随证发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叶桂 《临证指南医案》 肺气郁痹
下载PDF
探析卫气营血理论在内伤杂病诊疗中的应用
2
作者 李阑 徐大基 《基层中医药》 2024年第7期59-63,共5页
叶桂卫气营血辨证在外感疾病中广泛应用,本文欲探析卫气营血辨证在内伤杂病中的诊疗应用规律。本文基于叶桂经典条文“在卫汗之可也,到气才可清气,入营尤可透热转气,……入血尤恐耗血动血,直须凉血止血”,探析其理论在内伤杂病的应用。... 叶桂卫气营血辨证在外感疾病中广泛应用,本文欲探析卫气营血辨证在内伤杂病中的诊疗应用规律。本文基于叶桂经典条文“在卫汗之可也,到气才可清气,入营尤可透热转气,……入血尤恐耗血动血,直须凉血止血”,探析其理论在内伤杂病的应用。叶氏提出“卫之后方言气,营之后方言血”这一核心理论,高度概括温病发展过程中的传变规律是由卫而到气到营到血的传变次第。卫气营血辨证理论长于辨疾病病位深浅及病情轻重,对温病的辨病提供了纲领性的指导,同样为杂病的辨证诊治提供了新的思路,但将复杂疾病按照传统的卫气营血辨证理论分型显然不够详细,确定疾病病变部位和脏腑过于笼统,对病情的划分仍然有一定的局限性,若将卫气营血辨证与其他辨证理论相互结合,能够更全面准确地诊疗杂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卫气营血辨证 内伤杂病 叶桂
下载PDF
《临证指南医案》治疗温热病的组方用药规律研究
3
作者 宋芷琪 张会永 +4 位作者 孙凡雅 唐维我 田琨宇 吴威 杨关林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23年第9期16-19,I0002,共5页
目的探究《临证指南医案》中温热病篇组方用药规律。方法以《临证指南医案》卷五温热篇所载医案建立数据库,采用SPSS Statistics 26.0及SPSS Modeler Version 18.0作为数据挖掘平台,运用频次统计、关联规则Apriori算法及聚类分析进行统... 目的探究《临证指南医案》中温热病篇组方用药规律。方法以《临证指南医案》卷五温热篇所载医案建立数据库,采用SPSS Statistics 26.0及SPSS Modeler Version 18.0作为数据挖掘平台,运用频次统计、关联规则Apriori算法及聚类分析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临证指南医案》温热病篇共收录医案60则,共102味中药,总用药频次达427次,其中高频药物有7味(用药频次>15),分别为地黄、甘草、麦冬、人参、犀角、阿胶、玄参;药物类别以清热药与补虚药为主;药性方面以寒性为主,温性次之;药味分析来看,以甘、苦、辛类药物居多;药物常归肺经、心经及胃经;关联分析得出阿胶—生地黄、阿胶—麦冬、石膏—甘草等核心药对;聚类分析整理出五组核心药物组合。结论叶天士辨治温热病时根据卫气营血传变规律,多以清热凉血药配伍滋阴润燥药,同时补益正气,注重清热与补虚同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叶桂 温热 生地黄 聚类分析 卫气营血
下载PDF
叶天士《临证指南医案》中风论治特色 被引量:15
4
作者 林培政 刘亚敏 《新中医》 CAS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1期6-8,共3页
论述叶天士《临证指南医案》中治疗中风的特色。叶天士认为中风病的病机主要为阳化内风,其演变与肝关系密切,但五脏的盛衰皆可致肝失所养,肝风内动而致中风。治疗上以滋肾养肝为治疗中风之大法,并立调理五脏为治疗肝风之纲要。叶氏对中... 论述叶天士《临证指南医案》中治疗中风的特色。叶天士认为中风病的病机主要为阳化内风,其演变与肝关系密切,但五脏的盛衰皆可致肝失所养,肝风内动而致中风。治疗上以滋肾养肝为治疗中风之大法,并立调理五脏为治疗肝风之纲要。叶氏对中风详尽的论述,充分体现了其治疗上的整体观和辨证观,为中医药治疗中风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风 中医病机 《临证指南医案》 清代 叶天士
下载PDF
叶桂“宣通胃阳”说与胃肠病证治 被引量:4
5
作者 茅晓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195-197,共3页
叶桂虽以养胃阴之识见称誉医林,然而遍阅叶氏医案,在胃肠病证治中其宣通胃阳的学术思想更为突出。其学说以“胃阳不旺,浊阴易聚”为理论依据,具体应用则有“通补阳明,肝胃同治”、“宣通胃阳与温脾、温肾、通络结合”特点。适时选用宣... 叶桂虽以养胃阴之识见称誉医林,然而遍阅叶氏医案,在胃肠病证治中其宣通胃阳的学术思想更为突出。其学说以“胃阳不旺,浊阴易聚”为理论依据,具体应用则有“通补阳明,肝胃同治”、“宣通胃阳与温脾、温肾、通络结合”特点。适时选用宣通胃阳法,尤多裨益于胃肠病证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叶桂 宣通胃阳 胃肠病
下载PDF
关于‘狭叶桂’植物学名的商榷 被引量:1
6
作者 李锡文 程必强 《云南植物研究》 CSCD 1997年第1期27-28,共2页
关于‘狭叶桂’植物学名的商榷李锡文程必强(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昆明650204)ADISCUSSIONABOUTTHEBOTANICALNAMEOF‘XIA-YE-GUI’LiXiwen,ChengBiqian... 关于‘狭叶桂’植物学名的商榷李锡文程必强(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昆明650204)ADISCUSSIONABOUTTHEBOTANICALNAMEOF‘XIA-YE-GUI’LiXiwen,ChengBiqiang(KunmingInstitu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樟属 狭叶桂 细香桂 小三条筋 植物学名
下载PDF
叶桂养胃阴学术经验初探 被引量:1
7
作者 柳文 沈琳 《上海中医药杂志》 北大核心 2001年第8期40-42,共3页
叶桂胃阴学说理论源于李东垣之《脾胃论》 ,提出脾胃当分析而论。养胃阴治法特色为救胃汁祛邪热、辟秽毒保胃津、养胃阴化肺热、补戊土制木横、益阴液制龙相、润阳明利机关、濡胃阴保胎元等。方药特点是取甘润生胃津、以酸甘济胃阴、取... 叶桂胃阴学说理论源于李东垣之《脾胃论》 ,提出脾胃当分析而论。养胃阴治法特色为救胃汁祛邪热、辟秽毒保胃津、养胃阴化肺热、补戊土制木横、益阴液制龙相、润阳明利机关、濡胃阴保胎元等。方药特点是取甘润生胃津、以酸甘济胃阴、取药汁保津液、投复脉顾阴液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叶桂 胃阴学说 学术经验 养胃阴法
下载PDF
叶桂奇经思想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衣华强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08年第2期402-403,共2页
奇经八脉包括督脉、任脉、冲脉、带脉、阴蹻脉、阳蹻脉、阴维脉、阳维脉,是中医经络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冲脉属于奇经八脉之一,冲脉被称为"五脏六腑之海"、"血海"、"十二经之海"。从对古今文献的统计看... 奇经八脉包括督脉、任脉、冲脉、带脉、阴蹻脉、阳蹻脉、阴维脉、阳维脉,是中医经络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冲脉属于奇经八脉之一,冲脉被称为"五脏六腑之海"、"血海"、"十二经之海"。从对古今文献的统计看,清代以前尚未有正式的奇经医案。从清代始,奇经医案逐渐盛行。尽管奇经医案在数量上相对较少,但在中医发展史上具有重大的意义。对奇经医案、用药的探讨是否有价值,更是一个现实的问题。通过研究、分析清代著名医家叶桂编著的《临证指南医案》中记载的奇经医案,认为奇经医案对奇经理论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是对中医理论体系的有益补充,使得中医辨证体系更加丰满与成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叶桂 奇经
下载PDF
基于图形-背景理论的《夜归鹿门歌》认知诗学解读 被引量:1
9
作者 王亚磊 王媛媛 《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年第6期69-70,共2页
唐代诗人孟浩然的《夜归鹿门歌》,通过环境、人物、动静场景的对比,图形-背景随着环境对比而不断改变,诗人用朴实自然的语言表现了内心感受,凸显了诗人对悠然自得、清闲脱俗的生活的追求及赞美之情。
关键词 《夜归鹿门歌》 认知诗学 图形-背景理论 主题 意境
下载PDF
关于李杲“详于治脾,略于治胃”提法之商榷 被引量:2
10
作者 刘庆帮 《江西中医学院学报》 2011年第4期1-3,共3页
《临证指南医案》的编者华岫云提出,金元医家李杲对脾胃理论的阐述实属"脾胃合论",在治法上是"详于治脾,略于治胃";而叶桂则强调"脾胃分论",并总结提出了"太阴湿土,得阳始运,阳明阳土,得阴自安,以... 《临证指南医案》的编者华岫云提出,金元医家李杲对脾胃理论的阐述实属"脾胃合论",在治法上是"详于治脾,略于治胃";而叶桂则强调"脾胃分论",并总结提出了"太阴湿土,得阳始运,阳明阳土,得阴自安,以脾喜刚燥,胃喜柔润也"的著名观点。各版《中医各家学说》教材在"叶桂"章节中基本上都同意华岫云的论述。然而,通过对李杲学术的深入分析可以得知,对于李杲"详于治脾,略于治胃"的提法是值得商榷的。问题的关键在于李杲所论之脾胃与叶、华所论之脾胃"名虽同而实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杲 叶桂 华岫云 脾胃学说
下载PDF
试谈《斩鬼传》与《绿野仙踪》创作的关系 被引量:1
11
作者 王以兴 《济宁学院学报》 2014年第4期30-33,共4页
清初刘璋《斩鬼传》对李百川《绿野仙踪》的创作有一定影响,而这一关系却被学术界所忽略。李百川的自序其实已经告诉他阅读过《斩鬼传》;而书中有两则情节直接取自《斩鬼传》。外证和内证材料充分证明了李百川对《斩鬼传》的刻意借鉴和... 清初刘璋《斩鬼传》对李百川《绿野仙踪》的创作有一定影响,而这一关系却被学术界所忽略。李百川的自序其实已经告诉他阅读过《斩鬼传》;而书中有两则情节直接取自《斩鬼传》。外证和内证材料充分证明了李百川对《斩鬼传》的刻意借鉴和模仿。这一发现能够促进我们对两部小说研究的深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斩鬼传 绿野仙踪 创作素材 小说研究
下载PDF
也簋铭补释
12
作者 赵燕姣 《中原文化研究》 2017年第4期122-125,共4页
也簋,据传1931年出土于洛阳,原为刘体智旧藏,现藏比利时布鲁塞尔皇家艺术博物馆。考虑到此器的形制、纹饰,时代应为西周早期。该簋仅存一盖,盖铭奇诡高古,虽经诸多先贤考释,仍有疑义。簋铭所涉的"吾考"中的"吾"非... 也簋,据传1931年出土于洛阳,原为刘体智旧藏,现藏比利时布鲁塞尔皇家艺术博物馆。考虑到此器的形制、纹饰,时代应为西周早期。该簋仅存一盖,盖铭奇诡高古,虽经诸多先贤考释,仍有疑义。簋铭所涉的"吾考"中的"吾"非人称代词,应为"考"的修饰词,"吾考"是美称;"沈"非国邑封地之名,应为"子"的形容词;"■"即"■",是一种在宗庙或宗庙中的大室举行的重要祭礼。也簋的族属非"汉阳诸姬"之沈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也簋 吾考 乃沈子
下载PDF
叶天士通补奇经治疗崩漏特色
13
作者 谢德聪 《福建中医学院学报》 1998年第4期32-34,共3页
通补奇经是叶天士治疗奇经虚证的大法,用于治疗奇经虚损之崩漏,以补益奇经和宣通脉络相结合,补肝肾,益精血,固阳明,调阴阳,佐以辛润通络,苦辛芳香,宣通气血,以补为主,以通为用,动静相随,祛旧生新,止血塞流,培本复旧,足... 通补奇经是叶天士治疗奇经虚证的大法,用于治疗奇经虚损之崩漏,以补益奇经和宣通脉络相结合,补肝肾,益精血,固阳明,调阴阳,佐以辛润通络,苦辛芳香,宣通气血,以补为主,以通为用,动静相随,祛旧生新,止血塞流,培本复旧,足为临床调整卵巢内分泌,促进排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崩漏 叶桂 补法 通补奇经 中医药疗法
下载PDF
浅析叶氏《临证指南医案·肝风门》 被引量:4
14
作者 文建华 侯俊明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6年第6期1293-1295,共3页
叶氏《临证指南医案》内容全面,使用性强,不仅在温热病上有其独到的见解,而且在妇科、儿科等各科杂病上都有其丰富的诊疗经验,甚是值得我辈学习。笔者认真研读《临证指南医案·肝风》一门,收益颇多。叶氏认为肝为风木之脏,内有相火... 叶氏《临证指南医案》内容全面,使用性强,不仅在温热病上有其独到的见解,而且在妇科、儿科等各科杂病上都有其丰富的诊疗经验,甚是值得我辈学习。笔者认真研读《临证指南医案·肝风》一门,收益颇多。叶氏认为肝为风木之脏,内有相火,体阴而用阳。其性刚烈,主动主升。而其刚烈之性靠肾水涵养,血液濡润,肺金肃降平之,中宫脾土培育,则刚烈之性得以柔和。如果体内精液亏虚,肝阴得不到滋养,肝阴亏损,不能制约肝阳,肝阳顺势上亢于头,则出现头目不清,眩晕跌仆,甚则痉厥等症。叶氏多采用缓肝之急以熄风,滋肾之液以驱热;主清营热,辅摄神志;泄肝安胃,温补阳明;主以固护正气,佐以宣利上焦痰热等治法。方选地黄饮子、滋肾丸、酸枣仁汤、二陈龙荟、枕中丹等方加减。药多投以生地、阿胶、熟地等血肉有情之品滋养精液,天门冬、玄参、知母等寒凉药物清上亢之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风 叶桂 肝木
下载PDF
叶桂诊治情志致脾胃病 被引量:2
15
作者 南金妮 唐林 +1 位作者 薛丁文 孟静岩 《吉林中医药》 2014年第1期15-17,共3页
清代叶桂所著《临证指南医案》,治疗情志失调导致的脾胃病时,叶氏汲取李东垣、刘河间、张仲景等著名医家治疗脾胃病的学术经验,创立归纳治疗情志所致脾胃病的3条基本法则:肝胃阴未虚,肝阳犯胃,立法用刚远柔;肝胃阴俱虚,风阳扰胃,立法忌... 清代叶桂所著《临证指南医案》,治疗情志失调导致的脾胃病时,叶氏汲取李东垣、刘河间、张仲景等著名医家治疗脾胃病的学术经验,创立归纳治疗情志所致脾胃病的3条基本法则:肝胃阴未虚,肝阳犯胃,立法用刚远柔;肝胃阴俱虚,风阳扰胃,立法忌刚用柔;平治肝胃,立法刚柔寒热并用。叶氏重视脾胃,善用人参补中养虚,半夏、枳实、厚朴、姜汁通降胃气,茯苓、陈皮健脾和胃,白芍、乌梅倡养胃阴,壮脾土以制肝木,形成了理法方药一线贯穿的理论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叶桂 脾胃病 《临证指南医案》 木乘土
下载PDF
基于复杂网络探析《临证指南医案·胃脘痛》用药规律 被引量:6
16
作者 孙吉雅 阳伟红 周桂桐 《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0年第4期379-384,共6页
目的:通过复杂网络技术,探讨叶桂治疗胃脘痛的用药规律。方法:整理《临证指南医案·胃脘痛》所载医案,采用Microsoft Excel 2010建立方剂数据库,运用Gephi 0.9.2软件建立复杂网络模型并分析其拓扑结构。结果:《临证指南医案·... 目的:通过复杂网络技术,探讨叶桂治疗胃脘痛的用药规律。方法:整理《临证指南医案·胃脘痛》所载医案,采用Microsoft Excel 2010建立方剂数据库,运用Gephi 0.9.2软件建立复杂网络模型并分析其拓扑结构。结果:《临证指南医案·胃脘痛》所载44例医案,提取出48个处方,涉及74味中药;构建的《临证指南医案·胃脘痛》处方复杂网络具有小世界网络效应及无标度网络特性,其中茯苓、半夏、桂枝、人参、生姜、陈皮、桃仁在药物配伍中发挥重要作用;运用k-core优化中药处方,筛选出28味核心药物,社团划分可归为三类:运脾祛湿,疏肝止痛;温中散寒,补虚祛瘀;宣肺畅中,调理气机。结论:叶桂治疗胃脘痛以“通”为治疗大法,从理气、化痰、散寒、祛瘀出发,用药以性温,味辛甘苦,归于脾、胃、肺三经的药物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脘痛 《临证指南医案》 叶桂 复杂网络 拓扑结构 理气化痰 散寒祛瘀 用药规律
下载PDF
叶桂胃阴学说治疗消中学术思想探析
17
作者 林芳菲 杨宇峰 石岩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6年第6期68-70,共3页
叶桂在精研《内经》及《伤寒论》的基础上,更加推崇李东垣的脾胃论。脾胃论中更重视升发脾阳,而略于滋养胃阴,叶桂在继承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临床经验,根据脾胃不同的生理、病理特性,提出脾胃分论,创立了胃阴学说。消中的主要病机为胃阴... 叶桂在精研《内经》及《伤寒论》的基础上,更加推崇李东垣的脾胃论。脾胃论中更重视升发脾阳,而略于滋养胃阴,叶桂在继承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临床经验,根据脾胃不同的生理、病理特性,提出脾胃分论,创立了胃阴学说。消中的主要病机为胃阴不足,燥热偏盛,而胃阴学说的思想充分阐释了消中的病因病机,并明确了治则及方药,对临床治疗消中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现对其治疗消中的学术思想进行初步的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叶桂 消中 胃阴学说 治疗
下载PDF
《临证指南医案》脾胃阴虚证候用药数据挖掘研究
18
作者 喻甜甜 严景妍 《中医临床研究》 2021年第16期17-20,共4页
目的:《临证指南医案》共十卷,收载医案2 576例,选录脾、胃阴虚证候相关医案,探寻叶桂治疗脾、胃阴虚证候的用药规律。方法:标识阴虚证并编号,使用Microsoft Office 2010办公软件将选定的医案录入,整理数据。使用SPSS Stastic21.0、SPSS... 目的:《临证指南医案》共十卷,收载医案2 576例,选录脾、胃阴虚证候相关医案,探寻叶桂治疗脾、胃阴虚证候的用药规律。方法:标识阴虚证并编号,使用Microsoft Office 2010办公软件将选定的医案录入,整理数据。使用SPSS Stastic21.0、SPSS Clementine 12.0统计软件调取数据,分别运用聚类分析和关联规则的数据挖掘方法来探求《临证指南医案》中叶桂对于脾、胃阴虚证的用药规律。结果:叶桂善以甘来补五脏之阴,并灵活运用苦寒、滋阴、敛阴的药物。治疗脾阴虚证,叶桂善在四君子汤基础上化裁。胃阴虚证,叶桂则善用麦门冬汤加减,治法以甘缓法、酸甘法、甘凉法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阴虚证 《临证指南医案》 叶桂
下载PDF
明代理学家曹端家训著述及家训思想探析
19
作者 崔军伟 《河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年第2期16-19,共4页
明代河洛地区著名理学家曹端在理学方面有精深的造诣,著作丰硕,在家庭教育方面也有《夜行烛》《家规辑略》两部。曹端的家训著述从家风家教、修德立身、读书学习、处世任事、交友睦亲等方面对后嗣提出教诲和要求。曹端的家训著述凝聚他... 明代河洛地区著名理学家曹端在理学方面有精深的造诣,著作丰硕,在家庭教育方面也有《夜行烛》《家规辑略》两部。曹端的家训著述从家风家教、修德立身、读书学习、处世任事、交友睦亲等方面对后嗣提出教诲和要求。曹端的家训著述凝聚他一生的阅历、体悟和思考,其中不少观点和看法对于今天的家庭和社会发展仍有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曹端 《夜行烛》 《家规辑略》 家训
下载PDF
《素问·汤液醪醴论》新解 被引量:3
20
作者 林依依 付滨 张宇 《亚太传统医药》 2019年第7期197-200,共4页
一般认为,《素问·汤液醪醴论》是诊治水肿病的重要篇章,但该病的原貌并未为人所识。通过细读,发现该篇成书背景与长江流域的楚地相关。篇首对汤液醪醴的追溯为本病的水源传播提供了重要线索。经过对原文中“津液充郭”“宛陈”“... 一般认为,《素问·汤液醪醴论》是诊治水肿病的重要篇章,但该病的原貌并未为人所识。通过细读,发现该篇成书背景与长江流域的楚地相关。篇首对汤液醪醴的追溯为本病的水源传播提供了重要线索。经过对原文中“津液充郭”“宛陈”“莝”等释义的考证,还原了该病腹水的典型征象。结合史实分析,该病极可能是楚地流行的血吸虫病。治法中“必齐毒药”是通利二便,“缪刺其处”是刺络放血,“开鬼门”是祛病祝由术。从流行病学、临床表现、治疗方法和疾病预后四个方面予以阐述,旨在说明《汤液醪醴论》是诊治血吸虫病的早期记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汤液醪醴 血吸虫病 去宛陈莝 开鬼门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